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之强生并购大宝共34页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之强生并购大宝34页PPT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之强生并购大宝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课件

背后的思考
随着近些年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广告成本、管 理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整个行业的过度竞争,目前 整个日化行业进入“十面埋伏”的严冬,国内日化
行 业正进入“销量上升;销售额持平;利润下滑”的
悲 惨境遇。大宝只是国内日化行业江河日下的一个缩 影。在本土日化制造企业的最大集中地广东,这两 年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倒闭的日化公司比新开的公司 多,年平均消失50家企业。
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正在逐年拉 大,就整个市场的销售金额来看,国外品牌 占据的份额目前已经超过70%.80%的利润 也被国际品牌赚走了。对于本土一些竞争力 不强、价格便宜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能被 收购,也是一次重新获得市场的机遇。
并购方角度
成立于1887年的美国强生公司是世界上规模 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 护理产品公司之一,业务遍布全球57个国家 和地区。强生消费品部目前在中国拥有婴儿 护理产品系列、化妆品业务等。
“大宝啊,天天见”,当脍炙人口的广告名言还在 人们耳边回响的时候,大宝的身份已经演变成为 强生(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回想小护士、奥奇、 紫罗兰等曾经知名的民族品牌被国外品牌收购后, 最终都销声匿迹的结局,人们确实有理由为大宝 的未来担心——大宝,还能天天见吗?对于这种 担心,相关人士大多表示,“现在谁也说不好, 但大多数民族品牌在收购后不是被外资同类品牌 所取代,就是被‘雪藏’,最后淡出人们的视 野。”
公众股:16.58%
大宝职工持股会持有
资产结构
当时的挂牌公告显示,大宝经审计的资产 总额为6.45亿元,净资产4.59亿元;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76亿元,净利润 4100万元。
根据北京华荣建资产评估事务所以2006年 2月28日为基准日的评估报告,大宝资产总 额为24.26亿元,负债1.85亿元,所有者 权益为22.41亿元。
跨国并购案例及分析

一、强生收购大宝(一)公司简介一、美国强生强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据《》和《》97年发布的结果,市场价值指标评比名列全世界第20位,并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羡慕的公司之列,1999年全世界营业额达275亿美元。
目前强生在全世界57个国家成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约11万6千余名员工, 产品销售于175个国家和地域。
二、北京大宝化妆品北京大宝化妆品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厂(国家二级企业,北京市先进福利企业)成功进行股分制改造的结果。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2号,占地面积25,07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71平方米。
“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
其中,1985年—-1990年期间推出的速消眼角皱纹蜜、老年斑霜、眼袋霜、减肥霜、美乳霜、生发灵等产品在国内外长销不衰、享誉至今;1990年推出的SOD系列化妆品,是国内首家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英文简称SOD)看成化妆品原料生产的护肤品,具有养颜、防晒、增白的双重功效;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与SOD蜜一样众所周知,年均销量1400万瓶左右;1994年投入市场的MT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开辟了将金属硫蛋白(英文简称MT)这种物质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先河,加速了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内部的速度,避免皮肤老化作用加倍明显,开拓了化妆品原料应用的新领域;1996年,出产了将整枝东北人参放入产品的“人参香波、人参浴液体”,以特殊工艺精制而成,除洗浴作用外还具有排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2000年研制功的手足护理霜,采纳极易被皮肤吸收的水解蛋白为原料,配以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精制而成;2001年,该公司参考世界先进技术信息开发的物理防晒霜面世。
国际投资 强生并购大宝

强生并购大宝1、并购过程(1)强生并购大宝时间动态2006-08-01:强生拟购北京大宝协议已达成待审批2006-08-03:强生遇对手雅芳和上海家化参与竞购2006-08-17:北京大宝公司表态:并购不是卖厂2007-03-07:大宝23亿挂牌整体出售可能锁定外资2007-03-10:雅芳全球大重组为收购大宝留有余地2007-03-14:大宝转让条件苛刻众企业无缘海选2007-03-26:大宝挂牌出让截止联合利华参与竞价2007-03-27:挂牌信息撤下联合利华可能失利收购2007-04-07:传强生入主大宝 27日签订转让协议2007-04-08:强生摘牌遭大宝否认2007-04-09:强生秘密签约大宝老员工或回三露厂2007-04-09:大宝回应传闻:暂时不会公布结果2007-06-06:强生与大宝讨价还价收购案或将生变2007-06-08:联合利华出手开始与强生争夺2007-06-27:传强生退出对大宝竞购宝洁欲接手2007-09-29:大宝收购案花落强生静待商务部审批2007-11-22:强生23亿购大宝案昨在京秘密听证2007-11-23:强生23亿并购大宝首过堂2007-11-23:大宝案进听证阶段品牌是否保留未知2008-07-30:强生确认收购大宝仍将保留本土品牌(2)收购历程2006年7月,大宝向外界透露出售股权的意向,传闻强生将接盘其51%股权。
2007年2月27日,大宝在北交所正式挂牌,转让全部股权。
一个月挂牌期满后,征集到收购对象的大宝撤下出售信息,除强生外,联合利华、宝洁、雅芳等均被传有意收购。
2007年11月21日,商务部举行关于强生收购大宝的听证会,但商务部未明确表态。
2008-07-30:强生确认收购大宝,仍将保留本土品牌。
大宝转让的形式为股权整体转让,包括北京三露厂持有的83.42%国有股和大宝职工持股会持有的16.58%股份,挂牌价格23亿元,以现金支付。
2、案例分析(1)这次并购属于同一个产业的,是企业间的横向并购行为(2)此次并购的形式属于股权整体转让,支付的股权不得低于挂牌价而且一次性以现金支付,属于全资并购,强生购买了大宝的全部股权,让大宝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不再有其他股东。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PPT课件

再生枝节 宝洁欲购?
❖目前,宝洁在 护肤领域的优势主要在中高档市 场。宝洁如果真的收购大宝,依靠大宝品牌赚 钱肯定不是主要考虑原因,主要还是出于市场 战术方面的考虑。大宝目前在三、四线城市的 批发渠道非常强大,宝洁收购大宝的意义可能 在于借助大宝在这些地方的渠道推销宝洁自身 产品 。
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强生在全 球57个国家建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约 11万6千余名员工, 产品销售于175个国家和 地区。
❖ 强生一直试图进入中国的二三线市场, 虽然有婴儿系列和露得清品牌,但在化 妆品方面相对外行,只拥有中档价位的 露得清和可伶可俐。
❖ “可伶可俐”针对城市年轻一族,市场 占有率虽然不错,但发展已趋于成熟; 引进国内不久的露得清,针对年龄稍高 一些的年轻女性,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打 开市场局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并购方角度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是由北京市三露厂股份制改造而成,目前 占全国化妆品行业4%的市场份额,曾被看 作是民族化妆品品牌的一面旗帜;其化妆 品从1985年诞生至今,已在全国建立了 3000多个专柜,旗下“SOD蜜”、“日霜、 晚霜”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
❖ 强生和大宝的谈判已进入僵局,双方目前对 于收购价格一事有争议,而这种争议让北京 市国资委非常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利 华以“黑马”的形象走进了大宝的视线,开始与 强生争夺大宝。 ❖ 联合利华曾经目空一切,只把宝洁公司作 为唯一的竞争对手。但如今在强生、欧莱雅、 雅芳等洋巨头的大军压境之下,倍感生存压 力。“收购大宝,也就完成了其公司的高、中、 低三个档次的基本构架。
强生收购大宝案例分析资料

2可加长其个人护理品的链条。
3大宝的销售网络也可能成为另外一个考虑因 素。
大宝缘何走到这一步呢?
近看专家见解
★缺乏对产品生命周期变化加快的关注 ★缺乏国际化妆品巨头的品牌战略意识 ★固守低端定位,没有抓住我国城乡消费升级、 内需扩大的历史性机遇 ★强势品类大少,利润单薄 ★跨国公司的市场扩张和资金运作优势 ★对新产品新渠道推广的忽视
收购之后的大宝员工依然是原大宝母公司北京 三露厂的雇员,并继续服务于大宝品牌;没有获得 新公司工作职位或者不接受新公司工作职位的员工, 将继续作为三露厂的员工并获得三露厂的聘用等。
背后的思考
随着近些年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广告成本、管 理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整个行业的过度竞争,目前 整个日化行业进入“十面埋伏”的严冬,国内日化 行 业正进入“销量上升;销售额持平;利润下滑”的 悲 惨境遇。大宝只是国内日化行业江河日下的一个缩 影。在本土日化制造企业的最大集中地广东,这两 年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倒闭的日化公司比新开的公司 多,年平均消失50家企业。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1985年—-1990年期间推出的速消眼角皱纹蜜、老 年斑霜、眼袋霜、减肥霜、美乳霜、生发灵
★1990年推出的SOD系列化妆品
★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
★1994年投入市场的MT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开创了 将金属硫蛋白(英文简称MT)
★1996年,出产了将整枝东北人参放入产品的“人 参香波、人参浴液体”
融资方式
通过现金收购。强生凭23亿资金购买了大 宝100%的股份,获得了大宝的而所有权。 属于直接并购,因为早在2006年双方就曾 经准备打过协议。大宝决定转让一部分股 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转让成功。
强生收购大宝

并购方式及要求
大宝转让的形式为股权整体转让
融资方式
• 通过现金收购。强生凭23亿资金 购买了大宝100%的股份,获得了大 宝的而所有权。属于直接并购。
战略定位
强生一直试图进入中国的二三线市场,虽然 有婴儿系列和露得清品牌,但在化妆品方面 相对外行,只拥有中档价位的露得清和可伶 可俐。 “可伶可俐”针对城市年轻一族,市场占有率 虽 然不错,但发展已趋于成熟;引进国内不久 的露得清,针对年龄稍高一些的年轻女性, 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局面。
面对市场份额下滑与1亿多元的负债 , 自身的经营 不善
2、从强生看 ★,大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相当不 错 ★借道大宝,强生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 开拓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
★大宝的终端资源相当丰富
★强生是全资收购大宝,拥有了对于大宝 品牌及其他资源的绝对支配权,也就从根 本上避免了各种可能的问题纠纷
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生产同类产品的大宝,这种并 购实质上是资本在同一部门和产业内的 集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 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谢 谢
强生收购大宝战略分析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
大宝明天强生见
大宝简介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是由北京市三露厂股份制改造而成曾被 看作是民族化妆品品牌的一面旗帜
并购的契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从大宝本身看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大宝在润 肤品行业中市场份额为17.79%,远高于 其他竞争对手。但到了2005年,大宝在 整个中国化妆品7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 仅占到1%。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之强生并购大宝34页PPT

Hale Waihona Puke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Leabharlann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