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综合复习巩固讲义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复习与巩固》

五年级(下)《复习与巩固》

复习与巩固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复习的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掌握复习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
知道并体会复习的主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知道并理解每一种复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期中测试即将来临,面对期中测试复习我们该怎样做了?
(一)将学生分成8人一组,围绕“复习有什么作用”进行讨论。

(二)交流有效的复习方法。

(三)每组推荐一名代表,结合个人经验和本组同学讨论情况,向全班同学谈谈复习的作用。

发言时要求尽量不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内容。

(三)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怎样复习效果更好”进行讨论。

(四)每组推荐一名代表,结合个人经验和本组同学讨论情况,向全班同学谈谈复习的方法。

发言时要求尽量不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内容。

(五)教师总结
1、复习的作用: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复习可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复习可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复习可以使学习上的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

2、介绍复习方法: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归纳整理法,查缺补漏法,多样复习法。

3、希望同学们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复习本领逐步提高,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理想效果。

五年级综合复习巩固讲义

五年级综合复习巩固讲义

五年级综合复习巩固讲义三人行学堂―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复习第1课中的十进制乘法一、知识清单1.产品的胀缩规律: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2)在乘法中,当一个因子展开a倍,另一个因子展开(或收缩)B倍时,乘积展开(或收缩)a×B倍。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4)在乘法中,如果一个因子展开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因素是减少10倍,100倍,1000倍?,那么乘积的扩张或缩小取决于a和B的大小,两者中较大的一个是服从的。

2.不变积定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1)首先将小数扩展为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如果你看到乘法器中有多少个小数位,从乘积的右边数数小数点。

如果产品末尾有0,则可以删除4。

十进制乘十进制的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根据整数乘法规则计算乘积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了。

用前面的0弥补。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

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将小数点扩展10倍、100倍、1000倍??只需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或三位即可??当位数不足时,用“0”补齐。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小数点的计算方法:1。

数数2。

计数间隔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当一个数字(0除外)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字时,乘积小于原始数字。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先数一数括号里的数字。

10、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很简单。

小学五年级综合练习教育讲义

小学五年级综合练习教育讲义
原来,那一天下班后,施密特仍兴致勃勃地留在实验室里,观察一条南美洲毒蛇。稍一不小心,毒蛇猛地从玻璃缸里窜出头来咬了一下他的手指。不好!施密特迅即将它关回蛇笼里,然后急急地挤出伤口内的败血。头晕眼花的他,想打电话通知医院,偏偏室内的电话刚坏,别的办公室都锁上了门,而此时再要走到大楼外面的警卫室打电话显然已经体力不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施密特斜靠在座椅上,只能喟然长叹一声。
(1)“三米多长”意味着,可见这头大象具有。
(2)“连……也……”可以看出这具象骨骼化石具有特点,从这个关联词中可以体会出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升
1、把词语填写完整。
年()八旬鲜花()开美不()收()无愧色
2、辨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吗?答案是肯定的。()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改为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有志者总是为着自己献身的事业坚rèn()地奋斗。你看,即使死神在叩门的时候,他还不撒手,不畏惧,非得留下最后一道刻痕不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动物解pōu()坚rèn()
2、选择合适的词的序号填入句中空格。
3、“笔迹,越往下越不规整”中的“不规整”体现在文中的两个词语是()、()。
4、在第⑦节中,施密特“走到大楼外面的警卫室打电话显然已经体力不支”的原因,在文中看是因为:(至少说出两条原因,每条不得超过20字)(2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巩固课程讲义(含单元测试,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巩固课程讲义(含单元测试,答案)

目录第一讲观察物体 (1)第二讲因数与倍数(一) (6)第三讲因数与倍数(二) (11)第四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13)第五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18)第六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23)第七讲长方体和正方体(四) (28)第八讲图形运动 (33)第九讲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一) (38)第十讲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二) (42)第十一讲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三) (46)第十二讲分数的加、减法 (51)第十三讲折线统计图 (58)第十四讲数学广角——找次品 (63)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66)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70)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74)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78)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82)答案 (86)第一讲观察物体学习目标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2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3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识讲解知识点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找出下列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连一连。

知识点2:确定物体数量【例】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例题讲解例1:画出下面立体图形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例2:根据下面的从三个方向的看到的图,摆出立体图形。

基础演练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摆放如图,它们从左面看到的是()。

A. B. C. D.2、如图从左侧看到的图形是()。

A. B. C.3、如图,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A.B. C.D.4、用5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A. B. C.5、如图是两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6、从左面观察下面四个立体图形,能看到的是图()。

A. B.C. D.7、用5个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那么以下搭法不正确的是()。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讲义第九讲分数综合复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讲义第九讲分数综合复

第九讲 分数综合复习分数知识图解: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与假分数 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带分数 (整数部分和真分数)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最大公因数约 分 求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约分及其方法最小公倍数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数 (短除法)分数比大小 (通分、同分子、化成小数、仿通分)通分及其方法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1、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2430 =45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如:25 和14 可以化成 820 和520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

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5343如:0.3=310 0.03=3100 0.003=31000(2)分数化为小数: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如:310 =0.3 35 =610 =0.6 14 =25100=0.25方法二:用分子÷分母如:34=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如:2310=2+0.3=2.3 4、比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分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同分母比较;同分子比较;通分后比较;化成小数比较;仿通分比较5、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单元复习巩固活动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单元复习巩固活动课课件

学生11:对于杜甫,责任体现在忽闻平叛捷报的狂喜之情;
学生12:对于毛主席,责任体现在超越常人情感的伟人胸怀;
对于学毛生主13:席对,于责刘伯任承体,现责任在体现在超意越志如常钢人的情英雄感气概; 的伟人胸怀。
学生14:对于方志敏,责任体现在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啊!”
③吃完午饭,我问妈妈今天的家务怎么分工。她抬头瞥了眼正要开溜的老爸:“我们
。你爸仍然负责
对于刘洗伯碗、承拖,地责,你任擦体桌现子,在我已经做了意午志饭如,要钢休息。” 的英雄气概。
对于方志敏,责任体现在
舍己为公
的崇高美德。
第四单元
联系生活经验
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单元
联系上下文 感受人物内心变化
联系上下文 发现前后细节的呼应
第四单元
同甘共苦
字里行间众生相, 大千世界你我他。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过渡段
事例2:“毁”衣服
侧面描写
动作、神态描写 事例1:关闹钟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
4想象画面; 5拓展阅读; 6抓文章题目; 7抓对比描写; 8抓场景、细节……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横竖撇捺有乾坤, 一笔一画成文章。
第三单元 字谜馆
拿 1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加不一出加手)。一根木棍,吊
合 2 个方箱,一(把减梯一子减,)搭在中央。一边是绿,一边是红;
面 3 一边喜雨,一边喜风。
在纸上写了几行字: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 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小孩子 沉思了一会儿,笑了。
王安石写的是个字谜,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第三单元 谐音园

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巩固辅导资料

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巩固辅导资料

★数学考试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讲义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讲义苏教版

第一课方程一、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等二字,判断的依据在于所给式子有无等号。

比如:2>1就不是等式;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2是等式)二、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㈠所给式子是等式;㈡式子中含有未知数)三、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重点在于同时性)四、关于等式的性质②中数不等于0的原因:我们学习等式的性质最终还是为了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所以如果同时乘以0,那么任何等式都会变为0=0,不管是解方程还是研究,就没有意义了,至于为何不能除以0,很简单,因为除数不能为0。

五、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从写解开始一直到求出未知数为止)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解方程 x-28=32x-28+28=32+28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使等号左边只剩一个xx=60 方程得解解方程 14x=25614x÷14=266÷14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4x=19六、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类型:①x-2。

5=3.6 ②x+6.7=17。

5 ③1。

7x=5。

1④12。

6-x=4。

8 ⑤x÷3.4=2。

7 ⑥6÷x=1。

5(掌握这几种方程的解法,对于加深理解等式的性质至关重要,同时它也间接的考察了小数的乘除法。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从而列出方程,求未知数的值。

(关键在于找等量关系,通常的题目只会出现一个等量关系,这种情况易于解决;如果一个题目出现两个等量关系,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未知量,那么其中一个等量关系是用来表示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的说就是用等量关系中的一个未知量表示另外一个未知量,最后再用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x少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复习一、知识清单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2、积不变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

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1、数数字2、数间隔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10、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11、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2)按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积的近似值。

13、小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知识巩固1、简便运算1.25×3.2×0.25 4.7×1.25×1.6 1.25×881.25×6.4×0.25 4.6×0.35+4.6×0.652.55×1.5+1.5+6.45×1.5 2.95×101-2.95 12.5×5×0.163.2×10.1 0.52×105 10.01×4.5 59÷0.251.8×0.9+0.18 5.4×0.68+3.4×2×0.46 8.9×9.9+11×0.99 (1.25+0.25)×16 23.9-0.6×0.6-0.64 3.7×0.44×2.51.9×8.8+0.88 0.7777×0.7+0.1111×2.1 888×1.6+222×3.692×0.9+7.2 4.8×7.8+78×0.52 1.87×9.9+0.187 3.14×0.68+31.4×0.032 7.2×0.2+2.4×1.4 4.2×98+8.45、根据212×34=720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12×34=( ) ( )×34=0.72082.12×( )=7.208 21.2×0.34=( )0.0212×340=( ) 0.212×( )=72.08第二课时 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一、知识清单1、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方法:1)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2)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4) 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 一看:看清被除数有几位小数2)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 三算:按照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商不变规律:被除数扩大a 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 倍,商不变。

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 倍,商缩小(或扩大)a 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 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 倍。

5、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6、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7、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是循环小数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是无限小数。

2、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33……循环节是3。

7.14545……的循环节是45。

10、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省略后面的“……”号,在第一个循环节上加点。

如:5.33……=5.3,读作五点三,三的循环7.14545……=7.145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的循环。

如果循环节有三个及以上,就在头尾的数字上打点。

如7.123123……=7.12311、小数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位数有限的叫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无限的叫无限小数。

12、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3、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14、竖式中的小数点和数位的对齐方式:在加法和减法中,必须小数点对齐;在乘法中,要.. . . .末尾对齐,在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5、除法性质:a÷b÷c=a÷(b×c)推广(a+b)÷c=a÷c+b÷c或(a-b)÷c=a÷c-b÷c二、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

(小数除以整数)6 8.4 3 7.57 7.218 20.8 9 11.7 3 3.5137.8÷28 96÷15 75.2÷32287÷35 5.46÷42 3.64÷142、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小数)75.6÷0.18 57.38÷9.5 35.1÷7.8 9.6÷0.32 7.2÷0.04 0.636÷0.053 0.21÷0.0124.32÷3.6 78.48÷2.4 22.32÷0.36用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7.2÷0.04 0.636÷0.053 0.21÷0.0124.32÷3.6 78.48÷2.4 22.32÷0.362、填一填。

(1)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6,被除数是128,那么除数是( )(3)两数相除的商是3.14,被除数扩大10 )。

3、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大于15.29÷6( ) 83.25÷46( ) 0.27÷27( ) 7.24÷7( )13.27÷19( ) 0.03÷5( ) 39.6÷9( ) 1.08÷5( )4、直接写出得数10÷0.1= 2.7÷0.3= 0.12÷0.4= 6.03÷0.3=36÷0.36= 1.2÷1.2= 0.4÷0.4= 28.14÷0.7=0.54÷6= 4.5÷5= 0.81÷0.9= 0.72÷0.12=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56÷0.7=( )÷7=( ) 0.56÷0.07=( )÷7=( )8.64÷3.6=( )÷36=( ) 8.64÷0.36=( )÷36=( )6、填空。

(1)在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数相除的商是3.7,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商是( )。

(3)6.42÷0.41=( )÷41,这是根据( )的性质。

7、在○里填上“>”“<”或“=”。

12.01÷1.02○12.01 0.36÷0.36○0.365.48÷0.8○5.48 10.8÷5.4○10.89.72÷0.08○9.72 0.99÷1.1○0.998、简便运算21÷0.25÷0.4 59÷0.25 9.73÷12.5÷0.87.8×4.86÷3.9 28.9×4÷289 72÷4.59、填空1、已知25.16÷0.37=68,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

251.6÷3.7= 0.2515÷0.37= 2.516÷37=25.16÷0.037= 2.516÷0.037= 25.16÷()=6.810、将3.18÷1.8、3.18÷0.8、3.18÷1.2、3.18÷1、3.18÷0.99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1、7.07÷0.3商是23.5,余数是()因数与倍数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