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19-04-18T11:48:02.5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都基思[导读] 摘要: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网络架构复杂、装置数量多、保护及测控等二次设备可靠性及速动性相对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变电二次系统设计思路,通过采用多功能集成装置等方法,该方案可大幅减少装置数量和光纤数量,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速动性,简化系统网络架构,减少虚端子配置和调试工作量,降低运行维护难度。

(国网黑龙江省牡丹江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摘要: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网络架构复杂、装置数量多、保护及测控等二次设备可靠性及速动性相对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变电二次系统设计思路,通过采用多功能集成装置等方法,该方案可大幅减少装置数量和光纤数量,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速动性,简化系统网络架构,减少虚端子配置和调试工作量,降低运行维护难度。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架构设计

一、二次系统架构及存在的问题

以 220 kV 线路间隔为例。目前智能变电站每回线路配置双套包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和双套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线路保护装置与线路合并单元点对点通信获得线路电流、电压采样值信号。母线电压由母线合并单元以点对点通信方式发给间隔合并单元,再由间隔合并单元转发给各间隔保护装置。线路间隔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发送跳闸命令。跨间隔信息(如启动母差失灵功能和母差保护动作远跳功能等)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GOOSE)网络传输跳闸方式。测控装置、动态向量测量(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等功能采用网络采样和网络跳闸方式[1]。

以上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动作快速性下降。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数字化传输,为信息共享、信息的利用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增加了保护功能的实现环节,速动性指标较常规变电站有所降低。在“直采直跳”方式下,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理论上较常规站慢 5 ms 左右。此外,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也有所降低。在“直采直跳”模式下,线路保护功能由合并单元、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三者共同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导致保护功能的缺失。而现场运行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由于光口较多,发热量大,受现场环境温度和电磁干扰等影响,故障概率较高,影响保护的整体可靠性。对于跨间隔保护设备问题则更为严重;过程层设备实现了多业务的信息共享,但同时也给各业务系统的运维和扩建带来了影响。以线路合并单元为例,一台线路合并单元需要给线路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装置、短引线保护、采样值(sampled value,SV)网络上的多个设备提供采样值数据。当合并单元需要检修时,会影响多个业务的运行;虚端子配置工作量大,维护困难。智能变电站以虚回路连接代替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电回路。虚回路的连接以配置文件的形式体现,如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ystem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能力描述文件(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CD)、智能电子设备实例配置文件(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CID)。虚端子是明确装置之间信号连接关系的文本信息,一般用 Excel 文件描述,是智能变电站设计、调试环节的重要内容。而且,虚端子在运行和维护阶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给运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数据同步复杂。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交换机、保护测控等设备必须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运行,方能满足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SOE)、故障录波等功能时间一致性的要求。这些要求对智能变电站的时钟同步系统提出严格的要求。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由于传输采样值、跳闸信息,需要达到 μs 的同步精度。在合并单元内部时钟发生漂移或在外部时钟源缺失或抖动情况下会造成数据的不同步,需要有相应措施去应对。

二、220 kV 智能站二次系统架构设计

2.1线路间隔架构设计 220 kV 线路间隔架构。多功能线路保护装置集线路保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于一体,双套配置,保护电流、电压直接采样,通过继电器直接出口跳闸,并提供 SV、GOOSE 接口给母差保护和故障录波装置。多功能测控装置集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于一体,单套配置,测量电流、电压直接采样,通过继电器直接出口跳闸,并提供 SV、GOOSE 接口给动态 PMU 等装置。关口计量仍采用电缆方式接入独立关口计量表。

2.2 主变间隔架构设计

主变保护由于跨多个间隔,若将主变保护、各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设计,装置体积很大,而且架构不清晰,不利于运维。主变间隔的二次系统架构。主后一体化保护方式,主后一体化保护功能由主变保护、三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本体智能终端装置来实现,均双套配置。主变保护通过与三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及本体智能终端装置的点对点通信进行采样和跳闸出口,采用 SV、GOOSE 共口方式。主变各侧的多功能测控装置集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于一体,单套配置,测量电流、电压直接采样,通过继电器直接出口跳闸,并提供SV、GOOSE 接口给其他装置共享数据。主后保护分开模式,各侧的多功能保护装置将后备保护与该侧的合智一体化装置集成,与主变主保护、本体智能终端共同完成主变的保护功能;其他部分的设计同主后一体化保护方式[2]。

2.3 母线间隔架构设计

母线间隔二次系统架构设计。母线电压经并列箱后用电缆接至各间隔,各间隔做电压切换。母线测控装置采集 PT 刀闸位置、母线电压测量值,通过 MMS 网络传输遥测信息。母线保护与多功能线路(母联)保护装置之间以点对点通信方式获得采样值信号、位置信号,执行跳令。与主变间隔的合智一体化装置点对点通信获得采样值信号、位置信号,执行跳令。母线电压采样值信息从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获取。

三、方案效果分析

以 220 kV 变电站为例,变电站采用双母线接线,按 6 回出线、2 台主变、1 个母联规模计算,二次系统可节省装置 42 台,交换机所需端口数量减少 98 个,光线数量节省 134 根,如表 1 所示。装置数量、交换机端口数量和尾纤数量大副减少,网络架构进一步简化,大幅降低直接造价,虚端子和 SCD 配置工作量大幅降低,工程调试周期缩短,运行维护难度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间隔内装置功能独立,无相互关联,无合并单元采样传输和智能终端响应环节,大大提高了间隔内保护装置的快速性和可靠性。跨间隔装置直采直跳,同时母差保护发热量大幅降低,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功能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方案完全符合智能变电站“占地少、造价省、可靠性高”的建设目标[3]。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6页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较常规变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220kV智能?电站“三层两网”的系统结构,阐述了二次系统设备配置基本原则,结合目前二次设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电源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系统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智能电网能有效利用电力资源,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2011年起,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节点,智能变电站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广建设阶段,新建220kV变电站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2011年版)中“第五篇 22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技术导则”的技术方案。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最大特征体现在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其中二次设备在采样方式和组网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二次系统中,因此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 2 220kV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 以上海地区某220kV变电站为例,智能变电站系统采用三层两网结构,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两网即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2.1 站控层

负责变电站的数据处理、集中监控和数据通信,由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和其他各种功能站构成,是全站监控、管理中心,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站控层网络采用百兆星形双网结构,冗余网络采用双网双工方式运行。站控层网络MMS、GOOSE(逻辑闭锁)、SNTP三网(功能)合一,共网运行,全站数据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 2.2 间隔层 间隔层包括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相量测量等,不依赖于站控层和通信网络,可以对间隔层设备进行就地独立监控功能。保护测控装置配置如下: (1)主变保护双套配置,高、中、低压侧及本体测控装置单套独立配置。 (2)220kV线路、母线、母联(分段)保护双套配置; (3)110kV线路、母线、分段保护单套配置,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母线测控单独配置; (4)35kV 线路、电容器、站用变保护集成测控、计量功能,母差保护单套配置; (5)110kV、35kV母线配置低压减载装置。 (6)过程层:过程层由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构成,是一次设备与间隔层设备的转换接口,完成电流电压量的采样、设备运行状态信号的监测和分合闸命令的执行等。 3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比较

信贷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及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XX消费信贷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及建设项目 解决方案

目录 1 概述 (4) 1.1 文档目的 (4) 1.2 背景与建设目标 (4) 1.3 设计规范与约束 (4) 1.4 参考资料 (5) 1.5 述语 (5) 2 架构需求分析 (6) 2.1 消费贷关键业务场景分析 (6) 2.1.1 场景:申请 (6) 2.1.2 场景:电核 (6) 2.1.3 场景:审批 (7) 2.1.4 场景:面签 (8) 2.1.5 场景:还款计划与费率计算 (9) 2.2 消费贷业务特征 (9) 2.3 设计目标与原则 (9) 3 架构设计 (11) 3.1 系统业务架构 (11) 3.1.1 业务模式 (11) 3.1.2 业务流程 (11)

3.1.3 功能划分 (12) 3.2 系统逻辑架构 (13) 3.2.1 功能层次划分 (13) 3.2.2 功能层次关系 (14) 3.3 系统技术架构 (15) 3.3.1 子系统划分 (15) 3.3.2 技术选型 (17) 3.3.3 技术架构分层 (17) 3.3.4 关键技术点 (19) 4 功能设计 (23) 4.1 功能模块划分 (23) 4.2 功能结构设计 (24) 5 非功能设计 (27) 5.1 性能设计 (27) 5.2 安全设计 (27) 5.3 容错设计 (28)

1概述 1.1文档目的 《架构设计说明书》用于确定消费信贷系统的整体架构,明确业务功能结构、技术方向、以及设计原则,为后续阶段进行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开发以及测试提供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导。 消费信贷系统主要针对消费金融公司、银行消费信贷部门的业务运营需求而设计,本说明书将从消费贷业务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从业务架构、逻辑架构、技术架构等多个维度,逐步分析采用何种技术架构可以在最大程度地满足现有业务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将来一段时间内的业务发展变化。 1.2背景与建设目标 基于国内整体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和银行关注消费金融的程度,以及国家加速发放消费金融牌照的趋势,为了能够抢占消费系统服务市场份额,特别研发新一代消费信贷管理系统。消费系统建设整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先进、有效、多类型的进单渠道,并建立与渠道的沟通方式,以扩大与外部合作机构、消费者的联系和服务质量;扩大客户群体和异地服务的能力。 2、为了支持消费贷款业务短、平、快、业务量大等情况,建立适合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业务的精细化管理、统计分析、监测、审批、控制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提供存储、汇总、收集、反映,为各层次的经营管理者提供监控、决策、分析、预警等功能,为信贷业务的创新、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3、高效的影像审批流程:通过消费信贷管理系统和影像系统的整合,以及通过系统提供在线通知、在线打印等自动化功能,实现业务审批模式的突破,满足消费业务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概要

第9章二次设备的选择及二次回路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掌握二次设备的选择、展开接线图中的回路编号、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屏背面接线图; 复习旧课:掌握隔离开关的控制回路、隔离开关的位置指示信号、隔离开关的误操作闭锁回路; 重点:掌握二次设备的选择、展开接线图中的回路编号、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屏背面接线图; 难点:掌握二次设备的选择、展开接线图中的回路编号、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屏背面接线图; 引入新课: 第一节二次设备的选择 一、控制和信号回路的设备选择 1.控制开关的选择 控制开关应根据以下三个条件选择: (1)回路接线需要的触点数量及触点闭合图表。 (2)操作的频繁程度。 (3)回路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分断电流。 2.跳、合闸回路中的中间继电器的选择 (1)跳、合闸位置继电器的选择。音响或灯光监视的控制回路,跳、合闸回路中选择位置继电器的要求为: 1)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跳、合闸回路的电流应小于其最小动作电流及长期热稳定电流。 2)当直流母线电压为85%额定电压时,加于继电器的电压不小于其额定电压的70%。 (2)跳、合闸继电器的选择。跳闸或合闸继电器电流自保持线圈的额定电流,除因配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由于合闸电流大,合闸回路设有直流接触器,合闸继电器需按合闸接触器的额定电流选择外,其他跳、合闸继电器均按断路器的合闸或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来选择,并保证动作的灵敏系数不小于1. 5。 (3)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及其出口信号继电器的选择。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及其出口信号继电器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其起动元件动作电流相配合,保证动作的灵敏度不小于1. 5。 自动重合闸出口继电器及信号继电器,当其出口直接接至合闸线圈回路时,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按合闸接触器或断路器合闸线圈的额定电流来选择。 3.防跳继电器的选择 (1)防跳继电器的选型。电流起动电压自保持的防跳继电器,其动作时间应不大于断路器的固有跳闸时间。DZK 系列快速中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 15ms 。 (2)防跳继电器的选择。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浅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浅析 发表时间:2019-03-26T11:31:10.7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周立超张玮琦吕鹏飞[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变电站为满足这种要求逐渐走向信息化,这种通过数字信息传递变电站电气量的变电站称为智能变电站。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010020)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变电站为满足这种要求逐渐走向信息化,这种通过数字信息传递变电站电气量的变电站称为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投运前的调试工作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工作进行详尽介绍,同时对现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等智能设备测试方法经行分析,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调试;智能设备;测试方法;发展 引言:智能变电站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的信息可控性对一次系统及二次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了科学规范的网络通信,实现无人值守、少守卫的模式,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智能变电站中二次智能设备的调试工作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正常稳定运行,且与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里的电气量是通过实际的电缆传输的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里的每一个设备之间电气量的传输都是通过光纤传输的,所以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极其繁琐。 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简介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现场测试工作首先要熟知现场一次设备及一次系统接线方式,对应好一次设备及系统完成对二次智能设备SCD 模型的校验,根据SCD模型完成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通信验证,保证各个设备相互间的配合、网络的协议、虚端子设计图的正确性。之后运用智能变电站二次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智能设备测试仪进行每个设备的技术性能测试,再次确保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可靠性、稳定性。最后运用传统测试方法,模拟变电站真实运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完成对智能变电站所有间隔的整组测试,保证智能变电站在投运后在遇到电气故障时能够正确可靠切除故障。调试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开关刀闸动作是否与后台及相应间隔智能终端对应、每个间隔各项信号的正确性、智能设备之间的检修机制正确性等特殊问题。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方法分析 2.1合并单元简介及测试方法 合并单元,英文名称Merging Unit或MU。在智能变电站中,将一次互感器传输出来反映一次电气量的二次模拟电气量进行模数转换、合并和同步处理后,按照特定格式转发给间隔层需要使用的设备。合并单元是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接口装置,通过模数转换及规约格式整合将过程层数据的共享和数字化,他作为遵循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间隔层、站控层设备的数据来源,作用十分重要故其安装完成后的各项指标测试尤为重要。运用合并单元测试仪对合并单元输入合并单元测试仪内部时钟下的交流模拟量同时运用内部时钟输出对合并单元进行同一时钟下的对时,通过采集合并单元光纤输出的数字量进行对比分析来对合并单元的离散型、通道延时、守时误差、对时误差、通道精度等技术性能进行测试。 2.2智能终端简介及测试方法 现在智能变电站中使用的主变、断路器等依旧是常规的一次设备,为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则需要智能终端来完成信号输出和控制输入的光电转换、模数转换。智能终端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缆连接,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实现一次设备的遥信、遥控、保护跳闸等功能,并通过基于 IEC61850 标准的通信接口实现与过程层、间隔层的通信功能,最终实现断路器跳合闸、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传输,主变调压、温度监控和非电量保护等功能。运用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即可对智终端的主要功能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光纤对智能终端传输数字开关量控制信号,再运用试验电缆将智能终端开出的开关量采集到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中,测试仪计算整个智能终端收到数字控制命令到做出开出的时间,整个过程时间不大于7ms即满足要求。 2.3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方法 智能变电站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方法不同于传统变电站,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所接收的一次设备电气信息来自于合并单元所采集转换来的数字量,其开出的跳闸量亦为数字量,故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单体调试仅需一台便携式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即可完成,将便携式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运用整站SCD文件配置相应间隔的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后对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施加各种故障状态下的数字式模拟量,通过采集回来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开出的数字式跳闸量来判断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保护逻辑的正确性。如需做整个间隔的整组传动实验,在相应间隔合并单元后运用传统继电保护测试仪施加故障模拟量,观察现场开关动作正确性,在做整组传动试验时一定要注意智能变电站检修机制,同时也可以验证整个检修机制的正确性。 3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未来的发展 伴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变电站同样飞速发展着,智能变电站投运前的调试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将会向着远程化、自动化、综合化发展。未来测试仪仅需接入智能变电站组网便可进入每台智能设备的调试模块,做到对智能变电站所有智能设备进行调试。当然,就现有情况看来,要实现上述方便快捷的调试方法,我国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仍然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这需要引起国家及同行业者的高度重视。只有积极解决智能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方可不断发展与壮大,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陈安伟,等.IEC61850在变电站中的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李先妹,黄家栋,唐宝锋.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分析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03). [3]蔡晓越.智能变电站的调试特点与建议[J].电力与能源,2012,(04).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资料

第9章二次设备的选择及二次回路设计基础 第一节二次设备的选择 一、控制和信号回路的设备选择 1.控制开关的选择 控制开关应根据以下三个条件选择: (1)回路接线需要的触点数量及触点闭合图表。 (2)操作的频繁程度。 (3)回路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分断电流。 2.跳、合闸回路中的中间继电器的选择 (1)跳、合闸位置继电器的选择。音响或灯光监视的控制回路,跳、合闸回路中选择位置继电器的要求为: 1)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跳、合闸回路的电流应小于其最小动作电流及长期热稳定电流。 2)当直流母线电压为85%额定电压时,加于继电器的电压不小于其额定电压的70%。 (2)跳、合闸继电器的选择。跳闸或合闸继电器电流自保持线圈的额定电流,除因配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由于合闸电流大,合闸回路设有直流接触器,合闸继电器需按合闸接触器的额定电流选择外,其他跳、合闸继电器均按断路器的合闸或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来选择,并保证动作的灵敏系数不小于1.5。 (3)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及其出口信号继电器的选择。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及其出口信号继电器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其起动元件动作电流相配合,保证动作的灵敏度不小于1.5。 自动重合闸出口继电器及信号继电器,当其出口直接接至合闸线圈回路时,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按合闸接触器或断路器合闸线圈的额定电流来选择。 3.防跳继电器的选择 (1)防跳继电器的选型。电流起动电压自保持的防跳继电器,其动作时间应不大于断路器的固有跳闸时间。DZK系列快速中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15ms。 (2)防跳继电器的选择。 1)电流起动电压自保持的防跳继电器,其电流线圈的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断路器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相配合,并保证动作的灵敏度不小于1.5。 自保持电压线圈按直流电源的额定电压选择。 2)电流起动线圈动作电流的整定可以根据1)所选用继电器线圈额定电流的80%整定。这样整定能保证当直流母线电压降低到85%时继电器仍能可靠动作。 3)电压自保持线圈按80%额定电压整定为宜。 在接线中应注意防跳继电器线圈的极性。 4.信号继电器和附加电阻的选择 (1)信号继电器和附加电阻选择的原则: l)在额定直流电压下,信号继电器动作灵敏度一般不小于1.4。 2)在0.8倍额定直流电压下,由于信号继电器的串接而引起回路的压降应不大于额定

变电站及其设备介绍

变电站及其设备介绍 变电站(Substation)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主要分为:升压变电站,主网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配电站。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变电站起变换电压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除此之外,变电站的设备还有开闭电路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连接方式,按其功能不同而有差异。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即高、低压每相共用一个绕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出一个头作为低压绕组的出线的变压器。电压高低与绕组匝数成正比,电流则与绕组匝数成反比。 变压器按其作用可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前者用于电力系统送端变电站,后者用于受端变电站。变压器的电压需与电力系统的电压相适应。为了在不同负荷情况下保持合格的电压有时需要切换变压器的分接头。 按分接头切换方式变压器有带负荷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无负荷无载调压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主要用于受端变电站。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它们把高电压设备和母线的运行电压、大电流即设备和母线的负荷或短路电流按规定比例变成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控制设备的低电压和小电流。在额定运行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为l00V,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为5A或1A。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经常与负荷相连近于短路,请注意:绝不能让其开路,否则将因高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或使电流互感器烧毁。 开关设备。它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等都是断开和合上电路的设备。断路器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用来合上和断开电路,故障时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下自动把故障设备和线路断开,还可以有自动重合闸功能。在我国,220kV以上变电站使用较多的是真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隔离开关(刀闸)的主要作用是在设备或线路检修时隔离电压,以保证安全。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工作原理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高压断路器(开关)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改变运行方式,开合和关闭正常运行的电路,能开断和关合负荷电流、空载长线路或电容器组等容性负荷电流,以及能开断空载变压器电感性负荷电流的重要电气主设备之一。与继电保护装置配合,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将故障从电网上切除。与自动重合闸配合能多次关合和断开故障设备,以保证电网设备瞬时故障时,能及时切除故障和恢复供电,提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二、隔离开关(刀闸) 高压隔离开关在结构上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切断负荷电流或短路电流。回路断路器拉开停电后,可以拉开隔离开关使停电设备与高压电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保证检修设备与带电设备进行可靠隔离,可缩小停电范围并保证人身安全。带接地开关的隔离开关,与隔离开关在机械上互相闭锁,可有效地杜绝在检修工作中发生带电合接地开关的恶性事故。 三、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相当于开路运行的变压器,将高低压降为二次回路的标准电压,供继自装置、仪表、计量装置使用。有单相和三相两种。 四、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把大电流按一定比例变为小电流,提供各种仪表使用和继电保护用的电流,并将二次系统与高电压隔离。它不仅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也使仪表和继电器的制造简单化、标准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无功补偿

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都是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目的在于平衡系统无功,同时使电网电压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其中电容器向系统提供容性无功,以补偿系统中电动机等的感性无功;电抗器向系统提供感性无功,以补偿系统中长距离输电线路等产生的容性无功。 六、消弧线圈的作用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其接地电流为一电容电流,而消弧线圈为一电感线圈,其产生的电感电流可以补偿接地的电容电流,以减小故障点电流使电弧自行熄灭。 消弧线圈的三种补偿方式 (1)完全补偿: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完全补偿接地时的电容电流。由于此时感抗等于容抗,将可能激发起谐振。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 (2)欠补偿: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不足以补偿接地时的电容电流。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如果有线路跳闸,可能会形成完全补偿,因而也是应该避免的。 (3)过补偿方式:即使有线路跳闸,也不会形成完全补偿。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六、交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站用电交流系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地输送电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站用电交流系统为主变压器提供冷却电源、消防水喷淋电源,为断路器提供储能电源,为隔离开关提供操作电源,为硅整流装置提供变换用电源,另外站用电还提供站内的照明、生活用电以及检修、施工等电源。如果站用电失却将严重影响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系统停电和设备损坏事故。因此,运行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站用电交流系统的安全运行,熟悉站用电系统及其运行操作。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调试与检修 牛振华

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调试与检修牛振华 发表时间:2019-10-16T14:52:44.5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作者:牛振华姚俊[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省朔州市 036002)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电气设备进入了不断更新的重要阶段,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智能变电站具有自我监控、信息共享、传感监测的功能,可以使各种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庞大的电网系统,时刻监测这些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降低成本投入,减少检修养护工作,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另外,智能变电站 具有继电保护作用,确保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益。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检修引言电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智能化变电站在硬件方面具有设备功能集成化、扩展方便、接口规范和安装模块化的特点,软件方面具有通信可靠、信息共享、控制灵活和网络一体化等特点。在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中,要加强对主变压器、断路器、室外高压隔离开关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在电气设备调试环节中,要重视对保护装置、启动调试、断路器的调试。 1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与检修的现实意义智能变电站就就是通过继承、环保、稳定、可靠的各项智能设备的应用,她难过一次设备掺量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等各项信息平台,自主的完成对各项信息内容的筹集、测量、计算、调控等各项工作。从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变电站近几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该背景下,为了使智能变电站的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应当做好二次设备的调试与检修作业。做好对二次设备的调试与检修,可以确保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的各项二次设备的性能都可以满足应用标准,进而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合理检查,测量,控制,保护,调节,从而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其主要具有很强的系统集成化、信息交换标准化特色,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十分紧凑,站内与控制中心可以进行无缝通信,在采集设备状态特征时,没有盲区,能保证系统维护、配置的简单。同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还具有控制自动化与保护控制协同化的特点,其电流、电压的采集可以通过数字化完成,能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高度集成,整合优化了以往的分散二次系统,实现了通信、数据共享。在实际中,开展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时,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智能二次设备测试仪,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中,保护测控装置的输入数据接口转变成新的数据化接口,所以,在进行调试时,要利用数字化光电测试仪进行。就目前而言,常用的数字式光电测试仪有omicron公司提供的数字信号新型测试设备、模拟信号测试设备、模拟信号联合数字信号转换的设备检测方式。(2)继电保护装置功能测试,其测试内容主要有采样功能、精度、各种保护逻辑、动作时间、定值、动作报告标准化、软硬压板、对时功能等。(3)测控装置功能测试,其测试的主要内容有收发GOOSE报文、采样功能及精度、同期合闸功能、间隔五防闭锁逻辑功能、记录程序版本等。(4)合并单元功能测试,其测试内容主要有采样精度、合并单元输出幅值及角度误差、同步精度、守时精度、采样值输出、报文实时、电压切换功能、电压并列功能、检修试验、合并单元自诊断功能等。(5)智能终端功能测试,其主要测试内容有动作时间、智能终端执行控制、智能终端发送开关量、智能终端上送遥测量测试、功率消耗、验证报警、GOOSE开关量延时等。 3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问题 3.1人为因素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使用寿命,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安装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全面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事项,做好安全指导工作,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其他因素一是施工材料问题。材料在购买和入库时没有经过严格的监测和审核,导致一些使用性能不合格的材料运用到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二是设计图纸和安装程序问些问题都会导致智能化变电站出现运行故障。 4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修在实际中,开展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活动时,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运行程序进行,避免因为程序出现漏洞从而造成了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检修工作质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工作时,要结合设备的当前状态,实施故障分类,要针对存在故障、潜存故障、正常运行设备采用不同的检修方式,从而保证检修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在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工作时,还需要结合设备的工作性质,分类进行设备故障修理工作,如将需要停电修理的故障划分成一类,将需要更换零件的设备划分成一类,实现高效率维修活动。在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处理时,对于保护装置故障,需要及时找出故障原因,并退出保护出口软压板,将检修压板装入装置中,重新启动,如果保护装置恢复正常,则保护装置是跳至跳闸状态,如果重新启动后,装置没有恢复,需要结合检修单位的指令进行保护装置运行方式调整、维护。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工作:(1)从有关MU合并器装置的检修角度看,变电站交流信号源输出的模拟电流、电压信号指标会表现出一致性相位状态,在此条件下,MU合并器可以接受电子互感器装置正常运行下的电流、电压信号,同时这些电流、电压信号会通过汇通GPS信号方式,进行信号同步传递。在实际中,可以立足于信号同步的角度,比较信号相位,从而判断出信号同步执行情况的可靠性。(2)从有关电子互感器采集器装置检修角度看,智能变电站在正常运行下,采样器获取的采样值数据很容易受到电子互感器装置差动保护性能的影响,由于一般情况下的电流互感器装置对应的变比指标、极性指标处于既定状态,对于其互感器装置的检修,可以利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试。在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装置的电力极性指标十分灵活,可以在MU合并器装置中进行灵活调整,需要注意的是,MU合并器装置对互感器电流极性调整必然会对后期的二次设备检修作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事前必须事先制定相应的调整规范。同时在二次设备停电检修工作中,还可以利用一次加流的方法,对电子式互感器装置变比指标进行有效检查,当二次电流的方向和潮流方向表现出相互一致,那么就代表了极性端为线路侧位置。 结语

系统(erp)架构设计方案

房产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2015 年7月 版本控制

一、前言 二、架构设计 2.1架构分析 2.2架构定义 2.3架构说明 2.4软件逻辑结构 三、具体功能简述 3.1自定义工作流解决方案 3.2多语言解决方案 3.3消息发布/订阅系统方案 3.4报表&打印方案 四、系统平台&支撑组件 五、系统网络结构 六、开发管理层面

一、前言 一个企业级的商业软件能够满足用户需要、正常运行、易于维护、易于扩展,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架构支撑。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构建一个企业级商业软件架构。 二、架构设计 2.1架构分析 企业级的商业软件架构在技术层面的要求主要体系在高性能、健壮性和低成本。 ●高性能 对于企业级商业软件来说,软件架构需要尽可能地使软件具有最高的性能,支持最大的并发性。 ●健壮性 企业级的商业软件要求软件是可靠的和无缺陷的。现在的架构一般是,服务器模式的。软件的可靠和健壮主要依赖与服务器。服务器的稳定通过良好的代码和完备的测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低成本 企业级商业软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低成本。软件架构要求简单、易掌握,复杂度低,易于维护和扩展,易于测试。 2.2架构定义 本架构以XML为整个系统的交互接口,包括系统架构内部和外部。整个系统分为界面展示层,流程控制层和数据存储层。 2.3架构说明 系统架构 图 Erp架构中各核心服务之间满足松散耦合特性,具有定义良好的接口,可通过拆分与组合,

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Erp应用系统。 2.3.1 适配器 在集成环境中需要复用已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通过适配器可以将已有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接入到ERP应用系统中。 通过适配器可以实现已有资源与ERP系统中其它服务实现双向通讯和互相调用。首先通过适配器可以实现对已有资源的服务化封装,将已有资源封装为一个服务提供者,可以为ERP应用系统中的服务消费者提供业务和数据服务,其次通过适配器,也可以使已有资源可以消费ERP应用系统中的其它服务。 2.3.2 资源仓库 资源仓库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描述信息的存储、分类和查询功能。对于广义的资源仓库而言,除了提供服务类型的资源管理外,还需要提供对其它各种资源的管理能力,可管理对象包括:人员和权限信息、流程定义和描述、资源封装服务、服务实现代码、服务部署和打包内容、以及环境定义和描述信息。 资源仓库首先需要提供服务描述能力,需要能够描述服务的各种属性特征,包括:服务的接口描述、服务的业务特性、服务的质量特征(如:安全、可靠和事务等)以及服务运行的QoS属性。 2.3.3 连通服务 连通服务是ERP基础技术平台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服务,典型的连通服务就是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它是服务之间互相通信和交互的骨干。连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通信代理,如服务消费的双向交互、代理之间的通信、代理之间的通信质量保障以及服务运行管理功能等。 连通服务还需要保证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连通服务一般应用于连接一个自治域内部的各个服务,在自治域内部服务都是相对可控的,所以连通服务更多应该考虑效率问题。 2.3.4 流程服务 流程服务是为业务流程的运行提供支撑的一组标准服务。业务流程是一组服务的集合,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并使用一组特定的规则进行调用。业务流程可以由不同粒度的服务组成,其本身可视为服务。 流程服务是业务流程的运行环境,提供流程驱动,服务调用,事务管理等功能。流程服务需要支持机器自动处理的流程,也需要支持人工干预的任务操作,它支持的业务流程主要适用于对运行处理时间要求不高的,多方合作操作的业务过程。 2.3.5 交互服务

(完整版)500kV变电站主要设备介绍

500kV变电站主要设备介绍 第一部分设备的公用参数 一、设备环境条件 根据设备使用当地的具体环境确定,具体是: 1、户外设备环境条件主要分为:海拔高度、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污秽等级、地震烈度、覆冰厚度。 2、户内设备环境条件主要是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二、设备的额定电压 1、我国的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分别用“系统标称电压”表示,分别为:1000kV、750kV、500kV、330kV(西北)、220kV、145kV (东北)、110kV、60kV、35kV、10kV、6kV(电厂)、0.4kV 2、设备的额定电压 “设备的额定电压”分别用上述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表示,分别为:1100kV、800kV、550kV、363kV (西北)、252kV、167kV(东北)、126kV、69kV、40.5kV、11.5kV、6.9kV(电厂)、0.46kV 三、绝缘水平 绝缘水平是指:设备带电部分与不带电部分之间的绝缘能力,主要分为: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和工频耐压三种绝缘水平,主要根据相应的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以及安装地点的使用要求选择。 四、设备的试验要求 各种设备都应该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通过相关的试验。设备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安装现场的交接试验等。 五、额定频率:50HZ 第二部分 500kV变电站主要一次设备 500kV变电站一般分为三个电压等级,即:500kV、220kV和35kV,下面分别介绍各级电压的一次设备。 一、500kV主变压器 变压器的作用是“改变电压,将各级电压连接起来”。500kV主变压器的主要型式和参数介绍如下: 1、额定容量:750MVA、1000MVA等等 2、绕组容量比:100/100/50等等 3、电压变比500/220/35kV等等 4、短路阻抗 5、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 6、单相变压器(A、B、C三相共三台),或三相共体变压器(A、B、C三相一台)。多数变电站为三台分相的单相变压器,少量运输条件优越的变电站采用三相共体变压器。 7、调压方式:无载调压(无励磁调压),或有载调压(带励磁调压); 8、冷却方式:强迫油循环风冷、空气自然冷却,或水循环冷却。 二、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 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作用:“一是限制系统的过电压;二是实现系统的无功补偿”。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型式和主要参数介绍如下: 1、额定容量:90Mvar--180Mvar; 2、额定电压:525kV--550kV 3、冷却方式 4、一般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是三个单相构成,即:三台构成一组。 三、500kV断路器 断路器的作用是:“既可以分合正常工作电流,也可以切断较大的事故短路电流”。500kV断路器的型式和主要参数介绍如下: 1、额定电流(有效值):3150A、4000A等等 2、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有效值):50kA、63 kA等等 3、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冲击峰值):125 kA、160 kA等等 4、组合型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柱式断路器、罐式断路器、HGIS开关设备、GIS开关设备(后面具体介绍) 四、500kV隔离开关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19-04-18T11:48:02.5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都基思[导读] 摘要: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网络架构复杂、装置数量多、保护及测控等二次设备可靠性及速动性相对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变电二次系统设计思路,通过采用多功能集成装置等方法,该方案可大幅减少装置数量和光纤数量,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速动性,简化系统网络架构,减少虚端子配置和调试工作量,降低运行维护难度。 (国网黑龙江省牡丹江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摘要: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网络架构复杂、装置数量多、保护及测控等二次设备可靠性及速动性相对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变电二次系统设计思路,通过采用多功能集成装置等方法,该方案可大幅减少装置数量和光纤数量,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速动性,简化系统网络架构,减少虚端子配置和调试工作量,降低运行维护难度。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架构设计 一、二次系统架构及存在的问题 以 220 kV 线路间隔为例。目前智能变电站每回线路配置双套包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和双套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线路保护装置与线路合并单元点对点通信获得线路电流、电压采样值信号。母线电压由母线合并单元以点对点通信方式发给间隔合并单元,再由间隔合并单元转发给各间隔保护装置。线路间隔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发送跳闸命令。跨间隔信息(如启动母差失灵功能和母差保护动作远跳功能等)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GOOSE)网络传输跳闸方式。测控装置、动态向量测量(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等功能采用网络采样和网络跳闸方式[1]。 以上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动作快速性下降。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数字化传输,为信息共享、信息的利用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增加了保护功能的实现环节,速动性指标较常规变电站有所降低。在“直采直跳”方式下,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理论上较常规站慢 5 ms 左右。此外,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也有所降低。在“直采直跳”模式下,线路保护功能由合并单元、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三者共同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导致保护功能的缺失。而现场运行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由于光口较多,发热量大,受现场环境温度和电磁干扰等影响,故障概率较高,影响保护的整体可靠性。对于跨间隔保护设备问题则更为严重;过程层设备实现了多业务的信息共享,但同时也给各业务系统的运维和扩建带来了影响。以线路合并单元为例,一台线路合并单元需要给线路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装置、短引线保护、采样值(sampled value,SV)网络上的多个设备提供采样值数据。当合并单元需要检修时,会影响多个业务的运行;虚端子配置工作量大,维护困难。智能变电站以虚回路连接代替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电回路。虚回路的连接以配置文件的形式体现,如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ystem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能力描述文件(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CD)、智能电子设备实例配置文件(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CID)。虚端子是明确装置之间信号连接关系的文本信息,一般用 Excel 文件描述,是智能变电站设计、调试环节的重要内容。而且,虚端子在运行和维护阶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给运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数据同步复杂。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交换机、保护测控等设备必须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运行,方能满足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SOE)、故障录波等功能时间一致性的要求。这些要求对智能变电站的时钟同步系统提出严格的要求。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由于传输采样值、跳闸信息,需要达到 μs 的同步精度。在合并单元内部时钟发生漂移或在外部时钟源缺失或抖动情况下会造成数据的不同步,需要有相应措施去应对。 二、220 kV 智能站二次系统架构设计 2.1线路间隔架构设计 220 kV 线路间隔架构。多功能线路保护装置集线路保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于一体,双套配置,保护电流、电压直接采样,通过继电器直接出口跳闸,并提供 SV、GOOSE 接口给母差保护和故障录波装置。多功能测控装置集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于一体,单套配置,测量电流、电压直接采样,通过继电器直接出口跳闸,并提供 SV、GOOSE 接口给动态 PMU 等装置。关口计量仍采用电缆方式接入独立关口计量表。 2.2 主变间隔架构设计 主变保护由于跨多个间隔,若将主变保护、各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设计,装置体积很大,而且架构不清晰,不利于运维。主变间隔的二次系统架构。主后一体化保护方式,主后一体化保护功能由主变保护、三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本体智能终端装置来实现,均双套配置。主变保护通过与三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及本体智能终端装置的点对点通信进行采样和跳闸出口,采用 SV、GOOSE 共口方式。主变各侧的多功能测控装置集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于一体,单套配置,测量电流、电压直接采样,通过继电器直接出口跳闸,并提供SV、GOOSE 接口给其他装置共享数据。主后保护分开模式,各侧的多功能保护装置将后备保护与该侧的合智一体化装置集成,与主变主保护、本体智能终端共同完成主变的保护功能;其他部分的设计同主后一体化保护方式[2]。 2.3 母线间隔架构设计 母线间隔二次系统架构设计。母线电压经并列箱后用电缆接至各间隔,各间隔做电压切换。母线测控装置采集 PT 刀闸位置、母线电压测量值,通过 MMS 网络传输遥测信息。母线保护与多功能线路(母联)保护装置之间以点对点通信方式获得采样值信号、位置信号,执行跳令。与主变间隔的合智一体化装置点对点通信获得采样值信号、位置信号,执行跳令。母线电压采样值信息从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获取。 三、方案效果分析 以 220 kV 变电站为例,变电站采用双母线接线,按 6 回出线、2 台主变、1 个母联规模计算,二次系统可节省装置 42 台,交换机所需端口数量减少 98 个,光线数量节省 134 根,如表 1 所示。装置数量、交换机端口数量和尾纤数量大副减少,网络架构进一步简化,大幅降低直接造价,虚端子和 SCD 配置工作量大幅降低,工程调试周期缩短,运行维护难度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间隔内装置功能独立,无相互关联,无合并单元采样传输和智能终端响应环节,大大提高了间隔内保护装置的快速性和可靠性。跨间隔装置直采直跳,同时母差保护发热量大幅降低,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功能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方案完全符合智能变电站“占地少、造价省、可靠性高”的建设目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