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环境年鉴统计数据
2008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8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精神,现发布2008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
开封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凤刚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六日综述2008年,开封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强化监管,标本兼治,有效控制并削减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完成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但是,全市环境污染并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水环境状况河流 2008年,开封市6个地表水出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COD平均达标率为91.8%,其中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为76.9%、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为100%、涡河通许邸阁断面为94.2%、小蒋河睢县长岗断面为89.7%、铁底河太康轩庄桥断面为94.9%、小温河郭河村桥断面为94.9%;氨氮平均达标率为82.0%,其中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为76.9%、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为90.4%、涡河通许邸阁断面为88.5%、小蒋河睢县长岗断面为76.9%、铁底河太康轩庄桥断面为79.5%、小温河郭河村桥断面为79.5%,均达到了省下水环境质量目标(≥70%)的要求。
2008年,全市监控河流综合水质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河流污染状况由重到轻依次为:黄汴河、涡河、东护城河、马家河、惠济河、药厂河、东郊沟。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等。
与上年相比, 黄汴河、东郊沟污染程度显著减轻;东护城河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涡河、惠济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药厂河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马家河污染程度明显加重。
湖泊龙亭湖和包公湖遭到不同程度污染,但污染程度低于城市河流。
与上年相比,龙亭湖污染程度基本不变,包公湖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九年六月四日目 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淡水环境 (4)海洋环境 (22)大气环境 (30)声环境 (35)固体废物 (38)辐射环境 (41)自然生态 (45)土地与农村环境 (50)森 林 (54)草 原 (57)气候与自然灾害 (59)专栏环境保护部成立 (66)三大基础性战略工程进展顺利 (67)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环境应急 (6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 (69)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环境应急 (70)“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成功发射 (71)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72)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深化 (73)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4)强化环境准入,坚持科学审批 (75)化学品管理 (76)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7)地方病防治 (78)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79)环境宣传教育 (80)2008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摄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新华社记者 摄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境保护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抗击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工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环境保护工作既有效应对了经济高增长、财政高收入、企业高效益的发展局面,也经受了增长速度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人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环境保护工作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我国在污染减排上不仅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
专家表示,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双下降”的成果表明,我国实施的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三大措施正在稳步发挥效益:在工程减排上,全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49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9712万千瓦;在结构减排上,淘汰和停产整顿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1100多家,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淘汰了一批钢铁、有色、水泥、焦炭、化工、印染等落后产能;在监管减排上,各地减排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省级环保部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陆续建成。
环评制度在推动减排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部门对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
2008年,环境保护部共否决或暂缓审批了156个“两高一资”项目,批复的579个项目通过落实减排措施,每年能够削减二氧化硫46.86万吨、化学需氧量3.84万吨。
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变被动减排为主动减排,采取多种责任追究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山东、河北等地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县市主管领导给予了行政记过或撤职处理,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对减排工作进展不力的县区实行了区域限批,广东、北京等地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宁夏、陕西等地通过“以奖代补”激励企业减排……“多管齐下”为环保“护航”由于近年来连续发生水污染事件,对我国水环境的治理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2008环境质量报告书

第一章环境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与面积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介于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
市区地理位置北纬45°46′至46°55′,东经124°19′至125°12′之间。
东与安达、肇东市相接,西同泰来县、齐齐哈尔市毗邻,南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市及黑龙江省双城市隔江相望,北与富裕、依安县接壤。
全市总面积2121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千米。
二、地质地貌大庆市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松辽盆地的一部分,位于盆地中央。
在地史上的中生代以后一段时期曾是一个内陆大湖,湖水中繁育着大量的介形虫、藻类、鱼类等生物。
1.4亿年以来,这里积累了厚达6千米的沉积物,再加上地壳升降运动,才逐渐变为今天的平原地貌。
勘探资料表明,在大庆地区地下古生代层上覆盖着层次清楚的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沉积岩,地表为厚达142米左右的现代冲击物所覆盖。
这种陆相沉积层恰好为石油、天然气的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后来的地质构造运动中,大庆地区地下岩层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隆起构造,即松辽盆地的“凹中隆”构造,成为岩层中石油天然气运移聚储的较好场所,石油地质称这个构造为“大庆长桓”构造。
大庆地区的这种地下地质条件,使它成为孕育大庆油田的母体。
大庆市区处在松花江、嫩江一级陆地之上,境内无山无岭,地势平坦,西南偏低,东北偏高,海拔高度在126~165米之间。
相对高差13~39米。
地貌表现为波状起伏的平原,高处多为平缓漫岗,低处是沼泽以及大大小小的碱水泡子。
泡沼之间的低平地是广阔的农耕区和放牧区。
三、水文大庆市区内没有一条天然河流,松花江、嫩江均为边际河流。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大庆市区的地表水文状况仍属闭流区。
大气降水都汇集到低洼处,很难排出区外,形成许多季节性水泡子和积水沼泽地。
由于这种闭流特点,大庆地区地表水碱性偏高。
我市的地表水由引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封闭的碱泡子组成。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8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8年)————————————————————————————————作者:————————————————————————————————日期: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8年)2009-09-28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节能减排、抗击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变被动减排为主动减排,纷纷采取多种责任追究手段,有力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与2005年相比,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6.61%和8.95%,不仅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
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71.7亿吨,比上年增加2.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比上年减少2.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30.0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7.7%,比上年增加6.4%。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20.7万吨,比上年减少4.4%。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7.6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6%,比上年减少10.5%;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63.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4%,比上年减少0.9%。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7.0万吨,比上年减少4.0%。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9.7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3.4%,比上年减少12.9%;生活氨氮排放量9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6.6%,比上年减少1.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吨,比上年减少5.9%。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1.3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8%,比上年减少6.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9.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2%,比上年增加0.5%。
2008年陕西环境状况公报

2008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综述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环保部的关心指导下,全省环保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应对冰冻雨雪灾害、“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环保任务。
在污染减排、环境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质量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
全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好转趋势。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7.8%,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全省酸雨发生频率为3.1%,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酸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8%以上;6条主要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基本保持稳定,渭河水质明显改善,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23.1%,污染浓度同比下降15%左右;丹江、汉江、嘉陵江水质继续保持优良;延河水质略有下降。
城市声环境、全省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
国家核定我省2008年度二氧化硫排放总量88.9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3.21万吨,同比减排4.08%和3.68%,顺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双削减3%的年度目标任务。
环境状况一、大气环境1、空气质量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比2007年有所好转。
2008年所监控的16个市、县、区中,铜川、汉中、安康、商洛、兴平、三原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其他市、县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
全省无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占污染负荷的44.8%;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占36.3%和18.9%,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为87.8%。
10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范围在82.2%~98.4%之间。
其中,铜川、安康、商洛、汉中4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到90%以上;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延安和榆林6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到80%以上。
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1949-2008:山东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万吨)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Discharged
(10 000 tons)
生态环境 湿地面积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万公顷) Area of Wetland
(10 000 hectares)
当年造林面积
(万公顷) Area of Afforestation (10 000 hectares)
5.0
8.1 13.9 14.2
5
46
74
77
16.2
22.0 108.3 115.5
21
12
32
410.3
6685
125.2 61.4
3880 120.2
7386
106.7 38.7
2444 3.0
12179
146.1 54.3
5407 77.2
1.4
24129
171.5 48.5
9175 88.8
0.1
33505
146.6 32.7
12988 90.6 0.1
230.4
15.3 14.1 18.6
3.9
Standards
(10 000 tons)
大气环境
Atmosphere Environment
工业废气排放量 (亿标立方米) Industrial Waste Gas Emission
(100 million cu.m)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Sulphur Dioxide Emission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Per Capita Green Areas in Urban (sq.m)
2008 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

可吸入颗粒物2008年,本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084毫克/立方米,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年平均限值,较2007年下降0.004毫克/立方米。
近5年(2004~2008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本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2 2004~2008年本市可吸入颗粒物变化趋势图二氧化硫2008年,本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51毫克/立方米,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年平均限值,较2007年下降0.004毫克/立方米。
近5年(2004~2008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本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除2005年略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外,其余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3 2004~2008年本市二氧化硫变化趋势图二氧化氮2008年,本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年平均限值,较2007年上升0.002毫克/立方米。
近5年(2004~2008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本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5年(2004~2008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本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除2005年略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外,其余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3 2004~2008年本市二氧化硫变化趋势图二氧化氮2008年,本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年平均限值,较2007年上升0.002毫克/立方米。
近5年(2004~2008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本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