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经典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概述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有90种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仅有Ge、Sn、Pb有4个,Sb、Bi有5个,Po有6个。

金属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2.金属的分类1)按冶金工业上的颜色分:黑色金属有Fe、Cr、Mn (其主要氧化物呈黑色),有色金属则是除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

2)按密度分: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³,如Na、Mg、Al;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³,如Fe、Cu、W。

3)按存在丰度分:常见金属如Fe(4.75%)、Al(7.73%)、Ca(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3.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除汞外,其他金属通常为固态。

2)金属光泽: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易导电和导热: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金属可以压成薄片,也可以抽成细丝。

5)熔点及硬度: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强弱决定其熔点和硬度,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4.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作用。

2)与H2O作用。

3)与酸作用。

4)与碱作用,只有Al、Zn可以。

5)与盐的作用。

6)与某些氧化物的作用。

5.金属的冶炼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2HgO=2Hg+O²,2Ag2O=4Ag+O²。

2)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O、H2、C活泼金属等):Fe2O3+3CO=2Fe+3CO2,Cr2O3+2Al=2Cr+Al2O3.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2Al2O3=4Al+3O2,2NaCl=2Na+Cl2.二、碱金属元素1.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1、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2、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3、酸根离子分为三类:(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MnO4)。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

4、阳离子分类:(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NH4)(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Fe3>Cu2>H;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二)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

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三)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高考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复习 -------------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一、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1)常温下,除 __ 为液态,其余金属都是固态。

除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少数金属具有特殊颜色外,大多数金属都呈___________ 色。

金属都是 ____ 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_____________ 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状态时,常显不同的颜色。

2)密度最大的金属是,硬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____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 。

大多数金属都有性,可被抽成丝或压成片,其中 __________ 的延展性最好。

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 ________ ,其中 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化学性质金属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所以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体现性,做 ______ 剂。

写出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阳离子是金属原子 ______ 电子后形成的,所以金属阳离子有性。

写出常见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锌与浓硝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镁和浓硫酸共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铁和氯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镁和氮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金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叫做合金。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中无机化学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我们要做好针对性的复习。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①.钠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②.铁铜有两种存在形式:铁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铜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铜和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①.颜色:块状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没有粉末状的钠,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②.密度:钠的密度比水小,铝、铁、铜的密度比水大;钠、铝的密度小于4.5g/cm3是轻金属,铁、铜的密度大于4.5g/cm3是重金属。

③.熔点: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④.共性: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铝、铁、铜可以做导线,金属的导电性:Ag>Cu>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容器等。

⑤.硬度: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⑥.特性:铁可以被磁化,而产生铁磁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①.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2O 、Al2O3;黑色:FeO 、Fe3O4 、CuO;淡黄色:Na2O2;红棕色:Fe2O3。

②.氧化物的溶解性:Na2O 、Na2O2溶于水生成强碱发生化学变化;Al2O3 、FeO 、Fe2O3 、Fe3O4 、CuO不溶水。

③.氢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OH 、Al(OH)3、Fe(OH)2;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一、金属的性质及化学反应金属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以下性质:1. 电离和电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 氧化性: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与非金属原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离子。

3. 合金形成:金属原子可以与其他金属原子形成合金,拓宽了金属的物性。

4. 金属的活泼性: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随着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锂、钙到银、铜,活泼性逐渐降低。

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溶解度1. 金属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其价电子层结构有关。

对于d族金属离子,半满的d层或满的d层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2. 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金属盐的溶解度受溶剂性质和温度影响。

通常情况下,金属的溶解度随溶剂中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与氧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金属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制备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2. 金属与非金属的电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例如,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四、金属离子的还原性金属离子的还原性以其在还原电位表中表征。

在还原电位表中,还原电位越大,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常见金属离子的还原顺序为:铯 > 钡 > 钾 > 钠 > 铝 > 锌 > 铁 > 镍 > 铜 > 银 > 汞 > 铂 > 金五、金属离子的产生与沉积1. 金属离子的产生: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电解过程产生。

化学反应中,金属可以与酸、氧化剂等反应,生成金属离子。

在电解过程中,通过在电解槽中施加电压,金属离子可以在电极上电化学沉积。

2. 金属离子的沉积:电极上金属离子的沉积与电极势以及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有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 + O_{2}=2Na_{2}O,氧化钠为白色固体。

- 加热时:2Na+O_{2}{}{=!=!=}Na_{2}O_{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 铝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4Al + 3O_{2}=2Al_{2}O_{3}。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 + 2H_{2}O = 2NaOH+H_{2}↑。

- 现象:“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游(有气体生成)、响(反应剧烈)、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 铁与水蒸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3Fe + 4H_{2}O(g){高温}{=!=!=}Fe_{3}O_{4}+4H_{2}。

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2NaOH + 2H_{2}O=2NaAlO_{2}+3H_{2}↑。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氧化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Na_{2}O)- 属于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_{2}O + H_{2}O = 2NaOH;与酸反应:Na_{2}O+2HCl = 2NaCl + H_{2}O。

- 过氧化钠(Na_{2}O_{2})- 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O_{2}↑。

-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氧化铝(Al_{2}O_{3})-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又能与碱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原子间的电子迁移,形成了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热性也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迁移和传导。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延成薄片。

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与其晶体结构有关,金属的晶体结构呈“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使得原子之间有很多可移动的空间,从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有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性以及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金属的活性通常表现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例如金属和氧气、卤素、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不同金属的活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的元素活性较大,而位于右上方的元素活性较小。

金属通常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还原性,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二、金属的提取和制备1. 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冶炼法,另一种是电解法。

冶炼法主要针对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加热矿石和还原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电解法主要用于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通过在电解槽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例如焊接、熔炼、粉末冶金等。

焊接是一种利用热能和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和设备;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铸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工艺,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粉末的大小和成分比例,以获得理想的金属制品。

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

铁的化合物有氧化铁、铁矿石等,氧化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油漆颜料生产中。

铁还可以与碳和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种类的合金,如碳钢、不锈钢等,这些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抗性,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 铜(Cu)
1. 结构

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家电子排布图
2. 性质 (1)物理性质: 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有很 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2)化学性质:
★① Cu2(OH)2CO3 = 2CuO+CO2+H2O( 加热 ) ② Cu(OH)2 = CuO+H2O(加热) (OH)2+4H2O (注: ★③ Cu(OH)2+4NH3•H2O=[Cu(NH3)4] 这个反应很特别 , 用配位键的方式 , 实现弱碱制强碱 的目的。) ★④ 2Cu+S = Cu2S(加热,之所以生成亚铜是因为 硫的氧化性不强) ★⑤ 4Cu+O2 = 2Cu2O(高温,砖红色沉淀,加热只 生成 CuO) + 2+ ★⑥ Cu2O+2H = Cu +Cu+H2O( 歧化反应 ) ★⑦ 2Cu+O2+CO2+H2O = Cu2(OH)2CO3(铜绿、孔雀石 的主要成分) ⑧ 2Cu+O2 = 2CuO(加热) + 2+ ⑨ CuO+2H = Cu +H2O 2+ ⑩ Cu +OH = Cu(OH)2 2+ + ★ ⑪ Cu +6NH3•H2O = [Cu(NH3)4](OH)2+2NH4 +4H2O 2+ + (Cu +2NH3•H2O = Cu(OH)2+2NH4 , 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 合并后得 到方程) ★★⑫ Cu+4HNO3( 浓 ) = Cu(NO3)2+3NO2+2H2O, 3Cu+8HNO3( 稀 ) = 3Cu(NO3)2+2NO+4H2O 3. 用途: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 金属。因为它熔点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炼,因而 回收利用相当地便宜,铜的杀菌作用,具有极强的抗 癌功能。 4. 保存:涂油漆、塑料包装等。
★⑥ NaCl+NH3+CO2+H2O = NaHCO3+NH4Cl(侯氏制碱 专题七 金属及其化合物 法:饱和食盐水中通入 NH3、CO2) 金属概述:金属元素包括部分主族元素、 2NaCl = Na+Cl (电解) ★⑦ 2 全部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元素,它们集中排在 Na+Cl = 2NaCl ⑧ 2 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⑨ 4Na+O2 = 2Na2O 一般少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 ★⑩ 2Na+O2 = Na2O2( 点燃 ) 子,成为金属阳离子。 ★⑪ 2Na2O2+2H2O = 4NaOH+O2 ↑ 常温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余金属都是 ★⑫ 2NaOH+CO2 = Na2CO3+H2O(少量 CO2) ⑬ Na2CO3+Ca(OH)2 = CaCO3 ↓ +NaOH 固体,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 不透明, 有光泽, ⑭ NaHCO3+Ca(OH)2 = CaCO3 ↓ +NaOH+H2O 有延展性,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⑮ NaOH+CO2 = NaHCO3(过量 CO2) 金属分类 ⑯ NaOH+HCl = NaCl+H O
2. 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低、硬度小、 ρ 煤 < ρNa < ρ 水,焰色反应呈黄色(物理变化,但 是体现的是物理性质, 因为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 , 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 但处于能 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 , 很快跃迁回能量较 低的轨道 , 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 . 但 是物质本身不发生变化) (2)化学性质 1. 结构
2. 性质 (1)物理性质 :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粉末,不 溶于水,碱液,溶于酸。 (2)化学性质

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家电子排布图
★★⑪ Al +3AlO2 +6H2O = 4Al(OH)3 3. 用途 (1)冶炼稀有金属, (2)制造飞机、火箭、汽车的结构材料, (3)超高电压的电缆, (4)Al2O3 耐火材料。 4. 保存方式 只要不潮湿和与盐、酸、碱等易于产生腐蚀的结 构作用或者与其他金属焊接,铝就可以较好的保存。
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比较:Na < Al < Mg 2. 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延 展性,导电性良好,因而铝广泛地代替铜做电缆,有 良好的导热性 , 大量用于制做炊具 , 还可以做太阳能 的吸收装置。 (2)化学性质:
+ 3+ ★① Al2O3+6H = 2Al +H2O + 3+ ★② 2Al(OH)3+6H = 2Al +6H2O 3+ ★③ Al +3OH = Al(OH)3( 氨水少量过量都是生成 Al(OH)3) 2★④ AlO2 +CO2 = Al(OH)3+CO3 ★⑤ Al(OH)3+OH = AlO2 +2H2O ★⑥ Al2O3+2OH = 2AlO2 +H2O ★⑦ 4Al+3O2 = 2Al2O3,Al+Fe2O3 = Fe+Al2O3(铝热 反应) ★⑧ 2Al2O3 = 4Al+3O2(电解) + 3+ ★⑨ 2Al+6H = 2Al +3H2 ★⑩ 2Al+2OH +2H2O = 2AlO2 +3H2
3+ -
★① 2Mg+O2 = 2MgO(点燃) ② MgO+2HCl = MgCl2+H2O ③ MgCl2+Na2CO3 = MgCO3 ↓ +2NaCl ★ ④ MgCO3+2NaOH = Mg(OH)2 ↓ +Na2CO3(Mg(OH)2 比 MgCO3 更难溶,Mg(OH)2 是水垢成分之一) ★⑤ Mg3N2+6H2O = 3Mg(OH)2+2NH3(双水解反应) ★⑥ 3Mg+N2 = Mg3N2 ★⑦ Mg+Cl2 = MgCl2 ⑧ MgCl2 = Mg+Cl2(电解) ⑨ MgCl2+2NaOH = Mg(OH)2+2NaCl ⑩ Mg+2H2O = Mg(OH)2+H2 ↑ 用途: 1. 使用镁牺牲阳极进行阴极保护,是一种有效的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2. 制作镁合金 3. 氧化镁是一种耐火材料 保存:镁在空气中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镁薄膜 , 从 而阻止内部金属与空气反应 . 所以不担心氧化 , 保存 没有特殊要求,注:燃烧点燃的时候用砂纸把氧化膜 打磨掉即可点燃。
★① 2Fe+O2 = 2FeO(高温,Fe 过量) + 2+ ② FeO+2H = Fe +H2O 2+ ★③ Fe +2OH = Fe(OH)2 ★④ 4Fe(OH)2+O2+2H2O = 4Fe(OH)3 ★⑤ 2Fe(OH)3 = Fe2O3+3H2O(加热) + 3+ ★⑥ Fe2O3+6H = 2Fe +3H2O ⑦ Al+Fe2O3 = Fe+Al2O3(铝热反应) ★★⑧ FeS2+O2 = Fe2O3+SO2 ★⑨ Fe+S = FeS(加热) ★⑩ 3Fe+4H2O(g) = Fe3O4+4H2,3Fe+2O2 = Fe3O4(点 燃,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⑪ 3Fe3O4+8Al = 9Fe+4Al2O3 ⑫ 2Fe+3Cl2 = 2FeCl3 + 2+ 3+ ★⑬ Fe3O4+8H = Fe +2Fe +4H2O 2+ 3+ ⑭ 2Fe +Cl2 = 2Fe +2Cl 3+ 2+ ★⑮ 2Fe +Fe = 3Fe 3+ ⑯ Fe +3OH = Fe(OH)3(少量过量都不影响) 3. 用途:铁的最大用途是用于炼钢;也大量用来 制造铸铁和煅铁。 铁和其化合物还用作磁铁、 染料 (墨 水、蓝晒图纸、胭脂颜料)和磨料(红铁粉)。还原 铁粉大量用于冶金。 4. 保存:铁在不同的条件下保存方法不一样,在 干燥空气中一般不会氧化,在潮湿环境中易被氧化, 保存方式看铁所处的具体环境。一般放在干燥空气中 即可。
★⑰ 2NaCl+2H2O = 2NaOH+Cl2 ↑ +H2 ↑(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食盐水) (Na 和 H2O 的反应实验 : ★⑱ 2Na+2H2O = 2NaOH+H2 ↑ 浮、熔、游、响、红) Na2O2 的特殊性: 1。Na2O2 不是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只生成碱) 2。Na2O2 放入酚酞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Na2O2+2H2O = 2NaOH+H2O2(永久性漂白) H2O2 = H2O+O2 3。Na2O2 与 CO2 和水的反应优先和 CO2 反应 3. 用途 (1)制取 Na2O2, (2)做还原剂将钛、钽、铌、锆从其卤化物中 还原出来(熔融状态下), (3)Na-K 合金常温下是液体,用作原子反应堆 的导热剂(合金熔点低于各自金属), (4)用作高压 Na 灯。 4. 保存 少量保存在煤油中,大量密封保存。 5. 碱金属的递变规律
四 . 铁(Fe)
1. 结构
2. 性质 (1)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 良好的延展性 , 导电、导热性能,密度为 7.86g•cm-3, 熔点为 1535℃,沸点为 2750℃。 (2)化学性质

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家电子排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