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通用版)
氯气泄漏专项处置措施

氯气泄漏专项处置措施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氯气泄漏可引发人员中毒事故。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氯氢车间各工序1.3 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1.3.1 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无固定时间。
当液氯系统设备容器或管道破裂造成氯气泄漏时。
1.3.2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氯气泄漏事故可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
发生重特大事故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1.3.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生产现场(液化岗位、包装岗位和液氯钢瓶储存区)出现氯气气味时极有可能发生泄漏事故。
1.3.4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引发氯气环境污染事故。
2 应急工作职责液氯主要涉及液氯车间液化岗位和液氯包装岗位。
2.1 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1)液氯车间运行岗位(包括氯泵岗位、冰机岗位和液化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1人,各岗位操作工各1人。
上述三个岗位设置在30m范围内。
(2)液氯包装岗位实行白班作业,设2名操作工,直接由车间主任和技术员负责。
2.2 应急分工和职责(1)在一般应急状态下,由运行班长负责对液化岗位泄漏点进行紧急处置并在事故扩大时向上报告,操作工负责对设备进行开停操作;包装岗位直接由操作工负责对泄漏点进行紧急处置并在事故扩大时向上报告。
(2)事故较大时,由应急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负责统一指挥和处置。
3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3.1.1 信息报告(1)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为信息报告中心,当班调度员为信息接收与通报责任人。
(2)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24小时值守电话:aaaaaaa、603、604(3)报告程序:a. 事故发生时,由所在岗位(或相邻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所在车间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报告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或部位)、可能的危险程度及人员伤害情况等。
b. 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接警后,根据事故危险程度,立即向相关岗位发出预警警报,同时向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报告(夜间和休息日优先报告厂值班人员)。
氯气泄漏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氯气泄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1. 事故报告(1)发现氯气泄漏事故后,立即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 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对泄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氯气进一步扩散。
(3)疏散泄漏区域内的群众,确保人员安全。
(4)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限制人员出入。
3. 人员救护(1)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院。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防止病情恶化。
4. 环境监测(1)对泄漏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空气、水质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三、事故后续处理1. 事故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追责。
2. 赔偿处理(1)对事故受害者进行赔偿,确保其合法权益。
(2)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
3. 应急物资储备(1)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队伍的救援需求。
(2)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四、应急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1)成立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2. 技术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 资金保障(1)设立事故应急处置专项基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确保资金需求。
4. 信息保障(1)建立事故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关注度。
五、预案实施与修订1. 本预案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背景氯气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制冷、消毒和水处理等领域。
然而,氯气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
为了减少氯气泄漏事故的风险,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以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完好。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以便在氯气泄漏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并有效控制事故范围,减轻事故后果。
应急处置流程第一步:现场疏散一旦发现氯气泄漏,立即进行疏散。
疏散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方向和疏散距离。
在疏散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和打火机等易引起火灾的物品。
同时,现场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泄漏区域,以免发生危险。
第二步:紧急切断在确认人员安全疏散后,应立即对氯气的供应进行紧急切断。
切断设施可能在不同的位置,如管道系统、阀门等。
切断供应后,应在切断设施上予以标识,以便操作人员进行确认。
第三步:控制泄漏在完成紧急切断后,应立即进行泄漏控制。
具体的措施包括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吸收、吸附或冷凝处理,以便有效控制泄漏。
同时,在进行泄漏处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泄漏量和泄漏情况,并对设施和工具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处置效果。
第四步:清理处理在完成泄漏控制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处理。
具体工作包括清除污染物,并对所用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处理和消毒。
在完成清理工作后,应及时进行现场安全检查,以确保现场的安全和健康。
事故预防措施除了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还应加强氯气存储、使用和加工的管理和监督。
以下是针对氯气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工业生产中,应加强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对氯气存储、使用和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密封存储氯气容器和管道应严密封闭,以避免泄漏发生。
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火源和其它易燃材料。
氯气泄漏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氯气泄漏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氯气是一种危险性非常大的物质,如果氯气泄漏了,那么应急处
理程序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要迅速、稳妥地进行处理。
下面就
来介绍一下氯气泄漏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1、立即关闭泄漏处的氯气阀门。
2、迅速启动安全预警系统,并广播散发关于氯气泄漏的紧急通知。
3、迅速通知值班主管报告事故情况,并通知厂区领导和应急准备
负责人员赶往现场,组织应急处理工作。
4、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士来处理,不能任意闯入。
5、要确保现场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排除泄漏的氯气。
6、对泄漏的氯气立即进行包围,以保护周围的群众的生命安全。
7、在现场一定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手套等,
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8、根据泄漏的情况,制定了严格的应急处理方案,并逐步实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泄漏扩大。
9、对于泄漏造成的环境扰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危害和损失。
10、及时汇总和整理事故的信息和过程,向有关部门提交问题总结和处理措施的详细报告。
总之,在应急处理程序中,要采取有力措施来限制和消除氯气泄漏,防止氯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的伤害,然后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一、总体概述:氯气泄漏是一种严重的化学危险事故,对周围环境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应对氯气泄漏事故,保护人员安全和降低损失,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事故发生初期处理:1. 保护自己安全(1)迅速穿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2)保持镇定,不要恐慌,避免引发更大的事故后果。
2. 封锁现场(1)迅速将事发区域进行封锁,并设置安全警戒线,确保无关人员远离现场。
(2)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请示救援指挥部的指示。
三、现场救援措施:1. 制定救援方案(1)救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向现场指挥部和各救援小组进行汇报。
(2)根据泄漏情况和现场环境,确定救援路径和救援设备,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救援。
2. 紧急处理泄漏源(1)确定泄漏源的具体位置,并对泄漏源进行紧急处理。
(2)采取控制措施,如使用堵漏剂、封堵泄漏口等方式,防止氯气进一步泄漏。
3. 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域(1)按照预定方案,由专业救援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后,进入事故区域进行救援。
(2)救援人员应密切配合,统一行动,确保自身安全并救援事务有序进行。
4. 伤员救治(1)对于中毒伤员,应立即将其转移到清新空气区域,并进行急救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或按需进行心肺复苏术,确保伤员生命体征稳定。
四、事故后期处置措施:1. 处理泄漏物质(1)将已泄漏的氯气迅速收集封存,并妥善处置后续处理。
(2)对泄漏区域进行化学清洗,以防止污染扩大和再次泄漏。
2. 检查事故原因(1)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2)对事故责任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 安抚受伤人员及其家属(1)给予伤者及其家属心理安慰和经济补偿,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受伤人员恢复健康。
(2)加强对受伤人员的随访和治疗,确保他们的全面康复。
五、事故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演练(1)定期组织氯气泄漏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

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保在氯气泄漏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可能涉及氯气储存、搬运和使用的场所。
2. 泄漏警报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应立即启动泄漏警报系统以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信号。
在警报信号响起后,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3. 人员撤离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区,远离泄漏源。
撤离时,应尽量避免呼吸到泄漏气体,通过低姿势离开现场以减少进入泄漏气体的机会。
4. 急救措施如果人员暴露在泄漏氯气环境中,并出现呼吸困难、眼睛灼痛、喉咙刺痛等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迅速将受影响的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并避免进一步接触氯气。
- 联系急救中心,向其提供详细的信息,并根据他们的指示采取进一步的紧急处理措施。
5. 停止泄漏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停止氯气泄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气体,在安全距离内操作处理设备。
- 如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关闭泄漏源的阀门或关闭相关设备的电源。
- 联络专业人员或应急救援部门,向其提供详细的泄漏情况,并遵循其指导。
6. 辅助措施为了减轻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辅助措施:- 在泄漏源附近设置障碍以阻止气体扩散,并指示人员绕过该区域。
- 封锁可能导致气体进一步扩散的通风口或通道。
- 监测并记录泄漏的持续时间、速率和特点等信息。
7. 应急处置团队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处置团队,以负责处理氯气泄漏事件。
这个团队应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8. 培训和教育所有涉及氯气储存、搬运和使用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氯气泄漏的风险和应急处理操作规程,以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9.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氯气储存和使用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泄漏风险的潜在因素。
10.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氯气泄漏紧急处理操作规程的基本指导和建议。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品,在各种化工、制药、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氯气泄漏是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的情况,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不能忽视。
因此,建立适当的应急处置方案,有利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 氯气泄漏的可能危害氯气泄漏可能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以下危害:1.1 对人体的危害氯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可能会引起眼瞳收缩、喉头痉挛、呼吸困难、肺水肿和死亡等多种不良反应。
较小量的氯气接触会引起眼结膜炎、鼻炎、喉咙疼痛等症状。
1.2 对环境的危害氯气泄漏可能会对空气、水和土地造成污染。
在空气中积聚的氯气可引起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和雾霾等问题,在水中积聚的氯气则可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2.1 紧急撤离在发现氯气泄漏后,我们应该立即采取紧急撤离措施,并确保无人员滞留在现场。
尽可能远离泄漏源,避免进入泄漏区域。
如果可能受到影响,则应尽快寻找高处或离地面较远的地方避难。
2.2 切断电源或火源氯气泄漏后,应尽可能切断电源或火源。
减少火源、电源等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的因素,以利于事故救援。
2.3 防护装备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适当的防护装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应使用相应的保护装置。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戴好手套、口罩、防眩目镜、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并尽量避免暴露于氯气中。
2.4 风向识别在应急处置氯气泄漏事故时,要及时对气象条件进行判断。
准确判定风向,并根据风向进行应急处置,可以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2.5 现场处置在紧急撤离后,应急处理人员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现场处置:① 切断氯气泄漏源:关闭气瓶阀门、把泄漏管道堵口等措施以切断气源。
② 确定污染区域:根据风向,判断氯气泄漏扩散的方向和范围,确定污染区域。
③ 防护措施:在污染区域的进入口设置洗眼器、淋浴器、通风设备等防护措施,保证现场安全。
④ 氯气吸附剂处理:向泄漏区域摆放氯气吸附剂,如滑石粉、活性炭、陶瓷球等。
氯气泄露事故现场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氯气泄露事故是指氯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氯气外泄,造成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的事件。
为有效应对氯气泄露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组织架构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氯气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由预案领导小组下设,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3.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解毒、灭火等工作。
4.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转运和后期康复工作。
5. 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6.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现场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三、预案流程1. 事故发现与报告(1)事故单位员工发现氯气泄露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切断泄漏源,并迅速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2.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组赶赴现场。
(2)专业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行动,包括:a. 隔离泄漏源,防止氯气扩散;b. 使用专业设备对泄漏源进行堵漏、封堵;c. 对事故现场进行通风,降低氯气浓度;d. 撤离事故现场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包括:a. 对吸入氯气中毒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止咳、平喘等;b. 对皮肤接触氯气的伤员进行冲洗、消毒、包扎等;c. 对伤员进行转运,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环境监测与保护(1)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2)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进行清理、修复,消除环境污染。
4. 事故善后处理(1)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3)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补偿,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4)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恢复生产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
项(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通用版)
氯气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杀菌剂、漂白和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
氯气属剧毒物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区域性污染。
一、理化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味的气体。
气态相对密度(空气=1)为2.48(比空气重),液态相对密度(水=1)为1.47(比水重)。
氯气易溶于水和碱溶液。
液氯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约400倍。
氯气是强氧化剂,本身不燃,能助燃。
在日光条件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氯气能与乙炔、乙醚等大多数有机物和松节油、氨、金属粉末等物质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氯气毒性强,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
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症状表现,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并可导致昏迷和休克。
氯气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氯气通过降温或加压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氯。
二、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液氯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随风或向低洼处漂移,形成大面积染毒区。
(二)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氯气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导致中毒,造成伤亡。
(三)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大量氯气泄漏,严重污染空气、地表及水体,并易滞留在下水道、沟渠、低洼地等处,不易扩散,全面、彻底洗消困难,如处理不当将在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
三、接警调度
(一)接警
1、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氯气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部位、强度、扩散范围、人员伤亡或遇险等情况。
2、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
(二)力量调集
1、消防队(站)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按照出动计划、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和邻近中队等处置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中队到场。
2、车辆装备
视情调集防化救援、防化洗消、抢险救援、水罐、高喷等消防车辆,以及遥控水枪或水炮、水幕发生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输转、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
3、社会力量
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
四、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泄漏区域内是否有能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险化学品情况。
5、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6、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7、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交通道路等情况。
8、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9、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
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安全防护
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
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四)生命救助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
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
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五)技术支持
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六)转移危险物品
对事故现场和可能扩散区域内能够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乙炔、氢气等危险化学品和易燃可燃物体,能转移的立即转移,难以转移的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发生激烈反应或爆炸。
(七)现场供水
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降毒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十)输转倒罐
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烃泵倒罐、惰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罐等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十一)化学中和
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碳酸氢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
也可将泄漏的氯气导入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中,加入等容量的次氯酸钠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
(十二)浸泡水解
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氯钢瓶发生损坏或废旧钢瓶发生泄漏,
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氢氧化钙等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稀释降毒,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要严防流入河流、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空间,防止造成污染。
(十三)洗消处理
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
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①化学消毒法: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碱性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②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
③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
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四)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