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BRT应注意的问题
快速公交(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原则及方法浅析

快速公交(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原则及方法浅析摘要:针对快速公交(BRT)施工期间部分道路被围挡,BRT通道及周边路网易发生交通拥堵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快速公交(BRT)试点工程为例,对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思路、原则及具体方案制定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如何解决好BRT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BRT施工;交通疏解;设计原则快速公交(BRT)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快研究和规划建设快速公交(BRT)系统,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是适应日益增长交通需求,解决交通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但是,在既有道路上建设快速公交(BRT)时,需占用现有道路资源,导致区域内路网服务水平下降。
如果对施工路段交通组织不到位,将会导致局部路网乃至整个区域路网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加剧拥挤、城市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加剧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交通主体的安全以及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深入分析BRT施工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通过交通疏解设计,将BRT施工对现状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交通疏解设计的目标通过BRT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优化与有效的交通疏解,保证BRT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尽可能地减少BRT施工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使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至可接受水平。
二、交通疏解设计设计原则1.公交和慢行交通优先,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交通疏解方案应优先保证常规公交的通行条件,尽可能不改变居民稳定的出行习惯。
保留沿途长距离直线公交线路,对受施工围挡影响的公交站点,进行必要的迁移并设置临时公交站点;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空间连续性;最大限度满足施工作业控制区沿线居民、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出行需求。
2、诱导分流,均衡路网负荷充分考虑不同片区的道路条件和交通特点,采用科学精细的交通组织和诱导手段,快速引导交通流的自均衡。
将过境车流通过平行道路进行分流,减轻施工区域交通压力。
快速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设计

快速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设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交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出行的问题,城市规划部门和公交公司不断的修建和改进公交站台,使其更具有舒适性和便捷性。
而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无障碍设施。
快速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设计,是指在快速公交站台上,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的便捷和舒适的设施。
这些无障碍设施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公交站台,并能得到平等的服务。
在快速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设计中,有一些常见的特点。
在下面的段落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特点。
一、无障碍通道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通畅的通道。
因此,在快速公交站台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无障碍通道的问题。
无障碍通道应该宽敞、平坦、无遮挡。
例如,在站台与路面之间的过渡区域,应该采用缓坡的设计,而不是级差。
此外,无障碍通道应该配备无障碍电梯、扶手等设施,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士可以轻松出入。
二、无障碍信息系统在快速公交站台上,提供无障碍信息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行动不便的人士可能无法看到站台公告栏上的信息,这就需要在快速公交站台设计中提供特别的无障碍信息系统。
这种信息系统应该包括无障碍公告栏、语音播报系统、盲文提示等,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士可以轻松地了解站台的信息。
三、无障碍座椅在快速公交站台设计中,提供无障碍座椅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些座椅应该符合人体工学,舒适、稳定、可靠,并能适应不同的需求。
在设计无障碍座椅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因素:座椅高度、宽度和深度、扶手的高度和稳定性,以及位置标识等。
四、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洗手间也是快速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洗手间应该符合人体工学,便利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在设计无障碍洗手间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门的宽度和高度、马桶高度、扶手的高度和稳定性,洗脸台的高低,以及必要的标识、提示等。
总的来说,快速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程。
要想设计出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需要注重细节、坚持人性化设计,平等和包容的原则。
乌鲁木齐BRT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二、乌鲁木齐BRT存在的问题(一)设施不完善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乌鲁木齐BRT顺利快速运行的关键,其内容主要包括道路、车辆、车站及运行调度系统。
乌鲁木齐BRT从2011年四月开工建设到2011年8月运营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但是BRT的快速建设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道路建设质量不高,容易损坏等问题。
同时在BRT运营中我们发现BRT专用车辆和车站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乌鲁木齐BRT的运营情况。
1、BRT专用车道损坏严重在对乌鲁木齐BRT做实地调研期间,笔者乘坐BRT时发现BRT北京路路段出现大面积路面翻浆情况,甚至有的路面已经被碾压成了较深的坑,路面铺设的柏油沥青已经完全损坏,路面露出了沙土和石子。
车辆行驶出大西沟站时BRT专用道路上有一段长约10米,宽约2米的道路破损已被护栏围起来,车辆只能暂借社会车道行驶一段距离。
同时小西沟站、大寨沟站王家梁到医学院这3站途中,车道边缘部分路段有塌陷、沥青拱起的现象,部分路段有修补过的痕迹。
医学院站台内的路况相对较差,路面凹凸不平。
凹凸不平的路面不仅严重影响BRT车辆的运行速度,每当行驶到这种路段,司机便会放慢速度小心通过。
而且路面破坏对车也有影响,因为BRT公交车底盘较低,凹凸不平的路面会刮擦底部。
2、车站设施不完善车站是乘客候车、上下车的载体,车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着整个BRT系统的成败。
完善的、人性化的车站设施对于提升BRT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车站设施主要包括进出站设施、收费设施、候车设施、乘车设施、信息设施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乌鲁木齐BRT车站的主要设施有闸机和投币箱、候车亭、站台、暖房、座椅、线路触摸查询机、电子指示牌,红山一卡通办理点等基础设施。
1)候车亭设计不符合乌鲁木齐天气气候乌鲁木齐BRT车站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岛式站台二十侧式站台。
两种方案均都是采用钢架为主体结构,顶棚采取全透明钢化玻璃。
浅议国内BRT系统建设经验

浅议国内BRT系统建设经验黄岩,张伟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200092)摘要:本文在对乌鲁木齐BRT、成都二环路BRT、上海临港新城BRT、上海中环路BRT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BRT系统在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功能定位、适用性、运能、运量、以及对小汽车的替代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进而从规划和设计两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确保BRT系统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BRT、案例对比分析、BRT规划、工程设计1概述自国内首条BRT线路北京南中轴线BRT2004年底开通以来,BRT系统在我国已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各大、中城市已陆续建成数十条BRT线路,并根据客流需求、建设条件、建设资金的不同衍生出多种BRT系统型式。
2009年建设部颁布了《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规范中对 BRT系统所包含的车道、车站、运营调度、运营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BRT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中运量公交系统,通常定位为中、小城市的骨干公交或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使城市公交系统形成轨道一中运量一常规公交的多层次、级配合理的公交系统。
但由于BRT开行需占用城市道路,因此在从规划至设计使用中,在其系统运能、运速、对小汽车的替代、系统经济性等方面均还存有疑虑,影响了BRT系统的推广使用。
单向运能(万人次/,J、时)●—_大运■厂嘲《l罐㈣绷蹦j;黛瓣黼8黼Ij目轻轨BRT中话一㈣髅越中赡现代有虢电车自动导国医统mE-nxl砬遘辫端辩鞠鼎掰鼬鳓臻越鹫糕强咄出衄m甚嚏瞄_埋E崩裁鼎荫目翻罄嘲躺嘲麟臻爨黪爨弱黼2案例分析2.1 典型案例目前我国已陆续建成数十条BRT线路,本节中将就我院参与研究、设计的4条BRT线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经验与教训。
·乌鲁木齐BRT系统乌鲁木齐市是典型的南北带状城市,冬季气候寒冷,公共交通发展有着较好的基础。
根据《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20)}中所提出的交通发展战略,乌鲁木齐市将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引导主城区轴向拓展,合理发挥小汽车和慢行的辅助作用,确立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多元化协调发展体系,配以立体、多样化换乘系统,最终实现“易达、便捷、舒适、亲近”的城市客运服务网。
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_BRT_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11 ・ 01 (下)
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公共财政上缺乏相应的透明度而且运用 不当, 是市民最为不满的地方之一,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突 出的。 (四) 广州市政府的公共管理应急能力相对薄弱 广州 BRT 工程的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仓 促行事, 贯彻效率至上的原则从而忽略众多细节而造成的。 这在 一定程度上说政府在公交配套管理能力方面还相对薄弱, 需要进 一步加强和正视, 从另一个侧面更可以说明政府公共管理应急能 力低, 对很多突发事情反映灵敏度低, 反映迟缓, 这在客观上不得 不造成交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五) 广州市相关部门缺乏充分有效的调研工作 种种问题的发生, 究其原因, 主要是 BRT 开工前, 广州市交 通管理、 交警、 应急管理等部门, 没有组织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开 展认真调研, 没有对工程在建期间公交运力及其服务运送人数、 流量、 交通瓶颈等问题摸底, 提前部署详细的应急方案, 筹措节日 高峰时期的接驳、 疏导运力, 因此造成了广州市出现的 “在建一条 路、 堵了半个城” 之类的混乱场景。 调研工作能够有助于充分掌握交通线路状况及相关交通资 料的收集, 更加确保 BRT 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此前由于相关 交通部门没有很好预测和总结各 BRT 路段的繁忙时间、 路面状 况等问题, 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交通堵塞等问题发生。 四、 广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的优化策略分析 从 BRT 工程拟建到运营阶段,我们都可以在其身上看出公 共管理决策和工程在实行中的很多弊端和不完善之处。作为国 家先进城市的广州, 我们应该更加走科学发展之路, 完善公共政 策的各个运行流程, 有力地促进各项重大公共工程循着科学发展 的路子去走, 真正建设和谐广州, 打造魅力城市。 (一) 重大公共决策需要设立公共决策听证制度, 正视民意取 BRT 工程的广受争议有力地证明了脱离民意的工程, 无论是 否开建, 用怎样的方式开建, 其最终只会招致 “民生工程” 演变成 “民怨工程” 的结果。 听证会制度是听取各方意见, 实现决策民主化、 科学化和透 明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市民的建议提得中肯、 富有价值, 对提高 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有 着重要的作用。 在关系民生利益的重大问题上, 最需要听到的就是真实的声 音, 因为决策失误往往具有无可挽救性。 对于这种重大民生工程 应该通过座谈会、 听证会、 入户调查等方式, 真实地记录并反映市 民的声音。 市民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往往有真实的表达、 勇敢 的表达, 应予以尊重。特别是听证会, 听取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 从不同层面的质疑, 对于完善建设项目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 应该让听证大会成为制度化、 常规化的制度, “逢重大 落实 项目必听证” 的执政思想和方针。完善听证手段, 使公共决策透 明化、 公开化, 是民主进程的一大进步。 (二) 做好公共政策的宣传工作, 充分了解公共决策的进程及 发展
brt公共安全评估

brt公共安全评估
BRT(快速公交系统)是指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提供高效、安全、环保的城市交通服务。
对于BRT的公共安全评估,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设计安全评估:评估BRT系统的基础设施设计,包括车道、站点、信号灯、人行道等,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以防止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安全隐患的发生。
2. 运行安全评估:评估BRT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包
括司机培训、车辆维护、事故处理等,以确保BRT运行过程
中的安全性。
3. 应急响应评估:评估BRT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事故
处理、乘客疏散等应急情况下的安全保障,以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4. 安全教育评估:评估BRT系统对乘客的安全教育措施,包
括发布安全宣传资料、进行乘客安全培训等,以提升乘客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数据分析评估:通过对BRT运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评估系统的安全状况,比如事故发生率、乘客投诉率等,以及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的措施。
综上所述,对BRT公共安全的评估应该是一个全面考虑BRT
系统设计、运营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过程,以确保BRT系统能够提供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
BRT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

BRT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林强殷猛飞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当前,我国大中型城市交通状况愈发恶化,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而BRT以其建设周期短、运营速度快、投资金额少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城市的欢迎,但BRT运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BRT 运营管理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特大型城市为代表的大量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日益恶化交通难题的一剂良方。
BRT作为一种运营效率较高且较轨道交通系统投资低廉的公共交通方式,受到了众多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中城市的欢迎。
随着BRT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BRT快速公交系统不能“包治百病”,不仅BRT的建设运营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而且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需要及时发现BRT系统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才能保证BRT系统的高效运营,使BRT系统产生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
二、BRT的适用范围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是在世界上广泛兴起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它的特性介于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NBT)之间,是保持了轨道交通特性,且具备常规公交灵活性的一种便利、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适合中距离、中运量、准快速的出行需求,是整合了车道、车站、车辆、运营组织、服务、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元素,形成了具有形象感和特殊性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BRT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相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人均污染少、耗能少的特点,与轨道交通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营费用低、建设灵活、管理难度小的特点。
BRT不适合在市中心用地紧张地区建设,运量较大地区也不适合建设BRT,在运量极大地情况下,BRT运营的变动成本可能远高于LRT。
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和建设管理经验分享

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和建设管理经验分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和建设BRT系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BRT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经验,以供参考。
首先,在规划和建设BRT系统之前,市政府必须对城市的出行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这包括研究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出行模式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路线和站点布局。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对整个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在确定了BRT系统的规划方案后,接下来就是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设。
这需要市政府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的合作和协调。
在建设过程中,应确保工期和质量的控制,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劳动条件。
一旦BRT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就需要进行运营管理。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运营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运营过程中,应采用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手段,如电子支付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市政府还应加强对BRT系统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广告、媒体等渠道传播BRT的优势和便利性,吸引更多的市民使用BRT系统。
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鼓励私家车主使用BRT,如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提供便捷的换乘设施。
在BRT系统运营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工作。
这包括对车辆、站点和道路等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根据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
最后,公众参与也是BRT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市政府应鼓励市民参与决策过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举办公众听证会和座谈会,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可以增加市民对BRT系统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总的来说,BRT规划和建设管理需要市政府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同时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