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北陡镇出产的黄蜡石
台山玉矿物学特征研究

台山玉矿物学特征研究黄德晶;章跟宁;魏琳【摘要】广东江门五邑地区盛产的黄蜡石(简称台山玉),具有色彩绚丽、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等特点,从外观看,台山玉与黄龙玉、石英质玉同属于二氧化硅质玉石,外观相似.从结构来说,它们的内部石英粒度是逐渐变化的,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来划分种类,关于台山玉的定名,如何区别台山玉及黄龙玉成了普遍问题.此外,关于台山玉的地质产状、矿床学成因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该文利用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重点对台山玉的形成,宝石学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与分析,力求给予五邑地区台山玉商业运作当中的理论层面上的支持.【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台山玉;黄蜡石;宝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广东江门【作者】黄德晶;章跟宁;魏琳【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 529090;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90;广东省七五七地质大队,广东江门 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33.230 引言广东省江门五邑地区盛产的黄蜡石,又称台山玉,(以下简称台山玉),是一种石英质玉石。
大量宝玉石文献资料中显示,石英质玉石属于低档次的玉石,分布广、产量大。
例如台山玉、云南龙陵产的黄蜡石玉(又称黄龙玉)等。
目前,由于赏玩观念和市场的改变,石英质玉行情迅速走高。
期间,《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16552-2010)的更改,黄龙玉赫然被收入天然玉石名称中[1]。
至此,黄龙玉进入与翡翠、和田玉等玉石同等的行列,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玉种,同时也提升了黄龙玉的价格。
台山玉、黄龙玉以及石英岩玉同属于石英质二氧化硅玉石,从大量露头及标本观察,并没有截然区别的界线,由于大多数石英质玉石结构并不均匀,如何才能界定为台山玉这本身就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黄蜡石玉,尤其是五邑地区台山玉的地质产状、矿产学成因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
台山黄蜡石

台山黄蜡石台山市,地理位置在广东的南部偏西,濒临南海,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侨乡。
在矿石资源方面,这里生产的水晶矿、黄玉矿也同样扬名珠宝界。
现在,又因新发现了一种供人赏玩的腊石而开始扬名玩石界。
原来,在台山市内南端临海的百多平方公里的山上,那无数条的山坑里,蕴藏着许多的水晶矿和黄玉矿,都是属于珠宝类的矿石。
而腊石,也和这些矿物伴生在一处。
在收购这些珠宝的商人中,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其中也有福建人和潮州人。
他们在收购水晶、黄玉的过程中,偶尔发现了腊石。
福建人认为这种腊石很像他们家乡的寿山石,因而可作为雕刻的材料。
而潮州人却素有赏玩腊石的传统,一见有这样的腊石,自然不会错失良机,都争相来收购。
于是,这台山腊石,终于由他们之手而问世。
在腊石这个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个新的、多姿多彩的成员。
台山腊石的分布,并不是每条坑都产同一种腊石,而是各具特色。
有的坑黄色的腊石占多数,有些坑却又以红色为主,又有的以花色为主。
有的坑以生产通透的腊石为主,有的却以不通透的为主。
在已经发现和采挖腊石的山坑中,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采挖数量最多的、质量上乘的,有这么的几个地方。
首先是黄花湾。
这里是当地农民采石、卖石热潮的始发地。
黄花湾的腊石,质地通透自不必说,最令人注目的,还是其色彩,黄中略带微红,绚丽至极,以至任何人接触过这种腊石,都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色彩,别出一格,极易分别于其他品种的腊石。
所以面世后,几乎被抢购一空。
其二是铜鼓坑。
这儿出产的腊石,以小品石居多。
大都是透明和半透明状,颜色也很多,红、黄、白、黑、花色样样齐备。
这里还出产一种因不同颜色而构图造像不同的腊石,是一种新发现的腊石品种。
其三是双耳山坑。
此处的腊石,在所有已发现开采的台山腊石中,无疑是最为上乘,最为丰富的了。
无论形状、颜色、质地、水洗度,都是上上之选,赏之令人心醉。
至于其他的出产腊石的山坑,均各有特色,异彩纷呈,不一一叙述了。
台山乌鸦皮玉石

台山乌鸦皮玉石近十多年来,在广东省台山市北陡镇那琴行政村附近大约几10平方公里范围的部分山沟下,发现并采掘出一种属于黄蜡石范畴的高玉化玉种------台山玉.这种被玉石界专业人士评为"既有和田玉的温润和厚重,又有翡翠的灵动和艳丽,更有寿山田黄的质色和高贵"的优质玉种,其具有代表性的品类有台山黄,台山红,台山乌鸦皮,台山玉天然艺术品等.其中尤以台山乌鸦皮玉石被玉石界尊为稀之又稀.少之又少.极力追崇的特种玉石珍品.一.台山乌鸦皮玉石的形成环境.台山乌鸦皮玉石产区地处亚热带南端,紧靠南海.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该产区矿物资源异常丰富和密集.据初步了解,有钨,铝,铜,金,石英,水晶,花岗石,金钾长石,绿柱石等诸多已知和未知的矿物质要素.在亿万年前火山喷发产生的溶浆和如此丰富多样的矿物质要素及气候,水温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台山乌鸦皮玉石的独特环境.也形成了黄花湾,散石湾等乌鸦皮玉石名坑.因此,台山乌鸦皮玉石是在独特条件,独特环境中产生的独特珍品,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特有的赏赐.二.台山乌鸦皮玉石的主要特点.一是皮黑.即象乌鸦的黑色一样的玉石皮壳.上品的乌鸦皮玉石皮壳深黑细薄,品相及水冲度极好,用电筒可透过局部黑色皮壳照到玉肉.给人一种在其它玉石中从未有过的宁静,高贵,厚重,神秘的美感.二是玉好.由于形成乌鸦皮玉石的特殊要素作用条件和乌鸦皮本身的特定作用,使得台山乌鸦皮玉石的玉质往往要更优于非乌鸦皮的玉石.因此,台山乌鸦皮玉石更加温润,凝练,洁净,更具有耐热,耐冷,耐光,耐腐蚀和日久生辉等优点.三是色艳.台山乌鸦皮玉石的玉肉色彩艳丽纯正.以黄,红为主色调,也有黄红混色,黄白混色等数十种玉色.加上台山乌鸦皮玉石皮壳的黑色,形成其它任何玉石品种无法达到的艳丽,丰富和多彩.给人以层出不穷的美的感受.三.台山乌鸦皮石的价值实现.一是高档的玉雕品.台山乌鸦皮石个头适中,大都在半斤到三斤之间,三斤以上的大块头实为难得.比较适宜于创作中小摆件作品.由于其皮黑,玉好,色艳的独特品格而成为玉雕家们竟相追捧的高档玉材.从广东,福建一带雕刻创作的情况来看,一般使用整雕和局部巧雕两种方式.目前,玉雕界更流行局部巧雕,以更多地保留其天然高贵的皮壳.二是高档的观赏品.对具有象形形态和观赏形态的台山乌鸦皮玉石上品,一般不用做雕刻.大都配置上等底座,作为高档观赏品.以更好地保护和更长时间地收藏.四.台山乌鸦皮玉石的投资收藏.台山乌鸦皮玉石有着较好的投资收藏前景.一是它的代表性.台山乌鸦皮玉石以其皮黑,玉好,色艳的高贵品质而成为我国各种乌鸦皮玉石中的杰出代表.业内有"龙陵的水草花,台山的乌鸦皮"之说.二是它的稀有性.由于乌鸦皮玉石的形成需要非常特殊的条件.从全国来看,已发现有乌鸦皮玉石的地方少之又少.从台山的情况看,尽管有十多个产出台山玉的石坑,但仅有黄花湾,散石湾等极少数几个石坑有少量乌鸦皮石产出.虽然已发掘多年,但台山乌鸦皮玉石的总产量和存世量规模仍然很小,特别是上好的台山乌鸦皮玉石数量更少.很难满足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投资收藏者对台山乌鸦皮玉石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玉石雕刻界,收藏界已把投资收藏台山乌鸦皮玉石作为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追逐目标.这也使得台山乌鸦皮玉石有着越来越大的投资收藏价值和价格上升空间.。
黄蜡石

黄蜡石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
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
黄蜡石【又称黄龙玉】,产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一带,它有红亮金黄的颜色、翡翠的硬度,质地细腻滋润,光泽亮丽,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的玉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据说,古时的这种黄蜡石生产极少,《金玉琑碎》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
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
”黄蜡石同其他奇石不同,黄蜡石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
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
其油蜡之黄蜡石质感源于石英,而其颜色则来自氧化的铁质。
目前我国的玩石家认为质最优的“黄蜡石”产于广东潮州饶平等地,最近发现广东台山产的黄蜡石也不亚于潮汕蜡石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
蜡石按色可分黄蜡、红蜡、白蜡、黑蜡等四大品类,既有黄中透红、黄中透白、黄中透黑,也有一石多色的多彩蜡石,但黄蜡石以黄色为基本色,故称黄蜡石。
从质的品位上,黄蜡石分冻蜡、晶蜡和粗蜡等若干等级,黄蜡石的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
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
黄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除其具备有润、密、透、外,其主“色相”为黄也是其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对色的概念是:宇宙的黄、红、蓝三颜色“黄”为首,天玄地黄,黄乃土地之色,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故黄为中央正色,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
黄色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共同符号。
黄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颜色。
黄蜡极品冻蜡是继田黄石后的新贵,好的冻蜡可与田黄竞美。
古人称田黄石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黄蜡石(冻蜡)应封以石皇后。
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
来自广州海湾的籽料,和玉大叔聊聊现在台山玉没市场了吗?

来自广州海湾的籽料,和玉大叔聊聊现在台山玉没市场了吗?我们都知道和田玉分为籽料,山料和山流水,戈壁料等几种形式,见惯了山流水,您听说过“海流水”吗?今天和玉大叔带领各位玉友到祖国的东南沿海转转,见识见识这里所出产的神奇玉石。
有时候想想中国的奇石出产还真的挺神奇的,果然是地大物博,从大西北的克拉玛依戈壁荒摊到最东南的广东沿海,居然都能出产颜色润泽,黄腻油润的石英质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有一位潮州商人陈森源,在广东台山市北陡镇那琴南端一个叫做散石湾的海滩上,偶然发现了许多金黄色的石头,金灿灿的非常耀眼夺目,可附近仅有零散渔村鲜有人前往,于是陈老板就邀请当地的渔民帮他多多收集这种石头,收购运回潮州出售,后来从潮州去买这种石头的人越来越多,慢慢附近的村民渔民在闲时都跑去挖石头,一时间形成了“万民挖石”的壮观景象。
村民们挖的到底是什么石头呢?其实这是一种颜色好看的石英石玉。
根据玉石地域命名的原则被命名为“台山玉”,又称为“广东第一玉”。
台山玉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的万历年间,不过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那琴开采锰矿,曾经挖掘出大量这种石头,作为矿渣就被日军扔在了散石湾的沙滩上,所以才会有被人们所重视的一天。
台山玉形成于距今1.2~1.5亿年左右,由岩浆冷却加以复杂的地址条件形成,其中石英含量比较纯净,含有90%左右的隐晶质石英,还含有少部分绢云母,伊利石和绿泥石等矿物成分,进而产生了绚丽多彩的颜色,因为质地较好,与田黄非常相似,矿脉经常是与黄蜡石共同被发现。
台山属于沿海地区,所以这里的玉石形态比较特殊,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经历漫长的地壳运动从海边山崖剥落的岩石,自然从山上滚落到海滩边被海浪掩埋,所以其实这个“山流水”更应该被称之为“海流水”,玩过籽料有经验的朋友就会明白,能被水长时间冲的石头往往都会油润细腻,所以台州玉中品质最好的就是这种“海坑料”或者是“海湾料”。
虽然成分不是透闪石和田玉,但石英岩玉也不一定就是低品质,比如克拉玛依的金丝玉优秀代表“宝石光”就非常美丽,台山玉也有一些优秀代表比如“乌鸦皮”和“冰皮”,外表的皮壳通过漫长风化的洗礼,形成一种乌黑亮泽的颜色,有了这一层风化壳配合内部的油腻肉质相得益彰,更利于玉雕师俏雕和发挥。
南国瑰宝---台山玉

南国瑰宝---台山玉南国瑰宝---台山玉第一次见到台山玉,就被它打动了。
这种产于祖国南端,广东省台山市那琴村海边上极小范围内的高玉化蜡石,以其罕见的温润、艳丽、高贵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
从二00九年开始,我一直在投资收藏台山玉,台山玉是一个极具投资收藏价值且品种丰富的宝库。
从大类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品种:一、台山黄。
即黄色的台山玉,这是台山玉的主品种。
台山玉籽料的黄色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差异,包括鸡油黄、土黄、蛋黄、蜡黄、水淡黄、金桔黄、金银黄、普洱黄、青黄、象牙黄等等。
上品的台山黄被当地石农和藏家称为"台山田黄"。
因质地优良,色彩纯正,有类似于寿山田黄的细、结、温、润、凝、腻的"六德"欣赏评判标准。
其观赏把玩价值可与寿山田黄媲美。
二、台山红。
即红色的台山玉,这是台山玉中产量较少的品种。
台山红籽料的红色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差异。
包括朱砂红、胭脂红、玫瑰红、枣红、桃花红、棕红、酱红等等。
上品的台山红被当地石农和藏家称为"台山红田"。
集凝结、脂润、纯净、细腻于一身,宝光四溢,温纯深润。
其观赏把玩价值可与寿山田黄中的上品红田媲美。
三、台山乌鸦皮。
即因含有特殊元素的地下水亿万年浸泡冲刷而形成的黑色外皮包裹着的台山玉籽料。
这是台山玉中特别稀有的高端品种。
有着皮黑、肉好、色艳的高贵品质和宁静、高贵、神秘、厚重、多彩的特殊的美学价值。
被业内公认为是我国最顶级的乌鸦皮玉石,是我国玉石大家族中的稀有珍品。
由于其代表性,稀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台山乌鸦皮玉石可成为继和田羊脂玉、寿山田黄、昌化鸡血石之后的又一个稀有高端的投资收藏品种。
四、台山海龙玉。
即在台山玉产区边海中产出的台山玉。
相传海龙王每隔几年都要到浪琴湾一带海域听浪赏景换鳞,海龙王身上换落下的鳞片经海水浸泡冲刷后变成了海龙玉。
其实海龙玉是山水将台山玉冲到海里,经海水长期浸泡冲刷后形成的。
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台山玉被冲到海水中经长期浸泡冲刷,等于是大自然的力量对台山玉进行了又一次洗礼。
广东第一美玉

广东第一美玉——台山玉台山玉的发掘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潮州客商在广东省台山市北陡镇那琴南端的一个地名叫散石湾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块金黄色的石头,后来被命名为台山玉。
台山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海料玉石,由于海水的浸润,呈现出与其它玉石品种不同的特性。
台山玉在宝玉石学里的定名为:隐晶质绢云母石英岩玉。
主要矿物包括:隐晶质石英,绢云母、绿泥石、褐铁矿、赤铁矿、锰、等矿物元素(绢云母与绿泥石含量越少、硬度越高、光泽越高)。
外形结构为:母岩呈脉状(乳白色)产出,其中呈条状,砾石状、块状、不规则状外形。
玉石品类与产状:包括籽料、山流水、山料、深埋料、海中籽玉。
色彩与品种:包括有桔黄色、年糕色、阳红色、桃红色、乳白色、鸡油黄色、粟子黄、青灰、紫红、淡绿、糖色等。
其中一玉多色的籽玉与深埋料有“金包银”(外黄内红、黄色),银包金(外白内黄红)、铁包金(外黑内红黄)等主要品种。
硬度:4.5~6.5(不同品种硬度有所差异)光泽:土状光泽、蜡状光泽、油脂光泽至弱玻璃光泽(硬度越高、光泽越强)。
密度:2.60~2.65放大检查:呈黄白色固体或矿物斑点包裹体。
晶体呈隐晶质粒状结构。
韧性:台山玉韧性比起玛瑙强,近似和田玉韧性、雕刻细小线条而不易拆断,台山玉因透光性低,因而雕刻作品“显工”(作品立体性强)。
台山玉材质的发现与利用,正好符合“田黄”石的审美与工艺应要求,加上台山玉含有隐晶质石英,硬度比寿山石的2.5度高出许多,石英矿物的稳定性硬度愈强;所以在行内外,人们均把台山玉自然地与“石帝”田黄相媲美。
当今行内外“台山有玉胜田黄”美誉愈盛。
台山玉的材质色彩十分丰富,寿山石色彩的多样性在台山玉中均可以找到,如田黄、芙蓉、紫罗兰、善伯、荔枝冻……等均可以在台山玉中呈现。
因此,台山玉被称为“广东第一美玉”。
台山浪琴湾宣传

台山市北陡镇浪琴湾概况浪琴湾是一处风景迷人的地方,位于台山市北陡镇南部海湾,是一处还没有经过深度开发的旅游处女地。
浪琴湾长2公里,沙滩平缓,宽广舒展,沙粒纯净,海水洁净。
滩后松林茂密,滩前碧波万顷。
浪花之中,远处的上、下川岛如海上仙山,浮浮沉沉,景色十分壮观。
置身于此,好像进入一种海阔天空的神奇境界。
除了蓝色的海洋和天空外,驱车往山里面去会有更多的惊喜,狭窄的黄泥路,车走过烟尘滚滚,车两旁是巨大的石头组成的小山坡,据说那些巨大的石头是空的,很有意思,山下是绿油油的稻田,完全是一幅幅休闲农家图。
北陡镇位于台山市西南端,面临南海,地处阳江、恩平、台山三市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个美丽富饶的沿海地区。
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47公里,辖12个村(居)委会,105条自然村,总户数9355户,总人口33863人。
北陡镇基础设施完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横贯北陡。
33公里省道腰那线S276公路贯穿全镇南北,东线往珠海仅1小时车程。
西线可直达阳江、茂名、湛江等地。
南线可达阳东县东平港,北线可直达恩平、开平、肇庆等地。
镇内有五千吨级码头2座,水路可通广海、川岛、江门、广州、深圳、珠海、澳门、香港等地。
镇内水电站2个,11万伏变电站1个,水电供应充足,通讯设施完善,通讯信号覆盖全镇。
北陡镇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镇内拥有多个美丽的海湾,其中浪琴湾是一个纯粹的海上石头景观。
据考察,浪琴湾一带石林景观有20公里,从东向西依次有10个海湾,包括北度湾、浪琴湾、石山湾、庙湾、沙咀湾、下塘湾、欧仔湾、散石湾、黄花湾、园山仔湾等。
我镇正利用现有海湾,拟建成浪琴湾度假村、佰润度假村、月亮湾度假村。
海湾与海湾上的石景相映成趣,别具一格。
游客在这里可以一边欣赏海上石林公园,购买黄蜡石,一边品尝美味的海产品。
在浪琴湾其中,台山浪琴湾天然度假村位于台山市西南部北陡镇,总用地373998m2,总建设用地面积40793m2,总建筑面积99858m2,总投资约2989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蜡石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可用来制作工艺品,现时人们将其美名为“黄龙玉”、“龙皇玉”等。
中国不少地方可发掘到黄蜡石,但就质量而言,以台山黄蜡石与云南黄蜡石最佳。
现上传一些在台山旅游网搜来的相片,让大家欣赏一番。
黄蜡石颜色丰富,有黄、红、白、绿、黑等色,以黄色最多,透明或半透明者的称之为“冻”。
注:黄蜡石的价格的命运跟新疆戈壁石一样,往往是本地卖出的价钱贵于外地。
附一:原网址报道: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由北京嘉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办,广东大名堂艺术馆协办,中国观赏石协会支持举办的“北京首届国际奇石拍卖会”,将于6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
据了解,此次拍卖会拍卖奇石有200件,其中台山蜡石有22件,占11%。
参拍奇石来自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江苏、贵州、新疆等地。
拍卖奇石种类有:蜡石、大化彩玉石、摩尔石、孔雀石、都安石、灵壁石、九龙壁、戈壁石、彩陶石、太湖石、英石、乌江石、三江石及青花石、昆石、黄河石、三峡石、硅化木、菊花石等。
下图是参拍台山蜡石。
(台山政府网众慧/文)附二:走进北陡探寻黄蜡石(发布时间:2006年3月1日转自台山门户网)台山北陡镇那琴湾是近几年新兴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但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有着千奇百怪的奇石,被玩石行家称为“佛光灵玉”的优质黄蜡石,其主要产地就在这里的大山中。
黄金有价,奇石无价。
尽管黄蜡石价值不菲,但各地购买者仍趋之若鹜、络绎不绝,以致当地的一些村民把采石卖石当成第一副业。
近日,记者赴台山市北陡镇详细了解了黄蜡石的发现、发掘、收藏、研究等过程。
玩石藏石之风渐成气候广东人本来就有收藏黄腊石的历史和传统。
西方色谱学证明,黄色与人最亲近,最具亲和力,在粤语中,“黄”与“旺”同音,这么好的意头,难怪广东人如此钟爱黄蜡石。
台山美石的出现,使广东人对蜡石的赏玩更具品味和更加多姿多彩。
近年来,收藏和赏玩黄蜡石的人日益增多,渐成气候。
在台山,也不乏玩石藏石之人。
在北陡,就有7间奇石店,店主以石为线,让收藏者结交了不少同道好友。
“收藏奇石,不但可以增长见识,增长才智,还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艺术修养。
”收藏者朱国庭如是说。
记者在北陡一奇石店了解到,这家店有一块前年出自大水坑的奇石,酷似一著名歌星,标价30多万元,还有一块重达102斤的绿蜡石,开价18万元。
据一位收藏者说,目前已知的北陡出产的最好的黄蜡石已经开价在百万以上,可惜早已不在台山了。
一些资深玩石家认为,台山北陡的黄蜡石与其他地方的黄蜡石相比,不仅质坚、形奇、细腻,点、线、面、边角圆而平滑外,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完全具备湿、润、密、透、凝、腻六个特点,又兼有皱、瘦、漏、丑、秀、奇等不可多得的特点,所以,许多玩石者对北陡的黄蜡石更是情有独钟。
有的旅居海外的华侨专程前往北陡,为的是买几块心爱的黄蜡石带到外国留念。
他们说:“黄蜡石湿滑细腻,久经把玩,极富灵气,能舒筋活络,有益心肺。
”发现黄蜡石“说起黄蜡石的发现,不得不提起一个叫陈森源的潮州人。
”北陡镇的黄蜡石收藏者陈新丽说。
陈新丽介绍,1996年秋,一个名叫陈森源的潮州人,来到北陡镇那琴村委会最南端的一个名叫散石湾的海湾,在海边的石山坑里,发现了一块块金红色的美玉,后这种美石被人们冠以“台山蜡石”之名而问世。
随后的两年间,台山蜡石便在省内乃至港澳台、东南亚玩石界迅速传播和热购。
一个开发及赏玩台山蜡石的热潮很快在其产地和玩石界膨胀了起来。
又过了两年,一个叫黄艺麟的广州人也来到同一地方,他更惊喜于这种美石晶莹细腻的玉质和绚丽的色彩,于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大量收购,一方面又请来能工巧匠对这种石材进行筛选、雕刻,然后销售,小试牛刀即获成功。
陈新丽说,据说当时交通不便,这些第一批收购石头的人都是以500元一天雇人将这些石头从散石湾通过船运往汶村的横山港,当时的一些老百姓还嘲笑这些购买石头的人。
自几个潮州人进驻那琴开始收购这种蜡石后,那琴的农民才意识到这种石头是个宝贝,一时间,不用怎么动员,近山的几条村子的农民都迫不及待地到石湾、黄花湾开挖黄蜡石,来了个“全民大开发”。
一个多月时间内,这里的农民以每日几百人次的规模深挖细刨,把两条坑翻了好几遍,但是,大量的好石头已经被外地人开挖和收购完了。
探访美石产地北陡镇是台山市最南的一个镇,西接恩平市,南临阳东县,而那琴村委会又是该镇最南端的村委会,东临南海,南与阳东县东平镇的平堤村相邻,村委会现辖20多条自然村,人口约万余人,既有幽静的小山村,也有热闹的小渔村。
整个那琴村委会都是山脉地形,连绵起伏,一直延伸到大海边。
记者在探寻过程中发现,这些山都是石山,无论是山的骨架,还是山坑、山坡、山脊、山顶,都凸立着一块块奇形怪状的花岗岩,石面上海潮侵袭的痕迹随处可见。
据当地人介绍,在那琴近千条山坑里,出产玉石的山坑有几十条,但产量较多、特色鲜明的黄蜡石主要分布在散石湾、铜鼓坑、三夹水、两耳坑、大水坑等,其中散石湾是发现最早的地区,而大水坑则是最近发现的地区。
为了深入了解,记者在向导的带领下,徒步两小时,走过一个海湾,爬过一座石山,走出一片密林,来到了台山蜡石最初发现的地方——散石湾。
据介绍,从散石湾向南走几公里,就是阳江核电站,尽管这里已开采近10年,但依然有不少人在这里寻找玉石。
就在过来的路上,记者还看到有一些收藏石头的老板和这里采石的农民做生意。
记者随后去了位于葵田山的那琴村委会最长的山坑铜鼓坑,据说因为山坑状如铜鼓而得名。
据介绍,这条山坑矿产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时间也最为悠久,水晶、黄玉、籽玉、蜡石都在这里先后被开挖出来,还有稀土等一些矿产,可惜的是该坑没有发现玉石矿脉。
除了农忙季节和雨天,差不多每日都有农民上山采石。
这儿出产的籽玉,品种多样,颜色丰富,质地参差,其中黄皮红心的小品籽玉最为惹眼,实为难得的巧雕玉材。
江门市奇石协会副会长凌文龙说,双耳坑距离阳江市的阳东县管辖范围不足1000米,坑里的籽玉也是那琴人先发现和开发的,产于此处的籽玉手感最佳,质地最是细腻幼滑,大都为冻质状态。
凌文龙说,双耳坑的玉石,在台山玉石各大名坑中,产量是最少的,但是质量是最好的,水洗度也是最好的,由于这儿未发现有玉石矿脉,坑底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所以近三年基本上已经无人去采挖,而且在建的阳江核电站距离这里只有几公里远,所以双耳坑的籽玉已经是断源的美玉,量少质精,其市场价格,实难估计。
三夹水,因三条山坑之水汇于一处而得名。
据凌文龙介绍,那里地形最为复杂,离那琴村委会也最远,实属一片荒凉之地。
由于在三条水的汇合处,冲刷出一个近2000平方米的台地,在这个冲击台地里,堆积着不少附近山体冲刷而来的玉石。
随着三夹水附近几个水库已划入阳江核电站管辖范围,并将作为核电站的淡水资源,因而三夹水周边能供采挖玉石的范围也大大缩减,也使得台山玉石能开采的总量大大减少,因此玉料价格的上升,也是必然的。
农民靠采石增收记者来到散石湾的采掘现场,挖掘玉石的农民们给记者看了他们采挖出来的玉石。
在谈话中了解到,他们都是附近那琴村委会南村人,是十几年的老采玉工了。
一位姓容的采石工说,他家还有5亩地,不过一年只需要花20多天照顾就可以了,其余时间都用来采挖玉石了,因为玉石一年可以为他带来五六万的收入。
这位容生说,钱都让商人赚了,他们前几年挖到一块很好的黄蜡石,当时是以几千元的价格卖掉的,据说现在那块石头已经卖到好几十万了。
他说,尽管采石很辛苦,不过比种地收入高多了,家里的收入现在主要是供孩子读书,等孩子毕业了,他就准备盖新房子。
记者了解到,为了安全,他们大都是自觉结盟,三四人一组,分工合作,一般干5个小时,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挖玉石,除了经验,运气很重要,有时做一天工都没有什么收获。
进山采矿的农民,除了带齐采矿的工具,还要带上蓄电池,因为山坑的大部分地方,光线都很暗。
据了解,刚开始挖掘时,农民们只知道水晶值钱,便专门采挖水晶,把黄玉甩在一边,阻碍开采的,干脆毁坏了事。
后来,农民们知道黄玉是宝石,比水晶还值钱,于是又重复了开采水晶时的做法,把那些籽玉又甩了一遍。
那些当地收购水晶或黄玉的商人(多为上海人或福建人),偶尔到采挖现场走走,发现了这些遗弃的籽玉,觉得其晶莹通透,色彩华丽,便随手捡了几块,带回家中玩弄,于是,这种玉石,便经由这些商人之手而面世了。
记者在铜鼓坑附近的村庄看到,一些农民农闲就去山里捡石头,不管好不好,捡回来再说。
因为随着黄蜡石的日趋稀少,这些料石也逐渐珍贵起来,就是那些不好的石头,也有商人专门来收。
商人们会看看这些石头的成色,好的话就1000多元一吨买走,次一些就按照500元或者600元不等的价格买走,这些石头的功能一般都是园林绿化用的。
附近一村民苏立春说,要是运气好的话,他10天就能捡到两三吨石头,差不多也能赚2000元左右,也是一个增收的好办法。
不过有农民也担心随着资源的枯竭,以后这个副业就操持不下去了。
为台山“黄蜡石”正名据专家介绍,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北陡镇的地下骨架都是由花岗岩、云母岩等岩层构建的,这里原先也是海洋的一部分,即使变成陆地已经年月久远,仍随处可见海洋的侵蚀。
由于地热运动,在高温高压下,岩浆从地下涌出,流向上述岩脉的缝隙间,并于流动中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和混合,形成了不同质地和色彩的玉质矿物。
这种地热运动的玉质矿物,也因产地的不同而不同。
产于北陡散石湾、黄花湾、双耳坑一线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其矿物大都是以籽玉的形态现身,质色光滑纯正。
江门奇石协会副会长凌文龙说,“台山黄蜡石”应该正名为“台山玉石”。
凌文龙告诉记者,他先后给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珠宝玉石鉴定中心送过两个样本,定性基本相同,都是定名为“多晶石英质玉”,其中一个样本做切片分析检验,定名为“黄玉髓”。
据专家解释,玛瑙与玉髓都是同一种矿物玉髓,但玛瑙具有纹带构造,而玉髓不具有纹带构造。
由上述2个检验报告,验证了北陡那琴管村委会出产的这几种矿石,均是玉石,已无可置疑。
凌文龙将这种玉石(包括玉髓、玛瑙和多晶石英质玉),统称为“玉石”,也就有了科学的依据。
在我国,各地的玉石大都以产地命名,所以凌文龙将其命名为“台山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