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总部大楼设计惹争议
新时代设计——分析CCTV新总部大楼

188区域治理CASE作者简介:尤 材,生于1995年,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新时代设计——分析CCTV 新总部大楼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尤材摘要:本文主要从CCTV新总部大楼谈起,以解读CCTV大楼的历史地位以及设计师对于该建筑的城市理论。
通过对艺术本质、艺术接受、艺术功能的思考和分析,探索建筑的新时代。
关键词:CCTV新总部大楼;功能与形式;新时代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5-0188-0001一、CCTV 大楼(一)形象与形式当有些人惊叹并且赞美CCTV 大楼的宏伟、惊奇的造型中时,也有些人非声一片。
争论的焦点也越来越激烈,同时焦点也是建造这一所大楼的价值所在。
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建筑为什么会在那么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而且获得全票的通过。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媒体机构,代表官方、诺言、权势巨子是中国最靠得住的公家。
Remkoolhaas 的设计符合其建筑形象的要求。
(二)文化自信CCTV 新总部大楼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总感觉设计的如此简单、随意,似乎缺少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我国的建筑形式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例如皇宫北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府、等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建筑经验。
而作为我国首都的地标之一的CCTV 大楼是否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这或多或少是不能被公众迅速接受的原因之一。
二、新时代设计即使是被《时代》杂志评为建筑奇迹之一的新cctv 总部,同时也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那么一座好建筑能提供什么呢?接下来我想从艺术的本质、艺术功能、艺术接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艺术本质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在整个人类文化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艺术的起源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历史久远。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与人类文化共同发展。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时刻注意赋予作品文化的内涵。
例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就蕴含了当地的文化,整体延续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粉墙黛瓦、马头墙、“中国黑”等。
不伦不类的央视新大楼及其命名问题

不伦不类的央视新大楼及其命名问题
不伦不类的央视新大楼及其命名问题
作为投资百亿的标志性建筑,央视新大楼应当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建筑技术性,二是建筑艺术性。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它必须符合科学规律,才能发挥作用。
十分显然,技术要受限于客观条件,而客观条件制约技术应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技术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才能加以利用。
央视新大楼成人字型,而中部形成的多边形镂空,不符合建筑技术的稳定性原理;违背了三条腿才稳定的科学常识;为了使不稳定成为稳定,需要多用钢材,从而增加投资,造成浪费;人字型倾斜,内部形成倾角,影响使用率和使用面积。
在建筑艺术上应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央视新大楼不仅没有贯彻这一点,而且完全丧失了中国传统建筑物的艺术特点。
央视新大楼的设计思想表现为追求怪异、奇特,妄想一鸣惊人。
适得其反,人们称之为“大裤衩”,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中国路桥网官方微博指出:〝央视大楼的造型充分说明:表面是奢华的,内容是空洞的;立场是倾斜的,思路是混乱的;姿态是下跪的,形式是扭曲的!从每个角度看都充满法律漏洞!……〞。
最近有网友称,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是对外传播智慧的重要视窗,而新大楼中部形成的多边形镂空,酷似一个巨大的视窗,定名为〝智窗〞十分合适。
6月2日,央视总编室公共关系科工作人员否认了网上的传闻,称新大楼命名为〝智窗〞是不可能的,目前新大楼的最终名称暂未公布。
其实〝智窗〞犹似微软的“视窗”,算不上独创。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影响李萍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影响李萍发布时间:2023-06-17T10:15:22.314Z 来源:《小城镇建设》2023年4期作者:李萍[导读]天津天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空港经济区 300000一、解构主义建筑思潮(一)解构主义背景以人文哲学为背景的解构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在二战后,理性主义和非理性思潮平分秋色,欧美哲学即是在此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以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存在主义为主要代表流派的“人本主义”哲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拥有了发展空间。
其中,结构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语言符号学的方法,成为了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从而创始了建筑学中的符号学理论。
综合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法国哲学家)和罗兰巴特的观点,可以把反二元对抗、反权威、反中心、反“非黑即白”概括为解构主义的特点。
一些建筑师受此影响,将解构主义建筑不断往前推进,涌现出了大批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及划时代的建筑作品,为世界建筑发展史增添了强有力的一笔。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概念界定建筑中的解构主义,它的哲学基础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提倡的解构主义哲学。
此前德里达在这之前被人们认为是结构主义者,后来他全面攻击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转为解构主义哲学,解构理论刚刚提出的那段时间,西方文化界掀起了一阵解构风。
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以至于神学都在德里达的启蒙下,尝试进行各种分解、颠倒、变构、重建似的研究。
最终这阵风也吹进了建筑界学子们的头脑与创作中了。
运用解构哲学在建筑中表现“无”、“不在”、“不在的在”等等,在建筑创作中采用“编造”、“解图”、“解位”、“虚构基地”“编造出比现有基地更多的东西”,“对地的解剖”还有“解位是同时又在基地上又不在基地上”。
解构建筑的形象特征可以总结为“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和奇绝”,解构建筑的形状、色彩、比例、尺度和方向的处理都打破原来建筑的条条框框,建筑手法极度自由,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疏散凌乱感。
北京十大“怪建筑”

北京十大“怪建筑”(2017-09-22 21:23:18)原文地址:北京十大“怪建筑”作者:小雨点_1楼市资本论注意到,中央特别关注了北京市的“怪建筑”问题,并强调要:“注重城市建设基调把控,避免成为‘怪建筑’的试验场”。
楼市资本论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北京市都有哪些“怪建筑”。
北京日报电子版截图01 北京怪建筑之一:银河SOHO近年来,北京出现了一批造型奇异的建筑,围绕它们的争论此起彼伏,而其中由知名开发商SOHO中国开发的“巨蛋”,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焦点。
在北京东二环西侧,元大都旧城之内,英籍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庞大而怪异的四枚“巨蛋”——“银河SOHO”建筑群。
因其地理位置正处于北京市旧城保护范围内,扎哈过于现代和前卫的流线设计也曾引起争议和批评,涉嫌破坏北京古城风貌。
02 北京怪建筑之二:新央视大楼新央视大楼设计由荷兰的库哈斯,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CADI)合作完成。
央视新楼在天际勾勒出一幅明晰的杂技造型办的轮廓线。
该建筑没有传统的底部和顶部,也无始无终,更没有指向天际的尖塔,而是由两栋倾斜的塔楼作为支柱,在悬空约180米处分别向外横挑数十米进行“空中对接”,形成一个巨大的连续的环,整个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及富有想象空间。
其中,大家称呼最多的还是“大裤衩”。
03 北京怪建筑之三:林达海鱼广场这个形如一只巨大“毛毛虫”的建筑群位于北京东四环小武基路北侧,5栋楼组成的“海渔广场”楼群。
据了解,该楼设计之初是集办公、居住、酒店等为一体的综合体。
其中,主楼的拱形鱼嘴拱门寓意将财气和贵气吸入商区。
网友纷纷表示该建筑群缺乏美感,像一只笨重而毫无美感的毛毛虫,他们对大街上出现这么扎眼而丑陋的楼群表示不解,并对设计师的审美表示深深的担忧。
04 北京怪建筑之四:兴创大厦“大肠塔”---兴创大厦,位于大兴。
网友们为这座大厦起了一大堆外号,排烟管、呼啦圈、蚕蛹、京南第一扭、弹簧……其中最受拥护的还是“大肠塔”。
CCTV新总部建筑设计理念浅析

CCTV新总部建筑设计理念浅析摘要:从戴维·史密斯·卡彭的建筑理论出发,以形式、功能、意义、结构、文脉和意志等六个建筑学的哲学基本范畴为研究视角,并结合雷姆·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浅要分析了CCTV 新总部的建筑设计理念。
关键词:CCTV新总部建筑设计建筑理论CCTV新总部是当代建筑界十分活跃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代表作品,雷姆·库哈斯以其新奇的作品和独到的理念著称。
2002年库哈斯带着他独一无二的CCTV 新总部方案来到了中国,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这个建筑所表达的设计思想却一直被它奇特的造型和不菲的造价招来的争议所淹没[1],这使得处在风口浪尖上的CCTV新总部变得越来越不真实而脱离了它本来的面目[2],同时人们对库氏理念的评价也越发不理性[3]。
无论怎样,再新奇复杂的理念也离不开建筑学的哲学基本范畴,引入戴维·史密斯·卡彭的建筑理论分析库哈斯的建筑设计思想,有助于对CCTV新总部建筑设计理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1 戴维·史密斯·卡彭的建筑理论戴维·史密斯·卡彭的建筑理论是以西方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建筑理论史和哲学史为依据,将所有建筑理念统一成一个均衡且包罗万象的整体,并将其纳入哲学体系之中[4]。
该理论共分六个哲学基本范畴,其中包括三个基本范畴和由这三个基本范畴两两衍生出来的三个派生范畴。
三个基本范畴包括:形式——包括点、线、面、体积、比例、尺度、网格、色彩等形式及美学规律,以形式主义为代表[5]41。
功能——包括系统论、心理学等理论所反映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以功能主义为代表[5]71。
意义——对传统风格的思考,到底是回顾过去还是展望未来,以历史主义为代表[5]107。
三个派生范畴包括:结构——从结构的最初产生到实现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等三要素,以结构主义为代表[5]143。
关于CCTV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设计方案的分析

关于CCTV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设计方案的分析总体概况;由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 位于北京东三环路的中央商务区内,占地总面积19.7公顷,由中央电视台(CC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及室外工程组成。
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 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10万平方米,共27400余块)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
钢结构总用钢量高达12万吨,混凝土总用量达33万立方米。
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
它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2007年十大建筑奇迹中,北京就拥有三处(另两处为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但由于这栋建筑造型花费庞大(约50亿人民币但是总建筑费用远超预期高达200亿人民币其中设计费用高达3.5亿平均每平米630元)、过于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隐患而备受争议。
方案特点:在库哈斯的方案中,整个工程在占地10公顷上的地块分别做CCTV,和TVCC(电视文化中心),其中CCTV 被设计成一座高237M的面积为40.5万㎡的扭曲状大楼。
大楼内部的功能排放次序是是按照电视制作节目的次序而行的,把行政,新闻,广播,演播室,和制作室等相互联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环形过程。
在地块上与CCTV大楼相对应的是相对独立的高层建筑TVCC。
TVCC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功能由酒店,参观中心,公共剧场组成。
其中将两部分分开有两个原因,第一处于安全考虑,CCTV作为国家媒体机构在安全方面要求严格。
同时他有需要建立作为媒体机构开放姿态以更加深入接触观众和市民。
第二两栋建筑特殊位置关系产生了一种张力和对话,使路人在行进过程中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三)——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

以质感强烈 的装饰 . 体现央视新台址外 立面的雄浑 与气势 。 b )C C T V 新 台址主楼幕墙 的设 计和安 装 以 “ 菱形 钢格
构” 为 单元进行 , 每个 菱形格 构 由钢框 、 竖棂 、 横楣 和玻璃板
块组成 。最初的方案立面是满 布的斜网格 , 对斜 网格进行初
回到 原先预控位置。 由于 “ 菱形钢格构 ” 和“ 薄型单元玻璃幕 墙” 的施工是 随着 主体 结构施 工 同步 进行的 , 幕墙 系统设计
际, 本 文对 央视新 厦 C C T V大楼及幕墙设计 进行 解读 , 回顾 C C T V设计及 建造施 工历程 , 库哈斯 的富有想 象力的 方案能在 中国 变成真正的建筑 , 既 饱 含 了 中 国人 的 心 血 和 劳动 , 又凝 聚 了 中 国人 的 勤 劳和 智 慧 , 正是 当今 中 国创 新 、 发 展 的 象征 关键词 :反 幕墙 的幕墙 ;颠覆 与创新 ;抗震性 能设计 ;偶 然荷载一 爆炸 ;破 损安全
幕墙 , 更是对传 统幕墙理 念 的跨 越和突破 , 其 外立 面上 不规
则分 布的“ 菱形钢格 构” 既是建 筑的外观装饰 , 又是 幕墙基于 的结构 。特种玻璃表面被烧 制成 灰色彩釉 , 更有效遮蔽 E t 晒,
道劲有 力的菱形钢格构 、 “ 钻石 ” 状 的双银低辐 射安 全玻璃配
央视新厦 C C T 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 三)
反建筑 的建筑 、 反幕墙 的幕墙
龙 文 志
摘 要 :C C T V新总部 大楼 2 0 0 3年 1 0月开建 以来、 赞贬参半, 正如 当年 的悉尼歌剧 院一样 , 来 自社会各界 的争论愈 演愈 烈。 2 0 1 3年 l 1月 7日世界 高层都 市建筑学会“ 2 0 1 3年度 高层建筑奖” 评选在 美国芝加哥揭晓 。中央电视 台新址 大楼在 6 o余 个入 围项 目中脱 颖而 出, 获得最 高奖——2 0 1 3年度全 球最佳 高层 建筑奖 。在 C C T V获得 ( C T B U H) “ 2 0 1 3年度 高层 受力 是不均匀 的, 这样不仅材
央视倾斜不倒的秘密

央视新址工程强悍揭秘为何斜而不倒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位于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
CCTV主楼含两栋分别为52层、高234米和44层、高194米的塔楼,并由14层、56米高,重1.8万吨的悬臂钢结构连接,总建筑面积47.3万平方米,号称“中国公共建筑…第一单‟”。
该工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配套工程。
北京的东三环路边,一座巨大的钢铁建筑迅速生长,完整的躯体已然袒露形状,如今,光亮的玻璃幕墙正在建筑外立面延展,在冬日的阳光里生辉。
与周围景观是否协调;会不会给本已紧张的区域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对这个钢铁大家伙产生的有关疑虑在增多,但人们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的关注热情,随着它的长高也在升级。
不久前,人们看到,建筑的组成部分——两栋倾斜的塔楼在162米的高空变形扭曲之后,终于拥抱在一起,工程人员把这称作“悬臂钢结构合龙成功”。
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大楼带来不同的感官印象:有人说它像一只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有人说它像汽车人带头大哥擎天柱的两条粗壮大腿——正因为结构特殊,在建筑界没有现成施工规范可循,使得工程的科技含量和施工难度世所罕见。
在英国《泰晤士报》组织的评选中,央视新址跻身“当今全球建设中十大…最强悍‟工程”行列。
现在,我们就去探究一下,央视新址工程究竟怎样“强悍”?塔楼倾斜6度为何斜而不倒?关于央视新址,坊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建设过程中,北京市建委接到不少市民的“投诉”:“东三环边上有两座楼越盖越歪,都快撞上了!”——故事的真实成分有多少暂且不论,但却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问题:两座塔楼双向倾斜6度,央视新址为什么会斜而不倒?中建三局钢结构公司央视新址项目执行经理欧阳超解释说,从外面看楼是斜的,顶是歪的,有14层是悬空的,实际上大楼核心筒是垂直的,地板是水平的,悬空部分通过钢桁梁、外龙骨和斜向拉杆分散受力,“是绝对安全的”。
还有很多人看着央视大楼的两座“斜塔”心中纳闷,楼里屋子的形状是不是也不规则?关于大楼的电梯,网上也流传着两个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新总部大楼设计惹争议
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方案(如下图)已确立,引发各方争议,反对者认为该方案造价昂贵,耗资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且与城市环境极不协调,是一处“最昂贵的秀场” 据《财经时报》记者周文翰撰文《最昂贵的秀场》称:2008年7月27日,你驾驶你已经有点过气的银灰色2.7L索纳塔汽车,在燕莎商城那里拐到东三环路上,一路向南驶去。
奥运会开幕已经几天了,你想逃离北京,逃离这座过分热闹的城市。
路过依旧豪华的长城饭店,路过高耸的京广中心,不可避免的,你的视野的右侧出现了一只巨大的银色恐龙,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组成的钢铁与玻璃之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你的目光穿过洞,看到了更多的楼、蓝天、太空。
也许,你看到的这个扭动的银色恐龙就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央视最昂贵的一次作秀――即使附近就是更高的国贸中心主楼,这个足够另类的建筑依然会让你一看到它就想起这是CCTV。
著名的三维图像开发商水晶石公司网页上透露的“内部信息”称,在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招标初审中,库哈斯的OMA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获得第一名。
水晶石公司为这位荷兰建筑大师的方案制作了视觉冲击力有如美国大片的动画渲染图――库为这段四分钟的动画付出了每分钟20万RMB的代价――动画中最惊人的一幕是以超音速穿过那个大洞,几乎能使人想起9.11。
国际建筑杂志已经开始关注库哈斯的这个最新实验品,一份德国建筑杂志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的建筑师“无法想象”的设计,是一座环形的永不停息的巨型机器”,并认为这是中国人对摩天大楼的热情消退的一个证据――其实,这座高达235米的大楼并不低,而其他地点依然有很多高楼正在建造中。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楼会在明年动工,2008年奥运会前建成,将有上万人在这座永远循环着的机器内工作。
在上月末举行的上海双年展的一个论坛上,文化评论家方振宁已经为库哈斯的中标――其实在正式最后公布实施方案以前,还充满许多变数――欢呼,“雷姆.库哈斯翻开了中国建筑历史新的一页,他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未来”。
但是,推出过“SOHO现代城”、“长城下的公社”等前卫建筑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石屹先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是灾难性的建筑,天外来客,张牙舞爪,两个…Z”扭在一起,235米高,电梯也是斜的,与生态趋势背道而驰。
”
库哈斯再次处于争论的旋涡之中,引发热烈争论的还有费用问题、安全问题。
有建筑专家称库哈斯的方案采用大量的玻璃外墙,这需要高消耗的空调电力系统维护,费用高昂;而且,在寒冷的北京冬季,在这个封闭的玻璃盒子里面工作不会太舒服。
“不过,争论外形没有多少意义,设计图纸等详细建筑资料还未公布,光看简单的效果图是很难下什么判断”,著名建筑师刘家琨告诉《财经时报》,“但是,我相信建这种楼在技术上应该不成问题”,虽然这意味着建造费用可能要比同样容量的双塔式建筑多30%,而日常维护费用可能也更高。
但央视并不缺钱,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电视台,它的全国人口覆盖率达90%,观众超过11
亿人,是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媒体集团。
央视上下有意使自己的新主楼成为北京“真正的标志性现代建筑”,为此他们将至少投入50亿元人民币。
央视内部人士透露,早在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成立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新总部国际设计竞赛,初审评比在10月就已经结束,库哈斯的方案博得评委一致青睐。
但是由于他的设计“太标新立异”,央视担心招致不必要的非议,所以一直没有正式公布初审结果。
已经有人怀疑中央电视台和他们聘请的9位评委在库哈斯的大师光环下丧失了基本判断力,这座有着眩目的造型的建筑被怀疑“和周围的环境不适应,没有尊重传统”。
网上的匿名评论者称“迅速富裕起来的一代渴望把北京建设成可以同巴黎、纽约媲美的大都市,从国家大剧院到中央电视台大楼,我们总把一些国外并不怎样甚至过时的东西奉为经典,却拆光我们自己的老城区。
”
“事实上,四合院的北京早已经消失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现在的北京是复杂的,高架桥、高层住宅、不断扩展的环城公路……正如长住北京的诗人苏非舒所说,“这是一座因为混杂而丰富的城市,它是中国最接近纽约的城市,总是能接纳新东西,或许,库哈斯的中央电视台能够与现在的北京达成某种新的和谐。
既然街舞、说唱音乐、Windows、CBD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接受这样一座充满力量和运动感的未来建筑呢?”
中央电视台投标方案初审结果:
第一名:OMA(库哈斯)
第二名:伊东丰雄
第三名: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想大概是建筑师受了911刺激,才会想出这个当中漏空的绝妙设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