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课件(机制设计理论2)重点共89页
合集下载
第一章、信息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在经济学中,个人命运这类现象常以一个学术性词汇来概括,即不确定性。
19
201294/10/16
现实生活中信息分布的影响
EXAMPLE 3 旧车市场买车
如果信息完全对称,自行车价值100元,卖者与买者都知道,那么非常容易成交,买 者拿100元交给卖者,把车子拖走就行了。
EXAMPLE 4 恋爱婚姻
小伙子与姑娘彼此知道对方的优缺点,用自己的标准在人海中选一个知心人,恩恩 爱爱过上一辈子就完了。
EXAMPLE 5 政治活动
领导决策,上情也了解,下情也了解,决策百分之百的正确,绝不会出现所谓的决 策失误。老百姓和上级选官,拿条件与人一对,一选就准,根本不要竟选,也不会 出现朝顶头上司家里跑的现象。
“一车大约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赶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 20斤。
“多少钱一斤?”总经理问。鲍勃又要跑回去,但总经理把他拉住了: “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吧。”他派人把托德叫来,对他说:“托德 先生,你马上去集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托德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 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 个土豆请总经理过目。他还了解到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一车西红 柿上集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再和这个农民联系一下。
一版。
5
2024/10/16
引例
鲍勃和托德同一天到公司上班,托德一再被提拔,鲍勃却一直在基层。 鲍勃实在忍无可忍,他大胆地指出总经理偏爱吹牛拍马的人,而辛勤 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提拔。总经理听他讲完后说:“好吧,也许你说的 对,不过我很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信息经济学课件2.

《信息经济学》
导论
第一节 信息经济学的历史
一、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定义: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 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 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 2、背景:﹙1﹚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过程中,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增大,使信息的 作用日益重要。 ﹙2﹚信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时代是信息技术巨 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
2、信息资源的特性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各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的信息 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生 产使之增殖,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 素“促进剂”可以通过与这些非生产要素的相 互作用,使其价值倍增
(2)稀缺性 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信息资源同 样具有稀缺性,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2﹚物联网经济学。物联网经济学是指在物联网经济条件下
研究智能商品生产、智能商品交换、智能商品物流、智能消
费等全过程的经济学。
6
四、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个特点: 1、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网络经济问题
的研究 2、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
的研究 3、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
信息基础设施是工业社会进到信息社会的 物质技术基础 4、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的经济问题 5、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有关问题
三、信息(或信息学)与经济(或经济学) 间关系的研究
1、信息的非对称性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 问题
2、信息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 3、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问题 4、信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和结合问题
容有它外在的表现形式。 (5)从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的统一中客体和主体之间
导论
第一节 信息经济学的历史
一、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定义: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 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 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 2、背景:﹙1﹚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过程中,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增大,使信息的 作用日益重要。 ﹙2﹚信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时代是信息技术巨 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
2、信息资源的特性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各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的信息 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生 产使之增殖,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 素“促进剂”可以通过与这些非生产要素的相 互作用,使其价值倍增
(2)稀缺性 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信息资源同 样具有稀缺性,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2﹚物联网经济学。物联网经济学是指在物联网经济条件下
研究智能商品生产、智能商品交换、智能商品物流、智能消
费等全过程的经济学。
6
四、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个特点: 1、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网络经济问题
的研究 2、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
的研究 3、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
信息基础设施是工业社会进到信息社会的 物质技术基础 4、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的经济问题 5、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有关问题
三、信息(或信息学)与经济(或经济学) 间关系的研究
1、信息的非对称性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 问题
2、信息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 3、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问题 4、信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和结合问题
容有它外在的表现形式。 (5)从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的统一中客体和主体之间
信息经济学课件--经管学

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 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 生的时间看,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 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 称和事后不对称。 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 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 分别称为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 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 逆向选择模型 (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模 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模型
• 4.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资本和土 地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产品和提 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 利润、利息和租金。当存在政府津贴时, 须加上政府津贴。 • 5.个人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 的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再加上政 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得到的收入. • 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的个人收入.即人们可 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 2.不完全信息
在这里,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 完全,而且也指“相对”意义的不完全。即市场经 济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它们。其原 因信息是一种特殊商品。 以商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具有不完全 信息为例分析:例如在X商品市场上, (1)消费者的信息是完全的; (2)消费者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消费者要判断商品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商品保 修期限的长短、生产规模、商品价格来判断。
§3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1.1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对称信息是指在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 对称信息 中,对应的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 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 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 (William Vickery)在信息经济学中提出的重 要理论。
信息经济学课件机制设计理论

如公司招聘雇员和雇主之间的信息传递。
信息甄别模型
在存在逆向选择情况下,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 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条约选择自己的行动。
如保险公司通过设计多种保险合同对投保者做出信息甄别。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在签约之后,代理人选择自己的行动,并且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一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和 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于,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却不能直接观测其行动本身。
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一个“柠檬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存在着逆向选择。
学生知道自己的水平,但不知道在市场上的转化为工资的水平。而招聘者不知道具体的 学生的水平,在购买之前无法观察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
如何使招聘者认识到你比别人适合这份工作
三、信号传递
假定信号传递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求职者先行动,决定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并传递给雇主,求职者支付相应的信号传 递或示意成本。 其次,雇主行动,观察到求职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并根据受教育程度与实际能力之间 相关程度的概率判断,来决定给予雇员的工资水平。
为避免破产,保险公司是否可以提高保险费(购买保险的价格)呢?
当保险费提高后,那些驾驶技术熟练、不会饮酒、从不疲劳驾驶的人因面临的风险小,觉得保 险费过高,退出保险市场,留下的恰恰是李四这种玩命的人——保险公司选择的总是那些最能 使自己破产的人
2.银行贷款业务 信贷市场上,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还款人的概率两个方面。
信息经济学课件机制设计理 论
机制设计理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在实际经济中具有很广阔的 应用空间。有观点认为,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假设人 们的行为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 则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那个社会目标。
信息甄别模型
在存在逆向选择情况下,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 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条约选择自己的行动。
如保险公司通过设计多种保险合同对投保者做出信息甄别。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在签约之后,代理人选择自己的行动,并且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一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和 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于,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却不能直接观测其行动本身。
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一个“柠檬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存在着逆向选择。
学生知道自己的水平,但不知道在市场上的转化为工资的水平。而招聘者不知道具体的 学生的水平,在购买之前无法观察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
如何使招聘者认识到你比别人适合这份工作
三、信号传递
假定信号传递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求职者先行动,决定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并传递给雇主,求职者支付相应的信号传 递或示意成本。 其次,雇主行动,观察到求职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并根据受教育程度与实际能力之间 相关程度的概率判断,来决定给予雇员的工资水平。
为避免破产,保险公司是否可以提高保险费(购买保险的价格)呢?
当保险费提高后,那些驾驶技术熟练、不会饮酒、从不疲劳驾驶的人因面临的风险小,觉得保 险费过高,退出保险市场,留下的恰恰是李四这种玩命的人——保险公司选择的总是那些最能 使自己破产的人
2.银行贷款业务 信贷市场上,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还款人的概率两个方面。
信息经济学课件机制设计理 论
机制设计理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在实际经济中具有很广阔的 应用空间。有观点认为,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假设人 们的行为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 则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那个社会目标。
信息经济学课件

3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信息的认知程度,合理 定价信息商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04
信息经济的产业与影响
信息经济的产业构成
信息技术产业
包括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云 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信息服务业
涵盖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 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领域。
知识密集型产业
如科学研究、文化创意、金融 科技等,这些产业以信息为基 础,依赖信息创造价值。
信息不对称的解决策略
政府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规范信息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 权益,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披露
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 披露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减少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认证
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信息进行认证和评 价,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减 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信息商品、 信息市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等。
VS
详细描述
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商品和信息市场 的特性、运行规律和影响,以及信息技术 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这些研究 对象涵盖了信息经济的各个方面,对于理 解信息经济的本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02
信息市场与信息不对称
信息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01
信息市场是信息产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具有信息商品化、信 息价值化的特征。
02
信息市场参与者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中介机构
等,他们通过信息交换实现各自的需求和利益。
信息市场具有信息传递、信息交易和信息利用等基本功能,是
03
促进信息流动和利用的重要机制。
详细描述
信息经济学课件(机制设计理论2)

这就意味着委托人要通过一定的合同条款 来激励和约束经理在签约以后能够按照自己的利 益行事。对这些最优合同的寻找就构成了规范的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一般而言,这样就出现了阻碍契约执行的 两大因素:道德风险(作为代理人没有作出最大 的努力)和逆向选择(代理人不如实表现自己的能 力) 。
3.规范代理理论
约和从委托人角度如何使契约执行得更有效 的方法上。
风险的配置分为三种情况
① 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委托人是风险中立或风 险爱好者 ; ② 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而代理人是风险中立或 风险偏好者 ③ 委托代理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
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委托人对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即在一个参数 化模型中,对产出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
3.3.3 代理人的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设计的含义 机制设计是一种特殊的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 它的核心思想是设计一组契约或博弈规则, 试图使得委托人的预期利益最大,并将代理 人的努力结果与他所能获得的报酬相联系, 从而激励代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或采取委托人希望代理人采取的行动,而代 理人自身的利益也最大化。
4.实证代理理论——代理成本理论
规范的代理理论追求特定形式的合同设计, 注重对问题的数学模型化处理,从效用函数、 不确定信息分布和报酬安排出发,构造风险适 当分当的合同关系。其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和分 配是给定的,重点在于事前雇佣合同和信息系 统的设计 。
实证代理理论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 (1972)、詹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的。假定 上述规范问题已经解决,着重研究表明委托 人和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均衡合同的决定因素 和面临的激励问题,其侧重点在于寻找以最 小的代理成本构造可观测合同的方法。
委托代理分析框架
《信息经济学理论》课件

价格策略
信息经济学在市场营销中还应用于价格策略的制定,通过了解消 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和需求弹性,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市
场占有率和利润。
促销策略
信息经济学在市场营销中还应用于促销策略的制定,通过了解消 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反应和行为,制定有效的促销策略,提高销售
量和市场占有率。
信息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交 易的影响,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效 率,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及信 息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策略等。
02
CATALOGUE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各方的信 息分布不均,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 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通常 会导致市场交易效率降低,甚至出现 市场失灵。
信号传递的效率问题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例如 信号的选择、媒介的选择、信息的解读等。
提高信号传递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信号选择、改 善媒介质量、提高信息解读能力等。
04
CATALOGUE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的定义
1
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 选择。
02
在信号发出环节,信息优势方需要选择合适的信号来传递信息,信号 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成本、效果等因素。
03
在信号传播环节,信号需要通过媒介传递给信息劣势方,媒介的选择 也会影响到信号的传递效果。
04
在信号接收环节,信息劣势方需要正确理解接收到的信号,并据此做 出决策。
信号传递的效率问题
信号传递的效率问题是指信号传递过程中可能存 在的效率损失问题。
道德风险可能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
信息经济学在市场营销中还应用于价格策略的制定,通过了解消 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和需求弹性,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市
场占有率和利润。
促销策略
信息经济学在市场营销中还应用于促销策略的制定,通过了解消 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反应和行为,制定有效的促销策略,提高销售
量和市场占有率。
信息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交 易的影响,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效 率,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及信 息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策略等。
02
CATALOGUE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各方的信 息分布不均,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 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通常 会导致市场交易效率降低,甚至出现 市场失灵。
信号传递的效率问题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例如 信号的选择、媒介的选择、信息的解读等。
提高信号传递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信号选择、改 善媒介质量、提高信息解读能力等。
04
CATALOGUE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的定义
1
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 选择。
02
在信号发出环节,信息优势方需要选择合适的信号来传递信息,信号 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成本、效果等因素。
03
在信号传播环节,信号需要通过媒介传递给信息劣势方,媒介的选择 也会影响到信号的传递效果。
04
在信号接收环节,信息劣势方需要正确理解接收到的信号,并据此做 出决策。
信号传递的效率问题
信号传递的效率问题是指信号传递过程中可能存 在的效率损失问题。
道德风险可能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
2 信息经济学概述PPT课件

– 在这一分析框架中,信息不会给市场机制带来麻烦,因为信息是 完全的,也就可以无成本地获得,且信息都集中反映在价格上。
– 类似于个人偏好或者生产技术这样的信息都不需要了解,因为价 格在反映资源稀缺性问题上已经起到了传递全部
2.1.2 对完全信息假设的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库恩
– Thomas S. Kuhn – 美国科学哲学家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范式(Paradigm)
– 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 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 和,是科学家广泛认可的一种 信念。
– 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
6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肖翔
Stigler(1982 诺贝尔经济学奖)
2 信息经济学概述
肖翔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信息经济学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新古典传统与信息经济学 • 2.2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 2.3 不对称信息问题的分类 • 2.4 应用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息经济学》 1961 •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 非常明确地将信息获取行为模
型化
George J. Stigl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11-1991)
• 均衡价格-瓦尔拉拍卖人 • 企业黑箱-激励问题-利润最大化原则 •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
– 类似于个人偏好或者生产技术这样的信息都不需要了解,因为价 格在反映资源稀缺性问题上已经起到了传递全部
2.1.2 对完全信息假设的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库恩
– Thomas S. Kuhn – 美国科学哲学家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范式(Paradigm)
– 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 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 和,是科学家广泛认可的一种 信念。
– 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
6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肖翔
Stigler(1982 诺贝尔经济学奖)
2 信息经济学概述
肖翔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信息经济学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新古典传统与信息经济学 • 2.2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 2.3 不对称信息问题的分类 • 2.4 应用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息经济学》 1961 •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 非常明确地将信息获取行为模
型化
George J. Stigl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11-1991)
• 均衡价格-瓦尔拉拍卖人 • 企业黑箱-激励问题-利润最大化原则 •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