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2018年《667-艺术设计作品赏析》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

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为规范实施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地选拔艺术类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15号)规定,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艺术类专业招生类别与计划编制(一)根据艺术类专业属性不同,划分为美术类、音乐类、书法类、舞蹈类、摄影类、播音主持类、文学编导类、影视戏剧表演类、服装表演(模特)类、其他类共10个专业类别。
“其他类”仅限独立设臵本科艺术院校个别无法对应另外9个类别的专业使用,须相关高校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协商一致后向社会公布。
(二)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分为艺术文、艺术理2个科类。
考生号第10位为科类代码,“3”为艺术文,“7”为艺术理。
编制招生计划时,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臵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见附件1),可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即来源计划)。
除上述情况外,所有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高校(含独立设臵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均须编制分省分专业分科类(即艺术文、艺术理)招生计划数,并参照附件2的内容明确各专业所属专业类别。
录取时按艺术文、艺术理计划数分别录取。
附件中未涵盖的专业,相关高校须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协商后,确定专业所属类别。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
对因培养工作需要,确需在招生考试环节加以区分的,有关高校可设立招考方向(专业后加括号注明),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
有关高校不得将专业目录中的艺术类专业列为其他艺术类专业的招考方向、不得将专业目录中的非艺术类专业列为艺术类专业的招考方向、不得将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变相修改名称后列为招考方向、不得将与本专业选拔和培养无合理相关性的列为招考方向(如在音乐表演专业下设模特或空乘招考方向等)。
山东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方案-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或技能考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笔试(或技能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基本功。
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
复试成绩实行百分制,笔试成绩占65%,面试成绩占30%,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5%。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65%+面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30%+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百分制)×5%。
2.复试笔试科目:
艺术学理论:
01艺术美学:a.美学概论、b. 论文写作
02艺术管理:a.艺术管理概论,b.论文写作
03 艺术产业:a.艺术产业概论 b.论文写作
音乐与舞蹈学:
01中国近现代音乐史:a.论文写作b.中国现当代音乐c.乐器演奏(乐器任选)
02西方音乐史:a.论文写作b.西方音乐史c.乐器演奏(乐器任选)
03音乐教育:a.论文写作b.音乐教育理论c.乐器演奏(乐器任选)
04 表演艺术与教学(含钢琴、声乐、器乐)要求:
钢琴:
a.钢琴演奏曲目要求:①肖邦或李斯特练习曲一首②奏鸣曲一首(贝多芬中后期作品的一个快板乐章)③自选大型乐曲一首④巴赫的复调音乐一首(平均律钢琴曲一套[前奏曲与赋格])
b.视奏
声乐:
1.美声唱法(曲目六首)a.外国艺术歌曲两首(原文演唱,其中须包括一首德奥艺术歌曲)
b.外国歌剧咏叹调两首(原文演唱)
c.中国作品两首
2.民族唱法(曲目六首,在外文作品数量上不作具体要求)。
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与美术理论与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

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与美术理论与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与美术理论与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一、音乐理论与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在山东省考研艺术学的复习资料中,音乐理论与重要作品的解析与评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通过对音乐理论的介绍以及重要作品的解析与评价,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资料。
1.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音乐学的基础,它包括音乐的构成要素、音乐的组织结构以及音乐的表达方式等内容。
在考研中,对于音乐理论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应该熟悉音乐的音高、音长、节奏、和声等基本概念,并且了解各类音乐作品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 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是考研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包括音乐结构、主题与变奏、节奏与和声等方面。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重要作品的解析与评价,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美术理论与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除了音乐,美术也是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将介绍美术理论以及重要作品的解析与评价,帮助考生全面复习。
1. 美术理论美术理论是美术学的基础,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构图原理以及色彩运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美术作品的构图和表现手法,并且对于色彩运用要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考生还应该了解各个时期的美术风格和代表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对于美术发展的贡献。
2. 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重要作品解析与评价是考生在复习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考生需要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解析和评价,包括作品的题材、构图、意境等方面。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作品所属艺术流派和代表性作家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通过对重要作品的解析与评价,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三、音乐与美术的关系与相互影响音乐与美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山东大学考研曲式分析模板

声明:以下展示的是答题样式模版,你们看下该如何去答分析题,下面以古奏鸣曲与小奏鸣曲为例,如果碰到复三部曲式或者单三部曲式,以下材料记熟后可以变化使用。
古奏鸣曲曲式解构图:古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展开主部)再现部(再现副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变化的调性、新的材料)只再现副部T D 只展开主部T 这是的一首典型的具有古奏鸣曲曲式特征的奏鸣曲。
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及优美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美学哲学思想。
这首奏鸣曲是按照古奏鸣曲式而创作的,它不仅具有古奏鸣曲曲式的特征,就连其曲式中每个细节都可以体现巴洛克时代的美学特征及哲学思想。
由于古奏鸣曲产生于巴洛克时期,源于巴赫的古二部曲式,由于那个时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生产力较低,使得人们十分追求繁缛、装饰性的艺术风格,这样艺术风格反映到古奏鸣曲中就使得它的主题相对短小简洁,而连接部庞大而具装饰性,在这首奏鸣曲中,主题简洁、短小抒情、优美,是(如“方整”结构,而庞大的连接部的长度是主部的两倍,不仅如此,连接部在这里还具有“豪华的装饰性”,以及严格的从主调调性过渡到属调调性的特征,而连接部“豪华装饰性”就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代繁缛的美学特征。
在这首奏鸣曲中副部又是另一个庞大的部分,在其中副部分为个部分,在副部(Ⅰ或者Ⅱ)的主题中用的音调完美结合了主部主题中这一材料,使得副部音调正是模仿与它性格完全不同的主部主题开始的材料,这一材料是与主部统一的关键材料,而这一材料又不完全与主部统一,(不同之处)。
副部与主部既有统一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哲学观,主部与副部相互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这种观点优美地称之为“争斗中相互属于的亲密之处。
材料的统一正是主部与副部的亲密结合处所在。
而副部(与主部对立的地方)这种连接性的段落是与主部主题完全对立的段落,它的纷扰如人世间繁荣画面的转换,而这种纷扰正是与主部斗争最激烈之处。
新版山东大学设计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山东大学设计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3日语636中外美术史662设计理论872中外设计史862设计创意考试大纲:参考书目:662-设计理论一、考试目标《设计理论》考试是为招收设计学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设计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工业设计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对设计理论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
4.具有运用绘图工具完成设计表现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绘图工具。
3.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考试内容包括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史、设计理论与发展趋势,试卷题型一般分为简述、论述、案例分析等。
三、考试内容(一)人机工程学1.日常生活中与人机工程学相关的例子2.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3.分析产品存在的人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人体尺寸数据的特征5.人体测量数据应用的原则6.人体尺寸修正量的意义及构成7.心理修正量8.视野及视野的分类9.操纵力与反应时间10.运动准确性11.感觉与知觉12.视错觉的种类及其在在设计中的作用13.人机的信息界面与信息界面模型14.数字式显示和指针式模拟显示15.听觉传示装置16.仪表显示器指针的设计17.常用的操纵器,操纵装置的人机工程学因素18.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设计19.控制台的常用形式和设计要点20.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依据21.手工工具设计的原则22.各种作业岗位的特征、应用范围、设计要求和原则23.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要点24.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25.作业空间设计的社会心理因素26.作业场所布置总则和顺序?27.人机系统设计(二)工业设计史1.设计师及设计作品2.工艺美术运动3.新艺术运动4.现代主义设计5.包豪斯及其设计6.美国商业性设计7.斯堪的纳维亚设计8.有机现代主义9.后现代主义设计10.设计的多元化(三)设计理论与发展趋势1.交互设计2.跨界设计3.民族化设计4.情感化设计5.全球化设计6.人性化设计7.绿色设计先说英语吧。
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试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试题2013年
一、名词解释
1、裴李岗文化
2、良渚文化
3、下七垣文化
4、二里头遗址
5、釉陶
6、云冈石窟
7、陈列设计
8、博物馆智能建筑系统
9、网络博物馆10、经幢(顺序不一定对)
二、简答
1、元谋人及其文化特征。
2、列举四座东周列国都城的发掘内容。
3、西汉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4、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内容。
2、试论殷墟的发掘、布局特点及学术意义。
3、唐三彩的特征、造型、分类及艺术成就。
4、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2015年
一、名词解释
1、河姆渡遗址
2、妇好墓
3、黄肠题凑
4、牛河梁遗址
5、满城汉墓
6、镇墓兽
7、高昌古城
8、侯马盟书
9、《格古要论》10、
网络博物馆(记忆版,顺序不太确定)
二、简答
1、下川文化的特征。
2、西周文化中陶器的特征。
3、官窑瓷器。
4、博物馆观众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
1、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
2、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及学术意义。
3、汉画像石墓的分布、内容及技艺。
4、评述目前热播的鉴宝类节目。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8理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
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4.1 焓的定义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8.1 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8.3 标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卡诺定理 3.1 卡诺循环 3.2 卡诺定理4.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4.1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的概念 4.2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体系的熵变 5.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5.1 克劳修斯不等式 5.2 熵增加原理6.△S的计算6.1 简单状态变化过程△S的计算6.2 相变过程△S 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与熵的统计意义 7.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7.2 熵和热力学概率—玻兹曼公式8.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8.1 热力学第三定律 8.2 规定熵8.3 化学反应过程熵变的计算 9.亥姆霍兹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9.1 亥姆霍兹自由能及△A判据 9.2 吉布斯自由能及△G判据 10.过程△G的计算与应用 10.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G的计算 10.2 纯物质相变过程△G的计算 11.热力学关系式11.1 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11.2 对应系数关系式与麦克斯韦关系式第三章化学势 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偏摩尔量与化学势2.1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集合公式2.2 化学势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3.1 拉乌尔定律 3.2 亨利定律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4.2 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5.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1 理想溶液的定义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2 理想溶液的通性 6.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7.稀溶液的依数性 7.1 蒸汽压下降7.2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 7.3 渗透压8.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与活度的概念第四章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1.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1.2 标准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1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复相化学平衡3.1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2 解离压力4.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5.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5.1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5.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改变的计算 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6.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3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同时平衡与反应的耦合第五章多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克拉贝龙方程 3.相律3.1 独立组分数、自由度 3.2 相律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水的相图 5.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1 双液系:理想和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杠杆规则与蒸馏原理;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5.2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体系5.3形成化合物体系: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 5.4 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6.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6.1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 6.2 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 6.3 二盐一水体系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非必考内容)第七章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1、离子的迁移(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和离子迁移数的概念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2)电导测定的仪器及方法(3)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3、电导测定的应用(1)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电离平衡常数(2)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3)电导滴定4、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2)离子强度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基本了解)(1)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公式(2)不对称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二)可逆电池电动势6、可逆电池(1)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2)可逆电极的种类及电极反应(3)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原理、所用主要仪器)(4)电池表示式(电池组成及结构的书写惯例)(5)电池表示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7、可逆电池热力学(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A.能斯特(Nernst)公式及其中各参数的意义B.电池标准电动势的测定和求算(2)电池电动势E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3)离子的热力学量8、电极电势(1)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A.电极–溶液界面电势差B.溶液–溶液界面电势差、盐桥(构成及作用)C.电池电动势的产生(2)电极电势A.标准氢电极(构成及规定)B.任意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C.电极电势的能斯特(Nernst)公式D.参比电极(种类及作用)9、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1)单液化学电池(2)双液化学电池(3)单液浓差电池(4)双液浓差电池(5)双联浓差电池10、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1)判断反应趋势(2)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3)求微溶盐活度积(4)求离子平均活度系数(5)pH值的测定(6)电势滴定(三)不可逆电极过程11、电极的极化(1)不可逆电极电势(2)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活化极化)(3)过电势(概念、测量方法及仪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1)阴极反应(2)阳极反应1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现象及原理(2)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14、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定义及种类(2)常用化学电源(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等)(3)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表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物理意义)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1)附加压力(2)曲率对蒸气压的影响(3)液体的润湿与铺展(4)毛细管现象3、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1)气固吸附(定义、作用)A.气固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B.吸附平衡与吸附量C.吸附曲线的种类及特征(2)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A.朗格缪尔气固吸附理论(基本假设、吸附公式推导及应用)(3)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4)其它吸附等温式4、溶液的表面吸附(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A.正吸附、负吸附B.表面活性剂(定义、结构特征)(2)吉布斯吸附公式(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结构(4)表面膜5、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作用类型、原理及与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的关系)(二)分散系统6、分散系统的分类7、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1)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现象、应用)(2)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8、溶胶的电性质(1)电动现象(电泳、电渗)(2)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3)溶胶粒子的双电层(4)溶胶粒子的结构(书写或示意图表达)9、溶胶的聚沉和絮凝(1)外加电解质对溶胶聚沉的影响(2)溶胶的相互聚沉(3)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10、溶胶的制备与净化方法11、高分子溶液(简单了解)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1、化学动力学概论(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及目的(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3)反应机理的概念(总反应、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化学法和物理法的原理及优缺点)(3)反应速率的经验表达式(4)反应级数的概念(5)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6)速率常数(其单位与反应级数的关系)3、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1)简单级数反应的定义,简单反应与简单级数反应之间的关系(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对应的速率公式及其特点、半衰期公式及特征)4、反应级数的测定(1)积分法(2)微分法(3)过量浓度法(孤立法)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2)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A.活化分子与活化能B.活化能的求算方法(3)阿仑尼乌斯公式的一些应用6、简单碰撞理论(1)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2)碰撞数、有效碰撞分数的物理意义(3)简单碰撞理论的成功与失败7、过渡态理论(1)势能面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反应途径、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能(3)过渡态理论的成功与失败8、单分子反应理论(简单了解)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1、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速率公式及动力学特征)(1)对峙反应(可逆反应)(2)平行反应(竞争反应)(3)连串反应(连续反应)2、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1)稳态近似法(中间产物非常活泼且浓度极低)(2)平衡态近似法3、链反应(1)链反应的三个步骤(2)直链反应(3)支链反应4、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近似法的应用)5、催化反应(1)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作用)(2)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均向催化反应、复相催化反应、酶催化反应)6、光化学概要(1)光化学定律、量子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光化学反应(2)光化学与热反应的比较7、快速反应及其研究技术(简单了解)第十一章量子力学基础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黑体辐射和能量量子化(2)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3)原子结构模型及氢原子光谱(4)实物微粒的二象性(5)不确定关系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状态的描述(2)力学量的描述(3)状态方程(4)测量问题(5)态叠加原理3.Schrodinger方程和一维势箱中的粒子4.三维势箱中的粒子第十二章原子结构1、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2、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的解(1)坐标变换(2)分离变量(3)Φ方程、R方程和Θ方程(4)单电子原子波函数(5)量子数的物理意义(6)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3、电子自旋和Pauli原理4、多电子原子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5、屏蔽效应和原子轨道能级第十三章原子光谱1、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1)相对论效应(2)电子自旋效应(3)选择定则(4)塞曼效应2、多电子原子的角动量和光谱项符号3、由电子组态求光谱项(1)不等价电子的光谱项(2)等价电子的光谱项4、多电子原子光谱第十四章分子的对称性1、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2、对称类型—点群3、分子的对称性及极性4、分子的对称性及旋光性第十五章分子轨道理论1、氢分子离子H2+的结构(1)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2)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3)关于积分Sab, Haa和Hab(4)结果的讨论2、分子轨道理论大意3、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和成键三原则4、双原子分子(1)同核双原子分子(2)异核双原子分子5、双原子分子的光谱项6、简单分子轨道(HMO)方法和共轭分子结构7、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分子图和化学活性8、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第十六章价键理论1、海特勒-伦敦法解H2分子2、价键理论大意3、价键理论对一些简单分子的应用4、杂化轨道理论(1)s-p杂化(2)s-p-d等性杂化轨道的简单讨论5、定域分子轨道和离域分子轨道-甲烷第十七章分子光谱1、分子光谱的产生2、跃迁矩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4、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5、线性AB2(D∝h)型三原子的简正振动6、红外光谱7、拉曼光谱8、核磁共振9、光电子能谱第十八章晶体结构(了解)第十九章 X射线结构分析(了解)无机化学(50分)(一)基本原理1.物质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晶体和无定形固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溶液的组成、浓度、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与美术欣赏与批评

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与美术欣赏与批评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与美术的欣赏与批评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的两个重要分支,在山东省考研中也是重要的考试内容。
本文将就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的音乐与美术欣赏与批评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音乐欣赏与批评音乐是一种通过声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音乐欣赏与批评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批评能力。
首先,在音乐欣赏中,我们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调、节奏、旋律、和声等。
通过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其次,音乐欣赏还需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演奏技巧等有一定的了解。
不同的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比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我们需要能够辨别和理解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
最后,在音乐批评中,我们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音乐批评既要注重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也要对作品的细节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需要我们对音乐史、音乐理论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批评中可以引用相关的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美术欣赏与批评美术是通过视觉形式表达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美术欣赏与批评是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和批评能力。
在美术欣赏中,我们需要注重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等要素。
通过对作品的造型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也是进行美术欣赏的重要一环。
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风格,我们需要能够通过观察作品来辨认和理解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在美术批评中,我们需要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
美术批评关注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内涵和观念的把握。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解构,来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艺术观念。
三、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与互补音乐与美术作为两个独立的艺术形式,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2018年《667-艺术设计作品赏析》考研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试要力求反映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和设计实践、具有较强设计理论分析与解决艺术设计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工艺美术史和现代设计史中的基本概念、流派及代表作品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
三、考试内容
1.中国工艺美术史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工艺美术作品
1)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2)商代的工艺美术
3)周代的工艺美术
4)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5)秦汉的工艺美术
6)六朝的工艺美术
7)隋唐的工艺美术
8)宋代的工艺美术
9)元代的工艺美术
10)明代的工艺美术
11)清代的工艺美术
12)近代的工艺美术
13)新中国的工艺美术
2.外国工艺美术史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
1)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2)古埃及工艺美术
3)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4)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5)古印度工艺美术
6)古代希腊工艺美术
7)古代罗马工艺美术
8)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9)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3.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设计作品
1)工艺美术运动
2)新艺术运动
3)装饰艺术运动
4)现代主义设计
5)包豪斯
6)工业设计
7)国际主义风格
8)斯坎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
9)日本的现代设计
10)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11)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设计
12)德国的现代设计
13)荷兰的现代设计
14)西班牙的现代设计
15)瑞士的现代设计
16)美国的现代设计
17)后现代主义设计
18)新设计风格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