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面罩通气

合集下载

临床护士球囊面罩通气技能再培训时间的研究

临床护士球囊面罩通气技能再培训时间的研究
e s t a b l i s hm e n t of a n o pe n a i r way,ba g gi ng f or o xy ge na t i o n a n d v e n t i l a t i o n, e f f e c t a pp r a i s a l ,t r e a t me nt a f t e r r e s us c i t a t i on, d o c um s i n t h e t e c h n i q u e we n t d o wn p r o g r e s s i v e l y( P< O . 0 5 ) . Nu r s e s s c o r e 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e s o f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p r o p e r e q u i p me n t ,
他 各操 作 项 目成 绩 与 培 训 后 即 刻 比较 显 著 性 下 降 ( 均 P <0 . 0 5 ) 。 结 论 球 囊 面罩 通 气技 能 培 训 后 随 时 间 延 长 , 护 士 的技 术 保 留进
行 性下降 , 再 培 训 周 期 不 宜超 过 6个 月 。 关键词 : 临床 护 士 ; 球 囊 面 罩 通 气技 术 ; 技 能培训 ; 技 术保 留 时 间
s i n g De pa t t me n t Su n Y a t — s e n Me mo r i a l Ho s p i t a l ,Su n Ya t — s e n Un i v e r s i t y,Gu a n g z h o u 5 1 0 1 2 0, C h i n a )
结 果 培 训 后 随 时 间 的延 长 , 操 作 考 核 总成 绩进 行 性 下 降 ( P <0 . 0 5 ) 。 培 训 后 第 6个 月护 士 在 物 品 准备 、 开 放 气道 、 球 囊通气 、 效 果 判 断、 复 苏后 处 理 、 观 察记 录 、 物 品整 理 方 面 的 成 绩较 培 训 后 即 刻 显 著 下 降 ( P< 0 . 0 5 , P <0 . 0 1 ) ; 在第 1 2个 月 时 除 判 断 意 识 外 , 其

球囊-面罩通气术

球囊-面罩通气术
2.患者准备:仰卧,取去枕、头后仰体位。 3.操作方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中假牙与咽 喉部任何可见的异物,松解患者衣领,必须在呼吸 道畅通前提下使用。
四、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分为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双人 操作法通气效果优于单人法。
球囊-面罩通气术单人操作法
球囊-面罩通气术双人操作法
五、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通气量:以见到胸廓起伏即可,大约 400~600ml。
2. 选择适当呼吸频率: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建议, 如有脉搏,每5~6秒给予1次呼吸(10~12次/分);无脉 搏,使用30∶2的比例行按压-通气;如有高级呼吸道,医 护人员可每6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如患者尚有微弱呼吸 ,应注意挤压球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
3.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4. 监测病情变。
二、球囊面罩结构
由球囊、三通呼吸活门、衔接管和面罩组成。如图: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证 途中、现场或临时替代呼吸机的人工通气。
二、禁忌证 1胸腔积液。
四、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选择合适的面罩。外接氧气,调 节氧流量至8~10 L/min。
第十二章 常用急救技术
目录
一、概述 二、球囊面罩结构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一、概述
v 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工通气 的简易工具。比口对口人工呼吸供氧浓度高,操 作简便;与气管插管相比在改善组织缺氧方面同 等有效。 v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双人CPR基础 生命支持期可以用球囊-面罩通气(BMV)代替口 对口人工呼吸。

气囊-活瓣-面罩通气术

气囊-活瓣-面罩通气术

2.气囊—面罩通气:
气囊—面罩操作简便,能保证提 供足够的潮气量和氧供,而且还可 以外接其他的通气装置,广泛用于 院前和院内的心肺复苏。
2.1.构造与原理:

一般由A.单向活瓣(阀门);B.自主 充气囊(球体);C.安全阀;D.氧气储 气袋(氧贮器)构成。
2.1.1.呼吸活动单向活瓣(阀门): 包括进气阀、出气阀、鸭嘴阀、储气阀等。 2.1.2.呼吸气囊(硅球体): 2.1.2.1.呼吸球容积/压缩容积:成 人:1600ml/1300ml,儿童:500ml/ 350ml,婴儿:280ml/100ml。
2.1.4.1.储气容积: 成人型: 2500ml,儿童型:1500ml,婴儿型: 600ml。 2.1.4.2.氧流量:成人:10~ 15L/min,儿童:5~10L/min。 2.1.4.3.氧气浓度:成人型(儿童): 含储气袋为99%,不含储气袋时为45 %。婴儿型:含储气袋为99%,不含 储气袋时为90%。
2.1.2.3.潮气量控制:潮气量可根据患者胸廓产生的起 伏状态或/和参照下表控制。 ━━━━━━━━━━━━━━━━━━━━━━━━ 小(女)手掌 大(男)手掌 ──────────────────────── 成│单手: 750 ml 800 ml 人│双手: 1200 ml 1300 ml 儿 童: 350 ml 350 ml 婴 儿: 100 ml 100 ml ━━━━━━━━━━━━━━━━━━━━━━━━
因此,“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 救指南”建议所有院前和院内提供 高级生命支持的救护人员都必须掌 握气囊—面罩通气技术(Ⅱa类推荐)。 对于所有的院前急救人员则要求作 为核心技术培训掌握。
应当指出,有创和无创通气各 有其优缺点。因此,片面地一味 强调有创和无创在复苏和急危重 症处理时都是不科学的,应当根 据具体情况将无创通气和有创通 气合理的结合起来,序贯性地治 疗各种急危重症,这才是最好的 选择。

单人简易呼吸球囊操作流程1

单人简易呼吸球囊操作流程1

单人简易呼吸球囊操作流程护理目标: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单人呼吸球囊操作流程的相关知识1、呼吸球囊的定义是针对心肺复苏及一般呼吸道窒息需要急救,尤其是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氧气补充的病患所使用医用设备。

呼吸球囊由气囊,送气阀体,空气混合器,面罩几部分组成。

呼吸面罩,能与口鼻紧密吻合;送气阀体装有鱼嘴式阀门,呼气时自动关闭,不倒溢;限压阀可自动调节送气的压力和流量,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呼吸囊的特点是经久耐用,并可高温高压消毒。

2、原理氧气进入球囊和储氧袋,人工挤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病人口鼻紧贴的面罩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3、适应症心肺复苏,新生儿呼吸暂停,各种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呼吸抑制,神经及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机麻痹,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各种大型手术。

4、禁忌症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张力性气胸,肺大泡,大量胸腔积液等。

5、注意事项(1)面罩内冲气约2/3-3/4,成人面罩冲气110ml-120ml,小儿面罩冲气50ml-60ml,目的是确保与面部皮肤紧密不漏气。

(2)通气频率有3种情况:有心跳无呼吸的病人10~12次/分,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病人 8 ~10次/分,心跳呼吸均停止病人按压与通气比为30:2 (3)潮气量:有氧源400~600ml/次,无氧源700~1100ml/次,一般成人按8-12ml/kg,儿童10ml/kg。

(4)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分,儿童酌情增加,新生儿40-60次/分。

(5)呼吸时间为1:1.5-2,呼吸窘迫综合症1:2-3(6)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有无胃部胀气等情况。

(7)挤压球囊时,压力不可过大,不可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8)发现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应在患者吸气初顺势挤压球囊,达一定潮气量时完全松开,让患者自己完成呼气动作,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

简易呼吸球囊操作规程

简易呼吸球囊操作规程

简易呼吸球囊操作规程
一、目的:用于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治疗;处理呼吸机报警原因过程中短时间替代呼吸支持;气管插管前的过渡准备等。

二、操作程序
(一)选择适合患者面部大小的面罩;
(二)置患者于平卧位,迅速连接呼吸球囊与面罩,有条件的情况下连接氧气源与球囊,调节氧流量至10L/min—15L/min。

(若使用带储气囊的呼吸球囊,当氧流量达到15L/min时,可获得100%的氧供给。


(三)迅速开放气道。

(四)使用适当的手法固定面罩,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贴合。

(单手E-C手法、双手E-C手法、双手钳夹法参见相应心肺复苏操作规范。


(五)缓慢均匀地挤压球囊,吹气量为约10ml/ kg,吹入一次潮气量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秒(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胃胀气等不良反应的可能)。

(六)通过扶持面罩的手感觉气流在口部、咽喉部的震动;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胸部听诊判断呼吸音的方法,判断球囊面罩人工通气的有效性。

(七)双人配合使用球囊面罩可获得更好的面部密封程度,可达到更好的通气效果。

(八)抢救完毕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及病人病情变化。

(九)对球囊面罩进行及时的清洁消毒,保持球囊面罩结构完备功能正常,放置于指定位置,以备下一次有效使用。

简易呼吸囊的使用

简易呼吸囊的使用
• CE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 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 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囊。
• 挤压次数:成人:12-16次/分;儿童:14-20次/分; 婴儿:35-40次/分;每次通气要持续1-2秒。
• 按压的气体量:
成人:8ml/Kg,小儿:10ml/Kg 大人单手挤压量:800ml/次
简易呼吸囊的临床应用 心外ICU马琳
简易呼吸囊又称人工呼吸器或加压给氧气囊,是
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 度高,且操作简便。
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 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 织缺氧状态。
工作原理及组成
工作原理: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通过人工指压气囊 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
适应症及禁忌症
• 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 的紧急抢救
• 禁忌证:如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 胸腔积液等
操作前的备物 1、简易呼吸囊一套,检查简易呼吸囊各配 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好无漏气,b、单 向阀工作正常,c、气囊及贮氧袋完好无漏 气),
2、开口器、口咽通气道、氧气、氧气连接 管、吸痰管。
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 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 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 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用左手拇、食指固定
面罩,并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三指 放在颏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用右手均匀挤压、 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 入大气。重复挤压动作。
l、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 用后用清水冲洗。放通风良好处备用(需要消毒

球囊面罩的原理及应用

球囊面罩的原理及应用

球囊面罩的原理及应用1. 球囊面罩的原理球囊面罩是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设备,常见于急救、麻醉、氧气输送等场景。

它由一块柔软的透明塑料面罩和一个可充气的球囊组成。

球囊面罩通过将球囊与患者面部紧密贴合,使氧气或混合气体通过面罩送入患者的呼吸系统。

下面介绍了球囊面罩的原理:•隔离空气流动和辅助通气球囊面罩的主要功能是隔离患者呼吸系统与环境空气,避免患者呼吸到有害气体或病原体。

球囊面罩附带的气密球囊可充气,可以有效密封患者面部,减少气体泄漏。

同时,球囊也可用来辅助通气,通过挤压球囊将气体输送到患者体内。

•提供氧气供给球囊面罩可连接到氧气供应装置,通过面罩提供纯氧或含氧混合物给患者,以维持患者的氧合水平。

氧气在面罩内通过管道进入,然后通过面罩的开口直接进入患者呼吸系统。

•调整氧气浓度球囊面罩通常配备有混合气体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氧气浓度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氧气浓度的调节通常通过改变氧气流量和混合气体的比例来实现。

•适应不同尺寸患者球囊面罩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尺寸调节,以确保面罩能够完全贴合患者面部,最大限度减少气体泄漏。

一般球囊面罩配备有多个不同尺寸的面罩,供不同年龄段和体型的患者使用。

2. 球囊面罩的应用球囊面罩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急救在急救场景中,球囊面罩常用于心肺复苏(CPR)过程中的呼吸辅助。

当患者呼吸停止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球囊面罩放在患者嘴巴和鼻子上,并通过挤压面罩上的球囊来提供呼吸辅助。

•麻醉球囊面罩在麻醉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会使用球囊面罩给患者提供混合氧气,以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在手术中,球囊面罩可以维持患者的氧合水平,并通过调整氧气浓度提供合适的麻醉效果。

•氧气输送球囊面罩被广泛用于氧气输送,特别是在有呼吸不畅或氧合不足的病患。

通过连接到氧气供应装置,球囊面罩可以将高浓度氧气输送给患者,提高患者体内的氧气饱和度。

•胸外按压辅助在进行CPR时,球囊面罩还可以用于胸外按压辅助。

【实用】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操作规范

【实用】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操作规范

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 ) ,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

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一、性能与装置简易呼吸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迅速方便,易于携带,可随意调节,不需要用电动装置,通气效果好等优点。

主要邮单性呼吸变、呼吸活瓣、面罩、气管插管接日和氧气接日等组成。

二、辅助装置面罩、流量表、氧气连接管。

三、基本原理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或蛇形管,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四、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患者的紧急抢救。

五、操作程序1. 评估( 1 )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及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 2 )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 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L / min (供氧浓度理4O % ~60 % ) ,使储气袋充盈。

3. 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领。

4. 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

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 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

两手捏住呼吸囊的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均匀用力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6. 伸用时汁章潮气量、呼吸颇率、呼吸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 (通常成人400~600ml 的潮气量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30
9
球囊面罩装置的特点
(1)有入口阀门,允许最大氧气流量30 L/min; (2)有氧气存贮器,能保证提供高浓度氧气; (3)具有非再呼吸出口阀门 (4)自动充气皮囊易清洗和消毒 (5)标准的15mm/22mm接口 (6)极端的环境温度下仍可正常使用 (7)有适合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各种型号 (8)适合在人体模型上练习,便于教学培训
• 禁忌症
(1)气道阻塞—应首先开放气道
(2)面部软组织损伤严重
2020/4/30
12
球囊面罩通气的操作方法
(1)单人操作——抢救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使患 者头后仰或下填毛巾或枕头,打开气道,一手中 指、无名指、小指置于患者下颌部,食指和拇指 置于面罩上,两组手指相向用力,将面罩紧密置
于患者面部,即E-C技术,另一手挤压球囊(可
2020/4/30
8
球囊面罩装置工作原理
• 由一自动充气皮囊和一单向开放的活瓣组
成,通过对球囊的挤压和活瓣的开关作用 可提供正压通气,一般球囊充气容量约为 1000 ml~1600ml,远大于CPR所要求的潮气 量 ( 8~10ml/kg , 500~1000ml ) , 足 以 使 肺 充分膨胀;同时可实现吸气相和呼气相的 转换,利用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作用实现 呼气。
• 通气时间: • 通气频率:
胸廓扩张超过1秒
2020/4/30
在心肺复苏初期,在每30次胸外按 压之后利用短暂的间歇(大约3~4 秒)进行2次球囊通气。当高级气 道(气管内插管或者喉罩气道)建 立后,每分钟给予 8~10次通气。
15
球囊面罩通气操作注意事项
• 使用前必须检查各部件:
保证功能完好、 连接密封良好
2020/4/30
2
复苏前的判断
*判断患者反应
*判断呼吸
*判断心跳
2020/4/30
3
A---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 control)
开放气道的方法
• 仰头抬颏法 • 托颌法 • Hemlich手法 (腹部冲击法)
2020/4/30
4
A---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 control)
开放气道的方法
• 仰头抬颏法 • 托颌法 • Hemlich手法 (腹部冲击法)
2020/4/30
5
A---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 control)
开放气道的方法
• 仰头抬颏法 • 托颌法 • Hemlich手法 (腹部冲击法)
2020/4/30
6
A---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 control)
给氧、
C、循环支持(Circulation support)
胸外心脏按压
D、除颤(Fibrllation treatment )
Ⅱ期:高级生命支持(ALS)
E、药物与液体(drug and fluid) F、心电监测(Electrocardingraphy)
Ⅲ期:长程生命支持(PLS)
G、估计可救治性(Gouging) H、意识的恢复(Human mentation)
开放气道的方法
• 仰头抬颏法 • 托颌法 • Hemlich手法 (腹部冲击法)
2020/4/30
7
B---呼吸支持
(1)氧气疗法 鼻导管和鼻塞、简易面罩、储氧面罩、其他
(2)人工呼吸支持
• 口对口人工呼吸 • 口对鼻人工呼吸 • 口对气管套管呼吸 • 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
• 球囊面罩装置通气
• 气管内插管通气
• 观察通气是否充分:
患者胸廓起伏的幅度、左右是否对称,口唇、 甲床颜色的变化
• 观察是否胃胀气:
注意上腹部变化。通气时压住环状软骨,可 防止气体充入胃内
• 注意返流和误吸的发生:
最好采用透明面罩,便于观察,及时发现及 时清除
2020/4/30
16
球囊面罩通气的缺点和不足
• 面罩与面部难以保证良好密封
• 潮气量难以准确控制—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 胃胀气并产生副作用,包括反流、误吸和肺炎。
胃胀气会导致膈肌上抬,限制肺的活动,并且降 低呼吸系统的顺应性
• 操作人员需严格培训
2020/4/30
17
小结
• 球囊面罩通气使用要求接受专门的培训,工作中
熟练应用。
• 球囊面罩通气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的通气支持
2020/4/30
10
球囊面罩装置示意图
呼气阀门 ④ 氧气入口 ⑤
2020/4/30
① 气囊 ③ 呼吸阀 ②口鼻面罩
适合不同年龄的 各种不同的型号
11
球囊面罩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适应症
无自主呼吸或者呼吸弱且不规则,通 气严重不足的患者(尤其在复苏最初的数分钟、 不能
及时应用高级气道装置或者是应用失败时)
球囊面罩通气的临床应用
2020/4/30
急诊科 陈燕
1
心肺复苏三阶段
Ⅰ期:基础生命支持(BLS)
BLS的初期4~10分钟是病人能否存活的最关键的 “黄金时刻”
A、保持气道通畅(Airway control)
仰头抬颌等方法开放气道,清除异物及分泌物
B、呼吸支持(Breathing support)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球囊面罩、人工气道
用手指挤压或手掌挤压)。 (2)双人操作——一人双手E-C手法持面罩,保持
气道开放,一人用双手挤压球囊, 通气效果更好
(3)如还有第三人,可通气时压住环状软骨,压闭 食道,防止气体充示意图
2020/4/30
E-C技术
14
球囊面罩通气参数
• 潮气量:
6~7ml/kg或者500~600ml的通气 量可以使胃膨胀的风险最小化
和供氧方法,在各种危重病人(尤其是心肺复苏 初期)的院前院内急救中广泛应用。在高级生命 支持无法建立或者尚未建立之时,它仍然发挥着 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0/4/30
18
2020/4/30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