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诊断临床共16页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及时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过敏性
疾病的风险。
06 儿童过敏性疾病 的并发症与危害
呼吸系统并发症
哮喘
儿童过敏性疾病中,哮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也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过敏性疾病概述
定义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由于机体对某种或 某些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 的疾病,可累及皮肤、呼吸道、消化 道等多个器官系统。
流支气管哮喘、特应 性皮炎、食物过敏等。不同疾病具有 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 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遗传因素和环 境因素共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避免室内吸烟
吸烟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加重儿 童呼吸道过敏症状,应避免在室内 吸烟。
增强儿童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儿童免疫系 统的正常运作,提高身体抵抗
力。
均衡饮食
保证儿童摄入均衡的营养,多 食用富含维生素C、E、B等的 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 果等。
适当运动
适当的户外运动和锻炼有助于 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过敏性 疾病的发生。
通过解读专家共识,帮助医务人员和家长更好地 了解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 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规范诊断和治疗流程
提供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和漏诊 ,提高治疗效果。
3
促进多学科合作
强调儿科、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 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协作,提高诊 疗水平。
意事项。
非药物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外,专家还介绍了 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免疫治疗、 物理治疗等,以及这些方法在儿 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
临床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措施、激素应用及疾病要点

临床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措施、激素应用及疾病要点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特征为迅速出现的潜在致死性的气道(A)、呼吸(B)或循环(C)疾病,常伴也可不伴皮肤粘膜改变。
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各异,其中以皮肤粘膜症状最为常见(>90%),其次为呼吸与循环系统症状(>50%)。
食物、药物与膜翅目昆虫(如胡蜂等)毒液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2]。
严重过敏反应属于临床急症,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
诊断EAACI 2021 的诊断标准仍维持不变(表1):表1 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诊断标准以上是临床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判断,指南指出类胰蛋白酶(tryptase)或可用于严重反应的诊断,建议在症状出现后半小时~ 2 小时后检测类胰蛋白酶水平,并在完全缓解后至少24 小时再测一次,以回顾性诊断严重过敏反应。
类胰蛋白酶检测无助于紧急诊断严重过敏反应,但与基线值对比动态观察有利于明确诊断。
WAO 2020 则对诊断标准进行简化(表2):表2 严重过敏反应的WAO 2020 诊断标准RCUK 2022 提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程度谱(图1)图1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谱图中指出仅有皮肤粘膜症状而无气道呼吸循环(ABC)表现的,不属于严重过敏反应!不是严重过敏反应,那么就无需常规肌注肾上腺素。
治疗肾上腺素肌注是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诸多指南无差异。
EAACI 2021:推荐肾上腺素大腿中部肌注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作为社区(院外)严重过敏反应一线治疗表 3: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的管理清单(checklist)图2 严重过敏反应的初始管理流程图WAO 2020 推荐成人肾上腺素肌注0.5 mg,1:1000 浓度,我国大部分肾上腺素制剂是1 mg/1 mL 规格的,那么肌注就可使用原液而无需稀释。
RCUK 2022 同样推荐在大腿前外1/3 处肌注肾上腺素。
激素地位WAO 2020 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激素无益,或有害的,常规使用激素存在争议。
过敏性疾病(1-4型变态反应)

一、吸入性变应原
蟑螂已被认为是引起哮喘病的主要变应原之一
二、注入性变应原
二、注入性变应原
三、食入性变应原
水果、花生
蟹
虾
三、食入性变应原
食物过敏,实际上是指人对食物产生了过分敏感、过分 强烈的反应。 食物过敏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黏液 样或稀水样便,个别人还会出现过敏性胃炎及肠炎、乳糜泻 等。 2.皮肤症状:皮肤充血、湿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 水肿。这些症状最容易出现在面部、颈部、耳等部位。有些 还可以表现在神经系统,如头痛、头昏等,比较严重的还可 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交联后,触发细胞膜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胞外钙离子流入胞内,致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 细胞的颗粒排出,释放出颗粒中预合成介质和新 合成介质,这一过程称脱颗粒。
预合成介质——组胺:即刻/早期相反应
新合成介质——晚期相反应
脱颗粒
颗粒内预先形成的贮备介质
预合成介质:颗粒内预先形成的贮备介质,通常以复 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颗粒内,当颗粒排至胞外后,通过 离子交换而释放。
主讲:刘玉琳
南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E-mail: lyl2002914@
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变态反应概念
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 疫应答所致。 An inordinately strong immune response, which causes more damage than the antigen or pathogen which induced the response.
二、注入性变应原
二、注入性变应原
四、接触性变应原
四、接触性变应原
三大常规CRP规数值的临床意义演示文稿

第31页,共34页。
CRP浓度的解释
检测结果(mg/L) < 10 10~20
20~100 >100
临床应用建议
正常;如病程尚短,应数小时后复查 病毒感染;如病程尚短,应数小时后 复查 常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不常见 提示细菌感染,可排除病毒感染
(3)灰白色 胆道阻塞、胆汁缺乏、服用钡剂等
(4)绿色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婴儿消化不良等。 (5)果酱色 见于阿米巴痢疾及细菌性痢疾。
第26页,共34页。
பைடு நூலகம்
性状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为软便且成形,婴儿便是糊状。 2、临床意义
(1)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2)粘液便见于肠炎、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急性血
第18页,共34页。
酸碱性
1、正常参考值
尿pH值在4.5-8.0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2、临床意义 尿pH值<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 糖尿病、服酸性药物; 尿pH值>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尿潴留、应 用利尿剂、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第19页,共34页。
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 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
三大常规CRP规数值的临床意义演示文稿
第1页,共34页。
三大常规CRP规数值的临床意义
第2页,共34页。
一、血常规
第3页,共34页。
白细胞 正常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 ( 11-12)×109/L
白细胞总数增高见于各种炎症、烧伤、大出血、白血 病、组织损伤、手术创伤等;
常见过敏性疾病的种类与诊断

常见过敏性疾病的种类与诊断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药店》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过敏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约占人口的20%,从新生儿到中老年人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但有明显的遗传性倾向。
【总页数】3页(P86-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1
【相关文献】
1.过敏原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分析 [J], 赵凯
2.浅谈过敏性疾病的种类与诊断 [J], 党小利
3.过敏性疾病常见变应原及特异性诊断方法 [J], 王学艳;孔瑞;张曼
4.过敏原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分析 [J], 赵凯
5.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及疗效观察 [J], 储小燕;毕志刚;芦桂青;康莉;刘艳;张亚平;富志良;尹晓晴;王羿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敏原检测ppt课件

Eugene G Weinberg, MB ChB. The allergic march. CME 2010; 28(2).
Progression of the allergic march
Eugene G Weinberg, MB ChB. The allergic march. CME 2010; 28(2).
• 特异性IgE测定有时也称为“过敏原测定”
• 特异性IgE的检测主要是酶免疫分析
• 根据标记酶指示底物的不同分为: 荧光酶免疫分析(如ImmunoCAP)、 发光酶免疫分析(如Immulite和Access)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
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的比较
皮肤试验 原理和意义 根据皮肤风团反应推测 技术因素的影响 较大 结果判定 有主观因素 药物影响 假阴性 皮肤划痕征 假阳性 安全性 相对安全 敏感性 高 特异性 高 设备要求 简单、易普及 价格 低 操作者的选择 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护士 sIgE 检测 对过敏原 sIgE 的直接检测 较小 客观指标 无 无 绝对安全 高 较皮肤试验高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高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实验人员
2回顾其他引起假阴性实验原因如 劣质的实验材料和技术不恰当 3在高强度自然暴露中观察患者 4 进行激发试验(很少做)
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 临床症状、病史 • 体检及临床试验
• 实验室检查
过敏体质是导致变态反应的内因
• 父母双方均有变态反应病者,或父母一方有变态反应 者,子代患变态反应的机率较高 • 父母双方均无变态反应病者,子代的发病机率少,一 旦发病,临床表现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 过敏的发生与后天的环境关系同样非常密切,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过敏性疾病及其检验

皮肤点刺试验
1◆ 将变应原和对照液分别滴于试验部位 皮肤(前臂掌侧) 2◆用点刺针垂直刺入皮肤表层,轻柔地、 压力均衡地维持1秒钟后垂直拔出 ◆安全、易于操作、临床相关性好,推荐 为最佳皮肤试验方法 ◆阳性反应:红斑
23
皮内试验
◆只有在皮肤点刺试验阴性而没有更高浓 度的变应原提取物可供使用时才进行 ◆阳性反应:风团
27
体外试验
◆总IgE测定 方法: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吸附剂试 验(RIST)、ELISA、化学发光法等 影响总IgE水平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 寄生虫感染等 总IgE水平高不一定是过敏 过敏者总IgE水平不一定高
28
◆特异性IgE测定 1 1.放射变应原吸附剂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 RAST) 载体-过敏原+待检血清 Ag-IgE+同位素标记的 抗人IgE 固相放射性计数与标本IgE含量成正比 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少、对患者安全、 与皮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符合外率高、有助 于寻找过敏原 2.ELISA法 间接法
+ 致敏羊红细胞 溶血: 标本中无CIC存在 不溶血: 标本中有CIC存在
36
补体相关测定技术
3.胶固素结合试验(检测已补体结合的IC) 胶固素是牛血清中的一种正常蛋白,能与 C3d结合 胶固素 + 血清标本
胶固素IC + 同位素标记的抗人IgG 或酶标抗人IgG 测放射活性或酶活性
39
Raji细胞试验
固相Raji细胞 + 标本 离心沉淀 荧光标记抗人IgG或同位素标记抗人IgG
测沉淀细胞的放射活性 方法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易 受血清游离IgG影响,且Raji细胞 培养较 困难。
过敏性休克34916学习

第25页/共45页
(
三1)原静因静脉由脉内于放长炎置期刺输激注性浓强度的较塑高料、管刺时激间性过较长强
的物或 而引 起局
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
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第22页/共45页
3.防治方法
•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 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测量生命体征,病情重者须立 即停止输液但保留输液针头,及时更换输液器和液体, 吸氧;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 过敏药物肌注非那根25mg或苯海拉明20mg.或激素 治疗肌注或静推地塞米松5-10mg,也可在液体中加入地塞米松维
第9页/共45页
过敏性休克治疗
1 立即停药,并平卧,解开衣扣,头偏向一侧,保 持呼吸道通畅。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酎减。继以0.9%NS或5%GS滴注维持静脉 给药畅通,视病情如症状不缓解,每隔15-30分钟, 重复皮下或静脉静脉注射该药0。5-1ml,。此药是抢 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 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不 滑肌的作用。吸氧,测血压,数脉搏,注意保暖。
(一)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 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 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 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 甚而影响呼吸。
第2页/共45页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症最多见的表 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 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 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 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