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黄疸、积聚模拟题
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5

【D】湿重于热 【E】湿热留恋 本题思路: (2).选方为【score:2 分】 【A】千金犀角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痛泻要方 【C】甘露消毒丹 【D】茵陈四苓汤 【E】参苓白术散 本题思路: 患者,女,56 岁。患黄疸经治 1 周后,身热已退, 黄疸减轻,呕吐止,唯胁肋隐痛,脘痞腹胀,食少口 干苦,小便赤苔腻,脉弦数。【score:6 分】 (1).属何证【score:2 分】 【A】湿邪内蕴 【B】肝胆湿热 【C】肝脾不调 【D】脾虚湿滞 【E】湿热留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 5 (总分:66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11,score:22 分) 1.治疗湿热黄疸热重于湿的主方是 【score:2 分】 【A】大柴胡汤 【B】五苓散 【C】茵陈蒿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甘露消毒丹 【E】小柴胡汤 本题思路: 2.属胆腑郁热证所致的黄疸宜选用 【score:2 分】 【A】大柴胡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龙胆泻肝汤 【C】小柴胡汤 【D】茵陈五苓散 【E】甘露消毒丹 本题思路:
10.治疗阴黄脾虚湿滞证的代表方剂是 【score:2 分】
【A】人参养营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茵陈四苓散 【C】黄芪建中汤 【D】柴胡疏肝散 【E】茵陈术附汤 本题思路: 1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急黄的主证 【score:2 分】 【A】神昏谵语 【B】突然高热 【C】舌质淡,苔白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衄血,大便黑,小便短赤 【E】黄疸迅速加深 本题思路: 二、 A2 型题(总题数:3,score:6 分) 12.患者,男,57 岁。既往有胆石症的病史。昨晚酒 后突发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脘胁胀痛,胸闷心烦, 口苦口干,发热,身重倦怠,大便秘结,尿黄。舌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患者身目发黄,黄色较淡,心悸气短,肢体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苔薄,脉细,其治法为A.温中化湿健脾和胃B.除湿化浊泄热退黄C.清热利湿健脾和胃D.补气养血健脾退黄正确答案:D解析:黄疸之脾虚湿滞证: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
知识模块:黄疸2.黄疸脾虚湿滞证的治法是A.温中化湿、健脾和胃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C.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D.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疸3.下列哪一项不是黄疸湿重于热证的特点A.黄疸不甚鲜明B.头重身困C.舌苔黄腻D.胸脘痞闷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疸4.茵陈蒿汤是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脾虚湿滞证B.寒湿阻遏证C.胆腑郁热证D.热重于湿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疸5.茵陈术附汤是黄疸哪个证型的代表方剂A.湿重于热证B.胆腑郁热证C.热重于湿证D.寒湿困遏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疸6.黄芪建中汤是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脾虚湿滞证B.寒湿阻遏证C.胆腑郁热证D.热重于湿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疸7.茵陈五苓散是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胆腑郁热证B.热重于湿证C.湿重于热证D.寒湿阻遏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疸8.黄疸邪郁肌表,寒热头痛,宜先用下列何方疏表清热、利湿退黄A.麻黄汤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甘露消毒丹D.荆防败毒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疸9.吴又可《温疫论》推崇退黄以什么药为专功A.玄胡粉B.茵陈C.栀子D.大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疸10.《金匮要略》对黄疸的预后提示:“黄疸之病,当以何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A.七日B.十八日C.十日D.八日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疸11.黄疸的辨证要点是A.以阴阳为纲B.区别湿重与热重C.区别热重与寒重D.区分疫毒之盛衰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疸12.萎黄的代表方剂是A.人参养荣汤B.茵陈四苓散C.茵陈五苓散D.柴胡疏肝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疸A.黄疸寒湿阻遏证B.黄疸湿重于热证C.黄疸胆腑郁热证D.黄疸疫毒炽盛证13.茵陈术附汤适用于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疸14.大柴胡汤适用于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疸15.《千金》犀角散适用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疸A.茵陈四苓散B.归芍六君子汤C.鳖甲煎汤D.黄芪建中汤16.黄疸消退后的肝脾不调证方选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疸17.黄疸消退后的气滞血瘀证方选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疸18.黄疸消退后的湿热留恋证方选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疸19.黄疸消退后调治肝脾不调证的代表方剂是A.茵陈四苓散B.柴胡疏肝散C.归芍六君子汤D.逍遥散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黄疸20.黄疸湿重于热证的代表方是A.茵陈蒿汤B.大柴胡汤C.茵陈五苓散D.甘露消毒丹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黄疸21.黄疸胆腑郁热证的特点为A.黄疸鲜明B.上腹右胁疼痛C.疼痛牵引肩背D.寒热往来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黄疸22.黄疸消退后调治气滞血瘀证常选用A.丹栀逍遥散B.逍遥散C.归芍六君子汤D.鳖甲煎丸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黄疸23.疫毒炽盛证黄疸常选用A.大柴胡汤B.茵陈蒿汤C.《千金》犀角散D.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黄疸24.黄疸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脏腑有关A.肝B.脾C.胆D.胃正确答案:A,B,C,D解析:黄疸以脏腑来看,与脾、胃、肝、胆有关。
(中医内科学)黄疸、积聚试卷.doc

(中医内科学)黄疸、积聚试卷[真题] 120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姜某,男,29岁。
平素身体壮实,3天前出现纳食不佳,厌食油腻,形疲乏力,发热口渴,随后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腹部胀满,口苦,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此时最佳治疗的方剂是A.茵陈蒿汤B.茵陈五苓散C.茵陈术附汤D.甘露消毒丹E.以上都不是第2题:哪一本书提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A.《圣济总录》B.《景岳全书》C.《卫生宝鉴》D.《金匮要略》E.以上都不是第3题:黄疸与萎黄的区别在于A.身黄B.苔黄C.以上都不是D.目黄E.尿黄第4题:《金匮要略》对黄疸的预后提示,黄疸之病,当以多少日为期A.十五日B.八日C.七日D.十日E.十八日第5题:茵陈术附汤是哪一部医籍中创制的方剂A.《金匮要略》B.《圣济总录》C.《卫生宝鉴》D.《景岳全书》E.以上都不是第6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急黄的主症A.神昏谵语B.突然高热C.舌质淡,苔白腻D.衄血,大便黑,小便短赤E.黄疸迅速加深第九章中医内科学第7题:患者身、目黄色,鲜明如橘皮,发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色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应首选A.茵陈五苓散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茵陈蒿汤D.茵陈术附汤E.大柴胡汤第8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A.病程较长与较短B.小便黄与不黄C.黄疸鲜明与晦暗D.热证与寒证E.虚证与实证第9题:茵陈蒿汤是治疗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热重于湿证B.胆腑郁热证C.脾虚湿滞证D.寒湿阻遏证E.湿重于热第10题:田某,男,50岁。
1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形体倦怠,头晕泛恶,纳食不佳,厌食油腻,过一周后两目黄染,随后皮肤亦黄,黄色尚鲜明,伴胁痛,脘胀,头重如裹,小便短黄,大便稀溏,舌苔黄腻,脉濡缓。
此时诊断为A.湿热蕴蒸,热重于湿之黄疸B.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之黄疸C.寒湿阻遏型黄疸D.热毒炽盛型黄疸E.脾亏血虚型黄疸第11题:下列哪一项为阳黄中热重于湿型的黄色A.黄色鲜明B.黄色不泽C.掉黄或染衣着色D.黄疸急速加深呈深黄色E.黄色晦暗第12题:大柴胡汤是治疗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热重于湿证B.寒湿阻遏证C.湿重于热证D.胆腑郁热证E.脾虚湿滞证第13题:下列何法为治疗黄疸的重要治则A.祛湿利小便B.清泄热邪C.温化寒湿D.通便泄热E.清热解毒第14题:黄疸的发生,以下列何邪为主A.湿B.暑C.寒D.风E.火第15题:下列哪一项不属《金匮要略》五疽A.黑疽B.谷疽C.胆黄D.酒疽E.女劳疽第16题:哪一本书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治则A.《圣济总录》B.《金匮要略》C.《卫生宝鉴》D.《景岳全书》E.以上都不是第17题:下列哪项为诊断黄疸的最重要依据A.目黄B.身黄C.爪甲上黄D.齿垢黄E.小便黄第18题:某患者黄疸日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纳少脘闷,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中医内科学模拟题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各项,不属黄疸辨证要点的是A、辨黄疸之部位B、辨黄疸病势轻重C、辨阴黄之病因D、辨阳黄、阴黄E、辨阳黄湿热轻重正确答案:A2.治疗血淋,应首选A、丹栀逍遥散B、小蓟饮子C、滋水清肝饮D、八正散E、清骨散正确答案:B3.患者,女,65岁。
咳嗽5天。
咳嫩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色白,身塞,流清涕,头疼,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
若素有寒饮伏肺,兼见咳嗽上气,痰液清稀,胸闷气急,舌淡红,苔白而滑,脉浮紧者,可改投A、清金化痰汤加减B、沙参麦冬汤C、桑杏汤D、二陈平胃散E、小青龙汤正确答案:E4.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
A、脾肾阳虚B、心肺阳虛C、肺脾气虚D、肺肾气虛E、肺阴不足正确答案:B5.患者,男,45岁。
有慢性胃炎病史十余年。
现:脘腹满闷,时轻时重,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
该患者所患疾病证属A、痰湿中阻证B、脾胃虚弱证C、肝胃不和证D、湿热阻胃证E、饮食内停证正确答案:B6.患者,女,22岁。
干咳,连声作呛,咳嗽喉痒,咽喉干痛,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其辨证是A、燥热伤肺证B、阴虚肺热证C、气虚不摄证D、肝火犯胃证E、肾气不固证正确答案:A7.治疗肺胀之痰浊壅肺证,应首选的方剂是(不考)A、越婢加半夏汤B、真武汤合五苓散C、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D、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E、柔白皮汤正确答案:D8.患者,男,39岁。
反复鼻衄3个月,伴头痛,目眩,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其治法是A、清热解毒,宁络止血B、清泻肝胆,活血化瘀C、疏肝理气,凉血止血D、清肝泻火,凉血止血E、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正确答案:D9.李某,女,55岁。
时常感到头痛,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其诊断是A、血虚头痛B、痰浊头痛C、肝阳头痛D、肾虚头痛E、瘀血头痛正确答案:A10.朱某,男,41岁。
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A3型题 5. B1型题 6. X型题1.治疗黄疸的基本大法是A.清热化湿B.运脾利湿C.清热退黄D.祛湿利小便E.清热解毒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者,治法当以何为主A.健脾祛湿B.利胆退黄C.淡渗利湿D.清热化湿E.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3.治疗湿热黄疸热重于湿的主方是A.大柴胡汤B.五苓散C.茵陈蒿汤D.甘露消毒丹E.小柴胡汤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4.属胆腑郁热证所致的黄疸宜选用A.大柴胡汤B.龙胆泻肝汤C.小柴胡汤D.茵陈五苓散E.甘露消毒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若因疫毒炽盛所致的急黄,宜选用A.至宝丹B.安宫牛黄丸C.紫雪丹D.犀角散E.藿香正气散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茵陈术附汤是黄疸的哪个证型的代表方剂A.热重于湿证B.脾虚湿滞证C.寒湿困遏证D.胆腑郁热证E.湿重于热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7.脾虚湿滞所致的阴黄,宜选用A.六君子汤B.补中益气汤C.归脾汤D.右归丸E.黄芪建中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8.黄疸消退后,病体仍有气滞血瘀者,宜选用逍遥散合A.大黄蛰虫丸B.鳖甲煎丸C.血府逐瘀汤D.身痛逐瘀汤E.复元活血汤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9.黄疸消退后仍有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食少口苦,小便黄,苔腻者,宜选用A.逍遥散B.柴胡疏肝散C.茵陈术附汤D.茵陈四苓散E.六君子汤正确答案:D解析:1.热重于湿——症状: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短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症状:身目俱黄,脘闷腹胀,头重身困,嗜卧乏力,纳呆厌食油腻,恶心呕吐,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濡数。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茵陈术附汤是哪一部医籍中创制的方剂A.《金匮要略》B.《圣济总录》C.《卫生宝鉴》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疸2.患者高热,身目深黄,腹胀便秘,烦躁,鼻衄发斑,舌绛苔黄褐干燥,脉弦数,治宜选用A.犀角散B.安宫牛黄丸C.茵陈蒿汤D.清瘟败毒饮正确答案:A解析:为黄疸之阳黄的疫毒炽盛证(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味。
本方功能清热退黄,凉营解毒,适用于湿热疫毒所致的急黄。
知识模块:黄疸3.患者突然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
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其证候是A.湿热并重黄疸B.疫毒炽盛急黄C.湿重于热黄疸D.热重于湿黄疸正确答案:D解析:阳黄证治:①热重于湿证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短少黄赤;兼症:心中懊?,腹部胀满,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苔:舌红,苔黄腻;脉象:脉弦数;病机:湿热熏蒸,阳明热盛,胆汁外溢;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下;方药:茵陈蒿汤;②湿重于热证主症:身目俱黄,但不及前者鲜明;兼症:头身困重,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垢;舌苔:舌苔厚腻微黄;脉象:脉濡数;病机:湿遏热壅,脾失健运,胆汁泛溢;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知识模块:黄疸4.“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是哪一本书最早提出来的A.《诸病源候论》B.《景岳全书》C.《金匮要略》D.《医学心悟》正确答案:C解析: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知识模块:黄疸5.急黄的治法是A.清热利湿,和胃醒神B.清热解毒,利湿化浊C.清热解毒,凉血安神D.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正确答案:D解析:急黄为湿热夹毒,热毒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肌肤而迅速发黄,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积聚)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积聚)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患者腹部积块坚硬,疼痛日渐加剧,面色萎黄,形脱骨立,舌质淡紫,无苔,脉无力。
治宜选用A.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B.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C.八珍汤合化积丸D.四物汤合大黄廑虫丸正确答案:C解析:积证之正虚瘀结证: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知识模块:积聚2.患者腹痛,腹中包块半年。
现包块,面消瘦,经闭不行,舌紫有瘀点,脉弦细。
应诊断为A.食滞痰阻之聚证B.肝气郁滞之聚证C.瘀血内结之积证D.气滞血阻之积证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症状辨证属积证的瘀血内结证。
临床表现: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知识模块:积聚3.某女,75岁。
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不思饮食,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面肢浮肿,舌质淡紫,脉弦细。
治疗方剂宜首选A.六君子汤合鳖甲煎丸加减B.膈下逐瘀汤合鳖甲煎丸加减C.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D.八珍汤合鳖甲煎丸加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积聚4.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主要用于A.肝气郁结之郁证B.肝气犯胃之胃痛C.气滞血瘀之腹痛D.气滞血阻之积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积聚5.首先提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医著是A.《金匮要略》B.《黄帝内经》C.《丹溪心法》D.《杂病广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积聚6.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
治疗方法宜首选A.理气化痰,导滞散结B.补益气血,活血化瘀C.疏肝解郁,行气散结D.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积聚7.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中医内科学(黄疸)模拟试卷4

【B】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之黄疸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寒湿阻遏型黄疸 【D】热毒炽盛型黄疸 【E】脾亏血虚型黄疸 本题思路: (2).治法宜用【score:2 分】 【A】清热解毒化湿 【B】清热凉血解毒 【C】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D】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疏肝利胆,清热导滞 本题思路: (3).最佳治疗方剂是【score:2 分】 【A】茵陈五苓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栀子柏皮汤 【C】大黄硝石汤 【D】茵陈蒿汤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C】表、里 【D】脾、胃、肝、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心、小肠 本题思路: 6.黄疸的诸多病理因素中,成为黄疸形成关键的是 【score:2 分】 【A】热 【B】寒 【C】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瘀血 【E】酒食 本题思路: 7.黄疸病的重要特征是 【score:2 分】 【A】小便黄 【B】齿垢黄 【C】身黄 【D】爪甲黄 【E】目睛黄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8.黄疸的辨证要点是 【score:2 分】
【A】以阴阳为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区别湿重与热重 【C】区别热重与寒重 【D】区分疫毒之盛衰 【E】以虚实为纲 本题思路: 9.阴黄辨证以何为主 【score:2 分】 【A】湿热 【B】血瘀 【C】热重于温 【D】脾虚寒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湿重于热 本题思路: 10.黄疸与萎黄的鉴别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萎黄双目不黄 【B】黄疸目黄、身黄、尿黄
【C】健脾和胃,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寒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调理脾胃,益气补血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3).最佳治疗方剂是【score:2 分】 【A】茵陈蒿汤 【B】茵陈五苓散 【C】茵陈术附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黄芪建中汤 【E】小建中汤 本题思路: 田某,男,50 岁。1 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形体倦 怠,头晕泛恶,纳食不佳,厌食油腻,过一周后两目 黄染,随后皮肤亦黄,黄色尚鲜明,伴胁痛,脘胀, 头重如裹,小便短黄,大便稀溏,舌苔黄腻,脉濡 数。【score:6 分】 (1).此时诊断为【score:2 分】 【A】湿热蕴蒸,热重于湿之黄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 (中医内科学)黄疸、积聚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姜某,男,29岁。
平素身体壮实,3天前出现纳食不佳,厌食油腻,形疲乏力,发热口渴,随后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腹部胀满,口苦,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此时最佳治疗的方剂是A.茵陈蒿汤B.茵陈五苓散C.茵陈术附汤D.甘露消毒丹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题:哪一本书提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A.《圣济总录》B.《景岳全书》C.《卫生宝鉴》D.《金匮要略》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题:黄疸与萎黄的区别在于A.身黄B.苔黄C.以上都不是D.目黄E.尿黄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金匮要略》对黄疸的预后提示,黄疸之病,当以多少日为期A.十五日B.八日C.七日D.十日E.十八日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5题:茵陈术附汤是哪一部医籍中创制的方剂A.《金匮要略》B.《圣济总录》C.《卫生宝鉴》D.《景岳全书》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6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急黄的主症A.神昏谵语B.突然高热C.舌质淡,苔白腻D.衄血,大便黑,小便短赤E.黄疸迅速加深第九章中医内科学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7题:患者身、目黄色,鲜明如橘皮,发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色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应首选A.茵陈五苓散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茵陈蒿汤D.茵陈术附汤E.大柴胡汤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案为阳黄,热重于湿型。
故应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
第8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A.病程较长与较短B.小便黄与不黄C.黄疸鲜明与晦暗D.热证与寒证E.虚证与实证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9题:茵陈蒿汤是治疗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热重于湿证B.胆腑郁热证C.脾虚湿滞证D.寒湿阻遏证E.湿重于热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0题:田某,男,50岁。
1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形体倦怠,头晕泛恶,纳食不佳,厌食油腻,过一周后两目黄染,随后皮肤亦黄,黄色尚鲜明,伴胁痛,脘胀,头重如裹,小便短黄,大便稀溏,舌苔黄腻,脉濡缓。
此时诊断为A.湿热蕴蒸,热重于湿之黄疸B.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之黄疸C.寒湿阻遏型黄疸D.热毒炽盛型黄疸E.脾亏血虚型黄疸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1题:下列哪一项为阳黄中热重于湿型的黄色A.黄色鲜明B.黄色不泽C.掉黄或染衣着色D.黄疸急速加深呈深黄色E.黄色晦暗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2题:大柴胡汤是治疗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A.热重于湿证B.寒湿阻遏证C.湿重于热证D.胆腑郁热证E.脾虚湿滞证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3题:下列何法为治疗黄疸的重要治则A.祛湿利小便B.清泄热邪C.温化寒湿D.通便泄热E.清热解毒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4题:黄疸的发生,以下列何邪为主A.湿B.暑C.寒D.风E.火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5题:下列哪一项不属《金匮要略》五疽A.黑疽B.谷疽C.胆黄D.酒疽E.女劳疽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6题:哪一本书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治则A.《圣济总录》B.《金匮要略》C.《卫生宝鉴》D.《景岳全书》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7题:下列哪项为诊断黄疸的最重要依据A.目黄B.身黄C.爪甲上黄D.齿垢黄E.小便黄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8题:某患者黄疸日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纳少脘闷,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宜用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C.健脾和胃,温化寒湿D.调理脾胃,益气补血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9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与黄疸的发生关系密切A.胆B.胃C.肝D.膀胱E.脾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0题:急黄的最主要病机是A.湿热熏蒸,湿遏热伏B.湿热夹毒,热毒炽盛C.肝胆郁热,气机阻滞D.湿热内蕴,蒙蔽心包E.瘀阻肝脾,水气内聚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1题:某患者既往有胆结石病史,突然出现身目染黄,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
治疗当用A.柴芩温胆汤B.以上都不是C.黄连温胆汤D.小柴胡汤E.大柴胡汤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2题:黄疸邪郁肌表,寒热头痛,宜先用下列何方疏表清热、利湿退黄A.三仁汤B.麻黄汤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D.荆防败毒散E.甘露消毒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3题:患者积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胀与痛并存舌苔薄,脉沉实。
其证候是A.气滞血阻B.血瘀气结C.湿热蕴结D.气滞湿阻E.气机阻滞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气滞血阻病初起故积块软而不坚,舌薄,脉沉实,为气滞之象。
第24题:胡某,腹中积块,按之觉硬,痛处不移,面暗消瘦,体倦乏力,纳食减少,时有寒热,经闭不行,舌'质青紫,脉弦滑。
辨证属于A.肝郁气滞型B.食滞痰阻型C.气郁血阻型D.气结血瘀型E.正虚痰结型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5题:积聚的病机主要是A.虫阻脉道,血络受阻B.气滞血瘀,水停腹中C.气机阻滞,瘀血内结D.痰湿内阻,瘀血内结E.湿痰内聚,气血瘀滞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6题:正虚瘀结型积证患者,若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消瘦脱形,饮食大减,舌质淡紫,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治疗应用A.八珍汤B.化积丸C.膈下逐瘀汤D.八珍汤合化积丸E.膈下逐瘀汤合八珍汤第九章中医内科学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7题:寒湿中阻型聚证的最佳治疗方剂是A.失笑散B.逍遥散C.金铃子散D.柴胡疏肝散E.木香顺气散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8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积聚的发病原因A.饮食所伤B.情志失调C.外感湿热D.它病转移E.感受寒湿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9题: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治疗方法宜首选A.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B.理气消积,活血散结C.补益气血,活血化瘀D.理气化痰,导滞散结E.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0题:积聚的病位主要在A.肝、胆B.脾、肾C.肝、肾D.肺、肾E.肝、脾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1题:夏某,男,38岁。
症见腹中积块,胀满疼痛,按之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舌苔薄白,脉弦。
最佳选方是A.逍遥散B.六磨汤C.少腹逐瘀汤D.膈下逐瘀汤E.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2题:某男,65岁,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证属A.腹痛之湿热壅滞证B.积证之瘀血内结证C.腹痛之气滞血瘀证D.积证之正虚瘀结证E.积证之气滞血阻证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3题:某女,75岁,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不思饮食,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面肢浮肿,舌质淡紫,脉弦细。
治疗方剂宜首选A.六君子汤合鳖甲煎丸加减B.膈下逐瘀汤合鳖甲煎丸加减C.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D.八珍汤合鳖甲煎丸加减E.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4题: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
治疗方法宜首选A.理气化痰,导滞散结B.祛瘀软坚,兼调脾胃C.补益气血,活血化瘀D.疏肝解郁,行气散结E.理气消积,活血散瘀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5题:积证之瘀血内结证的治疗方剂首选A.膈下逐瘀汤B.身痛逐瘀汤C.通窍活血汤D.血府逐瘀汤E.少腹逐瘀汤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6题:治疗积聚气机阻滞证,应首选A.五磨饮子B.柴胡疏肝散C.大七气汤D.六磨汤E.木香顺气散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7题: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治疗方剂宜首选A.柴胡疏肝散B.平胃散C.逍遥散D.木香顺气散E.六磨汤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8题:赵某,男,34岁。
近日腹胀或痛,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按之则胀痛更甚,纳食减退,大便秘结,舌苔腻,脉弦滑,证属A.气滞血阻型积证B.气结血瘀型积证C.肝郁气滞型聚证D.食滞痰阻型聚证E.肝气夹痰型聚证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9题:患者,女,50岁。
症见积块坚硬,疼痛渐重,面色蒌黄或黧黑,肌肉瘦削,饮食锐减,舌淡紫,无苔,脉弦细。
其治法为A.理气活血,通络消积B.理气活血,软坚散结C.理气活血,祛瘀软坚D.大补气血,活血化瘀E.通滞去积,活血化瘀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0题:若积证气滞血阻型患者兼见恶寒发热,头身酸痛,舌苔白腻,脉浮弦大。
治疗应予A.柴胡疏肝散B.五积散C.以上都不是D.失笑散E.逍遥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1题:下列哪项不是聚证的特征A.结块无形B.病在气分C.包块聚散无常D.痛无定处E.是为脏病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42题:下列哪项不是积证的特征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A.病在气分B.结块有形C.是为脏病D.痛有定处E.结块固定不移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3题: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主要用于A.肝气犯胃之呕吐B.气滞血阻之积证C.气滞血瘀之腹痛D.肝气郁结之郁证E.肝气犯胃之胃痛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4题:杜某,病由抑郁而起,症见腹部结块,或左或右,走窜不定,按之略痛,脘胁不舒,嗳气频频,便艰纳呆,苔薄,脉弦,证属A.聚证--肝郁气滞B.聚证--食滞痰阻C.积证--气结血瘀D.积证--气郁血阻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5题:瘀血内结型积证患者,若积块硬痛不移,面暗消瘦,纳呆,舌有瘀斑,脉涩,宜选用A.六磨汤B.大七气汤C.化积丸D.八珍汤E.膈下逐瘀汤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