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模拟渗流实验
渗流槽实验

实验二渗流槽剖面二维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有入渗补给的潜水二维稳定流的渗流现象及特征。
2.求降雨入渗强度W值,并和实测值进行比较。
3.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值。
二、实验装置图2—1为渗流槽示意图,其长度L= 380 cm,宽度B= 50 cm,槽内有均匀的砂,槽顶设有模拟降雨装置,由转子流量计(M)测定总降雨量。
槽的两端装有活动的溢水装置,分别用以稳定河A和河8的水位,升、降可以控制两侧水位的高低,并通过进水阀门K控制供水水源。
槽底和后壁面沿流向按一定间距设有多组测压管孔(每铅直断面6个为一组)。
管孑L用橡皮管和测压管板连接,可以测定渗流场内点的测压水头。
图2-1渗流槽装置示意图K-进水阀;M—转子流量计三、实验步骤(1)领取量筒和秒表。
(2)检查并排除测压管内可能存在的空气。
(3)观察有入渗补给、两河水位相等(HA=HB)条件下,河间地块分水岭的位置及潜水面的形状。
(4)测定向河流的排泄量(用体积法),以求得彬值。
(5)由转子流量计(M)读降雨量QM。
(6)升降溢水装置A或B,使HA>HB(高差不要太大),待稳定后观察分水岭的移动及各测压管水位的变化特点,并记录测压管读数。
(7)重复(4)、(5)两步骤。
四、实验成果1.实验数据记录含水层宽度B=50 cm,长度L=380 cm,面积A=cm2。
2.数据计算(以表2—1、表2—2资料为依据,计算结果见表2—3)。
3.在方格纸上绘制实测潜水面、计算潜水面以及剖面流网。
4.问题讨论(1)同一铅直面上,各测压管水头是否相等?试用流网分析为什么?(2)分析计算所得的w值产生误差的原因?(3)进行步骤(6)时,假如使两侧河流水位高差很大时,渗流可能出现什么现象?(4)实验装置中A,B,…,W,X共24根测压管沿流向布置;l~6的6根沿铅直方向布置,表2-2所记录的测压管读数中,哪一排读数的连线最接近潜水面?(5)试分析计算的分水岭位置a和观测的分水岭位置a数值不一致的原因。
渗流力学实验

渗流力学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三实验名称:理想系统不稳定渗流井壁压力计算实验目的:了解渗流力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渗流方式:平面线性渗流、平面径向渗流、空间球形渗流的求解方法、井壁压力及其导数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1、渗流力学中常用的无量纲量(SI 单位制)举例:3322() 1.84210;;1.84210()0.15923.6;;i i D D D i w i w D D D t w t w wkh p p p p q Bp p q q B p p kh p p kt C rt C r c r c hr r μμφμφ----⨯==⨯--===2、按此无量纲定义,以径向渗流为例,其无量纲控制方程组为:221D D DD D D D p p p r r r t ∂∂∂+=∂∂∂初始条件:(,0)0D D p r =内边界条件:11D D D D r p r r =⎡⎤∂=-⎢⎥∂⎣⎦外边界条件:(,)0D D p t ∞=3、压力导数渗流力学常用的压力导数定义为:ln dp dpt d t dt =对于不稳定渗流过程,压力导数比压力更敏感,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流体渗流的方式。
实验内容:1、平面线性渗流压力分布2(,))4D D D D D D D D x p x t x m x erfc t ==--井壁压力及其压力导数()wD D p t =ln wD Ddp d t =2、平面径向渗流压力及压力导数为21(,)()24D D D D D r p r t Ei t =-- 2242411()ln 2424D D DDr r t t D D D D D D Ddp r e t er d t t t --=-=3、球形空间渗流(,)1D D D D r p r t erf =-140.5Dt wD D D dp e dt --=附图如下实验四:实验名称:一维单向饱和度场数学模拟实验目的:理解油水两相渗流的物理意义,以及在水驱油过程中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以及饱和度的分布规律。
水电模拟实验方法研究

水电模拟实验方法研究水电模拟实验方法研究水电模拟实验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在水电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来模拟水电过程,为水电系统和管道系统的设计、诊断和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
水电模拟实验的原理是将水电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模拟出来,并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模拟,可以得出水电系统的性能参数,如水流量、水位、水力发电效率等。
水电模拟实验有很多优点,包括模拟效果准确、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易于控制等。
因此,它已成为水电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电模拟实验的具体方法如下:1. 确定模拟范围。
根据所要求的水电系统的性能参数,确定模拟的范围,如水位、水流量、水力发电效率等。
2. 选择模拟仿真软件。
根据模拟范围和所要求的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
3. 建立模型。
建立模拟模型,使用仿真软件建立模拟水电系统的模型,并设定模拟参数。
4. 运行模拟。
运行模拟实验,根据模拟参数和模拟模型,运行模拟实验,得到模拟结果。
5. 分析模拟结果。
分析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水电系统的性能参数,如水位、水流量、水力发电效率等。
6. 总结模拟实验。
总结模拟实验的结果,得出水电系统的性能参数,以及相应的参数设置方案。
水电模拟实验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它可以用来模拟水电过程,为水电系统和管道系统的设计、诊断和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
它具有模拟效果准确、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水电系统的设计、诊断和控制中,水电模拟实验方法可以为水电工程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控制水电系统的性能参数,保证水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水闸缝隙槽渗流实验报告

水闸缝隙槽渗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水闸缝隙槽渗流实验,研究水闸缝隙槽渗流的规律及其对水闸的影响,为水利工程中水闸的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在水利工程中,水闸起到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作用。
而水闸缝隙槽是用于调节水闸水位的重要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水闸的使用效果。
水闸缝隙槽的渗流是指水从缝隙槽中渗透出去或渗透进来的过程。
渗流对水闸缝隙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设备:1.水槽:用于模拟水闸缝隙槽的渗流。
2.不透水板:用于控制水流的流向和速度。
3.水泵:用于提供供水。
4.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水位、流速等参数。
实验步骤:1.将水槽倾斜,形成一个坡度。
2.在水槽的下部安装不透水板,控制水流的流向。
3.调整水泵的供水量,使得水流在缝隙槽中渗流。
4.测量不同位置的水位、流速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5.改变不同条件(如缝隙槽的宽度、水泵的供水量等),重新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水闸缝隙槽渗流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水闸缝隙槽的渗流与缝隙槽的宽度、倾斜角度、水泵的供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缝隙槽的宽度适中,并且倾斜角度合理时,渗流速度相对较慢,对水闸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较好。
而当缝隙槽的宽度过大或者倾斜角度过小时,渗流速度增大,可能会导致水闸缝隙槽的损坏。
实验结论:1.水闸缝隙槽的渗流与缝隙槽的宽度、倾斜角度、水泵供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2.适度的缝隙槽宽度和倾斜角度有利于减缓渗流速度,提高水闸缝隙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过大的缝隙槽宽度和过小的倾斜角度会导致渗流速度增大,对水闸缝隙槽造成损坏。
4.对水闸缝隙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保障水闸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实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和设备,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安装更多的传感器和测量仪器,以测量更多的参数;可以采用数字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渗流场油井干扰模拟试验

渗流场油井干扰模拟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水电模拟实验研究,掌握水电模拟相似原理;2. 掌握绘制径向流时等压线的方法。
【实验内容】1. 测定两口生产井和一口注水井共同作业时渗流场中各口井等压线的分布。
2. 此装置还可测定水平井水平段渗流场的等压线分布。
【实验原理】1.水电相似原理水电模拟实验装置是根据渗流场和电场的相似原理建立的,其相似原理如实验二。
2.势的叠加原理油气田开发时大量生产井、注入井同时工作,而且各井投产先后不同,已投产的井在工作期间产量、压力等工作制度也经常变化,新投产井会使原来渗流场发生变化,井与井之间工作制度改变也会影响邻近井的产量和压力分布,这种井间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为井间干扰。
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以各自不变的产量单独工作时在该点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
势的迭加原理就是若均质等厚不可压缩无限大地层上有许多个点源、点汇同时工作,地层中任一点的势(势差)应该等于每个点源、点汇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引起的势(势差)的代数和。
根据水电相似理论,用电场模拟渗流场,电解质模拟地层的渗流阻力,在模型水槽中放置两口负电位模拟两口生产井,一个正电位模拟一口注水,他们同时加电时,各井之间就形成了电势干扰。
渗流场中势的叠加原理是解决油气藏几口井同时作业时渗流场中各等势线的分布的基本原理。
由于每口井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地层内各点压力降低,当有多井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M 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对M 点引起的压降的总和。
对M 点而言,形成的压降为M e p p -,相应的势差就等于M e Φ-Φ。
当有n 口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对M 点引起的压降的代数和,即()∑=Φ-Φ=Φ-Φn i Mi ei M e 1 式中:Mi Φ——第i 井单独工作时的M 点的势。
势的迭加原理:若均质等厚不可压缩无限大地层上有许多个点源、点汇同时工作,地层中任一点的势(势差)应该等于每个点源、点汇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引起的势(势差)的代数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实验报告之水电模拟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3.11.18 成绩:_________班级:石工11-13学号:11021626姓名: 李华教师: 霸天—同组者:小—实验三水电模拟渗流实验一、水电模拟原理1、水电相似原理利用电场模拟地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机理在于流体通过多孔介质流动的微分方程与电荷通过导体材料流动的微分方程之间的相似性,即水-电相似原理。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遵守达西定律:grad (p)(3-1) 式中,v—流速,m/s;q—流量,cm3/s; A —渗流截面积,cm2;K —渗透率,J m2;J—流体粘度,mPa £;P—压力,O.lMPa。
通过导体的电流遵守欧姆定律:、二」grad (U) (3-2)S式中,「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西门子/cm ;U —电压,伏;、:-电流密度,安培/cm2;I-电流,安培,S-导体截面积,cm2。
均质地层不可压缩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稳定渗流连续性方程:div.£ grad (P)j = 0 (3-3) 均匀导体中电压分布方程:div ' grad(U) = 0 (3-4) 对比方程上述方程可以看出:电场与渗流场可用相同的微分方程进行描述,因此,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问题可用稳定电场进行模拟。
于是可以用电位分布来描述渗流场的压力分布,用电流来描述流量或流速,电阻描述渗流阻力。
2、水电相似准则物理模拟模型各参数与油层原型相应参数之间存在比例关系,称为相似系数。
各相似系数之间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称为相似准则。
水电模拟各相似系数定义如下:1)几何相似系数模型的几何参数与油层的相应几何参数的比值。
即:(3-5) 任意点的几何相似系数必须相同。
2)压力相似系数模型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与地层中两相应点之间的压差的比值。
即:2U \C p m(3-6)Po3)阻力相似系数模型中的电阻与油层中相应位置渗流阻力的比值。
即:(3-7) 4)流动相似系数模型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地层流体流度的比值。
实验一不稳定流渗流实验

实验一不稳定流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不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加深对达西定律的理解,从而认识到达西定律既适用于稳定流条件也适用于不稳定流条件。
稳定流条件也适用于不稳定流条件。
二、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圆管A下段装有待测定的砂样,底端为铜丝网,砂样表层铺放薄层细砾。
实验开始时,圆管上部装满水,水便通过砂样渗流,圆管上部水位则逐渐下降。
圆管下端放在盛水器皿B中,通过砂样渗流到器皿中的水会自动溢出,以固定渗流段下游水位。
排水容器E通过排水管随时排走盛水器皿溢出的水。
三、实验原理利用达西定律和水均衡原理可以证明图1—1所示的装置中,水头H与时间呈半对数关系,即试验过程中测定不同时间的水头值,作t-lgH关系曲线(图1—2)。
利用直线的斜率m求渗透系数k。
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结构以及秒表操作方法与读数,实验分工,建议一人观察水头变化,一人看秒表,一人记录。
(2)将盛水器皿充满水,并将渗透管的下端放入盛水器皿B的水面之下约1cm。
(3)用量杯对试样充水,使其自由渗透2-3次,以饱和砂土,排除空气。
(4)记下初始水头H0,对透明管充水到渗透管零点上方。
待水位下降至零刻度,开动秒表记时。
(5)水位下降到预先设计的降深值(1,2,3,…,10cm)时,记录对应的时间(表1—1)。
(6)重复实验步骤(4)和(5)1~2次,进行核对。
(7)改变渗透管下端没入盛水器皿的深度(离器皿底部约1cm)进行同样实验,记录读数。
(8)与不同砂样的小组交换仪器重复上述步骤(4)~(7)的实验,做好记录。
五、实验成果,1.提交实验数据记录(表1—1)。
2.数据处理(1)在坐标纸上绘制两种砂样的t—lgH曲线。
(2)计算渗透系数K(表1—2)。
3.问题讨论(1)达西定律的应用条件(2)渗透管的出水端口在器皿不同深度时,渗透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对比实验资料说明)(3)本实验中,测定水位H的基准面在何处?实验二渗流槽剖面二维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有入渗补给的潜水二维稳定流的渗流现象及特征;2.求降雨入渗强度w值,并和实测值进行比较。
实验四 渗流槽实验 - 首师大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实验四渗流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水在土壤中的渗透现象,研究渗流运动状态。
2. 测定渗流流量,绘制实际浸润曲线。
3. 作出等水头线,绘制流网。
用来模拟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污染质在地下水中的水动力弥散规律。
还可以用于确定各种井、排水渠、坝基等的稳定流量,预测灌渠两岸或库岸的潜水非稳定回水以及灌溉地区的潜水动态等。
二、实验设备
渗流槽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马氏瓶的阀门,从槽首向模型中注水,当介质饱和后,上下游水位可达到固定的水位h1和h2。
2. 当渗流稳定后,用秒表和量筒测量调节水位箱排水的流量。
3. 观测上下游水位和各测压管中的水头,并把流量和水位填入记录表中。
4. 调整下游水位,重新做一次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
实验三水电模拟渗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水电模拟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学会计算相似系数。
2. 测定圆形定压边界中心一口直井生产时产量与压差的关系,并与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加深对达西定律的理解。
3. 测定生产井周围的压降漏斗曲线,加深对压力场的分布的认识。
二、实验流程及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3-7所示。
图3-4中拔下电流表与可变电阻相连的一端,使其与测量电源的低压端连接,电流表另一端与带铜丝的导线2连接,如图3-7所示。
改变调压器,由测量电压表读出供给边缘与生产井2之间的电压值,由电流表读出电流值。
图3-7 圆形恒压边界中心一口直井电路图
1 - 电解槽
2 - 铜丝(模拟井)
3 - 供给边界
三、计算原理
圆形恒压边界中心一口直井(完善井)稳定生产时产量计算公式:
2ln
e
f
w
Kh P P Q r R r πμ∆∆== (3-17)
地层中任一点压力分布公式:
ln ln ln W e
w
w
P r P P A B r r r r ∆=+⋅=+ (3-18)
由相似原理可知,模拟模型中电压与电流同样满足上述关系式: 完善“井”“产量”公式:
2ln m em
m
wm
h U U I r R r πρ∆∆== (3-19)
改变电压U ∆值,并测得相应的电流值I 。
由此可得到U ∆-I 关系曲线(理论上应为直线)。
任一点电压分布公式:
ln ln ln m wm m m m em wm
wm
r U U U A B r r r r ∆=+
=+ (3-20)
固定U ∆值,测得不同m r 处的电位值U ,由此可得“压降”漏斗曲线。
由“完善井”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相似系数Cp 、Cq ,可以求出完善井压差(w e P P -)与流量的关系:
流量: q
C I Q =
; 压差: p
w e C
U P P ∆=
- (3-21)
由模拟条件下任意半径m r 处的电位值U ,可求得实际地层中任意半径r 出的压力P ,即可求得地层中的压力分布:
压力:p
C U P =
; 对应半径: L
m C r r =
(3-22)
式(3-18)的压力及半径均用式(3-22)处理,可求得实际地层中任意点的压力分布。
四、实验步骤
1. 确定并计算实验参数
a 、首先确定模拟油藏的参数的大小:渗透率K 、供给半径e r 、井半径w r 、油层厚度h 、流体粘度μ、生产压差(w e P P -),计算油井产量Q ;确定模拟系统的有关参数的大小:模拟油藏供给半径em r 、最大电流I 、最大电压U ∆。
b 、计算相似系数:em
e L r r C =
,Q
I C q =
,P
U C p ∆∆=
,计算Cq Cp Cr /=,
)
C C C r l ρ=⋅1,
c 、由k
C ρμ
ρ=,计算C u SO 4溶液的电导率ρ,溶液厚度h C h L m =,具体方
法见示例。
2. 根据电导率值,从C u SO 4溶液浓度与电导率关系曲线(图3-2)中查出C u SO 4
与蒸馏水配制比例,然后进行配制。
3. 配制完毕,测定溶液实际电导率值,计算相似系数ρC 。
4. 将调压器旋钮旋至“0”位置,按图3-7所示连接好电路。
5. 打开电源,顺时针旋转变压器旋钮,将电源电压调到所需值(注意:不要高于36伏)。
6. 顺时针慢慢旋动调压器的旋钮,使电压值从低到高变化(最高测量电压<10伏),并测定各个电压值下生产井的电流值,由(3-21)计算相应的压差及流量。
7. 压降漏斗曲线的测定:连接好图3-5所示电路,旋动调压器的旋钮,使测量电压为一固定值(如5伏),通过滑轨计录生产井的坐标(x O ,y O ),改变电流表测针的位置(x,y ),调整可变电阻R 1或R 2,使电流表读数为零,记录此时R 1、R 2读数。
计算不同位置的电压,由式(3-22)计算相应的位置及压力
或将一外接电压表一端与测针相连,另一端接零线。
从生产井位置(x O ,y O )开始,沿某一半径方向移动测针,隔一定距离记录一个电压值和相应点坐标值(x,y),式(3-22)转换,就可测出压降漏斗曲线。
注意:井附近数据点密一些,
往外疏一些。
(该法的确定是电压表指针摆动,压力值不易读准)。
五、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相应几何参数()()m l o
L C L =
可求得l C =e em r r =600035
=5.833*310-
由此可求得wm r =0.0875cm m h =5.83m 压力相似参数P
U C p ∆∆=
=MPa V 1.0/1
由此可以求得不同的电压降ΔU 下所对应的压力降∆P
1P ∆=
p
C U ∆=3.0(MPa 1.0),同理可以求得其它相应的压降,可填入表3-1.
流动相似系数K
C ρμ
ρ=
=1
.05
*00069.0=0.0345[V cm MPa s A ⋅⋅⋅3/)1.0(]
阻力相似系数()l r C C C ρ1= 由公式Cq Cp Cr /=,可得
Cq
=l C *Cp *ρC =0.005833*1*0.0345=2.01*410-)(/3s cm A
流量相似系数Q
I C q =
,由此公式可以求得流量的实验值
Q
=
q
C I =0.011/0.00021=52.4s cm 3=4.53m d 3。
同理可以求得其它的电压降下
的流量的实验值,填入表3-1 理论流量的计算值可根据公式w
e r r P Kh
Q ln 2t ∆=
μ
π求得
w
e r r P Kh Q ln 2t1∆=
μ
π=
15
.060ln
35
1000
*1.0*2π=62.92s cm 3=5.44m d 3。
同理可以求
得其它的压力降下的流量的理论计算值,填入表3-1.
二者之间的偏差e=
t
t
Q Q Q -*100﹪,由此公式可以求得e
以t Q =5.43d m /3,Q=4.64d m /3为例,有
%56.14%10043
.564
.443.5%100=⨯-=
⨯-=
t
t Q Q Q e
填入表3-1。
由以上计算可以完善表3-1 产量与压差关系数据表
表3-1 产量与压差关系数据表
模型参数:r em =35cm ;r wm =0.0875cm ;h m =5.83cm ;ρ=690us/cm 地层参数:r e =60m ;r w =0.15m ;h=10m ;K=0.1um 2 ;μ=5mPa ·s
表中Q 为实验值,Q t 为理论计算值,e 为二者之间的偏差。
可以做出Q 与∆P 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2. 与生产井间的电压ΔU(V)可由公式12
1R R
R ⨯+=
测量V V c 求得
ΔU1=
1
2
1R R
R ⨯+测量V =
9900
942400
990095
⨯+=3.51v ,同理可以求得其它位置的
电压降。
填入表3-2.
油藏中距井半径r ,L
m C r r =
, 则L
m C r r 11=
=
005833
.0002.0=0.34m ,同理可以求出其它
的油藏中距井半径r ,填入表3-2.
同样,设MPa V p 1.0/1C =,以ΔU=3.51V 为例,有
)(MPa U C P p 1.051.351.31=⨯=∆⋅=∆
同理可以求得其它的与井底压力间的差值ΔP ,填入表3-2. 表3-2 压降漏斗曲线数据记录表
井的位置:x 0= 49.0 cm, y 0=42.4cm
可以做出ΔP-r 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利用水电来模拟真实的油藏。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水电模拟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学会计算相似系数。
加深了对达西定律的理解和对压力场的分布的认识。
在感谢老师在实验中的耐心指导下,我们的实验数据相对准确,获得了预想的效果。
在此,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