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础准备及入门概要
新能源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基础知识概要

新能源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基础知识概要绪论1、名词解释:什么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NRSE)?2、简答:能源是如何分类的?第一章太阳能工程1、简述: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点;2、简述:太阳能的特点;3、名词解释:太阳能集热器;4、太阳能热水器的类型如何划分?5、简述:显热贮热、潜热贮热和化学贮热的基本原理;6、太阳电池根据硅材料结构如何划分?7、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哪些优点的和缺点?第三章风能工程1、什么是启动风速、切除风速、有效风速?其值分别是多少?2、影响风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风能量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3、简述:我国风能资源的区域划分?4、风能资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5、简述:风力机如何分类?(可画图说明)6、风力机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7、风力机调向和调速(限速)有哪些类型?8、风力机有哪些具体的应用?结合我国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发展,谈谈你对风能利用的看法和思考。
第四章水能1、简述:我国陆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特点;2、简述:水力发电原理及水头的概念;3、小型水电站按落差集中方式,区分成哪几种类型?其水工建筑物包括哪些部分?4、水轮机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基本原理怎样?5、简述:抽水蓄能电站的原理。
第五章地热能1、什么是地热能?地热能的成因如何?2、地热能的贮存形式有哪几类?3、简述:地热能的利用条件有哪些?4、简述:我国地热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类型;5、地热能直接利用有哪几种形式?6、简述:二种地热水发电的基本原理。
第七章后续能源技术1、核能的概念;简述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基本原理;2、简述核反应堆的分类;3、氢的制造技术有哪些?简述其原理;4、还有哪些后续能源新技术?各章内容简要绪论第一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能源分类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一)能源:可以从其中获得能量(如热、光、动力)的资源。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NRSE,New and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1981年8月10-21日,“联合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会议”: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来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在于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在我国,习惯性称“新能源”,主要指:除常规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小水电、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能源资源。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一)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四个特点: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会计一直被理解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核算)和监督,是一种管理工具。
实质上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它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计算和计量,进行微观管理。
(1)连续是指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记录和核算每一项经济业务。
(2)系统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加工处理,以生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3)综合是指借助统一的货币计量,将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反映。
(4)全面是指将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记录下来。
会计只有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
2.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利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数量上的记录、计算来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是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利用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这是监督职能。
3.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说明会计的主要特点;(判断)会计反映的是企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及供产销的变化,若用实物度量不能加总,只能用货币度量来综合反映。
以货币度量为主,并不排除同时用实物度量、用劳动度量反映。
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4.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这种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的产生大脑记忆、“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记事方法都是一些原始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会计的起源。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板书概要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鱼1、游泳臀鳍维持鱼体垂直尾鳍前进动力,决定方向鳍背鳍胸鳍维持鱼体的平衡腹鳍2、呼吸鳃弓鳃鳃丝二、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海蜇、海葵、珊瑚2、软体动物:贝类、乌贼、章鱼3、节肢动物:虾、蟹4、哺乳动物:海豚、海豹、鲸5、爬行动物:海龟、鳖三、水域环境的保护备课资料:1、鱼儿长得像蝴蝶2、拉蒂玛鱼的发现3、一种会发光的转基因宠物鱼将在美国上市4、深海鱼类发光的秘密5、未来动物长啥模样?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6、活虾7、无身龙虾头创造生命奇迹---虾头存活十个多月8、水中生活的动物9、关于谁与环境的破坏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水陆环境的差异二、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干燥角质鳞、甲以及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2、温差大被毛保温3、气态氧肺和气管呼吸4、浮力小肌肉和四肢支撑体重,迅速奔跑5、环境多变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环境反应灵敏备课资料:1、奇闻趣事---草蛇长两足2、有第3章眼睑的楔齿蜥3、毒蛇的危害及蛇伤的防治4、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饲养和观察蚯蚓一、蚯蚓的生活习性穴居、昼伏夜出、以有机物为食二、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腹面有刚毛,体壁中有发达的肌肉运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2、无专门呼吸器官,体表有黏液呼吸三、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由许多节组成2、有口或吸盘用以捕食3、有刚毛或疣足,发达的肌肉用以运动4、体表湿润可以呼吸,无专门呼吸器官备课资料:1、海蚯蚓血液可充当人血2、环节动物门的分类3、蚓茧的采集、孵化和培养实验4、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及对土壤的作用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兔一、兔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感觉器官发达对外刺激反应灵敏2、四肢和肌肉发达快速运动,支持体重3、体表被毛保温作用4、口内有牙齿摄取食物5、用肺呼吸,心脏四腔6、体内有隔7、胎生、哺乳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3、有发达的四肢和肌肉4、用口捕食,口内有齿,齿有分化5、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发达三、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爱护哺乳动物及其栖息地备课资料:1、哺乳姿态素描2、科学家确认已知最大的啮齿动物3、大熊猫吃上专用“竹”饼干4、克隆的蛙及哺乳动物5、世界上首匹克隆马出世6、发现哺乳动物耳朵干细胞,耳聋者有望复聪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小飞行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3、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4、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5、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6、骨骼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1、都有角质喙二、鸟类的主2、体表被覆羽毛要特征3、前肢特化为翼4、体温高而恒定备课资料:1、蝴蝶趣闻2、始祖鸟的发现3、中华龙鸟4、《侏罗纪公园3》中的“史前巨鸟”形出有据5、鸟类介绍6、实践活动---爱鸟护鸟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一、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1、翅:扇面形、轻、薄、表面积大2、肌肉:发达有力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2、体表有外骨骼3、足和触角分节备课资料:1、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2、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3、剧毒“黑寡妇”袭击人类4、苍蝇成了科学家的宠儿5、为何蚊子越来越难对付6、科学家发现蜜蜂的性别基因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骨杠杆2、关节支点3、骨骼肌动力二、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备课资料:1、肌肉的命名和收缩2、肌肉痉挛---“抽筋”3、肌肉的疲劳4、脊柱5、关节的运动6、肌肉酸痛的原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先天性行为1、特点:生来就会,由遗传物质决定2、例如:取食、防御、繁殖、攻击二、学习行为1、特点:由遗传物质决定,环境因素影响2、例如:大山雀偷喝牛奶备课资料:1、动物过冬取暖拾取2、亲密无间的搭档---海葵和双锯鱼3、雄棘鱼的婚配和父爱4、领地行为5、昆虫防御行为数例6、动物的求爱方式7、动物的育幼行为8、鸽子的飞行定向9、动物学习的几种方式10、学习能力的高低是由基因基础的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究菜粉蝶的取食行为一、菜粉蝶和十字花科植物二、实验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结论:先天性行为备课资料:1、观察动物的绕道行为2、鼠妇选择生存环境行为的观察3、几种动物行为的观察第三节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1、定义: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章算法初步》本章概要

第一章算法初步本章综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你肯定玩过一些好玩的游戏,惊奇于它的灵活与机智,为什么它也会有智能?大家可能运行过一些方便的程序,它们简化了我们的繁杂的操作,让我们从简单,乏味、重复的操作中解脱出来,是什么在它们后面支持和控制着它们呢?其实,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我们的算法.你想学习如何控制它们吗?那就跟我们来吧,进入算法精彩的世界.算法初步是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外的新增内容.在数学发展的历程中,寻求对一类问题的算法一直是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主导思想,就是构造“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算法已是数学及其应用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也逐渐成为每一个现代人应具有的数学素养.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我们并不陌生,数学必修一中我们学习过求函数零点的二分算法;数学必修二的解析几何初步中,我们把利用公式计算的几何问题进行分步求解,形成算法;又如解方程的算法、解不等式的算法等,这些算法都是对解决一类问题有效的通法,其过程称为“数学机械化”,即大量重复、循环、复杂的逻辑推理运算由计算机完成.我们在第一部分主要学习一下算法的概念以及它的特点和主要用处,研究一下算法的思想,算法的几种常见的结构,即三种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以及用程序框图来简洁清晰地表示算法.体验一下用简单清晰的图形表示我们的思想,会发现数学简单中的美丽,你会发现算法实质上就是我们的思维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开始学习一些编程的基本语句,你可以尝试着自己来做一个算法程序,以解决一些繁杂的问题.这可是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数学中的三个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进位制.本章的重点是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及对应的基本算法语句.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是我们以后设计算法的基础.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重要性在于:理论上已经证明了,用它们可以表示一个算法.本章的难点是循环语句.对于我们来说,应用循环结构来实现反复执行的计算是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刚开始时不容易掌握,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本章是以知识应用为主的一章,在以前面各章知识为平台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各种问题的算法,是对以前的知识的抽象概括和进一步理解.本章所研究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最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数学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体现.由于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算法作为大家以后学习的基础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技术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而算法思想也成为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
大一高等数学教材第一章

大一高等数学教材第一章高等数学是大一学生必修的数学课程,其内容涵盖了微积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等多个领域。
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大一高等数学教材的第一章内容,主要包括函数及其基本性质、极限及其运算法则以及导数和微分。
一、函数及其基本性质函数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高等数学中,函数被用来研究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其中,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输入集合,值域是指函数的输出集合。
奇偶性是指函数关于原点的对称性质,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增减性质,周期性是指函数具有重复性质。
二、极限及其运算法则极限是一种数学概念,用于描述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变化趋势。
在大一高等数学中,极限的计算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极限的运算法则包括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极限法则、三角函数的极限法则等。
四则运算法则指的是对于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函数极限的性质。
复合函数的极限法则用于求解复合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三角函数的极限法则用于求解三角函数在特定角度下的极限。
三、导数和微分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用于描述函数在给定点的瞬时变化情况。
微分是导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看作是函数在给定点的线性近似。
导数和微分在大一高等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物理、经济、工程等实际问题的求解。
导数的计算包括基本导数公式、求导法则和高阶导数。
微分的计算包括微分法则和微分方程等内容。
总结:大一高等数学教材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函数及其基本性质、极限及其运算法则以及导数和微分。
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工具,用于研究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
极限的计算是数学分析的基础,对于化学、物理等学科也有重要应用。
导数和微分是函数变化率的描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求解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第一章内容,学生将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思维模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大一高等数学教材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介绍。
前准备备章节与教案

前准备备章节与教案一、章节: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方法等。
分析每个知识点的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
二、章节: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提供学习指南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三、章节:教学安排与组织1. 教学安排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授课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合理安排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组织建立课堂纪律,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四、章节: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而不仅仅是结果。
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章节: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学资源提供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
利用教学工具和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支持建立学习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活动,拓宽知识视野。
六、章节:学习指导与策略1. 学习指导教授学习方法,如笔记整理、思维导图等。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2. 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七、章节:学生支持与关怀1. 学生支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协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 学生关怀创造平等、包容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多元文化。
八、章节:家校沟通与合作1. 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增进相互了解。
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保持与家长的及时联系。
2. 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学长。
第一章学科素养整合与提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

第一章学科素养整合与提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一、引言本章是《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人教版)》中的第一章,主题为学科素养整合与提升。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数学学科概述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和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
三、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数学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体系。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包括: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创造性思维数学学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方法和观点,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本章内容概要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具体包括:1. 数的认识与应用本节将介绍整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数的分类和应用。
2. 数量关系的表达和比较本节将介绍表达数量关系的方法,例如等式、不等式等,并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3. 数量关系的表示和判断本节将介绍数量关系的表示方法,例如函数关系、图表等,并培养学生用数量关系判断问题的能力。
4. 数量关系的演化和变化本节将介绍数量关系的演化和变化问题,例如数列等,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量关系的能力。
五、本章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手入门指南手册范本

新手入门指南手册范本一、前言欢迎来到我们的新手入门指南手册。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一系列有关新手入门及如何快速上手的信息和建议。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相信会对您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
二、入门准备在开始正式学习之前,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获取所需材料:请确保您已经准备齐全所需的学习材料,例如教材、笔记本、电脑等。
2.创建学习环境: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没有干扰,并准备好所有需要的学习工具。
三、基础知识学习在开始实际操作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以下是您可以学习的几个重要领域:1.主题一:- 学习内容一:详细介绍主题一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 学习内容二:掌握主题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主题二:- 学习内容一:深入了解主题二的背景和相关领域。
- 学习内容二:学习主题二的技术要点和常见应用。
四、实践操作步骤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接下来是进行实践操作。
以下是您可以按照的步骤进行学习和实践:1.步骤一:- 操作步骤一: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步骤一的实践操作。
- 操作步骤二:进一步介绍步骤一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2.步骤二:- 操作步骤一: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步骤二的实践操作。
- 操作步骤二:进一步介绍步骤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五、问题解答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解答:1.常见问题一:- 问题描述:列出常见问题一的问题描述。
- 解答建议:给出常见问题一的解答和相应的建议。
2.常见问题二:- 问题描述:列出常见问题二的问题描述。
- 解答建议:给出常见问题二的解答和相应的建议。
六、学习进阶完成了基础学习和实践之后,您可以考虑进一步提升自己。
以下是我们为您提供的进阶学习建议:1.推荐学习资源一:- 学习资源介绍:推荐一些可以深入学习的相关资源。
- 学习资源链接:给出学习资源的名称和相应链接(链接请自行替换为实际链接)。
2.推荐学习资源二:- 学习资源介绍:推荐一些可以深入学习的相关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实践内容(续)
示例:
地图:nxn=3x3
传感器:m=3 辐射点:k=1 传感器1的投影向量
v1=[1,0,0,1,0,0,1,0,0] 传感器2的投影向量
v2=[ 0,1,0,0,1,0,0,1,0] 传感器3的投影向量
v3=[0,1,0,0,1,0,0,0,1]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实践内容(续)
关键技术-III
- 层析成像 障碍物地图创建 归结为获取 地图向量x 层析成像x 压缩层析成像 障碍物占有少量空间 重构x所需的扫描链路 mxs << nxn 支持低成本/轻量化/无线网络化的实现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实践内容(续)
概念验证实验
- 过程示例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实践内容
任务描述
-未知区域障碍物建模 针对障碍物成像
-热释电传感网络 部署在未知区域一侧 接收热辐射变化信号
-移动热辐射扫描 机器人加载热辐射源 遍历未知区域的一侧
பைடு நூலகம்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实践内容(续)
关键技术-I
-压缩红外测量 m 个传感器 s个(移动)辐射扫描点 mxs条扫描链路 nxn分辨率二值量化地图 每条扫描链路对应都是 量化地图的几何投影 假定 mxs << nxn mxs个链路可以产生 nxn地图的压缩采样
课程实践内容(续)
关键技术-II
- 压缩传感模型 地图状态:nxn维状态向量x x(i)=0,空闲; x(i)=1,占有; 传感测量:mxk维向量 y(j)=<vj,x> vj为第j条扫描链路 的投影向量 空间变换传感模型 y=Vx, V=row(v1,v2,….vmxk)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实践内容(续)
- 实验结果
16*16像素
24*24像素
-理念: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体会科学探索的趣味性 增强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方式: 理论学习(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控制) 课程实践(压缩红外传感层析成像)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课程概况(续)
完成情况
- 方法讲解: 课堂讲授:6学时 文献阅读:6学时
- 课程实践: 智能环境部署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模块 机器人感知 热辐射层析扫描 地图创建 压缩红外传感层析成像
小学期课程‘机器人感知与智能环境’总结
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
SLAM for Human-following Robots -- 压缩红外扫描层析成像
中山大学
PIR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关于课程
课程概况
-目的: 信息技术综合创新实践训练 以机器人感知与智能环境为背景 以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为目标 以压缩红外层析成像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