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江苏卷)

4.稳定情绪 树立信心
乐观复习,不要问自己还有多少问题,要想自己今天 解决了什么问题;多看进步,时刻给自己积极的心里暗示, 树立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心。平和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真题解读
1.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体
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
C.碳元素
D.含碳物质
试卷结构
考情分析
题号 难度 考查内容
详细知识点
一、选择题
1 易 化学与STS 碳中和。
2
易
化学用语
原子、离子、原子团及其电子式的书写与判断;共价键 的形成及主要类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
较易
化学实验 基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与碱溶液反应;常见气体的制 备与收集。
4
较易
物质结构 与性质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电离能变化规律;晶体类型 判断。
中 (方案设计与评价 的设计与评价。
)
中
化学反应原理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离子平衡) 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中
化学反应原理 (速率与平衡)
化学平衡图象: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催化剂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压强对化学 平衡移动的影响。
题号 难度 考查内容
一、立足基础,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基 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元素基础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前提和保障, 试卷中考查内容涵盖高中化学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 概念与理论、化学基础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覆盖了《考试 大纲》中所要求掌握基础知识的90%以上。部分试题命制素 材直接源于教材,如第3题考查课本中学生熟悉的NH4+的电 子式、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N2分子中存在N≡N键、H2O为 非极性分子;第6题考查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 第4题的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电离能变化规律、晶体类型 判断;第8题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中的变化、融合在工 业流程分析及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原理。
2022年江苏省新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2年江苏省新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3分)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A.陶瓷烧制B.黑火药C.造纸术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2.(3分)少量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H2O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C.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D.NaOH仅含离子键3.(3分)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和冰晶石(Na3AlF6)的混合物可制得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大小:r(Al3+)<r(Na+)B.电负性大小:χ(F)<χ(O)C.电离能大小:I1(O)<I1(Na)D.碱性强弱:NaOH<Al(OH)34.(3分)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B.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2D.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周期表中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甲烷具有较大的燃烧热(890.3kJ•mol﹣1),是常见燃料;Si、Ge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晶体表面SiO2能与氢氟酸(HF,弱酸)反应生成H2SiF6(H2SiF6在水中完全电离为H+和SiF62﹣);1885年德国化学家将硫化锗(GeS2)与H2共热制得了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锗;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冶炼、加工技术,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青铜器;Pb、PbO2是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不同铅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颜色,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烯中的C﹣C﹣C夹角都为120°B.SiH4、SiCl4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锗原子(32Ge)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4s24p2D.ⅣA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6.(3分)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SiO2与HF溶液反应:SiO2+6HF=2H++SiF+2H2OB.高温下H2还原GeS2:GeS2+H2=Ge+2H2S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Pb﹣2e﹣+SO=PbSO4D.甲烷的燃烧: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7.(3分)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D.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8.(3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
【化学】2021年高考试题——(江苏卷)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试卷[化学试卷]试卷(江苏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2021年江苏高考试卷[化学试卷]卷,在继承2021年江苏高考试卷[化学试卷]卷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变化和创新。
在试题总题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试题结构进行了微调。
客观题的题量在增加,而分值在下降;主观题的题量在减少,而分值在增加。
选择题{中}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增多,内容继续向广度扩张,而难度则有所下降。
非选择题部分,纯理论性和计算性试题占比较少,而工业生产流程、基础实验、社会热点等题材的试题占比较大。
这些内容,信息量、阅读量大,对学生捕捉信息、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和用学科思想解决[化学试卷]问题的能力要求与10年江苏高考试卷[化学试卷]试卷相当,但难度比去年有所下降。
选考内容不管是《选修三》,还是《实验[化学试卷]》,都比较基础,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
总的来说,2021年江苏高考试卷[化学试卷]试卷,在拓展创新,力避偏题怪题,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试卷导向和区分度,考查能力,选拔新人,时代性和新颖性等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
纵观江苏近三年高考试卷[化学试卷]试题,基本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但试卷结构却在不断的变化。
[化学试卷]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试卷]和[化学试卷]反应热效应、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试卷]平衡、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试卷]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三年基本保持稳定。
2021届高三[化学试卷]复习,我看还是应该狠抓[化学试卷]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试卷]常识、[化学试卷]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试卷]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201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考点】BM: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分析】A.光合作用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氧气;B.二氧化碳微溶于水,自然降雨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D.碳酸盐沉积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的过程。
【解答】解:A.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过程中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故A错误;B.自然降雨过程中,空气中二氧化碳部分溶于水,过程中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故B错误;C.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含碳元素,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故C正确;D.碳酸盐的沉积是碳元素减少的过程,过程中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变化、化石燃料燃烧、化合反应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2分)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B.HCl的电子式: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考点】4J: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C.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N﹣H键;D.氯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解答】解: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8+7=15,噶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57N,故A错误;B.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能标出电荷,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氨气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N﹣H键,NH3的结构式,故C正确;D.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离子的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C。
2020年江苏卷化学高考试题(解析版)

NO
3
I-
D. 溶液: 、 、 、 0.1mol ⋅ L−1AgNO3
NH
+ 4
Mg2+
Cl-
SO
24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 0.1mol/L 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 选;
B.在 0.1mol/L 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子中硅酸根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不
能共存,B 不选;
(s)
HCl(aq ) →
MgCl2
电解
(aq) → Mg
(s)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灰水中 Ca(OH)2浓度太小,一般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故 A 错误;
B.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故 B 错误;
C.氧化性 Cl2>Br2>I2,所以氯气可以氧化 NaBr 得到溴单质,溴单质可以氧化碘化钠得到碘单质,
不选;
答案选 B。
2.反应8NH3 + 3Cl2 = 6NH4Cl + N2 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 是
A.
中子数为
9
的氮原子:
9 7
N
B. N2分子的电子式: NMMN
C. 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1 / 24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N
11.将金属 M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在题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 − 2e− = Fe2+ B. 金属 M 的活动性比 Fe 的活动性弱 C. 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D. 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装置为原电池原理的金属防护措施,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金属 M作负极,钢铁设备作正极,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阴极的钢铁设施实际作原电池的正极,正极金属被保护不失电子,故 A 错误; B.阳极金属 M 实际为原电池装置的负极,电子流出,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比正极活泼,因此 M 活动 性比 Fe 的活动性强,故 B 错误; C.金属 M 失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入钢铁设备,从而使钢铁设施表面积累大量电子,自身金属不再失 电子从而被保护,故 C 正确; D.海水中的离子浓度大于河水中的离子浓度,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因此钢铁设施在
2022年江苏高考化学单科试卷答案及解析

2022年江苏高考化学单科试卷答案及解析【一】:2022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解析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I12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江苏卷】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
燃烧煤炭供热B。
利用风力发电C。
增加植被面积D。
节约用水用电【答案】A【解析】A、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正确;B、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CO2的排放,错误;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错误;D、我国的能源主要来自燃煤发电,节约能源,会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错误。
答案选A。
2、【2022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C。
硫化钠的电子式:【答案】B2+【解析】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88O,错误;B。
Mg的结构示意图为B。
Mg2+的结构示意图:D。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正确;C。
硫化钠的电子式为,错误;D。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错误3、【2022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
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
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
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解析】A、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其漂白性,错误;B、NH4HCO3用作氮肥是因为其中含有氮元素,易被农作物吸收,错误;C、Fe2(SO4)3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错误;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正确。
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A. 氢B. 碳C. 氮D. 氧【答案】C此题属于一道简单题目,考点为营养物质中糖类的组成元素。
【解析】淀粉属于多糖,分子组成为(C6H10O5)n,组成元素为C、H、O,不含N元素;故选C。
2.反应NH 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Cl17B. N2的结构式:N=NC. Na+的结构示意图:D. H2O的电子式:【答案】D此题考查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不同核素的表达等,根据各化学用语的书写要点分析。
【解析】A.核素的表达式AX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则中子Z数=A-Z,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35Cl,A项错误;17B.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或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氮气的结构式为N≡N,B项错误;C.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Na +的结构示意图为,C 项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两个氢原子分别和氧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D 项正确。
故选D 。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Al 2O 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解析】A.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 2O 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D. 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 Al 2O 3具有两性。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江苏卷)150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 光合作用B. 自然降雨C. 化石燃料的燃烧D. 碳酸盐的沉积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78NB. HCl 的电子式:C. NH3的结构式:D. Cl−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 1 mol·L−1KI 溶液:Na+、K+、ClO−、OH−B. 0. 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C. 0. 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D. 0. 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错误的是()A. 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 K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C. 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D. 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B. 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C.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通电__Cl2↑+ H2↑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1、总体评价
2013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今年高考的化学试卷无论是题型、题量,还是出题结构都与2012年很相近。
整体难度与2012年相当,比2011、2010年简单。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更加新颖,更加灵活。
试题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对考生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强化了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图表等信息的识别能力和解图能力。
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增加了创新题型的考察。
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充分体现了2013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中的“将进一步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进一步体现化学科(江苏卷)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总的来说,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特点是:立足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实验、贴近实际、注重创新。
2、近四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
我建议2014届考生把握考纲、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学习,少做难题怪题。
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3、命题特点分析
(1)常考题型与考点
虽然近四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但今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似乎更加注重创新。
客观题上,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与能量、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基础实验与操作,主观题上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四年年已基本保持稳定。
(2)新题型与考点
客观题中,14题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与往年的电离水解平衡的考查不同,今年是以沉淀溶解平衡为出题背景,结合考生的看图与解图能力来比较离子的浓度。
15题的化学平衡,新颖之处是看似是等效平衡,其实出题者给考生一个很大的陷阱,绝热!出题者努力给考生一种等效平衡的假象,中间却又偷换了条件。
二、逐题分析
三、教学反思
1、督促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学习,少做难题怪题。
2、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
3、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多给学生模拟考场得到机会。
4、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即会做的题不丢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