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如何正确的做好月子
坐月子坚持10条原则,后半辈子少遭罪!

坐月子坚持10条原则,后半辈子少遭罪!两种观念对待“坐月子”▋支持:恪守各种禁忌许多地方都有着坐月子的传统,月子里不能出门、不能下地、不能开窗、不能吹风、不能沾水、不能刷牙、不能洗澡洗头、不能吃蔬菜、不能吃水果、不能抱宝宝、不能看电视、不能用电脑用手机、不能做针线……诸多禁忌……▋反对:无需坐月子有人认为,坐月子只是中国人的恶习,产后应该跟正常人一样,根本不需要坐月子,该干嘛干嘛。
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面前,大部分中国妈妈迷茫了。
这些妈妈的妈妈们,也就是老人,往往是传统月子的忠实捍卫者,督促新妈妈们恪守传统。
但这么多的禁忌,让许多准妈妈和新妈妈不寒而栗:整整一个月不能洗澡洗头,如何做得到呢?月子到底坐不坐答案是:坐!而且要坐42天。
但不是坐传统的月子,而是坐“科学的月子”——兼取中式月子和西式月子的精华,弃其糟粕。
点评传统月子10大“习俗”习俗1:不能吃盐产后可以吃盐,只是宜清淡些,摄入盐量过多容易增加肾脏负担,但是如果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介质失衡。
习俗2:不能吃蔬菜产后可以吃蔬菜,而且需要多吃。
蔬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产后早吃多吃有利于保持肠道通畅,促进产后早日排便,这对产后恢复至关重要。
习俗3:不能吃水果吃水果时放常温了再吃。
因为产后体内要迅速排出多余的体液,会挥发大量汗液,吃太冷容易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汗液挥发。
(注意将水果煮熟了吃也不对,因为加热过程会破坏水果中的不少养分)习俗4:各种忌口如果说月子里真有需要“忌”的食物,其实主要是味儿太“冲”的,例如辛的、辣的、苦的……尽量选择口味平淡无刺激性的食物,既避免刺激产妇消化道,又避免食物影响母乳口味或引起宝宝过敏。
习俗5:不能洗头洗澡古代卫生条件有限,所以才会流传下坐月子不能洗澡的旧规。
其实,在阴道顺产情况下,产后体力恢复了,一般就可以洗澡了;如果顺产时进行了侧切,一般产后3至5天就可以洗了;如果是剖腹产,一般产后7~10天、伤口愈合了,也可以洗澡洗头了。
科学坐月子的小常识

科学坐月子的小常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坐月子的科学做法。
作为一个新妈妈,在月子期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恢复体力、保护自己的健康和育儿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些科学坐月子的小常识。
第一步:合理饮食坐月子期间,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新妈妈要注意合理配餐,保证均衡营养,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过度热气。
建议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并限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此外,每天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保持排泄通畅,避免引发乳腺炎等问题。
第二步:适度休息新妈妈经历了分娩的疲惫和精神压力,身体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来恢复。
在坐月子期间,要尽量避免熬夜、劳累和过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可以利用宝宝睡觉的时间来休息,即便是短暂的休息也能帮助身体恢复。
第三步:注意卫生坐月子期间,新妈妈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入。
因此,保持室内通风和干燥,注意手部卫生,经常清洗换洗衣物,避免受凉和潮湿环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步:科学哺乳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也对新妈妈的身体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母乳喂养也需要注意一些科学做法。
比如说,正确的喂奶姿势、适度的喂奶次数和时长、吃适量的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等。
如果出现乳房疼痛、肿胀等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第五步:积极心态坐月子期间,新妈妈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积极、乐观、坚定的心态能够促进身体恢复,也对宝宝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可以和亲人朋友多交流,不要孤单一人,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科学坐月子的小常识涉及饮食、休息、卫生、哺乳和心态等多个方面。
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哺乳姿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够更好地恢复体力、保护自己的健康、育儿和成长。
做月子的十大注意事项

坐月子的十大注意事项坐月不只是30天传统上人们将产后一个月称为“坐月子”,但实际上,经过一个月的调整,身体许多器官并未得到完全的复原。
比如,子宫体的回缩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到接近非孕期子宫的大小,胎盘附着处子宫内膜的全部再生修复也需6周;产后腹壁紧张度的恢复也需要6周到8周的时间。
如在此期间产妇干重活,就容易患上子宫下垂等疾病。
一、产妇的个人卫生传统上认为:产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头,怕因此受风受凉留下病根。
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
1、“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
勤换会阴垫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
恶露会在大约产后4个星期至6个星期干净。
2、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必须紧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6周后可以洗淋浴。
3、居室内经常通风,室内温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
过去常有将门窗紧闭,不论何时产妇都要盖厚被的说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在夏季,极易造成产妇中暑。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坐月子期间要避免身体直接吹到电扇的风。
②开冷气时不要将风口对着产妇,并将室温设定在摄氏25~28度左右是最适宜的。
③坐月子期间衣服若因排汗量过多而湿了,一定要马上换干的衣服;冬天时床边准备睡袍,半夜起来喂奶要立刻穿上,才不会受风寒。
4、产妇“坐月子”期间,进食次数较多,吃的东西也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发生口腔疾病。
过去,有不少妇女盲目信奉“老规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结果“坐”一次“月子”毁了一口牙。
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
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漱漱口。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第2天就应该开始刷牙,最好不超过3天。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孕期注意摄取钙营养,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使牙齿受到损害。
②产妇身体较虚弱,正处于调整中,对寒冷刺激较敏感。
因此,切记要用温水刷牙,并在刷牙前最好先将牙刷用温水泡软,以防冷刺激对牙齿及齿龈刺激过大。
如何科学坐月子

第八个注意事项
不要碰冷水:坐月子期间千万 不要碰冷水,这个是会影响到 子宫以及身体的正常的恢复, 严重的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的现 象,即使出了月子如果可以的 话也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不能过早的碰冷水。
第九个注意事项
乳汁问题:那些碰到乳房堵塞, 急性乳腺炎的妈妈们,对于她 们来说这个是最痛苦的。所以 产妇一定要让宝宝多加吸吮乳 房可以促进奶水排出,同时不 要拖延喂奶的时间,时间久了, 奶就会堵塞在乳房内,造成乳 房堵塞的问题。
第二个注意事项
会阴和伤口卫生:不管是顺产 和剖腹产,都要注意会阴部位 的卫生清洁问题,有些顺产可 能有侧切,撕裂更加需要注意, 加上产后恶露的排出,会阴部 位分泌物比较多,所以一定要 注意干净和干燥,避免出现感 染的情况,还有就是剖腹产伤 口的消毒工作。
第三个注意事项
个人卫生:产后洗头洗澡, 刷牙等这些个人的卫生问题 一定要注意,根据身体情况 选择时间。
第十二个注意事项
产后运动:坐月子期间,根据 自己是剖腹产还是顺产的身体 恢复情况可以适当的多做些运 动,但过于激烈的运动不可以, 这样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 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像产后轻 柔的瑜伽和产后操就可以提前 做起来了,有助于身材的恢复。
谢谢!
如何科学坐月子
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坐月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都是非常的重视,但是重视月子跟坐对月子 其实是二码事,坐对月子是可以帮助产妇很好的恢 复身体,有时甚至是改善女性体质的最佳时机,但 是重视月子并不代表坐月子的科学性,那么我们就 来看看那些科学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第一个注意事项
坐月子天数:说到坐月子,产妇要知道坐月子的时间,很多人 认为是28天,30天,其实最佳的坐月子的时间,建议是至少42 天,因为子宫的收缩回到原来的位置时间是6周左右,包括腹壁 的膨出恢复也至少需要6到8周,因此自己要知道不是过了30天 就可以任意行动了。
产妇如何科学坐月子

产妇如何科学坐月子——生活、饮食方面事项一.怎么样才能坐好月子如果把坐好月子比作一百分的话,那么正确的坐月子的饮食方式要占百分之六十,正确的坐月子生活方式占百分之二十,充分的静养占百分之二十,坐好月子的三大要点,真的缺一不可。
第一.坐月子的饮食方式要正确(60%)(1)阶段性的食补,严禁产后立刻大吃大喝产后须按身体恢复的状况来进补:第一阶段以排泄、排毒为主;第二阶段以收缩骨盆腔及子宫为主;第三阶段才开始真正滋养进补。
产后两周内因身体内脏尚未收缩完全,疲劳没有完全恢复,此时若吃下养分太高、太难消化的食物,身体是无法吸收的,过多的养分反而会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身体太虚弱,无法接受食物的养分),而虚不受补又分三种现象:1.原本吸收力强、肥胖的妈妈,产后立刻进补就容易造成产后肥胖症。
2.原本瘦弱的妈妈,无法吸收食物的养分,易造成拉肚子,越拉越瘦。
3.过多的养分,产妇无法吸收,又无力代谢,就很有可能被体内荷尔蒙旺盛的不正常细胞所吸收,产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乳房纤维瘤或脑下垂体瘤的疾病。
(2)用米酒精华露(坐月子水)料理所有餐点水和其他饮料(尤其是冷饮),在坐月子期间会对妇女的新陈代谢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产后全身细胞呈现松弛状态,此时若喝下过多的水分,水分子进入体内扩散,便会破坏产妇细胞收缩的本能,造成水桶肚、水桶腰,并易造成内脏下垂的体质。
将月子米酒浓缩提炼出米酒的精华露为分解成很细微的小分子,可帮助人体细胞吸收及代谢,不会破坏细胞收缩的本能,更不会对内脏造成负担。
(3)温和的热补中医有“产前凉补,产后热补”的理论,而热补是需要温和的热补。
①选用慢火烘焙胡麻油(学名亚麻籽油并非芝麻油),如果没有胡麻油可用黑麻油代替。
不过一般炒焦的芝麻所提炼出来的黑麻油,虽然很香,但是产妇吃了极易产生上火、躁热等现象,所以坐月子期间建议一律选择胡麻油。
②选用老姜爆透:产妇所使用的姜须“爆透”(爆至姜的两面均皱起来,但不可爆焦),否则会太刺激产生“发”的特性,产妇吃了易造成上火、咳嗽等症状。
产妇月子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产妇月子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一部分:前期准备工作一、准备产妇月子护理基本设施1. 租房/设置月子中心:确定好月子护理地点,确认可以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和设施。
2. 配备月子护理用品:包括月子床、月子被、月子垫、待产包、婴儿床、童车等。
3. 营养餐食准备:聘请专业月子餐服务公司或厨师,确保产妇获得营养均衡的饮食,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月子餐食。
4. 专业护理人员:与月嫂或护士事先预约并签订服务合同,安排好月子护理人员。
5. 特殊用品备齐:如产妇卫生巾、母婴用品、生理疗法器材等。
二、产妇心理疏导1. 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提前了解产妇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针对产妇的心理疏导:通过与产妇及其家人的交流,了解她们的期望和需求,帮助她们缓解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为月子护理工作做好心理准备。
三、建立护理工作计划1. 安排好月子护理人员的轮班:确保产妇24小时有专业护理人员照顾。
2. 制定详细的月子护理时间表:包括每天起居时间、进食时间、休息时间、婴儿护理时间、产妇按摩时间、产妇康复锻炼时间等。
3. 制定月子膳食方案:根据产妇身体状况和个人口味,制定合理的营养餐食计划。
第二部分:护理工作内容一、产妇个人护理1. 卫生护理:帮助产妇进行产后伤口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生殖器卫生。
2. 膳食护理:准备和提供高蛋白、易消化、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的营养餐食,监督产妇的饮食摄入情况。
3. 定时按摩:每日提供产妇专业的产后康复按摩,促进身体康复。
4. 产后排便护理:监测产妇的排便情况,促进排便并预防便秘。
二、婴儿护理1. 新生儿护理:帮助产妇进行初生儿护理知识的学习和实操,包括宝宝喂养、洗澡、换尿布、环境保洁等。
2. 设施卫生:保持婴儿床、宝宝用品、奶瓶、尿布等用品的清洁卫生。
3. 新生儿安全:教育家人如何正确抱握、喂养、哄宝宝睡觉等。
三、康复锻炼1. 进行产后康复锻炼: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身体康复操和气功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产褥期注意事项

产褥期注意事项产褥期是指产后的恢复期,从孩子出生后到身体完全康复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8周,这段时间是宝妈们恢复身体的关键时期。
在产褥期,宝妈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保持良好的休息。
产褥期宝妈们身体非常疲劳,需要充分休息来恢复体力。
尽量安排好睡眠时间,白天可以适当地午睡,晚上尽量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
如果需要,可以让家人帮忙照顾孩子,给宝妈们一个放松的时间。
其次,饮食要均衡营养。
在产褥期,宝妈们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恢复体力和产后失血。
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牛奶等。
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第三,注意个人卫生。
产褥期宝妈容易感染,所以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每天要洗澡、更换干净的内衣,避免受凉和感冒。
产后的子宫口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所以要勤换卫生巾,并注意私处的清洁。
第四,适量运动。
虽然产褥期需要休息,但也不能完全不做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提高身体康复的速度。
选择一些适合产褥期的运动,如产后恢复操、瑜伽等,可以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第五,情绪要稳定。
产褥期宝妈们由于荷尔蒙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与家人、朋友交流,不要把情绪压抑在心里,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最后,产褥期宝妈们要及时就诊和复诊。
产后出血、发烧、腹痛等都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出现大量出血或高烧等情况要立即就医。
此外,产褥期定期复诊也是必要的,医生可以检查身体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总而言之,产褥期是宝妈们恢复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特别注意休息、饮食、个人卫生、运动和情绪管理。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宝妈们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为育儿做好准备。
产妇护理计划

产妇护理计划产妇在产后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以保证身体的康复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下面是产妇护理计划的具体内容。
一、饮食调理。
产妇在产后需要注意营养的补充,特别是需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
二、休息调整。
产妇在产后需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适当安排午睡时间,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时,产妇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放松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等,以缓解产后的压力和疲劳。
三、产后恢复训练。
产妇在产后可以进行一些产后恢复训练,如产后瑜伽、产后按摩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产妇恢复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促进产后身体的康复。
四、心理调适。
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调适。
家人可以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她们缓解产后的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产后检查。
产妇在产后需要定期进行产后复查,包括子宫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
同时,产妇还需要进行乳腺检查,确保乳房的健康状态。
六、宝宝护理。
产妇在产后需要学会正确的宝宝护理知识,包括宝宝喂养、洗澡、睡眠等。
同时,产妇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七、产后营养调理。
产妇在产后需要注意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进产后身体的康复。
同时,产妇还可以适当进行产后调理,如食用一些产后调理品,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
总之,产妇在产后需要得到全面的护理,包括饮食调理、休息调整、产后恢复训练、心理调适、产后检查、宝宝护理和产后营养调理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妇的身体能够得到充分的恢复,宝宝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
希望每一位产妇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享受产后的幸福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如何正确的做好月子产妇分娩后,妈妈或者婆婆会给产妇坐月子。
今天我们就坐月子来讲一下,有哪些注意事项。
女性产后恢复,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女性产后生理恢复和女性产后心里恢复。
(一)女性产后生理上的恢复需要遵从几个法则:
1、营养的摄入必须恰到好处。
除了产后最初几天,应适宜进食一些流质或半
流质的食物外,新妈妈的饮食可以和平时相仿,但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可多吃些瘦肉、豆制品、鱼、蛋类食物,在烹制时要尽量可能用清淡的做法,少放辛辣和刺激性的佐料。
新妈妈还应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一些杂粮,已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2、保持会阴清洁:(1)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健康,产后有大量恶露排出,新妈妈需
要经常用温开水清洗,产后擦洗会阴部每天至少2次,大便后加洗1次。
(2)产后性生活不可过急,经过妊娠,新妈妈的生殖系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在没有彻底恢复之前,可别急着过性生活。
否则,可能会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3、合理充分的休息:充分的休息对提高新妈妈的健康指数尤为关键。
因为常常半
夜起来给宝宝喂奶,很多妈妈都饱受睡眠不足之苦。
因此,提高睡眠质量就是补偿睡眠时间的唯一办法了。
拟可以在睡前洗一个温水澡,喝一杯热牛奶,还可以在睡前吃一餐适量的点心,这样能防止隔日醒来因睡眠不足引起的头痛。
白天,尽量给自己留一段独自休息的时间,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晚上就会很难入睡。
4、体形恢复: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能把孕期储存腹部和臀部的脂肪转化为乳
汁,这是最有效的减肥措施。
合理膳食,少吃动物脂肪、内脏和甜食,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少量多餐,粗细搭配。
满月后坚持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球、跑步、游泳、骑车等,有些产妇想恢复体形而与产后束腰或使用腹带,不宜提倡。
5、洗澡:产后汗腺活跃,产妇大量出汗,乳房溢奶,阴道又有恶露排泄,全身发粘,
需要比平时更讲究卫生,专家们研究认为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24小时即可开始洗澡。
产后应适当洗淋浴,水温34—35摄氏度,室温最好26摄氏度。
浴后迅速用毛巾擦干,防止受凉,洗浴次数可按季节安排,一般是每周2—3次,产后一个月内禁止盆浴。
6、哺乳期避孕:(1)使用避孕套是最好的避孕方法。
(2)放置宫内节孕器,一般
是在产后3个月放器。
(二)女性产后心里恢复:
1、郁闷:由于雌激素突然下降、身体疲劳和一些心里障碍得不到及时派遣等原因,
新妈妈常常会为一点小事不称心二感到委屈、甚至伤心落泪。
这些症状大多数妈妈在产后一周内发生,并能自行恢复,但有些则可能发展为产后抑郁。
因此家人给予新妈妈足够的理解、关心、体贴和照顾是非常重要的。
2、乐观:不管是对育儿还是对于自我调整,新妈妈首先要抱有一个乐观的态度。
3、幽默:幽默感是调剂紧张情绪,使妈妈更快适应新角色、新环境的有力工具。
4、社交:做了妈妈以后不要整天围着宝宝转,参加一定范围的社交活动,能保持你的头脑灵活和增加信息量,这也是新妈妈育儿的智慧的一个来源。
5、自控:人的情绪是受人的意识和意志控制的,妈妈们应学习怎样驾驭自己的情绪。
6、倾诉:妈妈们别把不愉快的事闷在肚子里。
产后保健需抛弃10大陈旧观点:
1、产妇不能洗澡
2、产妇不能洗澡
3、产妇要多吃少动
4、产后要“忌口”
5、产后多吃鸡蛋
6、产后“菜越淡越好”
7、产后白天禁房事
8、月子病月子治
9、产后不能刷牙
10、产后24小时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