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合集下载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语文教育家,其对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主要包括“感悟”、“体验”、“启发”、“交际”、“规范”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于现代语文教育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感悟。

他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这种感悟不仅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情感、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从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语言中体会人生的意义。

叶圣陶主张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

他认为,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死板的知识传授,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来感受语文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和文学作品的欣赏体验来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叶圣陶还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的观点。

他认为,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

在当今社会,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能够主动探索和思考。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交际。

他认为,语文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当今社会,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际交往。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规范。

他认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在当今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已经成为重要的素质要求,因此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语文教学家,他的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叶圣陶主张以文本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强调情感、体验和思维的培养,积极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指导现代语文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学生为中心。

叶圣陶主张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以文本为中心。

叶圣陶主张以文本为教学的核心,他认为通过文本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修养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他强调要选取生活和学习中紧密相关的文本,让学生能够在文本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情感与体验。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唤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共鸣和感悟。

他主张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理解人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和生活品味。

四、强调思维与表达。

叶圣陶主张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他认为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表达,提倡以文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需要更加灵活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去感知和创造,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启示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启示
一 、 叶 圣 陶 语 文 教 育 思 想 解 读 1.关 于语 文性 质
关 于对 语 文 本 质 属性 的界 定 ,历 来存 有 诸 多 争 议 。叶 圣陶 先生从其长 期的教 学实践 中归纳 出 ,语文 的 本质 属 性是 “现 代 中 国人 社 会 生活 实 践 必需 的工 具 ”。叶 圣陶提 出的语文 “工具 说 ”与国家对 语文 性质 的相 关规定 不谋 而合 。如 国家教 委 早在 1963年就 在 《全 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中指 出 ,“语文是学 好各 门只是和从 事各种 工作 的基 本工 具”。后续 的修 订《大纲》也持以 同样 的观点 ,直至 2001年 ,《全 曰制义 务教 育语 文课程标 准 (2OO1年版 )》仍 旧坚持 语文课 程 的 “工具性 ”,指 出“语 文是最 重要 的交际工具 ,是 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 人文性 的统一 ,是语文 课程的基本特点 ”。
语文 “工 具说 ”以强 调语文 的实用性 为主 ,注 重通 过语文 学 习而达 到学 以致用 的 目的 ,同时 注重语 文素 养 的培 养 ,这主要 体现 于学 习和做 人方面 。语 文作为 达成 目的的一 种 重要 工具 ,自然科 学方 面 的天 文 、地 理 、生物 、数 、理 、化 ,社会科 学方面 的文 、史 、哲 、经 ,学 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
电脑和教室网络的交互作用 ,及时传输展示成果 ,让所有 师生及时参与评议 ,及时 反馈 信息。学生能在 “多维互 动”和“多向多次反馈”中获得威豪 ,并反思得失 。
总之 ,“交互 式教学 ”是 把人放在 “集体环境 ”中进 行 的 ,它使 学生 的知识 、经验 、阅历 、人格 、文化等 层面 的视界获得提高 ,获得对 生活的移 情与体验 ,提高了能 力 ,愉悦 了精神 ,是值得我们探索和 研究的。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情为纲”的教学理念,强调了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

他的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叶圣陶强调了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价值观多元化、学生个体差异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叶圣陶的教学思想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叶圣陶强调了语文教学应该以情为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情感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情感的陶冶。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文本,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还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启发,他提出了把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生活中,这也是现代语文教育所需要借鉴的。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学生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的体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写景,去采风,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叶圣陶的这一理念,也提醒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以人为本,以情为纲,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意义,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如叶圣陶所说:“要熏陶学生健全的情性,要把文学从罗衫标语化的表面现象中释放出来”。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1. 引言1.1 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78-1940),字默存,号木心居士,浙江余姚人。

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思想家。

叶圣陶早年曾就学于南洋公学,后考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曾在北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学校任教。

他提倡“大学为养道之所”,主张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智慧为根本目的。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倡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强调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倡导全面发展的语文教育理念。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现代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1.2 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念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追求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上。

他认为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人格修养的培养。

叶圣陶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尊重,使他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美和力量。

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精神世界上得到升华和提升。

叶圣陶还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该让所有学生都按照相同的模式来学习语文,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价值观念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创造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是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叶圣陶认为,语文修养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评价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

在教学中,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伟大先驱,他对于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启示。

一、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叶圣陶的教育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

他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应该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叶圣陶将教育的任务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强调这三者的相辅相成。

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这种理念的实现,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3、“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叶圣陶提倡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将“寓教于乐”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只有在充满乐趣的氛围里,学生才能更加自愿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加学习效果,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

4、“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叶圣陶的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即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

他将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紧密衔接,实现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我发现。

二、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启示1、以学生成长为终极目标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师应该以学生成长为终极目标,以学生为核心。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和发展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合理自我发展。

2、紧密结合德育智育并重德育智育并重,是叶圣陶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发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语文教学思想影响了几代学生和教师。

他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及“自学、自评、自选”的教学方式为现代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和个性,教师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在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提供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自学、自评、自选”教学方式
叶圣陶先生的“自学、自评、自选”教学方式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习自主性,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积极评估和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目标。

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并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总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对于现代语文教育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教师应该强调情感、体验、体能和个性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以提供优质的语文教育为目标。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语文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本文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其对中国教育的重要影响及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张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如诵读、背诵、写作、朗诵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叶圣陶还强调要注重阅读,他认为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主张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这一思想在当今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教师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培养。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他主张师生要共同走出课堂,走进文学的创作实践,亲身体验语文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增强自己的创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关注社会责任,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他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珍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叶圣陶还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知、有情感、有责任心的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作者:邢卫国
来源:《江西教育C》2019年第03期
摘要: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像一面旗帜,至今仍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

立足叶老先生深厚的教育思想,不断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走出浮躁,还原本真,邂逅精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叶圣陶思想教学主张
语文课堂是小学生接触语文、亲近语文的场所。

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宽松、民主的沟通氛围,更利于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多向立体交流。

而叶圣陶先生的“以学生为本位”“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语文是为了教做人”等思想,为课堂的良性发展和有效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因此,汲取叶圣陶教育思想营养,践行叶圣陶教育主张,对今天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本位——尊重生命自由成长
“以学生为本位”是叶圣陶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1941年,叶圣陶先生提出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国文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可是主体究竟是学生。

”时至今日,“学生本位”已为大家熟悉,而当时能提出这样的主张,可以说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超越。

小学语文当遵循学生自由成长的特点,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善于听,大胆说,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一切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教学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花瓣飘香》这篇文章抓住生活中偶然的一幕,感动读者心灵。

然而备课时教师会发现,如果是心思细腻的女学生,定能很快感受到“女孩子的懂事”,领悟到“我”从内心到行为的改变。

可是,那些粗枝大叶的男学生呢?或者那些不太关注细节的女学生呢?于是,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细致的朗读指导。

读“为什么只摘花瓣?”要读得轻轻的、柔柔的;读“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要含蓄;读“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要在低声中表现出女孩子的思考,表现独特的创意;读“你爸爸呢?”读出“我”作为一个大人细心的询问;读“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要读出思念……课堂,就在这样淡淡的、静静的朗读中向前延伸着,而学生们此刻已经沉浸其中,陷入对文章的思考,情感的涟漪在课堂上荡漾起来。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开拓“领悟之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文本之间都实现了有效的对话,这样的课堂上看不到喧闹,但是学生们内心的情感已汹涌澎湃。

二、学科本位——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叶圣陶先生认为最好的语文教育是促进人的成长,他提出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教育主张。

然而,一提起写作学生便十分恐慌,有的一个作文素材用了几年,有的是“拿来主义”,有的干脆耍赖不写,语文知识的吸收与运用严重脱节,学习与生活隔膜太深。

而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中把读书、写作、做人三者放在一起,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教会人们正确地运用语文方法来吸收知识,表达情意。

为此,小学语文课堂要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培养“人”而教“文”,这样的理念之下课堂才能生机勃勃。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讴歌母爱的文章,母爱的伟大和厚重撼动着每一个心灵。

教师必须在文本与学生生活体验间构建衔接的桥梁,让文本传递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悄然生长。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让学生分别品味:“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
轻。

”“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这些语句。

学生每读一句,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句子里饱含的情意,再想一想自己的母亲。

一开始,学生是很兴奋、很躁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表情严肃起来。

交流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妈妈也不胖,但为了挣钱,每天要打两份工,真的不容易。

”透过他纯真的眼神,分明能读出他对母亲的爱更深刻了。

交流结束,看学生意犹未尽,老师让他们给妈妈或者爸爸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文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学科,反之,语文实际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由读到写,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灵动而不失质朴,深刻而不失自然,真正践行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三、教材本位——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明确的教材观,不应该教“课文”,而是借助教“课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语文能力。

《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语言细腻,用词传神。

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到逼真地表现瀑布声响的四个传神动词:飘、拂、涌、盖。

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说说每个词语中蕴含的深意。

第一个“飘”字,有的学生读到瀑布的形,像迎风飘扬的彩旗、彩带;有学生读出以“飘”形容声音的传递,表现声音大,具有穿透力;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飘”字表现出了声音的柔和、飘扬,让人感觉舒服;还有学生透过“飘”字感受到声音的绵长、连续不断;最精彩的是有学生根据“飘”字判断出作者从远到近的游览路线。

接下来三个字的解读更加有趣,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语文积累,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对词语的把握越来越准确。

这就是借助教材传递方法的极佳案例,教师以四个字为抓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相互启发,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神奇魅力。

这样的课堂扎实、朴实,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课堂本位——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他認为“教是为了不教”,后来对这句话进行了补充说明“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叶圣陶先生反对“勉强注入”,强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预习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学后讲,对提高课堂效率极其重要。

事实上,好的课堂必须有学生在场,好的教学必须让学习真实发生。

《草原》这篇文章是老舍笔下的一幅高远素雅的美丽图画,让学生感知画卷之美,笔力之厚,是教师水平的体现。

语文学习中,前置性作业很关键,本节课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找一张旅游途中的风景照,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这处景色独特之处。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预习作业,培养学生寻找美和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针对学生的描写,带领学生朗读《草原》,并以“草原哪里比别处可爱?”“什么地方更可爱?”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思考,感知老舍笔下优美的语言、传神的画面。

有了预习的基础,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有的抓住“蓝”品析天空的美,有的抓住“碧”感知草原的色,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草原的美景浮现在学生眼前,与作者达到了情感的同步、精神的共鸣。

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居然有人带头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歌声回荡,大草原的气息扑面而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习惯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

教师以预习这样的方式打开了生本之间的通道,帮助学生在搜集与整理之间,听与说之间,读与写之间,学与思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由寻美境到说美境,再到赏美境,最终学习方法转换成学习本领,让学生受用终身。

总之,叶圣陶先生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法,秉承传统精华,从学生出发,要真教;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达到不教,在探索中发现课堂的精彩,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
责任编辑:陈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