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间与现代时间名称对应表

合集下载

十二时辰对照表-生活类

十二时辰对照表-生活类

十二时辰对照表-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十二时辰的名称2、每个时辰对应的现代时间范围3、每个时辰适合进行的主要生活活动4、每个时辰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1、十二时辰概述11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12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子时(23:00 01:00)21 现代时间范围:23 点至凌晨 1 点。

22 生活活动:此时是胆经当令,宜睡眠养生,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胆汁的新陈代谢,让胆气得以生发。

23 特点与影响: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刻,睡眠质量对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3、丑时(01:00 03:00)31 现代时间范围:凌晨 1 点至 3 点。

32 生活活动:肝经当令,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以养肝血。

33 特点与影响:丑时是肝脏排毒和修复的最佳时段,如果此时未睡,容易导致肝火旺盛,影响身体健康。

4、寅时(03:00 05:00)41 现代时间范围:凌晨 3 点至 5 点。

42 生活活动:肺经当令,此时人体处于深度睡眠,有助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43 特点与影响:寅时是呼吸系统功能最强的时候,若睡眠不足,易出现呼吸不畅等问题。

5、卯时(05:00 07:00)51 现代时间范围:早上 5 点至 7 点。

52 生活活动:大肠经当令,适合起床排便,然后喝一杯温水,开始适度的晨练。

53 特点与影响:卯时是大肠蠕动最活跃的时间,有利于排出体内的废物。

6、辰时(07:00 09:00)61 现代时间范围:早上 7 点至 9 点。

62 生活活动:胃经当令,此时应吃早餐,为身体提供能量。

63 特点与影响:辰时是胃消化能力最强的时候,早餐的营养吸收效果最佳。

天干地支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通常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

同时,天干地支也可以用来表示年份和月份。

时为单位。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将古代的计时方法与现代时间进行对照。

每个时辰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不是严格规定的,因为古代的计时方法相对较为粗略,而且不同的文献和资料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计时方法与现代的计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日晷、水钟、燃香等简单的方法来计时,而现代则使用更为精确的机
械、电子等计时器来计时。

此外,古代的计时方法也存在着地区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计时方法和名称。

除了天干地支计时法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辰计时法等。

这些计时方法都是基于不同的需要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但它们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的重视和关注。

古代时辰对应时间

古代时辰对应时间

古代时辰对应时间古代时辰是指古代中国在24小时制中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的时间系统。

每个时辰对应两个现代小时,从子时到亥时,依次为:1.子时:23:00 - 01:002.丑时:01:00 - 03:003.寅时:03:00 - 05:004.卯时:05:00 - 07:005.辰时:07:00 - 09:006.巳时:09:00 - 11:007.午时:11:00 - 13:008.未时:13:00 - 15:009.申时:15:00 - 17:0010.酉时:17:00 - 19:0011.戌时:19:00 - 21:0012.亥时:21:00 - 23:00古代时辰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律。

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钟表和计时器,因此时辰对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古代时辰的含义和对应的时间进行详细介绍。

1. 子时(23:00 - 01:00)子时是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太阳下山后的时间。

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在此时休息,并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2. 丑时(01:00 - 03:00)丑时是子时之后的时辰,也是人们夜晚睡眠的深度阶段。

在这个时辰,人们进入深度睡眠,身体开始恢复疲劳。

3. 寅时(03:00 - 05:00)寅时是天亮前的时辰,也是人们睡眠结束、新一天开始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辰,很多人会起床并进行晨练,以准备迎接一天的工作。

4. 卯时(05:00 - 07:00)卯时是早晨的时辰,也是人们开始起床并进行日常活动的时间。

在这个时辰,很多人会进行早餐并准备出门。

5. 辰时(07:00 - 09:00)辰时是上午的时辰,也是工作、学习的最佳时间段。

在这个时辰,人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适合进行各种活动和工作。

6. 巳时(09:00 - 11:00)巳时是上午的后半段时间,在这个时辰,人们通常会进行一些必要的休息,以保持精力和注意力的集中。

古时时辰对照表

古时时辰对照表
申时
下午3点至5点
酉时
下午5点至7点
戌时
晚上7点至9点
亥时
晚上9点至11点
这个时辰对照表在古代用于确定特定时段的吉凶、祭祀、行事等活动。然而,现代社会已经普遍采用了24小时制的时间系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古代时辰对照表的情况并不常见。
古时时辰对照表
古代中国使用了一种称为"时辰"的时间单位,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以下是古代时辰对照表:
古代时辰
对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子时
夜晚11点至凌晨1点
丑时
凌晨1点至3点
寅时
凌晨3点至5点
卯时
早上5点至7点
辰时
早上7点至9点
巳时
上午9点至11点
午时
上午11点至中午1点
未时
中午1点至下午3点

时辰与北京时间对照表

时辰与北京时间对照表

时辰与北京时间对照表子时:23:00-00:59丑时:01:00-02:59寅时:03:00-04:59卯时:05:00-06:59辰时:07:00-08:59巳时:09:00-10:59午时:11:00-12:59未时:13:00-14:59申时:15:00-16:59酉时:17:00-18:59戌时:19:00-20:59亥时:21:00-22:59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传统中华日历不仅仅以日期为依据,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时辰在古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占卜、农业、医学等领域。

时辰的概念与北京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时辰与北京时间的对照表。

子时,即夜晚的第一个时辰,从晚上11点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两个时间段相对应。

丑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凌晨1点至3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凌晨1点至凌晨3点。

寅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凌晨3点至5点。

相应的北京时间为凌晨3点至凌晨5点。

卯时,为早晨的第一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早晨5点至7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早晨5点到7点。

辰时,为早晨的第二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早晨7点至9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早晨7点至9点。

巳时,为上午的第一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上午9点至11点。

相应的北京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

午时,为上午的第二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

未时,为下午的第一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下午1点至3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下午1点至下午3点。

申时,为下午的第二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下午3点至5点。

相应的北京时间为下午3点至下午5点。

酉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下午5点至7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下午5点到7点。

戌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晚上7点至9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晚上7点至9点。

古代时间24小时对照表

古代时间24小时对照表
古代时间24小时对照表
现代时间
古代时辰
古代时间
别名和描述
23:00-00:59
子时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01:00-02:59
丑时
鸡鸣
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03:00-04:59
寅时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猛。
05:00-06:59
卯时
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7:00-08:59
辰时
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09:00-10:59
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来自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11:00-12:59
19:00-20:59
戌时
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21:00-22:59
亥时
人定
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午时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13:00-14:59
未时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15:00-16:59
申时
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17:00-18:59
酉时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古代将⼀昼夜分为⼗⼆时⾠,⼦时是⼏点到⼏点?答案是B,23~1点。

⼦时⼜名⼦夜、中夜、夜半等。

古代⼈把⼀昼夜分为⼗⼆等份,每⼀等份称
为⼀个时⾠,共是⼗⼆个时⾠,其名称与对
应的现代时间简介如下:
1.夜半:⼜名⼦夜、中夜等,相当于晚上23时⾄凌晨1时。

2.鸡鸣:⼜名荒鸡,相当于凌晨1时⾄3时。

3.平旦:⼜称黎明、早晨、⽇旦等,即凌晨3时到5时。

4.⽇出:⼜名⽇始、破晓、旭⽇等,相当于早上5时⾄7时。

5.⾷时:⼜名早⾷,相当于上午7时⾄9时。

6.隅中:⼜名⽇禺,相当于上午9时⾄11时。

7.⽇中:⼜名⽇正、中午、正午等,相当于中午11时⾄13时。

8.⽇昳:⼜名⽇跌、⽇央等,相当于下午13时⾄15时。

9.晡时:⼜名⽇晡、⼣⾷,相当于下午15时⾄17时。

10.⽇⼊:⼜名⽇落、⽇沉、傍晚。

相当于下午17时⾄19时。

11.黄昏:⼜名⽇⼣、⽇暮、⽇晚。

相当于晚上19时⾄21时。

12.⼈定:⼜名定昏。

相当于晚上21时⾄23时。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映,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 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 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会魁”)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白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戌初
19时
上四刻
戌正
20时
下四刻
亥时
人定
21-23时
亥初
21时
上四刻
亥正
22时
下四刻
古代时间与现代时间名称对应表
古代时间与现代时间名称对应表
古代时辰
俗称
现今时间
时辰划分
现今时间
时刻划分
子时
夜半
23-1时
子初
23时
上四刻
子正
0时
下四刻
丑时
鸡鸣
1-3时
丑初
1时
上四刻
丑正
2时
下四刻
寅时
平旦
3-5时
寅初
3时
上四刻
寅正
4时
下四刻
卯时
日出
5-7时
卯初
5时
上四刻
卯正
6时
下四刻
辰时
食时
7-9时
辰初
7时
上四刻
辰正
8时
下四刻
巳时
隅中
9-11时
巳初
9时
上四刻
巳正
10时
下四刻
午时
日中
11-13时
午初
11时
上四刻
午正
12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四刻
未时
日昳
13-15时
未初
13时
上四刻
未正
14时
下四刻
申时
晡食
15-17时
申初
15时
上四刻
申正
16时
下四刻
酉时
日入
17-19时
酉初
17时
上四刻
酉正
18时
下四刻
戌时
黄昏
19-21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