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解释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解释
1. 气流:气流是由气体或液体经过一定的压力差引起的,当气体或液体流动时,气体或液体之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气流的流动产生。
2. 波动:波动是指声波、电磁波或其他物理波的运动。
它是由一个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当这个物体振动时,它会产生一系列的波,这些波会沿着特定的方向传播。
3. 光线:光线是由电磁波形成的,它是由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组成的,这些电磁波会在特定的方向传播。
光线可以用来看到物体,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4. 热传导:热传导指的是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热传导是由热能在物体之间的热导电性材料的热导率引起的,这种热导率的大小决定了热能的传递速度。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生活中,有哪些物理小知识是你不知道的呢?下面店铺给你分享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二、声学方面1、汽车喇叭发声要响,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喇叭发声:电能──机械能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初二物理生活常识100条

初二物理生活常识100条1.切菜磨刀后切得快:即相同压力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烧水气泡上升越来越大:即随深度减少水的压强减小。
3.饺子煮熟了会浮到水面: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4.揉面会疲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剪子把越长件东西越轻松:杠杆原理。
6.磨刀刀变热:即摩擦生热。
7.相同火力,压力锅可以将水加热到一百摄氏度以上普通锅却不能:水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通常我们所说的水的沸点是指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8.用蜡烛不能加热水,用煤气却可以:即加热功率大于散热功率时方可加热。
9.冬季煮汤窗户会出现白色的雾气:即热空气遇冷玻璃液化为小水滴。
10.煮汤时水不断变少油却留了下来:即油的沸点高于水。
11.微波炉加热鸡蛋蛋黄先熟:即微波使内部分子碰撞。
12.晾衣服保持通风:加速蒸发13.电磁炉可以加热食物:动磁场产生电场。
14.电饭锅可以设定各种程序:即功率不同单位时间产生热量不同。
15.老式电磁炉多必须采用铝锅:即电磁的良导体。
16.煤气泄漏后不要点灯:防止开关闭合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17.不要用湿手拔插插销:水(纯水除外)是电的良导体。
18.吹肥皂泡五颜六色:光的折射。
19.湖水倒映着美丽的白帆:光的反射。
20.夏天吃雪糕周围有白烟:液化。
21.热的汤不能喝水却能喝:沸点不同。
22.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不同。
23.氢气球飞上天:浮力大于重力。
24.放二踢脚大地振动:声音靠波传播。
25.夏天管子出汗:液化。
26.电线采用铜芯:铜是仅次于银的电的良导体。
27.电池不会电伤人:电压每节1.5v远小于安全电压36v。
28.针管可以刺入皮肤:木棒却很难,压强不同。
29.自行车换带:增大摩擦力。
30.自行车车灯:摩擦生电。
31.风力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2.磁悬浮列车高速运行:低摩擦力。
33.跷跷板:杠杆原理。
34.筷子:杠杆原理。
35.滑冰: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36.擦汗:毛细现象。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100条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100条1.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当车停止运动时,人的身体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
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所以能在更高的温度下煮饭。
3.菜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使切菜更容易。
4.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利用了惯性,能跳得更远。
5.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能扩大视野,方便司机观察车辆后方的情况。
6.把冰棍从冰箱里拿出来,会看到冰棍周围有“白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7.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8.水往低处流,这是因为重力的作用,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9.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10.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使人走路更稳。
11.用吸管喝饮料,是因为吸气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
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13.电热水壶烧水,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14.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是因为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15.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16.把针在头发上摩擦后可以吸引小纸屑,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17.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使光线发散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18.坐沙发比坐硬板凳舒服,因为沙发受力形变后会增大人与沙发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
19.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疼,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刚从游泳池出来会感觉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21.挂在墙上的石英钟,电池耗尽时,秒针往往停在“9”的位置,因为此时秒针受到的重力矩最大。
22.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漫反射,让后面的车辆能看到。
23.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24.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会浮在水面上。
生活中的物理:常见的物理现象及解释(汇总).doc

生活中的物理:常见的物理现象及解释(汇总)一、厨房里的物理知识1.做饭时,厨房有很多“白气”——先是水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水沸腾壶盖被顶起——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3.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几乎看不到“白气”。
而是在离开壶嘴一定高度处可以明显地看到呼出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壶嘴处温度高,接近于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不易液化,而一定高度处温度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导致水蒸气遇冷液化。
4.炒菜时,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温的油中,水便爆发性地汽化。
这样,周围的油飞溅起来——水的沸点低于油的沸点。
5.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炳都是木头或塑料——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6.炉灶上面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的对流,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远离排风扇处压强大,压强差使厨房里的油污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房间。
7.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满时,瓶口处有层气体,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8.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进入了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很快膨胀,压强增大,推开瓶塞。
9.冬季喝刚出锅的汤时,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并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口,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汤的蒸发,热量的散失少,温度不易降低。
10.磨刀时要往菜刀上洒水——因为刀与磨石摩擦生热,刀的温度过高时钢铁硬度会减小,刀口就不锋利了,洒水后吸收了热量,刀的温度就不会升得过高了。
11.刀刃磨得很薄——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2.炒菜时,很快就能尝咸味,而腌咸菜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尝到咸味——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扩散快)很快就能尝到咸味,淹咸菜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很长时间才可以尝到咸味。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9、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很快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改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第一篇:力学和热学现象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力学和热学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力学和热学现象。
1.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的一种力,它可以使物体相对运动或使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
例如,当车辆行驶时,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车辆行驶。
1.2 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受到撞击或压缩而产生的力。
例如,当我们把手指放在弹簧上按下去,手指离开弹簧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并向上弹起,这时的弹力就是由形变所产生的。
1.3 重力重力是地球及其他天体间吸引物体的力。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举起来,那么地球会对这个物体产生向下的引力,这个引力就是重力。
1.4 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当物体受到加热时,它会膨胀;当物体冷却时,它会收缩。
例如,当我们在寒冷的环境中把一个钥匙插入锁孔时,锁孔由于收缩而无法插入钥匙,但是当我们使用手套时,手套内部的温度上升,就可以插入钥匙了。
1.5 扩散扩散是物质在空气或液体中扩散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房间里点燃一根香,香的气味就会扩散到整个房间中。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力学和热学现象,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 第二篇:光学现象2.1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的改变。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铅笔放在水中时,我们会看到铅笔弯曲了,这是因为光线在经过水这种介质时发生了折射。
2.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一个物体表面并被反射。
例如,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时,这是因为光线被地面反射了。
2.3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光线相遇并干涉,使得光线的干涉图案发生变化。
例如,当我们在浴室看到的彩虹就是光的干涉现象。
2.4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线通过一些障碍物后,发生扩散现象。
例如,当我们口中吹出的烟雾被阳光照射,就可以看到烟雾中的微小颗粒遭到了光的衍射。
3. 第三篇:电学现象3.1 磁场磁场是指任何物质周围存在的一种力,它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受到电流的作用力。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学习知识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9、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很快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改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9、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很快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改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
但因为水温低于气温后,水又会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水温不公降得过低。
10、大多数人认为保温瓶中的水水的传热速度是水蒸气(或空气)的四倍。
保温瓶中的水不太满,在水面和软木塞间有一小段距离。
那么热量散失的速度就慢得多,其保温效果会更好。
灌满,以为这样保温效果最好,事实并非如此。
补充:11、平面镜照出的人是一个反的,可以用报纸上的字在镜子上照一下试一试,你会发现镜子里的字是反的。
偶镜把光线反射两次,所以从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中看到的是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12、在火车上观看窗外开阔的原野,从视差的分析,远处的物体相对观察者移动缓慢,近处的快,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13、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应该后轮先着地14、太阳系九大行星从里到外的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16、公元1827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布朗运动,成为分子运动论的有力证据。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细微颗粒不断地杂乱无章的运动。
17、光年是时间的单位,它表示光一年走过的距离。
18、看电影时,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银幕上的画,是因为银幕产生了光的漫反射。
19、烤箱利用红外线来将饭做熟。
20、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要在铁轨衔接处留空隙。
补充:21、因为红光波长长,容易发生衍射,穿透本领强,所以用红光来表示危险的信号。
22、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瀑布在太阳光下呈现彩虹,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
23、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是水从水龙头冲出时的频率与水管的固有频率相同(或很接近),从而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24、对着电视画面拍照,不应该把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打开,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2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而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因为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26、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但为什么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而只从喷口喷出。
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伯努力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27、生活中常听人们有这种说法:触电时人被电吸住了,抽不开。
真的是人被电“吸”住了吗?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手触电时,由于电流的刺激,手会由痉挛到麻痹。
如果是手的掌心或手指与掌心的同侧部位触电。
刚触电时,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弯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导线。
这样,加长了触电时间,手很快地痉挛以致麻痹。
这时即使想到应松开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28、会打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推,就能越摆越高,而不会打秋千的人则始终也摆不起来,正确的打秋千动作:人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子是从直立到蹲下,而从最低点向上摆时,身子又从蹲下到直立起来。
由于他从蹲下到站直时,重心升高,无形中就对自己做了功,增大了重心势能。
因而,每摆一次秋千,都使打秋千的人自身能量增加一些。
如此循环往复,总能量越积越多,秋千就摆地越来越高了29、1912年秋天,远洋巨轮“奥林匹克”号,正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中航行着。
很凑巧,离“奥林匹克”号100米左右的海面上,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同它几乎是平行地高速行驶着,忽然间,那“豪克”号似乎是中了“魔”一样,突然调转了船头,猛然朝“奥林匹克”号直冲而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舵手无论怎样操纵都没有用,“豪克”号上的水手们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它将“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
此海上的飞来横祸,是伯努利原理的现象。
流体有这样的性质:它们流动得快时,对旁侧的压力就小;流动得慢时,对旁侧的压力就大。
两船并排航行时,两船之间流道比较狭窄,水流得要比两船的外侧快一些,因此两船内侧受到水的压力比两船的外侧小。
外侧的较大压力就会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两船推向一侧,造成了两船的相吸的现象。
“豪克”号船只小重量轻,就跑得更快些,所以看上去好像是它改变了航向,直撞向巨轮。
30、一个重球的上下两端系同样的两根线,今用其中一根线将球吊起,而用手向下拉另一根线,如果向下猛一拽,则下面的线断而球不动。
如果用力慢慢拉线,则上面的线断开,因为“猛拽”意味着力大而作用时间短。
当向下猛拽球下面的线时,由于这个力直接作用在下面的线上,该力超过线的承受力,从而使球下面的线断掉。
又由于力的作用时间极短,且球的质量又很大,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重球向下的位移就很小。
这样,上面线的张紧程度尚未来得及发生明显变化,即张力没有来得及明显变大,下面的线就已经断了。
如果慢慢拉下面的线,力缓慢增大,可认为每瞬时力均达到平衡。
下面的线中的张力就等于拉力,而球上面的线中的张力等于拉力加重球的重力。
显然,在慢慢施加拉力的过程中,球上面的线中的张力首先超过其耐力,因而上面的线先断。
31、冬天雪地里脏雪颜色深,吸收的光热多,比干净的雪融化地快。
32、在弹簧秤上挂一个小铁桶,桶内装入一些水,不要太满。
这时弹簧秤指到某一刻度,如果将手指插入水中不动,手指不与桶底相接触,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将增加。
这是因为手对水有一个浮力的反作用力,向下,其数值等于手指所排开的水的重量。
33、光缆能够高效传播信息,是利用了全反射原理。
34、保险丝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保险丝发热的温度大于其熔点而自动熔断,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用电器和电路。
35、油罐车行驶时为了将产生的静电及时导入地下,防止静电的积累引起爆炸,常拖着一条铁链。
36、两艘船并排高速行驶时,由于船间的水流速快,压强低,常常会相撞。
37、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正立像,应将幻灯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调远些,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近些,幻灯片应倒插。
38、在无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请问,在观众看来,演员的着装颜色为上红、下黑,物体的视觉颜色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
白色的物体对所有的色光都反射所以看到是白的,题中绿裙子应该反射绿色而吸收其它色光,所以红光被吸收了,没有色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演员的裙子是黑色的。
39、因为太阳、月亮处在不同位置对潮水的引力叠加后效果不同,使潮汐既有大潮又有小潮。
40、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而不是平面镜或凹镜,是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41、听自已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到陌生,是因为自已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复合42、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液体中都快,中国古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已提到士兵晚上睡觉枕着牛皮鼓可及早发现来袭敌人。
43、雨后的空气中悬浮着很多水滴,阳光射到上面发生色散,呈现出白光的七种不同颜色。
因而美丽的彩虹总在雨过天晴时出现。
4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45、登山时上身稍向前倾,如果把重物放在背囊底部,则重力的作用线常通过人体的脚跟之后,这样,登山时总会觉得有个隐形人把我们向后拉扯,产生后翻的力矩,很不舒服。
反之,把重物放在背囊的顶部,则重力的作用线在脚跟范围内,走起来就稳定和舒服。
此外,背囊要尽量靠贴背部。
46、两个喇叭发出的声波相互干涉,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
因而在校园中散步时,我们常常会发现,走几步会听到广播的声音变小了,再走几步又变大了。
47、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当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并迅速沸腾,会把热油溅起来,并发生爆裂声。
油滴入沸水中时,油的密度比水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会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
48、从1942年12月2日15点2分,著名物理学家艾立科.费米点燃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为人类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至今,核技术的发展逐渐向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向转移。
可以说,核技术的利用已渗入我们的生活。
核技术可用于高能量射线治疗肿瘤,放射性的临床诊断,辐射加工产业,资源勘探开发、保护环境,灭虫杀菌、食品保鲜和水利工程,辐射育种,发电等。
49、可以用旋转的办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很快停下来的是生蛋,因为熟蛋的蛋清和蛋黄都凝成固体,旋转的时候,蛋的各部分都能一起旋转,而生蛋中的蛋清和蛋黄都为液体,当蛋壳旋转时,由于惯性,蛋清和蛋黄会对蛋壳的旋转造成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