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演讲稿3篇

俭以养德演讲稿3篇俭以养德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诫子书》中的名言,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培养品质,陶冶情操,终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的今天,心中难免会多一点烦闷和焦虑。
然而,浮躁是学习的大敌,正因浮躁,我们不能冷静清醒地自我检查,更不会去耐心改正自身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不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改正,那么其思想就不能得到完善。
所以,“静”字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想拥有才识就要学习,而学习必须静心。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静以修身”,做一个平静踏实的人。
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的现在,追求时尚和潮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盲目追求时尚会使同学们在人生之路中迷失方向而不思进取,不分轻重。
“俭以养德”正是要告诫大家做到俭朴节约,纯真朴实。
一味追求潮流,却往往把自我丢掉了。
我们是学生,俭朴大方就是学生该有的美,让我们在潮流生活的杂乱中反璞归真吧!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培养自己的高尚品质。
让我们铭记这句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一品质高尚,平静踏实,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谢谢大家!俭以养德演讲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9班刘媛媛。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俭以养德》。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言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有致远。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同样以节俭来提高自身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
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渡过困境,他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
他把所有的收入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通用10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通用10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通用10篇)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一(3)班的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或许,大家是第一次听说“10.16世界粮食日”。
当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的时代里,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飞速地运转着,我们的目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关注得太少太少。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关注粮食,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
全世界还有许多地方和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灾难,并且当时粮食生产又是靠天吃饭,产量极低。
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粮食就非常的重视,我们说“手中有粮,灾年不慌”,正是源于前人对粮食的深厚情感和节约粮食的习惯,使他们度过了一年有一年,迎来了光辉的新世纪。
节约粮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古人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描述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耕耘的场景,可以想象农民种粮的艰辛。
有的人说:吃饭的钱我缴了,我浪费的是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
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文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一句古老而至理名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物质富足、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去回归内心最本真的需求,修炼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
静以修身,首先意味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
人们常常被繁忙的生活所困扰,心灵常常被喧嚣所笼罩,很少有机会去静心思考,去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只有在静下来的时候,人们才能够反省自己,思考人生的意义,找到自己内心的支点。
静以修身,意味着要学会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内心保持交流,净化内心的杂念,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静以修身,也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的干扰而波动。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纷扰与诱惑,人们常常在琐事与压力中感到焦虑与不安。
而一个能够静心的人,能够在外界的疾风暴雨中保持镇定,不为外界所动,如同大海一般永葆平静。
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才能够有更深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才能够更好的修身养德。
俭以养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所在。
在现代社会,物质消费和攀比已成为一种时尚,人们的欲望也不断被刺激和放大。
但俭以养德告诉我们,过度的物质追求只会让人变得空虚和肤浅,只有在适度的节俭中,人们才能够真正找到内心的满足。
俭以养德,并不意味着要过着贫困的生活,而是要学会在有限的资源中,做出最合理有效的分配,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
俭以养德,也是要学会珍惜一切生活中的资源。
在当今社会,资源的浪费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每年因浪费而遭受资源损失的数字之大,令人痛心。
而俭以养德告诉我们,只有在学会珍惜资源的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未来。
珍惜粮食、珍惜水资源、珍惜能源,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够更好的传承文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这种美德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回归内心的净土。
静以修身,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找到内心的根基;俭以养德,要学会在丰盛与节俭中找到生活的平衡。
冷静也是一种智慧作文600字初中

冷静也是一种智慧作文600字初中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冷静也是一种智慧作文600字初中篇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一语道破了静的重要性。
帮助人看清事物本质的,是静。
在一天劳累的学习结束后,回到家,还要对付成堆的作业,光是想就让人头疼。
因为临近期末考试,所以,我整个人一天到晚浑浑噩噩的。
这种状态在遇上数学题目时便暴露无遗。
这天,我刚从学校回到家,拿出了作业便一头埋在了里面。
不过只是一会儿,手上飞速移动的笔不自觉的慢了,最后停了下来,我卡在了一道数学题上。
我心中乱糟糟的,任我如何努力的想,也想不出方法,心中一阵抓狂,手中的笔也抓狂似的.在本子上一通乱画,最后气愤的把笔一摔,本子一合,随手一扔,拿起了其他作业……临睡前,我看了看那本数学作业心中一阵厌恶,好在最后理智胜利了。
我拿起作业,轻轻叹了口气,翻开,细看,想,突然闹中灵光一现,天助我也,我终于会了。
原来静下心来,抛开心中的苦闷,便能看清,数学题如此,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些自认为生活昏暗的人又何尝不是因为心中混沌?一花一草一树木,世界出奇的大,唯有静下心来,方能看清。
帮助人找回本心的,也是静。
我有许多的朋友,他们像我生命中的一盏盏灯,永远照亮着我的前路,但纵使是这样,我们之间也难免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争吵,以至于与对方绝交。
这几天,我和一个朋友发生了矛盾,起因是一支笔,因为我原本是看朋友的一支笔很好看,便借去看看,谁知一不小心弄坏了,我有些内疚,心想,要不下午我去买个新的还给她好了。
可惜朋友发现了自己的笔坏了,于是与我大吵一架,我内心气愤,心想,我就不应该帮她买。
于是我到外面吹风,想让自己静下来。
在外面,我想,也许朋友是特别喜欢那支笔吧,是我自己不对,把笔弄坏了,理因还她一支,哪怕是为了让自己不在内疚,做不成朋友也没关系。
于是我去买了,拿着笔去给同学,向她道歉。
朋友似乎没有料到,一愣……我们和好了。
静,让人找回本心,回到最初。
在意气用事前,一定要静下心来,或许可以找回意想不到的心。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征文1000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征文1000古人常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社会中,我们更加需要回归这个简单而深刻的原则。
静以修身,首先是要求我们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
我们不仅需要抵抗外界的干扰,还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只有在宁静中,我们才能够集中精力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宁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
只有在静谧的环境中才能品味到大自然的美妙,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情感。
因此,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修身养性。
俭以养德,指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节俭的习惯。
俭并不是指一味地削减开支,而是指我们在消费和生活上要有所节制。
过度的消费不仅会导致浪费,还会让我们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道德与精神层面的追求。
节俭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不会盲目地追求虚荣和享乐,而是会注重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同时,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可以培养出坚持和忍耐的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只有深刻体会到付出才能获得的道理,我们才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关心他人和社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古老的格言传递着深入人心的道德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个人层面,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通过静心思考和反思,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同时,秉持节俭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也可以培养出坚持和忍耐的品质。
而在社会层面,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循这一理念,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人们的道德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回归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原则。
只有在内心的宁静和节俭的生活中,我们才能够培养出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征文1000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征文100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古人们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人追求高尚品德的基础。
静以修身,意味着要培养内在的修养,使心灵安宁;俭以养德,意味着要节约物质,培养良好的品质。
这两种生活方式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静以修身是指培养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外界的喧嚣和纷扰中,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思考和反思。
然而,一个平静的内心和思考的时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静谧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聆听内心的声音,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观,并逐步实现个人目标。
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培养善良的品质。
其次,俭以养德是指要节约物质,培养良好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盛行,人们往往以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主要标准。
然而,无节制的追求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与此相反,节约物质资源,合理利用是一种负责任和环保的态度。
在推行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节俭品质,不浪费食物和资源,关注他人的需求,鼓励友善和分享。
这种节俭的品质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律,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个人层面上,静心思考和培养内在修养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使其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节约资源和培养良好的品质可以增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
在社会层面上,静以修身可以减少人们的浮躁心态和争斗,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
而节约资源和俭以养德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才能够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当代社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面临诸多挑战。
个人的时间和空间常常被外界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充斥,很难找到静谧的环境来修身养性。
此外,消费主义和物质追求的推动下,人们容易陷入奢侈和浪费的陷阱,忽视了节约和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励志演讲稿3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励志演讲稿3篇有道是俭为德首,我们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一个品质高尚,平静踏实,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以下是WTT为你整理的关于俭以养德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
俭以养德的演讲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____________,今天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庄严的国旗下发言。
上周四,也就是10月31日,是由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勤俭日”。
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勤俭”之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节俭的民族,无论是“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还是“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如影随形,无不说明勤俭需要时时刻刻铭记,更需要点点滴滴做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吟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华民族从未忘记“勤俭”的千古美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是否仍然秉承着先辈们的训诫呢?我们是否跟从了别人的车轮而忘记了自己原来也可以走的路?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的现在,追求时尚和潮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盲目追求时尚会使同学们在人生之路中迷失方向而不思进取,不分轻重。
一味追求潮流,却往往把自我丢掉了。
我们是学生,俭朴大方就是学生该有的美,让我们在潮流生活的杂乱中返璞归真吧!勤俭是一种品德的修养,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形的记录下来。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理应勤俭,在物资富足的时候同样不能忘记“勤俭”,看似关乎物资,其实关乎精神,勤俭也不仅关乎空间,更关乎时间,当你有条理的做事时,你的生命在延续,正如俭以养德的古训和当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一点的节俭都是地球生命的延续,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勤奋踏实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培养自己的高尚品质。
让我们铭记这句话,“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努力做一名勤俭节约、品质高尚,勤奋踏实,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我的演讲完毕。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文
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修养。
首先,以静以修身。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我们经常会被各种杂音所干扰,内心很难保持平静。
然而,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可以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公园里,可以是在家里听听舒缓的音乐,也可以是在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修身养性,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平静,更加坚强。
其次,俭以养德。
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物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品德。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然而,只有俭朴的生活,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现有的一切,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品德。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
节约使用资源,不浪费食物和水,不过度消费,让自己的生活更加
俭朴,更加朴实,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养德修身。
总之,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一种生活态度。
只有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下,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修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充实。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下,过上简单
而充实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知行合一厉行勤俭节约
中国雄踞在世界的东方,这里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长江、黄河气势磅礴、奔腾不息,印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源远流长;喜马拉雅山脉峰峦叠嶂、绵延起伏,支撑着华夏儿女傲然挺立的民族脊梁。
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蕴藏着难以计数的财富,尤其自然资源之丰富,更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然而,当今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追求排场”、“面子工程”等一系列恶劣行径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极其严重,部分国人对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漠视,有时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长此以往,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无异于空谈。
而究其根本,在于国内忧患意识的缺失,以及生活习惯的失衡。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资源方面的现状,树立起忧患意识,并且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去践行勤俭节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厉行勤俭节约,首先是“知”,须树立忧患意识。
中国物产之富庶,确实是很多国家所难以比拟的,这也导致了很多国人缺乏对资源的保护理念,更疏于对现有一切的珍惜。
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其实人均资源占有量已然十分严峻,而多数人对此却朦然无知。
古人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当前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国情,树立起忧患意识,切记莫要“亡羊”才“补牢”,或许唯有居安思危,方能处变不惊。
厉行勤俭节约,关键在“行”,要养成节约习惯。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直以来此类人群都是被人所唾弃和嗤笑的对象。
所以勤俭节约,也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空谈”的层面,更要“甩开膀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去践行。
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和群众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节约作风。
政府作为标杆应起带头作用,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规定,节俭办事,不铺张浪费;群众也须积极响应,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就餐坚持光盘,巧用生活小窍门节约能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子依靠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行,倘若如此才能明志和致远。
如果把目前资源上的困难比作中国经历的又一次风雨征程,那么我想,或许阳光总在风雨之后。
只要亿万国人齐心协力,做到知行合一,将节约之风始终如一地践行下去,中华这片土地在风雨之后又定是一片艳阳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