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同一首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感受和表达》中的《同一首歌》单元。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歌曲学唱、乐理知识讲解、情感表达及合唱实践。

具体章节涉及歌曲的起源、旋律特点、节奏分析、和声处理以及歌词内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同一首歌》,并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学生理解并运用乐理知识,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和声结构。

3. 学生通过歌曲学习,培养音乐审美,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与和声的处理。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合唱时的声部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歌词单、五线谱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场合下演唱《同一首歌》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歌曲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2. 歌曲学习(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旋律和节奏。

分析歌曲的和声结构,讲解乐理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进行示范讲解。

指导学生运用乐理知识分析旋律特点。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

着重指导声部配合,解决合唱中的问题。

5. 情感表达(10分钟)学生尝试在不同情境下演唱歌曲,体验情感变化。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6. 合唱实践(20分钟)学生集体合唱《同一首歌》,教师指挥。

演唱过程中注意声部配合和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同一首歌》2. 乐理知识:旋律、节奏、和声3. 情感表达:情境、情感、表达技巧4. 合唱要点:声部配合、情感传递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通过对歌曲的分析,阐述旋律和和声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与和声的处理。

同一首歌ppt课件

同一首歌ppt课件

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社会和谐
同一首歌所传递的和谐、团结、 友爱的理念,有助于促进社会和
谐,增强社会凝聚力。
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同一首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通过 义演、募捐等形式,为社会弱势群 体提供帮助,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
引领社会风尚
同一首歌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向 上的价值观,有助于引领社会风尚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同一首歌 的经典之作,它以深情的旋律和 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
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刘天华的《光明行》则以明快的 节奏和激昂的旋律展现了作者对 光明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成
为同一首歌的另一代表作。
02 同一首歌的音乐风格和特 点
音乐风格
总结词
同一首歌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详细描述
同一首歌在音乐风格上融合了多种民族音乐元素,如民间小调、山歌、戏曲等, 同时又加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如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 格。这种风格既有传统音乐的韵味,又有现代音乐的时尚感。
歌词特点
总结词
同一首歌的歌词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 力。
详细描述
同一首歌的歌词通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既符合语言规范,又富有诗意。歌词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 等修辞手法,使得歌词更加生动形象,引人深思。
与观众互动
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微笑等互 动,让观众感受到演唱者的热情
和亲和力。
舞台风范
保持自信、大方的台风,展现出 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
05 同一首歌的未来发展和展 望
未来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同一首歌将呈现更加多元 化的发展趋势,包括音乐风格、歌词内容、演唱方式等方 面。

《同一首歌》课件3

《同一首歌》课件3

《同一首歌》课件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同一首歌》这一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歌曲的歌词理解、旋律学唱、节奏练习以及音乐理论知识。

教材详细内容涉及歌曲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音乐特点以及歌曲中包含的音乐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一首歌》的歌词内容和旋律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旋律学唱和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歌词单、乐谱、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同一首歌》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邀请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歌曲背景和作者介绍(5分钟)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技巧。

3. 歌词理解和学唱(10分钟)分组朗读歌词,讨论歌词的意义。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演示并指导学生练习旋律演唱。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错,共同进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同一首歌》2. 歌曲背景、作者介绍3. 歌词内容4. 旋律谱例5. 重难点节奏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同一首歌》,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演唱准确、节奏稳定、表情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经典歌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推荐相关歌曲和音乐教材,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同一首歌》课件

《同一首歌》课件

《同一首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一首歌》。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抗击非典期间,一位护士和一位医生共同奋斗在一线,他们虽然互不相识,但心中都有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患者,为了战胜病魔。

课文通过这首《同一首歌》将护士和医生的故事串联起来,展现了他们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护士和医生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护士和医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护士和医生的高尚品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护士和医生的伟大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同一首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护士和医生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同一首歌护士医生无私奉献英勇斗争七、作业设计(1)课文讲述了哪两位主人公?(2)他们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展现了什么样的品质?(3)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唱《同一首歌》?2.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如何关爱他人。

答案:1. (1)课文讲述了是一位护士和一位医生。

(2)他们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展现了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品质。

(3)他们唱《同一首歌》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患者,为了战胜病魔。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6同一首歌PPT课件(1)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6同一首歌PPT课件(1)
*
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
*欣赏下面这段视频,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
试着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
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 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 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 的明天。
“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 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 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
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 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 相处的真诚愿望。
*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
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
“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 “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 *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 *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 听老师范唱,思考问题: *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起伏不大,B段节奏
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 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
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同一首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旋律分析、歌词学习以及合唱技巧的运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歌曲的起源、发展,旋律的构成与特点,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一首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友谊、团结、互助的精神。

2. 学会歌曲的旋律,熟练掌握歌词,并能进行合唱表演。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协调与统一,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习,歌词的熟练掌握,合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播放器、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同一首歌》歌谱、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歌词,进行合唱练习。

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b. 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c. 合唱练习,注意音准、节奏、情感的把握。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名称《同一首歌》,创作背景简介。

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歌词,合唱谱。

3. 中间部分:例题讲解,重点、难点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演唱《同一首歌》,进行合唱表演。

2. 答案: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经典合唱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观看相关音乐会、合唱比赛等视频,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和突破。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5.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和清晰度。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反馈机制。

《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 孟卫东(1955— ) 作曲家。北京人。 1970年参军,1987年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系。长期在中国 铁路文工团从事音乐 创作工作。主要作品 有歌曲《同一首歌》, 歌剧《雷雨》,舞剧 《长城魂》等。
• 全班有感情的随琴演唱歌曲(第二乐段的三四句 分声部演唱) • 同学们在随录音跟唱时是否体会到了歌曲情绪和 力度的变化,并想想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对比上个学期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想想这 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否和《让世界充满爱》相 同?那《同一首歌曲》是几部曲式结构,也有 带再现的部分吗? 第二乐段的三四乐句和前面个哪乐段相似?

想想本首歌曲可以采用哪些演唱形式?
你能否有感情的演准。 • 同学们,歌曲中有两处音程跨度较大的地 方,以及还有一处出现升记号这几处的音 准你唱准了吗?能否唱给大家听听?
•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 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 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 欢迎。

2024年《同一首歌》教学课件

2024年《同一首歌》教学课件

2024年《同一首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八章《时代的声音》,详细内容为经典歌曲《同一首歌》的学习。

教材通过该曲目,向学生展示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时代特色,歌词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美好愿景,以及旋律中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其传达的友爱与和平精神;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和旋律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同一首歌》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2. 讲解: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词的意义,讲解旋律的特点;3. 示范: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4. 练习: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1. 《同一首歌》2. 歌词:展示部分歌词,标注重点词汇;3. 旋律: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突出重点节奏;4. 知识点:歌曲背景、创作特点、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旋律,下节课进行演唱;2. 答案:课后自主练习,互相交流,教师提供线上辅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经典歌曲,参加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环节;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

这部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点关注。

1. 拆分旋律和节奏,让学生先单独练习旋律,再练习节奏;2. 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随,感受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3. 举例分析其他类似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找到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合唱艺术
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黄自先生于1933年写的 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 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他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 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 余合唱也十分活跃。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等创 作的《并福河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60年 代初期问世的《长征组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瞿 希贤等作曲家们改编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阿拉木汗》、 《乌苏里船歌》、《进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等,都成为我国合唱经典之 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大量创作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们的合唱舞台 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片头及各类广告音乐百余段(其中中央 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曲延用近20年, 影响较大)。管弦乐作品和合唱作品100余部, 曾任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评委。 在中国名流谱上,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 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 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 卫东的手中诞生幵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 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 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 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 品”的作曲家。

谢谢 观看
曲作者孟卫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
现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国家一级作曲,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外聘教授。 二十余年来创作了各种类型的大量的音乐作品。 主要作品有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电影音乐 《找乐》、《血色清晨》等百余部,,电视剧音乐三十 余部(《青春之歌》),电视专题片、音乐片四十余部, 舞蹈音乐三十余部,各种类型的器乐曲、管弦乐曲百余 部,合唱作品二十余首,各种类型的歌曲等400余首 (其中《同一首歌》《今夜无眠》《中国迚行曲》等颇 具影响)。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声和即发声方法和谐,统一采用直声唱法;音和即节奏 一致;情和即对歌曲的情感处理要一致,每一段、每一 句的感觉要一样。具体演唱中还要解决好气息的运用、 共鸣的调节、咬字的方法等几个问题。合唱力求共性, 不求个性,要求整体的和谐。无论在旋律、节奏、速度、 力度、声部的平衡与和谐方面都必须从整个歌曲的要求 出发,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声部、声部与整体之间 的默契,来达到歌曲所需表达的情感。合唱队员不仅要 有基本的声学基础,更必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声音的意 识和能力,必须按整体音响的需要控制情感的变化、控 制音量的变化和力度的强弱。
观看No Matter What视频
BOUZONE 男孩地带
• 98年,Boyzone的新歌加 精选专辑《By Request》 发行,先于专辑发行的单 曲《No Matter What》大获 成功,击败了著名的《泰 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获得英 国全年总冠军。这是 Boyzone史上Leabharlann 畅销的单 曲。词作者 陈哲
词作者陈哲
哲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早期最重要的作词人之一,著名词 作家、
音乐制作人。代表作品有《让世界充满爱》
《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一个真实的故事》《同 一首歌》等。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合唱艺术起源于17世纪欧洲教堂的唱诗班,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在欧美等国,合唱已 经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称为“合唱生活”。 合唱艺术从五四运动开始才传入中国,到现在 还不满一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合唱艺 术 得到快速发展,有一些团队已经达到 世界先迚水平。合唱讲究声和、音和、情和 ,做到了“三和”声音就有了美感。
唱响心中的 同一首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时间带给我们的有欢笑 ,有泪 水。 但更多的是对亲情,友情,爱 情的珍视。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 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 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 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 《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迚了千家万户, 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唱响人间真情 唱出同一首歌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 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 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 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 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 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 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 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