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

合集下载

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

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

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任何一门学科,一个知识体系都是由一些较基本较抽象的新的概念和名词组成的。

天文学也一样。

下面为了能够初步接触一下天文学,先介绍几个天文学的基本名词,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它们分别是天球,周日视运动,子午圈,中天,黄道和目视星等。

1、天球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2、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3、子午圈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4、中天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

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5、黄道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6、目视星等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伊巴谷)将恒星按照其亮度分为六等。

亮度越大,星等越小。

后来发现,一等星比六等星约亮100倍,所以定义"星等"每差一等,亮度差2.512倍。

如果比一等星还亮2.512倍为0等,比0等星还要亮2.512倍的为-1等... ...•依次类推。

下面是一些较亮天体的目视星等天狼星(大犬座α)-1.45等金星(大距时)-4.4等木星-2.7等满月-12.7等太阳-26.74等天体的视亮度不仅与天体本身的发光强度有关,还和天体离我们的距离有关。

为了能够反映天体本身的真实发光强度,我们把天体假想置于距离地球10秒差距处所得到的目视星等就是该天体的绝对星等。

太阳的目视星等是-26.74等,但如果假想把太阳移到离我们10秒差距处,我们将发现它只不过是一颗非常普通的五等小星。

太阳的绝对星等是+4.85等。

根据天球的理论,我们将地球的赤道面无限延伸,令其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赤道。

天文学常用名词

天文学常用名词

天文学常用名词一、天球(Celestial sphere):是在天文学和导航上想出的一个与地球同圆心,并有相同的自转轴,半径无限大的球。

天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当成投影在天球上的物件。

地球的赤道和地理极点投射到天球上,就是天球赤道和天极。

天球是位置天文学上很实用的工具。

二、天球坐标系统天文学上用来描绘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标系统。

有许多不同的坐标系统都使用球面坐标投影在天球上,类似于使用在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系统。

这些坐标系统的不同处只在用来将天空分割成两个相等半球的大圆,也就是基面的不同。

例如,地理坐标系统的基面是地球的赤道。

每个坐标系统的命名都是依据其所选择的基面。

天球坐标系统有:地平坐标系(地理平面为基面)、赤道坐标系统(赤道平面为基面)和黄道坐标系统(公转黄道面为基面)。

1、地平坐标系(Horizontal coordinate system)又作地平座标系,是天球坐标系统中的一种,以观测者所在地为中心点,所在地的地平线作为基础平面,将天球适当的分成能看见的上半球和看不见(被地球本身遮蔽)的下半球。

上半球的顶点(最高点)称为天顶,下半球的顶点(最低点)称为地底。

地平坐标系统使用高度角(Altitude, Alt)和方位角(Azimuth, Az)表示位置:高度角是天体和观测者所在地的地平线的夹角,方位角是沿着地平线测量的角度(由正北方为起点向东方测量)。

2、赤道坐标系统又作赤道座标系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天球坐标系统。

与地理坐标系统非常相似,因为两者使用相同的基准平面和相同的极点。

地球的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就称为天球赤道,相同的,地理极点在天球上的投影就是天极。

赤道坐标系统使用赤经(Right ascension)、赤纬(Declination)表示位置信息。

天球上的赤经,与地理座标中的经度相同。

赤经和经度都是沿着赤道向东或西方向量度,零点也是赤道上随意选择的。

经度的零点是本初子午线;赤经的零点是春分点,这是太阳在3月下旬运行至北天球时所通过的点,也是地球的升交点。

天文学术语大全

天文学术语大全

天文学术语大全
天文学是一门涉及众多术语和概念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文学术语:
1. 恒星 (Star):恒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通常是由氢、氦和其他元素的核聚变产生的。

2. 星群 (Astreism):星群是指一组恒星,通常位于同一星座中,便于记忆和识别。

3. 黑洞 (Blackhole):黑洞是一种极其密集的天体,它的重力极强,甚至能吸收光线。

4. 拱极星 (Circumpolar):拱极星是指非常靠近南天极和北天
极的恒星或星座,永远不会落在地平线以下。

5. 黄道 (Ecliptic):黄道是太阳在天空中周年视轨迹,是月亮和行星运行的轨道。

6. 椭圆轨道 (Ellipticalorbit):椭圆轨道是一种非圆形的轨道,表明天体受到挤压。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就是椭圆形的。

7. 冕 (Corona):冕是指恒星大气的最外层,其亮度比内部暗。

冕的亮度通常是恒星亮度的几倍。

8. 行星 (Planet):行星是在太阳系内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通常具有与恒星不同的轨道和物理特性。

9. 恒星光谱 (Starspectrum):恒星光谱是指恒星发出的光波频率分布,可以用来研究恒星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10. 天文学 (Astronomy):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物理、宇宙学、
行星学、恒星和星系等方面的学科。

天文学 专业术语

天文学 专业术语

1111
1. 天体:指宇宙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等。

2.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的学科。

3. 星系:由恒星、星际物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4.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天体,能够自行发光。

5.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通常具有固体表面。

6.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7. 彗星: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天体,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8.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天体。

9. 黑洞:极度密集的天体,其引力极强,甚至连光也无法逃脱。

10. 红移:由于宇宙膨胀,天体的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的现象。

11. 蓝移:由于天体向我们靠近,天体的光谱线向蓝端移动的现象。

12. 引力透镜:由于引力场的作用,使得遥远天体的光线发生弯曲的现象。

13. 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电磁波辐射,是研究宇宙早期演化的重要证据。

14. 暗物质:一种不发光、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物质,是宇宙中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15. 暗能量:一种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未知能量,约占宇宙总能量的 70%。

以上只是天文学中的一部分专业术语,还有许多其他的术语和概念。

如果你对天文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天文名词大全

天文名词大全

天文学名词大全
1、天狼星(Sirius)-星座猎户座最亮的恒星之一,是一颗白色的主序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之一。

2、天王星(Uranus)-第七颗被发现的行星,位于太阳系外侧,被认为是一颗“冰巨星”。

3、天琴座(Lyra)-北半球夏季夜空中的一个星座,其中包括一颗著名的恒星织女星(Vega)。

4、天鹅座(Cygnus)-北半球夏季夜空中的一个星座,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

5、天蝎座(Scorpius)-南半球夏季夜空中的一个星座,由于其星云和星团而著名。

6、天龙座(Draco)-北半球夜空中的一个星座,其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巨龙。

7、天幕纱帽星云(The Veil Nebula)-一组由一颗超新星爆炸产生的星云,位于天鹅座内。

8、天秤座(Libra)-十二星座之一,象征着公平和平衡。

9、星云状物体(Nebula)-天文学中指由气体、尘埃和恒星遗物组成的云状物体,通常呈现出华丽而神秘的形状。

10、恒星大爆炸(Big Bang)-天文学中指宇宙诞生的起源事件,是一场爆炸性的大规模事件。

天文名词二字

天文名词二字

天文名词二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天文名词是指在天文学中通常使用的专业术语或称呼,它们涵盖了天体、现象、仪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有些天文名词仅由两个字组成,简洁明了,便于记忆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文名词二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吧。

1. 恒星(Star)恒星是指处于主序星阶段的天体,主要通过核聚变反应提供能量,并发出光和热。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之一,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恒星的性质和演化过程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2. 行星(Planet)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它们不发光,主要通过反射恒星的光线而成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天体。

目前,我们已经探测到了数百颗行星,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等太阳系内的行星和许多系外行星。

行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3. 彗星(Comet)彗星是太阳系中一种冰尘混合物组成的天体,其在接近恒星时产生明亮的尾迹。

彗星的运动轨迹通常是椭圆形或抛物线,它们来自于太阳系外围的冰冷天体库伯带或奥尔特云。

观测彗星可以了解太阳系的化石状态以及形成过程。

5. 望远镜(Telescope)望远镜是一种用来观测远处天体的仪器,它通过集中和放大天体发出的光线,使我们可以看到更遥远的宇宙空间。

望远镜有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不同类型,它们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工具。

6. 太阳(Sun)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恒星,为地球等行星提供光和热的能源。

太阳是由氢与氦等元素组成的等离子体球体,其内部通过核聚变反应不断释放能量。

太阳的活动与太阳黑子、耀斑等现象密切相关,对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7. 行星环(Planetary Ring)行星环是围绕某些行星的一圈圆环状结构,由尘埃、岩石和少量冰组成。

目前已知存在行星环的行星包括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

行星环是行星形成和演化的遗留物,也是太阳系中一道美丽的景观。

8. 恒星团(Stellar Cluster)恒星团是由许多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天体集合,它们包括球状星团和开放星团两种类型。

天文专业名词

天文专业名词

天文专业名词
1.星系:一个由恒星、星云、行星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结构,通常由引力约束在一起。

2. 星云:一团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结构,通常是恒星形成的前身。

3. 恒星:在宇宙中发光和产生热量的天体,通常由氢和氦等元素组成。

4. 行星:一颗绕恒星运动的天体,通常由岩石或气体构成。

5. 彗星:一颗具有明亮尾巴的天体,通常由冰和尘埃组成,来自太阳系外部。

6. 星际介质:宇宙中填充着的气体和尘埃,通常对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

7. 黑洞:一种密度极高、引力极强的天体,可以吞噬周围的物质,甚至连光线也无法逃脱。

8. 脉冲星:一种极为稳定的天体,其极快的旋转频率产生定时的脉冲信号。

9. 超新星:一颗恒星在爆炸后所产生的极亮天体,通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十个太阳的总能量。

10. 星系团:多个星系组成的大型结构,通常被重力约束在一起。

- 1 -。

常用天文名词

常用天文名词

常用天文名词
《常用天文名词》
天文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常用的名词,这些名词往往是天文学家们在研究和观测天体时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天文名词。

1. 星系:星系是由许多星球、恒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一个巨大系统。

宇宙中有许多不同形态的星系,如螺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

2. 恒星:恒星是宇宙中存在的光亮天体,它们是由氢和氦等元素组成的,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并向外散发光和热。

3. 行星:行星是宇宙中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转的天体,它们通常是无法自发光的,而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而产生亮度。

4. 彗星:彗星是一种飞行在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它们通常有一个明亮的气尾和一个指向逆行方向的尘埃尾。

5. 星云:星云是宇宙中燃烧着气体和尘埃的区域,它们通常以色彩斑斓的云状形态闻名。

6.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它是由数百亿颗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巨大系统。

以上这些名词只是天文学中的冰山一角,天文学家们在研究和观测宇宙时,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天文名词,以便更加深入地认识宇宙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任何一门学科,一个知识体系都是由一些较基本较抽象的新的概念和名词组成的。

天文学也一样。

下面为了能够初步接触一下天文学, 先介绍几个天文学的基本名词,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它们分别是天球,周日视运动,子午圈,中天,黄道和目视星等。

1、天球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2、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3、子午圈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4、中天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

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5、黄道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6、目视星等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伊巴谷)将恒星按照其亮度分为六等。

亮度越大,星等越小。

后来发现,一等星比六等星约亮10 0倍,所以定义"星等"每差一等,亮度差2.512倍。

如果比一等星还亮2.512倍为0等,比0等星还要亮2.512倍的为- 1等... ...?依次类推。

面是一些较亮天体的目视星等天狼星(大犬座a )-1.45 等金星大距时)-4.4 等木星-2.7满月-12. 7等太阳—2 6. 74等天体的视亮度不仅与天体本身的发光强度有关,还和天体离我们的距离有关。

为了能够反映天体本身的真实发光强度,我们把天体假想置于距离地球10秒差距处所得到的目视星等就是该天体的绝对星等。

太阳的目视星等是- 26.74 等,但如果假想把太阳移到离我们10秒差距处,我们将发现它只不过是一颗非常普通的五等小星。

太阳的绝对星等是+ 4.85 等。

根据天球的理论,我们将地球的赤道面无限延伸,令其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赤道。

地球自转轴与天球的交点分别为南北天极。

过两天极的大圆称为赤经圈或时圈。

图中虚线所画为黄道,它与天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的升交点(即春分点)被定为赤经零度。

赤纬的定义方法与地球纬度的定位相同,天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这样,每个天体的位置就可以通过由赤经和赤纬构成的一对数来唯一的表示了。

太阳、行星、卫星了解太阳系,首先需了解太阳系中各类天体名称。

太阳是一颗很普通的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 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自身会发光,其它天体都 是因为反射太阳光才被我们发现的。

在椭园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太阳 系目前有九大行星。

按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海王和冥王星。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以及按各 行星本身特点不同,九大行星又有不同的分类, 见下图:类木行星,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根据各行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又将它们分 成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分布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沿椭园轨道绕 太阳运行的小天体构成一个小行星带。

我国在小行星的发现方面处于 世界领先水平。

以地球为中心,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地球和太阳连线之间的交角在黄 道上的投影称为行星的距角。

距角为0°时称为 "合",这时行星、太 阳、地球基本成一直线,行星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

对于地外行星, 距角为 90°时称 "方照",为 180°时称为 "冲"。

对地内行星,当距角 最大时称为 "大距 "。

卫星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

太阳系其它天体A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类地行星 水星 金星 地 火(小行星带)木 土 天王 海王冥王匚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由于行星质量、 大小、密度以及化学组成不同可以把九大行星分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彗星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远近而显著变化。

当它远离太阳时,呈现为朦胧的星状小暗斑,其较亮的中心部分叫作"彗核"。

彗核外围的云雾包层称为"彗发"。

它是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由彗核中蒸发出来的气体和微小尘粒组成的。

彗核与彗发合称为"彗头"。

当彗星走到离太阳相当近的时候,彗发变大,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把气体和微尘推开生成"彗尾"。

由于彗星的这种独特外貌,中国民间又称其为扫帚星。

E、流星:行星际空间叫做流星体的尘粒和固体块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后燃烧产生的光迹。

流星体的体积一般都不比小石子大,但速度很高。

据估计每年落到地球上亮度大于10等的流星约2000吨,一般认为后半夜看到的流星比前半夜多。

恒星和星际物质我们夜晚观星,所看到的几乎都是恒星。

晴朗无月的夜晚,大约可以看到3000 多颗。

因为它们都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很难发现其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人就把它们叫作恒星。

下面将逐一介绍双星,聚星,星团,变星,星云。

①:双星两星互相之间因为引力的作用,每颗星绕两星的质量中心作旋转运动,这样的两颗星称为双星。

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双星可分为目视双星,分光双星,食双星。

目视双星是人眼通过望远镜可以直接分辩出的双星,这种双星系统中的两星之间的视角一般较大,从而能从光学上直接分辩出来。

分光双星是通过观测它们的光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才发现它们的绕转运动的,因此两子星间的角距离较小。

多普勒位移是因为光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波频率发生变化的效应。

现代高技术天文设备已可分辨出遥远恒星相对地球5 ?m/s的速度差别了。

当双星轨道面的法线与观测者的视线交角接近9 0°时,会观测到双星的一个子星掩食另一个子星的现象,称这样的双星为食双星或几何变星。

②:聚星少至三个多至十多个恒星依靠引力,彼此聚集在一起,这样的恒星集团称为聚星。

③:星团星团是由至少十个多至百万颗的恒星组成的集团,它们聚集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因此对研究恒星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星团一般分为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

疏散星团一般形状不规则,结构较松散,全天共约1 2 0 0多个, 其中最出名的要算金牛座的昴星团和毕星团。

冬天的夜晚,在南面星空可以看到一颗发红的亮星,那就是金牛座a,它是毕星团中最亮的星,在其西北方向一点,有一团模糊的星,它就是著名的昴星团。

眼力好的人可以辨出其中的六颗亮星。

球状星团:是由很老的几万颗恒星所组成的具有紧凑的球对称外形的恒星集团。

其核心部分恒星的密度很大,从照片上看就像是抱成—团的白蚁,最出名也是全天最亮的球状星团是位于武仙座的M 13, 质量约是300000 个太阳质量。

④变星变星是一种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恒星,它有很多特殊的性质,是天文爱好者观测的热门对象。

变星按亮度变化的原因可分为食变星和物理变星。

食变星即是食双星(参见①的介绍)。

物理变星又可分为脉动变星和激变变星。

脉动变星的光度成周期变化,其原因是由于自身的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

其中造父变星(脉动变星的一种)在天文学中的地位不亚于射电望远镜,它被誉为"量天尺"。

因为对造父变星结构和成因了解的比较透彻,即存在一个简单的周光关系(光变周期越长,光度一一绝对星等就越大),所以只需要观测出遥远星系中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就可以推算出星系的距离。

激变变星包括新星和超新星。

亮度突然增大(爆发)的星称为新星。

亮度增幅比新星大百倍至数千倍的星称为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时光度增为原来的千万到亿万倍,非常壮观,使其它恒星黯然失色。

超新星爆发是恒星死亡的象征,其爆发后剩余的物质由于强大的自身引力而急剧收缩,终于将原子核外的电子压入核内与质子结合成中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各简并态中子之间的简并压力顶住了引力的压缩,从而形成了中子星。

1987 年。

国际上对银河系的伴系大麦哲伦星系中的一颗超新星的研究全面证实了恒星演化的理论。

国际上第一颗中子星的光学认证与1054 年的超新星爆发直接有关,我国在这方面的全面记载为其作出了不可磨灭⑤星云星云即是由一些星际分子、离子和尘埃组成的非恒星状的气体尘埃云。

星云有很多分类,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一般认为星云是恒星爆发瓦解后抛出的气体云,但更有人认为恒星正是由于星云的引力收缩才诞生的。

全天最亮的星云是猎户座大星云,其视亮度在4等左右,是每一位天体摄影爱好者渴望拍好的首选对象。

⑥恒星的演化恒星的演化理论是天文学中少数几个被公认完美的理论之一。

几乎所有的观测都证实其正确性。

在介绍其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赫罗图。

光谱型 B A F G K M N 绝-4星0等2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