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必考的50个知识点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2017中考历史重点知识

2017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把握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轻松迎战中考考试吧!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2017中考历史重点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7中考历史重点知识(一)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美国南北战争1、原因:(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2)南部种植园经济和黑人奴隶;(3)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3、经过:①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林肯政府妥协,北方连败;②《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北方反攻并取得胜利4、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二、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背景: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2、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买3、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三、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幕府统治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2、倒幕运动: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3、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4、影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2017中考历史重点知识(二)科技教育与文化一、“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1、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水稻特点:米粒细而长、亩产量很高。
2017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三)

2017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三)中国历史第三册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阶段;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阶段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具别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XXX。
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XXX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XXX 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
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图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危害性)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闻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创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闻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惟独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内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XXX(即戊戌XXX),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2017中考历史抢分必背知识点

2017年中考历史考前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生活距今170万年,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2、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粮食作物3、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粮食作物4、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祖先是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其中,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黄帝5、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__禅让制__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夏_朝,建立者是_禹,其死后,儿子启继承王位,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7、为加强最全国的统治,西周在政治上实行了分封制的制度,“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烽火戏诸侯”10、春秋五霸:、、、、楚庄王,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齐恒公_“尊王攘夷”11、战国七雄是:、、、、、、、最北是______;最南是______;最东是______;最西是______12、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得益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13、(变法)使秦国称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内容:政治上:按军功大小赐给爵位田宅,推行县制,县令长由国君任免经济上: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14、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时期15、每年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怀念 _____16、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思想张: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相互转化“强和弱”“好和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17、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方面提出的观点:“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8、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19、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统治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武的《》2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是,建立者秦王嬴政,时间公元前年2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起义23、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4年的24、古代东西方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是,对开通贡献最大的是西汉25、西汉政府设置,标志着今天的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7历史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知识点1、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 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人最早水稻,住杆栏式房子半坡人最早种植粟,住半穴居式房子。
3、(1)、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春秋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在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铜钱;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2)、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隋朝—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开创科举制。
武则天创立武举、殿试。
、明朝在中央废丞相,八股取士;清朝雍正设军机处,标志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5、向往宋朝的理由是:消灭割据,结束分裂;科技领先,宋词兴盛;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7、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t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巩固大一统:设宣政院管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台湾;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明清)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秦隋元8、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西藏地区的管辖。
9、近代化探索:器物(技术):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功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新文化运动(口号大旗民主科学)10、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台湾府。
康熙帝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
2017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5-121.举出近代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两次具体战役及领导者?黄海大战-邓世昌百团大战-彭德怀台儿庄战役-李宗仁2.作为当代中学生,如何不让百年屈辱再现?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努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3.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反应的历史实质问题?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社会制度4.1918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新发展,“新”是指?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5.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科技理论的指导,闭关锁国不可取6.中国近代宣传的进步思想(三例)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7.你对日本右翼分子改变历史教材有什么看法?歪曲历史,企图掩盖侵略罪行,没有诚意反省罪恶,企图使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的感情,不利于世界和平。
8.什么运动首先实施“西方新兴工业”梦想?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哪一个政治派别?⑴洋务运动⑵维新派9.谁领导的哪一事假使中国再无皇帝?孙中山辛亥革命10.抗日战争中共领导的军队:八路军11.名称区别: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2.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征服、南京国民政府13.国民党迁都问题:广州——武汉——南京——重庆14.中国签订条约和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前者是为外国侵略中国服务;被迫开放,后者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愿开放。
重要地点知识点归纳:“上海”专题1.1842年《南京条约》割为通商口岸(屈辱)2. 1872年《申报》1897年商务印书馆3. 洋务运动军事:江南制造总局民用:轮船招商局4. 新文化运动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5.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取得巨大作用6. 1921年中共一大在此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7.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屈辱)8.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9.开放为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上海浦东开放区10.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北京”(北平)专题1.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1895年公车上书→戊戌变法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占领并洗劫北京4.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5.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6.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被日本占领,全面性抗战爆发7.1949年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8.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9.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1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台湾”专题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再分离4.1950年抗美援朝之前,美国第一舰队组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5.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P69“东北史”1.1858年割占大片土地给俄国2.1895年割占辽东半岛给日本3.1931年九一八事变4.1945年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5.1948年辽沈战役解放东北6.1950年抗美援朝7.1953年一五计划8.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人民抗争史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黄海大战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佟麟阁、赵登禹抗战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辛亥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五四爱国、北伐运动国共两党1.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2.破裂:十年内战3.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抗日战争4.破裂: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5.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重要)2017年周年考点1897年上海创建商务印书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秋收起义,南昌起义1937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八一三事变,平型关大捷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1937年斯大林模式1947年挺进大别山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台湾调整三不政策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共十五大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2017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分册知识点整理汇总结合(课本+3+2)看难写的字.课本及3+2上标划的重难点.示意图七上:1.西周分封制(p24页)目的.内容(权利.义务)特点.作用.灭亡时间2.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管仲是如何进行改革的?(p31页)(2)春秋争霸的影响?(p32页)(3)战国七雄(地理位置:东南西北上中下)结合3+2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3.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4.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天府之国”美称。
5.商鞅变法(p38.39页)目的.时间.内容.性质.指导思想.作用.启示6.汉字的演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天文.历法.医学成就. (背3+2)各学派的人物代表及思想主张(背3+2及课本)7. 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p57-59页3+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
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8.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p68-69页)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9.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间.目的)(p82-83页3+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丝绸之路(时间.路线.影响)10.昌盛的秦汉文化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东汉医学家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圣”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
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
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历史必考的50个知识点2017年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一、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3、意义: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二、孔子及其主要贡献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文化上:④思想上:⑤军事上四、张骞出使西域五、隋朝大运河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3、隋朝统一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六、科举制1、时间: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目的:巩固专制统治3、作用: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学的发展七、经济重心的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唐玄奘西行的主要贡献:①西游天竺②学习佛法③大唐西域记八、郑和下西洋1、1405年—1433年,明政府(明成祖)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50多年)。
2、条件:①技术条件②政治条件③经济条件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4、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交往的特点:和平交往,公平交易5、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影响:①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②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③促进了南洋的开发九、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性质: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内容:(1)60年代口号:“自强”—发展军事工业(2)70年代口号:“求富”—发展民用工业;海军和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4、洋务运动破产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5、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只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导致洋务运动失败十、国共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1.时间:1927、8、1;2、意义:3、遵义会议(1935.1):意义十一、土地改革1、背景:略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后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4、意义:十二、三大改造1、内容:2、方式:3、意义:十三、外交成就50年代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提出①内容:②历史意义:2、万隆会议:①性质: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②万隆方针:“求同存异”70年代的外交1.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2.中美关系1、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发展阶段。
3.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看法:(答出1-2点即可)①加强合作与交流②增强政治互信③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④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⑤求同存异十四、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北京2、内容:指导思想,工作重心、战略决策。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伟大转折。
十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内容:3、特点:4、意义:十六、对外开放1、从1980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2、开放格局的特点:3、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十七、新航路的开辟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2、新航路开辟3、影响:十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2、过程:3、法令文献:1689《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4、影响:十九、美国独立战争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已经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2、独立战争的性质:3、法令文献:1776.,7,4《独立宣言》4、独立战争的意义:二十、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2、重要发明创造:3、工业革命影响:二十一、美国南北战争1、原因: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重要的法令: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②《宅地法》4、影响:二十二、第二次工业革命(P89-P97)19世纪下半期(70年代)-20世纪初1、标志:二十三、启蒙运动(P113-P115)1、时间:17-18世纪,2、核心:自由平等3、代表人物:卢梭主、孟德斯鸠、伏尔泰4、性质: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启蒙运动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二十四、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1、背景: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特征评价:促进了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十五、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背景:4、影响:二十六、巴黎和会及《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1、性质: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和重新划分殖民地的会议2、影响:重新构建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欧亚非)。
但这一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理极为苛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来祸根。
“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处理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二十七、罗斯福新政1、措施:(1)整顿金融业(2)恢复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3)调整农业(4)兴办公共工程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影响: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二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战1、爆发:2、扩大:3、战役:4、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6、转折:7、开辟欧洲第二战场:8、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在雅尔塔举行会议,通过决议规定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战后建立联合国③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9、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十九、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1、背景:2、冷战的形式:目的是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3、铁幕演说:揭开的冷战的序幕。
(铁幕指的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4、美国冷战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军事上: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苏联的对策:1955年苏联建立华沙条约组织,6、冷战的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三十、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1、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2、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的军用技术转为民用②科学理论迅速发展③科学技术的社会化3、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运用4、影响:①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使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②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并提高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31、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发展教育。
4、★★P.120评价:(1)性质:明治天皇政府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专题内容:32.抗日战争意义或作用:(1)抗战胜利意义: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具有世界性的意义;c.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政治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中国: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展最早、进行时间最长的;中国军民抗击了日本法西斯军队的绝大部分力量;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等等。
(评分说明:每正确回答1点给1分,正确回答2点给2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苏联: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苏联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等等。
(评分说明:每正确回答1点给1分,正确回答2点给2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a.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说一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什么贡献中国军队牵制了日军的大量主力,为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5)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当代青年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等等(6)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或抗战启示: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等等等(7)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答: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8)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a.中国抗战是世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b.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c.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
(9)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6分)答:①中国军民的反攻②苏联对日作战③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0)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发表的抗日通电和《国共合作宣言》发出什么共同呼吁?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4分)答:全民族团结抗战;抗日战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