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45-NONG JIA CAN MOU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田燕莉(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农业服务中心,河南三门峡,472100)【摘 要】红富士苹果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使用的主要水果之一,其外观红润,口感极佳,深得人们的喜爱,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人们发现,将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栽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红富士苹果的单个果重,但却进一步的提高了红富士苹果的外观以及果实品质,套袋的红富士苹果口感更佳,而且商品价值也更高。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套袋;果实品质;价值红富士苹果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苹果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适应市场需求,在红富士苹果的栽培过程中,套袋技术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栽培技术之一,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无公害红富士苹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

研究表明,将果实进行套袋处理,可以将果实处于遮光、保湿的环境下,同时还可以很好的保温,是果树栽培技术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这一创新可以很好的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果品质量,不仅外观红润耐看,而且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的污染和虫害的侵袭,使其内在品质得到很好的保证。

本文将会对红富士苹果套袋这一技术进行分析讲述,希望通过讲述为这一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做出贡献。

1 套袋的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的选择首先在果园内选择两棵长势旺盛的红富士苹果树,然后进行套袋试验,一棵树套袋,作为实验组,一棵树不套袋,作为实验对照组;果袋采用双层纸袋,外带内黑白灰,内袋为红色的蜡纸。

1.2 实验设计在灌溉条件良好的果园中进行实验,实验树大约高2-3米,枝干数量适当,一般为12-17个,树龄大概为7年上下,树冠整体层次分明、稀疏,采光和通风性良好,果园的管理水平普通即可。

套袋时间选择为6月中旬,将实验树上的果实全部做套袋处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两棵果树保持相同的水分以及肥料,10月中旬进行果实采摘,采摘时不用全部摘下,每棵树随机选择10公斤样果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

广西水果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外观和品质研究分析

广西水果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外观和品质研究分析
又 会导 致 水果 因农 药 残 留量 增加 ,给 消 费者 带 来 不 大风 出现 ; 时 , 果 种 类多 , 皮 有皮 薄 光滑 的 、 同 水 果 也 安全 隐患 ,同时对 环境 的污染 及 给天 敌 造成 更 大 的 有 果 皮 较 租糙 的 : 实 生长发 育期 有短 的 , 有 长 的 果 也
品种 ) 为套 袋试验研 究 品种 。 作 数 多且世 代交 叉重叠 , 给水果 生产 带来 较 大 困难 。由 果树 种 类 (
于果 实 的表皮 长期受 到强紫 外 线和 过 多 的雨 水 及 病 11 套 袋材 料 的筛 选 .
虫等 危 害变 成“ 花脸 ” 而无 “ ” 货 架 , 大 , 脸 上 只能摆 地 水 果 套袋 成 功与 否 。 袋材 料选 择是关 键 。针 对 果 摊 。如 果 加大农药 防治的次数 和使用 量 防治 病虫 害 , 广 西属 高 温多 雨 亚热 带 季风气 候地 区 ,时有 暴 雨 和
水 果 外 观 和品质行 之有效 的技术 ,我们 选 择 了广 西 合 { B 16 0食 品包 装用原 纸卫 生标 准》 无毒 、 G 8 1 , 不掉 有 代表 性 、大宗 性和实用 性 的水果 进 行 了最 佳套 袋 色 、 无粉 屑 的最 基 本要 求 。 与相 关 纸 品生产 企 业 共 同
果 。 有亚 热带 、 带水果 。但 由于广 西冬 暖夏 长 , 也 温 高 等 特 点 , 选 了沙 田柚 、 枝 、 筛 荔 芒果 、 萄 、 橙 、 葡 夏 枇 温多雨 . 果树 的病 虫种类 多 , 而且 病 虫种 类 年 繁殖 代 杷 、 方早 熟 梨 、 青 枣 、 南 大 番石榴 、 桃 、 杨 香蕉 等 1 1个
带水 果 生产 中应用 推广 。
袋 、 黄 内黑 ( ) 外 红 双层 湿 强纸袋 、 外灰 内黑 双 层 湿 强 纸袋 、 单层 塑 膜 袋 、 兰 色塑膜 袋 + 外 内珍珠 棉 袋 、 膜 塑 袋+ 泡网、 花 白色 单层 塑膜 袋 、 织袋 、 纺 布等 材料 编 无 制 成 的果 袋 . 民间农 户用 牛皮 纸 、 与 旧报 纸 等 制成 的

我国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
1 2 6 . C O n ] .
果皮 P A l 活性 并非呈 简单 的正 相关 关 系 , 套袋 处理 可
明显降低二 者 的相 关 系数 。“ 红地 球” 葡 萄套袋 可 以有
提高优 质果 率 、 减轻 裂果 , 对 鸟害 和冰雹 也有 一定 的 防 护效果 。但是 , 葡萄果 实套 袋也 存在 一些 问题 和弊 端 , 如降低 果实含糖 量 、 影响 果实 风味 、 降低 有 色 品种 的 着 色程度 、 延迟果实成熟 、 加 重果 实气灼病 、 诱发黑点病 以 及病虫害种类发生变化等 , 同时还 增加 了某 些病虫害 防

要: 在简要介 绍葡萄果 实套 袋作用机制 的基础上 , 综述 了葡萄套袋 对果 实外观品质 、 内
在 品质 、 贮藏性能和病 虫害防治等 方面的影 响; 论 述 了不 同时期套 袋、 摘 袋和 不 同类 型果袋 的套 袋效果; 同时针对今后 葡萄套 袋技术的研 究方向 、 应 用前景等进行 了展 望。 关键词 : 葡萄 ; 套袋 ; 品质 ; 研究进展
控的难 度 j 。
有关 , 葡 萄植 株蒸腾量 大 , 而且果穗 套袋期间 , 果袋 内温
度过高 , 不利于葡萄果粒的膨大 。 1 . 1 . 2 套袋对果粒 着色和果 面光洁度 的影响 周兴本
等_ 6 研究表明 , 套袋处理 总体上 降低 了“ 巨峰 ” 葡 萄果 皮
叶绿 素 、 类胡 萝 卜 素、 花青苷、 类黄酮、 总 酚 的含 量 及 P P O、 P AL活性 ; 类黄 酮 、 总酚 、 P P O含 量 的变化 与花 青
苷含量 的变化具有 显著或极 显著 的相 关性 , 套袋处理 可
以降低 部分指标 间的相关 系数 ; 葡萄果皮 花青苷含量 与

苹果套袋的优点与弊端

苹果套袋的优点与弊端
富士苹果在套袋后能够显 著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 商品价值。
红富士苹果
红富士苹果套袋后也能明 显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商品 价值。
国光苹果
国光苹果套袋后能够减少 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
不适合套袋的品种
嘎拉苹果
嘎拉苹果果锈较少,果面光洁度较高,因此不需要套袋 。
乔纳金苹果
乔纳金苹果果锈较少,果面光洁度较高,因此不需要套 袋。
易受环境影响
套袋后的苹果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更为敏感,一旦遇到不良环境,容易造成果实发育不 良,进一步影响产量。
增加生产成本
人工成本
苹果套袋需要大量的人工,增加了劳动力 成本。
VS
材料成本
套袋所需的材料如纸袋、防水涂层等,也 需要一定的成本。
可能引发果锈病
要点一
增加病害风险
苹果套袋后,由于袋内湿度和温度较高,容易引发果锈 病等病害。
气候条件
套袋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进行,避免在高温 、高湿或者有露水的天气进行套袋。
套袋的方法与步骤
选择合适的果袋
根据不同的品种、气候条 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 果袋。
套袋前的准备
在套袋前,对树体进行一 次全面的病虫害防治,减 少病虫害的发生。
套袋方法
将袋子下部折叠,撑开后 套在幼果上,然后把上部 折叠并扎紧,以防止果实 脱落。
未来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
多样化品种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引 进和培育更多品种的苹果,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精细化生产
采用更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方式 ,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增
加附加值。
智能化装备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等技术,实现苹果生产的智
能化管理和决策。

梨果套袋时间对果点及锈斑的影响

梨果套袋时间对果点及锈斑的影响
1)对果点影响调查。 随机选取 3 株黄金梨 树, 均匀选取树冠外围距地面 1~2 m 高处的果 实,在落花后 10 天、25 天、35 天、50 天、65 天对 梨果套袋,每个时间段每株树套 10 个果,设不 套袋的对照果 20 个。 成熟时带袋采收,每个处 理随机抽取 10 个果实,测定单果质量、果实硬 度,评价果实外观。
气孔皮孔化的时间, 以花后 10~15 天后的 幼果期最为集中。 因此,要想抑制果点发展,获 得外观美丽的果实,套袋应早一些,一般从落花 后 10~20 天开始套袋,10 天内套完。 如果落花 后 25~30 天才套袋, 气孔大部分已木栓化,变 褐,形成果点,达不到套袋的预期效果(表 1)。 但套袋也不能过早,否则纸袋遮光过强,会造成 幼果角质层、 表皮层发育不良, 果实光泽度降 低,果个变小,果实发育后期果个增长过快会引 起表皮龟裂,形成变褐木栓层。
梨不同品种果点和锈斑发育时期不同,因 此套袋时间应有所区别(表 2)。 黄金梨等绿皮
梨品种 ,应 在 盛 花 后 30 天 以 内 ,即 谢 花 后 10~ 20 天果面未形成斑点时,结合第 2 次疏果套好 小袋;套大袋应在套小袋后 40~50 天进行。 果点 大而密、颜色深的褐皮梨品种只套 1 次双层袋, 落花后 30 天内完成套袋。
!!!!!!!!!!!!!!!!!!!!!!!!!!!!!!!!!!!!!!!!!
此,适宜的套袋时间对外观品质改善至关重要。 套袋越早, 套袋期越长, 套袋果的果面越洁净 美观。
多数梨品种锈斑的发生都在盛花后 4 周以 内,应在谢花后 3 周内果面未形成斑点前,结合 疏果套好小袋,这是解决锈斑问题的关键措施。 套大袋的最佳时间一般在套小袋后 40 天左右, 即梨完成第 1 次生理落果后, 山东菏泽产区一 般在 6 月 1 日前。 褐皮梨品种只套 1 次双层袋, 时间在 5 月上中旬。 3 调查结论

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影响

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影响

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7-034-01摘要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果的主要措施,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

但套袋栽培,由于改变了果实生长发育的微域环境条件,影响果实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内在品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的优质高效生产。

本文针对当前套袋生产中出现的生理代谢障碍,探讨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以期阐明套袋果实内在品质下降的根本原因,为果实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套袋果实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套袋是生产高档无公害水果的重要途径,套袋可形成遮光、保温、保湿的微环境,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并降低农药残留量,同时可防止农药对果实的直接污染。

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应用愈来愈广泛。

一、套袋对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一)套袋对果皮结构的影响套袋后果实所处的微域环境(温湿度等)相对稳定,延缓了表皮细胞、胞壁老化,果皮发育稳定。

虽然套袋后果皮变薄,但具有较大韧性,表皮层细胞排列更加紧密,同时蜡质层变薄。

角质层变薄但均匀一致,基本不进入表皮细胞间[1]。

ferree等认为:套袋使果实水分交换率降低,降低果实表面压力,防止了表皮细胞的紊乱现象[2]。

万惠民等研究表明:套袋能显著增加果面光洁度,且果皮细腻光滑,果点小,均匀且突起,套袋果实的光洁度指数比未套袋果提高20.75%[3]。

(二)套袋对果皮色素的影响果皮色泽主要由叶绿素、花色苷等色素组成。

套袋果去袋后促进花青苷合成[4]。

套袋果实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减少,红色苹果品种虽着色迅速、均匀,但果皮中花青素总量不及未套袋果,而黄绿色品种如陆奥等因花青苷的增加由非红转为红色。

总之,套袋可以改善果实着色,生产上把好套袋技术关便能克服果实不易着色的弊端。

二、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一)套袋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套袋改变了果实的微域环境,影响了果实的物质代谢,进而对果实内含物产生影响。

套袋对甜柿果实的产期调节作用

套袋对甜柿果实的产期调节作用
A r utrl c ne ,Y n h n h n i 4 0 0,C ia) g i l a i cs u c eg S a x 4 0 c u Se 0 hn
Abs r c : e ef c s o a y e n fu t c a a t r f n n— s rn e tp r i t a t Th f t f b g t p s o r i h r c e s o o a ti g n e smmo “Yo h u” we e i v si a e n uo r n e tg —
G O C un —e S a—og D N h o eg H N i i ( o o ntu h ni cdm U ha gy , U C i n , O G S a- n ,Z A GL- n C t nI i t o S a x Aa e yo h p pg t stef f
文 章 编 号 :0 8— 4 7 2 1 ) — 27—0 10 0 5 ( 00 0 0 8 4 5
Efe to g i n u tH a v s a e o o asrng ntPe sm m o f c fBa g ng o Fr i r e tD t fN n— t i e r i n
td i h r s n t d . Th e u t h we h tb g i g mih n r a e u i r t ffut c lrn e n t ep e e tsu y e r s lss o d ta a gn g ti ce s nf mi o r i oo ig,wae o y tr c n e to i,a l a r i f mnes,h we e ,i d d tafc r i s a e a ige futweg t S l— o t n ff t swel sfu ti u r r s o v r t in’ fe tfu t h p nd sn l r i ih . o u

芒果套袋技术研究进展

芒果套袋技术研究进展

芒果套袋技术研究进展芒果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因其香甜可口、肉质细腻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并被广泛栽培。

然而,在芒果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害虫、病毒等因素的影响,它往往容易受到伤害,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

因此,为了提高芒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作物损失,农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芒果生长过程。

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措施就是采用套袋技术。

芒果套袋是在芒果果实外面套上一层保护袋,以防止昆虫、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芒果的影响,从而提高芒果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分别从芒果套袋的类型、套袋的研究现状、套袋对芒果品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芒果套袋的类型芒果套袋主要分为两种:软袋和硬袋。

软袋一般由PP或PE等塑料材料制成,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保护芒果不受虫害的侵袭和气候的变化。

硬袋由纸或塑料制成,比软袋更加坚固,可有效防止果实的褐化和崩裂,提高芒果的品质。

2. 套袋的研究现状近年来,芒果套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的研究者也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

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芒果套袋技术。

2.1 套袋时间的选择套袋时间的选择是影响芒果生长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芒果品种和生长环境需要不同的套袋时间。

一般来说,在芒果表皮断续期结束前套袋,可以避免果实因太阳直射而出现色斑;在盛果期套袋,可以避免虫害的侵袭,同时保持果实的湿度和温度;在芒果发育期结束时,可以减少果实的损失。

套袋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芒果的品质和产量。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塑料袋是最常用的芒果套袋材料,它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果实的新鲜和甜度。

同时,纸袋虽然在透气性和保水性上稍逊于塑料袋,但其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却是塑料袋所不具备的,能减少在农作物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2.3 套袋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套袋可以保护芒果免受昆虫、病毒和气候变化的侵害,从而提高芒果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表明,套袋可提高芒果的单果重、果实硬度、果实色泽、可食部分收获率,同时减少果实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国内外水果果实套袋栽培概况;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果实着色、果面光洁度、果实大小、病虫危害、农药残留、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套袋;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 国内外水果果实套袋栽培概况
据史料记载,我国徽洲几百年前就在雪梨上用桐油纸袋进行套袋,而苹果套袋也有百余年的历史。

建国初期烟台果农为了防治苹果食心虫等虫害,曾用书报纸袋进行苹果套袋。

大规模果树套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90年代以来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除了在苹果、梨、葡萄、桃等果树上有商品性应用外,在李、香蕉、龙眼、荔枝及芒果等果树上也取得了极好的应用效果。

随着套袋技术的应用推广,研究也不断深入。

20世纪初,日本果农为了防止桃小食心虫等对果实的危害,开始在梨及其他果树上进行果实套袋。

20世纪20年代,套袋已成为日本苹果栽培的一项常规技术。

1963年,日本青森县苹果的套袋栽培面积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23.1%。

由于果树栽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日本农村劳动力缺乏,因而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推广无袋栽培,但因套袋苹果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明显提高,故目前有袋栽培仍占栽培总面积的47%,其中,青森县高达63.5%。

韩国的苹果套袋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

由于劳动力缺乏,套袋苹果栽培面积仅占总面积的5%,套袋苹果主要供出口创汇。

美国苹果有袋栽培面积更少。

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套袋技术未得到推广。

其他国家苹果套袋栽培未见报道。

2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2.1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关于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目前仍有异议。

多数人认为,套袋能有效提高果实的贮藏性,但也有些研究表明套袋降低了果实的贮藏性。

申连长等研究发现,套袋鸭梨在贮藏期间具有较强的抗急冷能力。

刘志坚研究发现,苹果套袋后腊粉层变薄,贮藏期间易失水萎蔫。

在贮藏期间,套袋果硬度河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等下降幅度较大;未套袋果变化较为平缓且滞后于套袋果的变化。

王少敏等研究发现,短枝富士苹果套双层纸袋处理。

采收后在5℃下贮藏,套袋果与不套袋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果实含水量呈上升趋势;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的幅度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幅度较大,这可能与果实套袋后引起各物质变化的相关酶的活性增高有关。

2.2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2.2.1促进果实着色果皮色泽因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各种色素含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相”和“色调”。

套袋后,光极度减弱,花青苷合成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等酶的表达受到抑制,花青苷合成受阻,叶绿素和简单酚类的合成也受到抑制,果皮黄化;但摘除果袋后,PAL酶等的活性迅速提高,叶绿素变化不大,可见,花青素苷的显色背景改善,表现鲜红或艳红色,且着色均匀。

Hillmal等研究认为,套袋后形成黄化果实,其黄化组织比正常组织的光敏色素水平高100倍,而光敏色素是花青苷合成的光受体之一。

Jose,Proctor和Arakawa研究发现,与正常的绿色果实相比,去袋后的黄化果实只需少量光辐射就能形成大量花青苷,去袋后13个小时,花青苷合成酶被激活,4~8天后果实着色超过不套袋果。

Kikuchi研究认为,套袋的黄化苹果在去袋照光后,表皮和亚表皮几乎同时形成花青苷,而不套袋果首先在表皮形成花青苷,然后随果实成熟花青苷合成部位渐渐内移,这也是套袋的黄化苹果在去袋后迅速着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2.2.2提高果面光洁度并减轻果锈果面结构直接影响果面光洁度。

套袋可避免风、雨、药剂、灰尘和一些机械磨擦对果皮的刺激与损伤,使果皮良好地发育;套袋抑制了酚类物质合成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木质素合成减少,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受到抑制,因此,果面光洁度明显提高。

对不同品种梨进行套袋研究发现,套袋延缓和抑制了果点和锈斑的形成,果点覆盖值减小,果点变小、变浅。

套袋与去袋时期及纸袋遮光程度对果实光洁度和果锈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套袋越早、纸袋遮光性越强,越有利于防止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

张建军等研究发现,对金矮生苹果于落花后10天、15天套袋,其果锈面积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5.7%和10.7%,说明提早套袋更有利于防止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

套袋早,不仅果实的锈斑、蝇粪斑发生率较低,且果皮细嫩,果点小;套袋晚,则果面粗糙。

去袋过早,果点大,果面不洁净。

在不同果袋处理中,套遮光性较好的果袋的果实光洁度最好。

谭洲等研究发现,套袋早的富士果实果皮细嫩,果点小,锈斑少,蝇粪斑发生率较低,一般在5%之下;而晚套袋的果实采收时果皮粗糙,果点大,蝇粪斑发生率较高,达10%。

2.2.3对果实大小的影响李秀菊等研究认为,红富士苹果套袋过早,由于微域环境的改变会对细胞分裂旺盛的幼果产生不利影响,果实有变小的趋势。

高华君等研究认为,适期套袋后避免了强光对生长素的破坏作用,果实有增大的趋势。

不同果袋套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崔萧研究发现,套塑膜袋的玫瑰红果实单果重比对照高149g。

李振刚等试验表明,6月1-5日套塑膜袋可显著增大富士苹果果个;套双层纸袋的果实略小于无袋果。

2.3套袋对果实病虫害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2.3.1套袋对果实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套袋使轮纹病、黑星病以及蝽象、金龟子等病虫的危害明显减少;防虫果袋具有防止梨黄粉虫、康氏粉蚧等人袋为害的作用;果实中农药残留量较不套袋果大为降低。

黄明在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
果园试验表明,套袋果虫果率为4.47%,未套袋果虫果率为82.5%。

但套袋后微域环境的改变会加重具有喜温、趋湿、喜阴习性的害虫如黄粉蚜、康氏粉蚧等虫害以及某些病害如日烧、蜡害、虎皮等病害的发生。

2.3.2套袋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果实套袋后,果袋阻隔了果面与农药直接接触,因而农药残留量明显减少。

吴纯清报道,红富士苹果套袋果水胺硫磷含量为0.004mg/kg,而未套袋果达0.02mg/kg,是套袋果的5倍。

据刘建海等研究,套袋果辛硫磷含量未检出,符合NY5011-2001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苹果”的要求;而未套袋果的辛硫磷含量为0.06mg/kg,超过国家标准(≤0.05)。

2.4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2.4.1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王少敏等研究表明,丰水梨果实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1.66—0.58个百分点。

吴友根等研究表明,脆冠梨果实套袋后,果实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1.6%~7.5%和0.2-0.7个百分点。

张阳梅等研究表明,霞玉梨果实套袋后果实的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多下降1.14和1.2个百分点。

李岩研究表明,水晶梨果实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1.02~2.47个百分点。

Arakova等研究发现,苹果套双层纸袋后果实总糖含量降低,其中蔗糖含量下降较明显。

2.4.2可滴定酸Arakova等研究发现,套袋后可滴定酸的含量下降较多,糖酸比值略有升高。

但黄新忠等人研究发现,鸭梨套袋后可滴定酸含量有增加趋势。

2.4.3果实硬度套袋对果实硬度影响的研究结果尚有分歧。

有研究认为,苹果套袋有降低果实硬度的作用;不同果袋处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导致果实硬度下降速度不一样,不套袋果降低最慢,套微膜袋果次之,套双层袋果最快。

Arakawa等试验表明,睦奥和乔纳金苹果套双层纸袋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硬度。

周淑霞等调查发现,不同果袋处理的富士苹果,以套双层纸袋的果实硬度最大,套塑膜袋的次之,不套袋果实的硬度最低。

王少敏等研究发现,单、双层纸袋处理的富士果实硬度差异不显著,与无袋果的硬度差异也不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