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冷热疗法ppt课件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 姓名、床号,解释操作目 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 合作
•使用完毕,取下冰袋,协 助病人躺卧舒适,将袋内冰 水倒净,倒挂晾干后,吹气 夹紧袋口存放于阴凉处,布 套放入污衣袋内送洗。 •记录用冷部位皮肤情况、 时间、效果、病人的反应等 并签字
准备冰袋 核对解释
放置冰袋 观察疗效 整理记录
(三) 减 轻 组 织 的 肿 胀 和 疼 痛
用 从使减冷冷而神牙轻疗软后减经如痛法组对血轻末、临可织神管局稍烫床抑损经收部的伤用制伤末缩组敏的于细早稍渗织感疼减胞期的出内性痛轻活所压减的降和性迫少张低力 而而致减减的轻轻疼疼疼痛痛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冰帽、槽的使用—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修剪指甲、 洗手
病人准备
理解使用冰帽 的意义,知晓 正确的使用方 法及配合要点。
用物准备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一)冰袋的使用—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修剪指甲、 洗手
病人准备
理解使用冰袋 的意义,知晓 正确的使用方 法及配合要点。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主
要
第二节 冷疗技术
内 第三节 热疗技术
护理学基础课件-冷、热疗法

护理学基础课件-冷、热 疗法
• 冷、热疗法概述 • 冷疗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 • 热疗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 • 冷、热疗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 冷、热疗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冷、热疗法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冷、热疗法是指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 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 身,以达到消炎、止痛、退热和舒缓 肌肉痉挛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体温调节
冷敷疗法
在发热时使用冰袋等冷敷方法,可以降低体温,缓解高热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体温过低 。
热敷疗法
在寒冷环境下,使用热水袋等热敷方法可以提高体温,预防低体温症状。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05
冷、热疗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冷、热疗法的研发
新型冷疗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冷冻治疗设备正在被研发,如低温冷冻手术系统,能够实现精 确的冷冻治疗,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热的敏感度不同,应个体化调整热 疗方案。
注意与其他治疗配合
热疗法可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如药物 治疗、按摩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04
冷、热疗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疼痛缓解
冷敷疗法
使用冰袋、冷湿敷等手段,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减缓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减轻 疼痛感。适用于急性损伤、术后疼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
在使用冷、热疗法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冷或过热导致皮肤损伤。同时,对于过敏体质或特殊人 群,如孕妇、老年人等,需要谨慎使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02
冷疗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
局部冷疗法
冰袋法
将冰块装入冰袋中,扎紧袋口, 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在患处,每次 15-20分钟,每日2-3次。适用于 局部肿胀、疼痛等。
• 冷、热疗法概述 • 冷疗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 • 热疗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 • 冷、热疗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 冷、热疗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冷、热疗法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冷、热疗法是指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 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 身,以达到消炎、止痛、退热和舒缓 肌肉痉挛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体温调节
冷敷疗法
在发热时使用冰袋等冷敷方法,可以降低体温,缓解高热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体温过低 。
热敷疗法
在寒冷环境下,使用热水袋等热敷方法可以提高体温,预防低体温症状。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05
冷、热疗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冷、热疗法的研发
新型冷疗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冷冻治疗设备正在被研发,如低温冷冻手术系统,能够实现精 确的冷冻治疗,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热的敏感度不同,应个体化调整热 疗方案。
注意与其他治疗配合
热疗法可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如药物 治疗、按摩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04
冷、热疗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疼痛缓解
冷敷疗法
使用冰袋、冷湿敷等手段,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减缓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减轻 疼痛感。适用于急性损伤、术后疼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
在使用冷、热疗法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冷或过热导致皮肤损伤。同时,对于过敏体质或特殊人 群,如孕妇、老年人等,需要谨慎使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02
冷疗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
局部冷疗法
冰袋法
将冰块装入冰袋中,扎紧袋口, 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在患处,每次 15-20分钟,每日2-3次。适用于 局部肿胀、疼痛等。
冷热疗技术 ppt课件

第十七章 冷热疗技术
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1
本章重点难点
◇冷疗法的目的与禁忌证
重点 ◇热疗法的目的与禁忌证
◇乙醇拭浴技术 ◇冰袋、热水袋的使用
难点 ◇热湿敷技术
ppt课件
冷热疗技术2
定义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
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 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以改变机体各系 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目的。
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急性炎症 ·孕妇
其他
·金属移植物部位 ·恶性肿瘤
ppt课件
·麻痹、感觉异常者慎23用 冷热疗技术
四、热疗技术
干热法
湿热法
·热水袋的使用 ·烤灯的使用
·热湿敷法 ·热水坐浴法 ·温水浸泡法
ppt课件
冷热疗技2术4
热水袋的使用
目操的作:要点保:暖温、度解调痉节:、6镇0~痛7、0℃舒适
ppt课件
冷热疗技术9
冰袋、冰囊的放置
高热降温
鼻部冷敷
扁桃体摘除
ppt课件
冷热疗技1术0
冰袋、冰囊使用注意事项
·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 ·注意观察用冷部位血液循环状况。 ·掌握用冷时间。
ppt课件
冷热疗技1术1
化学冰袋的使用
目的 降温、镇痛、止血
·使用前将化学冰袋置于冰箱内吸冷4h 。
灌入热水:1/2~2/3满
ppt课件
冷热疗技2术5
热水袋使用注意事项
·经常巡视、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小儿、老年人、意识不清、麻醉未清醒、末梢循
环不良、感觉障碍病人,水温调节在50℃以内。 ·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min,保暖可持续使用。 ·炎症部位热敷,热水袋灌水1/3满。
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1
本章重点难点
◇冷疗法的目的与禁忌证
重点 ◇热疗法的目的与禁忌证
◇乙醇拭浴技术 ◇冰袋、热水袋的使用
难点 ◇热湿敷技术
ppt课件
冷热疗技术2
定义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
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 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以改变机体各系 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目的。
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急性炎症 ·孕妇
其他
·金属移植物部位 ·恶性肿瘤
ppt课件
·麻痹、感觉异常者慎23用 冷热疗技术
四、热疗技术
干热法
湿热法
·热水袋的使用 ·烤灯的使用
·热湿敷法 ·热水坐浴法 ·温水浸泡法
ppt课件
冷热疗技2术4
热水袋的使用
目操的作:要点保:暖温、度解调痉节:、6镇0~痛7、0℃舒适
ppt课件
冷热疗技术9
冰袋、冰囊的放置
高热降温
鼻部冷敷
扁桃体摘除
ppt课件
冷热疗技1术0
冰袋、冰囊使用注意事项
·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 ·注意观察用冷部位血液循环状况。 ·掌握用冷时间。
ppt课件
冷热疗技1术1
化学冰袋的使用
目的 降温、镇痛、止血
·使用前将化学冰袋置于冰箱内吸冷4h 。
灌入热水:1/2~2/3满
ppt课件
冷热疗技2术5
热水袋使用注意事项
·经常巡视、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小儿、老年人、意识不清、麻醉未清醒、末梢循
环不良、感觉障碍病人,水温调节在50℃以内。 ·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min,保暖可持续使用。 ·炎症部位热敷,热水袋灌水1/3满。
冷热疗法适应症及并并发症 PPT课件

冷疗法并发症
• 局部冻伤
• 发生原因:冰袋温度过低,持续冷敷时间过长
• 末梢血管循环不良
•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青紫,皮肤水肿,感觉麻木,僵硬,甚至是组织坏
死。
• 预防:用冷时间不宜过长,加强巡视,观察皮肤颜色变化。
选择末梢血运丰富的地方,不选择无脂肪保护的部位。枕后,耳廓,阴 囊 一旦发生局部冻伤,轻者给与局部保暖复温,重者遵医嘱对症治疗。
继 发 持. 续用冷或用热1h后,将出现短暂的与生 效 应 理效应相反的作用
• 时间适宜:20-30min/次 • 反复使用:中间休息1h
(一)目的
冷刺激 机体
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冷敏神经元兴奋
产热中枢兴奋性增强、散热中枢兴奋性降低,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量减少 止血、止痛、消炎、降温
㈠ 冷疗法的作用
生理效应
1.控制炎症扩细散胞代谢 2.减轻局部的需充氧血量和出血 3.减轻疼痛 血管 4.降低体温 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液黏稠度
血液流动
淋巴流动
结缔组织伸展性 神经传导速度
体温
生理效用应热
细胞增代加谢 需氧增量加 血管扩张 毛细增血加管通透性 血液降黏低稠度 血液增流快动 淋巴增流快动 结缔增组强织伸展性 神经增传快导速度 体温上升
热疗法并发症
• 原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烫伤
•
末梢循环不良,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昏迷患者易发生。
• 临床表现:热疗局部发红,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 预防及处理:热水袋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在60—70度之间。
•
热水袋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用烤灯时,应与照射部
•
位保持烫伤,因注意防止皮肤脱落,给予冰敷。遵医 嘱对症治疗。
冷热疗法PPT课件

知识准备
f. 时间:全程20 min。 g. 擦干皮肤,撤物,穿衣裤,撤热水袋。 h. 测温撤冰袋。 ②酒精擦浴 【原理】 酒精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同时因 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散热作用较强,降温效果好。 【禁忌】 血液病病人、新生儿及乙醇过敏者。 【用物】 25%~35%酒精200~300 mL(温度30 ℃),其他用物及实施步骤同温水擦浴。 2. 热疗法的应用 (1)热水袋
知识点精讲
冷疗的作用、影响因素、禁忌证和冷疗方法
(单选题)用冰槽防治脑水肿的低温疗法的机制是( )
A. 降低颅内压,防止呕吐 B. 降低脑组织代谢
C. 减轻头疼和头昏
D. 增加散热中枢的兴奋性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冷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单选题)乙醇拭浴禁擦胸、腹部是防止( )
A. 发生寒战 B. 体温骤降
知识准备
2. 热疗禁忌证 (1)面部危险三角区化脓感染时 (2)急腹症尚未明确诊断前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 h内) (5)其他 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急性炎症、皮肤疾病、孕妇腹部、感觉障碍、意识不清者。 四、 影响冷、热效应的因素 1. 方法 2. 部位 3. 时间 4. 面积 5. 环境温度 6. 个体差异
真题再现
简答题 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的因素有温度、面积、时间、方式、部位。 【解析】考查对影响冷疗的因素的理解。
人体哪些部位禁用冷疗? 【答案】禁忌部位:
枕后、耳郭、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心前区:用冷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足底:用冷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解析】考查对冷疗的禁忌证的理解,特别是对禁忌部位的内容的掌握。
《冷、热疗法》课件

注意使用时间
热疗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20-30 分钟左右。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热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热疗 法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注意禁忌症
对于某些疾病,如血栓、脉管炎等,热疗法 可能会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
04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冷、热疗法的优缺点比较
冷疗法
01Leabharlann 缺点: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氧、麻木和冻 伤等不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冷、热疗法》PPT 课件
目录
• 冷、热疗法的简介 • 冷疗法 • 热疗法 •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 冷、热疗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冷、热疗法的简介
冷、热疗法的定义
冷疗法
使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冰、冰水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短时间的冷刺激 ,以达到降温、止痛、止血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热疗法
使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热水、热毛巾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长时间的温 热刺激,以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生理机制
冷、热疗法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引 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反应,如血管收 缩或扩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 。
治疗机制
冷、热疗法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炎 消肿、促进组织再生等治疗作用,对 于一些轻微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2
冷疗法
冷疗法的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通过收缩血管,降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出血 。
冷疗法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温度
不要使用过冷的物品进行冷敷 ,以免造成局部冻伤。
注意时间
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建议每次15-20分钟,每天2-
热疗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20-30 分钟左右。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热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热疗 法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注意禁忌症
对于某些疾病,如血栓、脉管炎等,热疗法 可能会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
04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冷、热疗法的优缺点比较
冷疗法
01Leabharlann 缺点: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氧、麻木和冻 伤等不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冷、热疗法》PPT 课件
目录
• 冷、热疗法的简介 • 冷疗法 • 热疗法 •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 冷、热疗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冷、热疗法的简介
冷、热疗法的定义
冷疗法
使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冰、冰水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短时间的冷刺激 ,以达到降温、止痛、止血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热疗法
使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热水、热毛巾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长时间的温 热刺激,以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生理机制
冷、热疗法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引 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反应,如血管收 缩或扩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 。
治疗机制
冷、热疗法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炎 消肿、促进组织再生等治疗作用,对 于一些轻微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2
冷疗法
冷疗法的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通过收缩血管,降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出血 。
冷疗法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温度
不要使用过冷的物品进行冷敷 ,以免造成局部冻伤。
注意时间
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建议每次15-20分钟,每天2-
《冷热疗法讲》PPT课件

整理ppt
34
冰帽的使用
【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 注意:用冷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发生继 发效应。
维持肛温在33℃左右,不可低于30℃, 以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发生。
整理ppt
35
冷湿敷(冰水)
【目的】降温、止血、消炎、止痛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减少增 减少增 收缩扩 减少增 增加降 减慢增 减慢增 减弱增 减慢增 下降7 上
㈡ 热疗法的作用
生理效生应理效应
1.促进浅表炎症消散细胞细代胞谢代谢
和局限
需氧需量氧量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血管血管
3.缓解疼痛
毛细毛血细管血通管透通性透性 血液血黏液稠黏度稠度
4.保暖
血液血流液动流动
淋巴淋流巴动流动
一、冷疗法 目的
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 后、鼻出血等
2.减轻疼痛 -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
整理ppt
15
一、冷疗法
3.控制炎症扩散 -用于:炎症早期 4.降低体温(降温) - -用于:高热、中暑
整理ppt
16
整理ppt
38
冻伤的处理
❖ (1)一旦发生局部冻伤,即应停止冷敷,轻者给 予局部保暖复温,重者遵医嘱对症处理。
❖ 1)Ⅰ度冻伤保持创面干燥、保暖,数日可愈; ❖ 2)Ⅱ度冻伤可用冻伤药膏外敷后暴露,注意保暖,
严密观察局部创面的皮温、血运、色泽等变化。 ❖ 3)Ⅲ、Ⅳ度除局部创面处理外,还需全身给予抗
以促进散热 (6)取下热水袋,协助更换干净病员服。整理 床单元。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 39℃,取下冰袋
《冷热疗法的应用》课件

案例三:医疗领域的冷热疗法应用
总结词
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详细描述
介绍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如何使用冷热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如关节炎、扭伤等,并强调在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冷热疗法的应用
冷热疗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缓解疼痛
冷热疗法可以用于缓解 各种疼痛,如头痛、关
节痛、肌肉痛等。
减轻炎症
冷热疗法有助于减轻炎 症,如关节炎、痛风等
。
促进血液循环
冷热疗法可以促进血液 循环,有助于缓解疲劳 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缓解紧张情绪
冷热疗法可以帮助缓解 紧张情绪,有助于放松
身心。
05
案例分享
案例一:运动伤害的冷热疗法应用
总结词
运动伤害的快速恢复
详细描述
介绍在运动伤害发生后,如何使用冷热疗法进行快速恢复,包括冷敷和热敷的方法、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案例二:日常生活中的冷热疗法应用
总结词
缓解疲劳和疼痛
详细描述
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疼痛和疲劳,如何利用冷热疗法进行缓解,如颈部疼痛、腰痛、肌肉疲 劳等。
02
冷热疗法的分类
冷疗法
定义
作用机制
冷疗法是指利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 用于患处或特定部位,产生局部或全身的 生理效应,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通过降低组织的新陈代谢、收缩血管、减 缓神经传导速度等作用,达到消炎、消肿 、止痛等效果。
常用方法
冰敷、冰按摩、冰袋、冰水浸泡等。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炎症反应、局部肿 胀等。
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头痛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太阳穴 上,可以缓解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软组织扭伤或挫伤早期(24~48h内):用热 后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和肿胀。
.
冷、热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杨梦
.
冷疗法
一、适应症
(1)控制炎症扩散: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 流减少;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从而限 制炎症的扩散。常用于炎症的早期。
(2)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鼻出血和软组织损伤的早 期。
(3)减轻疼痛:冷疗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 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从而减轻 局部组织肿胀而缓解疼痛,常用于牙痛和烫伤。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用热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因此深部组织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3)缓解疼痛:用热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疼痛 阈值;消除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松弛肌肉、肌腱 和韧带组织,解除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4)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对用于危重、小儿、老年及末梢 循环不良病人的保暖。
(4)禁忌部位: ① 枕后、耳廓、阴囊等处:防止冻伤。 ② 心前区:防止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 ③ 腹部:防止腹泻。 .
热疗法 一、适应症
(l)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在炎症早 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 可促使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4)降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作用散热, 从而降低体温,常用于高热. 病人。
二、禁忌证
(1)组织破损及慢性炎症:用冷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 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营养不良,影响伤口愈合及炎症吸 收。
(2)局部血液循环明显不良:用冷可加重血液循环障 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3)冷过敏者:可导致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关 节疼痛等。
.
二、禁忌证 (1)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以防用热后疼痛缓解,
掩盖病情而贻误诊治。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该处血管丰富,与颅
内海绵窦相通,用热会使血管扩张,导致细菌和毒素 进人血循环,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 加脏器的血流量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加重出血。
.
冷、热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杨梦
.
冷疗法
一、适应症
(1)控制炎症扩散: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 流减少;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从而限 制炎症的扩散。常用于炎症的早期。
(2)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鼻出血和软组织损伤的早 期。
(3)减轻疼痛:冷疗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 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从而减轻 局部组织肿胀而缓解疼痛,常用于牙痛和烫伤。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用热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因此深部组织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3)缓解疼痛:用热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疼痛 阈值;消除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松弛肌肉、肌腱 和韧带组织,解除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4)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对用于危重、小儿、老年及末梢 循环不良病人的保暖。
(4)禁忌部位: ① 枕后、耳廓、阴囊等处:防止冻伤。 ② 心前区:防止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 ③ 腹部:防止腹泻。 .
热疗法 一、适应症
(l)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在炎症早 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 可促使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4)降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作用散热, 从而降低体温,常用于高热. 病人。
二、禁忌证
(1)组织破损及慢性炎症:用冷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 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营养不良,影响伤口愈合及炎症吸 收。
(2)局部血液循环明显不良:用冷可加重血液循环障 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3)冷过敏者:可导致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关 节疼痛等。
.
二、禁忌证 (1)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以防用热后疼痛缓解,
掩盖病情而贻误诊治。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该处血管丰富,与颅
内海绵窦相通,用热会使血管扩张,导致细菌和毒素 进人血循环,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 加脏器的血流量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