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地震研判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地震研判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地震研判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地震研判情况汇报材料。

近期,我部门对地震研判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震发生情况。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全国范围内地震频发,其中以四川、云南、甘肃等地为主要震中区域。

这些地震发生在山区、边远地区,给当地居民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地震灾情。

地震造成了当地建筑物受损、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等灾情。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山体滑坡、土石流等次生灾害。

灾情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抢险救灾情况。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迅速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组织了抢险救灾工作。

同时,各地还陆续派出了医疗队、工程队等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目前,救援力量已经全面到位,正在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四、后续工作安排。

为了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害的防范和救援工作,我们将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支持抢险救灾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五、结语。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预警和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我部门对地震研判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密切关注地震灾情,共同努力,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谢谢!。

雅安地震研究报告

雅安地震研究报告

雅安地震研究报告引言本篇报告主要对雅安地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了解该地震的发生原因以及对当地造成的影响。

雅安地震发生于20xx年x月x日,地震规模为x.x级。

1. 地震背景雅安地震发生在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该地区位于川滇交界处,地震频发区域之一。

地震的震中位于xx县,距离该市中心约xx公里。

2. 地震发生原因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和地质勘探结果,该地震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长期以来,两个板块的构造应力积累,最终导致了断裂面的形成,引发了这次地震。

3. 地震特征雅安地震的震级为x.x级,震中深度约为x公里。

根据地震监测数据,该次地震向周边区域发出了强烈的震荡波,对周边城市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根据震中的经纬度,我们可以推测地震的震源区。

4. 灾情分析4.1 人员伤亡这次地震给雅安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据统计,地震造成了x人死亡,x人受伤。

4.2 经济影响地震对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初步估计,地震造成的损失约为x亿元人民币。

4.3 灾后重建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工作,并启动了灾后重建计划。

灾后重建包括修复受损的建筑物、基础设施等,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心理辅导。

5. 地震预测与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人们一直在努力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然而,目前地震预测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地震防范工作,包括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等。

结论通过对雅安地震的研究分析,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该地震的发生原因以及对当地造成的影响。

这次地震给雅安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有力地减少了损失,并为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防范能力,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雅安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雅安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雅安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根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数据,雅安地震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震中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该次地震的震级为7.0级,震源深度为13千米。

这次地震造成了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381人受伤,多座房屋倒塌,道路、桥梁严重受损,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灾害评估报告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地震活动、震害情况、灾后救援情况和灾后重建情况。

首先,评估报告需要对地震活动进行研究。

通过对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等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震的规模以及可能引发的灾害范围。

此次雅安地震的震级较高,震源较浅,因此造成了较大的灾害范围。

其次,评估报告需要对地震灾害的具体影响进行评估。

包括房屋倒塌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道路和桥梁受损情况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程度,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再次,评估报告需要对灾后的救援工作进行评估。

包括救援行动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救援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评估灾后救援工作的效果,并为今后类似灾害的救援提供经验和借鉴。

最后,评估报告需要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评估。

包括重建的速度、质量以及对受
灾群众生活的影响等。

这些数据可以评估重建工作的效果,并为今后类似灾害的重建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雅安地震灾害的影响,为今后的地震灾害防范和抗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也可以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灾情的效率。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一、引言雅安地震作为一次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将对雅安地震舆情传播进行分析,匡助了解公众对地震事件的认知和态度。

二、舆情传播背景在此章节中,将对雅安地震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地震的地点、时间、震级等相关信息。

同时,还将涉及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并概述地震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媒体报导分析本章节将对雅安地震相关的媒体报导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对各大媒体机构的报导进行综合梳理,并分析报导的内容、角度以及引起公众关注的焦点。

其次,对不同媒体之间的报导差异进行比较和解读,以了解各方面对地震事件的态度和立场。

四、社交媒体舆情分析本章节将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雅安地震的舆情进行分析。

通过对微博、、论坛等平台上的相关内容进行采集和整理,了解公众对地震事件的关注度、情绪表达和建议意见等。

此外,将对网络上流传的谣言进行辨析,并解读谣言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五、政府应对舆情分析本章节将对政府在地震舆情传播中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包括政府发布的信息、加强舆情引导以及建立应对危机的机制等方面。

通过对政府应对措施的评估,了解公众对政府行动的反馈和评价。

六、公众态度分析本章节将对公众对雅安地震的态度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民意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地震事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同时,还将对不同群体之间在地震事件上的态度差异进行比较和解读。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解释12.法律名词2:解释2...附件:1.报导截图2.社交媒体舆情数据表格...注释:1. 法律名词1:该名词在本文中表示...2. 法律名词2:该名词在本文中表示...。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1]本月修正2023简版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1]本月修正2023简版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雅安地震的舆情传播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地震发生后各类舆情信息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上的传播情况,同时分析了舆情传播对公众态度和情绪的影响。

2. 雅安地震舆情分析2.1 社交媒体舆情分析社交媒体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成为了舆情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

通过对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信息的监测与统计,可以看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在地震发生后,大量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和转发具有关注度的信息。

其中,表达关切、转发求助信息的多数是普通网民,而在这些信息中也不乏一些虚假或误导性的内容;- 一些媒体机构、公众人物和专业救援队伍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真实的、可靠的信息,提供灾情、救援进展、捐款渠道等相关信息,发起呼吁和号召社会参与救援行动;- 部分热心网民通过社交媒体提供救援信息,包括转发当地救援人员的、物资需求等。

2.2 传统媒体舆情分析地震发生后,传统媒体仍然是公众获取舆情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以下是传统媒体在雅安地震舆情传播中的主要表现:- 电视台、广播台等主流媒体通过新闻节目、新闻稿件等方式报道地震的最新进展、救援行动、受灾情况等,向公众传递相关舆情信息;- 报纸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呈现舆情信息,深入探讨救援行动、幸存者救援及后续救助工作等内容;- 一些地方报纸和新闻网站采用特别版面或者专题报道的形式,展示救援行动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

3. 舆情传播对公众态度和情绪的影响舆情传播对公众态度和情绪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雅安地震舆情传播中,舆情信息和媒体报道对公众态度和情绪产生了以下几点影响:- 舆情信息的传播引起了公众对灾情的关注和关切,不断有民众加入到救援行动中;- 社交媒体上的负能量信息和恶意评论可能引起公众的情绪波动,甚至对救援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媒体的正面报道和积极宣传有助于增强公众的信心,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到救援和重建工作中。

4. 结论综上所述,雅安地震舆情传播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两个方面。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总结汇报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总结汇报
数据中心下载了地震数据资料用于研究地震震源机制和
震源破裂过程。选取其中信噪比较高并且沿方位角分布 比较均匀的31个远场P波波形(震中距位于30°<△< 90°范围之内)数据进行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再利用31个远场P波波形并增加14个SH波 波形资料用于震源过程反演。初始破裂点取USGS给出 的震中位置。
2.2 地震成因
地震成因
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有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地震是由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 它是地壳岩石中长期积累的变形在瞬间内转换为动能的结果。地壳运动产生能量以弹 性应变能的形式在断层及其附近的岩层中长期积累,当弹性应变能积累及其岩层产生 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层上的某一点的两侧岩体会发生相对位移错动,并使沿断 层的邻近点随之发生位移,以致断层两侧岩体向相反方向突然滑动,此时累积的弹性 应变能变成动能释放出来,形成地震波,向四周传播,即发生地震。
2.电力受灾情况:受损变电站24座、输电线路224条。 雅安区域7条220千伏母线失电,其中220千伏天全、黄岗变电站全站 失压,12条220千伏线路停运,雅安市的天全、芦山、宝兴三县电网跨 网,损失负荷20万千瓦,发电机组16台机组跳闸,损失负荷191.7万千瓦。 3.通讯受灾情况:通信局(所)受灾5个、固定和移动通信基站损毁724座、 通信中断乡镇16个。 宝兴县通信全阻,天全县、芦山县通信大面积中断,通往阿坝、雅安 的三条光缆环中断。 4.城乡居民住房倒塌26411间,严重损坏142449间。受损水库214座, 受损堤防118.54千米。
图2 芦山地震烈度图
地震烈度图说明: 此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呈北东 走向分布,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682平方公 里。 Ⅸ度区东北自芦山县太平镇、宝盛乡以北,西 南至芦阳镇向阳村,长半轴为11.5公里,短半轴 为5.5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 Ⅷ度区东北自芦山县宝盛乡漆树坪村,西南至

关于地震的新闻稿范文(精选23篇)

关于地震的新闻稿范文(精选23篇)

关于地震的新闻稿范文(精选2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地震的新闻稿范文(精选23篇)关于地震的新闻稿范文第1篇上课了,我们认真地写着小测。

雅安地震

雅安地震

班级:1150122 报告人:贺言慧组员:王万祝郑超胡文倩贺言慧主要内容1.雅安地震简介2.区域构造背景3.历史地震活动性4.震源动态破裂过程5.地震成因分析6.烈度分布7.雅安与汶川地震比较8.总结关于雅安地震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震源深度13公里里氏7.0级地震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

受灾人口152万。

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据不完全统计损失约1700亿。

宝盛乡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箭头处为山体塌方造成的两条道路堵塞地震残垣雅安区域构造环境•雅安芦山7.0级地震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龙门山断裂带南起泸定、天全,向北东延伸经宝兴、都江堰、江油、广元进入山西勉县一带,全场约500km,宽40~50km,主要由4条逆冲断裂组成,自西北往东南分别为汶川—茂县断裂(后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中央断裂),都江堰—安县断裂(前山断裂)和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

这4条主要断裂总体走向45°,倾向北西,倾角50~70°。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主要由耿达—陇东断裂、盐井—五龙断裂和大川—双石断裂组成,均具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强烈活动。

历史地震活动性•从历史6级以上强震来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曾在1327年9月在天全发生过M7.0级地震,1941年6月12日在宝兴与康定间发生了M6.0级地震,1970年2月24日大邑发生了M6.2级地震。

此次地震距离距宝兴14km,距芦山17km,距名山28km,距天全32km,距雅安36km。

震源动态破裂过程•雅安地震为发生在龙门山断裂系上的逆冲地震,破裂走向为219度,倾角为35度左右,断层破裂主要集中在起震点到两侧20公里的范围内,沿断层倾角方向的范围主要在1225公里左右。

地震主要持续时间在20秒左右。

地震能量主要在开始后10秒内释放,其后进入平静期,到20秒左右又出现了一次小的能量释放情况,可能属于此次主震的能量,但也可能为一次强余震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一、舆情综述2013年4月20日8时2分,一场突入其来的地震袭击了四川雅安,顿时,雅安地震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雅安加油!”成为社会各界发自内心的共同呼喊。

为了更好地了解雅安地震时期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舆情传播状况和信息传播角色,地震发生后,盘古舆情对全国1000万网站和国内主流微博、SNS等数千万数据实时监测,并对地震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由此发布《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本报告重点从媒体属性、话题内容、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正负倾向性等多个维度,对雅安地震发生后40小时内的舆情传播情况进行梳理。

根据盘古舆情监测数据显示,雅安地震一事最先经微博曝光,此后信息量呈现爆炸性增长,自4月20日地震爆发至4月21日24时,各种相关信息已高达14767221条,其中,微博更是信息传播的主场,相关微博信息达8712157条,远高于新闻、博客和论坛。

盘古舆情对所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所有信息中,正面舆情信息占比59%,而舆论最主要关注内容是救援信息。

为了了解网络传统媒体在雅安地震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盘古舆情分别从新闻网站和论坛贴吧两个角度,对传统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闻网站以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新闻网站传播的信息量最多,新华网、人民网在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中表现最佳,其信息传播数量不仅超越了凤凰网等诸多网络媒体,更直线逼近四大商业新闻网站;而论坛贴吧的信息传播量,受百度寻人服务及百度贴吧固有用户群影响,百度贴吧信息传播量遥遥领先。

由于微博在此次地震中表现极为突出,因此,盘古舆情对新浪微博实施了重点监测,并以其为代表,从多角度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在雅安地震中的传播表现。

具体结论要点包括:第一,雅安地震信息曝光后的前16个小时,尤其是最初曝光的4小时,微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此后,信息增量开始放缓,信息总量缓慢递增。

整体上看,微博信息量一定程度受民众生活规律影响。

第二,震后1小时,微博信息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微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重庆和广东。

综合考虑实地距离、时间及人际关系三方面因素,这是由于,一方面,越靠近震区,越容易获取到震区第一手的信息;另一方面,距离震区的远近会一定程度影响用户的关心度。

第三,震后36小时,劳动力输入大省广东发出的微博信息一举超越四川,成为微博信息最多的省份。

出现这个逆转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有很多在广东的务工人员,这些人在看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自然会投以大量的关注。

第四,经济、文化强省震后微博活跃度较高。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其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第五,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网友更多地利用微博发布求救信息。

微博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由于它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性,因此,在大的突发性事件面前,它甚至可以定义为一种应灾求生工具。

第六,传统媒体逐步注重微博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不仅拥有采访权,而且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门的记者团队,可以亲临现场开展新闻报道,故而其官微较网络媒体官微也更易受关注。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无疑是外界获取灾区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五年后的今天,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第一现场信息渠道已然发生改变,公民获取信息、尤其是突发事件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而雅安地震中微博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突出表现,则是用事实证明,凭借信息传播先天优势,未来,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微博等新媒体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舆情传播概况(一)媒体来源数量分布:微博传播数量最多,已成传播主场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盘古舆情对地震相关信息实施实时监测,截止至2013年4月21日,共监测到雅安地震相关信息14767221条,其中包括新闻信息4960000条,博客信息193246条,论坛信息901818条,微博信息8712157条。

这表明,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场,在信息沟通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传播角色。

(二)信息倾向性分布:正面舆情信息最多盘古舆情对监测到的雅安地震相关舆情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统计发现,雅安地震事件得到了舆论的认可,舆情信息中正面信息数量高达7826627条,远远高于负面信息。

正负面信息具体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三)舆论关注内容排行:救援信息最受关注从舆论的关注度上看,雅安地震事件中社会整体舆论表现更具人文关怀。

根据盘古舆情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至4月21日,在所有监测数据中,关于雅安地震救援信息、祈福信息和捐赠信息的数量最多,信息量分别达5171749条、3963133条和2048467条。

另外,寻人信息、报平安信息、求救信息等也名列舆论关注内容排行前十位,这在以往的突发事件中较为少有。

三、传统网络媒体传播概况盘古舆情根据信息的具体来源网站,从新闻网站和论坛贴吧两个角度对所监测到的雅安地震相关舆情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一)新闻门户网站传播量排行:商业新闻网站活跃度较高截止至4月21日,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新闻网站所传播的信息量最多;而在所有传统媒体的门户网站中,以新华网、人民网表现最佳,其信息传播数量仅次于四大商业新闻网站,不仅超越了凤凰网等诸多网络媒体,更直线逼近四大商业新闻网站。

(二)国内论坛传播量排行:百度贴吧信息量遥遥领先截至4月21日,百度贴吧的信息传播量远远高于其他论坛,这一方面有赖于百度贴吧早已拥有了庞大的用户数量,另一方面也受百度及时开通寻人平台以及贴吧及时开通“寻人吧”等应急措施的影响,这些都会吸引用户登录百度贴吧,积极发帖、互动。

四、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概况——以新浪为例鉴于微博等新媒体在此次雅安地震中表现突出,因此,盘古舆情集中针对微博信息进行了重点监测。

考虑到新浪微博的代表性,本次分析将抽取自4月20日8时至4月21日20时,即事发后36小时的新浪微博信息作为样本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微博信息1小时传播路径据盘古舆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发生地震后,国家地震台网官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于1分钟后发出微博,不过当时其并未能确定雅安地震的震级;4分钟后,四川当地媒体成都晚报在媒体内最先发声;5分钟后,陆续有震区网民发布微博信息;6分钟后,首个全国性媒体新华网发布地震消息;12分钟后,国家地震台网确定震级;18分钟后,军方成立抗震指挥部并采取应急行动;27分钟,公益组织壹基金关注雅安地震事件并采取筹款救灾行动;58分钟后,国家高层关注此信息,启动三级救灾响应……短短的1小时,微博快速并广泛地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网民、灾民、地方媒体、全国媒体、军队、武警、公益组织、国家高层,全都参与到雅安地震应急事件当中,在微博等新媒体出现前,如此迅猛的响应速度,几乎难以想象。

而正是由于这种快速相应机制,为后续的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从而令更多的人有了生还的可能,令灾害的破坏力一定程度得到削减。

(二)微博信息36小时传播趋势盘古搜索对监测到的震后36小时新浪微博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第一,在4月20日,雅安地震信息曝光后的前16个小时,尤其是最初曝光的4小时,微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第二,微博信息量一定程度受民众生活规律影响,如17点到19点的晚饭时间,微博数据量相对其他时段较少,凌晨1点到5点的睡觉时间,微博数据量最少,随着新的一天生活的开始,微博数据量又出现回升;第三,由于雅安地震相关消息在20日已经得到爆炸式释放,因此,4月21日,雅安地震微博数增量开始放缓,信息总量缓慢递增。

具体如下图所示:(三)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微博信息传播情况盘古舆情分别针对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域及海外共35个地区,在雅安震后1小时和36小时的微博数量表现进行了统计,发现:1、震后1小时,微博信息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如图所示,雅安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微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重庆和广东。

这是由于,综合考虑实地距离、时间及人际关系三方面因素,一方面,越靠近震区,越容易获取到震区第一手的信息;另一方面,距离震区的远近会一定程度影响用户的关心度,因而,作为震区的四川在地震发生后微博信息量最多,重庆次之。

2、震后36小时,劳动力输入大省后来者居上震后36小时,广东发出的微博信息一举超越四川,成为微博信息最多的省份。

出现这个逆转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广东则是劳动力输入大省,而四川劳动力输出大省,广东省内极有可能有大量的四川外出务工人员,而这些外出人员在看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自然会投以大量的关注,甚至积极投入到寻亲队伍当中。

3、经济、文化强省震后微博活跃度较高。

无论是震后1小时,还是震后36小时,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其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四)微博关注内容排行:求救信息占比大盘古舆情对所监测到的新浪微博内容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排名前三位的微博关注内容分别是:捐助信息、求救信息和雅安地震实况信息。

相较于舆论总体关注前三位的救援信息、祈福信息、捐赠信息,网友更注重利用微博发布求救信息。

显然,微博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由于它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性,因此,在大的突发性事件面前,它甚至可以定义为一种应灾求生工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捐款捐赠信息,无论是在微博中,还是在社会舆论整体中,都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五)top100热门微博话题分析截止至4月21日,盘古舆情新浪微博对所监测到的新浪热门微博top100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100条热门微博中,仅有3条非雅安地震信息,其余97条均为雅安地震相关信息,可见,雅安地震在短时间几乎吸引了全国社会各界的集中关注。

经过对着97条雅安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发现:1、微博属性分析:意见领袖微博最多,媒体官微次之如图所示,在97条雅安地震相关新浪热门微博top100中,意见领袖发布的微博上榜数量最多,其次是媒体的官方微博,这说明,已经有越多越多的媒体注意到互联网时代微博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此次地震中,政府机构的官方微博上榜热门微博的仅4个,远低于普通的草根网民,未来,政府机构利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媒体官微分析:传统媒体官微更受关注上榜新浪热门微博top100、指向雅安地震、由媒体官微发布的微博信息共有25条,其中,由传统媒体发布的微博数为19条,占比76%,网络媒体发布微博数为6条。

相较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不仅拥有采访权,而且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门的记者团队,可以亲临现场开展新闻报道,公信力相对较高,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由传统媒体发布的官方微博更易被网友所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