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合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表(专业课)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表(专业课)

资源学院选课同学:本学年第二学期的课程表如下,其中上课时间和地点是临时的,下学期开学后会有调整。

请大家到教学秘书卢立新处报名,以便任课教师安排。

注:李京老师的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只限本专业研究生选课,且最多10人。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盖章): 资源学院 填表人:顾 卫 填表日期:2003年12月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授课教师 及职称 上课地点 上课时间课程类型 授课对象 考试方式 人数 备 注 专业 各个专业 0705009 高等经济地理学 3 梁进社 教 授 周二5~7节 基础课 年级 2003级 闭卷 20 需多媒体教室 专业 各个专业 0705005 自然资源生态学 3 江 源 教 授 周五1、2节 基础课 年级 2003级闭卷 20 需多媒体教室 专业 生态学、地理学 0705123干旱区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研究 3 李 波 副教授 周四1、2节 专业课 年级 2003级 闭卷 20 需多媒体教室 专业 各个专业 0705110 城市生态学 3 康慕谊 教 授 周二1、2节 专业课 年级 2003级 闭卷 30 需多媒体教室 专业 各个专业 0705112 自然灾害学原理 3 史培军 教 授 周一晚 专业课 年级 2003级 闭卷 50 需多媒体教室 专业 各个专业 0705106 地理学/生态学前沿讲座 1哈 斯 副教授 李晓兵 副教授 自行安排 周五晚 专业课 年级 2003级闭卷 50 需多媒体教室 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 0705139 区域气候资源与应用气候学 3顾 卫 教 授 李 宁 副教授 周二3、4节专业课 年级2003级闭卷20 需多媒体教室 填表说明:1.用英语授课的,请在备注栏中注明;分单双周上课的,应在备注中注明。

 2.不在开学第一周上课的,应在备注中注明从第几周开始上课。

3.课程类型,指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或选修课;授课对象,指哪个年级的硕士生、博士生及教育硕士等。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排课数据采集表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排课数据采集表
05教育硕士32人中职2人同等学力3人
教七101
周5晚上
教七101
化学楼200A
周2上午单双周全上3-4节,周四上午双周3-4节
化200a
7
教育统计
Educational Statistics
选修
2/2
闭卷
彭华茂
05117
1-17
教育技术学
05
90

05硕51人
05教育硕士32人中职2人同等学力3人
化学楼200A
周5下午
7-8
化200a
8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排课数据采集表
(2005—2006第二学期)
院系:教育技术学院填表人:王菲填表日期:2006年1月17日序号课程名称 Nhomakorabea类别
(基础/专业/选修)
周学时
/学分
考试
方式
(闭卷/开卷/论文)
任课教师
课程
起止周
学生专业
年级
上课
人数
合班情况
教室
备注
是否合班
每个班级的人数
中文
英文
姓名
工作证号
1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专业
3/3
闭卷
李芒
84061
1-17
教育技术学
05
51

05硕51人
电子楼102
周5上午单周1-2节,双周1-4节电子102
2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专业
3/3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表院系(公章):历史学院教学副院长(系主任)签字:填表人:臧文旭填表日期:2010年7 月9 日序号课程信息学生信息任课教师教室时间备注中英文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授课对象学分周学时课程起止周考核方式成绩构成例平时/期末是否随堂考试考试周次学生年级/专业限定人数姓名工作证号理论实践理论实践1美国史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普通博士生31—18论文20/80否2009/世界史30安然04144教十108周四6-8节2英国近现代史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1—18论文20/80否2009/世界史30郭家宏99008化200A周一5-7节3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学位基础课普通博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30李帆龚书铎郑师渠孙燕京张昭军0105652029700318417402009新主楼B区615周三2-4节龚书铎(8)郑师渠(4)李帆(1)孙燕京(2)张昭军(1)4中国古代史学位专业课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0周文玖99044新主楼A区611周二1-3节5西方史学理论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普通博士生32-18周论文100%否201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30易宁9207新主楼A区611周一晚9-11节6隋唐史学位专业课普通博士生;普通硕士生32-18周论文100%否2010/中国古代史20宁欣86065教七302周四6-8节7中国史学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0许殿才90041新主楼A区611周五1-3节8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周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30孙燕京84174电子楼106周二1-3节9中国近现代学术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周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30李帆01056教二306周二9-11节10中国当代史专题学位专普通硕32-18周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30耿向东84055生四周四5-7节课生11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周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30李志英85117教七403周四6-8节12历代名著研读学位专业课普通博生;普通硕士生32-18周论文100%否2010/历史文献学20汝企和85065教四103周四7-8节13中国现当代政治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普通博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20张皓97044教四102周六1-3节14中国古代史学位基础课普通硕士生32—18开卷100%是2010/全体硕士10宁欣游彪张荣强赵贞倪玉平晁福林汝企和罗新慧86065000320304506066070228210385065980359902艺101周四1-3节王东平515历史课程论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是2010/课程与教学论20郑林04119教七404周四6-8节16德国史研究动态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普通博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世界史20孙立新06022教二304周二9-11节17中国历史文献研读学位专业课普通博士生;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历史文献学;专门史30王培华87059教二307周二晚9-11节18中国古代史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古代史30张涛04001新主楼A区611周四9-11节19历史文献学概论学位基础课普通硕士生;普通32—18论文100%否2010/历史文献学20张升91048教二304周五晚9-11节士生20当代史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学位基础课普通硕士生34—7论文100%否2010/课程与教学论20马卫东78064新主楼B区611周六周日全天历史教学论学位业课普通士生13论文100%2010/课论马卫东78064新主区611周六全天22中国史学思想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30汪高鑫02088新主楼A区611周四5-7节23中国近现代史学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30张越84075新主楼A区611周二6-8节24古罗马史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普通博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世界史30杨共乐87073教二303周一9-11节25古埃及文字入门专业选修课普通硕士生22—18闭卷否2010/世界史30王海利04176教四118周二1-2节26国际关系史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世界史30茹莹99056化200A周四6-8节通博士生27先秦文献学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古代史30罗新慧98035教二305周二9-11节28宋代历史文献研读学位专业课通博士生;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古代史20游彪00032教二303周三9-11节29世界古代史学位基础课普通硕士生32—18开卷100%是2010/全体硕士10刘林海王海利郭小凌杨共乐侯树栋980504176810468707389026教七203周五5-7节杨共乐(1)郭小凌(4)王海利(4)侯树栋(4)刘林海(4)30中国古代史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学位基础课普通博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古代史40宁欣游彪张荣强赵贞倪玉平晁福林汝企86065000320304506066070228210385065教七508周五下午5-7节和罗新慧王东平9803 5 9902 531中国现代史专题学位专业课普通博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近现代史30张皓朱汉国9704486092教四118周三下午6-8节32夏商周考古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胡进驻06152教七502周四下午6-8节33明清史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2—18论文100%否2010/中国古代史30倪玉平07022生二周二下午5-7节34西欧中古史专题Ⅰ学位专业课普通硕士生36—18论文100%否2009/世界史20侯树栋89026教八310周三1-3节。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开卷

08级
2
冯广映
04169
艺术楼自排教室
周二下午5-7
8
经典影视作品分析
学位基础课
3
3
3-17
论文

08级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35
田卉群
96109
艺术楼101教室
周一5-7
9
中国电影史论
学位专业课
3
3
3-17
论文

08级电影学
35
周星
82123
艺术楼501教室
周三晚上9-11
10
外国电影史论
学位专业课

06级广播电视艺术学
60
于丹
95102
艺术楼101教室
周二下午5-7
40
经典影视作品分析
学位基础课
3
3
3-17
论文

07级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35
田卉群
96109
艺术楼101教室
周一下午5-7
41
中国电影史论
学位专业课
3
3
3-17
论文

07级电影学
35
周星
82123
艺术楼501教室
周三晚上9-11
因教师开会,10月份开课
42
媒介研究方法
专业选修课
2
2
3-17
论文

07级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专业
07美术
2
吴诗中
04170
艺术楼自排教室
周三下午5-7
注意补课
52
舞蹈教育研究
专业选修课
2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张国明(10-18周)教八406
高等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2学分)(马玉贞、周涛、
徐霞)教四106
计算方法(3学分)(赵晗萍)研院排教ENVI/IDL编程(陈学泓)1-9周
教八204
风沙物理(3学分)(亢力强/程宏)(5-7节)教二109
遥感模型与地学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上午
下午
晚间
第一、二节
第三、四节
第五、六节
第七、八节
第九、十、十一节
星期一
硕士英语博士政治
硕士英语博士政治
高等自然地理学(3学分)
(伍永秋、谢云)(5-6节)教九102
灾害经济学(3学分)
(叶涛、吴吉东)教十111
高等自然地理学(3学分)(伍永秋、谢云)(7节)教九102
(2学分曹鑫教四109)
水灾(陈波)1-9周教八107
中国短期气候预测基础(郭彦)1-9周教八312
周六
仿真(1学分)(杨赛霓研院排(1学分实践)(学位基础课必选)
周日
计算方法(1学分)(赵晗萍研院排(1学分实践)(13-17周
计算方法(1学分)(赵晗萍研院排(1学分实践)(13-17周)(17周5-6节)
灾害经济学(3学分)(叶涛、吴吉东)(7节)教十111
土壤风蚀(3学分)(张春来/邹学勇)(9-11节)教九301
中国气候与气候资源(顾卫、李宁)(1-9周)9-10节教八408
星期二
博士英语
博士英语
自然资源系统模拟方法(徐霞)(10-18周教八403)
SPSS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
周涛,研院排,教七202
硕士政治
星期四
灾害风险科学(3学分)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代码:030503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1.硕士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科学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科学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

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2.博士生3.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表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龚道溢(1-9 周) 周四 1-2 节 教七 206 地理信息科学与 周) 周四 3-4 节 教七 407 文化地理学及其应用 周尚意(1-16 周) 周四 3-4 节 教七 106 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技术 (C-遥感科学 与技术) 潘耀忠、赵祥、朱秀芳(1-16 周)三节 连上 周四第 3 节 教二 117 政治 政治
灾害经济学 吴吉东(1-16 周) 周四 1-2 节 教八 111
土地资源学 赵文武(1-16 周) 周四 3-4 节 教八 112 资源环境管理经济学 王玉海(1-9 周) 周四 3-4 节 教四 304 地理课程论 王民、蔚东英(1-16 周) 周四 3-4 节 教二 313
现代地理学(C-人文地理) 土壤风蚀与荒漠化防治 张春来、程宏(1-16 周) 周五 3-4 节 教七 304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区域开发案例分析 李强(1-9 周) 周五 1-2 节 李晓兵(1-16 周) 周五 3-4 节 教二 115 灾害风险科学 史培军、陈波(1-16 周)三节连上 周五第 3 节 教二 301 水文土壤学 李小雁 (1-9 周) 胡霞(10-16 周) 周五 3-4 节 教八 204 周尚意 (1 周,15-16 周) 现代地理学(D-景观生态) 傅伯杰、 赵文武、 王帅、 刘焱序 (1-16 周) 周五第 6 节三节连上 教七 107 植被光学遥感专题 焦子锑(1-7 周)教八 203 焦子锑(8-9 周)生地楼 283 周五 5-6 节 水灾 陈波(1-9 周) 周五 5-6 节 教八 204 东亚气候 杨静(1-2,4-10 周) 周五 5-6 节 教八 108 现代地理学(D-景观生态) 傅伯杰、赵文武、王帅、刘焱序(1-16 周) 周五 7-8 节三节连上 教七 107 灾害模型与模拟 方伟华,陈波(1-16 周) 周五 7-8 节 教八 105 中国短期气候预测基础 郭彦(1-9 周) 周五 7-8 节 教八 203 海洋资源 许映军(1-9 周) 周五 7-8 节 教八 112 张华(2-3 周) 朱华晟(4-6 周) 黄大全(7-8 周) 戴特奇(9-10 周) 马静(11-12 周) 朱青(13-14 周) 周五 9-11 节 三节连上 教七 207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二〇〇九年四月甘日培养方案修订前言本研究生培养计划是在2008年版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学位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由环境学院全体教师辛勤努力而进行的再次修订。

在学院学位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由刘新会、夏星辉、曾维华、徐琳瑜、孙涛、田贺忠、全向春、李艳霞和王培等老师负责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工作。

本培养方案的修订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席杨志峰二〇〇九年四月甘日目录一、培养领导小组构成 (7)1.1 学位委员会环境分会 (7)1.2 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7)二、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导则 (8)2.1 培养目标 (8)2.2 培养方式 (9)2.3 课程模块 (9)2.4管理与质量控制环节 (9)2.4.2 必修与选修课 (10)2.4.3 弹性课程模块 (10)2.4.4 自学课程 (11)2.4.5 补修课程 (11)2.4.6 跨专业课程 (11)2.4.7 实践环节 (11)2.4.8 学位论文 (12)2.4.9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2)2.4.10 国际研究生(含港澳台研究生)培养 (13)三、核心课程与教师(学院平台课程) (13)3.1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 (13)3.2 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 (15)3.3教师队伍 (15)四、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 (1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7)4.1.1 环境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17)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7)2 专业研究方向 (17)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21)5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22)6 环境科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22)4.1.2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25)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25)2 专业研究方向 (26)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26)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28)5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29)6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30)4.1.3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32)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32)2 专业研究方向 (32)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33)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35)5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36)6 环境生态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36)4.2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38)4.2.1 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生培养方案 (38)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39)2 专业研究方向 (39)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40)5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40)4.2.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40)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41)2 专业研究方向 (41)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41)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42)5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42)6 环境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43)4.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46)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46)2 专业研究方向 (46)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47)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48)5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49)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50)附录1: (53)附录2: (64)附录3: (68)附录4: (76)附录5: (80)一、培养领导小组构成由学位委员会环境分会和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负责环境学院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院系(公章):教学副院长(系主任)签字:填表人:陈林填表日期:2012年1
月10日
* 修读要求:
1. 学位基础课分为5个模块,研究生必须至少在3个模块中选课,基础课学分不少于9学分。

不得选修第5模块中本专业的课程。

2. 研究生在本学科的学位专业课中至少选修9学分。

3. 研究生在本专业方向课中至少选修2学分。

4. 在满足以上各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后,研究生方可选修学部之外其他院系研究生课程,但只将6学分计入成绩单,超出部分不计入成绩单。

5. 开题前,已修学分应不低于26学分。

6. 研究生的总学分须达36学分以上。

学分不足的学生可在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中选修。

7. 本科非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教育专业本科相关基础课程,但不计学分。

8. “4+2”专业按“4+2”的培养方案、开设课程,选修课程,不受模块的限
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