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伤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

合集下载

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摘要:I.简介- 工伤保险的概念和作用- 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重要性II.赔偿项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停工留薪期工资- 生活护理费III.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与赔偿标准- 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IV.申请流程- 申请工伤保险赔偿的条件- 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V.结论- 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重要性- 工伤保险赔偿对工伤职工的意义正文:I.简介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物质帮助。

在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对于工伤职工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

II.赔偿项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北京工伤保险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等。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按照一定的标准支付的一次性赔偿金。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按照规定标准发放的一次性补助金。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规定标准发放的一次性补助金。

4.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按照原工资待遇发放的工资。

5.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在住院治疗期间,按照规定标准发放的生活护理费用。

III.赔偿标准北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进行划分,共分为十级。

不同等级的赔偿标准如下: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 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 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 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 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 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 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 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 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 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 个月的本人工资。

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一、引言工伤赔偿标准作为维护工人权益的重要法规,对工伤事故的赔偿金额进行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市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最新的调整。

本文将对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详细说明,以供参考。

二、工伤定义及认定工伤是指在劳动者从事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形。

工伤的认定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

三、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工伤赔偿项目包括伤残赔偿金、丧葬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期间工资和医疗费用等。

具体标准如下:1. 伤残赔偿金:根据劳动者伤残程度进行分级赔偿,分为一级至十级,每级对应不同的赔偿金额。

如一级伤残赔偿金为XXXX元,十级伤残赔偿金为XXXX元。

2. 丧葬费:适用于因工伤事故而死亡的劳动者家属,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赔偿,金额为XXXX元。

3. 住院伙食补助费:适用于因工伤住院治疗的劳动者,按每天XX元的标准进行赔偿。

4. 住院期间工资:适用于因工伤住院治疗的劳动者,按实际工资的x%x进行赔偿,最高不超过XXXX元。

5. 医疗费用:适用于因工伤住院治疗的劳动者,根据实际医疗费用进行赔偿。

具体费用的计算包括治疗费、药品费、康复费等。

四、工伤报告和赔偿申请流程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需立即向单位报告,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劳动者或其家属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和赔偿申请,相关部门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核和赔偿。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工伤认定申请表格2. 赔偿申请表格3. 医疗费用报销清单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伤: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形。

2. 伤残赔偿金:根据劳动者伤残程度进行分级赔偿的金钱补偿。

3. 丧葬费: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死亡时支付给劳动者家属的费用。

4. 住院伙食补助费:因工伤住院治疗期间支付给劳动者的伙食费用补偿。

5. 医疗费用:因工伤住院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

6.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以工资为报酬,从事劳动的人。

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北京最新工伤赔偿标准1. 引言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或职业病患者。

工伤赔偿标准是国家对于工伤事故的赔偿金额的规定,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2. 伤残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职工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北京市对工伤造成的伤残赔偿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补偿。

具体标准如下:一级伤残: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20倍。

二级伤残: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15倍。

三级伤残: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10倍。

四级伤残: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5倍。

五级伤残: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2倍。

六级伤残: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1倍。

3. 死亡赔偿标准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工伤案件,北京市也设立了相应的赔偿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死亡赔偿金:赔偿金为工伤医疗费的30倍。

,对于工伤造成的直系亲属(配偶、子女)或非直系亲属(父母、外祖父母)的抚养费及丧葬费也会进行相应的补偿。

4. 丧葬费补偿标准北京市根据《丧葬费支付办法》制定了丧葬费补偿标准,主要内容如下:死亡工伤的职工,按照月平均工资的15倍进行丧葬费补偿;死亡工伤的家属,按照月平均工资的10倍进行丧葬费补偿。

5. 医疗费补偿标准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工伤,北京市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医疗费用的补偿。

具体标准如下:工伤医疗费:按照医疗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进行全额报销。

6.北京市最新的工伤赔偿标准在伤残赔偿、死亡赔偿、丧葬费补偿和医疗费补偿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近年来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这进一步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提升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在工作中受到工伤的劳动者,可以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相应的赔偿申请,以获取应有的权益保障。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表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表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费用:根据职工实际医疗费用报销,一般按照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进行补偿,最高不超过职工实际费用的50%。

2. 工伤医疗期工资:工伤职工在医疗期间,如果因工作原因不能工作,按照其所在单位同职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100%支付。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对于因工致残的职工,根据残疾程度,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残疾程度鉴定标准根据职工残疾程度评定标准。

4. 生活护理费:对于因工致残的职工,根据其残疾程度,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标准根据职工残疾程度评定标准。

5. 家属抚恤金: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支付一次性家属抚恤金。

家属抚恤金按职工死亡前的月平均工资的16倍支付。

6. 丧葬费: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支付一定金额的丧葬费。

丧葬费标准根据地方政府的规定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大致的参考,具体的工伤赔偿标准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另外,工伤赔偿标准也可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而进行调整。

因此,具体的工伤赔偿标准应以实际执行的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伤残赔偿金、丧葬费、医疗费、工伤津贴、家属抚恤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 伤残赔偿金:根据工伤发生后导致的劳动能力的减损程度,进行赔偿。

北京市根据劳动能力的减损程度分为15级,分别
对应不同的赔偿金额。

- 一级伤残:伤残程度或者失能程度在1%以下,赔偿金额为5个月的工资。

- 十五级伤残:伤残程度或者失能程度为100%以上,赔偿金
额为期限工资。

- 其他伤残级别的具体赔偿金额介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

2. 丧葬费:如果工伤事故导致职工死亡,应当支付丧葬费。

丧葬费标准为职工一次就业所在单位前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

3. 医疗费:对于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医疗费用,职工享受免费医疗待遇。

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不全的部分,由单位承担。

4. 工伤津贴:对于因工伤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职工,应支付工伤津贴。

工伤津贴的发放标准是按照伤残程度和工资平均额来确定的。

5. 家属抚恤金:如果工伤事故导致职工死亡,其家属可以获得家属抚恤金。

家属抚恤金的标准为职工生前年度的平均月工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仅仅是北京市的工伤赔偿标准的概述,并且参考的资料可能存在更新较慢的情况。

具体的工伤赔偿金额还应以最新的法律法规或政府发布的规定为准。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

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在北京市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于发生工伤的劳动者提供的赔偿项目及标准。

以下将对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伤赔偿项目1. 医疗费:包括因工伤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根据医疗费用结算标准进行支付。

2. 工伤津贴:用于弥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按照被工伤保险草案中规定的标准进行支付,即在伤残等级范围内1-10级,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高于职工退休年龄前12个月的本人工资的60%。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对于经劳动能力鉴定达到一定程度的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草案中规定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进行支付。

4. 生活护理费:对于重度伤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提供由受益人进行护理的,可以按照生活护理费的标准进行支付。

5.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于支付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根据鉴定机构的规定进行支付。

6. 丧葬费:根据被保险人死亡的原因以及规定的标准进行支付。

7. 职业培训费:用于帮助工伤职工进行职业培训的费用,按照标准进行支付。

8. 假肢、矫形器具费:用于支付工伤职工购买假肢、矫形器具的费用,按照标准进行支付。

9. 交通伙食补助费:对于因治疗需要就医而产生的交通费、伙食补助费,根据规定进行支付。

二、工伤赔偿标准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并对北京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具体标准如下:1. 医疗费:工伤医疗费用按照治疗项目和费用明细进行结算,根据医疗费用结算标准确定支付金额。

2. 工伤津贴:按照伤残等级确定津贴标准,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高于职工退休年龄前12个月的本人工资的60%。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补助金标准,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生活护理费:根据受益人护理工作的时间和费用,按照生活护理费的标准进行支付。

5. 劳动能力鉴定费: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规定进行支付。

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

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

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北京市工伤保险是一项保障员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罹患职业病时获得相应待遇的保险制度。

保险待遇赔偿标准是指根据保险条款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系列待遇和赔偿额度。

下面将从北京市工伤保险的基本情况、伤残等级与赔偿额度、医疗费用报销以及护理费等四个方面,阐述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

一、北京市工伤保险的基本情况北京市工伤保险是由社会保险基金提供资金支持,由北京市保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全市参加工伤保险的参保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员工、农民工及个体工商户。

工伤保险的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包括伤残津贴、医疗费用报销、护理费等。

二、伤残等级与赔偿额度根据北京市工伤保险相关规定,伤残等级与赔偿额度的计算是根据国家和地方工伤保险费率、住院伙食补助费及误工费来计算的。

其中,伤残等级分为10级,赔偿额度也相应不同。

1. 当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时,赔偿标准为100万元;2. 当伤残等级为五级时,赔偿标准为80万元;3. 当伤残等级为六级时,赔偿标准为65万元;4. 当伤残等级为七级时,赔偿标准为50万元;5. 当伤残等级为八级时,赔偿标准为35万元;6. 当伤残等级为九级时,赔偿标准为20万元;7. 当伤残等级为十级时,赔偿标准为10万元。

三、医疗费用报销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在治疗期间,所需的医疗费用可以进行报销。

报销金额是根据医疗费用清单和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计算的。

参保人员在治疗期间,可以直接去工伤医院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其他医疗机构,费用会根据规定进行报销。

参保人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保部门提供相关医疗费用报销申请的材料,如医院发票、医疗费用清单等。

四、护理费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因工伤或罹患职业病需要护理时,可以申请护理费。

护理费的标准根据参保人员的伤残等级和护理时间来确定。

护理费的计算是以每月护理费标准、护理时间以及个人伤残等级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的一些基本情况。

北京工伤赔偿规章制度最新

北京工伤赔偿规章制度最新

北京工伤赔偿规章制度最新一、总则北京市工伤赔偿规章制度作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规,在北京市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约束力。

依法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等原因受到伤害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二、适用范围北京市工伤赔偿规章制度适用于在北京市工作的企业职工、农民工以及其他劳动者。

对于因工作所致的事故或疾病导致的身体伤害,均可依据本制度进行赔偿和补偿。

三、赔偿标准1. 医疗费用:职工因工作事故或职业病需要治疗的医疗费用,按照相关政策进行报销或补偿。

包括住院治疗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

2. 工伤医疗津贴:职工在治疗期间因伤病不能正常工作,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领取工伤医疗津贴。

3. 一次性伤残赔偿金:对于发生工伤导致一定程度的残疾的职工,可按照残疾程度和工资等因素确定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4. 精神损害赔偿金:对于因工伤导致精神损害的职工,可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金。

5. 死亡赔偿金:对于因工作事故导致身故或者因职业病致死的职工,其家属可以获得死亡赔偿金。

6. 护理费用:对于因伤残或疾病需要专门护理的职工,可获得护理费用的补偿。

四、赔偿程序1. 报告和认定:职工发生工伤或者职业病,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用人单位出具工伤鉴定书交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认定。

2. 医疗救治:职工在获得工伤认定后,根据需要接受医疗救治,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

3. 伤残评定:对于发生伤残的职工,应当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伤残评定,以确定伤残程度和赔偿标准。

4. 赔偿支付:一旦确定赔偿金额,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支付赔偿款项给职工或其家属,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障。

五、责任追究用人单位对于因违规或者管理不善导致的工伤事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追究责任。

六、法律保障北京市工伤赔偿规章制度坚持以法治为基础,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工伤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北京市工伤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一、医疗费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1、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2、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三、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待遇)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四、护理费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五、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第一情况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种情况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河南省规定:支付本人16个月、14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56个月、46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三种况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河南省规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6—1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七级12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6个月。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6—3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七级36个月,八级26个月,九级16个月,十级6个月。

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4年以上、不足5年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全额的80%支付;依此类推每减少1年递减20%。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按10%支付。

对于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工伤人员,用人单位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其工伤医疗费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五、因工死亡赔偿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职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54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对属于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工亡者,按60个月发给。

4、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5、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七、非法用工伤亡赔偿1、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2、劳动能力鉴定按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者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3、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4、伤残的一次性赔偿金按以下标准支付: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5、死亡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按赔偿基数的1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

6、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八、其他情形1、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3、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三)拒绝治疗的;(四)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4、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5、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6、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7、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8、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9、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根据规定应当享受伤残津贴的,按照新认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

10、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北京市工伤医疗机构名单2012年01月09日医院代码医院名称011100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01110002中日友好医院0111000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01110004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01110008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1151004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医疗中心02110001北京积水潭医院0211000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0211000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02110013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031100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03110002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市第四医院)031550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041100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04110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04110013北京市健宫医院0415100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051100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05110006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05110007煤炭总医院05110009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5154001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06110001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06110002北京丰台医院0611000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06110005北京航天总医院(丰台区东高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6110017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06155001北京博爱医院0711000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07110003清华大学玉泉医院07110004北京市石景山医院07110006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北京市西山医院、北京康复中心)07110009首钢矿山医院081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0811001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081100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一医院08110013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08110014北京市海淀医院(海淀区紫竹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811002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08154001北京老年医院09110001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09110002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09110003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王平医院0911000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石龙医院09110006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门矿医院09110007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大台医院09110008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医院09110009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木城涧医院11110001北京燕化医院11110002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11110003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11111002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万佛堂医院11111003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长沟峪医院11111004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大安山医院11151001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12110001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12110002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13110001北京市顺义区医院13151001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13155001北京市潮白河骨伤科医院14110001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4110019北京小汤山医院14110023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24110001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4110003北京市大兴区红星医院24154001北京市大兴区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26110001北京市平谷区医院26110003北京市平谷岳协医院26151001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27110001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27110002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医院27151001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28110001北京市密云县医院28110002密云县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151001北京市密云县中医院29110001北京市延庆县医院29110002延庆县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延庆县第二医院)50811000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心医院(721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