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遭歧视的经历.doc

合集下载

澳洲留学两大困难-语言障碍和文化背景差异

澳洲留学两大困难-语言障碍和文化背景差异

一方面,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经济发达,移民色彩浓厚,由于人口相对稀少,生活条件比较舒适。

与之结合较高的教育质量,政府本身又极重视保护国际学生的利益,等等。

这些诸多优势,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中国广大学生及家长青睐的留学目的国之一。

而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一般来说,集中的区域已不仅局限于几所城市,分布情况呈现了慢慢扩散的趋势。

在学历层次上,过去读研究生的学历比例较大,读中学的学生人数较多,以现在状况,在原来层次的基础上,则倾向于本科、职业技术类培训课程的学生大幅增长。

这也为澳大利亚丰富原有国际课程、不断改善教学体制提出了更优质的要求。

不难看出,根据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学历层次比例,目前申请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中,包括了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和大学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不考虑占比例比较大的申澳研究生,可以判断,其他学生的年龄普遍处于中低龄,而初中毕业生,毋庸质疑,属于低龄留学群体。

那么,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及留学群体,在出国留学澳大利亚之前,除了为成功通过签证进行充足准备外,由于个人条件及留学年龄群体参差不齐,在前往澳大利亚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中低龄留学生群体在留学目的国的生活适应状况。

86留学专家介绍,近几年来,在澳大利亚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常见问题,普遍反映为语言障碍和文化背景差异。

总体上,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总体上在学习方面,是公认的勤勉好学、聪明用功。

但是到了留学目的国之后,语言方面仍是一个难关。

再有,就是东西方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固有思维惯性及生活方式上的泾渭,最终导致大部分中低龄留学生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缺乏沟通交流等诸多问题,难以迅速融入留学目的国。

这也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在顺利通过赴澳签证后,十分困扰的问题之一。

自然的,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直接导致学生的不解、并成为其向我诉苦的首要“罪状”。

其次,再与学生家长做沟通中,我进一步得知,学生还存在其他问题,他对这些问题索性采取了直接向家长“告状”的方式,但是话说回来,我能够理解,学生家长这种担忧远在异国子女而不断向老师及留学院校施压的种种甚至有时是不理智的行为。

你为什么对于留学澳洲会后悔

你为什么对于留学澳洲会后悔

你为什么对于留学澳洲会后悔
关于你为什么对于留学澳洲会后悔
前几天义无反顾的交了中介费,不想再来回矛盾了.间隔不过三天我就后悔了.
很早以前,将澳洲的移民想的很美好,经常海市蜃楼的幻想一番,放弃了去英国,对自己说:英国的教育是比澳洲优秀,但在澳洲可以移民,这样可以免签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其实对前途更为有利,就业面更为广泛.没想到......就在这三天我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网上看了不止一篇文章揭示了澳洲前5名的'学校能进英国前50名的都不错了,狂受打击.因为我准备去的学校连澳洲前5名的学校都进不了,是南澳大学-------三星级的.因为现在决定一定要移民,为此我放弃英国良好的教育,但随着移民分数的提高,不可以保证在澳洲读完研究生就一定可以移成民,保险起见,我选择了学习两年以上有偏远地区加分的南澳,而会计是60分的职业,据我的那个中介讲读会计是所有行业中最最容易通过评审的专业,而在南澳的三所大学当中南澳大学的商学院好像是最好的,最后锁定目标------南澳大学会计系.其实我想读的是物流或者人资,只是中介告诉我这两个移民的希望微乎其微,放弃了.
昨天收到一位好友的e-mail,在这以前以为只要有澳洲护照可以不限时间的在几乎所有国家长待下去,我又错了,限时三个月,也就是说要去别的国家还是要签证的,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比中国护照容易签,安慰自己一下,我本身酷爱旅行,三个月时间待一个国想参与相关问题讨论,请访问TIGTAG论坛或者点击这里直接进入家还是够的.毕竟环游全世界是我的一个梦想.。

我所做的一切牺牲也不知道值不值得,几天来晚上睡不着觉,一直在想这样做会不会后悔,我今年22了,读两年研究生,申请移民将近一年,还有在定居两年,27------不知道对于一个女人算不算很老.我人生的漂泊也许会注定爱情的飘渺。

教育部赴澳警示案例(2篇)

教育部赴澳警示案例(2篇)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澳大利亚留学。

澳大利亚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了众多学子。

然而,在留学热潮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学术诚信缺失、生活困境、安全风险等。

为此,教育部赴澳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警示,以期提高我国留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案例背景2019年,教育部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

调研期间,教育部工作人员深入澳大利亚各高校、社区和留学生群体,了解我国留学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调研过程中,教育部发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现将其中几个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案例一:学术诚信缺失案例简介:小张(化名)是一名我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由于平时学习较为轻松,小张产生了抄袭他人论文的念头。

在成功抄袭了一篇论文后,小张逐渐沉迷于这种“捷径”,以至于在后来的论文写作中,几乎全部抄袭他人成果。

最终,在论文答辩时,小张的抄袭行为被导师发现,并被学校开除学籍。

警示:学术诚信是每位留学生的底线,抄袭、剽窃等行为严重违反学术规范,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我国留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我国留学生的良好形象。

三、案例二:生活困境案例简介:小李(化名)是一名我国女留学生,在澳大利亚某城市留学。

由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小李在租房、购物等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

此外,小李在语言交流方面也存在障碍,导致她在生活中时常感到无助。

在极度孤独和绝望中,小李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警示:留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独立处理生活琐事。

同时,要积极融入当地生活,拓展社交圈,避免孤独感和无助感。

如有困难,应及时寻求学校、领事馆或亲友的帮助。

四、案例三:安全风险案例简介:小王(化名)是一名我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某城市留学。

一天晚上,小王独自外出散步,途中遭遇抢劫。

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小王财物被盗,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澳洲留学打工需谨慎众多非法雇主压迫留学生

澳洲留学打工需谨慎众多非法雇主压迫留学生

澳洲留学打工需谨慎众多非法雇主压迫留学生近日,澳洲留学打工需谨慎,众多非法雇主压迫留学生。

今天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这件事的始末吧!据澳洲网报道,在澳洲,留学生及其他年轻海外劳工成为很多涉及实习以及其他以积累工作经验为由剥削案件的受害主体。

无良雇主抓住年轻人急着找工作的心理,利用非法实习生项目,雇佣廉价劳动力。

对于此类现象,澳洲公平工作专员发布警告,提醒留学生与教育机构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实习或其他求职骗局。

利用实习生项目剥削员工澳洲论坛1月25日报道,在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求职欺诈案件中,很多雇主都提到了可帮助应聘者积累工作经验,甚至一些工作机会还是学校等教育机构牵头的,然而,一旦留学生或其他海外劳工正式上岗,他们往往就会沦为雇主剥削的对象。

在一个案例中,一家寿司店的经营者和一名会计因参与一个实习生项目剥削员工,被处以近20万元罚款。

联邦上诉法院(Federal Circuit Court)获悉,这家位于Wollongong南部的寿司店涉嫌存在剥削员工的行为。

3名年龄在20岁至21岁的韩国女店员被克扣了总计5.1025万元薪水。

这些女店员均来自韩国,持417打工度假签证来到澳洲。

根据寿司店经营者提供的所谓实习协议,这些店员的平均时薪为12至13.5元,每人每周工作4至6天,每周工作时长超过38小时。

不过,这份实习协议并不合法,而且寿司店提供的实习机会并不属于学校实习任务的一部分,因而这几名店员实际上属于雇员,并非实习生。

根据法律,他们的合法时薪为16.67至18.99元,加班费为每小时23至47元。

以积累经验为由不给酬劳公平工作专员还发现,一些无良雇主还会以积累工作经验为幌子实施剥削。

在发生于布里斯班的一个案例中,一家劳工雇佣公司正面临法院指控,因该公司涉嫌通过一项非法的无偿积累工作经验项目,克扣10名员工超过1.4万元薪水。

据悉,这家劳工雇佣公司涉嫌介绍这10名员工,其中两人仅19岁,到该公司的3个客户处工作,工作时长为3至26天不等,但没有给这些员工任何报酬。

澳洲留学中国学生的打工辛酸经历

澳洲留学中国学生的打工辛酸经历

澳洲留学中国学生的打工辛酸经历去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可中国学生在澳洲的就业率就没那么高了。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根据澳洲权威机构的统计,中国移民在澳洲的失业率在16%左右,而且即使在澳洲找到工作,也未必是合适的工作。

对于留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学生小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她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在澳大利亚卧龙刚大学电脑硕士课程毕业之后,为了找到一个相关的工作,五个月来,她查遍了所有的报纸和网络上的广告,发送了大量的电子邮件,传真,打了无数的电话,跑了许多的地方,但是却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于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得到几个。

不得已,她又来到餐馆端盘子。

像她这样的中国留学生在澳洲非常多,而大量类似的“海带”觉得在澳洲非常没有前途,纷纷打道回国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小周彻底改变了,她居然很快找到了合适自己的电脑工作,而且年薪近6万澳元。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采取了新的寻找工作的方法。

起初她找工作的方法和绝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是看最新的招聘广告,然后就是根据广告的要求邮寄简历,或大送电子邮件,或直接打电话。

她发出的近720多次简历,居然有680多次左右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少数有回音的(不到30次),也是千篇一律地表示抱歉说,空缺已经没有了。

偶尔有面试的机会(不到14个),竞争对手少的也有七八个,多的更是几十人,甚至于上百人来竞争一个空缺。

不过她采取了新的方法之后,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她根据专业人士的提示,把过去曾经发送求职简历的公司做了一个整理,向那些没有给她任何回信的公司又发送了第二封求职信。

信中她只是非常简单地说明了她曾经在什么时候发过求职的简历到公司,她现在对这个工作还是非常有兴趣,如果有空缺,她还是愿意来从事这个工作。

几天之后,她居然受到了三十多封反馈信。

这些信虽然没有明确给她空缺,但都表示如果有空缺的话,会马上通知她。

对此,她又按照专业人士的指示,发出感谢的回信;同时对于没有任何反馈的公司发出第三封类似的求职信函。

浅论中国种族歧视问题

浅论中国种族歧视问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期中作业题目:浅论中国种族歧视问题*名:***学号: **********院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年级:2012级任课教师:***完成日期:2013年5月26日浅论中国种族歧视问题内容提要:种族歧视是一个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民族问题,但是好多人都不理解甚至是不知道什么是种族歧视,更不用说如何正确的对待和解决这一问题了。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并会在文末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种族歧视自信自强种族歧视,中国人一向以为是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比如美国的黑人问题、当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现今印度尼西亚种族大屠杀以及在世界各地常见的种族压迫,甚至还包括“渊源流长”的印度种姓制度等。

不久前的李文和案,有不少人把它归结于西方人根深蒂固的对中国对东方人的种族歧视。

有人干脆把此案称为“种族审判”。

当然,现在的结果是李文和获得了释放--这是美国法庭作出的判决。

美国的政府部门输了这场官司。

所以是不是“种族审判”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在美国只有司法部门有权“审判”,任何行政部门的处罚都算不上是“审判”。

但是,法律虽然可以对处于弱势的少数族裔作出比较公平有利的判决,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白人在心理上的那种优越感。

一位曾去美国访问讲学的工程师告诉过笔者一件事:在美国时,他幕名拜访了一位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此公乃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生物力学”创始人。

在美国已经待了半个世纪。

这位科学大家在言谈间流露出对祖国的无限向往,并表示出即使如他这样地位成就的华裔仍免不了遭“歧视”的困惑,当然这种异样的感觉很少是有形的,更多的是无形的心理上的。

听完以后,我们很是感慨、唏嘘了一阵。

新华社有一则新闻是这样的:在去年的某一天,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宪法研究的教授徐高同家人在燕莎购物后到东花园休息,准备在某饭店吃晚餐。

但不久却被该饭店的两名保安轰出花园。

第二天,徐高向该饭店投诉。

澳洲留学生自述:天黑后出门被抢算你倒霉

澳洲留学生自述:天黑后出门被抢算你倒霉

澳洲留学生自述:天黑后出门被抢算你倒霉据中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一年发生50多起留学生死亡案例,其中约一半受害者为印度人,第二大受害群则为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

而每年,中国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人数超过12万,并且,还有源源不断地学生,正在准备去澳大利亚留学。

澳洲媒体从业者:这类事件在澳大利亚一直不断"天黑以后就不要出门,出门被抢算你倒霉。

"从澳洲留学回来刚一年的李小姐对澳洲会发生这么多起留学生死亡事件,一点都不震惊,因为在澳洲天黑以后不出门基本上已经是一种"潜规则"。

去年,初到澳洲不久的李小姐就因为不了解这条潜规则,晚上7点多跟一个女同学在去超市的路上被抢劫了。

"一个黑人把我的包硬生生从肩上夺下来,迅速跑掉。

"澳大利亚媒体从业者孙正刚说,他们往往是最迅速了解事件核心的媒体,关于澳大利亚留学生的安全问题的报道他们过去做过很多,这类事件在澳大利亚一直不断,情况比较复杂。

有澳洲治安的问题,也有是留学生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留学生晚上单独行动,有的是穿着打扮易引起注意让人起歹心。

同时,这种刑事案件也是分地域的,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如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这样的地方案件就相对较少,而那些相对偏僻麦考瑞等就会较多。

留学中介:你说的是南非吧?当留学中介咨询顾问范女士听记者讲完新闻和李小姐的事情后,半开玩笑地反问:"你说的是南非吧?"她非常肯定澳大利亚是安全的,还肯定地告诉记者,就目前为止他们没有接到过任何出国学生的安全投诉。

"每个国家都不能说绝对地安全,你说中国乱吗?"遭抢留学生:再也不敢晚上出门在包被抢后,李小姐又经常听到这样那样的恶性事件,再也不敢晚上出门,每次走路都对身后特别留意,总会感觉有人在跟踪自己,以至回国以后这种后遗症依然阴霾不散。

"男的也会被强奸,就在学校旁边。

留学新西兰被拒 重选澳洲留学闪电获签.doc

留学新西兰被拒 重选澳洲留学闪电获签.doc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我留学新西兰被拒重选澳洲留学闪电获签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前来申请,那么如何才能成功申请理想的学校呢?下面,我就分享伯乐留学的一位同学成功申请的案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申请人情况】姓名:F同学学历:初中毕业GPA成绩:85语言成绩:无【录取情况】录取院校:阿德莱德大学附属中学University Senior College at Adelaide University此中学隶属于澳洲八大名校之一,世界综合排名第104名的阿德莱德大学录取专业:中学11年级签约时间:2014年2月【案例背景】F同学是国内2013年应届初中毕业生,打算2014年1月去新西兰读11年级(新西兰中学一共13个年级),因为自己的舅舅定居在新西兰,因此所有新西兰留学事宜都是舅舅一手帮忙办理的,但最终由于缺乏经验导致签证资金不足而拒签。

学生家长是在2014年1月初孩子新西兰拒签后找到伯乐留学澳新部主管张老师咨询的,当时孩子得知自己新西兰拒签后,心情十分低落,几度不想再学习了,信心极度受挫,家长非常担心,甚至帮学生联系了心理医生。

伯乐留学澳洲申请专家张老师详细了解了学生被拒签的情况,耐心为学生和家长讲解方案,学生和家长被张老师的专业和敬业所感动,并当即决定由张老师代为办理澳洲留学事宜。

最终仅用了一周就帮学生顺利拿到阿德莱德大学附属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帮学生争取时间,在拿到offer后第一时间递交了电子签证,并帮助学生和家长做了详细的签证电话调查培训。

递签后在伯乐留学澳洲申请专家和与澳洲移民局的反复沟通,终于在两周内帮学生拿到了澳洲签证!学生和家长当得知获签时,潸然泪下,不禁喜极而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洲留学遭歧视的经历
上周,在Woden巴士转运站发生的一起围攻殴打中国留学生事件,造成3名中国中学生受伤,另有一名大约17岁的男孩受伤住院。

下面就来说说澳洲留遭歧视的经历。

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CT)教育厅长贝利(Yvette
Berry)表示,她非常担心Woden的袭击事件,但表示这是一起“孤立的事件”,并说有关学生已经接受了心理辅导。

警方表示,这次袭击并非出于种族动机,已经有两名肇事者被捕。

但受害者的朋友们却说,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保证说他们是安全的,但他们继续在Woden遭到骚扰。

在接受采访时,两名中国留学生谈到,此前曾在Westfield
Woden遭到一群青少年尾随的经历时,明显在瑟瑟发抖。

一名学生说:“他们跟着我们进来,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一直在喊叫。

两名学生说,这帮人骚扰了他们好一段时间,并且经常要他们“回中国去”。

“他们会问我们要2块钱,我们通常会给,但之后变成要20块,不断升级,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多名学生称,他们也在巴士转运站遭到性骚扰。

有人说:“他们会不断问你的电话号码,在你下车后尾随你。

他们还会说脏话。

”一名学生说,“今天早上,他们就尾随了我,而且走到离我很近的地方,我马上跑掉了。

”、“这太可怕了,我在这里感觉很不舒服。


当地华人小区成员陈多拉(音译,Dora
Chen)表示,华社非常担心这些孩子。

在Woden攻击事件发生之后,志愿者开始通过小区的社交媒体页面,为学生提供免费搭车上下学的帮助。

“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的解决方案。

”陈女士说,他们很害怕,他们感觉自己被盯上了。

上周,中国留学生们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对Woden袭击事件发出警告,并分享了自身在堪培拉遭到欺凌和骚扰的故事。

此外,中国留学生们还发起了一份请愿书,呼吁进一步保护国际学生,已经吸引了近4000个签名。

请愿书说:“学生经常在堪培拉Woden购物中心附近,被当地的青少年欺凌者挑衅、恐吓、包围,甚至殴打。

虽然这些案件都已向警方报案,但是这些恶霸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违法活动,国际学生依然经常遭到袭击。


好几名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和堪培拉大学(University of Canberra)的中国留学生也表示,他们在澳大利亚首都的生活中,确实受到过骚扰。

一名女生说,去年她曾经向从前就读的中学报告过,自己在开往Westfield
Belconnen的一辆公共汽车上遭到袭击的事件,但却没有获得任何回应。

中国驻堪培拉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对发生在堪培拉Woden区的中国留学生被围攻殴打事件高度重视,并敦促澳大利亚“及时调查、公正处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在澳中国留学生安全和合法权益”。

大使馆亦表示会密切关注案件进展。

日前,堪培拉华人和澳华会(ACT Chinese Australians
Association)警告:“堪培拉已经不再是留学生的安全之地”。

该协会在事件发生后会见了警方与ACT政府,讨论留学生的安全问题。

随着对Woden袭击事件的调查继续进行,警方开始对堪培拉的公交系统进行巡逻。

上周,袭击受害者及其澳大利亚监护人参加了一个讲习班,听取教育主管部门及ACT警方关于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介绍。

但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还是没有安全感。

很多学生都很迷茫,担心倘若被卷入暴力事件,哪怕他们只是自卫,不知会对他们的签证造成什么影响。

国际教育是堪培拉最大的出口,有超过19000名外国学生在此生活,其中许多来自中国。

虽然大多数学生表示宾至如归,但有些人对堪培拉作为澳大利亚最安全城市的声誉,提出了质疑。

一名学生说:“我们需要帮助,我热爱堪培拉,我希望堪培拉可以更好。


ACT议员李(Elizabeth
Lee)表示,她对Woden的暴力事件感到震惊,但堪培拉是一个珍视多样性的包容性小区。

她说:“我不时会听到种族主义动机的袭击案报告,幸亏大多数都是口头侮辱,没有造成身体伤害。

话虽如此,但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都是不可接受的。


今年8月,一名专门针对堪培拉高校亚裔学生进行暴力抢劫的男子认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