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2008-03-14 22:49名词解释:

1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 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4 政治权利: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5 个人利益:是指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物质及精神需要。/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 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团体利益:就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共同利益。

7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8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 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 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

11 共和制: 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的,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

12 议会共和制: 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由会议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都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的国家元首.政府由会议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盟组成,并对会议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会议,重新选举

大选.

13 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和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即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有总统提名并经过议会通过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两者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 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 两院制是指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 一院制是指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关,其权力规定,立法程序,成员产生和任期规定相对简要统一.

16 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 政治社团组织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18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 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 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1 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 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一党居优制:是指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

23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 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 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主体以暴力为特征的对旧的政治秩序的根本颠覆。

27 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8 公共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9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30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31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32 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是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33 监督社会政治生活中进行的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 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 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6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述,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37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38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39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0 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