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总结word打印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总结word打印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总结word打印

第一章

1.2.1常用的强度指标:屈服度sδ和抗拉强度δb。工程上所用的金属材料,不仅希望具有高的sδ值,而且还希望具有一定的屈强比(sδ/bδ)。

2.塑性:是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

4.冲击韧性: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个指标,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韧性高的此奥利奥,一般都有较高的塑性指标;但塑性较高的材料,却不一定都有高的韧性。

1.2.2线膨胀系数αl;弹性模量E=2×105; 泊松比μ=0.3

1.2.3耐腐蚀:金属和合金对周围介质,如大气,水汽,各种电解液侵蚀的抵抗能力.

1.2.4金属和合金的加工工艺性能是指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工过程的难易程度.

1.3.1钢按冶炼方法分类:①沸腾钢②半镇静钢③镇静钢。按化学成分分类:碳素钢:低碳钢(含量<0.25%),中碳钢(含量0.25%—0.6%),高碳钢(含量>0.6%);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1.4一般含碳量在0.02%—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1.4.4钢铁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不同的冷却方式,以改变其组织,满足所需要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能,这样的加工工艺称为热处理。钢的常规热处理工艺一般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5.1铬:它不仅能提高金属耐腐蚀性能,也能提高抗氧化性能。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它使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钼:能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硬度,细化晶粒,防止回火脆性。含钼小于0.6%时可提高塑性。钼能抗氢腐蚀。

1.5.5高温设备对钢材的要求主要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热强性。

1.5.6对低温用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良好的韧性(包括低温韧性),良好的加工工艺性和可焊性。

1.8.1金属和周围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称为腐蚀。

化学腐蚀:金属遇到干燥的气体或非电解质溶液而发生化学作用所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产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1.8.2电化学腐蚀:①晶体腐蚀②应力腐蚀

晶体腐蚀:是一种局部的,选择性的腐蚀破坏。应力腐蚀:亦称为腐蚀裂开,是金属在腐蚀性介质和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破坏形式。

1.8.3根据金属腐蚀破坏的形式,金属腐蚀可分为均匀腐蚀与非均匀腐蚀,后者又称为局部腐蚀。均匀腐蚀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其力学性能因腐蚀而引起的改变并不大。局部腐蚀只是在金属表面上个别地方腐蚀。

1.8.4衬覆保护层:①金属保护层②非金属保护层。电化学保护层:

①阴极保护②阳极保护

课后习题P50

第二章

2.1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容器。一般来说,承受气态或液态介质压力的密闭容器都属于压力容器。

2.1.1压力容器按厚度分类:①薄壁容器②厚壁容器。按承压方式分类:①内压容器②外压容器。按压力等级分类:①低压容器(代号L 0.1MPa≤P<1.6MPa)②中压容器(代号M 1.6 MPa≤P<10)③高压容器(代号H 10MPa≤P<100MPa)④超高压容器(代号U P≥100MPa)。2.1.2容器是化工与石油化工生产所用各种设备外部壳体的总称。2.2.1容器零部件标准化得基本参数有两个,即公称直径DN和公称压力PN。对由钢板卷制的筒体和成型封头,公称直径是指他们的内径;容器的公称直径是指无缝钢管的外径。

(完整word版)在役化工装置(设施)安全设计诊断指南

附件2 在役化工装置(设施)安全设计诊断指南 一、诊断对象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中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设施)。 (一)未经正规设计是指没经过法定资质设计单位设计。 (二)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是指在役的生产装置、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其中,生产装置是指由工艺设备及设备辅助附件等组成的能完成产品生产的功能系统。 二、诊断主要内容 (一)装置(设施)布局 1.装置区内装置储存设施(组)布置,储罐区、装卸设施布置是否符合要求,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等; 2.消防通道、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工艺技术及流程 1.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国内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 2.工艺流程的组成,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化学反应、

产品精制、储存和装卸等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组成,每个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的设备构成和连接(含反应釜、塔、炉、槽罐等各类设备、设施、管道、自控联锁装置、监测报警设施、泄压止逆设施、阻火设施、吸收、中和及破坏设施、惰性气体保护和置换设施等),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并保证安全运行; 3.操作方式、工艺参数、主要控制指标(温度、压力、流量、配比、液位等)是否符合安全操作条件要求; 4.各生产物料所流经工艺设备的顺序、去向、步骤等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禁忌物料的使用是否安全; 5.整个工艺技术及流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三)主要设备和管道 1.主要设备的安全设施及定型设备的选型、非标设备的制作和选用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设备、管道、管件的选材、选型及结构是否符合物料性质(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等)及作业环境(高温、高压、低温、临氢、强紫外线照射等)的要求; 3.主要工艺物料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和阀门、法兰等管道元件的选用和连接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自动控制 1.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是否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是

(完整版)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及答案考试要点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 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 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 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 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1-5采用离心调速器的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如题1-5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当蒸汽机带动负载转动的同时,通过圆锥齿轮带动一对飞锤作水平旋转。飞锤通过铰链可带动套筒上下滑动,套筒内装有平衡弹簧,套筒上下滑动时可拨动杠杆,杠杆另一端通过连杆调节供汽阀门的开度。在蒸汽机正常运行时,飞锤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弹簧的反弹力相平衡,套筒保持某个高度,使阀门处于一个平衡位置。如果由于负载增大使蒸汽机转速ω下降,则飞锤因离心力减小而使套筒向下滑动,并通过杠杆增大供汽阀门的开度,从而使蒸汽机的转速回升。同理,如果由于负载减小使蒸汽机的转速ω增加,则飞锤因离心力增加而使套筒上滑,并通过杠杆减小供汽阀门的开度,迫使蒸汽机转速回落。这样,离心调速器就能自动地抵制负载变化对转速的影响,使蒸汽机的转速ω保持在某个期望值附近。 指出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题1-5图蒸汽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 解在本系统中,蒸汽机是被控对象,蒸汽机的转速ω是被控量,给定量是设定的蒸汽机希望转速。离心调速器感受转速大小并转换成套筒的位移量,经杠杆传调节供汽阀门,控制蒸汽机的转速,从而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5所示。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综述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综述 姓名:沈逍逍学号1102012036 班级:生工(2)班 摘要:本综述主要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作简要的总结,并且总结了对这门课程学习后的体会以及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化工设备;材料;外压;内压;体会 1化工设备材料的认识 化学工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产业,各种化学生产工艺的要求不尽相同。如压力的从真看到高压甚至超高压,温度从低温到高温,以及腐蚀性、易燃、易爆物料等,是设备在极其复杂的操作条件下运行。由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对设备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是设计化工设备的主要环节。 1.1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择及计算时决定许用应力的依据。 1.2合金钢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设备零件的强度,硬度,韧性,塑性,耐磨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碳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为了改善性能,合金钢是在碳钢基础之上有目的加入一定的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材。 1.3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措施 金属的腐蚀:金属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称为腐蚀。根据不同的腐蚀过程,金属腐蚀又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的损伤与破坏的形式:金属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因腐蚀而受到的损伤或破坏的形态多种多样。按照金属腐蚀的破坏形态可以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而局部腐蚀又可以分为区域腐蚀、点腐蚀、表面腐蚀等。 金属设备的防腐措施:为了化工设备被腐蚀,除了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制造设备外,还可以采用多种防腐蚀的措施保护设备。常见的有电镀法、喷镀法、渗镀法、热镀法以及衬不锈钢衬里等。 金属腐蚀的评定方法:金属腐蚀的评定方法多种多样。均匀腐蚀速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腐蚀直梁或单位时间的腐蚀深度来平评定。 1.4化工设备材料 化工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化工用金属材料又可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主要指铁和钢。

(完整word版)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DOC)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

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化工设备,化工设备基础

化工设备考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压力容器按工艺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容器。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按容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综合考虑,把压力容器分为三个类别。 3、压力容器用钢在出厂时的必检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边缘应力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容器上开孔后,常用补强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6、大型立式容器常采用_______支座,大型卧式容器采用_______支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受气体压力作用的薄壁圆筒,其环向应力和轴向应力的关系是 () A:环向应力是轴向应力的2倍; B:轴向应力是环向应力的2倍; C:环向应力和轴向应力一样大; D:以上都不是。 2、外压薄壁容器失稳的根本原因是() A:容器所受外压力太大;B:容器实际受的外压力超过了容器的临界压力; C:容器所用材料的质量太差; D:容器的壁厚太薄。 3、16MnR是() A:含锰量16%的高合金钢; B:含碳量1.6%的高碳钢; C:平均含碳量0.16%的低合金压力容器用钢;D:以上都不是。 4、压力容器在进行液压试验时,其试验应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2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答案

习 题 2.1 什么是线性系统?其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下列用微分方程表示的系统中,x o 表示系统输出,x i 表示系统输入,哪些是线性系统? (1) x x x x x i o o o o 222=++ (2) x tx x x i o o o 222=++ (3) x x x x i o 222o o =++ (4) x tx x x x i o o o 222o =++ 解: 凡是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就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特性就是它满足叠加原理。该题中(2)和(3)是线性系统。 2.2 图(题2.2)中三同分别表示了三个机械系统。求出它们各自的微分方程,图中x i 表示输入位移,x o 表示输出位移,假设输出端无负载效应。 图(题2.2) 解: (1)对图(a)所示系统,由牛顿定律有

x m x c x x c i o o 2 o 1 )(=-- 即 x c x c c x m i 1 2 1 o o )(=++ (2)对图(b)所示系统,引入一中间变量x,并由牛顿定律有 )1()()(1 x x c k x x o i -=- )2()(2 x k x x c o o =- 消除中间变量有 x ck x k k x k k c i o 1 2 1 o 2 1 )(=-- (3)对图(c)所示系统,由牛顿定律有 x k x x k x x c o o i o i 2 1 )()(=-+- 即 x k x c x k k x c i i o o 1 2 1 )(+=++ 2.3求出图(题2.3)所示电系统的微分方程。 图(题2.3) 解:(1)对图(a)所示系统,设i 1为流过R 1的电流,i 为总电流,则有 ?+=idt C i R u o 12 2 i R u u o i 1 1=-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一篇: 化工设备材料 第一章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 2.名词解释 A组: 1.蠕变:在高温时,在一定的应力下,应变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或者金属在高温和应力的 作用下逐渐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2.延伸率:试件受拉力拉断后,总伸长的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3.弹性模数(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即σ=Eε,比例系数E为弹性模数。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上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表面发生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5.冲击功与冲击韧性:冲击功是冲击负荷使试样破断所做的功。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外加动载荷突然袭击时的一种及时和迅速塑性变形的能力。 6.泊松比(μ):拉伸试验中试件单位横向收缩与单位纵向伸长之比。对于钢材,μ=0.3 。 7.耐腐蚀性:金属和合金对周围介质侵蚀(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的抵抗能力。 8.抗氧化性:金属和合金抵抗被氧化的能力。 9.屈服点: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的应力,即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应力。它代表材料抵抗产 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0.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裂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B组: 1.镇静钢:镇静钢在用冶炼时用强脱氧剂Si, Al等完全脱氧脱氧,是脱氧完全的钢。把FeO 中的氧还原出来,生成SiO2和Al2O3。钢锭膜上大下小,浇注后钢液从底部向上, 向中心顺序地凝固。钢锭上部形成集中缩孔,内部紧密坚实。 2.沸腾钢:沸腾钢在冶炼时用弱脱氧剂Mn脱氧,是脱氧不完全的钢。其锭模上小下大,浇 注后钢液在锭模中发生自脱氧反应,放出大量CO 气体,造成沸腾现象。沸腾钢 锭中没有缩孔,凝固收缩后气体分散为很多形状不同的气泡,布满全锭之中,因 而内部结构疏松。 3.半镇静钢: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锭模也是上小下大,钢锭内部结构下半部像沸腾钢, 上半部像镇静钢。 4.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25%的碳素钢。 5.低合金钢:一般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的合金钢。 6.碳素钢:这种钢的合金元素含量低,而且这些合金元素不是为了改善钢材性能人为加入的。 7.铸铁: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 8.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叫铁素体。 9.奥氏体: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叫奥氏体。 10.马氏体:钢和铁从高温奥氏体状态急冷下来,得到一种碳原子在α铁中过饱和的固溶体。C组: 1.热处理:钢铁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不同的冷却方式,以改变其组织、满足所需要的 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这样的加工工艺称为热处理。 2.正火:将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的工件从炉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冷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1-4 姓名沈杰 学号11402010417 指导老师杨泽慧 日期2014年6月10日 成绩

化学工程学院2013-2014(2)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包括:管子数n,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壳体尺寸计算,换热器封头选择,容器法兰的选择,管板尺寸确定塔盘结构,人孔数量及位置,仪表接管选择、工艺接管管径计算等等。 2. 壳体及封头壁厚计算及其强度、稳定性校核 (1)根据设计压力初定壁厚; (2)确定管板结构、尺寸及拉脱力、温差应力; (3)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 (4)确定壳体的壁厚、封头的选择及壁厚,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 筒体和支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 支座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包括:裙座体(采用裙座)、基础环、地脚螺栓 5. 换热器各主要组成部分选材,参数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7. Auto CAD绘3号设备装配图一张 三、设计条件 1气体工作压力 管程:半水煤气(0.80+学号最后两位第一个数字×0.02,单位:MPa) 壳程:变换气(0.75+学号最后一位数字×0.01,单位:MPa) 2壳、管壁温差50℃,t t>t s 壳程介质温度为320-450℃,管程介质温度为280-420℃。 3由工艺计算求得换热面积为(130+学号最后一位数字×5),单位:m2。

4壳体与封头材料在低合金高强度刚中间选用,并查出其参数,接管及其他数据查表选用。 5壳体与支座对接焊接,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0.9 6图纸:尺寸需根据自己的设计的尺寸标注。 四、进度安排 6月9-6月20日 五、基本要求 1.学生要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设备的机械设计; 2.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电子版,指导老师指导修改后打印,3号图纸终稿打印; 3.图纸打印后,将图纸按照统一要求折叠,同设计说明书统一在6月20日上午9点半前,由各组组长负责统一提交。 5.根据设计说明书、图纸、平时表现综合评分。 六、说明书的内容 任务书 1.符号说明 2.前言 (1)设计条件; (2)设计依据; (3)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3.材料选择 (1)选择材料的原则; (2)确定各零、部件的材质; (3)确定焊接材料。 4.绘制结构草图 (1)换热器装配图; (2)确定支座、接管、人孔、控制点接口及附件、内部主要零部件的轴向及环向位置,以单线图表示; (3)标注形位尺寸;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资料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 一、化工设备的概念 化工设备是指化工生产中静止的或配有少量传动机构组成的装置,主要用于完成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等过程,或用于储存物料。 二、化工设备的分类 1、按结构特征和用途分为容器、塔器、换热器、反应器(包括各种反应釜、固定床或液态化床)和管式炉等。 2、按结构材料分为金属设备(碳钢、合金钢、铸铁、铝、铜等)、非金属设备(陶瓷、玻璃、塑料、木材等)和非金属材料衬里设备(衬橡胶、塑料、耐火材料及搪瓷等)其中碳钢设备最为常用。 3、按受力情况分为外压设备(包括真空设备)和内压设备,内压设备又分为常压设备(操作压力小于1kgf/cm2)、低压设备(操作压力在 1~16 kgf/cm2 之间)、中压设备(操作压力在 16~100 kgf/cm2 之间)高压设备、(操作压力在 100~1000 kgf/cm2 之间)和超高压设备(操作压力大于 1000 kgf/cm2) 三、化工容器结构与分类 1、基本结构在化工类工厂使用的设备中,有的用来贮存物料,如各种储罐、计量罐、高位槽;有的用来对物料进行物理处理,如换热器、精馏塔等;有的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如聚合釜,反应器,合成塔等。尽管这些设备作用各不相同,形状结构差异很大,尺寸大小千差万别,内部构件更是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外壳,这个外壳就叫化工容器。所以化工容器是化工生产中所用设备外部壳体的总称。由于化工生产中,介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压力,故化工容器痛常为压力容器。 化工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支座、法兰及各种开孔所组成. 1)筒体筒体是化工设备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传质、传热或化学反应所需要的工作空间,是化工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其内直径和容积往往需由工艺计算确定。圆柱形筒体(即圆筒)和球形筒体是工程中最常用的筒体结构。 2)封头根据几何形状的不同,封头可以分为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锥壳和平盖等几种,其中以椭圆形封头应用最多。封头与筒体的连接方式有可拆连接与不可拆连接(焊接)两种,可拆连接一般采用法兰连接方式。 3)密封装置化工容器上需要有许多密封装置,如封头和筒体间的可拆式连接,容器接管与外管道间可拆连接以及人孔、手孔盖的连接等,可以说化工容器能否正常安全地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装置的可靠性。 4)开孔与接管化工容器中,由于工艺要求和检修及监测的需要,常在筒体或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安装接管,如人孔、手孔、视镜孔、物料进出口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测温仪表等接管开孔。 5)支座化工容器靠支座支承并固定在基础上。随安装位置不同,化工容器支座分立式容器支座和卧式容器支座两类,其中立式容器支座又有腿式支座、支承式支座、耳式支座和裙式支座四种。大型容器一般采用裙式支座。卧式容器支座有支承式、鞍式和圈式支座三种;以鞍式支座应用最多。而球形容器多采用柱式或裙式支座。 6)安全附件由于化工容器的使用特点及其内部介质的化学工艺特性,往往需要在容器上设置一些安全装置和测量、控制仪表来监控工作介质的参数,以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化工容器的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切断阀、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等。 上述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及安全附件等即构成了一台化工设备的外壳。对于储存用的容器,这一外壳即为容器本身。对用于化学反应、传热、分离等工艺过程的容器而言,则须在外壳内装入工艺所要求的内件,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2、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工容器及设备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复习题)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75题): 1、在一定条件下使化工原料(物料、介质)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进而得到所需要的新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称为:() A:化学工业B:化工生产C:过程工业 2、机械工作时不运动,依靠特定的机械结构等条件,让物料通过机械内部自动完成工作任务的,称为:() A:化工设备B:化工机械C:化工机器 3、化工容器中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是:() A:反应压力容器B:分离类容器C:换热压力容器 4、某一化工容器的设计压力为5MPa,那么该容器属于:() A:低压压力容器B:中压压力容器C:高压压力容器 5、以下属于列管式换热器组成部件的是:() A:管板B:塔盘C:燃烧器 6、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最大的缺点是会产生很大的:() A:温差应力B:流体阻力C:温差轴向力 7、列管式换热器中,管子与管板为活动连接的是:()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形管式换热器 8、为了避免壳程流体对换热管产生的剧烈冲刷,延长换热管的使用寿命,我们应在壳程流体入口处设置:() A:设备法兰B:安全附件C:缓冲挡板与接管 9、列管式换热器中,折流板与支持板的固定主要是通过()来实现: A:拉杆和定距管B:导流筒C:填料函 10、板式塔总体结构分为塔顶、塔体和群座部分,其中塔顶部分主要功能是:() A:固液分离B:气液分离C:液体再分布 11、板式塔总体结构分为塔顶、塔体和群座部分,其中塔体部分主要结构元件是:()A:泡罩B:浮阀C:塔盘 12、浮阀塔中最常用的F-1型浮阀,其避免浮阀与塔板粘黏的装置是:() A:阀腿B:降液管C:定距片 13、填料塔所用的填料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两大类,以下属于网体填料的是:()A:拉西环B:鲍尔环C:鞍形网 14、填料塔所用的填料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两大类,以下属于实体填料的是:()A:波纹板B:阶梯环C:鞍形网 15、搅拌反应釜为了使参加反应的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接触良好,以加速反应进行和便于反应控制,我们需要设置:() A:传热装置B:搅拌装置C:轴封装置 16、搅拌反应釜为了使釜体内温度控制在反应所需的范围内,我们需要设置:() A:传热装置B:搅拌装置C:轴封装置 17、搅拌反应釜为了保持设备内的压力(或真空度),防止反应物料逸出和杂质的渗入,我们需要设置:() A:传热装置B:搅拌装置C:轴封装置

(完整word版)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5.1.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1 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允许有所调整。 2 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的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建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 3 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 4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外。 5 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的目的。 6 留有发展的余地 7 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8 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 9 设备安全通道、人流、物流方向应错开。 10 设备布置应整齐,尽量使主要管道走向一致[13]。 5.1.2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 车间平面布置首先必须适合全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应尽可能使个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总体上达到协调、整齐、紧凑、美观,相互融合,浑成一体。其次,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即要符合流程、满足生产、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第三,生产要安全。即要全面妥善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第四,要考虑将来扩建及增建的余地,为今后生产发展、品种改革、技术改造提供方便。但这些一定要最有效的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装置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应尽量合并)。5.1.3 车间设立面布置的原则 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例如制碱车间的碳化塔,根据工艺要求须放在厂房内,但塔有比较高,

常用化工设备基础知识教材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 第一章轴轴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和固定旋转传动零件,常见的轴有直轴和曲轴两种。一、直轴的分类:根据承受荷载的情况不同,直轴可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三类。 1、心轴:心轴工作时主要用来支撑转动零件,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运动,也不传递动力。心轴随零件转动的(如火车轮轴)称为活动心轴,不随零件一起转动的(如自行车轴、滑轮轴)称为固定心轴,它们承载时均产生弯曲变形。 2、转轴:转轴既要支承旋转零件还要传递运动和动力,如机床主轴、减速机齿轮轴、搅拌轴等。这类轴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 3、传动轴主要用来传递扭矩,它不承受或承受较小的弯矩,如汽车、拖拉机变速箱与后轮轴间的传动轴。 轴的材料:选取轴用材料主要取决于轴的工作条件载荷和加工工艺等综合因素,除满足强度、刚度、耐磨性外,还要求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常用碳素钢、合金钢的锻件和轧制圆钢做为轴的毛坯。 碳素钢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小,其机械性能可通过热处理进行调整,比合金钢价廉,所以应用最广,常用30、40、45、50 号钢,其中45 号钢最常用。对于非重要或受载荷较小的轴可用Q235、Q237 等普通碳素结构钢。 合金钢可淬性好,且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常用于传递较大功率并要求减小尺寸和重量以及提高轴颈耐磨性的场合。 合金铸铁和球墨铸铁也常用来做轴的原因是铸造成型容易得到较复杂且更合理的形状,铸造材料吸振性高,并可用热处理的方法提高耐磨性,对应力敏感性较低,且价廉。但铸造质量不易控制,可靠性较差,需慎用。 二、轴的结构 轴的外形通常作成阶梯形的圆柱体。轴上供安装旋转零件的部位叫轴头,轴与轴承配合部分叫轴颈,轴的其他部分叫轴身轴的设计与选择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不同截面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同时,还要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定位、拆装、调整,尽可能减小应力集中以提高轴整体的疲劳强度,以及轴本身的加工工 艺性。 旋转零件一般要随轴旋转传递运动和动力,零件在圆周方向和轴线方向都需要确定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各零件正常的工作关系。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 第一篇: 化工设备材料 第一章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 一. 名词解释 A组: 1.蠕变:在高温时,在一定的应力下,应变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或者金属在高温和应力的作用下 逐渐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2.延伸率:试件受拉力拉断后,总伸长的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3.弹性模数(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即σ=Eε,比例系数E为弹性模数。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上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表面发生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5.冲击功与冲击韧性:冲击功是冲击负荷使试样破断所做的功。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外加动载荷突然 袭击时的一种及时和迅速塑性变形的能力。 6.泊桑比(μ):拉伸试验中试件单位横向收缩与单位纵向伸长之比。对于钢材,μ=0.3 。 7.耐腐蚀性:金属和合金对周围介质侵蚀(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的抵抗能力。 8.抗氧化性:金属和合金抵抗被氧化的能力。 9.屈服点: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的应力,即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应力。它代表材料抵抗产生塑性 变形的能力。 10.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裂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B组: 1.镇静钢:镇静钢在用冶炼时用强脱氧剂 Si, Al等完全脱氧脱氧,是脱氧完全的钢。把FeO中的 氧还原出来,生成SiO2和Al2O3。钢锭膜上大下小,浇注后钢液从底部向上,向中心顺序 地凝固。钢锭上部形成集中缩孔,内部紧密坚实。 2.沸腾钢:沸腾钢在冶炼时用弱脱氧剂Mn脱氧,是脱氧不完全的钢。其锭模上小下大,浇注后钢液 在锭模中发生自脱氧反应,放出大量CO 气体,造成沸腾现象。沸腾钢锭中没有缩孔, 凝固收缩后气体分散为很多形状不同的气泡,布满全锭之中,因而内部结构疏松。 3.半镇静钢: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锭模也是上小下大,钢锭内部结构下半部像沸腾钢,上半 部像镇静钢。 4.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25%的碳素钢。 5.低合金钢:一般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的合金钢。 6.碳素钢:这种钢的合金元素含量低,而且这些合金元素不是为了改善钢材性能人为加入的。 7.铸铁: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 8.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叫铁素体。 9.奥氏体: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叫奥氏体。 10.马氏体:钢和铁从高温奥氏体状态急冷下来,得到一种碳原子在α铁中过饱和的固溶体。 C. 1.热处理:钢铁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不同的冷却方式,以改变其组织、满足所需要的物理,化 学与机械性能,这样的加工工艺称为热处理。 2.正火:将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的工件从炉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冷却下来, 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因而晶粒细化。

设备工艺计算word版

设备工艺计算 3.1 乙醛贮罐(V0101) 3.1.1 用途 贮存原料乙醛。 3.1.2 设计依据 ⑴操作压力0.103 MPa,操作温度<20℃; ⑵乙醛进料量68750 kg/h ; ⑶贮存16小时的物料量; ρ= 780 kg/m3(查于《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P596)⑷ AA ⑸取装料系数为0.8; ⑹设备台数:2台。 3.1.3 设备计算及选型 每台贮存量=68750×8=550000kg; =550000/780=705.13 m3 ∴V 物料 则V = 705.13 ×1.1=775.64m3 罐 ∵ (1/6)πd3=775.64 ∴ d=17.55m ≈17.6 m 选取D为17.6 m的球形贮罐。 设备材质:16MnR 设备台数:2 3.2 氮气缓冲罐(V0102) 3.2.1 用途 稳定氮气压力。 3.2.2 设计依据 操作压力:0.4~0.45 MPa ; 设备体积:2 m3; 设备台数:1 台。 3.2.3 设备计算及选型 设d=1.2 m h= 1.4 m (不包括封头)

设备材质:A 3F 设备台数:1 3.3 氧气缓冲罐(V0103)设备计算 3.3.1 用途 稳定氧气压力 3.3.2 计算依据 操作压力:0.4~0.45 MPa; 设备体积:4 m 3; 设备台数:1 台。 3.3.3 设备计算及选型 可设d=1.4 m h= 2.2 m (不包括封头) (查于《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下) P 5-224 ) 3.4 触媒循环泵(P0101)设备计算 3.4.1 用途 把循环催化剂输送到氧化塔低部。 3.4.2 设计依据 ⑴ 循环催化剂体积流量F= 0.27 m 3/h ; ⑵ 操作温度40℃; ⑶ 平均密度 查《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P 596~690,得到各物质的密度见表31 。 表31 40℃各物质的密度及组成 组分 Mn(Ac)2 水 甲酸 醋酸 丁烯酸 三聚乙醛 亚乙基二醋酸酯 密度, ㎏/m 3 838 992.2 1192 1026 1005 1179 1098 质 量 , % 1.19 1.02 0.27 97.00 0.15 0.20 0.17 ρ=∑i i x ρ= 838×1.19% + 992.2×1.02% + 1192×0.27% + 1026×97% + 1005×0.15% + 1179×0.20% + 1098×0.17% = 1024.26 kg/m 3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含义 机械控制工程是研究控制论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科学。它是一门跨控制论和机械工程的边缘学科。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机械工程控制论这门新兴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原因是它不仅能满足今天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与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辩证的系统分析方法,即不但从局部,而且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机械系统,改进和完善机械系统,以满足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具体地讲,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也就是研究机械工程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初始条件出发,所经历由内部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例如,在机床数控技术中,调整到一定状态的数控机床就是系统,数控指令就是输入,数控机床的加工运动就是输出。这里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且有一定运动规律的一个有机整体。输入是外界对系统的作用,输出是系统对外界的作用。通常机械工程控制论简称为机械控制工程,其所研究的系统可大可小、可繁可简,完全由研究的需要而定,因而称之为广义系统。由此可见,就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言,机械工程控制论的任务 主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系统分析。2.当系统已定,系统的输出也已给定时,要确定系统的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系统的最优控制。3.当输入和输出均已知时,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称系统辨识或系统识别。4.当系统已定输出已知时,要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称滤波与预测反馈及反馈控制 反馈及反馈控制 控制论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控制论把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符号、密码和消息等统称为信息。所谓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亦称转换。例如,对于机床加工工艺系统,要研究机床的加工精度问题,可将工件尺寸作为信息,通过工艺过程的转换,对加工前后工件尺寸的分布情况,运用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来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复习要点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复习要点 第六章 1、910o C以下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α-铁,910o C以上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γ-铁。 2、碳溶解到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叫铁素体,碳溶解到γ-铁中形成的固溶体叫奥氏体,钢的组织中只有铁素体,没有奥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均具有良好的塑性。 钢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 3、退火是将零件放在炉中,缓慢加热至某一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后,随炉或埋入沙中缓慢冷却。正火只是在冷却速度上与退货不同,退火是随炉缓冷而正火是在空气中冷却。经过正火的零件,有比退火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以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要求很高的冷却速度。回火就是把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至一定温度,经保温烧透后进行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操作。低温回火:加热温度为150—250o C;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350—450o C;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500—650o C。 4、碳钢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三种。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3%,是钢中强度较低,塑性最好的一类。冷冲压及焊接性能均好,是用于制作焊制的化工容器及负荷不大的机械零件。中碳钢:含碳量在0.3%—0.6%之间,钢的强度和塑性适中,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适用制作轴、齿轮、高压设备顶盖等重要零件。

高碳钢:含碳量在0.6%以上,钢的强度及硬度均高,塑性较差,用来制造弹簧,钢丝绳等。 5、Q245R R指“容”,容器专用 20G G指“锅”,锅炉专用 6、高合金钢号表示:①不锈钢(Cr含量高时为铁素体Cr1,含量低是为马氏体 1Cr13 2Cr13 Cr17Ni2)Cr17:铬含量为17% ②耐热钢 7、单轧钢板的公称厚度为3—400mm,公称宽度为600—4800mm,公称长度为2000—20000mm。B类钢板的负偏差为-0.3mm。 8、无缝钢管做筒体公称直径为筒体的外径,板卷制钢管的公称直径为筒体内径,筒体和封头的公称直径为内径。 9、HT:灰铸铁 RuT:蠕墨铸铁 QT:球墨铸铁 KT:可锻铸铁 BT: 白口铸 HT150 150---用单铸试棒作出的最低抗拉强度为150MPa。 QT350-22L:22指有室温-22℃下的冲击性能要求。 QT500-7 500—抗拉强度R m/MPa 7—最小伸长率7/%(min) 钢和铸铁的分界线碳含量>2.11%为铸铁<2.11%为钢 第七章应力分类:单向应力状态、二向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10、容器:化工设备虽然尺寸大小不一,形状结构不同,内部构件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外壳,这个外壳就叫容器。容器是化工生产所用各种设备外部壳体的总称。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支座、接管及人孔(手孔)等原件构成。 11、内压圆筒中的拉伸应力环向拉伸应力(环向薄膜应力)δθ=(其中Di为中径,δ为厚度。)经向拉伸应力(经向薄膜应力)δm=

(完整word版)反应釜设计

第一章 反应釜釜体与传热装置 搅拌设备常被称作搅拌釜(或搅拌槽),当搅拌设备用作反应器时,又被称为搅拌釜式反应器,有时简称反应釜。釜体的结构型式通常是立式圆筒形,其高径比值主要依据操作容器的装液高径比以及装料系数大小而定。传热方式有两种:夹套式壁外传热结构和釜体内部蛇管联合使用。根据工艺需要,釜体上还需要安装各种工艺接管。所以,反应釜釜体和传热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釜体的结构和部分尺寸、传热形式和结构、各种工艺接管的安设等。 1.1反应釜釜体 1.1.1确定反应釜釜体的直径和高度 在已知搅拌器的操作容积后,首先要选择筒体适宜的长径比(H/D i ),以确定筒体直接和高度。选择筒体长径比主要考虑一下两方面因素: ① 长径比对搅拌功率的影响: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P ∝D 5(其中D :搅拌器直径;P :搅拌功率),P 随釜体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很多,减小长径比只能无谓的损耗一些搅拌功率。一次一般情况下,长径比应该大一点。 ② 长径比对传热的影响:当容积一定时H/D i 越高越有利于传热。 长径比的确定通常采用经验值。 表1-1 种类 罐体物料类型 H/D i 一般搅拌罐 液-固或液-液相物料 1-1.3 气-液相物料 1-2 发酵罐类 1.7-2.5 在确定反应釜直径和高度时,还应该根据反应釜操作时所允许的装料程度---装料系数η等予以综合考虑,通常装料系数η可取0.6-0.85.如果物料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泡沫或沸腾状态,η应取较低值,一般为0.6-0.7;若反应状态平稳,可取0.8-0.85(物料粘度大时可取最大值)。因此,釜体的容积V 与操作溶积V 0有如下关系: V=V 0/η…………………………………………………………………(1.1) 选取反应釜装料系数η=0.8,由V=V 0/η可得设备容积: V 0=V ×η=1×0.8=0.83m 选取H/D i =1.0, 由公式 m D H V D i i 08.10.10 .14433 =??== ππ……………………………………(1.2) 将计算结果圆整至公称直径标准系列,选取筒体直径D i =1000mm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27,DN=1000mm 时的标准封头曲面高度h=250mm ,直边高度h 2=25mm ,封头容积V h =0.1513m ,由手册查得每一米高的筒体容积为3195.0m V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廉自生)

2-1什么是线性系统?其最重要特性是什么? 答:如果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的,这种系统就叫做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适用于叠加原理。叠加原理说明,两个不同的作用函数(输入),同时作用于系统所产生 的响应(输出),等于两个作用函数单独作用的响应之和因此,线性系统对几个输入 量同时作用而产生的响应,可以一个一个地处理,然后对它们的响应结果进行叠加。 2-2 分别求出图(题2-2)所示各系统的微分方程。 ) () (t f t y k m (a ) ) (t y ) (t f 2 1 k k m (b ) c c 1 2 m x x i o (c ) 1k 2 k o i x x c (d ) 1 k 2k x i x o c (e ) 解:)(a )()()(t f t ky t y m =+ )(b )()()()(21t f t y k k t y m =++ ? ???+=-02010))((x c x m c x x c i 2 12110)()()() (K K s K K c cs K s X s X d i ++= 02010)())((x K c x x K x x e i i =-+-? ? 2-3 求图(题2-3)所示的传递函数,并写出两系统的无阻尼固有频率n ω及阻尼比ξ的表达式。 x i x o c k m (a ) C u u o i L R (b )

解:图)(a 有:m k s m c s m k s G ++= 2)( m k n =ω mk C 2=ξ 图)(b 有:??? ???? =++=??idt C V idt C R L V i i i 110 ∴ LC s L R s LC s G 11 )(2+ += LC n 1=ω L C R 2=ξ 2-4 求图(题2-4)所示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图中M 为输入转矩,m C 为圆周阻尼,J 为转动惯量。(应注意消去θ θ ,及θ ) x m k R c M m ,C J 题2-4 解:由已知可知输入量M 与输出量θ之间的关系为: M k C J m =++θθθ 经拉氏变换后为:)()()(2 s M k s s C s Js m =++θθθ ∴ 2 2 2 222/11)() ()(n n n m m s J k s J C s J k s C Js s M s s G ωξωωθ++=++=++== 其中,J k n = ω Jk C m 2=ξ 2-5 已知滑阀节流口流量方程式为)/2(v ρωp x c Q =,式中,Q 为通过节流阀流口的流量;p 为节流阀流口的前后油压差;v x 为节流阀的位移量;c 为流量系数;ω为节流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