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苏生器

合集下载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自动苏生器是一种先进的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恢复物体或系统的功能。

它集成了高科技的应急技术,通过高效的处理程序和创新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简化恢复过程的便利。

本文将介绍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这一设备并正确操作。

1. 设备介绍自动苏生器是一种小巧而强大的设备,通常由外壳、控制面板、能源供应和恢复系统组成。

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况,如电力系统故障、计算机崩溃、水力系统故障等。

2. 打开设备使用自动苏生器之前,首先需要将其打开。

找到设备上的开关按钮,并将其切换至打开位置。

待设备发出启动提示音后,即可进行后续操作。

3. 设置恢复模式自动苏生器通常具有多种恢复模式可供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应急情况。

根据需要,在控制面板上选择适当的恢复模式。

例如,对于电力系统故障,可以选择电力恢复模式;对于计算机崩溃,可以选择系统重启模式。

在选择完毕后,确认选择并等待设备开始恢复。

4. 恢复过程监控一旦设备开始恢复,您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显示屏监控恢复过程。

设备通常会显示当前进度、完成百分比以及预计完成时间。

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恢复过程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5. 完成恢复一旦自动苏生器完成恢复过程,您会收到相关的提示或指示。

这可能是一个声音提示或控制面板上的显示消息。

在确认设备已恢复完毕后,您可以关闭自动苏生器,并进行后续步骤。

6. 程序更新和维护为了保持自动苏生器的最佳性能,定期检查程序更新和设备维护是必要的。

生产商通常会提供相应的更新和维护指南,建议用户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应对未来的应急情况。

7.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请务必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设备之前,请阅读设备说明书,并确保理解所有操作步骤。

- 请将自动苏生器放置在稳固的表面上,避免倾斜或震动。

- 在操作设备时,请小心触摸电气部件,以避免触电危险。

- 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请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防止过热或引发火灾。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简洁范本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简洁范本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1. 简介
2. 安装
,您需要将自动苏生器安装到目标设备上。

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安装:
步骤1:准备所需的安装工具和材料。

步骤2:在目标设备上找到适合安装自动苏生器的位置。

步骤3:使用安装工具将自动苏生器安装到目标设备上。

步骤4:确保安装牢固,避免松动。

3. 配置
配置自动苏生器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一步。

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
步骤1:连接自动苏生器与目标设备。

步骤2:打开目标设备的电源,并等待自动苏生器启动。

步骤3:根据自动苏生器的用户手册,进行相应的配置操作。

步骤4:保存配置并重启目标设备。

4. 使用
自动苏生器配置完成后,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它:
步骤1:监控目标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状态。

步骤2:如果目标设备出现故障或停止工作,自动苏生器将自动启动并尝试修复设备。

步骤3:观察自动苏生器的操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

步骤4:在设备恢复正常后,及时关闭自动苏生器,以避免过度使用或浪费资源。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事项1:在安装和配置自动苏生器时,请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注意事项2:定期检查自动苏生器的工作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3:了解自动苏生器的限制和适用条件,避免在不合适的环境中使用。

6.。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1.简介自动苏生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设备,用于恢复受损或死亡的生物。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准备工作在使用自动苏生器之前,确保你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________●确保自动苏生器已经正确安装并连接到电源。

●确保你具备操作自动苏生器的合法权限。

●准备好需要苏生的生物的相关资料,如姓名、年龄、健康状态等。

3.启动自动苏生器按照以下步骤启动自动苏生器:________1) 检查自动苏生器的电源连接是否正常。

2) 打开自动苏生器的主控制面板。

3) 输入需要苏生的生物的相关资料,如姓名、年龄等。

4) 启动按钮,开始苏生过程。

4.过程监控在自动苏生器启动后,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监控苏生过程:________●在控制面板上查看进度条,了解苏生过程的进行情况。

●通过声音或光线提示,了解苏生过程是否正常进行。

5.完成苏生苏生过程完成后,你可以执行以下操作:________●检查苏生的生物是否成功恢复。

观察其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对于复杂情况,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或治疗。

注意事项:________●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严禁将其用于非法目的或恶意行为。

●自动苏生器仅限于应急情况下使用,不能替代医学专业人员的判断和操作。

●在苏生过程中,注意保证自身安全,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伤害。

附件:________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________●自动苏生器操作手册●接线图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自动苏生器:________一种具备苏生功能的设备,通过复杂的技术实现对受损或死亡生物的恢复。

2.权限:________指在合法范围内使用自动苏生器的授权。

3.应急情况:________指需要紧急恢复生物生命的情况,如意外事故、急性疾病等。

MSZ-30自动苏生器

MSZ-30自动苏生器

气瓶前,打开备用氧气瓶,更换好后,关闭备用氧气瓶,以
保证苏生器工作正常进行。

减压器内压力在0.9MPa时安全阀应是气密的,不向外
漏气。减压器压力超过0.9MPa时,安全阀要立即开启向外
排气,以达到保护仪器的目的。
仪器主要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自动肺工作原理:
利用射流原理,通过引射器形成正负压状态, 高压氧经过减压器减压后,通过配气阀、输气管、 喷嘴进入自动肺,当其处在充气(正压)状态时, 在杠杆作用下 进气阀和空气进气阀同时打开,抽气 阀和排气阀同时关闭。由喷嘴流过的氧气和引进外 界一定的空气二者混合后,通过进气阀经面罩进入
把自动肺连接在靠近引射器的输氧管上--堵 住吸氧口试自动—把面罩按在吸氧口上--拉出 操作杆
把自主呼吸装置与另一根输氧管连接—把面 罩按在吸氧口--按上储气囊--迅速试一下气; 注意事项:
操作完成后,三根连接管不能交叉相交,三 根连接管必须平行放置。成三条线。
伤员的安置
迅速将伤员置于人员、车辆不多、空气新 鲜、顶板牢固地方,解开衣扣、(如湿衣服应 脱掉),松开腰带,用毛毯覆盖伤员身体保温, 将肩部垫高10~15cm,头尽量后仰,面部转 向一侧,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对溺水者应使其 俯卧,轻压背部,让水从伤员的气管和胃内倾 出。
管上,把面罩、储气囊与自主呼吸 阀连接;然后,迅速开闭一次旋钮, 检查是否通气;后放置平行位置
4、取出附件材料并排列好
5、苏生准备应与检查伤员同时进 行,准备过程中要求动作迅速、正 确,可先接备用瓶,如有大氧气瓶,
可先接好外接大氧气瓶。
速生器的连接顺序
打开速生器盖子--打开氧气瓶--理顺抽痰管 --开一下引射器—
伤员的检查
以最快的速度和极短时间检查伤员 瞳孔是否扩散放大和有无光反射,检查 有无心跳和脉搏跳动,用棉絮线头放在 伤员鼻孔处观察伤员有无呼吸。

自动苏生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自动苏生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自动苏生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自动苏生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自动苏生器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自动苏生器作业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监控人员等。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得牺牲安全来追求其他目标;2. 预防为主:通过提前预防措施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3. 管理层负责制:管理层必须对设备的操作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指导;4. 全员参与:每一个参与自动苏生器作业的人员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互相监督和提醒。

三、安全操作规程1.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在进行自动苏生器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和理解操作手册中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与安全有关的部分;2. 设备检查和维护:在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动苏生器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各部分是否正常运转,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维护;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在进行自动苏生器作业时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4. 正确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严禁非法操作和超负荷使用设备;5. 安全距离和分隔设备:在自动苏生器作业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与设备的安全距离,并设置安全分隔设备,以防止发生意外;6. 熟悉紧急停机和紧急救援程序: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动苏生器的紧急停机和紧急救援程序,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迅速采取正确措施;7. 合理使用能源:对于能源的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合理规划,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要求,以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8.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除了日常的设备检查外,操作人员还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自动苏生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1. 和安装
自动苏生器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免费和安装。

请确保从官方网站,以避免不安全的版本。

完成后,双击安装包进行安装,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

2. 打开自动苏生器
安装完成后,在桌面或开始菜单中找到自动苏生器的图标,双击打开。

3. 设置恢复点
在自动苏生器的主界面上,你可以看到一个“设置恢复点”或类似的选项。

这个选项,进入设置界面。

在设置界面中,你可以选择以何种形式保存恢复点,例如完全恢复,部分恢复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然后“保存恢复点”。

4. 恢复系统
如果系统出现了问题,你可以在自动苏生器的主界面上找到“恢复系统”或类似的选项。

这个选项,进入恢复界面。

在恢复界面中,你可以选择恢复到之前的哪个时间点。

通常会列出系统中保存的所有恢复点,你可以根据时间选择一个适合的恢复点。

选择完毕后,“恢复系统”。

5. 等待恢复完成
系统将会开始进行恢复操作,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请耐心等待,不要关闭自动苏生器或进行其他操作。

6. 恢复完成后
等待恢复完成后,自动苏生器会提示你是否重启系统。

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重启。

在重启系统后,你会发现系统已经恢复到选择的时间点。

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如有需要,你还可以重新设置新的恢复点。

AZS自动苏生器仪器(共33张PPT)

AZS自动苏生器仪器(共33张PPT)
(1)换气量的检验。调整减压器的供气量,使校 验囊动作约每分钟12-16次。
(2)正负压校验(即充气压力值 与抽气负压值 的校验)。此项校验须使用苏生器检验仪进行。
(3)正负压的调整。一般无故障情况下,自动肺 不宜拆卸,正负压勿须调整,只是在检修后才进行 调整和校验。正负压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弹簧” 和“调整垫圈”来实现的。调松或压紧“调整弹簧”,将 使正负压值同时相应减小或增大;增厚“调整垫圈”则 正压变大同时负压变小。减簿“调整垫圈”则效果相反 。
仪器平时有专人负责维护,以确保随 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平时检查要有以下内容: • (1)工具、附件、备用零件时否齐备完好 。 • (2) 氧气压力不低于18MPa。 • (3)各接头气密良好,各旋钮调整灵活。 • (4)引射装置工作正常。 • (5)自动肺工作正常。
2、自动肺的检验。自动肺 是本仪器的心脏,其主要 检验工作有:
呼吸道,插好口咽导气管后将舌头送回,以防 对上述程序,是否完全履行,得视伤员情况而定,总之,以呼吸道畅通为原则。
注1:人工呼吸正常进行后,实施抢救的人员则应耐心等待,仔细观察,除确显死亡征象(出现尸斑)外,不可过早停止抢救。
伤员痉挛,咬到舌头。 1、平时检查要有以下内容:
特别提醒:要求本仪器的使用者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平时要有实战训练,以免在人工苏生时不知所措贻误时机。 视频 自动肺 是本仪器的心脏,其主要检验工作有:
本仪器适用于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 的伤员,如胸部外伤,一氧化碳(或其它有 毒气体)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 吸抑制或窒息都能适用。
本仪器的物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操作 简单、性能可靠,携带方便,特别适用于煤 矿救护组织在井下使用。也适应于医务人员 外出急救和护送伤病员途中使用。

ASZ苏生器说明书

ASZ苏生器说明书

ASZ-30型自动苏生器1、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性能该仪器是一种能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它能把含有氧气的新鲜空气自动输入伤员的肺内,然后有能自动将肺内的气体抽出,并连续工作仪器还附有单纯给样和吸引装置,可供呼吸尚并没有麻痹的伤员吸氧和吸除伤员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

此外,一起可同时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和氧气吸入,故可同时抢救轻重不同的两名伤员。

2、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如煤矿井下CO(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CO2 、CH4)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都可进行抢救。

SO2 、H2S、NO2或炮烟中毒的伤员不能采用自动肺强行呼吸,可与人体的呼吸系统内的水分起化合作用。

生成硫酸强烈腐蚀人的呼吸系统。

而炮烟中含有大量的NO它是不稳定的化合物。

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NO2,NO2吸入人体后。

与人体的呼吸系统内的水分起化合作用,生成硝酸腐蚀人的呼吸系统,此时如果采用自动肺强行呼吸,可损坏伤员的肺部,所以以上中毒人员只能采用氧吸入。

3、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技术参数是什么?(1)、氧气瓶容积1L(2)氧气瓶工作压力20MPa(3)氧气储备量200L(4)自动肺性能指标:换气量调整范围12~25L/min ; 充气正压力200~250mm/H2O(2.0~2.5KPa ); 抽气负压力-150~200 mm/H2O(-1.5~-2.0KPa); 流量为6L/min时,自动肺最小换气量15L/ min ;(5)自主呼吸供气量(氧含量80%)>15L/min 。

(6)吸痰引射压力值≥60KPa(7)仪器净重≤6.5Kg(8)仪器体积:长×宽×高(mm3)335×245×1404、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结构名称及各部件工作原理是什么?(1)面罩:苏生时,将自动肺或呼吸阀与人面部连接用。

(2)颈带:苏正正常后,将自动肺呼吸阀固定在面部上用(3)开口器:由伤员嘴角处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开启的一种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Z—30型自动苏生器A—安全 S—苏生 Z—自动 30型—30分钟一、仪器的用途:是一种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它能把氧气自动输入到伤员的肺内,然后又将肺内的废气抽出,并连续工作。

同时还附有单纯的给氧和吸引装置,可供呼吸麻痹的伤员吸氧和吸出伤员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二、仪器的使用范围:适应于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

如胸部外伤、一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气体)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所引起的假死伤员。

三、仪器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携带方便,特别适应矿山救护队井下抢救遇险人员和医疗单位外出急救和护送伤员途中使用。

可同时抢救2名不同程度的伤员苏生和氧吸入。

(重伤员使用人工供氧,轻伤员使用自主呼吸供氧。

)四、主要技术参数:1、氧气瓶工作压力为20Mpa,容积为1L(氧气瓶在20Mpa压力时,储氧量为200L)2、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为12L/min~25L/min;充气压力为1960pa~2450pa;抽气负压为–1470Pa~–1960pa;耗氧6L/min时的最小换气量为15L/min。

3、自主呼吸供气量(即含氧量80%)不少于15L/min。

4、吸痰最大负压值不小于–4410pa。

5、仪器重量不大于6.5kg。

6、体积为335m m×245m m×140mm。

五、仪器的工作原理: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经氧气瓶阀门进入减压器和压力表(瓶内压力多少由压力表指示),氧气进入到减压器后,压力被减小至0.3~0.5Mpa,然后进入氧气配气阀。

氧气配气阀上有三个各自带开关的端子,第1个端子是吸引装置,其作用是在苏生前,借引射器造成高气流,先将伤员口咽中粘液、污物、分泌物、水等异物抽到吸污物瓶内。

第2个端子是自动肺(也叫人工供氧装置),自动肺通过其中的引射器喷出氧气时吸入外界一定的空气,二者混入后经过面罩压入伤员的肺腔内,然后引射器又自动操作阀门,将肺部气体抽出,呈现着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动作。

当伤员恢复自主呼吸能力之后,可停止自动人工呼吸,可改为自主呼吸装置供氧;第3个端子是自主呼吸装置(也叫呼吸阀)这是当伤员通过自动肺苏生有效后已有了自主呼吸能力时输氧用的。

六、自动肺的工作原理:高压氧气进入减压器减压后,氧气经过配气阀开关,经连接胶管进入自动肺(面罩),当自动肺处在进气位置时,因杠杆作用,此时氧气进气阀和空气进气阀打开;相反抽气阀和排气阀处于关闭。

混合氧气,由于喷咀作用,经导气管进入肺部,当肺部压力达到200~250 mmH2O时,自动隔膜被鼓起,又因杠杆作用,由进气变抽气,此时,抽气阀和排气阀打开;氧气进气阀和空气进气阀关闭;喷咀形成负压作用,把肺内气体经排气阀排出。

当肺部压力降至–150~–200 mmH2O时,自动隔膜被压,杠杆作用又由抽气变充气。

就这样如此反复连续工作,把氧气压入伤员肺部,然后又将肺内废气抽出,同时刺激伤员的心脏和呼吸中枢,促使恢复呼吸和脉膊跳动,使假死的伤员慢慢地苏醒过来。

七、仪器各部件名称及作用:1、面罩—连接自动肺或自主呼吸阀,压在伤员面部苏生和氧吸入的作用。

(吹气面罩上有空气闭塞阀)2、开口器—由伤员嘴角臼齿间插入,将口启开的作用。

(伤员为什么要用开口器将口启开呢?答:因为伤员处于假状态,牙关紧闭。

使用开口器时,要注意:开口器前面两端要用无菌纱布包好,以防损坏伤员牙齿、牙床或牙肉等,再从伤员嘴角臼齿间插入将口启开。

)3、夹舌钳—将伤员舌头拉出,便于清理口腔和插口咽导气管的作用。

(用夹舌钳夹伤员舌头时,一定要用纱布或毛巾包住夹舌钳前面两端,再用夹舌钳将舌头夹住拉出,如不用纱布包住直接夹,怕夹伤夹坏舌头)。

4、口咽导气管—伤员使用自动肺苏生时,插在伤员口咽之间,以防舌头往后坠阻塞气道,影响苏生。

有大、中、小3种型号,根据不同的伤员使用不同的型号。

插口咽导气管时要注意:要将带弯一端的朝伤员的咽喉,另一端带有保护垫端的放在伤员的上牙与下牙之间。

(为什么要将带保护垫端的放在伤员的上牙与下牙之间呢?答:因为怕伤员苏生有效时,用力咬口咽导气管,由于有保护垫的作用,不会把口咽导气管咬死,造成进气不通畅,影响苏生。

)5、头带—苏生时,将面罩固定在伤员面部的作用。

6、吸污瓶—使用引射装置清理伤员呼吸道时,用来储存呼吸道内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的容器。

(要注意:吸污瓶盖子两端不能装反。

)7、吸引管—清理伤员呼吸道时,从伤员鼻孔插入到呼吸道内,用来抽取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的胶管,使呼吸道畅通。

(吸引管插入深度多少?答:20~30cm左右)8、高压螺旋导管—外接氧气瓶的导管。

(一端接在苏生器逆止阀上,另一端与外接氧气瓶联接)9、逆止阀—控制仪器内氧气不向外跑气的单向导气装置,也是外接氧气瓶的联接口。

氧气只能进不能出(称单向阀)。

(为什么苏生时,要接外接氧气瓶呢?答:因为苏生器里面的氧气瓶在20Mpa压力时,只能使用30min。

苏生时,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在没有接好外接氧气瓶的情况下,先用里面氧气瓶的氧气,接好外接氧气瓶后,就立即关闭苏生器里面的氧气瓶。

苏生器里面氧气瓶的作用其实就是:在还没有接好外接氧气瓶时,或是在更换外接氧气瓶用的)。

10、安全阀—保护减压器的作用。

当减压器减压后的膛室压力超过0.9Mpa时,安全阀立即开启排气泄压、泄气,保护减压器不发生爆炸,损坏等。

11、减压器—将高压氧气压力减小至0.3~0.5Mpa的装置。

12、氧气瓶—用来储存高压氧气的容器。

13、高压大接头—外接40L大氧气瓶的联接装置。

14、校验囊—校验自动肺充气和抽气频率次数的(容积为1.2L)。

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小孩的呼吸频率为:20~30次/分。

15、储气囊—伤员使用自主呼吸装置供氧时,用来储存氧气的胶囊(容积为1.2L)。

16、氧气配气阀—减压器减压后的氧气进入配气阀后分为三路①、吸引装置—即引射器,用来抽痰和排出伤员呼吸道内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的,使呼吸道畅通。

②、自动肺—即人工供氧装置,往而复始地往伤员肺内充气和抽气的自动装置。

③、自主供氧装置—即自主呼吸阀,伤员经过人工供氧后,有了自主呼吸能力,而对采取自主供氧的装置。

或是一氧化碳中毒、或是腐蚀性气体中毒的伤员,也要用自主呼吸装置供氧。

(腐蚀性气体如:SO2、H2S、NO2、炮烟等)17、氧气调节环—在自主呼吸阀进气管上,伤员使用自主呼吸装置供氧时,氧气调节环一般调在80%置。

一氧化碳中毒的伤员必须调在100%的位置。

18、压力表—用来显示氧气瓶内氧气压力数据的。

19、外壳—放置各种工具器械的作用。

八、怎样鉴别伤员出现自主呼吸?苏生生效后,伤员出现自主呼吸。

自动肺杠杆会出现紊乱的动作,此时,可将自动肺呼吸频率稍调慢;随着上述现象的重复出现,可再次将呼吸频率调慢,直到调至8次/分以下;自动肺杠杆仍出现紊乱的动作或是伤员出现痉挛,则说明伤员自主呼吸基本恢复,可改用自主呼吸给伤员进行输氧。

九、怎么对伤员强迫进行苏生,应注意哪些事项?(先要将伤员口腔、咽喉及呼吸道内的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将适合于伤员的口咽导气管插入口咽之间,插好后并将舌头送回)将自动肺连接好,套好面罩,将自动肺杠杆拉到抽气位置(将杠杆往上拉起就是抽气位置),打开气路,自动肺立即动作充气和抽气,自动肺杠杆便有节凑地上下跳动(自动肺杠杆上、下跳动为1次)。

此时要注意:应用手轻压伤员喉头中部环状软骨,其作用是关闭食道,防止氧气进入胃内而导至苏生失败。

压喉时间长短应注意观察伤员胸部,当伤员胸部有明显起伏状态时,说明氧气进入肺部内,压喉可以停止。

十、对伤员苏生时,为什么要压喉?如果苏生时,伤员肚子逐渐澎胀起来是什么原因?苏生时,压喉的作用是关闭食道,使氧气进入到肺部内。

如果不压喉,氧气可能从食道进入到胃内,造成胃逐渐澎胀起来,使伤员的肚子慢慢地鼓起来。

十一、储气囊的调整方法:连接好自主呼吸阀,套上储气囊,打开气路,调整适当的供气量,要使储气囊处于即不空瘪、又不澎胀的状态为合格。

十二、怎样使用自主呼吸装置?将自主呼吸阀连接好,套好面罩,再套上储气囊。

打开气路,压在伤员的面部,调整供气量,要使储气囊即不空瘪、又不澎胀的状态。

氧气调节环除(一氧化碳)调在100%的位置外,其余的(包括腐蚀性气体中毒的)都调在80%的位置。

十三、使用自主呼吸给伤员供氧时,要注意什么?1、如果是经过自动肺苏生后,有了自主呼吸能力的伤员改用自主呼吸供氧时,一定要将伤员口咽中的口咽导气管取出,储气囊调整在即不空瘪,也不膨澎的装态,面罩应松博。

2、氧气调节环调在80%位置。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的伤员,氧气调节环必须调在100%的位置。

十四、自动肺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的原因?怎样调整?答:原因:经过减压器的氧气压力和通过配气阀的氧气压力过大或过小。

自动肺呼吸频率标准为:12次/分~16次/分。

1、大于16次/分:调整方法:先下旋配气阀开关,使进入到自动肺的氧气量减小,如果达不到要求,再调减压器供氧流量螺帽,先上旋减压器供氧流量螺帽,使减压器进入到配气阀的供氧量减小,再调配气阀开关,使之达到标准。

2、小于12次/分:调整方法:先上旋配气阀开关,使进入到自动肺的供氧量增大,如果达不要求,再去调减压器供氧流量螺帽,先下旋减压器供氧流量螺帽,使减压器进入到自动肺的供氧量增大,再去调配气阀开关,使之达到标准。

十五、在苏生时,自动肺过快、过慢的原因各是什么?要怎么处理?1、自动肺过快的原因:①、伤员呼吸道堵塞。

处理方法:重新清理呼吸道;将伤员面部转向一侧;摆动伤员头部,并用手推动伤的下颌。

②、供氧量过大,处理方法:将配气阀开关下旋,使进入到自动肺的供氧量减小。

2、自动肺过慢的原因:①、面罩与面部接触不严密,有漏气。

处理方法:压紧面罩,用脱棉堵住漏气。

②、接头连接处松动,未拧紧。

处理方法:将接头联接处都拧紧。

③、连接胶管扭折,使进气不通畅。

处理方法:理顺胶管。

④、供氧量过小。

处理方法:上旋配气阀开关,使进入到自动肺的供氧量增大。

十六、使用前对苏生器的检查有哪些?1、使用的附件、配件、工具要齐全。

2、氧气压力保持在18Mpa以上。

3、各旋钮开关调整要灵活、好用。

4、整机要气密。

整机气密检查方法:打开氧气瓶开关,配气阀上三个开关也要处于关闭状态,再关闭氧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指针所指示的压力数值。

在1分钟内压力表指针下降不超过0.5Mpa为气密。

(0.5Mpa就是半小格,压力表上1小格就是1MPa)5、吸引装置(即引射器),打开配气阀开关应是负压状态,半堵引射器喷孔应是正压状态,吸痰最大值不得小于68Kpa。

6、自动肺呼吸频率调整在12次/分~16次/分标准范围。

7、自主呼吸供气量正常,不少于15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