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合集下载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于“中心—外围”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 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 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 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 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 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领域。“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 面,“外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 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 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 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 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4.4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中心-外围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 ,是由阿根廷 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 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 “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 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 家。“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 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恰恰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 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 济体系。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 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 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 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 = K * ΔI (1)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新增投资引起对生产资 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收 入增加又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 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现假 定新增加的投资△I为100美元,它用于购买投资品便成了投资品生产者 (雇主和工人)增加的收入;如果投资品生产者只消费其新增收入的90%, 于是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便得到90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人又消费其收 入的90%,即81美元,这又成为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增加的收入……如 此继续下去,收入也随之增加。收入增加的总和为如下无穷等比数列:

第三节、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第三节、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观点
❖ 5、资本边际效率: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 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 6、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 际效率随着投资量的增加而递减。
❖ 7、灵活偏好:又称流动偏好 ,指人们愿意 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 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 一种心理动机。
…… ……
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
四、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外贸乘数理论”
纺织品进口
纺织部门就业
纺织部门收入
纺织部门消费
电子部门就业 ……收入 通讯部门就业 ……收入
建材部门就业 ……收入来自…… ……国民收入的减少量是进口增加量的若干倍。
五、对外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 而贸易逆差则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因 此,为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政府 应积极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及保持顺差的保护贸易政策。由于这种保护 贸易政策与重商主义的政策相似,因此被称 为新重商主义。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观点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 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和灵活偏好 三个所谓心理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 为政策基点,创立了保护国内就业的新 学说;在对外贸方面,凯恩斯主张国家 积极干预,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关概念的理解: 1、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
三、投资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的概念:凯恩斯认为一国投资量的变 动(增加或减少)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 存在一种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投资乘数或 者倍数。
投资乘数原理:每增加一笔投资,不仅可以增 加本部门的生产和投入,还可以引起连锁反应, 带动许多其他部门增加投资和就业,带动人民 收入的增加,又引起消费和投资的扩大,如此 反复,结果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是原增加投资 量的若干倍。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名词解释1. 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好家伙,提到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听起来就像个高大上的经济学术语,其实嘛,它简单得让人想笑!你想啊,生活中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其实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就是这么个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出口增加,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让国民经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就像你跟朋友出去吃饭,先点了两盘菜,结果每个人都看到有好吃的,最后点得像开了锅一样,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最后账单却是大家一起分的,没准最后还各自都觉得赚到了,哈哈!1.1 乘数效应的原理那么,咱们再来细聊聊这个乘数效应,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想象一下,当一个国家的企业向国外出口产品的时候,第一波收入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

企业把赚到的钱用来支付员工工资,员工拿到工资又去买衣服、吃饭,结果又刺激了其他行业的消费,形成了一个循环。

这种循环就是乘数效应,最后能带来比原本出口更多的经济增长。

1.2 影响因素当然,这个乘数效应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现的。

它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国家的经济状况、消费者的信心、甚至还有国际市场的需求。

如果市场好,大家都愿意花钱,那这个乘数效应就会更明显;如果经济萎缩,消费者都缩手缩脚,那乘数效应就会大打折扣。

想想看,有时候你就算在家里囤了半箱零食,但如果没心情吃,最后也是白搭,对吧?2.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的实际意义听到这儿,可能你会问,嗯,这些理论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大了去了!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增加了,外汇流入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随之增加。

这意味着,相关部门可以拿这些钱来修路、建学校、搞环保,反正就是让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收入提升了,消费能力也增强了,经济就会更活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1 就业机会再说说就业问题。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还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因为,当出口增加的时候,企业为了满足需求,可能会扩大生产,这就需要更多的员工。

这时候,招聘启事就会飞出去了,大家都能找到工作,生活就能越来越好。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乘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最早于1931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的学生)提出,后被凯恩斯加以利用和完善,并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结合,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税收、对外贸易等研究领域。

1 )投资乘数的推导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如果以?I代表投资增量,?Y代表国民收入增量,k代表投资乘数,则有,,,,YkI,Yk,或 ,I(1)直接推演方法假定国民经济有新增投资量?I,其中有不变的比例c(0,c,1)用于国民消费(该比例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则随着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连锁效应,国民收入会不断增加: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形成,,,YI 1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的c比例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IccI; 2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收入的c比例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2,,,,,,YcIccI ; 3……4)将以上加总,得到:1 / 15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YYYYYY...1234n231n,,,,,,,,,,,,IcIcIcIcI...231n,,,,,,,,,Icccc(1...) n1,c,,,I1,cnn,,c,0因为0,c,1,所以当时,n,,Yc11k,,,所以: ,,,Icc1111,,,因为0,c,1,-1,,c,0,0,1-c,1,所以 1,c即为投资乘数。

c是边际消费倾向,(1-c)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Saving ,MPS,常以s表示),所以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k, 1,c(2)公式推导方法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经济只有消费和储蓄,没有对外贸易等活动,经济封闭) 从总供给角度有:Y=C+S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从总需求角度有: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所以S= I (储蓄=投资)而S=Y-C得?S=?Y-?C,Cc,设边际消费倾向为c,即: ,Y则:,,,YYY11k,,,,,,C,,,,,,ISYCc1 1,,Y2 / 15公式推导::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即:投资乘数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差的倒数,或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of Saving ,MPS,以s表示)的倒数。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你看啊,这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就好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它能让经济产生奇妙的变化呢。

咱就打个比方吧,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就像是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血液流通顺畅了,人才能健康有活力;对外贸易搞得好,国家经济才能蓬勃发展呀!对外贸易乘数原理说的就是,当出口增加的时候,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就好比是投下一颗小石子,却能在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

出口增加了,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要招人吧,就业机会就多了。

工人们有钱了,就会去消费,消费又带动其他行业,这一环扣一环的,经济不就活跃起来了嘛!那进口呢,也不是坏事呀!进口一些咱没有的或者更好的东西,能让咱老百姓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而且进口也能促进竞争,让国内的企业更努力地提升自己,就像跑步比赛,有了对手才更有动力往前冲呀!你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只知道自己闷头发展,不跟外面的世界打交道,那不是跟闭关锁国一样嘛,能有啥出息?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就是告诉我们,要开放,要交流,要和世界一起进步!比如说那些沿海的城市,为啥发展得快呀?不就是因为对外贸易方便嘛!他们就像站在经济舞台的前排,最先感受到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也最先抓住机会发展起来。

咱国家这些年的发展不也证明了这一点嘛!通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我们的经济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窜。

所以啊,咱可别小瞧了这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它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呢!咱得好好利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咱老百姓也得支持国家的对外贸易,多买点进口的好东西,也让咱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那多牛呀!总之,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就像是经济领域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跟着这盏灯,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吧!。

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第一、扩大出口需求扩大出口需求,发挥对外贸易乘数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结构,这是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两项基础性条件。

要在宏观经济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关系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平等化进程。

以此为基础,对外贸易才能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经济结构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孤立于国际分工之外。

应该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综合考虑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与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选择中国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种不断完善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对外贸易才能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改善出口产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

中国较长时期以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基本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的比较优势状况。

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中国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

不过,比较优势理论并不保证比较优势的转变和产业的升级,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强产业关联度和技术外溢性质,则能够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

第三、积极增加进口积极增加进口,保持适度顺差,提高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着重通过扩大出口需求来解决国内剩余资源,这对于短时期内求得宏观经济的平衡很有作用。

但是,从长期来看,单纯地扩大出口并不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

扩大出口必须相应地扩大进口,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来扩大国内与国际经济资源的转换,这样才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才能为国内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辟新的天地,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资源的闲置问题。

公式推导: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公式推导: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假定、结论和政策含义乘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最早于1931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的学生)提出,后被凯恩斯加以利用和完善,并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 )结合,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税收、对外贸易等研究领域。

1 )投资乘数的推导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如果以△I 代表投资增量,△Y 代表国民收入增量,k 代表投资乘数,则有Y k I ∆=⨯∆(1)直接推演方法 假定国民经济有新增投资量△I ,其中有不变的比例c (0<c <1)用于国民消费(该比例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则随着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连锁效应,国民收入会不断增加: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 ,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 ,形成1Y I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的c 比例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2Y I c c I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收入的c 比例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23Y c I c c I∆=∆⨯=∆ ;……4)将以上加总,得到:因为0<c <1,所以当n 因为0<c <1,-1<-c即为投资乘数。

c 是边际消费倾向,(1-c)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 ,常以s 表示):(2)公式推导方法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经济只有消费和储蓄,没有对外贸易等活动,经济封闭)从总供给角度有:Y=C+S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从总需求角度有: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所以S= I (储蓄=投资)而S=Y-C得△S=△Y-△C设边际消费倾向为c ,即:则:即:投资乘数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差的倒数,或是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MPS,以s表示)的倒数。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5.3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u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垄断削弱了自由竞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大危机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高关税,外汇限制,数量限制,鼓励出口等措施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

英国抛弃了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理论著作是凯恩斯的(J·M·Keynes,1883–194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经济危机前,凯恩斯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此后转而推崇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形成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

u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凯恩斯在强调投资对就业量和收入变动的作用时,还提出了“乘数原理” ,指在投资与收入之间、投资与就业之间存在的一种乘数关系。

投资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叫做“投资乘数”;投资与就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叫“就业乘数”。

乘数大小直接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数值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愈大,则乘数之值愈大。

“乘数原理”是建立在边际消费倾向概念的基础上的。

u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设Y代表收入,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ΔY代表收入增量,ΔC代表消费增量,ΔI代表投资增量,则ΔC /ΔY表示边际倾向。

以K代表投资乘数,则K是一定投资增量(ΔI)由此引起的收入增量(ΔY)之间的比例关系。

因收入增量 = 投资增量 + 消费增量(ΔY = ΔI +ΔC),故:u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投资乘数理论的计算公式是: 乘数 K =1/(l-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0-----增加的收入全部储蓄,则国民收入不变边际消费倾向=1-----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则国民收入无限大国民所得的增加(△Y)=乘数(K)×投资的增加量(△I)u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为:△Y=[△I+(△X-△M)]·K其中: △Y——国民收入的增加额△I——投资的增加额△X——出口的增加额△M——进口增加额K——乘数 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贸易政策之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容,熟悉其建立者的简介。

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重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容。

难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讲授
第一课时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产生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第二课时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凯恩斯主义积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内容。

2、.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创立者简介。

3、.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简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产生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

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

凯恩斯生活的时代,是世界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

资本主义经济以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尤其是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各国相继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奉行保护贸易政策,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经济立场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支持自由贸易转为赞同保护贸易,并积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书
中,他对自由贸易理论展开了批评,对重商主义的一些政策进行重新评价,并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和灵活偏好三个所谓心理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点,创立了保护国内就业的新学说。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及其追随者对他的理论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保护贸易的理论主张,其中核心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
△Y=K·△I(1)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新增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

他们的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

如此推演下去,结果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现假定新增加的投资△I为100美元,它用于购买投资品便成了投资品生产者(雇主和工人)增
加的收入;如果投资品生产者只消费其新增收入的90% ,于是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便得到90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人又消费其收入的90% ,即81美元,这又成为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收入也随之增加。

第二课时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

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

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 消费也随之增加, 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

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

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

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

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凯恩斯主义积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能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

其实,贸易顺差与国内投资是不同的:投资增加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使供给增加,而贸易顺差增加实际上是出口相对增加,它本身并不能形成生产能力。

因此,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等同。

其次,对外贸易乘数在实践上是很模糊的,它常会受一国闲置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稀缺会限制该国国民收入的下一轮增长。

再次,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的条件。

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一国才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

如果世界的总进口值不变或减少,一国将无法增加出口,除非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而不愿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因此,增加出口也无从谈起。

小结: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