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合集下载

电费度数怎么计算

电费度数怎么计算

电费度数怎么计算电费的计算通常基于用电量和电价两个因素。

用电量是以“度”(电度)为单位衡量的,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量。

电价是每单位电度的费用。

在中国,电费的计算遵循以下公式:电费=用电量×电价首先,了解如何计算用电量。

用电量的计量单位是千瓦时(kWh),它表示在一小时内消耗的电能量。

使用电表来测量电能量的消耗,一般是通过读取电表上的读数来计算用电量。

电表上的读数有两个部分组成:上月度数和本月度数。

通过计算两者的差值可以得出当月的用电量。

示例:假设上月度数为1000度,本月度数为1200度。

则当月用电量=1200度-1000度=200度。

有了用电量,接下来是计算电费。

电费的计算还需要考虑电价。

电价是由供电部门制定的,不同用户类型和用电时间段会有不同的电价。

一般来说,电价分为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两种形式。

阶梯电价制度分为多个阶梯,低位阶梯电价较低,高位阶梯电价较高。

电量用多少,就按照对应阶梯的电价计费。

示例:假设阶梯电价制度如下:-第一阶梯:1元/kWh-第二阶梯:1.5元/kWh-第三阶梯:2元/kWh用电量为200度,根据不同阶梯的电价进行分段计算:-第一阶梯:200度×1元/kWh=200元所以,电费总额为200元。

峰谷电价制度根据不同的用电时间段设定不同的电价。

一般来说,夏季的峰谷电价时间段是:-峰时:早上8点至晚上10点-谷时:晚上10点至次日早上8点示例:假设夏季的峰谷电价为:-峰时:1.5元/kWh-谷时:0.8元/kWh用电量为200度,其中80度发生在峰时,120度发生在谷时。

按照不同时间段的电价进行计算:-峰时:80度×1.5元/kWh=120元-谷时:120度×0.8元/kWh=96元所以,电费总额为120元+96元=216元。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节约用电和降低电费,有些家庭和企业会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合理利用太阳能等以降低电力消耗。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1.获取用电量:首先,需要获取用户所使用的电量。

电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计量。

2.获取电价表:根据用户所属地区的电价表,获取相应的电价信息。

电价表通常包括不同时间段的电价和每个时间段的电价。

3.计算费用:根据所使用的电量和电价表,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费:
电费=电量×电价
4.考虑阶梯电价:一些地区采用阶梯电价制度,即电价随用电量的增加而递增。

如果用户所在地区采用阶梯电价制度,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计算电费:
-获取阶梯电价表:获取相应地区的阶梯电价表,包括不同阶梯的电价和对应的用电量范围。

-按阶梯计算电费:根据用户所使用的电量,找到对应的阶梯电价,并按照该阶梯的电价进行计算。

5.考虑峰谷电价:一些地区采用峰谷电价制度,即电价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有所差异。

-获取峰谷电价表:获取相应地区的峰谷电价表,包括不同时间段的电价和对应的时间范围。

-按时间段计算电费:根据用户所使用的电量和不同时间段的电价,将用电量按时间段进行分类,并分别计算相应时间段的电费。

-求和得出总电费:将各时间段的电费相加,得到总的电费。

6.考虑电价调整:电价可能会定期进行调整,因此需要根据最新的电价信息进行计算。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电量电费计算算法,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使用需求,还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税费、附加费等。

电费计算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力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准确的电费计算结果。

《电力价格及收费标准》

《电力价格及收费标准》

功率因素cos&= 有功/视在功率1、高压进线柜:作为高压受电的柜体,接受市电或者来自发电机的电源2、计量柜:作为供电局计费用的柜体。

如果是自发电,可以监控这个系统的电能数量3、PT柜:电压互感器柜,将10KV高电压转换成110V(100V)电压信号,输送到其他柜体,监控电压和做电压保护用4、主受电:及进线断路器柜5、进线隔离柜:内装隔离开关或隔离手车,作为手电断路器柜前端的断口保护。

6、所变柜:内装所用变压器,提供低压电源给变电站用7、出线柜:本站馈线,内装出线断路器,可以接降压变压器或者高压电机。

电能表(带峰平谷的)是电能表,计量用。

专变采集终端(负控表)主要功能为:电能表数据采集、实时和当前数据、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事件记录与报警、电能异常监测、远程控制等。

需量demand: [di'mɑ:nd ]汉语拼音为xuliang 需量,就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在电力行业多取15分钟)现在由于电表的电子化,需量就是这个负荷(线路)出现的功率最大值。

无功需量,就是负荷出现的无功功率最大值. 有功需量,就是负荷出现的有功功率最大值。

需量时间,就是出现最大需量的时间。

用电需量就是在考核期(一般是上个抄表日到这个抄表日)内,本变压器所带负荷,曾发生过的最大有功功率值;是通过集成在电能表上的最大需量记录器记录下来的,是实际发生值;这个值可用电能表上的示数与互感器的倍率相乘后求得,若你的电压互感器是66/0.1KV,电流互感器是200/5,则最大需量=19694。

4KW;若你的负荷功率因数为0.85,则该负荷下的视在功率为:19694。

4/0.85=23169KVA,超过了变压器的容量20000KVA,说明在最大负荷时,变压器已经过载了,如果要变压器不过载,一是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值,二是减少最大需量值,使负荷尽量平衡,不出现太大的高峰负荷。

最大需量,最大需量就是指在设定的测定周期内,若干个时间段内电能消耗最多的那个时间段,称为全部时间段的最大需量。

电费怎么算的公式是什么?

电费怎么算的公式是什么?

电费怎么算的公式是什么?电费怎么算的公式是什么?电费的计算公式会因地区和电力公司而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电费计算公式:总电费 = 用电量×单价 + 附加费用其中,“用电量”指的是你的用电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单价”是每个单位电力的价格,“附加费用”是可能包括的额外费用,如基本电费、燃料费、分布成本等等。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一个月内用了200千瓦时的电,每千瓦时的单价是0.5元,附加费用是20元,那么你需要支付的总电费是:总电费 = 200 kWh × 0.5 元/kWh + 20 元 = 120 元民用阶梯电价收费标准1、阶梯电价:按照每户每月电量分档划分为夏季标准和非夏季标准。

其中:(1)夏季标准(5月-10月):第一档电量为每户每月0-26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不作调整;第二档电量为每户每月261-60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为每户每月601度及以上的用电量,其电价每度加价0.30元。

(2)非夏季标准(1-4月、11-12月):第一档电量:每户每月0-200度,其电价不作调整;第二档电量:每户每月201-400度,其电价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每户每月401度及以上,其电价每度加价0.30元。

2、峰谷电价:高峰时段(14:00—17:00;19:00—22:00);平时段(8:00—14:00;17:00—19:00;22:00—24:00)低谷时段(0:00—8:00)。

居民峰段、平段、谷段的电价比价(不含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为:峰段电度电价平段电度电价谷段电度电价=1.6510.5。

3、合表电价:居民合表用户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其电价水平统一提高0.037元/千瓦时。

因为不同地市的具体的电价执行标准,具体可以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至于水费价格,分为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三类。

各地水费价格有所不同。

以贵阳市居民用水为例:1、普通生活用水阶梯:每户用水量21吨,按2.82元/吨收费;21吨_每户用水量36吨,按3.73元/吨收费;每户用水量_36吨,按4.64元/吨收费。

基本电费的计算公式

基本电费的计算公式

基本电费的计算公式
电费是指我们每个月要支付的电能使用费用,那么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电费的计算方法是以电量和电价为基础的。

电量是指我们使用电的量,电价是每度电价格。

在我国,电价是由地方政府制定并且在国家价格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的。

不同地区的电价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当地供电公司的官网进行查询。

其次,电费的计算公式是电量 x 电价。

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kWh),电价的单位是元/千瓦时。

比如说,如果你一个月家里用的电量是200kWh,电价是0.6元/千瓦时,那么你这个月要支付的电费就是200 x 0.6 = 120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电费的计算还要考虑到阶梯电价的因素。

阶梯电价是指在某个使用电量范围内,电价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

也就是说,使用的电量越多,电价也会越高。

最后,除了基本电费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费项目,如燃煤环节费、燃气环节费、基本建设费等等。

这些费用的计算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当地政策进行查询。

总之,电费的计算公式是通过电量和电价来进行计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基本电费之外,还有其他的电费项目需要注意。

在使用电时,我们应该尽量节约用电,以达到减少电费的目的。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力供应部门是负责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电能的机构。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是电力供应部门用来计算用户电能使用量和相应电费的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的解释。

电量计算:电力供应部门通过电能表来记录用户的电能使用量。

电能表会记录下用户使用的总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量计算的公式如下:电量=结束读数-起始读数起始读数是上一个计费周期结束时的电能表读数,结束读数是当前计费周期结束时的电能表读数。

电费计算:电力供应部门根据用户的电能使用量来计算电费。

电费计算的公式如下:电费=电量×电价电价是电能的价格,通常以每千瓦时的金额(元/kWh)计算。

电价可以根据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电时间段有所差异。

根据电费计算公式,用户的电费将随着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电量的使用来控制电费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供应部门可能会设定不同的电价来鼓励用电高峰时段的合理控制,以平衡供求关系。

扩展算法:电量电费计算算法可以进一步扩展,以考虑更多因素和特殊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扩展算法:1.阶梯计价:电力供应部门可以根据用户的电量使用量,设定不同的阶梯电价。

例如,低于一定电量的部分使用低价,超过该电量的部分使用高价。

这样可以鼓励用户节约用电。

2.季节性电价:电力供应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或时段的供求关系,设定不同的电价。

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期,电价可以相对较高,以反映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

3.尖峰谷电价:电力供应部门可以设定不同时段的电价,以反映供求峰谷差异。

例如,高峰时段的电价较高,而谷时段的电价较低。

这样可以鼓励用户在谷时段使用电能,以平衡负荷。

4.超出尖峰阈值的电价:为了防止负荷过高,电力供应部门可以设定尖峰阈值,当用户超过该阈值时,电价会显著增加。

这样可以鼓励用户控制用电负荷,以保持电网的可靠性。

5.收费政策优惠:电力供应部门可以设定一些特殊的收费政策优惠,例如低收入家庭电价补贴、太阳能发电用户的电价优惠等。

上海电费计算规则

上海电费计算规则

电费计算公式(2013年4月30)目前,国内电网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就是将电价分为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两部分,计算电费时将按用电容量乘以基本电价和按电量乘以电度电价所得的电费之和作为总电费的计算办法。

即:基本电价=用电容量×基本电价电度电价=电度电量×电量电价电费=用电容量×基本电价+电度电量×电量电价用电容量:1按受电变压器容量(即变压器容量)计取;2按企业用电最大需量计取。

计算时两者选其一;电度电量:即电度表计量的,每月按表读数。

所以电费计算的主要差别在每月基本电费的计算上。

一、基本电价经向供电公司了解;1、按受电变压器容量计取用电容量,则基本电价为28元/KVA。

2、按最大需量计取用电容量,则基本电价为38元/ KVA(现为42元/KVA),若实际使用容量不足上报最大需量的40%时,按40%收取;超过最大需量则要加倍(76元/KVA)收取基本电费(现估计82元/ KVA)。

3、案例假设受电变压器容量为A,则按容量每月应交纳的基本电费P1=28A;假设最大需量为B,则按最大需量每月应交纳的基本电费P2=38B。

如令P1=P2,则B=74%A。

即当最大需量等于容量的74%时,两种交费方式下所缴纳的基本电费相同,亦即74%为两种方式盈亏的分界点:当最大需量小于74%的变压器容量时,按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便宜;当最大需量大于74%的变压器容量时,按变压器容量缴纳基本电费便宜。

就公司实际情况分析而言,在安装1600 KVA容量变压器的情况下,其需量需求应该在变压器容量的80%左右,由于超出74%的比例,故选择按受电变压器容量计取基本电费对公司有利。

4、其他规定多余的变压器容量可以在供电局申请暂停,每年暂停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暂停后多余容量部分是否收费请咨询供电局。

功率因数过低会被供电局罚款,目前高新区供电局定的功率因数为0.85,低于0.85会被罚款,罚款数额有专用公式计算,公式请到供电局大厅咨询。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电量如何计算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电量如何计算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电量如何计算
上次抄表总有功559.83峰13.17谷387.00平159.46,无功总169.21正1 67.66反1.55
本次抄表总有功583.84峰13.87谷405.37平164.60,无功总174.89正1 73.33反1.56
用电量多少?如何计算?供电局如何计算?
一、电量的计算:楼主首先要搞明白你的计量装置的倍率是多少?以下是我按10倍计算,请楼主参考,计算时只需将真实倍率替换掉10倍就可。

1、有功总电量=(本次表码-上次表码)乘以倍率
=(583.84-559.83)*10=240.1kWh
峰段电量=(13.87-13.17)*10=7kWh
谷段电量=(405.37-387.00)*10=183.7kWh
平段电量=总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240.1-7-183.7=49.4kWh 2、无功总电量=无功正向电量+无功反向电量
=(174.89-169.21+173.33-167.66)*10=113.5kvarh
二、电费的计算(楼主要搞明白你用一度电要交多少钱)
1、电度电费=峰电量*电价*150%+谷电量*电价*50%+平电量*电价
2、功率因数电费:我给你算了以下你的功率因数为(有功电量的平方加无功电量的平方后一起开方,在用有功电量除以刚才得到的数)0.90所以说你的功率因数电费不需要调整,即本次不用交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3、如果你是用的自己的变压器,那还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大小,交纳一部分变压器损耗的电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

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峰段抄见电量=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谷段抄见电量=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总段抄见电量=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峰段抄见电量=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谷段抄见电量=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总段抄见电量=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平段抄见电量=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注意: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

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2套表处理套表分为用户内套表和用户与用户间的套表两种情况,其中用户间的套表也称为过表。

说明:1.本系统要求每块子表最多可以有两块父表。

套表层数允许4层套表的情况。

2.存在三种套表类型,真实子表,定量表和定比表,所有统称为子表。

在进行套表处理时,按照真实子表,定量和定比的顺序进行处理。

3.将所有套表子表的电量相加,累加到父表的扣减电量中,对于有两块父表的情况,在第一块父表扣完的情况下,将剩余电量放在第二块父表上套扣,当所有的父表都不够减时, 见第7点处理方式。

4.对于父表分时,子表分时的情况,对应时段的电量做相应扣减。

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时,见第7点处理方式。

当父表的峰谷时段不够扣减的情况,以父表电量为准,将子表中多余的电量移到平段中,再做相应扣减。

5.对于父表分时,子表非分时的情况,按照固定比例从父表的对应时段进行扣减,约定的比例为6:2:2。

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时,见第7点处理方式。

当父表的峰谷时段不够扣减的情况,以父表电量为准,将子表中多余的电量移到平段中,再做相应扣减。

6.对于父表为非分时表,子表为分时表或非分时表的情况下,直接扣减子表电量。

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时,见第7点处理方式。

7.当子表电量之和大于父表电量时,中止该用户的电费计算。

套扣:不能用非分时表套扣分时表系统允许设定套扣比例,采用自定义比例的,在套扣关系总要设定分时套扣的标志。

系统不允许自底向上扣表,也不允许跨层扣表。

3.变损计算说明:变压器的电量是以变压器所在组号下的所有计量点的电量之和。

变压器必须设置容量、变损类型和电压等级1.变损计算方法是查表法,根据变压器型号、容量、电量到变损标准表中查找变损电量。

2.该变压器下的所有电量都参与变损的计算(不管是动力用电还是照明用电)3.变损的分摊根据分摊标志进行,存在按电量分摊和按指定比例分摊两种情况。

程序在处理时根据用户确定的分摊标志进行处理。

4.计算变损的用户应每月抄表,计算变损;对于不抄表的情况,采用追补的方法,不进行计算(本月)。

5.对于存在变更的情况,按每月30天进行处理,根据变压器运行天数分摊电量和空载损耗。

6.目前变压器组只处理一个变压器组只有一台变压器的情况,不考虑一个变压器组包含多个变压器的情况。

算法:1.根据需要计算的计量点,找到其所属的变压器组。

2.查找该变压器下的所有计量点,根据累加得到该变压器组下的所有有功总电量,无功总电量3.如果是新增变压器,先按实际使用电量,放大到整个月的用电量。

计算公式为:实际使用电量÷使用天数×30=整月用电量4.如果是变压器容量变更,按照使用天数分摊电量,按第3点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变更前后的变压器的整月用电量。

5.查表得出变压器的变损电量(如果是变压器容量变更的情况,需要查出两台变压器的变损电量)。

6.如果是新增变压器,按实际使用天数折算变损电量。

计算公式为:实际变损电量=月变损电量÷30×实际使用天数。

7.如果是变压器容量变更的情况,按照第6点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变更前后的变压器实际变损电量,累加得到这个月的实际变损电量。

8.按每个有变损分摊标志的计费点和变压器组的总变损,计算出各个计费点的变损电量(如果分摊总电量为0,则平均分摊变损电量)。

注意:1)按比例计算分摊变损存在各分摊表计的变损之和大于实际总变损的情况,需进行电量平衡。

2)有些计量点需要把所有变损都放到一块表上,但不一定是父表,这需要根据变损分摊标志进行存储。

3)每月按30天计算。

注:在同一套计量装置上端的一台或多台变压器被视为一组,例如,用户有一台变压器一套计量装置,则该变压器组只有一台变压器;用户有两台变压器两套计量装置,则视为两组,每组一台变压器;用户有两台变压器一套计量装置,则被视为一组,该组变压器有两台。

4.线损计算1.固定线损。

在每块表(真实表,定量表和定比表)上维护一个固定线损值。

2.按比例计算线损。

在每块表(真实表,定量表和定比表)上维护一个比例。

线损=电量×比例3.其中变损电量参与线损的计算(如果是按比例线损计算)。

4.按计量点计算线损5.需要考虑无功线损,按照需求,无功线损都是固定线损。

说明:线损计算方法包括:不计线损、固定值、线损率线损。

5.处理追补电量对不需要参与套表处理,变线损计算的追补电量进行处理。

6.计算电表的电度电费算法:对于非分时表:电度电费= 合计电量* 目录电价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分时表:分时峰电费= 分时峰电量* 目录电价分时谷电费= 分时谷电量* 目录电价分时平电费= 分时平电量* 目录电价总电度电费= 分时峰电费+ 分时谷电费+ 分时平电费说明:根据银川电业局的建议,在电价表中存放的是目录电价和各个代征项的电价这样一个模式,而不是一个总的电价和各个代征项的电价。

7.容量电费1.计算公式:计算容量×单价2.对于变压器变更的情况,如果是大于15天的,按实际天数算。

小于15天的,按30天计算。

3.变更天数按自然月份进行计算。

4.对于新装,按实际天数计算。

5.增容、减容按实际发生天数分段计算。

6.对于基本电费,不存在基本电费分摊的情况,每个变压器组下分摊基本电费的计量点唯一,只放在总表上。

8.需量电费1.按本月最大需量值计算:公式:需量电费= 本月需量*需量基本电费单价;2.以投运容量的40%相比,小于40%的按40%计算,大于40%的按实际发生数计算。

3.超过一定的上限容量,可能会加倍记收。

具体的上限容量和加倍的倍数,需要用户设置。

默认上限容量为无穷大,倍数为1。

9.计算力调电费需要按照计量点、户或自行设定的组(如两个计量点为一组)计算出总的功率因素,分别记到各计量点下,进行运算。

能够处理用户的一部分表户参加力率的计算但不进行力调的情况。

1、计算功率因数的公式为:COS=P/SQRT(P*P+Q*Q)其中:P:有功电量;Q:无功电量;SQRT():开方函数;根据用户功率因数及执行的功率因数标准,查表确定用户力调系数;2、力率电费的计算公式如下:力率电费=(电度电费+ 基本电费)*力率增减系数3、力调电费的存放位置:对于套表的情况,力调电费都放在总表上,照明电量是否参与力调电费的计算,视该计量点的力调标志而定。

子表不放力调电费。

力调计算的参数设置:套表计算,参与计算的计量点要设置执行力率标准或者参与计算,计算一个功率因素的有功无功电量是是以计量点组和套表为单位,其中计量点组优先。

一个计量点组下的计量点(指参与计算和执行力率标准,一个计量点只能在一组中)一个计量电量和电费参与力调的计算可以进行设置。

10.计算代征电费1.获取该计量点所有的代征项目。

2.根据该计量点电量计算各个代征项目的电费。

3.累计各代征项目的电费,得到该计量点总的代征电费。

11.计算差错性退补电费指计算差错不能通过退补电量实现的电费增减部分。

13、.优惠电费一、大工业用户优惠一:2.5分优惠1、需量读数×综合倍率=最大需量2、最大需量×420小时=基数电量3、月用电量–基数电量=需优惠电量4、电量×2.5分=优惠电费1优惠二: 0.005 元优惠1、电度电量×0.005 元=优惠电费2优惠三: 5%的优惠1、电费小计=(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力调电费-2.5分的优惠电费1 -优惠电费2)2、电费小计×5% =优惠电费3二、普通用户(照明用户)月电量优惠基数80 度。

1、普通电费结算优惠(相对电卡表)优惠电费=(月用电量-80(基数))×电度电费×30%注:以上具体数字均需能够维护。

总电费=电度电费+加价电费+力调电费+基本电费+差错性退补电费+政策性退补电费+优惠电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