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系数_比热容_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递热量

合集下载

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区别

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区别

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区别热传导和热对流是热量传递中常见的两种方式。

虽然它们都是热量传递的方式,但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传导和热对流的特点和区别。

1. 热传导热传导是一种热量通过固体或液体的直接传递方式。

在热传导中,热量通过固体或液体内部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

这种传递方式不需要介质(液体或气体)的移动,因此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热传导的特点是传热速度相对较慢,传热的距离较短。

这是由于热传导受到了介质密度、导热系数和温度差的影响。

导热系数越大,传热速度越快。

温度差越大,传热速度越快。

热传导的传热速度符合傅里叶定律,即传热速度与导热系数、温度差和传热距离成正比。

2. 热对流热对流是一种热量传递方式,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对流传递热量。

在热对流中,热传递依赖于流体的流动,流体的流动将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热对流的特点是传热速度较快,传热的距离较大。

这是由于流体的流动可以导致热量的有效传递。

热对流的传热速度受到流体流动速度、流体的物性和流体的流动形式(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的影响。

流体流动速度越大,传热速度越快。

流体的物性(如热导率、比热容等)越大,传热速度越快。

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的流动形式也会影响传热速度。

3. 区别热传导和热对流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传热方式和传热特点上。

热传导是通过固体或液体内部相互作用传递热量,传热方式在介质内部进行。

热对流则是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传热方式在介质外部进行。

这就决定了两者传热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差异。

热传导的传热速度较慢、传热距离较短,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热对流的传热速度较快、传热距离较大,适用于液体和气体介质。

在传热速度上,热对流通常比热传导快。

同时,热对流还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条件来调节传热速度,而热传导则无法进行调节。

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热传导和热对流经常同时存在。

比如在散热器中,固体材料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到表面,而空气通过热对流将热量从表面带走。

ANSYS工程应用教程_热与电磁学篇

ANSYS工程应用教程_热与电磁学篇

ANSYS 工程应用教程_热与电磁学篇随着ANSYS 版本的不断更新,ANSYS 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

作为融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为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广泛应用于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日用家电、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领域。

热分析包括稳态热分析、瞬态热分析、热辐射、相变、热应力等,电磁场分析包括二维静态、谐性、瞬态磁场分析,三维静态、谐性、瞬态磁场分析,高频电磁场分析和电场分析等。

ANSYS 热分析简介:图形用户界面方式(GUI )或命令流方式进行计算。

ANSYS 如何进行热分析:实际上,其基本原理是先将所处理的对象划分成有限个单元(包含若干节点),然后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求解一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每一节点处的热平衡方程,由此计算出各节点温度,继而进一步求解出其他相关量。

耦合场分析:这类涉及两个和多个物理场相互作用的问题为耦合场分析。

主要方法有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

直接耦合解法的耦合单元包含所有的自由度,仅仅通过一次求解就能得出耦合场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通过计算包含所有必须项的单元矩阵或单元载荷向量来实现的。

间接耦合法又称为序贯耦合法,通过把第一磁场分析的结果作为第二次场分析的载荷来实现良种场的耦合。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传导:当物理内部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而且不同温度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傅立叶定律,又称导热基本定律hot cold A(T T )t dQ κ-=,Q 为时间t 内的传热量,κ为热传导率,T 为温度,A 为面积,d 为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对流: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

流体被加热时:w f q h(t t )=-流体被冷却时:f w q h(t t )=-,w t 和f t 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h 为对流热系数。

热传递概念

热传递概念

热传递概念热传递是指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热传递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它在能源转化、工业生产、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这三种方式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三种方式。

首先是传导。

传导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热量传递。

在固体中,热量的传递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来完成的。

固体的导热性能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如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容等。

常见的导热材料有金属、陶瓷和玻璃等。

在液体和气体中,热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和运动来完成的。

液体和气体的导热性能与其流动性有关,如传热系数、密度和比热容等。

常见的导热介质有水、空气和油等。

其次是对流。

对流是指物体表面或流体中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热量传递。

对流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自然对流是指由于密度差异引起的流体运动,如烟囱中的空气上升和水壶中的水循环。

强制对流是通过外部力量引起的流体运动,如风扇和泵等。

对流传热主要取决于温度差、流体性质和流动速度等因素。

最后是辐射。

辐射是指物体之间通过电磁波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辐射传热主要取决于物体的温度、表面特性和辐射能力等因素。

辐射传热在高温条件下非常重要,如太阳辐射地球、高温炉中的辐射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种传热方式同时发生的情况。

例如,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后,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三种方式进行热量传递。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外墙的隔热层和通风设备等因素,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方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传递现象,如相变传热和湍流传热等。

相变传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潜热导致的热量传递。

例如,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潜热,从气态变为液态时会释放大量的潜热。

湍流传热是指流体在高速流动时产生的湍流现象导致的热量传递。

传热导热传热导热教程

传热导热传热导热教程
工程上所遇到的不是纯粹的流体内部的热对流,
而是流体与固体壁直接接触时的换热过程,即 对流换热,它是对流和导热两种方式的联合 作用的结果。
2.1 热传递的基本知识
2.1 热传递的基本知识
2、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3)、热辐射和辐射换热:
物体以电磁波方式向外传播热量的过程称热辐射。 被传递的热量称为辐射热。
2.2 导 热
3、无内热源稳定态导热量的计算
将d式代入c式中得:
t1 C 2
t2 C 1 C 2
C1
t1
t2
2.2 导 热
3、无内热源稳定态导热量的计算
将C积分常数代入上式得:
t
t2
t1
x
t1
平壁内温度分布方程,是一根直线
传热量:
2.2 导 热
3、无内热源稳定态导热量的计算
上式可写成: q t
3) 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t o bt

t o (1 t )
式中:λt 、λo 分别为材料在t℃、0℃
的导热系数 ,w/m·℃
2.2 导 热
1、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说明
在实际计算时,导热系数值常取物体两极端温度
的算术平均值。即:
av
o
bt1
t2 2
4)气体或的:导热系数:表a2v-1o(1t12t2)
它是矢量,其正方向是朝温度升高的方向。
2.2 导 热
1、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4) 热流和传热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称热流。 用“q”表示,单位W/m2 热流是矢量,其正方向朝温度降低方向,与温 度梯度的正方向相反。 单位时间内,通过总传热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称 传热量。用“Q”表示,单位W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

一. 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是下面的关联式:
l / d 60
层流
湍流
二. 横掠管束换热实验关联式
• 外掠管束在换热器 中最为常见。 • 通常管子有叉排和 顺排两种排列方式。 顺叉排换热的比较: 叉排换热强、阻力 损失大并难于清洗。 影响管束换热的因 Pr 素除 Re 、 数外,还 有:叉排或顺排; 管间距;管束排数 等。
后排管受前排管尾流的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 响直到10排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这种情况下,先给出不考虑排数影响的关联式,再采用管 束排数的因素作为修正系数。 气体横掠10排以上管束的实验关联式为
(5)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3 密度 [kg m ] 热导率 [ W (m C) ] 2 比热容 c [J (kg C) ] 动力粘度 [ N s m ] 运动粘度 [m 2 s] 体胀系数 [1 K ]

1 v 1 v T p T p
Nu c Re n Nu c Re n Pr m Nu c(Gr Pr)n
式中,c、n、m 等需由实验数据确定,通常由图解法和 最小二乘法确定
④常见准则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表达式,及其各量的 物理意义
⑤模化试验应遵循的准则数方程 强制对流:
Nu f (Re, Pr); Nu x f ( x ' , Re, Pr)
导热热阻:平壁,圆筒壁
q
t w1 t w 2 t w1 t w 2

t r t R
t
t w1
dt
dx
Φ
A
Q
0
tw2
R A
r

热传递方式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传递方式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传递方式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传递方式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是能量的一种,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其中最常见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一、热传导热传导是指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间碰撞传递能量的过程。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受到热运动的激发时,会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从而使热量传导。

热传导的速率与物体的导热系数密切相关,导热系数越大,热传导的速率越快。

此外,温度梯度的存在也会影响热传导速率,温度梯度越大,热传导速率越高。

热传导主要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其中固体的热传导能力较高,而液体的热传导能力较差。

热传导的实际应用包括导热材料的选择、导热设备的设计和热保护措施的实施等。

二、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发热而产生的电磁辐射。

所有物体在一定温度下都会发射热辐射,其发射能力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热辐射的机制是物体内部不断发生的电子跃迁和分子振动引起的辐射过程。

这种辐射通常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的支持。

热辐射的特点是它的能量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内传播,不受热传导和热对流的限制。

此外,热辐射对物体的表面颜色和光泽度等特性也有影响,不同物体的辐射能力不同。

热辐射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太阳能利用、红外线测温和红外热成像等。

三、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物质内部的流体通过对流传热。

在气体和液体中,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分子可以随着热运动形成流动,这种流动可以带走或传递热量。

热对流的速率与流体的热导率、密度差和温度差有关。

密度差越大,热对流的速率越快。

而温度差越大,热对流的速率越高。

热对流主要适用于气体和液体,其中气体的热对流能力较高。

热对流的实际应用包括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的热传输,如空气循环、风扇散热和水循环散热等。

综上所述,热传递方式主要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物质和条件,并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理解和应用这些热传递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能量传递和热管理系统。

传热学资料整理

传热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 绪论 1、热传导的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之间或温度不同的各物体之间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即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进行热量传递的现象 2.导热的特点必须有温差 物体直接接触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 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3、Fourier :λ:导热系数(热导率)[W/( m .K)]。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4、热对流与对流换热若流体有宏观的运动,且内部存在温差,则由于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热对流。

5、流体中有温差—热对流必然同时伴随着热传导,自然界不存在单一的热对流6、在日常生活及工程实践中,人们遇到更多的是流体流过一个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时引起的热量传递,这种情况称为对流换热。

当实际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由于粘性作用,紧贴物体表面的流体是静止的,热量传递只能依导热的方式进行;离开物体表面,流体有宏观运动,热对流方式将发生作用。

所以,对流换热是热对流和导热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6、对流换热的特点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 7、对流换热公式—牛顿冷却公式h — 表面传热系数 8、h 是表征对流换热过程强弱的物理量影响h 因素:流体的物性(导热系数、粘度、密度、比热容等)、流动的形态(层流、紊流)、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换热时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等。

9、热辐射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特点:a)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K ,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 b)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d)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 10、辐射换热的定义与特点Φtq A x λ∂==-∂[]W )(∞-=t t hA Φw []2m W )( fw t t h A Φq -==[]C)(m W 2 ⋅定义: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 特点:a)不需要介质的存在,在真空中就可以传递能量; b)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物体热力学能η电磁波能η物体热力学能c)无论温度高低,物体都在不停地相互发射电磁波能、相互辐射能量 11、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黑体向外发射的辐射能:实际物体辐射能力:低于同温度黑体:第二章 稳态导热 1、等温面特点a) 温度不同的等温线(面)彼此不能相交;b)对连续介质,等温线(面)只可能在物体边界中断或完全封闭; c)沿等温线(面)无热量传递;d) 由等温线(面)的疏密可直观反映出不同区域温度梯度(或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

1-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Conduction in gas We compare hydrogen (yellow, mass = 2) with oxygen (blue, mass = 32) to the left. As the temperature goes up, the speed of the molecules increases.
b)是否相变,分为:有相变的对流换热和无相 是否相变,分为:
变的对流换热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④ 对流换热公式—牛顿冷却公式 对流换热公式 牛顿冷却公式
Φ= hA(tw t∞ ) [W]
q =Φ A = h(tw t f ) W m2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导热? 导热? 对流? 对流? 辐射? 辐射?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1 热传导(导热) 热传导(导热) ①热传导的定义 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之间或温度不同的各 物体之间直接接触时, 依靠分子, 物体之间直接接触时 , 依靠分子 , 原子即自 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进行热量传递 的现象 物质的属性:可以在固体,液体, ②物质的属性: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 发生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塔新势力——迎广极地风暴
· Antec的实标之路见证者 EA380D...
· 铝箱大师的毒 联力PC-Q09F评测
· 新一轮效能之战:SNB有多强?
· 全黑化侧透设计 超频三雷暴3000...
· 次顶级黑板 技嘉P67A-UD5简测
精彩专题
· 3DMark 11 引领主流显卡DX11显 卡大.(图) · 我爱黑色会 技嘉P67A-UD7专题. (图) · 6.800T AMD极限超频拉力赛正式 起航.(图) · 终极形态进化 索泰GTX4601GD5至尊.(图) · 设计你的未来 华硕MAXIUMS IV EXTRE.(图) · 迷你平台新玩法 华硕诠释迷你ITX 主.(图) · 塔尖上的辉煌 超频三南海6大型专 题.(图) · 颠覆视界的力量 我的梦想A计划. (图) · 释放你的潜能 映泰8系主板开核超 频.(图) · 光荣与梦想 ROG只为超越(图)
CPU、主板(南桥、北桥及VRM部分)、显卡以及其他部件如硬件、光驱等,它们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会有相当 一部分转化为热量。
我们都知道,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要让PC各部件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 的范围内,除了保证PC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之外,还必须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尤其对CPU而 言,如果用户进行了超频,要保证其稳定地工作更必须有效地散热。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 散热器研讨专区 - 玩家堂
Page 1 of 22
首页
CPU超频
主板
散热器
显卡
内存硬盘
机箱电源 DIY及其它 笔记本数码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作者: liushunqi 来源: 玩家堂 发布时间: 2009-4-12 10:23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 随着PC计算能力的增强,功耗与散热问题日益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一般说来,PC内的热源大户包括
/htmls/47/t-27347.html
3/25/2011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 散热器研讨专区 - 玩家堂
辐射 : 热辐射是一种可以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不需要接触,就能够发生热交换的传递方式,也就 是说,热辐射其实就是以波的形式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一般说来,依照从散热器带走热量的方式,可以将散热器分为主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所谓的被动式散 热,是指通过散热片将热源如CPU产生的热量自然散发到空气中,其散热的效果与散热片大小成正比,但因 为是自然散发热量,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常常用在那些对空间没有要求的设备中,或者用于为发热量不大的 部件散热,如部分普及型主板在北桥上也采取被动式散热。对于个人使用的PC机来说,绝大多数采取主动式 散热方式,主动式散热就是通过风扇等散热设备强迫性地将散热片发出的热量带走,其特点是散热效率高, 而且设备体积小。
液冷
液冷散热是通过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强制循环带走散热器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 环境依赖小等等优点。液冷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安装也相对麻烦一些。同时安装时尽量按照说明书指导的 方法安装才能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
出于成本及易用性的考虑,液冷散热通常采用水做为导热液体,因此液冷散热器也常常被称为水冷散热 器。
任何散热器也都会同时使用以上三种热传递方式,只是侧重有所不同。以CPU散热为例,热由CPU工作 不断地散发出来,通过与其核心紧密接触的散热片底座以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散热片,然后,到达散热片的热 量,再通过其他方式如风扇吹动将热量送走。整个散热过程包括4个环节:第一是CPU,是热源产生者;第 二是散热片,是热的传导体;第三是风扇,是增加热传导和指向热传导的媒介;第四就是空气,这是热交换 的最终流向。
半导体制冷具有制冷温度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冷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0℃以下,但是成本太高,而且 可能会因温度过低导致CPU结露造成短路,而且现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工艺也不成熟,不够实用。
化学制冷
所谓化学制冷,就是使用一些超低温化学物质,利用它们在融化的时候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温度。这 方面以使用干冰和液氮较为常见。比如使用干冰可以将温度降低到零下20℃以下,还有一些更“变态”的玩 家利用液氮将CPU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理论上),当然由于价格昂贵和持续时间太短,这个方法多见 于实验室或极端的超频爱好者。
对流 : 对流指的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造成流体从固体表面将热带走的热传递方式。
帐号:
密码:
用户注册 度进化 PC-K57...
· 全规格,辉煌延续?NVIDIA Gefo...
· 打造百元超值散热利器 九州冰风...
· 终极形态进化,索泰GTX460-1G...
散热方式 对主动式散热,从散热方式上细分,可以分为风冷散热、液冷散热、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化学制冷
等等。
风冷
风冷散热是最常见的散热方式,相比较而言,也是较廉价的方式。风冷散热从实质上讲就是使用风扇带 走散热器所吸收的热量。具有价格相对较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对环境依赖比较高,例如气温升高以及超 频时其散热性能就会大受影响。
热管
热管属于一种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 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 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由热管组成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 小等优点。其导热能力已远远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提高散热片的热传导能力 无论采取哪种散热方式,都要首先解决如何高效地将热量从热源如CPU快速转移到散热本体上的问题,
如对风冷散热而言,其需要将CPU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转移到散热片,然后由风扇高速转动将绝大部分热量 通过对流(包括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的方式带走;对液冷散热同样如此。在这个过程中,辐射方式直接散发 的热量是极少的,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第一步,提高热传导的效率,将热量带离热源。
传导 : 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的传递就被称为热传导,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 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相对而言,热传导方式局限于固体和液体, 因为气体的分子构成并不是很紧密,它们之间能量的传递被称为热扩散。
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Q=K×A×ΔT/ΔL”。其中Q代表为热量,也就是热传导所产生或传导的热量;K为材 料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类似比热,但是又与比热有一些差别,热传导系数与比热成反比,热传导系数 越高,其比热的数值也就越低。举例说明,纯铜的热传导系数为396.4,而其比热则为0.39;公式中A代表传 热的面积(或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Δ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ΔL则是两端的距离。因此,从公式我们就可以发 现,热量传递的大小同热传导系数、热传热面积成正比,同距离成反比。热传递系数越高、热传递面积越 大,传输的距离越短,那么热传导的能量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带走热量。
/htmls/47/t-27347.html
Page 3 of 22 3/25/2011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 散热器研讨专区 - 玩家堂
由此可以看出,银和铜是最好的导热材料,其次是金和铝。但是金、银太过昂贵,所以,目前散热片主 要由铝和铜制成。但由于铜密度大,工艺复杂,价格较贵,所以现在通常的风扇多采用较轻的铝制成,当 然,对风冷散热器来说,在考虑材质的时候除了热传导系数外,还必须考虑散热器的热容量,综合这两项参 数,铝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不过,本文只讨论热传导方面,对那些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讨论。
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 虽然我们常将热称为热能,但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能量,而只是一种传递能量的方式。
从微观来看,区域内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冲击后,由能量高的区域分子传递至能量低的区域分子,因此在物理 界普遍认为能量的传递就是热。当然热最重要的过程或者形式就是热的传递了。
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都知道,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
tel: (86)-010-82486448 fax: (86)-010-82486448 webmaster@
京ICP备09007658号
热对流的公式为“Q=H×A×ΔT”。公式中Q依旧代表热量,也就是热对流所带走的热量;H为热对流系数 值,A则代表热对流的有效接触面积;ΔT代表固体表面与区域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因此热对流传递中,热量 传递的数量同热对流系数、有效接触面积和温度差成正比关系;热对流系数越高、有效接触面积越大、温度 差越高,所能带走的热量也就越多。
/htmls/47/t-27347.html
Page 2 of 22 3/25/2011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 散热器研讨专区 - 玩家堂
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一种特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在通电时产生温差来制冷,只要高温端的热量能有效的散 发掉,则低温端就不断的被冷却。在每个半导体颗粒上都产生温差,一个制冷片由几十个这样的颗粒串联而 成,从而在制冷片的两个表面形成一个温差。利用这种温差现象,配合风冷/水冷对高温端进行降温,能得到 优秀的散热效果。
论坛热贴
具体应用到实际来看,热对流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指的是流体运 动,成因是温度差,温度高的流体密度较低,因此质量轻,相对就会向上运动。相反地,温度低的流体,密 度高,因此向下运动,这种热传递是因为流体受热之后,或者说存在温度差之后,产生了热传递的动力;强 制对流则是流体受外在的强制驱动(如风扇带动的空气流动),驱动力向什么地方,流体就向什么地方运动, 因此这种热对流更有效率和可指向性。
CPU的Die通常不到2平方厘米,但功耗却达到几十、上百瓦,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传导出去,热量一旦 在Die中积聚,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散热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底座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尽可能多的吸收CPU释放的热量,即瞬间吸热能 力,这只有具备高热传导系数的金属才能胜任。对于金属导热材料而言,比热和热传导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