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本原理》课程作业

《美学基本原理》课程作业
《美学基本原理》课程作业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美学基本原理》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距离说:是指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从心理上与对象保持适度的

距离感,超越实用功利态度,实现审美态度,强化审美效果。

2、联想: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既指由当前感知

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事物而又想起有关的其他

事物。

3、美在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

4、表演艺术:表演艺术家依据作曲者或编舞者的总体设计作蓝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做作用,全神贯注、感情充沛地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把自己对原作的情感体验传达出来

5、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二)简答题

1、表象在审美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表象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的特点,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可以通过表象经行认知,从而充分发挥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表象虽不如知觉反应清晰、完整、稳定,但比知觉反映事物更丰富、更能把握特征。

2、美的相对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美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时间对美的感受是变化不定的。(2)、美是相对的,因为事物的美是与其他的事物相比较得出的,并且不同的比较对象其结果是变化不定的(3)、不同时间,不同时代的人的认知力水平是不一致的。因此同一审美对象所产生的美感强度在不同的时间里与和谐标准的差值大小也会不同,所以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在不同的时间里是变化不定的。

3、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有哪些?

答:形式美的法则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构成因素。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4、什么是崇高?崇高有哪些审美特征?

答: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神是崇高的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崇高的审美特征:崇高的意象世界的核心意蕴是追求无限,而崇高的“形式语言”的灵魂则是“空间意识”,是一种宏伟深远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感,是对于命运、时间、生命的内在体验。

(三)论述题

试述美感心理要素。

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的东西有很多,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都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总之,只要是能被人们感知的存在,能给人们灵魂带来好的感受的都能称为是美的东西。

我们是审美的主体,世界万物是审美客体,美感就来自我们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是一系列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心理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

感觉。我们每天都要观看、倾听、品尝、触摸外物,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感觉就是我们进行理解、想象和情感活动的基础。审美对象都具有可感的形式,或大或小,或暖和冷,这些可感的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我们才能开始审美活动,所以,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

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它和感觉一样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但它又不同于感觉。感觉是人对事物特征的反应,而知觉是人对事物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感觉直接产生于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接触,而知觉的产生必须通过各种感官的联合才能获得,是在多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联想。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出现,这便是联想。

联想几种常见形式:一,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比如由孩子想到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由暴风雨,想到革命等。二,接近联想,即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子,曹操提到梅子的时候,士兵的脑子里就联想到梅子的酸甜味道,促使唾液的分泌,曹操便利用这个机会把部队带领到前方。三,对比联想,即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杜甫由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对比联想到穷人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想象。指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再造性想象就是根据语言描述、图像、音响的示意等再造出相应的形象;而创造性想象则是不依据形象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的形象。

想象对于生活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首先,对各种美的欣赏都需要欣赏者的想象。有一千个人欣赏《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阅读小说名著离开了想象,阅读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其次,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东西。就拿电影创作来讲,富有想象力的电影往往更加出彩。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无法抗拒美食摊位上食物的诱惑而吃成了猪。《盗梦空间》中各种想象力俯拾皆是,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非“折叠城市”莫属。还有大片《阿凡达》,其成功的秘诀不仅是精湛的3D技术,还在于它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

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强烈的情感能带来更为强烈的审美体验。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A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状况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5.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57分、68分、7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教学提纲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6-05-16 11:08:11 一、单选题 1. (4分)对无限总体可以进行( ) ? A. 普查 ? B. 全面调查 ? C. 抽样调查 ? D. 统计报表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无限总体调查方法2. (4分)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 A. 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 B. 销售量,产量 ? C. 销售价格,产量 ? D.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同度量因素的应用 3.

(4分)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A. 复合分组 ? B. 层叠分组 ? C. 平行分组体系 ? D. 复合分组体系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平行分组体系4. (4分)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 ? A. 75% ? B. 40% ? C. 13% ? D. 17%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指标的计算 5. (4分)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平均数时间数列 ? B. 相对数时间数 ? C. 时期数列

? D. 时点数列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时期数列的理解6. (4分)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 单项式分组 ? B. 等距分组 ? C. 不等距分组 ? 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编制分配数列 7. (4分)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 B. 整群抽样 ? C. 等距抽样 ? D. 类型抽样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完整版上海交大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1.同时抛两枚不同的硬币,恰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单选) 选择一项: 炒a. 1 炒b. 1/8 O c. 1/4 同d. 1/2 2.对于连续型数据的分组()选择一项: a.水平法 b.累计法 c.推算法 d.直接法 ) 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 项: a.最小值 C b.取大值 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 d.零 ) 5.下列统计指数,不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选择一 项: a.零售价格指数

b. 产量指数 诃c?收购量指数 因d.工资总额指数 6.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 a.性别 □ b.年龄 "c.职业 d.月收入 门e.职称 7.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 (单选)选择一项: U a.发展速度 拥b.增长速度 目c.发展水平 d.增长量 8. 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 选择一项: 炒a.对比基期的不同 °b.对象范围的大小 ⑥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 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 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炒a.发展水平 b.增长量

炒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平均数的代表性甲数列高于乙数列 同c.平均数的代表性乙数列高于甲数列 口d.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判断 11.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 选择一项: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系数 ‘ c.全距 * d.平均差

」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 □ 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巫c.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門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e.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 15.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 a. 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 *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口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口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16在实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单选)选择一项: ⑥a.互斥事件 口b.必然事件 c. 独立事件 d. 不可能事件 17. 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 选择一项:

西南财大版统计学原理统计学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抽样估计 1.某工厂有1 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如下表: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2.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在2 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3.某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在3 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 5 000个产品中抽取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要求:试根据上述资料:(1)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3)根据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以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4.某外贸公司出口一种茶叶,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1%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抽查结果统计表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该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及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该批茶叶合格率范围。

5.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后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时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6.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零件?(提示:总体方差取最大值) 7.某部门对职工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取得年度项抽样资料如下,试以90%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部门职工的家庭月收入。 抽查结果统计表 8.某市有职工10万人,其中:职员4万人,工人6万人,现进行职工收入抽样调查,并划分职员与工人两类进行选样,要先按不同类型抽查40名职员与60名工人,结果如下:要求这次调查的极限误差不超过2元,概率保证程度 95.45%,试按类型抽样组织计算必要的抽样数目。 如果按简单随机抽样组织,试问:(1)同样的?和t,需按抽取多少样本单位数。(2)同样的样本单位数和概率保证程度,则会有多大的极限抽样误差。(3)同样的样本单位数和?应有多大的概率保证程度。 9.从某县的100个村中抽出10村进行各村的全户调查设平均每户饲养家禽35头,每村平均数的方差为16。 要求:(1)以90%的概率估计全县平均每户饲养家禽数。(2)如果极限误差 2.412 ?= x 则其概率保证程度如何?

统计学调查问卷大作业

西安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 班级:会计1301 小组成员:胡秋叶林文妍孟小娇 陈婷婷魏晨汪雨柳 杨婷张琳敏刘丹璇 毋凯伦黄香香高旭宏 指导老师:单春霞

目录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题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题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进展计划和小组分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问卷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问卷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分析1 ........................................................错误!未定义书签。分析2 ........................................................错误!未定义书签。分析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我们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美学原理/ Aesthetics 课程代码:070132 学时: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32 上机/实验学时: 5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哲学 适用专业:广告学本科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广告系 教材: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 柯秀经等.美学原理.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美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广告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它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用高尚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素质,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艺术作品的创造能力。 美学首先是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对于审美经验研究的重视是一个大的趋势。 任务:(1)讲授什么是美,美存在的主要领域,美的研究的主要范畴,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技术美,以及中外重要的美学思潮。 (2)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并展开讨论或辩论,在讨论或辩论中得到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学科的概论性质要求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自觉的审美意识,同时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并对美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待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领悟。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五、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以哲学作为基础,是离哲学很近的学科,这由它的哲学性质所决定。 本学科的人文性质使它成为一门素质教育课。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任何其他学科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重点掌握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均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一般了解的内容作为考试的次要内容。考试(包括和笔试(开卷与闭卷)及团队作业)。 平时作业和讨论发言成绩占30%。期末课业结束时占70%。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 课堂案例讨论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进行,以达到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把先修课程在本课程中的运用通过启发方式让学生理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兰大18秋《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C(满分)

单选题 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 A: 总体平均数 B: 期望值 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 D: 总体期望值 单选题 次数分配数列是( )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单选题 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 C: 类型抽样 D: 整群抽样 单选题 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其代表人物是( ) A: 高斯和高而顿 B: 高尔顿和皮尔逊 C: 高斯和皮尔逊 D: 高尔顿和费舍 单选题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单选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 B: 人的年龄是变量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单选题 A: 105% B: 104.76% C: 5% D: .76% 单选题 平均增长速度是() A: 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单选题 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 A: 登记性误差 B: 汇总性误差 C: 推断性误差

D: 控制性误差 单选题 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 A: 比率变量 B: 名称变量 C: 等距变量 D: 顺序变量 单选题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 A: 历史属性 B: 物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生物属性 单选题 .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负相关关系 D: 曲线相关关系 单选题 A: 3% B: 10% C: 7.1% D: 107.1% 单选题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单选题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 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 两者均需确定 D: 两者都勿需确定 判断 大量观察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判断 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判断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判断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的比重无关() 判断 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判断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 判断 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判断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判断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1.1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对 1【单选题】首次提出“美学”一词是在()年。 1750 2【单选题】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 文艺对话录 3【单选题】“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是()的名言。 宗白华 4【判断题】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对 5【判断题】“美学大讨论”的主题是美的本质。对 6【多选题】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括()。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1.2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对 1【单选题】国内美学界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审美活动 2【单选题】现代形态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 文化大综合 3【多选题】美学的特点是()。 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4【多选题】美学学科的性质是()。 人文学科、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中的学科 5【判断题】美学是审美意识()。错 6【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对 1.3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他与道家美学有密切关系。对 1【单选题】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 王朝闻或王兆文。 2【多选题】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 主要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还有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审美设计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等。 3【判断题】写意与儒家美学有密切联系。错 4【判断题】写意就是虚拟。错

5【判断题】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对 6【多选题】美学的学习方法()。 立足于中国文化;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2.1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李泽厚认为美是主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错 1【单选题】蔡仪在《新美学》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 典型性 2【单选题】狭义的“美”是()。 古希腊式的美 3【单选题】在美学中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是()。 李泽厚 4【多选题】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包括()。 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对美的社会性做出合理解释 5【判断题】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对 6【判断题】在美学大讨论中多数学者支持朱光潜。错 2.2美的本质的定义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对 1【单选题】“慧能”强调的是()。 心物不二 2【单选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张璪 3【多选题】“象”被中国古代艺术家称为()。 物色、景色 4【多选题】美带有历史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共同性、差异性 5【判断题】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指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对 6【判断题】“物”就是知觉的世界。错 2.3审美意象与审美活动 《美学与哲学》作者是英国的杜夫海纳。错 1【单选题】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是美在()。 意象 2【单选题】中国传统美学用()来说明意象的性质。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1 第一章~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3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这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 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 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第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 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 ) 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人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上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的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完全来划分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D) A、在国有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有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华南理工 网络统计学原理作业

华南理工网络统计学原理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1. 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2. 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通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3.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4. 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5. 股票价格是时点数。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6. 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7. 考试成绩用“百分制”度量,这是按定比尺度划分的。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8. 价值单位是以货币形式对现象进行度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等。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9.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专门组织的调查和科学试验两个渠道。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10. 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11. 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12. 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 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13.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普查能够获得各个领域的全面、广泛的数据。答题:对. 错. 参考答案:× 14. 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频数密度。频数密度才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

《美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资料笔记

绪论 1、美学发展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美学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①大体分为:前学科阶段。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第一卷出版,他以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方面,研究“知”的为逻辑学;研究“意”的为伦理学;研究“情”的为美学,至此,“美学”逐渐获艺术界公认。康德和黑格尔都是在鲍姆加登感性学基础上,以感性为思考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前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提出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劳动创造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重要命题,对美、美感、美的规律等美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马克思主义美学。沿着哲学方向发展的有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美学,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沿着心理学方面向研究的以费希纳实验美学为开端,以及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等;从艺术社会角度研究的有接受美学、系统论美学。 ②1750年,鲍姆加登“美学”概念提出,经过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努力,逐渐深入,代表了古典美学最高成就,但他们的美学都是建立在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存在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使包括美学在内的一切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2、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历来美学家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①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研究范围自然包括构成这一关系的客体(美)和主体(美感)两大方面,而人类的审美活动也不能例外,因此还包括美的创造问题所以,围绕审美关系而出现的美、美感、美的创造三大方面,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②不少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其研究对象就是艺术,如黑格尔;有人认为美学除了研究艺术中的美与丑外,还应研究生活中的美与丑,并以后者为主要对象,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在我国,有人认为美学即艺术观,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有人主张美学研究范围应当是很广阔的;还有人认为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重点;前苏联美学界主张研究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的审美现象等等。 3、美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自然科学等的关系如何? ①美学曾长期隶属于哲学,随着发展才逐渐独立。哲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对美学研究其着指导作用。 ②伦理学基本范畴是善及其对立面恶、美与善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美学与伦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③心理学探讨人类心理活动一般规律,而人类审美活动从意识活动的心理形式来说,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因此,美学发展离不开心理学发展。 ④对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方面,所以,美学与艺术理论都会研究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等问题,因此,两者关系尤为密切。 ⑤美学作为人类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同自然科学发展之间是不容忽视的。自然科学一方面受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摄,另一方面,它以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哲学(美学)发展及思维方法的发展。 ⑥美学虽与这些学科互为沟通,但有自己特定的范围,是其它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 判断题部分 1 :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 ) 3: 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 均分配次数。 ( × ) 3 : 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 ) 4: 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 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 ) 5: 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6: 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 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 ) 7: 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 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 ) 8: 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 或 100%。( × )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可称为次数分布。 (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 的差异。( ∨ )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 小。( × ) .单项选择题部分 2: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 、 必须是重叠的 B 、必须是间断的 C 、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 、必须取整数 3: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 品质标志分组 的是( B )。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 :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 )。 A 、60---70 分这一组 B 、 70---80 分这一组 C 、60— 70或 70—80两组都可以 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 分组属于( B )。 A 、简单分组 B 、复合分组 C 、分析分组 D 、结构分组 6: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1: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A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C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 B 、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D 、编制统计表

作业《新编统计学原理》(教材 习题黑体板).pdf

作业――――《新编统计学原理》教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无习题)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某公司对所属25个商业企业2000年的全员劳动效率(万元/人)进行调查,得到资料如下:6.59.811.313.415.9 16.817.718.413.619.1 19.419.720.721.521.8 22.323.524.127.428.5 29.328.629.530.130.5要 求:根据所给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各个企业利润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公式: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利润/计划利润),并按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三组:①未完成计划。②完成计划和超额完成计划10%以内。③超额完成计划10%以上。 要求:编制整理表并根据整理结果编制统计表。 第三章.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1.某企业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2.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销售价和销售额如下:

要求: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 5.有一家餐馆到三个集贸市场买鱼,这三个集贸市场鱼的价格分别为:6元/千克、5元/千克、4.8元/千克。该餐馆以两种方式购买:第一种是在每个集贸市场各买20千克鱼;第二种是在每个集贸市场各花120元来购买。 要求:(1)以第一种方式购买时,求每千克鱼的平均价格(要求列出计算公式)。 (2)以第二种方式购买时,求每千克鱼的平均价格(要求列出计算公式)。 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说明产品质量变化情况。 (2)由于质量变化对该厂总产值的影响。 7.在过去5年中,某国家因受严重通货膨胀的困扰,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提高利息率。1~5年的年利息率分别为25%、40%、60%、100%、120%。 要求:(1)若存入100美元,按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利率,问:第五年末的实际存款额是多少? (1+r)*5=(1+25%)+(1+40%)+(1+60%)+(1+100%)+(1+120%) 平均利率r=69% 第5年末的实际存款=100*(1+r*5)=445美元 (2)若存入100美元,按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利率,问:第五年末的实际存款额是多少? (1+r)^5=(1+25%)(1+40%)(1+60%)(1+100%)(1+120%) 平均利率r=65.3%(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5年末的实际存款=100*(1+r)^5=1235美元

尔雅美学基础原理试题及标准答案

美学原理(91.0分) 1.西方传统哲学中“真正的世界”有三种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谁的“物自体的世界”。 (1.00分) ? A.黑格尔 ? B.康德 ? C.费尔巴哈 ? D.休谟 2、下列不属于古希腊式美的因素的是: (1.00分) ? A.单纯的 ? B.完整的 ?C.部分的 ? D.和谐的 3、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1.00分) ? A.读 ? B.悟 ? C.观 ? D.品 4、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0分) ? A.具体个人 ? B.具体民族 ? C.具体群体 ? D.人类群体 5、王国维在哪本书中提到做学问要经历三种经历? (1.00分) ? A.人间百年

? B.饮水集 ? C.人间词话 ? D.恻行集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00分) ? A.艺术品除了具有审美层面,还具有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等。 ? B.杜尚的《泉》否认了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否认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 C.艺术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内蕴着情意的象。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商品的品牌属于什么价值? (1.00分) ? A.交换价值 ? B.使用价值 ? C.审美价值 ?D.符号价值 8、请从下列词汇中选出属于广义的“美”的选项:①优美②崇高③悲剧④丑 (1.00分)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9、“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来源于哪部作品? (1.00分) ? A.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B.宗白华《美学散步》 ? C.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 D.黑格尔《美学》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 (第一~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D)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一 单选题 1. 次数分配数列是 ( )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本题分值: 用 户得分: 用户 解答: 标准答 案: 4.0 4.0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2. 在组距分组时 ,对于连续型变量 ,相邻两组的组限 ( ). 必须是重叠的 必须 是间断的 可以是重叠的 ,也可以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必须是重叠的 标准答案: 必须是重叠的 3.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 ,则反映变量值 ( ) 越分散 ,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越集 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越分散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越集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4.0 4.0 越集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越集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4. 填报单位是 ( ) 调 查标志的承担者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构成 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重点单位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标准答案 4.0 0.0 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5.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 抽样误差系数 概率度 抽样平 均误差 抽样极 限误差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4.0 标准答案 0.0 抽样误差系 数 抽样平均误差 6.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几何平均法 加权算术平均法 简 单算术平均法 首末 折半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首 末折半法 标准答案: 首末折半 法

统计学原理

201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追溯统计学历史上和逻辑上的起源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 A .国家管理 B .计数 C .税收与徭役 D .赌博游戏 2.统计的基本职能是 A .参与决策 B .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 C .发布统计资料 D .统计咨询 3.统计资料的性质是 A .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B .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C .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 D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4.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绝对指标可以分为 A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6.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量大小 B .权数的个数 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7.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A . pq B . 1-p C .pq D .1-p 8.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 .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 .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 D .两者无关 9.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规则,其目的是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 B .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 C .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 D .选出典型的单位 10.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若用x 表示样本平均数,用X 表示总体平均数。则它的表现是 A .X x > B .X x < C .X x ≠ D .X x = 11.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这种相关关系属于_____线性相关。

美学基础知识

一、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但是,无论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或禅宗美学思想,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认识与知觉的统一。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美学思想始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伦语·颜渊篇》)。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和同情心”,但是儒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墨家学派主要以重生产的实用美学思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补充了儒家重人而忽视物的不足,充实了社会美的基本内容;道家则进一步形成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补充了儒家的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略个性自由的不足;法家则产生了重视社会规律的创造美学思想:“道也,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文雅·释诂》)补充了儒家重礼仪而忽视社会变革的不足。 两汉在先秦基础上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一是以《淮南子》为代表,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儒、法各家的美学思想;一是以杨雄为代表,继承发扬了思想中合理进步的因素,同时又表现出不受儒家思想束缚的气概。两汉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以儒、道为主干又集各家之精华。 (二)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从人物品藻开始,波及诗、文、画、山水、庭院等。艺术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以及艺术家大量涌现,是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两汉艺术繁荣与发展迅速,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有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王羲之的书论,陶渊明的诗及《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从汉代到魏晋,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即从宇宙认识论转变为人格本体论,也就是说魏晋玄学抛弃了汉代阴阳五行说那种对宇宙系统的经验性的描述,代之以人类社会人们关切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哲学思考。玄学家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呜呼!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神者自然之根也。”“余以为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意思是说形象、音乐之美是来源于色彩、声音而又超于色彩、声音本身的一种美。这种崇尚自然、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美,正是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