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个人品质坏不坏
孝敬长辈的故事(精选29篇)

孝敬长辈的故事〔精选29篇〕孝敬长辈的故事〔精选29篇〕孝敬长辈的故事篇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屡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祥。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敬长辈的故事篇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开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隆,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敬长辈的故事篇3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孝敬长辈的故事篇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英勇,非常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富的筵席,他常常思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可以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孝敬长辈的故事篇5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走向共和的经典台词

走向共和的经典台词——经典一词绝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类似道理还能在诸如对同样的句子理解上,我记下了这些我认为是经典的台词,而如何理解,就是大家的事情了。
李鸿章:太后之事无小事。
袁世凯:你是个婊子没错,但比那些假模假式的君子强多了。
慈禧:要是我的生日过寒碜了,不仅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同治中兴以来的气象都跑哪去了?这样一来,不单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
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敢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于是她高瞻远瞩,花费了3000万两银子给自己过生日)阎敬铭:话好说,事不好做。
李鸿章:创建水师学堂本是醇亲王和朝廷远虑,但有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办着办这就走样了。
张之洞: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因为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负,要进取不解,但儒家之经典中庸,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为办事难啊,你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
所以还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
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才是中庸。
李鸿章:他办事,我放心。
辜鸿铭:莫里逊认为,盛宣怀的成功,是一种新体制的成功。
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让若有了生杀之权,就嗜杀无忌,有了行政之权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权就为己敛财。
甚至有一点小小的权力,比如说县衙的差役,收税的小吏,官员的随从,如果把权力都用的无所不用其极,那真的是国将不国啊……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要紧的什么?不是运用权力,不是滥用权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权力欲啊。
康有为:你说的不对,这不是修身的问题,也不是伦常的问题,不是个人品质的问题,也不是好人坏人的问题,一句话,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制度问题。
那么,这个制度之下的科举之制,我康某人又为何心向往之呢?我讨厌科举,讨厌透了,那些章句小楷,岂能考出我胸中锦绣,宇宙关怀。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1.谋正式总统 2.谋终身总统
3.谋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2)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 制为总统制;; (3)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 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 . 接 受 “ 二 十 一 条 ” : 为了谋求帝制,袁世凯对内对外采取了什么措施
国民党力量涣散,遭袁世凯镇压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胡汉民 广东都督 国民党籍
柏文蔚 安徽都督 国民党籍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 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 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 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从1912年开始到 1928年结束。
南京
南京
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
1912.1 1912.4
1927 1949
中华民国
1912
1926
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 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聘用日本人 为顾问等。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孙中山的态度
据材料分析孙中山 对袁称帝的态度。
反对袁称帝,认为其破 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
民心,号召讨伐袁。
讨袁檄文——孙中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 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 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至,何坚不 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中国近代有才无德的人物例子

中国近代有才无德的人物例子1.引言1.1 概述中国近代有才无德的人物屡见不鲜,这些人物在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却缺乏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准则。
他们表现出了一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公共意识的特点。
这些人物代表着人性中的缺陷和弊端,对于中国社会和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才无德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存在着数量可观的例子。
其中,有些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某位著名科学家曾被视为中国研究领域的骄傲,但在他的道德品质上却鲜有人提及。
他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忽视了人类伦理的基本规范,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研究成果。
这种以成就为导向、忽视道德的行为,给科研领域带来了不良影响,违背了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
在政治领域,也有许多有才无德的人物。
这些人在政治斗争中运用了种种手段,以实现自己的权力欲望和利益追求。
他们可能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政治洞察力,但却缺乏道义的约束和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
这些人物往往以权谋私、以权谋利为出发点,无视社会公平正义,忽略对人民利益的真正关心。
他们的存在使政治环境变得腐败不堪,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富贵者的阶级固化。
这些有才无德的人物对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社会层面来看,他们的存在削弱了社会道德风尚,破坏了社会公信力和道德底线。
这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使得道德伦理观念在社会中逐渐淡化,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成为普遍现象。
这种道德缺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贪污腐败、铺张浪费、道德沦丧等,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对个人而言,有才无德的人物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他们的例子告诉我们,才华的积累和成就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提升道德修养和注重道德规范至关重要。
只有在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准则的同时,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并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七条 参议院以第十八条所定各地方选派之参议员组织之。
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
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
简介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辛亥革命胜利,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南京)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914年5月1日因袁世凯《中华民国约法》(俗称“袁记约法”)的公布而被取代,但在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7月1日被复辟帝制的张勋破坏,随后的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北洋政府部分,1922年4月被控制北京政府的曹锟、吴佩孚以“法统重光”的号召,再度恢复。1923年10月10日被人称“曹锟宪法”的《中华民国宪法》的施行而取代。1925年4月24日段祺瑞政府发布命令,称“法统已成陈迹”,《临时约法》再次被废除。 在南方政府部分,则从未正式废止,直到1931年6月1日《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公布才依新法优于旧法原则而失其最高效力,但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建立后即少谈及此一法律。 南北军阀在袁世凯死后,首先争执的是所谓新旧《约法》。段祺瑞根据袁世凯生前炮制的所谓新《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以国务院名义发布了一个由副总统黎元洪“代行”总统职权的通电。段祺瑞的恶劣行径,遭到了护国军和全国人民的坚决抵制。唐继尧等南方军阀把待的军务院,梁启超等进步党人,孙中山、黄兴等原国民党人,以及北洋军阀内部如冯国璋等,都主张应该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根据《临时约法》,黎元洪应该“继任”总统,而不是“代行”总统职权。由于全国一致反对,段祺瑞被迫暂时让步。1916年6月,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6月29日,北京政府以大总统名义下令恢复《临时约法》,同时宣布定于8月1日召开国会。历时近一个月的新旧《约法》之争,最终以《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恢复而结束。7月,军务院撤消。在南方的进步党和原国民党议员前往北京参加国会复会会议,南北暂时合作。
九五至尊黄梁梦,袁世凯的个人品质坏不坏?

袁世凯待人接物,虽然从来就是喜怒不形于色,但面色和善,双目炯炯,很尊重人也很注意听人说话,所以各方人பைடு நூலகம்奔走其门如过江之鲫。袁世凯的身材并不算高,但多年的军旅生涯所养成的气质让人觉得不怒而威。
阎锡山曾跟人说,他见过袁世凯两次,但最后还是不清楚袁世凯长什么样,因为在接见的时候,阎锡山既敬又畏,不敢直视。袁世凯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总是挺直腰板,哪怕是坐在沙发上和人谈话,他也直着腰靠着沙发背,从来没有歪斜着,更不会陷进去。有意思的是,袁世凯在每次坐下的时候,总是鼻子先发出“嗯”的一声,然后一边摸着胡须,一边慢慢坐下。由于腿比较短,袁世凯坐下后一般是双脚叉开,两腿垂直,仿佛“骑马蹲裆”的姿势,从来也没有跷过二郎腿。
人生如梦,不过百木一秋。各位,你说做皇帝到底有啥好处?你想那袁世凯袁皇上,从1912年12月12日接受拥戴到1916年3月23日撤销帝制,这洪宪王朝不过维持了八十三天。在这八十三天里,袁世凯既没有举行过登基大典,也没有戴过皇冠、穿过龙袍,搞个百官见面会还偷偷摸摸,胆战心惊,充其量也就是个关门皇帝,结果却落得众叛亲离,声名扫地,更有史书上如潮如涌的千古骂名,这又是何苦来哉?
有意思的是,袁世凯晚年常念叨的那个家族魔咒却在他的子孙中却基本无效,袁家的后代不仅大都活过了六十岁这道坎,而且长寿者也不乏其人,譬如袁克定就活了八十岁,袁克文虽然只活了四十三岁(应是与他长期放荡不羁的生活有关),但他的儿子袁家骝却是九十一岁的高寿,直到近年才去世(2003年)。如果袁世凯泉下有,会不会为自己的称帝决定而苦笑不已呢?�
若抛开种种政治纷争,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袁世凯的话,老袁这个人其实还说得过去。
袁世凯出身于耕读官宦世家,几代人聚族而居,这种传统的家庭最重“忠孝”二字(这也是袁世凯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书贞与他断绝关系的原因),所以袁世凯在借革命党来逼迫清帝退位时也一再以民意为借口,不到关键时候自己不出头,就是为了逃避“逼宫”、“不忠”的骂名。后来为了当总统、当皇帝,袁世凯也都是通过 “选举”、“推戴”、“公决”等方式来进行,至少显得在形式和程序上是合理合法的。
中国年少有为的名人素材

中国年少有为的名人素材引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涌现了许多年少有为的名人,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与潜力,成为了时代的楷模和榜样。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年少有为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令人振奋,激励着更多的青年追求梦想和追求卓越。
雷军,1969年生于湖北武汉,中国著名企业家和投资家,以创办小米科技而闻名。
雷军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商业眼光。
他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第一届本科生,在校期间创办了北京大学第一家计算机社团,为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2007年,雷军与其他几位合伙人共同创办了小米科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
小米的快速崛起令人瞩目,雷军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楷模。
朱婷,1995年生于中国辽宁省,是中国女排队长,也是国际排联评选的世界最佳女排球员。
朱婷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排球的热爱和天赋。
她在中国青年排球队时代就显示出了出色的技术和领导能力,被誉为"超级朱婷"。
2013年,朱婷被选拔进入中国国家女排,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
在国际比赛中,她多次斩获最佳球员和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朱婷以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成为了中国女排的领军人物。
朱婷的个人突破和全队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中国年轻一代追逐自己的梦想,为国家争光。
柯洁,1997年生于中国江苏省,是中国围棋协会职业九段棋手,也是世界围棋冠军。
柯洁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围棋天赋,被誉为"围棋神童"。
2014年,柯洁在当时年仅17岁的情况下挑战了韩国棋手李世石,取得了胜利。
这场比赛引起了全球围棋界的关注,柯洁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围棋的代表人物。
他在后续的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展现出了独特的战术思维和超强的决策能力。
柯洁的成功故事激励着中国年轻一代重拾对传统智力运动的热情,努力追求卓越。
袁世凯,1989年生于中国河北省,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舞蹈演员和编导。
袁世凯年少时就对舞蹈充满了热情,参加了国内外许多舞蹈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说课稿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2.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3.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5.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6.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为了巩固政局、发展经济、而在全国统一币制时发行的货币。
1912年清帝退位后,实权人物袁世凯成为中外瞩目的人物。
当时有人称赞他是?“中国的华盛顿”。
但转瞬之间他又被全国人民所唾弃,被骂作“窃国大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自主学习(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世凯的个人品质坏不坏?
若抛开种种政治纷争,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袁世凯的话,老袁这个人其实还说得过去。
袁世凯出身于耕读官宦世家,几代人聚族而居,这种传统的家庭最重“忠孝”二字(这也是袁世凯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书贞与他断绝关系的原因),所以袁世凯在借革命党来逼迫清帝退位时也一再以民意为借口,不到关键时候自己不出头,就是为了逃避“逼宫”、“不忠”的骂名。
后来为了当总统、当皇帝,袁世凯也都是通过“选举”、“推戴”、“公决”等方式来进行,至少显得在形式和程序上是合理合法的。
在孝道这个问题上,袁世凯也无可指摘。
他的嗣母牛太夫人、本生母刘太夫人,只要条件允许,袁世凯必定晨昏定省,很能讨老太太的欢心(想必这也是袁世凯能得到慈禧太后宠信的原因之一)。
另外,据袁世凯的女婿薛观澜回忆说,袁世凯非但事嗣母极孝,对其姐也是极为敬畏。
袁世凯的姐姐在年青的时候,未嫁而女婿病死,遂终身不嫁,平日则凛若冰霜,永无笑容,袁世凯尊敬而畏惮之,就算当了大总统后,每次向姐姐请安也不敢坐下。
后来,薛观澜称袁世凯“守礼甚严,秉性孝悌,私德无亏”,应当不是护人之短的溢美之辞。
在清末民初的时期,大户人家一般都是妻妾成群,袁世凯也不例外(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然是腐朽没落、反动至极)。
袁世凯一生中有一妻九妾,子女三十二人,这样一个大家庭肯定会很多矛盾,但至少在袁世凯生前,全家人惟他是从,家庭基本维持了和睦的状态(死后姑且不论)。
袁世凯对子女的管教也很严格,他在自己家中设立了私塾,并分为男馆、女馆(男馆由严修指点,女馆也聘请多位才女,如冯国璋之继室周女士),不但子女都要入学,就连年轻的姨太太也要入女馆学习。
袁世凯虽然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也没少责打他的儿子(哪怕是成家后也在所难免),但他对子女还是难免舔犊情深。
据袁静雪在晚年所作的《回忆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说,袁世凯经常和她们讲故事,有时候还故意将银元放在不易找到的地方让她们去找,谁先找到就赏给谁;有时候她们实在找不到,袁世凯就提示她们,最终帮她们找到。
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袁世凯也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多要求门当户对。
当时与袁家结亲的多为晚清民初的高官巨户,如长子袁克定娶湖南巡抚吴大澂之女、长女袁伯祯嫁两江总督张人骏之子、五子袁克权娶两江总督端方之女,其他亲家还包括孙宝琦(内阁总理)、陆建章(陕西督军)、张百熙(邮传部尚书)、杨士骧(直隶总督)、薛福成(驻外大使)、荫昌(陆军大臣)、陈启泰(江苏巡抚)、周学熙(财政总长)、那桐(军机大臣)、黎元洪、曹锟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子女结亲这也是袁世凯扩展自己势力的一种方式。
袁世凯待人接物,虽然从来就是喜怒不形于色,但面色和善,双目炯炯,很尊重人也很注意听人说话,所以各方人才奔走其门如过江之鲫。
袁世凯的身材并不算高,但多年的军旅生涯所养成的气质让人觉得不怒而威。
阎锡山曾跟人说,他见过袁世凯两次,但最后还是不清楚袁世凯长什么样,因为在接见的时候,阎锡山既敬又畏,不敢直视。
袁世凯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总是挺直腰板,哪怕是坐在沙发上和人谈话,他也直着腰靠着沙发背,从来没有歪斜着,更不会陷进去。
有意思的是,袁世凯在每次坐下的时候,总是鼻子先发出“嗯”的一声,然后一边摸着胡须,一边慢慢坐下。
由于腿比较短,袁世凯坐下后一般是双脚叉开,两腿垂直,仿佛“骑马蹲裆”的姿势,从来也没有跷过二郎腿。
至于袁世凯的饮食起居,基本是常年不变,非常之刻板。
他每天的作息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早上6点起床,6点半早餐(总是一大碗鸡丝汤面),7点下楼办公会客,11点半午饭(菜的花样也大都不变,他最喜欢的清蒸鸭子必不可少);午饭后休息一个小时,下午2点到5点继续办公会客,然后带着家人去中南海各处散散步,晚上7点吃饭,9点归寝,十分有规律。
袁世凯的穿着打扮也很简单,从不讲究,除了上朝时穿朝服袍褂外,在家中一般只穿短装制服(练兵时的习惯)。
袁世凯一般不喝酒,只有在过年过节全家聚餐的时候才喝点绍兴酒;烟除了雪茄外,其他如水烟、旱烟、香烟一概不抽,对鸦片烟更是深恶痛绝。
袁世凯生前为官多年,如果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标准应该置下不菲的家产,但袁世凯一生经手的钱财无数,但其“贪权不贪财、不以公谋私”的名声还是为人所公认的(比他有钱的部属可多了去了)。
在袁世凯死后,徐世昌受老友之托给袁家分配遗产,他把袁世凯一生所积累的田产股票现金折为三十份,儿子与姬妾无子者各一份,未出嫁的女儿两人一份,每份八万余元,共计两百余万元。
大公子袁克定和二公子袁克文在袁世凯死后,很快便将分到的家财挥霍一空。
袁克定在解放后靠着政府每月二十元的救济为生,而袁克文虽然风流一生,死后却未留一文,连后事都是他在青帮的弟子凑钱办的。
这些公子哥儿,哪里是做皇帝的料。
袁世凯的子孙中除了袁克文的第二子袁家骝和妻子吴健雄成为知名的科学家外,其他大多默默无闻。
人生如梦,不过百木一秋。
各位,你说做皇帝到底有啥好处?你想那袁世凯袁皇上,从1912年12月12日接受拥戴到1916年3月23日撤销帝制,这洪宪王朝不过维持了八十三天。
在这八十三天里,袁世凯既没有举行过登基大典,也没有戴过皇冠、穿过龙袍,搞个百官见面会还偷偷摸摸,胆战心惊,充其量也就是个关门皇帝,结果却落得众叛亲离,声名扫地,更有史书上如潮如涌的千古骂名,这又是何苦来哉?皇帝啊皇帝,这从古至今,最难做的便是皇帝,你要做得好了,人人景仰,千古一帝;要做得坏了,那可就众叛亲离,身家不保。
所以,皇帝的背后,他的名字也叫独夫民贼。
与其去做个真皇帝,倒不如去做个风流快活的土皇帝,因为土皇帝没有名号,也就毫无责任与道义,亦不求传子传孙……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有意思的是,袁世凯晚年常念叨的那个家族魔咒却在他的子孙中却基本无效,袁家的后代不仅大都活过了六十岁这道坎,而且长寿者也不乏其人,譬如袁克定就活了八十岁,袁克文虽然只活了四十三岁(应是与他长期放荡不羁的生活有关),但他的儿子袁家骝却是九十一岁的高寿,直到近年才去世(2003年)。
如果袁世凯泉下有,会不会为自己的称帝决定而苦笑不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