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练习题

高二化学第二章练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改变2.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298K时△H=-92.2kJ·mol-1△S=-198.2kJ·mol-1·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B.298K时合成氨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298K时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一定很大D.298K时合成氨反应可自发进行3、已知反应mX(g)+nY(g)qZ(g);△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4.恒温条件下,把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N2O4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减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会变浅C.体积减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5.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Δ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 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6.某温度下,反应H2(气)+I2(气) 2HI(气)+Q,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B.恒压,充入H1(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D.恒容,充人H2,I2(气)的体积分数7.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 = 0.010 mol/(L·s)B.v (O2) = 0.0010 mol/(L·s)C.v (NO) = 0.0010 mol/(L·s)D.v (H2O) = 0.045 mol/(L·s)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一定温度建立如下平衡:2NO 2N2O4,此时平衡混合物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关系是( )A.x>yB.x<yC.x=yD.不能确定9.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响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体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10.总压强为3.0×107Pa时,氮氢混合气体(体积比1:3)通入合成塔,反应达平衡时,压强为 2.5×107Pa,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 )A.35%B.30%C.25%D.20%11.将4mol气体A和24mol气体B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 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1.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2.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10~15 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13、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O2和1gSO2,乙容器充入2gO2和2g SO2。
高二化学 化学反原理第二章单元检测A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单元检测-鲁科版A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移动2.下列数据是一些反应的平衡常数,试判断那个反应进行的最接近完全A.K=1B. K=1010 C .K=10-1 DK=10-7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4.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 (g)+3B (g) 2C (g) △H∠0 .C转化率体总压强乙乙甲甲甲0 时间 C 0 时间 0 时间ⅠⅡⅢ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5.Fe(NO3)2溶液呈浅绿色 ,其中存在下列平衡,Fe2++2H2O Fe(OH)2+2H+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发生的变化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D.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6.有一可逆反应:2A (g)+3B (g) xC (g)+4D (g),若按下列两种配比在同温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8molA、1.2molB、1.2molC、2.4molD;②1.4molA、2.1molB、0.6molC、1.2molD。
达到平衡后, C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方程式中x为A.1B. 2C. 3 D .47.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①②B. ②⑤C. ③⑤D.④⑥ 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 和1molB,发生反应:2A (g)+B(g) 3C (g)+D (g),达到平衡后时,C 的浓度为wmol/L 。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复习测试题弘德中学高二化学组 2013/1/15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向2L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M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等于0.6mol/L B.小于0.6mol/LC.等于0.8mol/L D.大于0.8mol/L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3、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4、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2 mol·L-1·min-15、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B .t 3时降低了温度C .t 5时增大了压强D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6、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A 气体和1 mol 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 s 后达到平衡,测得C 气体的浓度为0.6 mol ·L -1。
新课标人教A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常用煅烧硫铁矿或硫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硫B.为提高氨的产量,合成氨工业应采用低温高压的反应条件C.氯碱工业中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D.高纯度的石英可用于制光导纤维2.下列反应中能起到固氮作用的是( )A.NO与O2反应生成NO2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由NH3制碳铵和硫铵D.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3.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选项正确的是()A. 氨氧化制HNO3:合成塔、空气、铂铑合金、8000CB. 合成氨:沸腾炉、焦炭、铁触媒、5000CC. 生产水泥:回转窑、石灰石、粘土、高温D. 接触法制硫酸:氧化炉、硫铁矿、V2O5、4000C~5000C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增加氧气的量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向氯水中加食盐不利于氯气的溶解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高压条件有利于合成氨反应5.合成氨()工业中,常采用500℃的温度条件。
有下列关于选用该条件的叙述:①加快反应速率;②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③提高原料转化率;④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
其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A、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6.N2+3H22NH3合成氨反应中,在下列情况下,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加入氮气B.减小压强,扩大容器体积C.加入催化剂D.适当升高温度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O2=2NO,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A.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8.由于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利用KClO3固体加热分解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B.加热H2O2水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C.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制氯气,需加入MnO2固体加热D.锌与盐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稀硫酸9.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A.快B.慢C.相等D.无法判断10.在2A+B 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A )=0.5mol/L · sB .v (B )=0.3mol/L · sC .v (C )=0.8mol/L · sD .v (D )=1mol/L · s11.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2SO 2+O 22SO 3 B .CO+H 2O (g )CO 2+H 2C .CO 2+H 2OH 2CO 3D .H ++OH -H 2O12.反应C(固)+H 2O(气) CO 2(气)+H 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C 的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N 2D. 压强不变充入N 2使体积增大13.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 ·L -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 2总量的是( )①石墨 ②CuO ③铜粉 ④铁粉 ⑤浓盐酸 ⑥无水乙酸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 可逆反应:A B+322C D +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 mol L s ()./()=⋅015 ②v B mol L s ()./()=⋅06 ③v C mol L s ()./()=⋅04 ④v D mol L s ()./()=⋅045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A. ①B. ②和③C. ④D. ①和④15.在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 Q 中,为了有利于A 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适当温度、高压16.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称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 .恒温、恒压时,充入NH 3B .恒温、恒容时,充入N 2C .恒温、恒压时,充入HeD .恒温、恒容时,充入He17.以焦炭为主要原料合成氨,为了使通入合成塔的N 2与H 2保持1∶3的体积比,则焦炭(不计燃烧中的消耗)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 .1∶3B .3∶2C .6∶5D .4∶3 18.在800℃时,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 (g )+H 2O (g )CO 2(g )+H 2(g),已知CO 和H 2O (g )的初始浓度为0.01mol ·L -1时,H 2平衡浓度为0.005mol ·L -1。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一、判断题(正确请画“√”,错误的画“×”)1.当温度接近0K时,所有的放热反应可以认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2.△S >0的反应,必定是自发反应。
3.对于一个反应如果△H>△G,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4.△Gθ值大,平衡常数Kθ值就愈大。
5.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
6.对于△H<0的反应,提高温度速度常数k值减小。
7.对于△Hθ>0的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平衡常数Kθ值增大。
8.NO的△f Gθm(298.15K)>0,空气中的N2和O2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共存。
但在高温常压时能发生反应,说明该反应是△Hθ>0, △Sθ>0的反应。
9.反应CO(g) = C(s)+1/2O2 (g)的△G>0,正向非自发,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活化能,则反应正向进行。
10.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体积和温度不变,则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变。
11.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系统中某组分的浓度或分压,平衡不移动。
12.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13.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α值增大,则在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值也一定增大。
14.对于一个复杂反应,当总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Gθ总=△Gθ1+△Gθ2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θ总=Kθ1+Kθ215.单质的△f Gθm(298.15K)值一定为零。
16. 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17.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具有较小的活化能。
18. 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 其它条件固定时,活化能小的反应,其反应速度快。
20. 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21.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小。
22.平衡常数Kθ值小于1,则△Gθ>0。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答案

υ(A)∶υ(B)=1∶3,则②表示的υ(A)=0.2mol/(L·s)
υ(A):υ(C)=1∶2,则③表示的υ(A)=0.2mol/(L·s)
υ(A)∶υ(D)=1∶2,则④表示的υ(A)=0.225mol/(L·s)
则υ(N2)= =0.1 mol/(L·min)
υ(H2)= =0.3 mol/(L·min)
υ(NH3)= =0.2 mol/(L·min)
方法二:在求得υ(N2)= =0.1 mol/(L·min)
后利用υ(N2)∶υ(H2)∶υ(NH3)=1∶3∶2
则很易求得υ(H2)=0.3 mol/(L·min),υ(NH3)=0.2 mol/(L·min)
〖点评〗通入一定气体后反应速率的变化,关键是分析反应物的浓度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题2〗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将增大反应速率;温度、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催化剂的影响是广泛的,不论反应吸热、放热,温度升高都将增大反应速率(反应物能量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不论气体体积增大还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都将增大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总数增大);正催化剂将增大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减小反应速率.因此选项A正确.
反应速率/mol·L-1·min-1
1mol·L-1的硫酸
长
小
4mol·L-1的硫酸
短
大
实验结论:4mol·L-1的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L-1的硫酸与锌反应快。
注意事项:①锌粒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基本相同;②40ml的硫酸溶液加入要迅速;③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解析:选C 。
C 项错,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是化学平衡理论要解决的内容。
2.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 3的反应 C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 .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 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解析:选C 。
勒夏特列原理是用来解释化学平衡移动的,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3.在恒温恒压、不做功时,反应A +B====C +D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 A .ΔH <0、ΔS <0 B .ΔH >0、ΔS <0 C .ΔH <0、ΔS >0 D .ΔH >0、ΔS >0解析:选C 。
当ΔH <0,ΔS >0时,ΔH -T ΔS <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4.5.6 g 铁粉投入到盛有100 mL 2 mol/L 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 时铁粉刚好溶解(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 A .v (Fe)=0.5 mol/(L·min) B .v (H 2SO 4)=1 mol/(L·min) C .v (H 2SO 4)=0.5 mol/(L·min) D .v (FeSO 4)=1 mol/(L·min)解析:选C 。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高二化学单元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题A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在273 K、1.01×105Pa时可转化为固态,在373 K时则又可转化为气态。
若分别用S(g)、S(1)、S(s)表示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S(g)<S(1)<S(s) B.S(g)>S(1)>S(s)C.S(g)>S(1)= S(s) D.S(g)>S(s)>S(1)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 D.v(D)=1.6 mol·L-1·min-13.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υ正(N2)=υ正(H2) B.υ正(N2)=υ逆(NH3)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4.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5.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05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2SO4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6.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 3N2+3H2。
已知NH3起始浓度是2.6 mol·L-1,4s末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A. 0.04 mol·L-1·s-1B. 0.4 mol·L-1 ·s-1C. 1.6 mol·L-1·s-1D. 0.8 mol·L-1·s-1 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L·s) 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3.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4.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6.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L·s) 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8.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压B. 减压C. 减少E的浓度D. 降温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10.已知反应mX(g) + nY(g) qZ(g) △H<0 m + n > 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11.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 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12.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3.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NO 2(g) CO2(g)+NO(g) ΔH<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判断17.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 2A 2+B22A2BB. A2+B22ABC. A 2+B2A2B2D. A2+2B22AB218.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 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19.已知450℃时,反应H 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 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20.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 和B都是4mol,10s后,测得υ(A)=0.12mol·(L·s)-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21.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 C.25% D.5%22.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②⑧B. ⑦④C. ①③D. ⑤⑥23. 在反应N 2+3H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1·s-1,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A.0.44 s B.1 s C.0.33 s D.2 s2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25.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26.已知:4NH 3(g)+5O2(g) 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3 )、v(O2 )、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4v(NH3)=5v(O2) B.5v(O2)=6v(H2O)C.2v(NH3)=3v(H2O) D.4v(O2)=5v(NO)二、填空题27.对于A+2B(g) n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态。
(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为____态;当n=3时,A为______态。
(3)若A为固态,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n_________。
(4)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热反应。
28.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态。
2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2(g)+H2(g)CO (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