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局域网(精选)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地理范围较小的范围内,由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组成,通过局域网技术进行连接和通信的网络形式。
它可以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小范围的网络环境中,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传输等功能。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Wi-Fi、局域网虚拟化等。
一、以太网以太网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速度通常为10Mbps、100Mbps或1000Mbps。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冲突检测)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具有简单、稳定、成本低廉等优点。
以太网常用于家庭网络、小型办公室等场景。
二、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Wi-Fi技术基于IEEE 802.11系列无线标准,可以提供高速无线网络连接。
Wi-Fi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咖啡厅、酒店等场所,用户可以通过Wi-Fi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并访问互联网。
三、局域网虚拟化局域网虚拟化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局域网的技术。
通过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技术,可以实现逻辑上的隔离和分割,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VLAN技术基于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可以将不同的用户、部门或应用划分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
四、局域网交换技术局域网交换技术是指使用交换机进行局域网数据转发和通信的技术。
与传统的集线器相比,交换机能够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提高了局域网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常见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包括以太网交换、虚拟局域网交换等。
五、局域网安全技术局域网安全技术是保护局域网网络安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常见的局域网安全技术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与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与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一、局域网(LAN)的概念和特点局域网,指的是在相对较小范围内连接在一起的多台计算机的网络。
它们通常被用于办公室、学校、住宅区等地,以满足内部通信和资源共享的需求。
局域网的特点如下:1. 范围有限:局域网的范围通常只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局部区域内,比如一个办公室、一个学校校园等。
2. 高带宽:由于范围相对较小,局域网可以使用高速的传输媒介(如光纤),实现高带宽的通信。
3. 低延迟:局域网内部的传输距离较短,可以保证较低的网络延迟,提供实时性的通信。
4. 数据安全:局域网通常由私有网络组成,可以通过物理或逻辑隔离来保护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二、广域网(WAN)的概念和特点广域网,指的是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它们用于连接不同位置的局域网,实现多个局域网之间的远程通信。
广域网的特点如下:1. 跨越大区域:广域网可以覆盖城市、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网络,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2. 低带宽:由于传输距离较远,广域网通常使用慢速的传输媒介,如电话线路或者卫星链路,导致带宽相对较低。
3. 高延迟:广域网的传输距离较长,网络延迟相对较高,可能会导致通信的不稳定和延迟。
4. 数据安全:广域网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三、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应用1. 局域网的应用:局域网主要用于办公室、学校和住宅区等限定区域内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例如,在办公室中,局域网可以用于连接员工的电脑、打印机、文件服务器等设备,实现内部的文件共享和办公数据的传输。
2. 广域网的应用:广域网主要用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之间的远程通信。
例如,一个跨国公司可以使用广域网连接其全球各个分支机构,实现分支机构之间的远程办公、文件共享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功能要求,计算机网络可以被分类为以下几种类型。
1.局域网(LAN)局域网是将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的网络,例如办公楼、学校或者是家庭。
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技术作为传输介质,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2.广域网(WAN)广域网是将局域网连接起来的网络,覆盖范围更广。
广域网通常通过方式线、光纤等传输介质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实现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
3.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而成。
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4.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网络。
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实现灵活的移动和便捷的网络连接,常用于办公室、图书馆和公共场所等地方。
5.存储区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是专门用于连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网络。
SAN通常使用高速传输技术,如光纤通道,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存储和数据管理功能。
6.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小型传感器设备组成的网络,用于监测和收集环境中的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常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和物联网等领域。
7.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络是利用公共网络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建立安全连接的私有网络。
VPN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常用于远程办公和远程访问私有网络。
8.VoIP网络VoIP网络是利用IP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的网络。
VoIP技术可以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低成本的语音通信。
9.云计算网络云计算网络是将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的网络。
云计算网络可以实现资源的弹性使用和按需分配,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计算和存储服务。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无附件。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
它提供了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在无需有线连接的情况下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计算机设备的局域网。
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取代了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的核心组件包括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而无线网卡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更灵活的网络连接方式。
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必须通过有限长度的网线来进行,而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实现网络连接,避免了网线长度的限制,用户可以在范围内自由移动,随时随地访问网络和共享资源。
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1. Wi-Fi技术(IEEE 802.11系列)Wi-Fi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之一。
它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了多个子标准,如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等。
Wi-Fi技术使用无线接入点作为中心节点,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远的传输距离,在大部分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可以找到Wi-Fi网络。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通过使用蓝牙无线技术,实现了低功耗和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
蓝牙技术通常用于连接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设备,提供无线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
3. 无线局域网Mesh网络无线局域网Mesh网络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分布式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分布于一个间房、每个楼层、整栋楼及楼群之间等,范围一般在2km以内,最大距离不超过10km。
它是在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大量推广使用之后过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它容易管理与配置;另一方面,容易构成简洁整齐的拓朴结构。
局域网速率高,延迟小,传输速率通常为10Mpbs-2Gbps.因此,网络节点往往能对等地参与对整个网络的使用与监控。
再加上成本低、应用广、组网方便及使用灵活等特点,深爱用户欢迎,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最活跃进的一个分支。
局域网的物理风络通常只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它的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随着使用局域网带来的好处,人们逐渐要求扩大局域网的范围,或者要求将己经使用的局域网互相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因此,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与社会服务部门的计算机连网需求,实现大量用户、多种信息传输的综合信息网络。
城域网主要指在型企业集团、ISP、电信部门、有线电视台和政府构建的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
3)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4)广域网的覆盖范围很大、几个城市,一个国家,几个国家甚至全球都属于广域网的范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或几万公里。
由于广域网公布距离在主远,其速率要比局域网低得多。
另外在广域网中,网络之间连接用的通信线路大多租用专线,当然也有专门铺设的线路。
计算机网络——精选推荐

计算机⽹络概述互联⽹的核⼼部分1.路由器(router)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2.交换按照某种⽅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3.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连接(占⽤通信资源)-通话(⼀直占⽤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户始终占⽤端到端通信资源。
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4.分组交换采⽤存储转发技术。
报⽂要发送的整个数据。
分组交换⽅式是先把报⽂划分成⼀个个更⼩的等长数据段,再在每⼀个数据段的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部,就形成了⼀个分组,分组⼜称为包,分组的⾸部也可称为包头。
我们讨论互联⽹的核⼼部分中的路由器转发分组时,往往把单个⽹络简化成⼀条链路,⽽路由器成为核⼼部分的结点。
当⽹络中的某些结点和链路出现故障时,在各路由器中运⾏的路由选择协议能够⾃动找到转发分组最合适的路径。
优点优点采⽤的⼿段⾼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个分组独⽴地选择合适的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先不建⽴连接就能向其他分组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使⽹络有很好的⽣存性带来的新问题:①产⽣排队时延,②⽆法确定端到端所需的带宽,③分组携带的控制信息也带来⼀定开销。
5.报⽂交换基于存储转发技术。
6.三种交换⽅式的主要特点归纳交换⽅式主要特点电路交换整个报⽂的⽐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个管道中传输。
报⽂交换整个报⽂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询转发表,转发到下⼀个转发点。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1.⽹络协议简称协议。
为进⾏⽹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这⾥的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
由三个要素组成2.划分层次分层的好处1. 各层之间是独⽴的2. 灵活性好3. 结构上可分隔开4. 易于实现和维护5. 能促进标准化⼯作各层需要完成的⼤致功能总结计算机⽹络的各层以及协议的集合就是⽹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PPT课件

的计算机网络。在局域网中,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其分布范围一般在10 m以
上和几千米之内,因此局域网的本质特征是分布距离短。另外,构成局域网
的微机可以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如IBM兼容机与Apple公司的Macintosh系统就
可以连接在一起。
• 1.局域网的特点 • (1)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通常在几米至几千米内。它适用于校园、
•
(4) 网卡提供数据缓存能力。
•
(5) 网卡还能实现某些接口功能。
•
•
3.3.4 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媒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
础之一。传输介质的性能特点对传输速率、通信的距离、可连接的网络
节点数目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均有很大的影响,必须根据不同的通信
要求,合理地选择传输介质。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
•
网卡的基本功能有:
•
(1) 网卡实现工作站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
电信号匹配,接收和执行工作站与服务器送来的各种控制命令,完成物
理层的功能。
•
(2) 网卡实现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功能,包括网络
存取控制、信息帧的发送与接收、差错校验、串并代码转换等。
•
•
(3) 网卡实现无盘工作站的复位及引导。
•
2.局域网的分类
• 根据用途和传输速率的不同,可以把局域网划分为四种:
•
● 程控小交换机管理的局域网;
•
● 局部区域网络;
•
● 高速局部区域网络;
•
● 宽带网。
•
这几类局域网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要求而分别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性能、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方式、软/硬接口、传输介质以及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章 局域网

2022/3/23
25
以太网名字的由来
1973年,Bob Metcalfe将该系统命名为“以太网 ――Ethernet”。“ 以太网――Ethernet”中的“ether” 源于物理学名词,“以太”最初被认为是电磁波的传 输介质,宇宙中充满了“以太”,因此电磁波将被传 输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DIX 以 太 网 标 准 有 两 个 版 本 : 1980 年 9 月 发 布 的 1.0版本和1982年11月发布的2.0版本。
2022/3/23
27
以太网的标准
1985 年 , IEEE 在 DIX 以 太 网 标 准 的 基 础 上 制 定 了 IEEE
802.3标准,术语“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
802.7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 建议;
802.8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光纤网络技术的 建议;
802.9综合话音/数据的局域网(IVD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10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
802.11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第 4 章 局域网(LAN)
4.1 LAN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4.2 局域网的IEEE 802标准 4.3 局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 4.4 CSMA/CD协议和IEEE 802.3标准 4.5 令牌总线和IEEE 802.4标准 4.6 令牌环和IEEE 802.5标准 4.7 高速局域网技术与无线局域网技术 4.8 综合布线技术
802.12 100Mbps高速以太网按需优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00V20G22-/3A/23ny LAN。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