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鼻导管吸氧

合集下载

新生儿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新生儿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 损伤细小脆弱的鼻气道: –分泌物干、浓 –鼻出血 –鼻塞
• 不舒适 • 不安静及易激惹
气道并发症
• 不成熟的粘液腺毛转运系统更加慢 • 上气道阻塞 • 增加气道阻力 • 增加呼吸功
湿化至关重要
• 提供最佳湿度: –热量和水分丢失最少 –保护粘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功能 –维持气道通畅,气流阻力最小 –保护脆弱的鼻气道
结果
• 18 例 • 814克 – 4.4kg • 13 新生儿, 2 婴儿, 3 儿科 • 每增加1l/min,增加0.8cmH2O • 每增加1公斤体重,增加1.4cmH2O
崔彦芹,周娜,王燕飞,等.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先天 性心脏病术后呼吸衰竭的有效性研究.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杂志,2012, 3 : 321~234
氧和提供呼吸支持有关
哪些在使用?
• 最近的调查显示美国97家新生儿-围产儿医疗中心中 在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
•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NICU中的应用: 实际和理论一致么? Hochwald et al (2010) Journal of Neonatal-Perinatal Medicine
• 调查了美国97家新生儿围产儿医疗中心 • 58 家回复 (60%) – 其中40家(69%)报告说在使用经
鼻高流量氧疗 • 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观察到的优点
• 易于使用/ 易于耐受 • 界面更小/配件更少,不影响喂养/袋鼠疗法 • 促进氧合 • 减少 WOB (减少上气道阻力?) • 湿度/鼻粘膜完整性 • 观察到肺功能的改善 • - 需要更多的生理学和临床效果的研究
适应症
• CPAP 替代 • 早产婴和足月儿拔管后 • 用于因CPAP致鼻部损伤的新生儿 • CPAP撤机策略 • 倾向于用以治疗早产儿窒息

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法PPT课件

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法PPT课件
目的
旨在提高新生儿血液中的氧含量 ,以满足其生理和病理需求,改 善或纠正低氧血症,防止或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的低氧血症;早产 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需要氧疗的情况。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相对禁忌症包括气胸、纵隔气肿、严重肺部疾病等。在使用 鼻导管吸氧时,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适用。
操作前准备
患儿准备
评估患儿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保持患 儿呼吸道通畅,清理鼻腔分泌物;将患儿置于舒 适体位,注意保暖。
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光线柔和;调节室温在2426℃,湿度在50%-60%之间;避免在患儿面前进 行不必要的操作,以减少其恐惧和不安。
物品准备
准备氧气装置、鼻导管、胶布、棉签、弯盘等物 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完好,确保氧气流量表、 湿化瓶等部件齐全且无漏气现象;根据患儿的鼻 孔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导管。
鼻导管插入
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儿鼻孔, 深度适宜,固定好鼻导管。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血氧饱和 度等指标,及时记录并调整吸 氧方案。
关键环节提示
鼻导管选择
根据患儿年龄、鼻孔大 小选择合适的鼻导管, 避免过大或过小导致不
适或脱落。
插入深度
鼻导管插入深度要适宜 ,避免过深或过浅影响
吸氧效果。
氧流量调节
总结回顾了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鼻导管吸氧法以及哪些情况下应禁止使用该方法。
操作步骤和技巧
重点回顾了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鼻导管、如何正确放置 鼻导管、如何调节氧流量和浓度等。
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
强调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如避免过度刺激新 生儿、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儿童常见吸氧方式

儿童常见吸氧方式

儿童常见吸氧方式
1. 集中吸氧:将氧气通过管道送入鼻导管或面罩,让孩子直接吸入。

鼻导管适用于一般轻度呼吸困难的儿童,而面罩适用于呼吸困难较重的儿童。

2. 简易面罩吸氧: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短暂吸氧的儿童,如在手术前后或急性呼吸窘迫时。

面罩覆盖鼻子和嘴,通过面罩连接到氧气供应器。

3.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这是一种较新的吸氧方式,适用于呼吸窘迫较重的儿童。

在这种方式下,氧气以较高的流速通过鼻导管送入患儿的鼻腔中,提供更高的氧气浓度和流量。

4. 氧气头盔吸氧: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吸氧的儿童,如重症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头盔罩住整个头部,通过氧气供应器提供氧气。

在使用各种吸氧方式时,需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适时选择合适的方式。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3期V ol.4, No.33, 201940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李迎节(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的治疗方式应用的相关问题。

文章首先从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三个方面探讨了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的临床应用;然后从新生儿的损伤、疼痛体验、家属满意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临床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3.40.01在新生儿的护理当中,呼吸支持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尤其是对于早产儿而言,其在新生儿其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很高,在重症监护室中需要利用呼吸支持才能帮助其建立规则的呼吸节奏,进一步帮助新生儿平稳过渡到自主呼吸。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可以弥补诸多呼吸支持技术存在的弊端,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呼吸支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的临床应用领域目前,针对新生儿的无创呼吸支持有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等。

而HHHFNC由于有突出优点,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1 早产儿呼吸暂停中HHHFNC的临床应用早产的新生儿由于呼吸中枢的发育不成熟,因而出现呼吸暂停的几率要远高于其他的新生儿。

NCPAP是传统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随着HHHFNC的出现,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呼吸支持越来越倾向于采用HHHFNC治疗。

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

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

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双侧鼻导管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呼吸困难或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氧供应。

下面将介绍这一操作的具体流程。

1.准备工作在进行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氧气流量是否符合患者需要,吸氧面罩是否清洁卫生。

其次要确认患者的鼻孔是否有分泌物,需要清理干净。

2.操作步骤(1)让患者坐直或半卧位,保持舒适的姿势。

(2)取出双侧鼻导管,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3)将双侧鼻导管分别插入患者的鼻孔中,注意不要插得太深,以免损伤黏膜。

(4)调节氧气流量,推荐流量为 2-4L/min,视患者情况而定。

(5)让患者试呼吸,确认患者能正常呼吸并无不适感。

(6)当患者需要吸痰时,应先停止吸氧,待吸痰完成后再开启吸氧设备。

3.操作注意事项(1)双侧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通畅,定期更换或清洗。

(2)不要将鼻导管插得太深,以免损伤黏膜。

(3)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正常呼吸,不要用力呼吸,以免影响吸氧效果。

(4)吸氧面罩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4.操作效果通过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氧供应,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同时,这种操作简单易行,操作风险小,对患者的伤害较小。

因此,双侧鼻导管吸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双侧鼻导管吸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操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有益。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儿童中的应用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儿童中的应用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儿童中的应用氧疗是对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呼吸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氧疗一般通过鼻导管、面罩或气管插管。

鼻导管给氧是成熟的氧疗方法,但由于儿童的耐受性差,在使用上习惯限制氧流量在2L/min以内。

长时间吸入干燥和未加热的低流量氧气会导致黏膜干燥和刺激,影响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对近端气管纤毛的完整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面罩正压通气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眼睛刺激、影响饮食和咳痰,且患儿的耐受性差。

气管插管是一种有创呼吸支持,会导致呼吸、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相关的并发症。

近年来,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HFNC)由于其使用简单、耐受性好,在儿童和成年人中的应用显著增加。

HFNC通过加热(接近体温)和湿化(湿度>99%),以超过患者吸气流量的速度,将100%氧气或者空氧混合气体舒适地输送给患儿,从而限制了室内空气的夹带。

当使用HFNC治疗时,临床医师需要调节3个主要参数:气体的温度、FiO2和流量。

温度一般低于体温1~2℃,并且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

FiO2对于低氧血症患者一般从0.6开始,再根据随后的SpO2、PaO2、PaCO2、呼吸频率和HR调节。

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对呼吸支持的感觉调节流量。

我们建议配备便携式HFNC设备,以备患者转运到其他区域时可以不中断治疗。

与成年人相比,婴儿及新生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氧耗大、功能残气量小、闭合容量大而容易导致气道塌陷,所以更容易发生低氧血症。

本文将综述HFNC在儿童应用中可能的机制、适应证、优势和并发症。

1.HFNC的作用机制Milési等研究发现,随着HFNC流量的增加,氧疗患儿的呼吸窘迫情况显著改善。

Rubin等研究平均年龄6.5个月的患儿,在儿科监护室(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接受HFNC治疗,流量从2L/min 增加到8L/min后,呼吸做功显著下降。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内,氧气流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口述吸氧适应症。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预防拔管失败中的进展HHFNC属于一种呼吸支持模式,能够促进患儿代谢功能的降低,提供气道正压,最终有效实现呼吸支持,且具有简便的操作及护理,患儿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新生儿疾病;进展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或头罩吸氧、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等,其中NIPPV、NCPAP极易导致表皮脱落,损伤鼻中隔,治疗过程中患儿具有较差的耐受性、较强的不适感,需要增加镇静剂,对护理造成了阻碍。

头罩吸氧、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儿的舒适度,患儿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但是并没有加温湿化气体,无法对氧浓度进行精确调节,对患儿肺功能具有较小的辅助作用。

加温HHFNC较传统面罩吸氧更能对急性呼吸窘迫患儿的氧合进行改善,促进患儿呼吸频率的降低。

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在美国,应用HHFNC的医院占总数的77%;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应用HHFNC的医院占总数的63%。

但是,在我国,只有较少医院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HHFNC。

本研究现就HHFNC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从理论上来说,HHFNC能够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有效治疗,但是缺乏充足的临床资料,同时非随机回顾性分析资料占了较大比例。

相关学者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HHFNC与NCPAP的效果进行了比较[2],发现二者具有相似的潮气量及呼吸功能,在流量为3、4、5 L/min时,HHFNC 具有稳定的压力、较小的变化。

相关学者对早产儿氧饱和度、心率等变化进行了观察[3],发现NCPAP治疗组与HHFNC组流量从6 L/min逐渐降低到1 L/min 具有相似的上述参数。

相关医学研究[4]也表明,在HHFNC气体流量>3 L/min 时能够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有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插入鼻塞,胶布固定。记录用氧时间
7
医嘱停氧,拔出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8
清洁鼻孔,记录停氧时间,卸湿化瓶
并发症
1
无效吸氧
2
气道粘膜干燥
3
氧中毒
4
腹胀
5
肺组织损伤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 择合适的吸氧方式,控 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 扭曲打折及分泌物阻塞, 注意气道湿化。
吸氧时先调节氧流量
再与病人连接,期间 如需调节氧流量或停 氧时应先分离鼻导管
注意事项
注意用氧安全, 注意防火、防油、 防热、防震。
注意皮肤护理,防止 鼻导管压伤及胶布创 伤
观察评估吸氧效果
其他方式吸氧
头罩法
根据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头罩。 遵医嘱调节氧流量,新生儿通常设5L/分。 保持头罩开口通畅,防止二氧化碳潴留。 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新生儿鼻导管吸氧
目的


操作标准


并发症
导Hale Waihona Puke 管注意事项吸

其他方式吸氧
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 量及动脉血氧饱 和度,纠正缺氧 。
操作标准
操作标准
操作前准备 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 用物准备
操作前准备
病情、意识、呼吸
状况、合作程度及 缺氧程度。
鼻腔状况:有无 鼻息肉、鼻中隔 偏曲或分泌物阻 塞等。
动态评估氧疗 效果。
注意事项:
1.及时倾倒冷凝水。 2.高流量通气无报警,注意观察有无漏气及 鼻氧管脱落等情况。
氧浓度=21+(4*氧流量)
相关知识
一次性鼻导管、氧气湿化瓶5天更换 氧气湿化水每日更换,及时添加
用物准备
连接方法
操作方法
1.连接湿化器电源,固定好高流量装置,插入空气及氧气接头。 2.湿化器上安装湿化罐,接灭菌注射用水,连接各监测导线。 3.湿化罐一侧孔安装压力阀,用吸引器连接管连接压力阀与流量表。 4.取呼吸机管路中的长管,接在湿化罐另一侧孔。 5.长管前端接高流量鼻导管。 6. 遵医嘱调节流量及氧浓度。 7.水胶体辅料剪鼻贴保护皮肤。 8.做好固定、记录、观察。
评估患者
用物准备
治疗碗1个(内盛温开水)、棉签、胶 布、水胶体辅料、灭菌蒸馏水、吸氧管、 氧气湿化瓶、弯盘、氧气装置一套、手 消毒液,无中心供氧装置另备氧气筒、 扳手、挂四防牌。
操作流程
1
核对医嘱
2
洗手,用物准备及检查
3
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4
撕胶布至盘边,连接氧气装置
5
清洁鼻孔、连接氧气管,调节氧流量, 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