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跨界规划的思考

海绵城市:跨界规划的思考

高考满分记叙文:熟视无睹的爱是谁在炎炎夏日里为我扇风驱蚊?是谁在数九寒冬里为我焐热被窝?是谁告诉我路要自己走?又是谁在黑暗中为我点亮一盏明灯?……那爱,一点点、一滴滴,像阳光洒在我成长的路上,照着我前行。

小时候,常问你:“你最爱谁呀?”你回答:“这是秘密。

”我撅着嘴以为你最爱弟弟,从那时起,便一直认为你偏心。

我体质弱,也就成了医院的“常客”。

每次去医院挂水,你一定要亲自去,他要去,你怨道:“你粗手粗脚,别把孩子弄疼了。

又会选择医生看病,年纪轻轻的医生手太生,你懂吗?”有一次,我半夜发高烧,他不在家。

外面下着雷阵雨,怎么办啊?胆小的你是不敢夜里出门的,可你怕我撑不住,硬是把我背到了医院。

一路上,你滑倒好几次,爬起来又走;你把雨衣全盖在了我身上,可你自己却像个“落汤鸡”!这些你都不在意,可我记在了心上。

我的病好了,你却累病在床!面临人生的大考,你比我还紧张。

看着各种菜谱,希望能为我调节饮食;我为了数学题苦做到半夜,你不是为我倒水,就是静静地陪着我,总之我不睡你也不睡。

日子到了,你还把我当成小孩子一样,非要送考。

我不忍拒绝,你让我骑车走里面,你骑车走外面;进考场时,我让你回去,你站在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出来后我责备你傻,你却笑着为我递上冰水……我考砸了,一个人躲在房里不出来,你和他轮流上阵,我也不动容。

夜里,我为着茫茫未来担忧,翻来覆去睡不着,听见你在哭泣。

你说:“她身体不好,这样一折腾再有个什么,唉……”对不起,我又让你担心了。

可我仍不知怎么面对未来。

他总是对我很严厉,从小到大我的*上不知留下多少手掌印。

我恨他,甚至不愿和他说话。

可这个次,他却变得那么和蔼,耐心地开导我。

望着似乎一夜之间老了很多的他,我扑进他的怀里,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那一刻,无数的委屈都化作泪水。

他也爱我呀!我又站起来了,背着书包走进一所普通高中。

我不再害怕,我相信“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而在我奋斗时,你和他也开始了“奋斗”。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关键技术摘要: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能源,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城市发展的情况做好洪涝灾害防治工作,海绵城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啊哟方式。

本文中结合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专业技术,希望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问题;水生态系统;低影响开发技术;绿色基础设施1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1.1海绵城市的本质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动城市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加以治理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的发展。

同时,常规的城市建设时跟多是不断开发土地,海绵城市要求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维护原有水系生态环境平衡。

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主要采用粗放式的模式,原有水系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地表径流量不断增加。

现阶段,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并且地表径流不会受到影响。

可以说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调节等,推动城市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1.2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内容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1)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2)及时修复和治理被污染的水体,减少自然环境的污染。

(3)以低影响的方式对城市进行开发。

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考虑自然河道和湖泊等,还需要加大对绿地的关注力度,解决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问题。

2海绵城市的建设基础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偏向雨水利用与管理,并且根据城市基本特点运用LID技术,提高降雨管理。

城市水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水问题,要保证区域水环境不受破坏,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海绵城市的打造应该从不同层面出发,提高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

1)宏观层面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对区域内部流域水资源系统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划分,对水资源的生态安全布局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国土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构建完善的区域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应用导向的延续性培养模式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应用导向的延续性培养模式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应用导向的延续性培养模式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结合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和重大行业需求,在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管理相关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按照工程专业认证的新要求,构建了以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延续性、一体化培养模式。

结合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述这一模式在环境工程专业的实施效果,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海绵城市;工程应用导向;延续性;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6-0126-03收稿日期:2017-06-22作者简介:张伟,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水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讲师、博士;车伍,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俊奇,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王建龙,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

通讯作者:张伟。

一、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与行业需求过去三十余年,在国内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在此背景下,2013年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方法体系,并于2014年开始,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三部委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30个城市入围第一批和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文),明确了未来我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我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国城市工作会议上,将“海绵城市”划入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海绵城市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中的定位和重要意义。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步凸显,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面对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求,具有系统、扎实的城市雨洪管理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严重缺乏[1]。

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

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
城 市 篇
口 北京 建筑大学 城 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 实验 室 王文亮
口 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城建 司 章林伟 曹燕进
近 年 来 ,许 多 城市 都面 临 内涝 频 发 、径 流 污染 、雨 水 资 源 大 量 流 失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等诸 多雨 水 问题 .在城 市 建设 中构 建 完 善 雨 洪 管 理 系 统 刻 不 容 缓 。2 01 3年 1 2 月1 2日 .习 近 平 总 书记 在 中 央 城 镇 化 工 作会 议 上 提 出 :建 设 自 然积 存 、 自然 渗 透 、 自然 争化
规 划 统 领 、设 计 落 实 、 建设 运 行 管理 等 全 过 程 多专 业协 调 与管
控 ,利 用 城市 绿 地 、水 系等 自然 空 间 优 先 通过 绿 色 雨 水 基础 设 施 .并 结 合 灰 色 雨 水 基 础 设 施 .统 筹 应 用 “ 滞 、 蓄 、 渗 、净 、 用 、排 ” 等手 段 .实现 多重 径 流 雨 水控 制 目标 ,恢 复 城 市 良性 水
大 程 度 上 .海 绵 城 市 与 国 际 上 流 行 的 城 市 雨 洪 管理 理 念 与 方 法
非 常契 合 .如低 影 响 开 发 ( LI D)、绿 色 雨 水 基 础设 施 ( GSI )
纷 出 台 建设 海绵 城 市 的 相 关 计 划 。 然而 .各 地 对 “ 海 绵城 市 “的
文 循 环


渠 系 统 的 提 标 改 造 与合 流 制 溢 流 污 染 ( C SO)控 制 带 来 的 巨 大 财政 支 出和 社会 影 响 .低 影 响开 发 雨 水 系统 的优 势 更加 明显 当
然 .低 影 响 开 发雨 水 系 统 并非 全 部 ,海 绵城 市 具 体 建设 过 程 中 . 低影 响开 发 生 态设 施 的 建 设还 会 受 到 特殊 自然 地 理 条件 、水 文 地 质特 点 ,既 有 土地 利 用 构 成 与布 局 地 形及 雨 水 管 渠 系统 建 设 现 状 等 复杂 因素 的 限 制 .很 难 满足 设 施 用 地 与竖 向设计 等要 求 .单 纯依 靠 L I D生 态设 施很 难 实现 排水 防 涝综 合规 划 控 制 目标 。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与分区管控——以河南省淮滨县为例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与分区管控——以河南省淮滨县为例

图1.一级管控分区规划水面率较高,海绵城市建设条件较好,规划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可适当提高。

第二步,计算指标分解结果。

根据以上因素,将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分解至一级分区内,计算各一级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通过面积加权平均得出不小于规划区总体控制目标,一级分区指标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

5.二级指标分解为方便运行和管理,二级分区的边界可结合主要道路进行局部调整,以雨水管网的排水单元作为划分依据,体现规划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第一步,进行管控单元划分。

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道路竖向、雨水管网布局等因素,将中心城区划分为28个二级分区。

第二步,获取各项指标分解依据。

用地性质是识别海绵城市建设基础条件的重要指标,绿地、广场等适宜作为海绵体的用地,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适当提高;工业、物流仓储等用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较差,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适当降低。

现状建设情况是判断海绵城市改造难度的主要依据,新建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应高于改建区域,建成区比例越高的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难度越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越低。

第三步,进行指标分解调试。

根据管控单元内规划建设情况和各类建设用地的面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等因素,计算各管控单元的年径流总量序号 一级分区 面积(平方千米)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 9.34 80%2 银河分区 1.51 82%3 金河分区 4.49 81% 7.42 74%5 龙翔河分区 2.02 71%6 红云河分区 1.96 72%7 延昌河分区 6.75 72%8 天镜湖分区 7.31 75%9 兴业河分区 3.40 69% 潼湖港分区 6.07 75%11 东西湖分区 7.11 72%一级分区控制指标分解汇总图2.二级管控分区规划。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与探索——以南方某小区为案例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与探索——以南方某小区为案例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与探索——以南方某小区为案例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与政策,以南方某小区为案例,从现状分析、建设需求和方案设计等3 个方面出发,结合自然地理、降雨特征、工程地质状况和规划设计等,同时对其排水系统、竖向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各种海绵设施的适用性进行的对比论证,提出了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发模式以及具体技术措施,得出了适合本地住宅小区的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经验和编制心得。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计经验;编制心得1研究背景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相继颁布一些文件政策,要求各地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住宅小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在源头减排实践方面与小型分散低影响措施应用方面的主要载体,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支撑作用。

源头减排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有别于传统排水系统构建的重要创新之一,将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地下管道的排水系统打造成由地上设施与地下管网,绿色设施与灰色设施相结合的立体式雨水管理系统,将雨水系统与地块开发、用地布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

传统开发建设模式下的住宅小区难以压制径流量的快速增长,并缩短了地块的汇流时间,同时地面大量污染物随初期雨水冲刷进入市政管道,排入周边水体,对地表水环境造成较大威胁,亟需通过海绵化改造的方式强化提升源头减排、净化的功能。

但是,由于我国对住宅小区海绵化研究和大规模工程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研究探索,建设的方式与方法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导致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因选择低影响设施类型不合理、建设工程量不足等原因,未能实现源头减排、净化的最佳效果。

因此,在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方面开展研究对于源头减排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1]。

2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经验1.1国内的相关研究及经验我国在针对建筑小区的降雨径流控制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稍滞后于国际,车伍、李俊奇带领的北京建筑大学雨水团队在2000年就开始围绕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构建方法与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对于雨水径流和污染物削减方面的效果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建设科技-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

建设科技-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解读中国大陆地区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划分1李俊奇1,2,王文亮2,3,车伍1,刘超1,赵杨2,4(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筑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44;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4.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20)摘要:为切实贯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科学合理地确定控制目标,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对我国大陆地区设计降雨量的地域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我国大陆地区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划分的原则、方法及应用的注意事项,以指导相关规范标准和地方性技术导则的编制,及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目标。

关键词:径流总量控制;区域划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Explanation of Sponge City Development Technical Guideline:Low Impact DevelopmentRegion division for urban rainfall runoff volume capture targetin Chinese MainlandLI Jun-qi1,2,WANG Wen-liang2,3,CHE Wu1,LIU Chao1,ZHAO Yang2,4(1.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tormwater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Ministry ofEduca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China;2.Beijing Coope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 on Architectural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China;3.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 Environ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China;4.Beijing Yuren Rainec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20,China)Abstract:To carry out Sponge City Development Technical Guidelin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develop the control target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and implement the annual rainfall runoff volume captur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design rainfall depth were analyzed. With the purpose of giving guidance on com posing relevant codes, standards and local technical guideline, developing the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runoff and its design rainfall depth target by local conditions, the factor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notes on region division for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in Chinese mainland were discussed.Key words:rainfall runoff volume capture;region division;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runoff;design rainfall depth0 前言1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7320-002)为大力推进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排放的“海绵城市”,指导各地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缓解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内涝问题,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上)大家好,今天报告的题目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城市雨水系列突出问题的背景;第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第三,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点;第四,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案例;最后,做个小结,对国内的一些启示。

一、城市雨水突出问题分析目前我们城市出现了很多水问题,特别是城市快速化发展导致的一系列水问题。

第一,洪涝频发,特别是近几年很多城市出现的内涝次数越来越多,经常出现城市看海的现象。

第二,雨水资源大量流失,根据水资源的统计,特别像华北地区,一个城区流失的量占到城市蓄水量的20%-25%,量相当大。

第三,径流污染严重,根据监测分析,很多城市地表水环境中,径流雨水所带来的污染物贡献可以达到1/3-1/2,而且随着管网截流率、污水处理率以及污水处理标准的不断提高,径流雨水所带来的污染物占整个地表水环境的比例会逐渐提高。

第四,传统的雨水排污方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比如大量的硬化造成地下水得不到补充,还有技术措施选择不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甚至还有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的热量,造成地表水环境的热污染,特别是一些封闭的小水体,那么这热污染对水体中的一些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带来一些致命性的灾难性的不可逆的生态破坏。

这些就构成了城市所引发出的一系列雨水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规划设计理念、技术设计不当,技术措施比较单一,同时也有管理上的问题,比如重视地上设施,对地下设施重视不够,管网标准偏低等等,另外就是绿色设施建设不足。

这里给几张照片,这是2013年几场雨的径流水质采样的照片,前两排是雨水管道,按照时间序列采样的规律,最上头一排的水质变化规律是,刚开始比较脏,后期颜色越来越浅,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混浊的。

那么第二排刚开始水质还比较干净,中间过程比较脏,后期又稍稍变得干净一些,污染物浓度高峰是在中间。

第三组是合流制管道,基本上初期的雨水也是比较脏。

第四组也是合流制雨水的管道,最脏的点实际上有两个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太阳城老年住宅区位于北
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的西岸,占地
234hm2 , 其 中 景 观 湖 占 地 18hm2 ,
集中绿地和高尔夫球场占地
70hm2 。项目定 位自然生 态且场
地空间布局适合低影响开发雨水
系统建设。
工艺流程
面临的挑战
• 位于洪泛区内,地势低洼,洪涝 风险高
• 周边无市政管网,小区排水系统 难度大
海绵城市-多目标雨水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
多目标功能要求: 径流总量控制 径流峰值控制 径流污染控制 雨水资源化利用 生态影响最小……..
海绵城市——城市能够像
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 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 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 水、蓄水、渗水、净水,需 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 加以利用。
途径: 保护---修复---建设
• 景观水体耗水量大,维护费用高 • 建筑建成后景观水水质差,水体
富营养化严重
项目实景
土壤滤池 雨水景观湿地
主要应用技术: 新型植被缓冲带 生物浮岛 雨水湿地 土壤渗滤 雨水花园 植被浅沟 ………
2015/5/28
水循环 溢流设施
26
国家领导人视察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 水量、水质、生态等多功能系统设计 雨/污水利用综合调控及循环系统优化 2001年建设,运行至今,工况良好 有效应对7•21暴雨 年均节水70万m3
渗 生物滞留 (下凹式绿 滞 地、生物滞 留带、雨水 蓄 花园等)

渗 渗透塘


渗 渗井

示意图
技术要点
下凹深度、坡度 溢流口
植物选择、填料换填
深度 溢流口
位置
防止坍塌 填料置换
2015/5/28
设施名称 性质
湿塘

示意图
雨水湿地 蓄、净、
雨水罐

植被
缓冲带

技术要点 消能设施、前置塘、生态驳岸、溢流
V3 H
V1 n1
V2
时间 (1983-2012年) n2
2015/5/28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开发后不大于开发前。 (一般地区80%-85%)
特殊区域: ①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有特殊排水防涝要求 区域→适当提高年径流 总量控制率 ①广西、广东及海南等 部分沿海地区→适当降 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因地而异,因地制宜
技术要点: 防渗 竖向 设施的布局 地上与地下
设施的应用
道路技术措施应用
雨水检查井
生物滞留
生物滞留
透水铺装
蓄水模块
道路雨水控制利用案例
2015/5/28
生物滞留--北京--发区科创十七街
60%的道路分隔带改造成为滞 留带。
设施应用后,道路径流体积外 排率可实现不超过开发前雨水 径流外排率为15%的目标。
维护管理
1. 基本要求 2. 设计程序 3. 建筑与小区 4. 城市道路 5. 城市绿地与广场 6. 城市水系 7. 技术选择 8. 设施规模计算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多功能调蓄公园案例
项目概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多功能调蓄 水体项目所在地块规划面积7.6hm2,原 为沙坑及垃圾堆填区,杂填土较多且厚 度不均,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建设用地。
亦庄生态停车场
项目概况
生态停车场低影响开发项目总面积约 为2公顷。
设计目标
根据北京30年降雨资料统计规律,依据 低影响开发理念,生态停车场场地实现年径 流总量控制率大于85%(设计降雨量大于 33.6mm)。
主要设施应用
• 植草沟 • 生物滞留带 • 雨水花园
综合效益
• 生态设施能够调蓄雨水径流量大于 900m3。
排水防涝
-雨水管渠系统 3-5年一遇暴雨
-超标雨水径流排 放系统
20年一遇暴雨
年径流总量
综合 实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85%(设计降雨量
间接 提高
25mm)
-其中:雨水资源化
利用率不小于35%
径流污染
实现
径流污染物 (以SS计) 总量控制率
60%
建成区内
协 同
水环境保护与修复


-自然植被覆盖率不变 -自然水域面积率不低
建筑小区技术措施应用
LID措施:绿色/蓝色屋顶、生物滞留、断接、植草沟、透水铺装、初期弃流……
6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1)北京东方太阳城
雨水系统设计平面
项目概况
于开发前
防洪
设计重现期 50年一遇
建成区外
—渗、滞、蓄 50% 源头雨水花园、末端多功能渗蓄水

—蓄、用 35% 源头雨水罐、蓄水模块、末端多功能调蓄水

—净 满足回用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源头:人工土壤渗滤、砂滤;末端:湿地净化、 截流制污水处理厂
—排 15% 灰色雨水管渠系统、绿色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层次、多类型技术手段: 源头消减 中途转输 末端调蓄
技术措施:渗、滞、蓄、净、用、排
多个子系统融合共生: 排水防涝控制系统 径流污染控制系统 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2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 能够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以上。 • 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量大于40%(以SS
计)。
生物滞留设施示意图 建成之后
8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规划
设计
工程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点
李俊奇 Tel:13301387031 E-mail: lijunqi@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5/5/28
主要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实质 控制目标与关键控制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找准问题需求 科学设定目标 合理编制规划
…….
1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示意
断接 透水铺装
生态排水沟渠 生态浅沟
中央生物滞留带
植草沟
特定渗透区 坡向入渗
湿地
截流沟
雨水花园
缓冲带
生态停车场
案 调 整


模拟结果,计算评估指标
地块内LID设施
是否实 现目标
子汇水区分散 设置LID设施
逐级指标分解,实 现年径流量总量控
制率
方案确定
优化LID设施 组合及布局
重复迭代计算
三、合理编制规划
规划控制目标的落实 城市总体规划
I. 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新指标协同建筑密度、绿地率、水域面积率 等既有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II. 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相关专项规划两者相辅相成。
出水口
消能设施、前置塘、水生植物及 微生物
进水口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冬季 放空
植物选择、坡度、场地大小
规划
设计
工程建设
维护管理
1. 基本要求 2. 设计程序 3. 建筑与小区 4. 城市道路 5. 城市绿地与广场 6. 城市水系 7. 技术选择 8. 设施规模计算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透水区
非工程性措施
限制使用农药和化肥
雨水绿地灌溉
前置塘
缓冲带
Lake 水体生态修复
曝气,沉淀,藻类去除等
低影响开发(LID)的诞生、原理与内涵:
诞生于1990’s 美国; 模拟自然,用分散的小规模控制措
施在源头上来管理雨水,通过渗透、 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方法来 模仿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实现多重 目的: 在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 削减峰流量; 延缓峰现时间; 控制径流污染; ……
3 从多目标角度及片区 特有问题出发确定、 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规划编制与分解指标
各地块下沉绿地分布图
各地块绿色屋顶分布图 各地块透水铺装分布图
各地块单位屋面集蓄容积分布图
19 各地块下沉式绿地(广义)、透 水铺装、绿色屋顶指标分布图
四、细致到位的设计:技术选择
设施名称
性质
透水砖铺装

示意图
技术要点
重现期为3年的峰流量可削减 55%。
海绵城市建设关键环节—优化设计
模型模拟--利用城市排水(雨水)信息系统 数据进行实际应用的专业工具,为海绵 城市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用模型模拟进 行城市排水防涝 能力和风险评估
分析积水点分布情况 实施低影响开发措施和管网改造
城市排水(雨水)系统整体规划和改造
海绵城市-多目标城市雨水系统构建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微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 之排水防涝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小排水系统)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大排水系统)
狭义“LID”
广义“LID”
海绵城市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找准问题需求 科学设定目标 合理编制规划 细致到位设计
2015/5/28
一、找准问题需求
规划
设计
工程建设
维护管理
1. 基本要求 2. 设计程序 3. 建筑与小区 4. 城市道路 5. 城市绿地与广场 6. 城市水系 7. 技术选择 8. 设施规模计算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