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水月总是空

合集下载

读《一剪梅》有感

读《一剪梅》有感

读《一剪梅》有感读《一剪梅》有感读李清照的词时,心总是戚戚然的,你是否和我一样?下面小编个大家带来读李清照《一剪梅》有感。

读《一剪梅》有感篇一: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描写的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词,上半阕主要是写词人在一天之内所做的事情。

所触之情,所生之情,都寄予了对丈夫的思念和信赖的真挚感情。

下半阙主要是丈夫离去之后所抒发的相思和别愁。

李清照这样婉约的女子,应是出现在戴望舒笔下哀怨又彷徨的雨巷。

微凉的空气,斜扫的细雨给小巷抹上了一丝梦痕。

蝉翼般轻盈的罗裳被风吹得微微摇晃。

她就这样安静地走过雨巷,结着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对甜美往事的留恋……于是,她低吟道,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这样细腻的女子,应该是出现在雾气朦胧的西子湖畔。

凋谢了的落花随着忧伤的流水流向了远方。

昔日的娇颜已不复,祭奠的只有泛黄的记忆。

她独倚木制的长廊,凝望着远方,哀愁的,孤寂的.。

远处传来凄凉的萧声,丝丝缕缕,沁入骨髓。

一切越发萧瑟……于是,她低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这样多愁的女子,也应该是出现在长亭送别的枫林中。

片片枫叶,殷殷如血。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她蹲下身拾起一片被瑟瑟秋风吹落的叶子。

火红的,似她心中无法抹去的相思与无奈。

是的,她无奈。

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独酌;无奈,只好独抱浓愁夜无眠;无奈,只好花容憔悴更凋零……于是,她低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念完这首词后,闭上眼,我也陷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中。

我已经远离父母,独自生活了17年了,也整整7年没有和父母一同过春节了,每当除夕之夜,鞭炮响起的时候,我都会站在窗前,遥望远方,想像远在家乡的父母是否和我一样也正思念着他们的女儿。

此时,我所能做的唯有给爸爸、妈妈打上一个电话,用声音传递我的想念。

经典唯美古风诗词

经典唯美古风诗词

经典唯美古风诗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典唯美的古风诗词,欢迎大家的阅读。

1、灯光和黑夜连成一片,死寂和心伤混淆一起,待一缕风过,好似有人用刀切割灵魂般疼痛。

2、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3、你是不是一直这样,安静地,凝望那些日沉日落,无家可归的忧伤。

4、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5、乾德二年秋,南唐昭惠皇后病逝,后主李煜悲痛欲绝,以至于哀苦骨利,杖而后起,睹物思人。

常于上苑默坐饮泣,吟诗以挽之,其词穷哀至恸,悲戚痛鸣,左右皆为之泣下。

6、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7、夜雨染成天水碧。

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8、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9、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

10、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11、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12、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13、暗香浮动、繁花落尽。

花落之后,未必是安宁。

14、总在不经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

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15、相逢甚晚,相扶亦短,相知却镌成永恒。

总是在埋怨,埋怨这个物质的社会淡化了人间最美的情谊。

但我也总是奢求着人世凄凉的荒地会开出一朵馨香的花。

16、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7、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

18、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0、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21、谁为你倾尽年华,谁又为你海角天涯。

2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2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4、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25、人生如旅,亦哭亦歌,曲终人散时,不过是痛者自痛,伤者自伤。

【爱情故事】镜花水月

【爱情故事】镜花水月

【爱情故事】镜花水月(一)四周雾蒙蒙白乎乎,屋里的摆设像是在家里,又不像是。

我向里面走去,竟然全是白色的,茫然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白色的床边出现了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白色裙子的女生。

她就是谁,脑海中记不得名字,只真的熟识,但面对面却是实实在在的陌生。

我向她跑回去,她没对我骂人,但是躺下了,背对着我,我看不出她的脸,思绪在纷乱。

我沿着床边走,欣赏着她,绕到她能看到我的地方坐下,她昂头看着我,眼睛湿润润的。

这双眼睛确实在哪里见过,因为它如此光亮,使我讨厌。

她睁开了眼,妩媚的一张脸,呈现出在我面前,使我产生了幻觉,像是男孩子特有的憧憬。

我抚摸着她的脸,俯下身子,闭了眼,亲吻她。

我们的嘴唇轻轻地贴着,脸部开始发热,但都没有进一步的过分索取。

尴尬的过了一段时间,她用牙齿轻咬了我的下唇。

我睁开眼,面对面的看着她,她睁开眼笑了笑,很可爱,随即又闭上了眼。

我躺下抱住她,又闭上眼去亲吻她。

我的舌尖钻进她的嘴里,碰触到她的牙齿,撬开并滑了进去。

舌头在相互纠缠、扭打、缠绵,我将她抱紧,用力把她压靠在我的身上。

她的身体贴着我的,心跳的频率在加快,全身都在发烧、发烫,渴望得到解决。

我顺着脸颊亲吻到耳垂,我知道那是女生敏感的地方。

喘息声是最好的催情剂,推不开,忘不了。

我的手顺着她的背伸向衣服里,肌肤的滑润总是那么的美妙,像是慈祥的上帝送给我的礼物。

我要占据这俱身体,不许任何人抢走。

后背的肌肤熟悉透了,我开始向下探索,寻找女生最神秘的地方。

顺着裙子我成功的触碰至了大腿,又顺势而上时,昭化寺裙子,用手指回去点触那谜样的地带,一气呵成。

她的舒门州更加频繁,用力地拉住我,用牙咬着我的肩膀,然后说我不可以。

如果我就是个懂事的孩子的话,我会内疚,并怒骂自己就是懦夫,可是我不是。

我将手塞进了腿的根部,不顾一切。

那里湿漉漉的,散发出着热量。

炎热的感觉使我受不了,我必须显露制约着我的那他妈的的衣服。

小孩子的糖如果掉到了地上,看着满是土的甜蜜糖果,他会是什么心情,那种无法去品尝它的感觉叫做失落。

人生一世终归尘土的经典句子

人生一世终归尘土的经典句子

人生一世终归尘土的经典句子
1、人活着,百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镜花水月,随风散去。

人生一世,俯仰间,一撇一捺立天地,做人做事,把握好距离。

2、人生一世几回真,繁华落尽总是尘,生死聚散不如意,心间长留一点恩。

百里长亭终是客,三千岁月只一身,秦城不为潇湘恨,一杯清酒最伤神。

3、尘归尘,土归土,生终将死,灵终将灭,万物终将消亡,在辉煌,不过一抔黄土,一捧青灰!人生百年,岂有永恒不灭者,夕阳末世,惊怖可闻,不过光阴一刹
4、一朵蒲公英随风飘荡;落叶生根,一生又一生化落尘埃。

反反复复如同人生;无所畏惧只为来过,人生路路人生。

总归一刻一颗,!一粒尘
5、尘归尘,土归土,三生石碎,往昔不堪回首。

沧海桑田,人生若梦,往事成云烟。

6、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今世情,来生债,轮回往复,却是如梦一场。

姓名的读音声调与吉凶

姓名的读音声调与吉凶

姓名的读音声调与吉凶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达,汉语的读音历来就很受重视。

宋代就出现了音韵占测,也就是通过读音预测吉凶祸福等人生定数,这一理论也被运用到姓名学当中。

一个人的名字被书写的时候少,被呼唤的时候多,每一次呼唤都是一个小小能量场:正能量的音韵给人正能量,负能量的音韵给人负能量;和谐的音韵让人心平气和,不和谐的音韵让人身心失衡;顺耳的音韵让人万事顺利,不顺耳的音韵则让人各种不顺。

名字的读音及声调非常重要,透过声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一生贫富及吉凶。

请先回忆一下幼儿园时代一二三四声符号分别为:—/ ∨\——合鱼命理heyumingli注意:声调请以标准普通话为准;如果你的姓名是 2 个字,如李明,那就需要加上你母亲的姓氏,若母亲姓赵,那姓氏读音就是432 ;如果你的姓名是 4 个字或 4 个字以上,如纳兰性德,那就只需要取前面3 个字,读音为424 。

1.姓氏一声———(1 1 1):时运至,运未通。

且待行年明月中,花开万紫与千红。

意思是,有这种姓名的人,时运虽然到了,但是运气并不够通达,需要耐心等待一阵子,方可柳暗花明。

——/(1 1 2):时也来,运也来。

步步上高台,临风称快哉。

意思是,有这样姓名的人,等到时机到了,运气也到了,就能够步步高升,万事皆可称心如意,一生福禄寿齐全。

——∨(1 1 3):时也,运也,命也。

不堪回首,更忌前往。

意思是,有这种姓名的人,要尊重命运的眼前安排,善待眼前人,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过分沉溺于过去,也不要激进地冲向未来,先把眼前的基础打牢固。

——\(1 1 4):岁逢大旱,莫叹人生。

月沉海底,人在梦中。

意思是,有这样姓名的人,一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要清醒地面对现实,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 —(1 2 1):天赐吉祥,钻木取火。

春夏秋冬,四时皆可。

意思是,燧人氏得到上天点化学会钻木取火后,春夏秋冬,不分四季,人们都能烤火取暖,生火做饭。

有这样姓名的人能得到上天的庇佑,一生吉祥无忧。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的说说 不要总说来日方长的说说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的说说 不要总说来日方长的说说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的说说不要总说来日方长的说说1、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顺风顺水,有来日方长将来可期,就已经比别人幸运许多了。

在有力量抵抗风浪之前,能做的就是忍耐和等待。

2、告辞秋,会迎来冬,四季更叠,终有重逢。

而生命是一场远行往后余生,不要总说将来可期、来日方长。

世事难料,唯有今日,才永久是我们所经受的最生动、最真实可触的日子。

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3、不要总说来日方长,在这个世界上回首之间只不过是人走茶凉吧了。

假如有来生,不婚不嫁,不育不养,不做谁的妻,也不为谁的娘,只做自家女,一人孑然一身终老。

4、哪有什么来日方长,现在都熬不过去,怎么谈以后。

5、曾以为成长是件很遥远的事,突然发觉童年己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时间真的好不经用,抬眼己过了小半辈子了,不要总说来日方长,由于岁月不懂纸短情长。

6、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从来都是三旬过场,人走茶凉。

7、我们总说岁月漫长,却长不过洱海的海岸线,也长不过沿途的喜马拉雅山脉,更长不过那个始终没有启程的远方,不要由于来日方长,就让旅行输给生活~8、我们总说来日方长,可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许多想做的事情要尽快去做,不要一拖再拖,珍惜当下,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你看一年春夏秋冬不是很快嘛。

9、可怜的人们,偏偏要在失去后或者即将失去时,才明白要珍惜,可那时候谁又需要你的珍惜呢,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只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10、人生来来往往,哪有什么来日方长,我们穷尽一生,能抓住的,不过只是眼前和此刻。

11、趁着冬天的暖阳,让眼里充滿柔光,把最好的年华,尽情绽放,不要总说来日方长,每天都是最美的好时间。

晚安12、这个世界上鬼神都不行怕,最可怕的是人心!一大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却是哀痛的时刻,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只有时日不多,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记12月11日。

13、时间好不经用,转瞬已是半生,不要总说来日方长,余生真得很贵!14、春来夏往,秋收冬藏,可哪有什么来日方长?15、哪有什么来日方长,许多事情都是在你没有做好预备的时候突然转变的。

苏轼《观潮》原文及文学赏析

苏轼《观潮》原文及文学赏析

苏轼《观潮》原文及文学赏析苏轼《观潮》原文及文学赏析引言: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观潮》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潮》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来感悟其中的禅理。

观潮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

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

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

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

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

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

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

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

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

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

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

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凡夫总是把极乐世界想像成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并且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乐趣存在。

对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熟悉的地方、得到了的东西就没有美妙可言。

描写中秋节成语

描写中秋节成语

描写中秋节成语《花好月圆》- 出处:宋·张先《木兰花·人意共怜花月满》“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 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

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多用作新婚颂辞。

- 近义词:鹊笑鸠舞。

- 反义词:月缺花残。

- 造句:哇,今天是中秋节,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就像这花好月圆的美景一样。

你看那月亮又大又圆,花儿娇艳欲滴,真希望大家的生活都能像这花好月圆的景象般美好呢。

这花好月圆的时刻,不正是家人团聚的好时候吗?就像那首歌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好月圆就是大自然对我们最美的馈赠。

《月夕花朝》-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

形容良辰美景。

- 近义词:良辰美景。

- 反义词:月黑风高。

- 造句:嘿,朋友,月夕花朝的中秋节到啦。

这么美的时光,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

这月夕花朝的景致啊,比那画儿还美呢。

你要是错过这个月夕花朝,那可就像错过了一场宝藏之旅,多可惜呀。

《月白风清》-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解释: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 近义词:月光如水。

- 反义词:月黑风高。

- 造句:哎呀,中秋节的夜晚,月白风清的。

我一个人走在小路上,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仙境一样。

这月白风清的氛围,难道不适合我们坐在院子里好好赏月吗?就像那鱼儿离不开水,这样的美景可不能辜负啊。

《皓月当空》- 出处:无特定出处,是人们对中秋明月高悬景象的常见描述。

- 解释: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常用来形容夜晚明月的景象。

- 近义词:明月高悬。

- 反义词:乌云蔽月。

- 造句:哇哦,你看,皓月当空,整个世界都被这月光照亮了。

这就像一个大舞台,被一盏巨大的聚光灯照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花水月总是空——从《镜花缘》中的女性命运看作者的悲悯情怀【摘要】:在中国小说史上,《镜花缘》算得上一部奇特的书,所谓“正不如腐,奇不如幻,另具一副手眼,另出一种笔墨”。

【1】李汝珍在这种奇特之中宣扬的自己对于女性的观点,构筑了一个适合女性生存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的乌托邦,在当时的妇女广受压迫的社会中意义深刻。

胡适也说:“《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书,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

”【2】在书中作者对于女性的处境用理想化的方式发出了自己的叹息,但却只是水滴入海收效甚微,镜花水月一场空。

【关键词】:《镜花缘》;女性命运;李汝珍;[Abstract]: in China novel history, "Jinghuayuan" is a peculiar book, the so-called "are not rot, odd as the phantom, the other with a pair of eye,the other a pen". [1] Li Ruzhen in this strange in that their views on women, to build a suitable for women to live free from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of Utopia, at the time of the women' wide oppressed society profound. Hu Shi also said: "" Jinghuayuan "is a discussion of women' book, his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at men and women should be equal treatment, equal education, equal electoral system." [2] the author of the book for the situation of women with idealized way issued their own sigh, but just drop into the sea with little success, a mirage, insubstantial objects.[keyword]: "Jinghuayuan" female destiny; Li Ruzhen;【正文】:《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这一部征引浩博,涉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多方面的学问。

在小说中不仅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还“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

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

同时,在欢喜之中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思想新颖、想象新奇,社会批判意识在小说中体现较为明显,思想不乏有深刻之处,虽然成就不是很大,但在小说史上还是占据一定的地位。

《镜花缘》的写作动机、呈现的小说的旨趣是多方面的。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作者描写的故事的场所是虚无缥缈的,故事的情节是荒诞离奇的,我们读的时候,给我们更多的不是严峻和可悲,更多的是滑稽和可笑。

在艺术层面,《镜花缘》体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读起来语言风趣、幽默,思想警觉;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作品的虚构的情节,由于它的幻想性显得有些分散,人物的形象显得不免有些单薄;而且后半部分大谈学问连篇累牍。

因此,鲁迅评说“则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

”一、镜花水月之地位在中国的小说史上,《镜花缘》可以说是一部比较特别的小说,不管是在思想还是在学术方面,梁任公说:“清代二百余年的妇女生活,也是这样,取前此二千余年的妇女生活,倒卷而缫演之,如登刀山,愈登而刀愈尖;如扫落叶,愈扫而堆愈厚;中国妇女的非人生活,到了清代,算是‘登峰造极’了,‘蔑以加矣’了,不能不回头了!”【2】在清末的时代,妇女仍处于社会的底层,保存着缠足等陋习,妇女们受着封建社会的迫害。

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李汝珍创作了《镜花缘》,他利用各种怪诞的事件,来表明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批判。

他利用自己丰富特别的想象,配以夸张的笔法,巧妙的映射出了清末的社会的人生百态,抨击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人性的丑恶,用以表达自己的理想。

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大胆的表现女子的才华,他重点写了百名才女的行为。

这百名女子以花名入位,对应的是天上的百名花仙,她们性情各有不同,才情也各有特色。

李汝珍正是通过对于她们的描写来表现对于社会的批判。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史中,女人一直以弱者的形象出现。

古语有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从儒家文化层面来说,女子是没有地位的,是男人的附属品。

但李汝珍打破了这种定位,他肯定女性的聪明与才情,并给与了充分的赞美。

为此他列举了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昔《帝典》将坠,伏生止女传经,《汉书》未成,世叔之妻续史。

讲艺则纱橱、绫帐,博雅称名;吟诗则柳絮、椒花,清新独步。

”【3】甚至在因女性体能而显弱势的体力劳动上,他也盛赞道:“众工人虽系男装,究竟是些妇女,心灵手巧,比不得那些蠢汉,任你说破舌尖,也是茫然;这些工人,只消略为指点,全都会意。

”【3】总之,李汝珍综合了前人的进步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又加上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女性观。

所以,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女性的珍视比前人的主张进步良多。

比如他除了反对修容、穿耳、缠足、算命合婚、讨妾等社会陋习之外,还承认男女智慧平等,主张女子参政。

这些观点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无异于天主教里的异教徒。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地位是卑劣的,她们的未来掌控在父母或兄长的手中,从来都是利益的牺牲品。

西施、貂蝉、杨贵妃、昭君、李师师等,这些才色双全的女子,她们的才色是她们的祸根,她们也被冠以“祸水”的名称,至今不能翻身。

以上的女子都是在历史上芳名永在的人物,还有一些民间的女子,她们的命运掌握在家人手中,甚至可以被当作礼物互相赠送。

而且,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针织纺织是女子的所有的生活内容,从归有园《谈尘》中的“妇人识字多诲淫”,到明朝正式提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即使被允许识字也是读《女诫》之类。

而李汝珍提出男女智慧平等这样的说法,真可谓是石破天惊了。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还表达了开女科的观点,它所描写的是以女性身份参加的科举考试,并且把女性参加科举当作一种社会制度来写的,深刻的表达了要从根本上来改变女性的地位,提高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的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在李汝珍的观点中还涉及到了女子参政的问题,他认为,让女子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让她们能够“立一番事业”,做一个“女名臣”,可以辅佐君王。

因此,李汝珍认为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在社会上担任重职,履行责任。

可以说,李汝珍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提出男女平等。

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传统的文人,李汝珍能冲破传统的观念的束缚提出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是难能可贵。

作为一个具有超前思想的文人,李汝珍看到了现实社会中对女性的残酷的剥削和迫害。

对于现实,他无能无力,只能在作品中揭露现实的丑恶,勾勒一个令所有女性都为之向往的乌托邦。

二、镜花水月之政治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并没有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传统小说一样,写女子的悲剧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怜悯,来实现对现实的批判。

在《镜花缘》中,女子不在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有鲜明的人格与特性,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的独特的本领。

所有的女子都可以展示她们的才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由此,形成了与现实的强烈的对比,发人深省。

作者以书中主人公的游历为线索,将人物都串联在了一起。

在黑齿国之时,黑女红红和亭亭辩论学问之时,使博学的多九公和曾经的探花郎唐敖落荒而逃;洛红渠的母亲被虎所杀,她苦习弓箭,杀虎祭母,狩猎养家,并平息村子里的虎患;魏紫樱女扮男装,杀猊保境安民;还有徐丽蓉、姚芷馨、薛衡香等人,都体现的是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自强自立。

她们也都是出身名门,是闺阁千金,但在家道中落之后,她们还能自强不息,不仅养活了整个家庭还能造福一方,这是很多男性都做不到的事情。

“天地英华,原不择人而异”,在书中,李汝珍描绘的百名才女各有特色,才华出众,还有不输于男子的气概,武功、文采、政治,样样不输男子,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男女平等观。

在《镜花缘》中,女性也可以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就开女科而言,已经打破了三纲五常规定的女性不可以抛头露面,不可以迈出闺阁的社会的潜在定律。

在李汝珍的女科中,用的不是清朝的八股取士制度,而是“或以通经,或以明史或以辞赋,或以诗文,或以医卜”。

虽然李汝珍笔下仍然是一些如花似玉的弱女子,但是这些弱女子并不像苏小小等传统的才女佳人一样弱不禁风。

在同时代的小说《红楼梦》中也描写了众多的优秀女子,这些女子不乏才华,也不乏性格,但是她们却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循规蹈矩。

尽管书中有像林黛玉这样清高孤傲的性子,有探春的男儿之志,有妙玉的不食人间烟火,但结果却不尽人意,黛玉泪尽而终,探春远嫁他乡,妙玉终不免被世俗污染的祸患。

这些女子虽然看上去独立,但没有实际生活中独立过的体验,没有为金钱的窘迫而愁苦,没有油盐酱醋茶的纷扰,她们像是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终日的吟诗、品茶、赏花、游园、扑蝶,说起典故琅琅上口,视油盐酱醋为俗物;但当她们失去这些俗物之时,她们的命运可想而知,她们只能依附男人,或者走向灭亡。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了,在娜拉出走之后呢?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才女根本无法逃离社会的压迫,在遭遇变故之时反而是最快受伤害或者是伤的最彻底的那一个。

因此,李汝珍试图把自己的这种全新的女性观让世人所知,但这种观念必须要有强大的政治依靠,要推倒原有的社会系统,改朝换代,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发生的事件,即使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男子也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的依靠对象。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设想是天方夜谭,但李汝珍还是作了一些设想,在女科后,众女子获得了“文学秀女”、“文学才女”、“文学淑女”等匾额、“女学士”、“女博士”、“女儒士”等职;更大的设想是在书中阴若花要回国做太子,枝兰音等三人都说等若花作了国君,她们要辅佐她做一国贤君,“日后史册流芳,岂非千秋佳话”!虽然他的设想只是在很小的地方作了纸面上的实践,但无疑是在政治上给女性开了一扇窗,构筑了一个政治平等上的世外桃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