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复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例题与解析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复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例题与解析1.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如5x +3y =34就是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指的是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而不是指某个未知数的次数.不要把2xy +2=4,2x +y =5误当成二元一次方程,实际上2xy +2=4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而2x+y =5中2x不是整式,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它.(2)二元一次方程组①联立在一起的几个方程,称为方程组.②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上,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可以有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个数也可以超过两个,同一个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值,这样才能组合在一起.如下列方程组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5y =1,y -3=0,⎩⎪⎨⎪⎧x =2,y =-3,⎩⎪⎨⎪⎧x -y =1,x +3y =9,2x -y =4.【例1-1】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2x +3y =5;②xy =1;③3x -y2=1;④2⎝ ⎛⎭⎪⎫m -23+1=14m -2;⑤1-2m 3=n ; ⑥1-23m =n ;⑦y =2x -3;⑧s =12vt.A .1B .2C .3D .4解析:题中①③⑤⑦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因此它们4个是二元一次方程,②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④是一元一次方程,⑥不是整式方程,⑧含有3个未知数,因此它们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应选D.答案:D【例1-2】 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x =2y +1,3x -4z =6B .⎩⎪⎨⎪⎧x -y =1,x +y =4C .⎩⎪⎨⎪⎧x +y =5,x =5D .⎩⎪⎨⎪⎧x 2+y2=2y ,y =23x解析:本题应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来判断,选项A 中每一个方程虽然都是一次方程,但是未知数的个数有三个,故否定A ;选项B ,D 只含有两个未知数且都是一次方程,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选项C 中的第二个方程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它们也能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答案:A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x =12,y =5既是方程x +y =17的解又是方程5x +3y =75的解,这时我们就说⎩⎪⎨⎪⎧x =12,y =5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17,5x +3y =75的解.谈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质上是组成方程组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也就是说,方程组的解一定是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而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却不一定是方程组的解.(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对数值,必须用大括号合在一起.【例2】 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是( ).A.⎩⎪⎨⎪⎧ x =1y =6B.⎩⎪⎨⎪⎧ x =-1y =4C.⎩⎪⎨⎪⎧ x =-3y =2D.⎩⎪⎨⎪⎧x =3y =2解析:选项A ,将⎩⎪⎨⎪⎧x =1,y =6代入方程①,左边=2×1+6=8,右边=2,左边≠右边,所以⎩⎪⎨⎪⎧x =1,y =6不是方程组的解;选项B ,将⎩⎪⎨⎪⎧x =-1,y =4代入方程①得,左边=2×(-1)+6=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①的解,将⎩⎪⎨⎪⎧x =-1,y =4代入方程②得,左边=-(-1)+4=5,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②的解,所以⎩⎪⎨⎪⎧x =-1,y =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按照以上方法对选项C ,D 加以判断,都不是方程组的解,故应选B.答案:B 3.代入消元法 (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可以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代入消元法的概念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即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解技巧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一般将系数较小的方程变形,且用系数较大的未知数表示系数较小的未知数.(2)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一般用代入法来解.(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定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y (或x ),即变成y =ax +b (或x =ay +b )的形式;②将y =ax +b (或x =ay +b )代入另一个方程(不能代入原变形方程)中,消去y (或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④把x (或y )的值代入y =ax +b (或x =ay +b )中,求y (或x )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谈重点 运用代入法需注意的问题运用代入法时,将一个方程变形后,必须代入另一个方程,否则就会得出“0=0”的形式,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例3-1】 已知方程x -2y =6,用x 表示y ,则y =__________;用y 表示x ,则x =__________.解析:(1)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两边都除以2,得12x -3=y ,即y =12x-3;(2)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答案:12x -3 6+2y【例3-2】 解方程组⎩⎪⎨⎪⎧3x -5y =6,①x +4y =-15.②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发现第二个方程中的x 的系数为1,所以选择将其变形,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x =-15-4y ,然后把x =-15-4y 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y 的值,再把y 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x =-15-4y 中,求出x 的值.解:由②,得x =-15-4y ,③ 把③代入①,得3(-15-4y )-5y =6, 解得y =-3,把y =-3代入③,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3.4.加减消元法 (1)加减消元法的概念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析规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2)通过两个方程相减消去未知数比通过两个方程相加消去未知数更易出错,所以一般是将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互为相反数,然后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例4】 解方程组:⎩⎪⎨⎪⎧3x +2y =5,①2x -y =8.②分析:经观察发现,①和②中y 的系数是倍数关系,若将方程②×2,可使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再将两方程相加,便可消去y ,只剩关于x 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了.解:将方程②×2,得 4x -2y =16,③ ③+①,得 7x =21, 解得x =3. 把x =3代入②,得 2×3-y =8,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2.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策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就在于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如何消元,要根据系数特点合理选择使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要在根本上把握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若遇到不能直接看出系数特点的,应该先化简,化简后系数的特点比较明显.对于不能直接运用消元法的方程组,应通过观察,找到一个系数较小的,利用等式性质,通过扩大相应倍数变成具有相同系数或互为相反数的系数,然后再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1)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求解关键是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的方程;②常数项为0的方程;③若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④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选择小系数方程.(2)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关键是选择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系数是1或-1的未知数;②若未知数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③选方程组中系数成整数倍的未知数.【例5-1】 解方程组:⎩⎪⎨⎪⎧3x -1=y +5,5y -1=3x +5.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组比较复杂,因此应先化简,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化为⎩⎪⎨⎪⎧3x -y =8,5y -3x =20,通过观察决定使用加减法来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往往需要对原方程组变形,在移项时要特别注意符号的改变.解:原方程组化简,得⎩⎪⎨⎪⎧3x -y =8,①5y -3x =20.②①+②,得4y =28,y =7.把y =7代入①得3x -7=8,解得x =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7.【例5-2】 解方程组:⎩⎪⎨⎪⎧53x +47y =112,①47x +53y =88.②分析:本题不仅没有系数是1的未知数,而且也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较简单.经过观察发现,若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出一个x ,y 的系数都是100、常数项是200的方程100x +100y =200,两边都除以100,得x +y =2,而此方程x +y =2与方程组中的①和②都同解.这样,用这个方程与原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此时求解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了.解:①+②,得100x +100y =200, 化简,得x +y =2, ③于是原方程变为⎩⎪⎨⎪⎧53x +47y =112,①x +y =2,③由③,得x =2-y , ④把④代入①,得53(2-y )+47y =112, 106-53y +47y =112,-6y =6,所以y =-1. 把y =-1代入④,得x =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1.6.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我们知道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是把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即可通过变形求出未知系数的值.例如⎩⎪⎨⎪⎧x =1,y =1是方程组⎩⎪⎨⎪⎧x +y =a ,x -y =b 的解,把⎩⎪⎨⎪⎧x =1,y =1代入方程组可得a =2,b=0.(2)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同学们应从前面所学的内容中挖掘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隐含条件,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许多问题,从而达到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同类项的概念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理解概念,利用概念中的相关词语列出关系式.(3)同解问题,两个方程组的解相同,其实就是说这两个方程组的解是这两个方程组中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解技巧 用整体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当我们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后,通常得到关于未知系数的新的方程组,但有时可以不解方程组,整体代入求解.【例6-1】 已知2a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解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知,若2a 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必有y +3=2x ,3x=8-2y ,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方程组⎩⎪⎨⎪⎧2x =y +3,3x =8-2y ,即可求出x =2,y =1. 答案:2 1【例6-2】 已知⎩⎪⎨⎪⎧x =2,y =1是方程组⎩⎪⎨⎪⎧2x +m -1y =2,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因为⎩⎪⎨⎪⎧x =2,y =1是方程组⎩⎪⎨⎪⎧2x +m -1y =2,①的解,nx +y =1②所以⎩⎪⎨⎪⎧x =2,y =1同时满足方程①和方程②,将⎩⎪⎨⎪⎧x =2,y =1分别代入方程①和方程②,可得⎩⎪⎨⎪⎧4+m -1=2,③2n +1=1.④由③和④可分别求出m ,n 的值为⎩⎪⎨⎪⎧m =-1,n =0.所以m +n =-1+0=-1. 答案:-1【例6-3】 已知方程组⎩⎪⎨⎪⎧ax -by =4,ax +by =6与方程组⎩⎪⎨⎪⎧3x -y =5,4x -7y =1的解相同,求a ,b的值.解:解方程组⎩⎪⎨⎪⎧3x -y =5,4x -7y =1得⎩⎪⎨⎪⎧x =2,y =1.把⎩⎪⎨⎪⎧x =2,y =1代入方程组⎩⎪⎨⎪⎧ax -by =4,ax +by =6,得⎩⎪⎨⎪⎧2a -b =4,2a +b =6,解这个方程组,得⎩⎪⎨⎪⎧a =52,b =1.7.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但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是有限的. 一般应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应当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其解有意义.析规律 注重实际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常隐含着一个条件:(1)数量的取值为正整数;(2)最终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例7】 甲种书每本3元,乙种书每本5元,38元可买两种书各几本?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求其正整数解. 解:设甲种书买x 本,乙种书买y 本,根据题意得 3x +5y =38(x ,y 都是正整数).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为x =38-5y3,当y =1时,x =11; 当y =4时,x =6; 当y =7时,x =1. 原方程所有的正整数解为⎩⎪⎨⎪⎧x =1,y =7,⎩⎪⎨⎪⎧x =6,y =4,⎩⎪⎨⎪⎧x =11,y =1.答:甲、乙两种书可分别买1本和7本或6本和4本或11本和1本.8.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解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里的相等关系应是一个或几个,正确的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再组成方程组.(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遇到隐含的等量关系,如: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形积问题等等.我们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关系.【例8】 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 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 280名学生就餐.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则根据题意,得⎩⎪⎨⎪⎧x +2y =1 680,2x +y =2 280.解这个方程组,得⎩⎪⎨⎪⎧x =960,y =360.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例题与解析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如5x +3y =34就是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指的是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而不是指某个未知数的次数.不要把2xy +2=4,2x +y =5误当成二元一次方程,实际上2xy +2=4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而2x+y =5中2x不是整式,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它.(2)二元一次方程组①联立在一起的几个方程,称为方程组.②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上,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可以有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个数也可以超过两个,同一个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值,这样才能组合在一起.如下列方程组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5y =1,y -3=0,⎩⎪⎨⎪⎧x =2,y =-3,⎩⎪⎨⎪⎧x -y =1,x +3y =9,2x -y =4.【例1-1】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2x +3y =5;②xy =1;③3x -y2=1;④2⎝ ⎛⎭⎪⎫m -23+1=14m -2;⑤1-2m 3=n ; ⑥1-23m =n ;⑦y =2x -3;⑧s =12vt.A .1B .2C .3D .4解析:题中①③⑤⑦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因此它们4个是二元一次方程,②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④是一元一次方程,⑥不是整式方程,⑧含有3个未知数,因此它们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应选D.答案:D【例1-2】 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x =2y +1,3x -4z =6B .⎩⎪⎨⎪⎧x -y =1,x +y =4C .⎩⎪⎨⎪⎧x +y =5,x =5D .⎩⎪⎨⎪⎧x 2+y2=2y ,y =23x解析:本题应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来判断,选项A 中每一个方程虽然都是一次方程,但是未知数的个数有三个,故否定A ;选项B ,D 只含有两个未知数且都是一次方程,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选项C 中的第二个方程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它们也能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答案:A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x =12,y =5既是方程x +y =17的解又是方程5x +3y =75的解,这时我们就说⎩⎪⎨⎪⎧x =12,y =5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17,5x +3y =75的解.谈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质上是组成方程组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也就是说,方程组的解一定是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而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却不一定是方程组的解.(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对数值,必须用大括号合在一起.【例2】 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是( ).A.⎩⎪⎨⎪⎧ x =1y =6B.⎩⎪⎨⎪⎧ x =-1y =4C.⎩⎪⎨⎪⎧ x =-3y =2D.⎩⎪⎨⎪⎧x =3y =2解析:选项A ,将⎩⎪⎨⎪⎧x =1,y =6代入方程①,左边=2×1+6=8,右边=2,左边≠右边,所以⎩⎪⎨⎪⎧x =1,y =6不是方程组的解;选项B ,将⎩⎪⎨⎪⎧x =-1,y =4代入方程①得,左边=2×(-1)+6=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①的解,将⎩⎪⎨⎪⎧x =-1,y =4代入方程②得,左边=-(-1)+4=5,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②的解,所以⎩⎪⎨⎪⎧x =-1,y =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按照以上方法对选项C ,D 加以判断,都不是方程组的解,故应选B.答案:B 3.代入消元法 (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可以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代入消元法的概念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即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解技巧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一般将系数较小的方程变形,且用系数较大的未知数表示系数较小的未知数.(2)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一般用代入法来解.(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定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y (或x ),即变成y =ax +b (或x =ay +b )的形式;②将y =ax +b (或x =ay +b )代入另一个方程(不能代入原变形方程)中,消去y (或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④把x (或y )的值代入y =ax +b (或x =ay +b )中,求y (或x )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谈重点 运用代入法需注意的问题运用代入法时,将一个方程变形后,必须代入另一个方程,否则就会得出“0=0”的形式,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例3-1】 已知方程x -2y =6,用x 表示y ,则y =__________;用y 表示x ,则x =__________.解析:(1)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两边都除以2,得12x -3=y ,即y =12x-3;(2)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答案:12x -3 6+2y【例3-2】 解方程组⎩⎪⎨⎪⎧3x -5y =6,①x +4y =-15.②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发现第二个方程中的x 的系数为1,所以选择将其变形,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x =-15-4y ,然后把x =-15-4y 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y 的值,再把y 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x =-15-4y 中,求出x 的值.解:由②,得x =-15-4y ,③ 把③代入①,得3(-15-4y )-5y =6, 解得y =-3,把y =-3代入③,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3.4.加减消元法 (1)加减消元法的概念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析规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2)通过两个方程相减消去未知数比通过两个方程相加消去未知数更易出错,所以一般是将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互为相反数,然后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例4】 解方程组:⎩⎪⎨⎪⎧3x +2y =5,①2x -y =8.②分析:经观察发现,①和②中y 的系数是倍数关系,若将方程②×2,可使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再将两方程相加,便可消去y ,只剩关于x 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了.解:将方程②×2,得 4x -2y =16,③ ③+①,得 7x =21, 解得x =3. 把x =3代入②,得 2×3-y =8,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2.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策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就在于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如何消元,要根据系数特点合理选择使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要在根本上把握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若遇到不能直接看出系数特点的,应该先化简,化简后系数的特点比较明显.对于不能直接运用消元法的方程组,应通过观察,找到一个系数较小的,利用等式性质,通过扩大相应倍数变成具有相同系数或互为相反数的系数,然后再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1)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求解关键是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的方程;②常数项为0的方程;③若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④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选择小系数方程.(2)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关键是选择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系数是1或-1的未知数;②若未知数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③选方程组中系数成整数倍的未知数.【例5-1】 解方程组:⎩⎪⎨⎪⎧3x -1y +5,5y -13x +5.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组比较复杂,因此应先化简,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化为⎩⎪⎨⎪⎧3x -y =8,5y -3x =20,通过观察决定使用加减法来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往往需要对原方程组变形,在移项时要特别注意符号的改变.解:原方程组化简,得⎩⎪⎨⎪⎧3x -y =8,①5y -3x =20.②①+②,得4y =28,y =7.把y =7代入①得3x -7=8,解得x =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7.【例5-2】 解方程组:⎩⎪⎨⎪⎧53x +47y =112,①47x +53y =88.②分析:本题不仅没有系数是1的未知数,而且也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较简单.经过观察发现,若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出一个x ,y 的系数都是100、常数项是200的方程100x +100y =200,两边都除以100,得x +y =2,而此方程x +y =2与方程组中的①和②都同解.这样,用这个方程与原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此时求解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了.解:①+②,得100x +100y =200, 化简,得x +y =2, ③于是原方程变为⎩⎪⎨⎪⎧53x +47y =112,①x +y =2,③由③,得x =2-y , ④把④代入①,得53(2-y )+47y =112, 106-53y +47y =112,-6y =6,所以y =-1. 把y =-1代入④,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1.6.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我们知道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是把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即可通过变形求出未知系数的值.例如⎩⎪⎨⎪⎧x =1,y =1是方程组⎩⎪⎨⎪⎧x +y =a ,x -y =b 的解,把⎩⎪⎨⎪⎧x =1,y =1代入方程组可得a =2,b=0.(2)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同学们应从前面所学的内容中挖掘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隐含条件,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许多问题,从而达到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同类项的概念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理解概念,利用概念中的相关词语列出关系式.(3)同解问题,两个方程组的解相同,其实就是说这两个方程组的解是这两个方程组中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解技巧 用整体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当我们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后,通常得到关于未知系数的新的方程组,但有时可以不解方程组,整体代入求解.【例6-1】 已知2a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解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知,若2a 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必有y +3=2x ,3x=8-2y ,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方程组⎩⎪⎨⎪⎧2x =y +3,3x =8-2y ,即可求出x =2,y =1. 答案:2 1【例6-2】 已知⎩⎪⎨⎪⎧x =2,y =1是方程组⎩⎪⎨⎪⎧2xm -1y =2,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因为⎩⎪⎨⎪⎧x =2,y =1是方程组⎩⎪⎨⎪⎧2x m -1y =2,①的解,nx +y =1②所以⎩⎪⎨⎪⎧ x =2,y =1同时满足方程①和方程②,将⎩⎪⎨⎪⎧x =2,y =1分别代入方程①和方程②,可得⎩⎪⎨⎪⎧4+m -1=2,③2n +1=1.④由③和④可分别求出m ,n 的值为⎩⎪⎨⎪⎧m =-1,n =0.所以m +n =-1+0=-1. 答案:-1【例6-3】 已知方程组⎩⎪⎨⎪⎧ax -by =4,ax +by =6与方程组⎩⎪⎨⎪⎧3x -y =5,4x -7y =1的解相同,求a ,b的值.解:解方程组⎩⎪⎨⎪⎧3x -y =5,4x -7y =1得⎩⎪⎨⎪⎧x =2,y =1.把⎩⎪⎨⎪⎧x =2,y =1代入方程组⎩⎪⎨⎪⎧ax -by =4,ax +by =6,得⎩⎪⎨⎪⎧2a -b =4,2a +b =6,解这个方程组,得⎩⎪⎨⎪⎧a =52,b =1.7.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但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是有限的. 一般应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应当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其解有意义.析规律 注重实际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常隐含着一个条件:(1)数量的取值为正整数;(2)最终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例7】 甲种书每本3元,乙种书每本5元,38元可买两种书各几本?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求其正整数解. 解:设甲种书买x 本,乙种书买y 本,根据题意得 3x +5y =38(x ,y 都是正整数).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为x =38-5y3,当y =1时,x =11; 当y =4时,x =6; 当y =7时,x =1. 原方程所有的正整数解为⎩⎪⎨⎪⎧x =1,y =7,⎩⎪⎨⎪⎧x =6,y =4,⎩⎪⎨⎪⎧x =11,y =1.答:甲、乙两种书可分别买1本和7本或6本和4本或11本和1本. 8.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解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里的相等关系应是一个或几个,正确的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再组成方程组.(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遇到隐含的等量关系,如: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形积问题等等.我们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关系.【例8】 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 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 280名学生就餐.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则根据题意,得⎩⎪⎨⎪⎧x +2y =1 680,2x +y =2 280.解这个方程组,得⎩⎪⎨⎪⎧x =960,y =360.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
3.3.1 沪科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课时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详细答案解析)

简单1、下列各式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①13x y +=;②3y x =;③11246y x +=;④ 35x xy -=;⑤ 2238x y -+=;⑥ 57x y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①整数方程;②含有两个未知数;③含未知数的项次数是1,之后按三个特征将每个方程逐一对照比较.解析: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④、⑤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2;⑥不是方程,只有②、③是二元一次方程, 故选B .2、关于x 的二元一次方程kx +3y =5有一组解是21x y =⎧⎨=⎩,则k 的值是( ) A .1B .-1C .0D .2【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21x y =⎧⎨=⎩代入方程kx +3y =5,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k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求出k 的值.【解答】把21xy=⎧⎨=⎩代入方程kx+3y=5,得2k+3=5,∴k=1.故选A.3、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53x yz y+=⎧⎨+=⎩B.1113xyyx⎧+=⎪⎪⎨⎪-=⎪⎩C.434x y xyx y-+=⎧⎨-=⎩D.12132112(2)32x yx y x y⎧-=⎪⎪⎨⎪-=-⎪⎩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A项为三元一次方程,B项分母中含有未知数,C项xy是二次的,只有D项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选D.4、下列方程组中,解为13xy=⎧⎨=⎩的方程组是()A.121x yx y-=⎧⎨-=-⎩B.135x yx y+=⎧⎨+=⎩C.30123x yx y-=⎧⎪⎨+=⎪⎩D.2326x yx y=-⎧⎨+=⎩分析:直接将13xy=⎧⎨=⎩代入选项即可解答.解答:将13xy=⎧⎨=⎩代入各个选项,则A.2121x yx y-=-≠⎧⎨-=-⎩≠1则不合题意;B.41365x yx y+=≠⎧⎨+=≠⎩则不合题意;C.30123x yx y-=⎧⎪⎨+=⎪⎩符合题意;D.232156x yx y=-⎧⎨+=≠⎩则不合题意;故选C.5、已知方程2x m+3-12y2−4n=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到:m+3=1,2-4n=1.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解答】∵方程2x m+3-12y2−4n=5是二元一次方程,∴m+3=1,2-4n=1,解得m=-2,n=14.故答案是:-2;14.6、已知12xy=⎧⎨=⎩是方程组120ax yx by+=-⎧⎨-=⎩的解,则a+b=__________.【分析】将12xy=⎧⎨=⎩代入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得到两个关于未知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即可.【解答】∵12xy=⎧⎨=⎩是方程组120ax yx by⎧+=-⎨-=⎩①②解∴将12xy=⎧⎨=⎩代入①,得a+2=-1,∴a=-3.把12x y =⎧⎨=⎩代入②,得2-2b =0, ∴b =1.∴a +b =-3+1=-2.7、在1372x y ⎧=⎪⎪⎨⎪=⎪⎩,04x y =⎧⎨=⎩,21x y =⎧⎨=⎩,33x y =⎧⎨=⎩这四对数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2823x y x y +=⎧⎨-=⎩的解的是____________. 解答:将1372x y ⎧=⎪⎪⎨⎪=⎪⎩,04x y =⎧⎨=⎩,21x y =⎧⎨=⎩,33x y =⎧⎨=⎩这四对数值分别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32823x y x y +=⎧⎨-=⎩中可知只有21x y =⎧⎨=⎩是该方程组的解.8、由3x -y =6,得到用y 表示x 的式子为x =_____________. 【分析】先移项,再把x 的系数化为1即可. 【解答】移项得,3x =6+y ,系数化为1得,x =13y +2.故答案为:13y +2.9、若方程(n -1)x |n|+(3+m )y 5m -9=4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m 2+n 2的值.解答:∵(n -1)x |n|+(3+m )y 5m -9=4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110n n ⎧=⎪⎨-≠⎪⎩且59130m m -=⎧⎨+≠⎩,解得12n m =-⎧⎨=⎩,∴m 2+n 2=22+(-1)2=5.10、现有布料25米,要裁成大人和小孩的两种服装,已知大人每套用布2.4米,小孩每套用布1米.问各裁多少套能恰好把布用完?解答:设裁x套成人服装、y套小孩服装,根据题意得2.4x+y=25因为x、y都是整数,所以方程的整数解有:x=5,y=13;x=10,y=1.所以可以裁成人服装5套、小孩服装13套;或成人服装10套和小孩服装1套.11、根据条件,设出适当的未知数,并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或方程组.(1)摩托车的速度是货车的32倍,它们速度之和是150km/h;(2)某时装的价格是某皮装价格的 1.4倍,5件皮装要比3件时装贵2800元.【分析】(1)两个等量关系为:摩托车的速度=货车速度×32,摩托车的速度+货车速度=150,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2)两个等量关系为:某时装的价格=某皮装价格×1.4;5件皮装总价-3件时装价格=2800,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解答】(1)设摩托车的速度为xkm/h,货车的速度为ykm/h,∵摩托车的速度是货车的32倍,∴x=32y,∵它们速度之和是150km/h,∴x+y=150,故列的方程组为:32150x yx y⎧=⎪⎨⎪+=⎩;(2)设时装的单价为x元,皮衣的单价为y元,∵时装的价格是某皮装价格的1.4倍,∴x=1.4y,∵5件皮装要比3件时装贵2800元.∴5y-3x=2800,∴列的方程组为:1.4532800x yy x=⎧⎨-=⎩.简单1、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213x yy z+=⎧⎨+=⎩B.54xx y=⎧⎨+=⎩C.2311223x yxy-=⎧⎪⎨+=⎪⎩D.732x yxy-=⎧⎨=⎩【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A、共含有3个未知数,是三元一次方程组,故本选项错误;B、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本选项正确;C、第二个方程的y在分母上,不是整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第二个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44x yx y+=⎧⎨-=⎩B.43624x yx y+=⎧⎨+=⎩C.141yxx y⎧+=⎪⎨⎪-=⎩D.35251025x yx y+=⎧⎨+=⎩【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解答】由定义可知:1x+y=4是分式方程.故选C.3、方程21132x y+=与方程3x+2y=5的公共解是()A.32xy=⎧⎨=-⎩B.34xy=-⎧⎨=⎩C.32xy=⎧⎨=⎩D.32xy=-⎧⎨=-⎩【分析】要求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就是求由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解答】解方程组211 32325x yx y⎧+=⎪⎨⎪+=⎩,得32xy=⎧⎨=-⎩.故选A.4、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212xy=-⎧⎪⎨=⎪⎩的是()A.x+2y=1 B.3x+2y=-8 C.5x+4y=-3 D.3x-4y=-8【分析】将x与y的值代入各项检验即可得到结果.【解答】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212xy=-⎧⎪⎨=⎪⎩的是3x-4y=-8.故选D.5、下列各组数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71x yy x+=⎧⎨-=⎩的解的是()A.12xy=⎧⎨=⎩B.1xy=⎧⎨=⎩C.7xy=⎧⎨=⎩D.12xy=⎧⎨=-⎩【分析】所谓“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此题直接解方程组或运用代入排除法作出选择.【解答】∵y-x=1,∴y=1+x.代入方程x+3y=7,得x+3(1+x)=7,即4x=4,∴x=1.∴y=1+x=1+1=2.解为x=1,y=2.故选A.6、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81mx ny nx my +=⎧⎨-=⎩的解,则2m -n 的平方根为( ) A .2B .4C .±2D .±2【分析】由x =2,y =1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将x =2,y =1代入方程组求出m 与n 的值,进而求出2m -n 的值,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2m -n 的平方根.【解答】将21x y =⎧⎨=⎩代入方程组81mx ny nx my +=⎧⎨-=⎩中,得:2821m n n m +=⎧⎨-=⎩,解得:32m n =⎧⎨=⎩,∴2m -n =6-2=4,则2m -n 的平方根为±2. 故选D .7、已知43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2mx y x ny +=-⎧⎨-=-⎩的解,则m +n=___________【分析】所谓“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的值,只需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组,就可得到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m ,n 的值,即可求m +n 的值.【解答】根据题意,把43x y =⎧⎨=⎩代入方程组,得431432m n +=-⎧⎨-=-⎩,解方程组,得12m n =-⎧⎨=⎩.∴m +n =-1+2=1.8、如果方程组216x y x y +=⎧⎨+=⎩ 的解为6x y =⎧⎨=∆⎩,那么被“○”“△”遮住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分析】把6x y =⎧⎨=∆⎩代入2x +y =16先求出△,再代入x +y 求○.【解答】把6xy=⎧⎨=∆⎩代入2x+y=16得12+△=16,解得△=4,再把64xy=⎧⎨=⎩代入x+y=○得○=6+4=10,9、若12xy=⎧⎨=⎩是方程组2421ax y bx by a+=⎧⎨-=-⎩的解,则a+b的值为()A.54B.52C.1 D.53【分析】将x=1,y=2代入方程组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a+b 的值.【解答】将x=1,y=2代入方程组得:44221a bb a+=⎧⎨-=-⎩,解得:34a=-,134b=,则3135442a b+=-+=.故选B.10、已知12xy=⎧⎨=-⎩是方程组2422ax yx by-=⎧⎨+=⎩的解,求a2-2b2的值.【分析】根据方程的解满足方程,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a、b的值,根据代数式求值,可得答案.【解答】把12xy=⎧⎨=-⎩代入2422ax yx by-=⎧⎨+=⎩,得224222ab+=⎧⎨-=⎩,解得1ab=⎧⎨=⎩,a2-2b2=1-0=1.难题1、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523220x yx y+=⎧⎨+=⎩B.522320x yx y+=⎧⎨+=⎩C .203220x y x y +=⎧⎨+=⎩D .203252x y x y +=⎧⎨+=⎩【分析】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男女生人数为20,共种了52棵树苗,列出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解答】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得,203252x y x y +=⎧⎨+=⎩. 故选D .2、“六•一”儿童节前夕,某超市用3360元购进A ,B 两种童装共120套,其中A 型童装每套24元,B 型童装每套36元.若设购买A 型童装x 套,B 型童装y 套,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12036243360x y x y +=⎧⎨+=⎩B .12024363360x y x y +=⎧⎨+=⎩C .33603624120x y x y +=⎧⎨+=⎩D .33602436120x y x y +=⎧⎨+=⎩【分析】设购买A 型童装x 套,B 型童装y 套,根据超市用3360元购进A ,B 两种童装共120套,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设购买A 型童装x 套,B 型童装y 套,由题意得,12024363360x y x y +=⎧⎨+=⎩.故选B .3、哥哥与弟弟的年龄和是18岁,弟弟对哥哥说:“当我的年龄是你现在年龄的时候,你就是18岁”.如果现在弟弟的年龄是x 岁,哥哥的年龄是y 岁,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1818x y y x y =-⎧⎨-=-⎩B .1818y x x y y -=⎧⎨-=+⎩C .1818x y y x y +=⎧⎨-=+⎩D .1818y x y y x =-⎧⎨-=-⎩【分析】由弟弟的年龄是x 岁,哥哥的年龄是y 岁,根据“哥哥与弟弟的年龄和是18岁,”,哥哥与弟弟的年龄差不变得出18-y =y -x ,列出方程组即可.【解答】设现在弟弟的年龄是x 岁,哥哥的年龄是y 岁,由题意得1818y x y y x =-⎧⎨-=-⎩. 故选D .4、已知不等式组513(1)131722a a a a -+⎧⎪⎨--⎪⎩><的整数解a 满足方程组27234ax y x y -=-⎧⎨+=⎩,求x 2+y 2的值.【分析】本题应先解不等式组确定a 的整数值,再将a 值代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求解,最后求得x 2+y 2的值.【解答】解不等式①得:a >2解不等式②得:a <4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a <4所以a 的整数值为3.把a =3代入方程组,得327234x y x y -=-⎧⎨+=⎩解得12x y =-⎧⎨=⎩所以x 2+y 2=(-1)2+22=5.5、若方程组23133530.9a b a b -=⎧⎨+=⎩的解是8.31.2a b =⎧⎨=⎩,求方程组2(2)3(1)133(2)5(1)30.9x y x y +--=⎧⎨++-=⎩的解.【分析】观察两个方程组,可将x +2、y -1分别看成a 、b ,可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组,进而可求解.【解答】由题意得:28.31 1.2x y +=⎧⎨-=⎩, 解得 6.32.2x y =⎧⎨=⎩.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43x y a x y a +=-⎧⎨-=⎩,其中-3≤a ≤1,给出下列结论:①当a =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 +y =4-a 的解;②当a=-2时,x、y的值互为相反数;③若x<1,则1≤y≤4;④51xy=⎧⎨=-⎩是方程组的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①将a=1代入方程组计算求出x与y的值,即可做出判断;②将a=-2代入方程组求出x与y的值,即可确定做出判断;③根据x的范围确定出y的范围即可做出判断;④将x与y代入方程组检验即可做出判断.【解答】①将a=1代入方程组得:333x yx y+=⎧⎨-=⎩,解得:x=3,y=0,代入方程x+y=4-a左边得:3+0=3;右边4-1=3,即左边=右边,∴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4-a的解,本选项正确;②将a=-2代入方程组得:366x yx y⎧+=⎨-=-⎩①②,解得:x=-3,y=3,即x与y互为相反数,本选项正确;③方程组解得:211x ay a=+⎧⎨=-+⎩,∵x<1,即2a+1<1,解得:a<0,∵-3≤a≤1,∴-3≤a<0,即1<-a+1≤4,则1<y≤4,本选项错误;④将x=5,y=-1代入方程组得:534513aa-=-⎧⎨+=⎩,解得:a=2,不合题意,本选项错误;则正确的结论有2个.故选B.7、已知方程组515142ax yx by⎧+=⎨-=-⎩①②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31xy=-⎧⎨=-⎩,乙看错了方程组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54xy=⎧⎨=⎩,若按正确的a,b计算,则原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___【分析】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a,故可将31xy=-⎧⎨=-⎩代入②,求出b的值;由于乙看错了方程组②中的b,故可将54xy=⎧⎨=⎩代入①,求出a的值,然后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解答】将31xy=-⎧⎨=-⎩代入②得,-12+b=-2,b=10;将54xy=⎧⎨=⎩代入①,5a+20=15,a=-1.故原方程组为515 4102x yx y⎧-+=⎨-=-⎩①②,解得14295xy=⎧⎪⎨=⎪⎩.故答案为:14295xy=⎧⎪⎨=⎪⎩.难题1、已知方程(m+2)x|m|-1+(n-3)y n2−8=5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m2+2mn+n的值.【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则x、y的次数均为1,系数均不为0,即可解答.【解答】已知方程(m+2)x|m|-1+(n-3)y n2−8=5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1=1,m+2≠0;n2-8=1,n-3≠0,所以m=2,n=-3.故m2+2mn+n2=1.2、有一根长40mm的金属棒,欲将其截成x根7mm长的小段和y根9mm 长的小段,剩余部分作废料处理,若使废料最少,则正整数x,y应分别为()A.x=1,y=3 B.x=3,y=2 C.x=4,y=1 D.x=2,y=3 【分析】根据金属棒的长度是40mm,则可以得到7x+9y≤40,再根据x,y都是正整数,即可求得所有可能的结果,分别计算出省料的长度即可确定.【解答】根据题意得:7x+9y≤40,则4097yx-≤,∵40-9y≥0且y是正整数,∴y的值可以是:1或2或3或4.当y=1时,317x≤,则x=4,此时,所剩的废料是:40-1×9-4×7=3mm;当y=2时,227x≤,则x=3,此时,所剩的废料是:40-2×9-3×7=1mm;当y=3时,137x≤,则x=1,此时,所剩的废料是:40-3×9-7=6mm;当y=4时,47x≤,则x=0(舍去).则最小的是:x=3,y=2.故选B.3、二元一次方程x+2y=8的非负整数解有()A.3对B.4对C.5对D.无数对【解答】由x+2y=8,得x=8-2y.∵x,y都是非负整数,∴y=0,1,2,3,4,相应的x=8,6,4,2,0.故选C.4、某球迷协会组织36名球迷拟租乘汽车赴比赛场地,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呐喊助威,可利用的汽车有两种:一种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每辆可乘4人,要求租用的车子不留空座,也不超载.(1)请你给出三种不同的租车方案;(2)若8个座位的车子租金是300元/天,4个座位的车子租金是200元/天,请你设计费用最小的租车方案,并简述你的理由.【分析】通过理解题意可知球迷是36名,可租车有8座车和4座车,要求租用的车子不留空座,也不超载.依此可列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在一般情况下有无数组解,但在实际问题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解答】(1)设8座车租x辆,4座车租y辆,则8x+4y=36,即2x+y=9,∵x,y为非负数,∴x可取0,1,2,3,4,则y依次为9,7,5,3,1,则租车方案有:8座车4辆,4座车1辆;8座车3辆,4座车3辆,8座车2辆,4座车5辆等.(2)因8座车相对4座车的费用少,欲使费用最小,则必须多租8座车,所以符合要求的租车方案为:8座车4辆,4座车1辆,此时费用为:4×300+1×200=1400(元).5、小明给小刚出了一道数学题:如果我将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①里y的系数和方程②里x的系数覆盖,并且告诉你,21xy=⎧⎨=⎩是这个方程组的解,你能写出原来的方程组吗?解析:设遮住的y的系数为m,遮住x的系数为n,因为21xy=⎧⎨=⎩,所以将21xy=⎧⎨=⎩分别代入方程①和方程②,得2213213mn⨯+⨯=⎧⎨⨯+=⎩,解得11mn=-⎧⎨=⎩所以原方程组为233x yx y-=⎧⎨+=⎩,故选B.。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例题与解析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如5x +3y =34就是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指的是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而不是指某个未知数的次数.不要把2xy +2=4,2x +y =5误当成二元一次方程,实际上2xy +2=4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而2x+y =5中2x不是整式,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它.(2)二元一次方程组①联立在一起的几个方程,称为方程组.②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上,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可以有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个数也可以超过两个,同一个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值,这样才能组合在一起.如下列方程组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5y =1,y -3=0,⎩⎪⎨⎪⎧x =2,y =-3,⎩⎪⎨⎪⎧x -y =1,x +3y =9,2x -y =4.【例1-1】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2x +3y =5;②xy =1;③3x -y2=1;④2⎝ ⎛⎭⎪⎫m -23+1=14m -2;⑤1-2m 3=n ; ⑥1-23m =n ;⑦y =2x -3;⑧s =12vt.A .1B .2C .3D .4解析:题中①③⑤⑦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因此它们4个是二元一次方程,②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④是一元一次方程,⑥不是整式方程,⑧含有3个未知数,因此它们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应选D.答案:D【例1-2】 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x =2y +1,3x -4z =6B .⎩⎪⎨⎪⎧x -y =1,x +y =4C .⎩⎪⎨⎪⎧x +y =5,x =5D .⎩⎪⎨⎪⎧x 2+y2=2y ,y =23x解析:本题应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来判断,选项A 中每一个方程虽然都是一次方程,但是未知数的个数有三个,故否定A ;选项B ,D 只含有两个未知数且都是一次方程,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选项C 中的第二个方程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它们也能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答案:A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x =12,y =5既是方程x +y =17的解又是方程5x +3y =75的解,这时我们就说⎩⎪⎨⎪⎧x =12,y =5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17,5x +3y =75的解.谈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质上是组成方程组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也就是说,方程组的解一定是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而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却不一定是方程组的解.(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对数值,必须用大括号合在一起.【例2】 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是( ).A.⎩⎪⎨⎪⎧ x =1y =6B.⎩⎪⎨⎪⎧ x =-1y =4C.⎩⎪⎨⎪⎧ x =-3y =2D.⎩⎪⎨⎪⎧x =3y =2解析:选项A ,将⎩⎪⎨⎪⎧x =1,y =6代入方程①,左边=2×1+6=8,右边=2,左边≠右边,所以⎩⎪⎨⎪⎧x =1,y =6不是方程组的解;选项B ,将⎩⎪⎨⎪⎧x =-1,y =4代入方程①得,左边=2×(-1)+6=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①的解,将⎩⎪⎨⎪⎧x =-1,y =4代入方程②得,左边=-(-1)+4=5,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②的解,所以⎩⎪⎨⎪⎧x =-1,y =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按照以上方法对选项C ,D 加以判断,都不是方程组的解,故应选B.答案:B 3.代入消元法 (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可以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代入消元法的概念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即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解技巧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一般将系数较小的方程变形,且用系数较大的未知数表示系数较小的未知数.(2)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一般用代入法来解.(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定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y (或x ),即变成y =ax +b (或x =ay +b )的形式;②将y =ax +b (或x =ay +b )代入另一个方程(不能代入原变形方程)中,消去y (或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④把x (或y )的值代入y =ax +b (或x =ay +b )中,求y (或x )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谈重点 运用代入法需注意的问题运用代入法时,将一个方程变形后,必须代入另一个方程,否则就会得出“0=0”的形式,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例3-1】 已知方程x -2y =6,用x 表示y ,则y =__________;用y 表示x ,则x =__________.解析:(1)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两边都除以2,得12x -3=y ,即y =12x-3;(2)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答案:12x -3 6+2y【例3-2】 解方程组⎩⎪⎨⎪⎧3x -5y =6,①x +4y =-15.②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发现第二个方程中的x 的系数为1,所以选择将其变形,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x =-15-4y ,然后把x =-15-4y 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y 的值,再把y 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x =-15-4y 中,求出x 的值.解:由②,得x =-15-4y ,③ 把③代入①,得3(-15-4y )-5y =6, 解得y =-3,把y =-3代入③,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3.4.加减消元法 (1)加减消元法的概念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析规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2)通过两个方程相减消去未知数比通过两个方程相加消去未知数更易出错,所以一般是将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互为相反数,然后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例4】 解方程组:⎩⎪⎨⎪⎧3x +2y =5,①2x -y =8.②分析:经观察发现,①和②中y 的系数是倍数关系,若将方程②×2,可使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再将两方程相加,便可消去y ,只剩关于x 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了.解:将方程②×2,得 4x -2y =16,③ ③+①,得 7x =21, 解得x =3. 把x =3代入②,得 2×3-y =8,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2.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策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就在于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如何消元,要根据系数特点合理选择使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要在根本上把握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若遇到不能直接看出系数特点的,应该先化简,化简后系数的特点比较明显.对于不能直接运用消元法的方程组,应通过观察,找到一个系数较小的,利用等式性质,通过扩大相应倍数变成具有相同系数或互为相反数的系数,然后再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1)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求解关键是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的方程;②常数项为0的方程;③若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④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选择小系数方程.(2)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关键是选择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系数是1或-1的未知数;②若未知数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③选方程组中系数成整数倍的未知数.【例5-1】 解方程组:⎩⎪⎨⎪⎧3x -1y +5,5y -13x +5.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组比较复杂,因此应先化简,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化为⎩⎪⎨⎪⎧3x -y =8,5y -3x =20,通过观察决定使用加减法来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往往需要对原方程组变形,在移项时要特别注意符号的改变.解:原方程组化简,得⎩⎪⎨⎪⎧3x -y =8,①5y -3x =20.②①+②,得4y =28,y =7.把y =7代入①得3x -7=8,解得x =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7.【例5-2】 解方程组:⎩⎪⎨⎪⎧53x +47y =112,①47x +53y =88.②分析:本题不仅没有系数是1的未知数,而且也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较简单.经过观察发现,若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出一个x ,y 的系数都是100、常数项是200的方程100x +100y =200,两边都除以100,得x +y =2,而此方程x +y =2与方程组中的①和②都同解.这样,用这个方程与原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此时求解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了.解:①+②,得100x +100y =200, 化简,得x +y =2, ③于是原方程变为⎩⎪⎨⎪⎧53x +47y =112,①x +y =2,③由③,得x =2-y , ④把④代入①,得53(2-y )+47y =112, 106-53y +47y =112,-6y =6,所以y =-1. 把y =-1代入④,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1.6.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我们知道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是把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即可通过变形求出未知系数的值.例如⎩⎪⎨⎪⎧x =1,y =1是方程组⎩⎪⎨⎪⎧x +y =a ,x -y =b的解,把⎩⎪⎨⎪⎧x =1,y =1代入方程组可得a =2,b=0.(2)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同学们应从前面所学的内容中挖掘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隐含条件,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许多问题,从而达到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同类项的概念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理解概念,利用概念中的相关词语列出关系式.(3)同解问题,两个方程组的解相同,其实就是说这两个方程组的解是这两个方程组中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解技巧 用整体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当我们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后,通常得到关于未知系数的新的方程组,但有时可以不解方程组,整体代入求解.【例6-1】 已知2a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解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知,若2a 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必有y +3=2x ,3x=8-2y ,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方程组⎩⎪⎨⎪⎧2x =y +3,3x =8-2y ,即可求出x =2,y =1. 答案:2 1【例6-2】 已知⎩⎪⎨⎪⎧x =2,y =1是方程组⎩⎪⎨⎪⎧2xm -1y =2,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因为⎩⎪⎨⎪⎧x =2,y =1是方程组⎩⎪⎨⎪⎧2xm -1y =2,①的解,nx +y =1②所以⎩⎪⎨⎪⎧x =2,y =1同时满足方程①和方程②,将⎩⎪⎨⎪⎧x =2,y =1分别代入方程①和方程②,可得⎩⎪⎨⎪⎧4+m -1=2,③2n +1=1.④由③和④可分别求出m ,n 的值为⎩⎪⎨⎪⎧m =-1,n =0.所以m +n =-1+0=-1. 答案:-1【例6-3】 已知方程组⎩⎪⎨⎪⎧ax -by =4,ax +by =6与方程组⎩⎪⎨⎪⎧3x -y =5,4x -7y =1的解相同,求a ,b的值.解:解方程组⎩⎪⎨⎪⎧3x -y =5,4x -7y =1得⎩⎪⎨⎪⎧x =2,y =1.把⎩⎪⎨⎪⎧x =2,y =1代入方程组⎩⎪⎨⎪⎧ax -by =4,ax +by =6,得⎩⎪⎨⎪⎧2a -b =4,2a +b =6,解这个方程组,得⎩⎪⎨⎪⎧a =52,b =1.7.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但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是有限的. 一般应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应当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其解有意义.析规律 注重实际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常隐含着一个条件:(1)数量的取值为正整数;(2)最终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例7】 甲种书每本3元,乙种书每本5元,38元可买两种书各几本?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求其正整数解. 解:设甲种书买x 本,乙种书买y 本,根据题意得 3x +5y =38(x ,y 都是正整数).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为x =38-5y3,当y =1时,x =11; 当y =4时,x =6; 当y =7时,x =1. 原方程所有的正整数解为⎩⎪⎨⎪⎧x =1,y =7,⎩⎪⎨⎪⎧x =6,y =4,⎩⎪⎨⎪⎧x =11,y =1.答:甲、乙两种书可分别买1本和7本或6本和4本或11本和1本. 8.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解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里的相等关系应是一个或几个,正确的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再组成方程组.(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遇到隐含的等量关系,如: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形积问题等等.我们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关系.【例8】 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 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 280名学生就餐.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则根据题意,得⎩⎪⎨⎪⎧x +2y =1 680,2x +y =2 280.解这个方程组,得⎩⎪⎨⎪⎧x =960,y =360.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
3.3.2 二元一次方程组-2020秋沪科版(安徽)七年级数学上册习题课件(共17张PPT)

来,就是3xx++42y=y=213,9,类似地, 图②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 A )
A.24xx+ +y3=y=112,7 C.42xx++3y=y=6, 22
B.24xx++y3=y=112,2 D.42xx++3y=y=6, 27
8.[中考·东营]小岩打算购买气球装扮学校“毕业典礼”活动会场, 气球的种类有笑脸和爱心两种,两种气球的价格不同,但同 一种气球的价格相同.由于会场布置需要,购买时以一束 (4 个气球)为单位,已知第一、二束气球的价格如图所示,则 第三束气球的价格为( B ) A.19 元 B.18 元 C.16 元 D.15 元
根据李华与赵明两位同学的对话,求 a2 022+b 的值.
解:把yx==--13,代入方程②,得-12+b=-2,所以 b=10. 把xy==45,代入方程①,得 5a+20=15,所以 a=-1. 所以 a2 022+b=(-1)2022+10=11.
2.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_公__共__解___,叫做二元 一次方程组的解.
1.下列方程组,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__①__③____.(填序号)
①2mm+-nn==81;,
②3xz-+22yy==08,;
③xx= +12,y=5;
④a3-a+b22=b=8.1,
2.解为yx==21,的方程组是( D )
7.[合肥包河区期末]《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 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 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 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 分别表示未知数 x,y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
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学校举行的 2019 年禁毒知识竞赛共
3.4.1 沪科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课时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详细答案解析)

简单 1、桂花村派男女村民共15人到山外采购建房所需的水泥,已知男村民一人挑两包,女村民两人抬一包,共购回15包.请问这次采购派男女村民各多少人?( )A .男村民3人,女村民12人B .男村民5人,女村民10人C .男村民6人,女村民9人D .男村民7人,女村民8人 【分析】可设男女村民各x 、y 人,由题意一个相等关系是x +y =15,再一个相等关系是12152x y +=,据此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设男女村民各x 、y 人,由题意得:1512152x y x y +⎪+⎧⎪⎨⎩==, 解得:510x y ⎧⎨⎩==. 故选B .2、成渝路内江至成都段全长170千米,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内江、成都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小时10分钟相遇,小汽车比客车多行驶20千米.设小汽车和客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和y 千米/小时,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207717066x y x y +⎩+⎧⎪⎨⎪==B .207717066x y x y ⎪⎪⎩+⎧⎨-== C .207717066x y x y +⎧⎪⎨⎪⎩=-= D .7717066772066x y x y +-⎧⎪⎪⎨⎪⎪⎩== 【分析】根据等量关系:相遇时两车走的路程之和为170千米,相遇时,小汽车比客车多行驶20千米,可得出方程组.【解答】设小汽车和客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和y 千米/小时,由题意得,7717066772066x y x y +-⎧⎪⎪⎨⎪⎪⎩==. 故选D .3、船在顺水中的速度为50km /h ,在逆水中的速度为30km /h ,则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思路分析】根据船在顺水中的速度,逆水中的速度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以及水速的关系求解.【解析过程】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水速为y,根据题意得x +y =50,x -y -30,两式联立组成方程组,解得x =40,4、如图(1),在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再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30,宽为20.则图(2)中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分析】根据在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长为30,宽为20,得出a +b =30,a -b =20,进而得出AB ,BC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根据题意得出:3020a b a b +-⎧⎨⎩==, 解得:255a b ⎧⎨⎩==, 故图(2)中Ⅱ部分的面积是:AB ·BC =5×20=100,故答案为:100.5、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车3小时可追上乙车;相向而行,两车 1.5小时相遇,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析】设甲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y 千米/时,根据同向而行,甲车3小时可追上乙车;相向而行,两车1.5小时相遇,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设甲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y 千米/时,由题意得,()()31501.5150x y x y ⎧+⎩-⎪⎨⎪==, 解得:7525x y ⎧⎨⎩==. 答:甲车的速度为75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25千米/时.6、甲班植树x 棵,乙班植树y 棵,已知甲班比乙班少植30棵,且甲班植树一半等于乙班植树数的13还多十棵,列出方程组为__________. 【分析】设甲班植树x 棵,乙班植树y 棵,由“甲班比乙班少植30棵,且甲班植树一半等于乙班植树数的13还多十棵,”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 【解答】设甲班植树x 棵,乙班植树y 棵,由题意得30111023x y x y ⎧+⎪⎩-⎪⎨==. 故选A .7、一个两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8,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后,所得新数比原数小18,则原来的两位数是__________.【分析】求两位数一般应设它个数位上的数字为未知数.本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为:十位数字+个位数字=8,原数-新数=18.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解答】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则()()8101018x y y x x y +++⎩-⎧⎨==, 解得 35x y ⎧⎨⎩==, ∴10y +x =53,故答案为:53.8、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_________cm ,放入一个大球水面升高_________cm ;(2)如果要使水面上升到50cm ,应放入大球、小球各多少个?【分析】(1)设一个小球使水面升高x 厘米,一个大球使水面升高y 厘米,根据图象提供的数据建立方程求解即可;(2)设应放入大球m 个,小球n 个,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1)设一个小球使水面升高x厘米,由图意,得3x=32-26,解得x=2;设一个大球使水面升高y厘米,由图意,得2y=32-26,解得:y=3.所以,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2cm,放入一个大球水面升高3cm;(2)设应放入大球m个,小球n个.由题意,得10 325026 m nm n⎩+-⎨+⎧==解得:46mn⎧⎨⎩==,答:如果要使水面上升到50cm,应放入大球4个,小球6个.9、新服装厂生产一批某种款式的秋装,已知每2m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的衣身3个或衣袖5只,现计划用132m这种布料生产这批秋装(不考虑布料的损耗),应分别用多少布料做衣身和衣袖才能恰好配套?解答:设用xm布料生产衣身,ym布料生产衣袖,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13235:1:2 22x yx y+=⎧⎪⎨=⎪⎩,解得6072xy=⎧⎨=⎩,则应用60m的布料生产衣身,72m的布料生产衣袖.简单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为8,若把这个两位数加上18,正好等于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后所组成的新两位数,则原来的两位数为()A.24 B.35 C.42 D.26【分析】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为y ,等量关系为: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为8,两位数加上18=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后所组成的新两位数,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为y ,由题意得,8101810x y x y y x ⎧⎨⎩++++==, 解得:35x y ⎧⎨⎩==, 则这个两位数为:35.故选B .2、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体育委员小强到体育用品商店购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若购1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共需50元,小强一共用320元购买了6副同样的羽毛球拍和10副同样的乒乓球拍,若设每副羽毛球拍为x 元,每副乒乓球拍为y 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A .()506320x y x y ++⎧⎨⎩==B .50610320x y x y ⎨⎩++⎧== C .506320x y x y ++⎧⎨⎩== D .50106320x y x y ++⎧⎨⎩==【分析】分别根据等量关系:购1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共需50元,用320元购买了6副同样的羽毛球拍和10副同样的乒乓球拍,可得出方程,联立可得出方程组.【解答】由题意得,50610320x y x y ⎨⎩++⎧==. 故选B .3、我国古代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设有鸡x只,有兔y只.依题意,列方程组为()A.352494x yx y-+⎧⎨⎩==B.352494x yx y++⎧⎨⎩==C.243594x yx y+⎨⎩+⎧==D.354294x yx y++⎧⎨⎩==【分析】设有鸡x只,有兔y只,根据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列方程组即可.【解答】设有鸡x只,有兔y只,由题意得,35 2494 x yx y++⎧⎨⎩==.故选B.4、甲种电影票每张20元,乙种电影票每张15元,若购买甲、乙两种电影票共40张,恰好用去700元,则两种电影票各买了多少张?【分析】设购买甲电影票x张,乙电影票y张,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和y的值即可.【解答】设购买甲电影票x张,乙电影票y张,由题意知:40 2015700 x yx y⎨⎩++⎧==,解得2020 xy⎧⎨⎩==.答:两种电影票各买了20张.5、蔬菜批发站有一批青菜分给两个学校的食堂,甲校食堂分得的青菜的5倍比乙校食堂分得的6倍少10千克;甲校食堂分得的3倍与乙校食堂分得的2倍的和是470千克,甲、乙两校食堂各分得青菜多少千克?解析:设甲校分得青菜x千克,乙校分得青菜y千克,则:510632470x y x y +=+=⎧⎨⎩解得:10085x y ⎧⎨⎩==.6、甲仓库与乙仓库共存粮450吨,现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粮食是甲仓库所余粮食的3倍,求甲、乙仓库原有存粮各多少吨?解析:设甲仓库原来存粮x 吨,乙仓库原来存粮y 吨,由题意可得: 0(140%)(160%)x y y x +--⎨⎩-⎧=45=30,解得240210x y ⎧⎨⎩==. 甲、乙仓库原有存粮各240吨、210吨.7、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4本,则剩余30本;如果每人分5本,则还缺20本.(1)这个班有多少学生?(2)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分析】(1)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根据这个班人数一定,可得:3x +20=4x -25,解方程即可;(2)代入方程的左边或右边的代数式即可.【解答】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图书y 本.430x +⎧⎨⎩=y 5x -20=y ,解得:50x y ⎧⎨⎩==230. 故这个班有50名学生,有230本图书.故选A .难题:1、某校初一(10)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捐款(元) 1 2 3 4人数 6 7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x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A.272366x yx y++⎧⎨⎩==B.2723100x yx y⎨⎩++⎧==C.2732100x yx y⎨⎩++⎧==D.2732100x yx y⎨⎩++⎧==【分析】两个定量为:人数和钱数.等量关系为:捐2元人数+捐3元人数=40-6-7;捐2元钱数+捐3元钱数=100-1×6-4×7.【解答】根据题意列组得:27 2366x yx y++⎧⎨⎩==.故选A.2、某车间有56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可生产螺栓16个或螺母24个,问怎样分配工人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设生产螺栓x人,y人生产螺母,由题意,可列出方程组()A.5622416x yy⎧⎨⎩+⨯==B.5621624x yx y⎨⎩+⨯⎧==C.281624x yy⎨⎩+⎧==D.562416x yx y⎨⎩+⎧==【分析】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有:①生产螺栓人数+生产螺母人数=56人;②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那么螺栓要想与螺母的数量配套,则螺栓数量的2倍=螺母数量.【解答】根据生产螺栓人数+生产螺母人数=56人,得方程x +y =56; 根据螺栓数量的2倍=螺母数量,得方程2×16x =24y .列方程组为5621624x y x y⎨⎩+⨯⎧==. 故选B .3、母亲节那天,很多同学给妈妈准备了鲜花和礼盒.从图中信息可知一束鲜花的价格是__________元.【分析】本题可设一束鲜花x 元,一个礼盒y 元,由图示可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设一束鲜花x 元,一个礼盒y 元,由题意可知:2552390x y x y ++⎧⎨⎩==, 解得1520x y ⎧⎨⎩==, 所以一束鲜花15元.4、小芳与妈妈的年龄和是50岁,5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芳年龄的3倍,求小芳和妈妈的年龄各是多少?解析:设小芳的年龄为x ,妈妈的年龄为y ,则有5053(5)x y y x +++⎧⎨⎩== 解得:10x y ⎧⎨⎩==40, 所以小芳是10岁,妈妈是40岁.5、某村原有林场和耕地共700公顷,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该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将80公顷耕地改造成林场,此时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1.25倍.问退耕还林前该村林场和耕地面积各是多少?【分析】先设退耕还林前该村林场和耕地面积各是x 公顷、y 公顷,再根据原有林场和耕地共720公顷和退耕还林后,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1.25倍,列出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即可.【解答】设退耕还林前该村林场和耕地面积各是x 公顷、y 公顷,根据题意得:()70080 1.2580x y x y +⎧⎪⎨+⨯-⎪⎩==, 解得:300400x y ⎧⎨⎩==, 答:退耕还林前该村林场和耕地面积各是300公顷和400公顷.6、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523220x y x y ++⎧⎨⎩==B .522320x y x y ++⎧⎨⎩== C .202352x y x y ++⎧⎨⎩== D .203252x y x y ++⎧⎨⎩== 【分析】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男女生人数为20,共种了52棵树苗,列出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解答】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得,203252x y x y ++⎧⎨⎩==. 故选D .难题1、张月带了10元钱去买本子,一共买了15本,其中包括笔记本和作业本.笔记本8角一本,作业本6角一本,结果钱没够,她又从同学那儿借了4角钱才够.则买的笔记本和作业本各有多少本?( )A .9,6B .8,7C .6,9D .7,8分析:题中的未知数和等量关系很明显,等量关系分别为总本数和花钱的钱数解答:设买笔记本x本,作业本y本,则15861004x yx y+=⎧⎨+=+⎩,得78xy=⎧⎨=⎩,故选D.2、用1块A型钢板可制成2块C型钢板、3块D型钢板;用1块B型钢板可制成1块C型钢板、4块D型钢板.某工厂现需14块C型钢板、36块D型钢板,可恰好用A型钢板、B型钢板各多少块?(1)根据题意,甲和乙两同学分别列出的方程组如下:甲:2143436x yx y++⎧⎨⎩==;乙:1434362x yx y⎪⎩++⎧⎪⎨==,根据两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请你分别指出未知数x,y表示的意义甲:x表示_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__;乙:x表示_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__;(2)求用A型钢板、B型钢板各多少块?(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分析】(1根据方程结合题意即可得到甲:x表示A型钢板块数,y表示B型钢板块数;乙:x表示A型钢板可制成的C型钢板块数,y表示B型钢板可制成的C型钢板块数(2)设用A型钢板x块,用B型钢板y块,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①x块A型钢板可制成2x块C型钢板+y块B型钢板可制成y块C型钢板=14块C 型钢板;②x块A型钢板可制成3x块D型钢板+y块B型钢板可制成4y块D 型钢板=36块D型钢板,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即可.【解答】(1)甲:x表示A型钢板块数,y表示B型钢板块数;乙:x表示A型钢板可制成的C型钢板块数,y表示B型钢板可制成的C型钢板块数;(2)设用A型钢板x块,用B型钢板y块,则2143436x y x y ++⎧⎨⎩==,解之得46x y ⎧⎨⎩==,答:用A 型钢板4块、B 型钢板6块.3、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所示.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但中间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2mm 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A .10mm ,18mmB .18mm ,10mmC .10mm ,6mmD .6mm ,10mm【分析】要求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要先求出它们的长和宽,再利用面积公式计算.所以首先要设每个长方形的宽为xmm ,长为mcm ,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①5个长方形的宽=3个长方形的长,②大矩形面积+4=大正方形的面积,列方程求解.【解答】设每个长方形的宽为xmm ,长为ymm ,那么可列出方程组为: 5322x yx y -⎧⎨⎩==,解得:610x y ⎧⎨⎩==.故选C .4、甲、乙二人在一环形场地上从A 点同时同向匀速跑步,甲的速度是乙的2.5倍,4分钟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乙还需要跑300米才跑完第一圈,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及环形场地的周长.【分析】设乙的速度为x 米/分,则甲的速度为2.5x 米/分,环形场地的周长为y 米,根据环形问题的数量关系,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首次相遇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环形周长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设乙的速度为x 米/分,则甲的速度为2.5x 米/分,环形场地的周长为y 米,由题意,得2.5444300x x y x y⨯-+⎧⎨⎩==, 即604300x y x y ⎩--⎨-⎧==, 解得:150900x y ⎧⎨⎩==, 乙的速度为:150米/分,甲的速度为:2.5×150=375米/分;答:乙的速度为150米/分,甲的速度为375米/分,环形场地的周长为900米.5、小李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小明骑自行车从B 地到A 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 、B 两地间的路程.【分析】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说明,这2小时所走过的路程的和是A 、B 两地间的路程-36千米,即两人速度的和是: 12(A 、B 两地间的路程−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即从上午10点到中午12点这2个小时内,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是36+36=72千米,即这段时间两人速度的和是722千米.两段时间内速度的和相等,因而就可以得到相等关系.【解答】设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x 千米,根据题意得:3636361081210x -+=--解得:x=108.答:A、B两地间的路程为108千米.6、客车和货车分别在两条互相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客车长150米,火车长250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从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需10秒钟;如果客车从后面追货车,那么从客车车头追上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车头共需100秒.求两车的速度.【分析】设客车的速度为xm/s,货车的速度为ym/s,根据从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需10秒钟,客车从后面追货车,从客车车头追上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车头共需1分40秒,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设客车的速度为xm/s,货车的速度为ym/s,由题意得,()()10250150100250150x yx y+⨯+-⨯+⎧⎪⎨⎪⎩==,解得:2218 xy⎧⎨⎩==.答:客车的速度为22m/s,货车的速度为18m/s.。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3.4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第1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新版沪科版

= + ,
理由:把ቊ
代入方程3 x -5 y +4=0的左
= +
边,得15 m +6-15 m -10+4=0,而方程右边=0,
所以左边=右边,即小明发现的结论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
15. [新考法 创设情境法]某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行程不
【解】由题意,得 m2-4=0, m +2≠0且 m +1≠0,
解得 m =2,故当 m =2时,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某学校的篮球数比排球数的2倍少3个,篮球数与排球数
的比是3∶2,求两种球各多少个.(只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组,不必求解)
【解】设排球有 x 个,篮球有 y 个,由题意,得
超过3 km收起步价,超过部分每千米收费若干元(不足
1 km的按1 km计算).某天,林老师第一次乘出租车的行程
为8 km,花了12元;第二次乘出租车的行程为11 km,
花了15.6元.请你编写适当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二元一
次方程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答案不唯一,如:起步价是多少?超过3 km后每
返回
1
2
3
HK沪科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专题复习练习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例题与解析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如5x +3y =34就是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指的是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而不是指某个未知数的次数.不要把2xy +2=4,2x +y =5误当成二元一次方程,实际上2xy +2=4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而2x+y =5中2x不是整式,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它.(2)二元一次方程组①联立在一起的几个方程,称为方程组.②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上,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可以有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个数也可以超过两个,同一个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值,这样才能组合在一起.如下列方程组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5y =1,y -3=0,⎩⎪⎨⎪⎧x =2,y =-3,⎩⎪⎨⎪⎧x -y =1,x +3y =9,2x -y =4.【例1-1】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2x +3y =5;②xy =1;③3x -y2=1;④2⎝ ⎛⎭⎪⎫m -23+1=14m -2;⑤1-2m 3=n ; ⑥1-23m =n ;⑦y =2x -3;⑧s =12vt.A .1B .2C .3D .4解析:题中①③⑤⑦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因此它们4个是二元一次方程,②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④是一元一次方程,⑥不是整式方程,⑧含有3个未知数,因此它们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应选D.答案:D【例1-2】 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x =2y +1,3x -4z =6B .⎩⎪⎨⎪⎧x -y =1,x +y =4C .⎩⎪⎨⎪⎧x +y =5,x =5D .⎩⎪⎨⎪⎧x 2+y2=2y ,y =23x解析:本题应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来判断,选项A 中每一个方程虽然都是一次方程,但是未知数的个数有三个,故否定A ;选项B ,D 只含有两个未知数且都是一次方程,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选项C 中的第二个方程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它们也能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答案:A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x =12,y =5既是方程x +y =17的解又是方程5x +3y =75的解,这时我们就说⎩⎪⎨⎪⎧x =12,y =5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17,5x +3y =75的解.谈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质上是组成方程组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也就是说,方程组的解一定是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而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却不一定是方程组的解.(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对数值,必须用大括号合在一起.【例2】 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是( ).A.⎩⎪⎨⎪⎧ x =1y =6B.⎩⎪⎨⎪⎧ x =-1y =4C.⎩⎪⎨⎪⎧ x =-3y =2D.⎩⎪⎨⎪⎧x =3y =2解析:选项A ,将⎩⎪⎨⎪⎧x =1,y =6代入方程①,左边=2×1+6=8,右边=2,左边≠右边,所以⎩⎪⎨⎪⎧x =1,y =6不是方程组的解;选项B ,将⎩⎪⎨⎪⎧x =-1,y =4代入方程①得,左边=2×(-1)+6=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①的解,将⎩⎪⎨⎪⎧x =-1,y =4代入方程②得,左边=-(-1)+4=5,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②的解,所以⎩⎪⎨⎪⎧x =-1,y =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按照以上方法对选项C ,D 加以判断,都不是方程组的解,故应选B.答案:B 3.代入消元法 (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可以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代入消元法的概念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即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解技巧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一般将系数较小的方程变形,且用系数较大的未知数表示系数较小的未知数.(2)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一般用代入法来解.(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定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y (或x ),即变成y =ax +b (或x =ay +b )的形式;②将y =ax +b (或x =ay +b )代入另一个方程(不能代入原变形方程)中,消去y (或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④把x (或y )的值代入y =ax +b (或x =ay +b )中,求y (或x )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谈重点 运用代入法需注意的问题运用代入法时,将一个方程变形后,必须代入另一个方程,否则就会得出“0=0”的形式,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例3-1】 已知方程x -2y =6,用x 表示y ,则y =__________;用y 表示x ,则x =__________.解析:(1)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两边都除以2,得12x -3=y ,即y =12x-3;(2)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答案:12x -3 6+2y【例3-2】 解方程组⎩⎪⎨⎪⎧3x -5y =6,①x +4y =-15.②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发现第二个方程中的x 的系数为1,所以选择将其变形,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x =-15-4y ,然后把x =-15-4y 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y 的值,再把y 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x =-15-4y 中,求出x 的值.解:由②,得x =-15-4y ,③ 把③代入①,得3(-15-4y )-5y =6, 解得y =-3,把y =-3代入③,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3.4.加减消元法 (1)加减消元法的概念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析规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2)通过两个方程相减消去未知数比通过两个方程相加消去未知数更易出错,所以一般是将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互为相反数,然后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例4】 解方程组:⎩⎪⎨⎪⎧3x +2y =5,①2x -y =8.②分析:经观察发现,①和②中y 的系数是倍数关系,若将方程②×2,可使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再将两方程相加,便可消去y ,只剩关于x 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了.解:将方程②×2,得 4x -2y =16,③ ③+①,得 7x =21, 解得x =3. 把x =3代入②,得 2×3-y =8,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2.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策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就在于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如何消元,要根据系数特点合理选择使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要在根本上把握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若遇到不能直接看出系数特点的,应该先化简,化简后系数的特点比较明显.对于不能直接运用消元法的方程组,应通过观察,找到一个系数较小的,利用等式性质,通过扩大相应倍数变成具有相同系数或互为相反数的系数,然后再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1)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求解关键是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的方程;②常数项为0的方程;③若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④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选择小系数方程.(2)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关键是选择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系数是1或-1的未知数;②若未知数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③选方程组中系数成整数倍的未知数.【例5-1】 解方程组:⎩⎪⎨⎪⎧3x -1y +5,5y -13x +5.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组比较复杂,因此应先化简,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化为⎩⎪⎨⎪⎧3x -y =8,5y -3x =20,通过观察决定使用加减法来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往往需要对原方程组变形,在移项时要特别注意符号的改变.解:原方程组化简,得⎩⎪⎨⎪⎧3x -y =8,①5y -3x =20.②①+②,得4y =28,y =7.把y =7代入①得3x -7=8,解得x =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7.【例5-2】 解方程组:⎩⎪⎨⎪⎧53x +47y =112,①47x +53y =88.②分析:本题不仅没有系数是1的未知数,而且也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较简单.经过观察发现,若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出一个x ,y 的系数都是100、常数项是200的方程100x +100y =200,两边都除以100,得x +y =2,而此方程x +y =2与方程组中的①和②都同解.这样,用这个方程与原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此时求解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了.解:①+②,得100x +100y =200, 化简,得x +y =2, ③于是原方程变为⎩⎪⎨⎪⎧53x +47y =112,①x +y =2,③由③,得x =2-y , ④把④代入①,得53(2-y )+47y =112, 106-53y +47y =112,-6y =6,所以y =-1. 把y =-1代入④,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1.6.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我们知道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是把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即可通过变形求出未知系数的值.例如⎩⎪⎨⎪⎧x =1,y =1是方程组⎩⎪⎨⎪⎧x +y =a ,x -y =b的解,把⎩⎪⎨⎪⎧x =1,y =1代入方程组可得a =2,b=0.(2)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同学们应从前面所学的内容中挖掘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隐含条件,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许多问题,从而达到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同类项的概念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理解概念,利用概念中的相关词语列出关系式.(3)同解问题,两个方程组的解相同,其实就是说这两个方程组的解是这两个方程组中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解技巧 用整体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当我们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后,通常得到关于未知系数的新的方程组,但有时可以不解方程组,整体代入求解.【例6-1】 已知2a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解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知,若2a 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必有y +3=2x ,3x=8-2y ,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方程组⎩⎪⎨⎪⎧2x =y +3,3x =8-2y ,即可求出x =2,y =1. 答案:2 1【例6-2】 已知⎩⎪⎨⎪⎧x =2,y =1是方程组⎩⎪⎨⎪⎧2xm -1y =2,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因为⎩⎪⎨⎪⎧x =2,y =1是方程组⎩⎪⎨⎪⎧2xm -1y =2,①的解,nx +y =1②所以⎩⎪⎨⎪⎧x =2,y =1同时满足方程①和方程②,将⎩⎪⎨⎪⎧x =2,y =1分别代入方程①和方程②,可得⎩⎪⎨⎪⎧4+m -1=2,③2n +1=1.④由③和④可分别求出m ,n 的值为⎩⎪⎨⎪⎧m =-1,n =0.所以m +n =-1+0=-1. 答案:-1【例6-3】 已知方程组⎩⎪⎨⎪⎧ax -by =4,ax +by =6与方程组⎩⎪⎨⎪⎧3x -y =5,4x -7y =1的解相同,求a ,b的值.解:解方程组⎩⎪⎨⎪⎧3x -y =5,4x -7y =1得⎩⎪⎨⎪⎧x =2,y =1.把⎩⎪⎨⎪⎧x =2,y =1代入方程组⎩⎪⎨⎪⎧ax -by =4,ax +by =6,得⎩⎪⎨⎪⎧2a -b =4,2a +b =6,解这个方程组,得⎩⎪⎨⎪⎧a =52,b =1.7.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但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是有限的. 一般应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应当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其解有意义.析规律 注重实际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常隐含着一个条件:(1)数量的取值为正整数;(2)最终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例7】 甲种书每本3元,乙种书每本5元,38元可买两种书各几本?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求其正整数解. 解:设甲种书买x 本,乙种书买y 本,根据题意得 3x +5y =38(x ,y 都是正整数).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为x =38-5y3,当y =1时,x =11; 当y =4时,x =6; 当y =7时,x =1. 原方程所有的正整数解为⎩⎪⎨⎪⎧x =1,y =7,⎩⎪⎨⎪⎧x =6,y =4,⎩⎪⎨⎪⎧x =11,y =1.答:甲、乙两种书可分别买1本和7本或6本和4本或11本和1本. 8.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解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里的相等关系应是一个或几个,正确的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再组成方程组.(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遇到隐含的等量关系,如: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形积问题等等.我们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关系.【例8】 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 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 280名学生就餐.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则根据题意,得⎩⎪⎨⎪⎧x +2y =1 680,2x +y =2 280.解这个方程组,得⎩⎪⎨⎪⎧x =960,y =360.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2021年最新
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x2-2y=4
B.6x+y+9z=0
C.+4y=6
D.4x=
2.以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 B.
C. D.
3.(2013·广州中考)已知两数x,y之和是10,x比y的3倍大2,则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请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它的解是
5.方程(k2-1)x2+(k+1)x+2ky=k+3,当k= 时,它为一元一次方程;当k=
时,它为二元一次方程.
6.母亲节那天,很多同学给妈妈准备了鲜花和礼盒.从信息中可知,若设鲜花x元/束,礼盒y元/盒,则可列方程组为.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下列各组数据中哪些是方程3x-2y=11的解?哪些是方程2x+3y=16的解?哪些是方程组的解?为什么?
①②③④
8.(8分)(1)若是方程2x+y=0的解,求6a+3b+2的值.
(2)若是方程3x-y=1的解,求6a-2b+3的值.
【拓展延伸】
9.(10分)为民医疗器械经销部经营甲、乙两种医疗器械,甲器械每台2万元,乙器械每台5万元,今年厂方给经销部规定了24万元的营销任务,那么该经销部要想刚好完成任务,有哪些销售方案可选择?若乙医疗器械的利润是甲医疗器械的3倍,那么你觉得选择哪个方案更好些?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4x=含有两个未知数x,y,并且含x,y项的次数都是1,是二元一次方程.选项A有二次项,选项B有三个未知数,选项C分母中有未知数,故A,B,C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2.【解析】选D.将分别代入四个方程组中,只有D中的两个方程同时成立.
3.【解析】选C.由题意知,x+y=10,x-3y=2,即x=3y+2,所以
4.【解析】以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如x+y=1,x-y=3,x+2y=0等,只要满足x=2,y=-1即可.然后从中选两个方程,但是这两个方程的对应项的系数不能成倍数关系.
答案:(答案不唯一)
5.【解析】无论是一元一次方程还是二元一次方程,都不可能有二次项,所以k2-1=0,即k=±1.当k=-1时,原方程为-2y=2是一元一次方程;当k=1时,原方程为x+y=2为二元一次方程.
答案:-1 1
6.【解析】一束鲜花x元,一盒礼盒y元,由一束鲜花和两盒礼盒共55元,得:x+2y=55;由两束鲜花和3盒礼盒共90元,得2x+3y=90,故
答案:
7.【解析】①②是方程3x-2y=11的解.②③是方程2x+3y=16的解.②是方程组
的解.
因为方程组的解必须是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
8.【解析】(1)把代入方程2x+y=0得2a+b=0,两边同时乘以3得:6a+3b=0,所以6a+3b+2=2.
(2)把代入3x-y=1得3a-b=1,
则6a-2b+3=2(3a-b)+3=5.
【归纳整合】解决本题的方法为整体代入法,将含a,b的式子整体代入,使得整
个求解过程更加简便,在解决整体代入法求值问题时,要多观察式子的特点,合理运用整体代入法.
9.【解析】设销售甲医疗器械x台,乙医疗器械y台,根据题意,得2x+5y=24.因为x,y都是非负整数,所以x==12-2y-.当y=0时,x=12;当y=2时,x=7;当y=4时,x=2.所以销售方案有三种:方案一:销售甲器械12台,乙器械0台;方案二:销售甲器械7台,乙器械2台;方案三:销售甲器械2台,乙器械4台.
设甲医疗器械的利润为a(a>0),则方案一的利润为12a+0×3a=12a(元);方案二的利润为7a+2×3a=13a(元);方案三的利润为2a+4×3a=14a(元).因为14a>13a>12a,所以选择方案三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