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我见

构建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我见

构建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03-30T07:39:21.599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总第335期作者:严天洲

[导读] 构建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效课堂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实现课程目标最大化、最优化的课堂,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燕朝小学445606

构建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效课堂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实现课程目标最大化、最优化的课堂,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为了想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客观事物做出比较科学的判断,在对自己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益。因此,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应当是社会生活的课堂。道德与法治教材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学会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中链接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充分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师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地努力激活文本,把学生的目光从枯燥无味的书本引向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熔多学科知识为一炉,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和感悟人生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为了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和交流等活动,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感悟和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体验和提升,从而增强了学生道德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的机能。

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道德与法治课激活学生是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要激活学生首先就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利用好课文插图,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让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使学生看得见、听得到和学得来,这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强化作用。同时,我们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师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主体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构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资源,激活教师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么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我们只有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和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肢体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无拘无束的课堂,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高质量地备课。这种高质量的备课需在认真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准确的教学目标、流畅的教学环节和精要的教学问题,只有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详细的教学设计,课中才会底气十足,不慌阵脚,这也是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保障每个学生学习高效的重要基础。这种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实际上是教师长期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智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要力求能将生硬、空洞的概念教学变为学生对生活道德的感悟和快乐学习的享受,能将现实的社会生活事件变为学生生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共育师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及共鸣的道德情感。不仅如此,教学还要通过正面引导和科学评价的方式,让课堂既民主和谐,又严谨深刻,让学生人人有知识上的收获,个个有快乐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高效教学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