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班集体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引言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的行为。

在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而人际交往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本文将探讨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1.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场合中,个体感到极度不安,担心自己的行为或言语会被别人嘲笑或批评,同时也怀疑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强烈,在面对陌生人或者大型社交场合时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

2.人际冲突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和同学、室友、老师等人产生矛盾和冲突。

这些冲突可能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也可能是因为意见不合或者文化差异等原因。

3.人际融洽即便没有明显的冲突,一些大学生也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缺乏真诚的交流与共鸣。

以上三点便是目前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或处理好,将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二、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交焦虑的原因社交焦虑往往源自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对他人观感的过度担忧。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言行举止产生过于敏感的关注,同时也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2.人际冲突的原因大学生处在求知阶段,他们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冲突。

不同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价值观差异等也是产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3.人际融洽问题的原因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面临着来自家庭、学业、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和他人之间的交流与融洽。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建议1.提高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通过自省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社交焦虑,指的是人们在面对社交情境时感到紧张、害怕、尴尬或不自在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社交焦虑问题。

社交焦虑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并阐述可行的干预措施。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1.1 人际关系压力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的高峰期,大量的社交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社交环境,担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出丑,这种压力导致了社交焦虑的产生。

1.2 自我意识过强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形象的过分关注,他们担心自己的外貌、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会遭到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进而导致社交焦虑的出现。

1.3 性格特点有些大学生天生性格内向、害羞或敏感,这些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社交中更加害怕和担忧,导致社交焦虑的产生。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措施2.1 心理辅导大学校园内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师的帮助。

心理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指导他们应对社交情境中的困难和焦虑。

此外,心理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放松和缓解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2.2 培训课程大学可以开设一些社交技巧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等内容,以帮助学生克服社交焦虑问题。

2.3 同侪支持大学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具有类似问题的学生们互相支持和鼓励。

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大学生可以感到自己并非孤单,从而减轻社交焦虑的压力。

2.4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适用于解决社交焦虑问题。

该方法通过逐渐暴露个体于害怕的社交情境中,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克服焦虑感。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社交情境的模拟训练,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进行社交练习,从而减少社交焦虑。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时代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时期,也是人际关系建立的时期。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1.1 社交圈子的狭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社交圈子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同专业的同学和宿舍的室友。

这种狭窄的社交圈子限制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和机会,导致他们难以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建立联系。

1.2 沟通能力的不足大学生普遍存在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与他人交流时,他们缺乏自信,表达能力不强,容易产生紧张和尴尬的情况。

这种不足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与他人的交流,也限制了他们在团队合作和社交场合中的表现。

1.3 社交焦虑的增加近年来,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陌生人和大型社交场合时感到紧张和不安。

这种社交焦虑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也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2.1 学业压力过大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因此,他们往往忽略了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导致社交圈子的狭窄和交际机会的减少。

2.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更多地依赖于社交媒体和手机应用来进行社交。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扩大社交圈子,但也存在着虚拟社交和面对面交流的不足。

长期以往,大学生逐渐失去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2.3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社交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导致他们在大学时期面对人际关系时显得不够成熟和自信。

三、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3.1 多参与社团和组织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团和组织活动来拓宽社交圈子。

这些活动提供了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摘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一、选题背景在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

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调查方式我调查的是大学生群体,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

本次调查是自填问卷的形式,通过自行设计一份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问卷,然后给自己所认识的每位在校大学生发一份该问卷的邮件,和请他们帮忙多帮忙散发,再趁还有学校未放假,在某些学校当场发当场收,确保问卷的回收率与质量。

三、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1、研究的主要变量本文考虑的是各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因变量)的影响。

所考察的自变量主要有:性别:分为男、女;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独生子女:分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城乡差别:分为城镇、农村;主要性格:分为外向、内向。

2、资料收集过程我给自己所认识的每位在校大学生发一份该问卷的邮件,和请他们帮忙多帮忙散发,再趁还有学校未放假,在某些学校当场发当场收。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于社交场合或社会交往产生的情感不适或痛苦感。

社交焦虑在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研概况调研对象为中国大学生群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

问卷以匿名方式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

调研内容包括个体社交焦虑水平的评估以及产生社交焦虑的原因等。

二、社交焦虑水平评估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

其中,37%的学生表示经常或者经常出现社交场合不适的情况,而54%的学生偶尔存在社交不适的经历。

只有9%的学生表示几乎从不感受到社交焦虑。

三、社交焦虑的原因在调研中,我们还针对社交焦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1. 自我形象不自信约占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外貌、智力水平、才华等方面存在负面的自我评价。

这导致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感到紧张和压力。

2. 对他人评价过度关注约占30%的学生表示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过于在意,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被他人评价和评论。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对社交场合感到不安和压力。

3. 社交技巧不足约占25%的学生感到自己的社交技巧不足,不擅长与他人主动交流和沟通。

他们在人际互动中缺乏自信,害怕出现尴尬和误会。

四、解决社交焦虑的方法为了帮助中国大学生缓解社交焦虑,减少焦虑对于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方法。

1. 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学生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接受自己的个性和外貌等方面的特点。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减少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2. 学习社交技巧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参加社交技巧培训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主动参与社团活动或志愿服务等,增加与他人的接触机会。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调查与干预研究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加普遍。

它对个人的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特点以及对其进行干预研究,对保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进行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调查时,我们需要了解其症状表现和主要特点。

大部分焦虑与人际互动有关,包括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困难、担心社交评价、害怕被他人批评或嘲笑等。

同时,个体往往担心自己的话题不够丰富或无法与他人保持流畅的对话,这会限制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

此外,社交焦虑症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如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调查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程度和影响因素时,我们可以运用各种科学工具和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自陈量表来评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程度,并结合观察、访谈等方法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此外,我们还可以调查可能的影响因素,比如人际关系、社交支持网络、性格特点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和机制。

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干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帮助个体重新认知社交环境和对自己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此外,心理教育和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包括提供情绪管理技巧、鼓励积极的自我对话、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等。

在进行干预研究时,我们需要评估干预的有效性。

可以通过再次使用自陈量表或其他评估工具,来确定干预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和观察来更深入地了解个体在干预后社交焦虑的变化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我们还需要关注群体特点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的社交环境和心理状况与其他人群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干预策略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的调查与干预研究对于保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其症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并通过评估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症状。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及其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及其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及其分析报告第一篇: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及其分析报告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及其分析报告摘要: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重大压力,就此作出分析与解决。

关键字:大学生人际交往倾诉对象知心朋友融洽矛盾一般喜欢交际圈子陌生环境忙碌社会观念优越感性格运动优长吃亏心理咨询价值观情绪松下幸之助求同存异林肯正文:调查统计表明,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情况有:人际交往压力问题(67%)工作就业方面的压力(55%),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51%),情感方面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环境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

显然,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是当今大学生比较主要和普遍的问题。

一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调查情况及其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不顺时选择的倾诉对象: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朋友/女朋友(14%),老师(9%),学长/学姐(6%),心理咨询员(5%)。

问题:大学生多依赖好朋友,其次是亲人,而对学校里可能较有能力解决心理问题的人员和机构不大考虑。

(二)大学生与同学相处情况:融洽(89.3%),偶尔会发生矛盾(10.7%)。

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够处理好基本的人际关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会处理。

(三)大学生对大学里的同学和朋友的依赖度:一般喜欢,无所谓占64.5% 问题:大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有叫大难度找到真正信任的知心好友。

二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方面大学生交际圈子变大。

大学生在大学里有许多机会去接触形色各异的人,特别是对于有些刚入的大一新生来说,刚刚走过激烈的高考战火线,从比较封闭的高中走进一个自由开放的大学国度,待人接物,需要变得更主动灵活,从而无所适从,变得怯懦自卑,情愿将自己封闭在自我小世界里挣扎。

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同样,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更普遍,特别是那些偏远的农村小镇的学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研究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情境中感到紧张、担忧和不自在的心理状态。

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普遍存在,而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际关系质量。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社交焦虑对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社交焦虑者往往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拘谨、退缩,难以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

其次,社交焦虑者对他人的评价非常敏感,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害怕被拒绝或被批评,因此在交往中过分保护自己,不敢展现真实的自我,使人际关系显得表面化和虚假。

此外,社交焦虑者由于过分担心他人对自己的想法和评价,经常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行,导致产生猜疑和误解,进而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稳定。

二、人际关系质量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人际关系质量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支持、理解和鼓励,对减轻社交焦虑具有积极作用。

相反,人际关系质量差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立、排斥和不被接纳,从而加重了他们的社交焦虑。

此外,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紧张也会使社交焦虑者感到更加不安,使他们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陷入负面循环,难以摆脱焦虑的困扰。

三、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因素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自尊心、心理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质量。

有些人天生性格内向、敏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并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个体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关系和谐、亲密的大学生更容易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减少社交焦虑的发生。

相反,家庭冲突和不和谐会加剧社交焦虑,并对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3. 社会环境:大学生所处的社交环境也会对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校园文化、同辈关系、社交活动等因素都可能对大学生成为社交焦虑者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der:StereotypesEvokeFalseMemo ries[J〕.
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1,
37:3一 14.
一. L
nO
﹃ . J
王晓华 .招聘职位的性别规定— 两性阶层分化的
起点 D〕.妇女研究论丛,203,12:5一58.
对大 学 生 社交焦虑和班集体人缘系数的 4因 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对班集体负人缘系数有显 著的主效应,F (1,153)今7.642,P<0·01, 男生的负人缘系数显著高于女生;城乡因素对社 交焦虑有显著的主效应,F (1,153)=5.378,
Vol.2,No.4 2005
HealthMedicineResearchandPracticeinHigherInstitutions
性别X城乡
1.33 1
0.006
0.753
性别X独生
0.61 7
0.719
0.476
城镇大学生在班集体人缘方面比农村学生更占优
的 “毕业分配”改为 “就业”)后编制而成。该
问卷包括两个因子:一、活动或任务 (郊游、学
习和就业);二、倾向 (“最喜欢”和 “最不喜 欢”)。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一题上选出班集体中
的2名同学。第一选择记 2分,第二选择记 1
分,缺失不记分 ;并要求被试在每题下面,简要
写出选择 的原 因。 (正或 负人 缘 系数公 式 二
Cronbacha系数超过 0.57[‘〕。关于交往焦虑量
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的研究表明,该量表
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 ,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大学
生社交焦虑的有效工具川。
1.2.2 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问卷
本研 究 采 用由黄希庭等人依据社会测量法编
制的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问卷闭第 1到6题,并
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将原问卷中的第 5、6题中
L .L
O J
气 es J
杨华方,李秀芳 .试析教育学工作中几种常见的
心理效应 【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3 (1):21一 23.
·心 理 卫 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班集体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
王晓刚 张 甜 蒋 灿 陈永进 阮昆良
(西南大学 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文焦虑和班集体人际关系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保健提供确实的依据。方法
个人 的得分数
(班级总人数一1) x最高加权分
’此




权分为 2)
1.3 程 序
以班 级 为 单位集体施测,并当场收回。所有 数据采用 SPSSlo.0软件进行处理。
2结 果
2.1 大学生社交焦虑和斑集体人缘系数的特点
大学 生 社 交焦虑和班级体人缘系数在性别、 是否独生、城乡和年级 4个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 准差的结果见表 1。
城乡
城 市
是 否 独 生


大一




大二 大三
97 92 76 38 103 27 168
41.94士8.83 3?.39土8.29 38.18士8.09 40.60士9.36 40.26士9.80 38.77士8.28 39.93士9.16 37.50士6.36
0.115士0.081 0.124士0.110 0.108士0.082 0.136士0.117 0.121士0.079 0.115士0.106 0.147士0.123 0,121士0.104
0.097士0.129 0.122士0.142 0.088士0.115 0.138士0.154 0.117士0.141 0.106士0.137 0.124士0.134 0.111士0.136
影 响社 交 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大学生 群体中,自我评价和社交技能是影响其社交焦虑 的重要原因闭。羞耻感、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 内外向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41。 Thomas等的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和身体形象也会 影响学生的社交焦虑[5j。Hil 等人发现 ,社交焦 虑者真正缺少的是 自信,是不相信 自己能给别人 留下好印象,由于社交焦虑者非常关注负面的评 价,他们会尽 自己所能来控制 自己留给别人的印 象[2〕。
P<0.05,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城镇 乡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对正人缘系数也有显著的影 大学生;是否是独生对班集体负人缘系数也有显 响,F(2,153)二4.415,P<0.05。而其他的 著的主效应,F (1,153) =6.527,P<。.05, 因素在大学生社交焦虑和班集体人缘系数上的效 非独生子女的负人缘系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城 应不显著 (表 2)。
表 2 人大 缘 学 系 生 教 杜的交方焦差虑分和析班衰级体
的社交焦虑更高。之前所述,自我评价 、自我效 能和社交技能等是对社交焦虑有着重要影响,而
性别
社 t交 .2焦6 1虑
正人缘系数 3.263
负人缘系数 7。642‘.
大学生 自我 概 念 与 人 际关 系 又 有 着 显 著 的相
收稿 日期:2005一09一11 作者简介:王晓刚 (1982一),男,四川雅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人格过程。 基金项目: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儿童宵少 年学生 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研究”
(02 JA 习 DX LO O 1), 全 国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研究” (D BA o1 016 2) ; 受 西 南 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西国重 040o2) 的资助。
象。 收回有效问卷 168 份。其中男生 “ 人,女
生 103人 ;一年级 38 人 ,二年级 103 人 ,三年
级 27人 ;平均年龄 20.29士0,21 岁。
1。2 工 具
1.2.1 交往焦虑量表 交 往 焦 虑 量 表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是由 Leary 编制的测量社交焦虑者 主观感 受 的量 表,均 值 及 标 准差 相 当稳 定,
社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 ,本文提 出假设 : 大学生的班级人际关系与社会焦虑存在相关 ;班
集体人际关系好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低于人际关
系差 的学生 。

二 对象与方法

门且
对象
抽取 西 南 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渝西学
院一 至三年级共 5个班,17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
关[l〕。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部分
城乡
5.37 8. 1.793 1.543
农村学生在经济状况上与城镇学生有所差距 ,可
是否独生
0.00 0
0.742
6.52?‘
能会导致 自卑心理,造成社交适应不 良;其次,
年级
1.32 3
2.290
0。139
由于家庭背景、城 乡社 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 ,
F 二 -I L 口J
李梦月 .试析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o01 ,4:39
一 42.
一. L
魂0
门 J
.正祀 .偏见 ,教育学生之 “大忌” 〔J〕.基础
教育研究,2004,9:47.
les L
叮 1
leses曰
Lenton P A,BlairV I, HastieR. Illusions of
Clent.
K灯 words:coll馆estudents;socialanxiety;popularitycoefficient
社交 焦 虑 作为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是指对一 种或多种人际情境存在显著并持续的害怕〔‘〕。它 是影响大学生交往 的一个重要因素 ,给大学生的 学习与生活带来 了一些困难 ,也影响着他们的身 心健康。在人际交往情景 中,社交焦虑者的躯体 症状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兴奋性 ,思想难 以集中,感到紧张等 。同时,他们在行为上通常 表现为:害怕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怕 自己在别人 面前有丢面子的言谈举止 ,当面临无法避免的社 会交往时,他们会尽量让谈话变得简短 ,不具威 胁性[2〕。
以往 的 这 些研究,主要探讨了影响大学生社 交焦虑的个性因素 ,但社交焦虑的发生都与一定 的人际情境以及所处群体相联系 。虽然大学生人
际交往多种多样 ,有亲子交往 、师生交往、异性
交往、同性交往等等,但班集体是其生活和学习 的基本单位。其 中的人际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网 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获得社会支持、提高
衰 1 大 学 生 杜 交 焦 虑 和 班 级 体 人 缘 系 数 的 特 点 ( M 士 SD 】
样本盘
社交焦虑
正人缘系数
负人缘系数


0.099士0.080
0.157士0.151
农 村
71
39.19士8.94
0.135士0.110
0.083士0.110
(5入olojPJ,chology ,50“th珊,t饰注 ̄ ity,以朋gqing400715,以泣na)
A怡t献 t:0bJectlve ToexPloretherelationofclass’collectiv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stateinorderto providesomeevidencestohealthmedicine researchand practiceinhigherinstitutiO几 Method sclasses select- ed fromthreeuniversitiesfinishedtheInteractionAn元ousnessscale(IAS)andlnterPersonalRelatfonships Questionnaire.ResuIts Itishigherthanurbancollegestudentsthatthesocialanxietyofruralcollege students;boystudents’negative即pularitycoefficientishigherthanthegirlstudents’;notonl少child’scol- legestudents’negativePopularitycoeficient ishigherthanonl少child’scollegestudents;itisoppositecor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