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疗法教学PPT课件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1
氧气吸入疗法(oxygen inhalation)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 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预防 和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2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
12
❖氧气表
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 湿化瓶 安全阀
用物
13
装表法
吹尘 接表 接湿化瓶 检查装置
14
装表
吹尘
接表
15
装表
接湿化瓶
接橡胶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
装表
检查装置
17
其他用物
治疗盘内:棉签、镊子、鼻导管、橡胶管、 治疗碗、弯盘、别针、胶布、纱布、吸氧 记录本及笔,必要时备扳手。(松节油、乙 醇拔管时带)
18
方法
清洁
调流量
19
方法
接鼻导管
检查并润湿
20
方法
插管
(鼻尖至耳垂的2/3)
固定
21
方法
➢记录 ➢停氧:鼻导管 总开关 流量表 “有氧吸入,有氧拔出”
22
注意事项
➢ 用氧中应加强巡视,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扭曲、堵塞等。
❖ 缺氧症状改善:
烦躁不安 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 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
氧流量 L/min
氧浓度 %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1 23456789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7
常用吸氧方法
面罩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1
氧气吸入疗法(oxygen inhalation)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 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预防 和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2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
12
❖氧气表
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 湿化瓶 安全阀
用物
13
装表法
吹尘 接表 接湿化瓶 检查装置
14
装表
吹尘
接表
15
装表
接湿化瓶
接橡胶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
装表
检查装置
17
其他用物
治疗盘内:棉签、镊子、鼻导管、橡胶管、 治疗碗、弯盘、别针、胶布、纱布、吸氧 记录本及笔,必要时备扳手。(松节油、乙 醇拔管时带)
18
方法
清洁
调流量
19
方法
接鼻导管
检查并润湿
20
方法
插管
(鼻尖至耳垂的2/3)
固定
21
方法
➢记录 ➢停氧:鼻导管 总开关 流量表 “有氧吸入,有氧拔出”
22
注意事项
➢ 用氧中应加强巡视,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扭曲、堵塞等。
❖ 缺氧症状改善:
烦躁不安 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 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
氧流量 L/min
氧浓度 %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1 23456789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7
常用吸氧方法
面罩法
经鼻高流量氧疗ppt课件

说教法
在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 用了示范的方法。另外还把诱导启发、 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也 引入到操作示范中,指导了学生操作 练习,调动了学习操作的积极性和主 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在练 习中我采用的是纠正错误法及手把手 教导法。
说学法
根据“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病例分析病情, 回答问题: 鼻导管吸氧的概念,适应症, 吸氧 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操作 (示范法+角色扮演)
装表↓ 核对解释↓ Nhomakorabea洁鼻腔↓ 连接鼻导管
↓ 调节流量
↓ 润滑插管
↓ 固定记录
↓ 整理与观察
停氧 解释
↓ 拔管 →先拔管再关开关
↓ 放余气→先关总开关关流量开关
↓ 整理与记录→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
实践目标:能够掌握鼻导管吸氧的操作 方法。 。
态度情感目标:表现护士职业道德素质, 体现人文关怀。
鼻导管吸氧法的重点、难点
操作步骤的把握 各种缺氧所需的氧
流量 吸氧的注意事项 氧气瓶安全问题 与患者的交流
装卸氧气表 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
说学生
学生:06高护 年龄: 17—19岁 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耐性差 经历:去医院见习过 ,并参加了去年 5.12 护士节技能比赛.
注意事项(学生总结)
• 1.做好“四防” • 2.遵守操作规程 • 3.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 • 4.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 5.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 • 6.挂标志
练习
• 分组练习 • 你追我赶(积分制) • 组队比拼(增强集体荣誉感) • PK赛(我俩比比吧!)对方相互
看看对方的优缺点夸夸对方,评 评对方
鼻塞法吸氧PPT课件

17
•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 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18
19
• 1.着装整洁、洗手 • 2.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两个(一碗内放
湿化管及纱布两块,另一碗内盛凉开水)。 一次性吸氧导管及鼻塞两套,棉签、弯盘、 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内盛1/2~2/3满的 湿化液)、别针、笔、记录单、剪刀
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或 一氧化碳中毒等。
• 4.昏迷病人
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 5.其他
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的病
人以及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12
13
•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 做好“四防”,即放震、防火、防热、防 油。氧气筒内的氧气是以14.71MPa的压力 灌入的,筒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 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氧气助燃,氧气 筒应放于阴凉处,在筒周围严禁烟火和易 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以防引起 燃烧。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 用带油的手拧螺旋,避免引起燃烧的危险。
放入治疗碗内。 • 11、x床,某某某,您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按床头
呼叫器通知我们,我也会经常来看您的。 • 12、整理用物。
23
2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二)氧气吸入的浓度
•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作用,低于 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的氧含量相似,无治 疗价值。高于70%的氧浓度,持续时间超1~2d, 则会发生氧中毒。
•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 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18
19
• 1.着装整洁、洗手 • 2.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两个(一碗内放
湿化管及纱布两块,另一碗内盛凉开水)。 一次性吸氧导管及鼻塞两套,棉签、弯盘、 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内盛1/2~2/3满的 湿化液)、别针、笔、记录单、剪刀
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或 一氧化碳中毒等。
• 4.昏迷病人
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 5.其他
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的病
人以及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12
13
•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 做好“四防”,即放震、防火、防热、防 油。氧气筒内的氧气是以14.71MPa的压力 灌入的,筒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 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氧气助燃,氧气 筒应放于阴凉处,在筒周围严禁烟火和易 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以防引起 燃烧。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 用带油的手拧螺旋,避免引起燃烧的危险。
放入治疗碗内。 • 11、x床,某某某,您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按床头
呼叫器通知我们,我也会经常来看您的。 • 12、整理用物。
23
2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二)氧气吸入的浓度
•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作用,低于 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的氧含量相似,无治 疗价值。高于70%的氧浓度,持续时间超1~2d, 则会发生氧中毒。
操作方法鼻导管吸氧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吸氧目的
❖ 1.纠正急性缺氧,挽救患者生命; ❖ 2.提高慢性缺氧患者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
含量,改善组织器官缺氧; ❖ 3.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适应证
❖ 吸氧术适用于各种导致急慢性缺氧的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肺活量减少者,如哮喘、气胸、
重症肺炎、肺不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 脏病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源性 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 ❖3.中枢神经系统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各种原 因所致昏迷等; ❖4.其他 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药物中毒 、围手术期、休克等。
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肺组织。 ❖ 4.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日更换
鼻导管2次以上,并更换鼻腔。 ❖ 5.氧气筒要有明显标志,注明“满”或“空”,以便
使用时鉴别。如有缺损、漏气应及时补充及修理,以 免影响急救和治疗。
急诊技术
第一节 气管插管术与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环甲膜穿刺术与环甲膜切开术 第三节 吸氧术 第四节 洗胃术 第五节 电除颤术 第六节 导尿术 第七节灌肠术
1
第三节 吸氧2 术
3
概念
❖ 吸氧术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 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 造成的缺氧,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基本 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急救过程中应用广 泛。
吸氧的并发症及处置
❖1.氧中毒 应避免长时间高流量高浓度吸氧。 ❖2.呼吸道干燥 应加强氧气湿化,控制吸氧浓度,
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3.肺不张 应控制吸氧浓度,及时治疗肺部炎症,
鼓励咳嗽、排痰。 ❖4.抑制呼吸 应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使动脉
血氧分压维持在60mmHg即可。
鼻导管吸氧法课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改善患者的低氧血 症,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症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 的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原理
通过导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鼻腔, 经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 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禁忌症
对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或鼻中隔弯 曲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影响通气或造 成不适。
鼻导管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高浓度氧气吸入可能导致 氧气中毒症状,如胸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应立 即停止吸氧并就医。
预防感染
在使用鼻导管吸氧法过程 中,应保持鼻腔和氧气管 路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预防感染发生。
2023
PART 04
鼻导管吸氧法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呼吸衰竭的治 疗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 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轻轻拔出鼻导管,注意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分 类处理,如一次性鼻导 管应丢弃在医疗垃圾桶内。
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吸氧 的起始时间、流量、患 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等。
2023
PART 03
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 项
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症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 的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原理
通过导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鼻腔, 经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 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禁忌症
对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或鼻中隔弯 曲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影响通气或造 成不适。
鼻导管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高浓度氧气吸入可能导致 氧气中毒症状,如胸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应立 即停止吸氧并就医。
预防感染
在使用鼻导管吸氧法过程 中,应保持鼻腔和氧气管 路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预防感染发生。
2023
PART 04
鼻导管吸氧法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呼吸衰竭的治 疗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 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轻轻拔出鼻导管,注意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分 类处理,如一次性鼻导 管应丢弃在医疗垃圾桶内。
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吸氧 的起始时间、流量、患 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等。
2023
PART 03
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 项
鼻导管吸氧技术护理课件

鼻导管吸氧技术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 者的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延缓病情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进而引起心肌损伤和坏死的一种急性病症。
鼻导管吸氧技术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缺氧状态,缓 解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REPORT
禁忌症
鼻腔内有损伤、出血、感染等情况的 患者,以及无法配合或耐受鼻导管吸 氧的患者。
鼻导管吸氧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患者的刺激小、可随时调节氧气流量以满足患者需求 。
局限性
可能导致鼻腔干燥、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于严重缺氧患者效果可能不佳, 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REPORT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鼻导管吸氧技术护理案 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吸氧护理
总结词
及时、专业、细致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迅速为其安装鼻导管,调整氧气流量,严密监测患者情况,确保吸氧过程安 全有效,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疼痛、出血等症状。
02 03
详细描述
由于氧气直接进入鼻腔,导致鼻腔粘膜水分蒸发加快,引发鼻腔粘膜干 燥。患者可能出现鼻腔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鼻腔 感染。
处理方法
为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可定期向鼻腔滴入生理盐水或润滑油,保持鼻腔 湿润。如出现鼻腔干燥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如增加室内湿 度、调整吸氧浓度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进而引起心肌损伤和坏死的一种急性病症。
鼻导管吸氧技术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缺氧状态,缓 解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REPORT
禁忌症
鼻腔内有损伤、出血、感染等情况的 患者,以及无法配合或耐受鼻导管吸 氧的患者。
鼻导管吸氧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患者的刺激小、可随时调节氧气流量以满足患者需求 。
局限性
可能导致鼻腔干燥、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于严重缺氧患者效果可能不佳, 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REPORT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鼻导管吸氧技术护理案 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吸氧护理
总结词
及时、专业、细致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迅速为其安装鼻导管,调整氧气流量,严密监测患者情况,确保吸氧过程安 全有效,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疼痛、出血等症状。
02 03
详细描述
由于氧气直接进入鼻腔,导致鼻腔粘膜水分蒸发加快,引发鼻腔粘膜干 燥。患者可能出现鼻腔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鼻腔 感染。
处理方法
为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可定期向鼻腔滴入生理盐水或润滑油,保持鼻腔 湿润。如出现鼻腔干燥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如增加室内湿 度、调整吸氧浓度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吸氧法ppt课件

吸氧后的处理
关闭氧气设备
确保安全关闭氧气设备,避免 泄漏。
清洁吸氧装置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吸氧装 置,以备下次使用。
观察患者情况
继续观察患者情况,评估吸氧 效果。
记录吸氧效果
记录患者吸氧后的反应和效果 ,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04 吸氧法的应用案例
医疗领域的应用案例
01
02
03
急性高山病
在高海拔地区,吸氧可以 帮助缓解因缺氧引起的头 痛、恶心等症状。
长跑和马拉松
对于这些耐力运动,吸氧 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提 高运动员的表现。
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航天领域
在航天飞行中,吸氧可以模拟高 海拔环境,帮助宇航员适应太空 环境。
军事领域
在高原和山地作战中,吸氧可以 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耐力。
05 吸氧法的注意事项与风险
吸氧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氧中毒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 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骨后疼痛等症 状。
可能引发氧中毒
过量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对肺、脑等器官造成损害。
费用较高
吸氧设备及氧气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对未来吸氧法的研究与发展的展望
深入研究吸氧机制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吸氧法的机 制,为优化吸氧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个性化吸氧方案
针对不同疾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 化的吸氧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畅。
安置患者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 位,如半卧位或坐位。
吸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调整氧流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调整氧气流量。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 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措施,适用于治疗各种原 因引起的呼吸障碍和低氧血症。
氧气吸入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缓解呼吸 困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氧气吸入法包括鼻塞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等,具有简单 易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氧气吸入法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氧中毒 、二氧化碳潴留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防止并发症
通过纠正组织缺氧,可以预防由于 缺氧导致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 肺水肿、脑水肿等。
氧气吸入法的适用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哮喘、肺炎等。
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肺部淤 血,引起缺氧的患者。
休克
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如失血 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通过 氧气吸入可以改善组织缺氧状 态。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氧气流量不稳定
如发现氧气流量不稳定, 应及时调整流量计,确保 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和流 量稳定。
吸氧管堵塞
如发现吸氧管堵塞,应及 时更换吸氧管或进行疏通 ,以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吸 入氧气。
氧气吸入器漏气
如发现氧气吸入器漏气, 应及时检查吸入器的密封 性,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氧来提高血氧饱 和度和增加氧分压的一种治疗方法
氧气吸入法可以用于纠正各种原因导 致的低氧血症,如心肺复苏、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等
氧气吸入法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 氧,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给氧方 式
氧气吸入法需要注意吸入氧气的湿度 和温度,以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和 损伤
03 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步骤
氧气吸入法通常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 氧的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 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小开关放掉余气。
16
操作流程
1. 鼻氧管放入车下黄色垃圾袋,湿化瓶 浸入浸泡桶(黄色垃圾袋)
利用扳手卸下氧气表放于车下。 2. 协助病人躺卧舒适,并注意询问用氧
效果。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7
操作流程
3,记录停氧日期、时间、签全名。 4 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理用物并交班
“有氧“标志。 (3)一次性吸氧管是否在有效期内,
包装有无破损。
8
准备
1.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 口罩,熟悉患者病情。
2. 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 合治疗。
9
准备
1.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备: 1.氧气表装置:氧气表、湿化瓶、蒸馏水。 2.治疗盘:棉签、胶布、小药杯(内盛温水)、 一次性吸氧管、治疗碗。 3.扳手 4.治疗单 5.健之素
10
准
备
治疗车下备: 1. 污物碗
2.黄色垃圾袋
11
操作流程
吸氧 1. 评估病人, 2. 遵医嘱准备用物:检查氧气管的有效
期,氧气表是否有合格标示,湿 化瓶完好无损坏,蒸馏水是否在有效期 内以及有无混浊等。 3.携用物至床旁:注意三查七对,并做 好解释工作,再次取得病人合作
18
评价
1.病人缺氧症状改善(皮服颜色改善、 呼吸改善),精神状态改善,感觉舒适, 表现安静。
2.操作顺利,病人了解给氧的目的,能配 合操作。
19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 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 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 烟 火 和 易 燃 品 , 至 少 距 火 炉 5m 、 暖 气 1m,避免引起爆炸。
意事项。 8. 洗手,按医嘱在医嘱单上记录用氧日
期、时间、签全名。 9. 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理用物。经常巡
视患者,观察缺氧情况是否改善。注意 交班。
15
操作流程
停氧 1. 停氧时间到,携用物至床旁(车下带
浸泡桶,也可用黄色垃圾袋代替) 2. 先摘掉病人的鼻氧管,擦净鼻部。 3. 先 关上小开关,再关上大开关,再打
鼻导管吸氧法
1
内
容
概念及目的 评估与准备 操作流程 评价 注意事项
2
概
念
鼻导管吸氧是一项护理操作技术,通过 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缺氧 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 命活动
3
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通过吸氧,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3.促进代谢,维持生命活力。
5
评
估
1.患者评估:
(3)心理情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患者对自身疾病导致缺 氧所拥有的知识,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 识程度。
6
评估
2.环境评估: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 火炉、暖气等
7
评估
3..用物评估: ( 1)氧气表是否有合格标示,湿化瓶
是否完好无裂痕。 (2)氧气桶内是否有氧气,是否悬挂
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及时 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堵塞而失去 用氧作用。 6.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关心病人,及时 满足病人的需要。
22
注意事项
7.观察用氧效果,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 人脉搏、血压、呼吸方式、精神状态、 皮肤颜色及温度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 效果,同时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 疗效,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12
操作流程
4. 正确安装氧气表、倒水、清洁鼻腔。 a 先打开氧气桶的大开关,当听到“呲”的一
声时,立即关上(吹尘)。 b 利用扳手正确安装氧气表. C 湿化瓶内倒入1/2—2/3蒸馏水并正确安装。 D 打开一次性吸氧管的外包装,正确连接后用
胶布固定在氧气桶壁上。 E为患者清洁鼻腔,注意水温要适宜,动作要轻 柔。
25
谢 谢!
26
2019/12/16
.
27
20
注意事项
2.正确安装氧气表(使用墙壁正确安装氧 气表式氧气管道勿将氧气表插入负压吸 引接口)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配戴,停氧时 应先摘掉吸氧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 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 而损伤肺组织。
21
注意事项
4.详细记录用氧、停氧时间。 5.及时巡视病房,观察有无用氧故障,检
13
操作流程
5. 打开总开关,遵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试流量大小(睫毛),并注意检查氧气 流出是否漏气,
(注意:在打开大开关之前,先检查小 开关是否关闭,必须在小开关关闭的情 况下,才可以打开大开关,否则易损坏 氧气表。)
14
操作流程
6. 正确配戴。(注意再次核对医嘱单) 7. 恢复体位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用氧注
8.停止吸氧时应先取下吸氧管,在关闭开 关。
23
注意事项
9.停止用氧后,所用导管、湿化瓶等经清 洗、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
10.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 针降至0.5mPa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 进入筒内,与再次冲气时引起爆炸。
24
注意事项
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 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速度。
4
评
估
1 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 与精神状态,缺氧的表现与程度、原因等。.
(2)局部情况:口唇、甲床等处皮肤的颜色、 发绀程度;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三凹征等以及呼吸的频率、节律和 深浅度变化;病人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 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
16
操作流程
1. 鼻氧管放入车下黄色垃圾袋,湿化瓶 浸入浸泡桶(黄色垃圾袋)
利用扳手卸下氧气表放于车下。 2. 协助病人躺卧舒适,并注意询问用氧
效果。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7
操作流程
3,记录停氧日期、时间、签全名。 4 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理用物并交班
“有氧“标志。 (3)一次性吸氧管是否在有效期内,
包装有无破损。
8
准备
1.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 口罩,熟悉患者病情。
2. 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 合治疗。
9
准备
1.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备: 1.氧气表装置:氧气表、湿化瓶、蒸馏水。 2.治疗盘:棉签、胶布、小药杯(内盛温水)、 一次性吸氧管、治疗碗。 3.扳手 4.治疗单 5.健之素
10
准
备
治疗车下备: 1. 污物碗
2.黄色垃圾袋
11
操作流程
吸氧 1. 评估病人, 2. 遵医嘱准备用物:检查氧气管的有效
期,氧气表是否有合格标示,湿 化瓶完好无损坏,蒸馏水是否在有效期 内以及有无混浊等。 3.携用物至床旁:注意三查七对,并做 好解释工作,再次取得病人合作
18
评价
1.病人缺氧症状改善(皮服颜色改善、 呼吸改善),精神状态改善,感觉舒适, 表现安静。
2.操作顺利,病人了解给氧的目的,能配 合操作。
19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 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 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 烟 火 和 易 燃 品 , 至 少 距 火 炉 5m 、 暖 气 1m,避免引起爆炸。
意事项。 8. 洗手,按医嘱在医嘱单上记录用氧日
期、时间、签全名。 9. 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理用物。经常巡
视患者,观察缺氧情况是否改善。注意 交班。
15
操作流程
停氧 1. 停氧时间到,携用物至床旁(车下带
浸泡桶,也可用黄色垃圾袋代替) 2. 先摘掉病人的鼻氧管,擦净鼻部。 3. 先 关上小开关,再关上大开关,再打
鼻导管吸氧法
1
内
容
概念及目的 评估与准备 操作流程 评价 注意事项
2
概
念
鼻导管吸氧是一项护理操作技术,通过 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缺氧 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 命活动
3
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通过吸氧,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3.促进代谢,维持生命活力。
5
评
估
1.患者评估:
(3)心理情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患者对自身疾病导致缺 氧所拥有的知识,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 识程度。
6
评估
2.环境评估: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 火炉、暖气等
7
评估
3..用物评估: ( 1)氧气表是否有合格标示,湿化瓶
是否完好无裂痕。 (2)氧气桶内是否有氧气,是否悬挂
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及时 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堵塞而失去 用氧作用。 6.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关心病人,及时 满足病人的需要。
22
注意事项
7.观察用氧效果,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 人脉搏、血压、呼吸方式、精神状态、 皮肤颜色及温度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 效果,同时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 疗效,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12
操作流程
4. 正确安装氧气表、倒水、清洁鼻腔。 a 先打开氧气桶的大开关,当听到“呲”的一
声时,立即关上(吹尘)。 b 利用扳手正确安装氧气表. C 湿化瓶内倒入1/2—2/3蒸馏水并正确安装。 D 打开一次性吸氧管的外包装,正确连接后用
胶布固定在氧气桶壁上。 E为患者清洁鼻腔,注意水温要适宜,动作要轻 柔。
25
谢 谢!
26
2019/12/16
.
27
20
注意事项
2.正确安装氧气表(使用墙壁正确安装氧 气表式氧气管道勿将氧气表插入负压吸 引接口)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配戴,停氧时 应先摘掉吸氧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 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 而损伤肺组织。
21
注意事项
4.详细记录用氧、停氧时间。 5.及时巡视病房,观察有无用氧故障,检
13
操作流程
5. 打开总开关,遵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试流量大小(睫毛),并注意检查氧气 流出是否漏气,
(注意:在打开大开关之前,先检查小 开关是否关闭,必须在小开关关闭的情 况下,才可以打开大开关,否则易损坏 氧气表。)
14
操作流程
6. 正确配戴。(注意再次核对医嘱单) 7. 恢复体位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用氧注
8.停止吸氧时应先取下吸氧管,在关闭开 关。
23
注意事项
9.停止用氧后,所用导管、湿化瓶等经清 洗、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
10.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 针降至0.5mPa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 进入筒内,与再次冲气时引起爆炸。
24
注意事项
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 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速度。
4
评
估
1 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 与精神状态,缺氧的表现与程度、原因等。.
(2)局部情况:口唇、甲床等处皮肤的颜色、 发绀程度;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三凹征等以及呼吸的频率、节律和 深浅度变化;病人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 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