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称校准规程

合集下载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电子秤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子台秤,电子吊秤。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标准砝码。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电子秤:检查电子秤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选择电子称最大秤量1/3重量的砝码,分别校准电子称称盘中心及四个角,并观察电子称显示值。

如果被校准的几个位置之间显示值有偏差,可以通过调节电子称底座,调平电子称,使各位置显示一致。

(2)通过电子称的铭牌,确定检定分度值e。

从而知道,各分段量程中的最大允许误差。

参照:《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最大允许误差:±0.5e(m≤5kg),合格;±1.0e(5kg<m≤20kg,合格;±1.5e(m>20kg),合格(3)从低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使用量或1500Kg(量程小于1500Kg取最大量程,大于1500Kg最大点采用1500Kg),用相同的方法卸砝码至低点,测试点参考以下秤量点(选3-5点):最小秤量;500e;1500Kg;2000e;50%最大秤量;最大秤量3. 校准结果评估(1)电子称显示值与总砝码值之差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为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如电子称示值超差,可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标定,标定后重新校准。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要符合电子秤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秤精度校验操作规程

电子秤精度校验操作规程

电子秤精度校验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子秤的精度符合要求,准确测量和计量物品的重量,提高计量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秤进行重量测量和计量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商店、实验室等。

三、设备准备1. 所需设备:校验器、校验物品(标准砝码、校验物品套装等)、电子秤、计算机。

2. 校验器准备:a. 确保校验器工作正常,无损坏和故障。

b. 校验器应经过定期检定和准确校准,保证稳定和精确性。

3. 校验物品准备:a. 标准砝码:- 使用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砝码。

- 标准砝码应经过定期检定和准确校准,保证精确性。

b. 校验物品套装:-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校验物品套装。

- 校验物品套装应经过定期检定和准确校准,保证精确性。

四、校验操作步骤1. 校验前准备:a. 关闭电子秤,并确保电源已断开。

b. 清洁电子秤的测量平台和传感器,确保无杂物和污渍。

2. 确定校验方式:a. 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要求和计量目的,选择适当的校验方式,包括静态校验、动态校验等。

b. 根据校验物品的性质和重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校验物品进行校验。

3. 进行校验:a. 接通电子秤的电源,待其启动和稳定。

b. 将校验物品放置在电子秤的测量平台上,并等待电子秤显示出稳定的重量数值。

c. 记录电子秤显示的数值。

4. 比对校验结果:a. 将电子秤测量的数值与校验物品的真实数值进行比对。

b. 若差值在预设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电子秤的精度合格;若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需调整电子秤的校准。

五、校验结果处理1. 合格结果处理:a. 在校验记录中标注电子秤的编号、校验日期、结果等相关信息。

b. 将合格结果备份保存,并按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归档。

2. 不合格结果处理:a. 标注电子秤的编号、校验日期、结果等相关信息,并注明不合格原因。

b. 将不合格结果上报至相关部门,协调进行电子秤的维修和校准。

六、校验周期1. 根据电子秤的使用频率和计量要求,制定校验周期。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秤校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电子商业秤、电子计量器等电子秤的校验操作。

第三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维护仪器设备功能完好。

第四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电子秤校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校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电子秤校验操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校验单位应定期对校验操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八条本规程的遵守和实施由校验单位负责。

第二章电子秤校验前准备第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先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检查校验设备的完好情况,生成出厂检定证书,确保校验设备可靠。

第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保证校验设备与校验标准设备的连接正确可靠。

第十二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三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与被校验对象之间的电子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第十四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的电源充足,以确保正常的校验操作。

第十五条校验单位应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校验操作的稳定性。

第十六条校验单位应建立校验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校验日期等信息。

第十七条校验单位应制定校验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八条校验单位应定期检查校验设备的封存情况,防止被人为篡改。

第三章校验操作流程第十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操作流程。

第二十条校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确认被校验电子秤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第二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使用校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零位校准。

第二十二条校验单位应按指定负载,对电子秤进行负载校准。

第二十三条校验单位应对电子秤进行不良环境试验,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一、引言电子秤在工业生产和商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准确的称重数据对于产品质量和交易公正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操作。

本文将介绍电子秤校准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秤重结果准确可靠。

二、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校准经验,熟悉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校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静电设备,确保校准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3. 校准仪器和设备应经过合格的检验和校准,并记录其有效期和校准结果。

三、校准操作步骤1. 准备电子秤校准所需的物料和工具,包括标准物料和校准质量块。

2. 确保电子秤的电源连接稳定,以及秤盘的干净和完好无损。

3. 打开电子秤的标定程序,并根据仪器的操作界面指引进入校准模式。

4. 将标准物料放置在秤盘上,确保其位置居中且稳定。

5. 校准程序将自动识别标准物料的重量,并将其设置为校准值。

6. 再次确认电子秤的显示结果与校准值一致,如果存在偏差,则进行校准修正。

7. 校准修正时,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引,使用校准质量块逐步调整电子秤的校准参数,直到显示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8. 完成校准后,关闭校准程序并保存校准结果。

同时,将校准记录标注并加以签名确认。

四、校准后的验证和记录1. 校准完成后,校准人员应进行验证,检查校准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是否满足要求。

2. 校准记录应详细记录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及有效期等信息。

3. 校准记录应存档保存,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核,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五、校准周期和控制1. 校准周期应根据电子秤的工作环境和使用频率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校准。

2. 特殊要求的电子秤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定校准周期。

3. 校准周期外,如发现电子秤的称重结果存在明显偏差或报警提示,应及时进行校准或维修。

六、校准结果的应用和维护1. 校准结果应作为电子秤使用的依据,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电子秤作为一种常见的计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秤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商品的计量准确度及质量控制,因此,对电子秤的校验安全操作规程应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分别是准备工作、基本操作、校验后处理。

一、准备工作1.检查秤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松散螺丝、接线。

2.检查秤的电源是否正常。

3.准备标准秤重物。

4.确认本次校验所使用的校验器是否符合规定,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修。

二、基本操作1.准备好校验仪器(在使用之前仪器要进行校验),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2.先用标准秤重物对校验器进行校验。

3.对电子秤进行预热,使其达到工作状态。

4.将标准秤重物摆放在秤盘中心,调整秤的可调节脚,使秤处于水平状态。

5.对电子秤进行零点校准,以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

6.进行全秤范围的校准,一般可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校准。

7.进行重量判断:根据校准结果与使用要求,判断电子秤是否符合相应的测量要求。

三、校验后处理1.记录校验结果,按照相关要求留存校验记录和校验报告。

2.对校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校验结果进行问题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

3.对有问题的秤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对电子秤进行清洁和保养,避免其出现故障或者误差。

以上就是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遵守实际校验步骤、使用合适的校验仪器、及时处理校验后的相关问题,以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些规范操作的执行可以降低电子秤出现故障与误差的概率,从而保障贸易活动的公平和准确计量。

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子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准确的计量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准确度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调校,并且需要遵守一些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个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调校流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调校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电子秤、校准重物(已知准确质量)、电源、校准手册等。

确保所有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可靠。

2.校准秤体将电子秤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确保其稳定性。

连接电源并打开电子秤的电源开关。

根据校准手册的指示,找到秤体的调校装置,并根据手册中的说明对秤体进行调整。

3.校准指示器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调整指示器以确保其准确度。

根据校准手册的指示,找到指示器的调校装置,并根据手册中的说明对指示器进行调整。

4.完成调校在调校过程中,根据校准手册的指示进行调整,直到电子秤的准确度达到要求为止。

在调校结束后,关闭电子秤的电源,并进行最后的检查。

二、安全操作规程1.安全防护在进行电子秤调校操作时,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和眼镜,以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需要确保调校环境的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对身体的侵害。

2.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在调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如果遇到任何问题或疑问,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调校前检查在开始调校之前,需要对电子秤进行检查,确保其状态良好。

检查电子秤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如果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4.防止外界干扰在电子秤调校过程中,需要确保调校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对调校结果的影响。

禁止在电子秤附近进行剧烈运动或产生振动。

5.操作人员要有基本技术知识进行电子秤调校操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对电子秤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调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结起来,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确保电子秤调校过程中安全和准确性的重要指南。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电子秤是现代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测量工具,它通常用于对物体的重量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操作。

下面是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电子秤内部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备准备1.检查电子秤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将电子秤置于干净、平整、无震动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无电磁干扰。

3.按照相关要求,连接电源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二、校准操作步骤1.打开电子秤电源,等待电子秤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确定校准模式,进入校准模式。

3.清零校准:将称量盘或容器置于电子秤上,记录当前重量值,然后按下清零按钮,将其重置为零。

4.施加标准质量:使用已知重量的标准物体(如校准砝码),将其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值。

5.记录读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点,在不同的负载范围内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6.调整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的重量,计算修正系数,并根据电子秤操作菜单调整修正系数。

7.保存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将修正系数保存到电子秤的存储器中,使其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

8.退出校准模式: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退出校准模式,并返回正常工作模式。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内校操作之前,应确保电子秤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且没有外部干扰,如电磁场、振动等。

2.校准时,应注意避免身体接触电子秤或称量盘,避免误读。

3.在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物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校准后,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负载点的重复校准,以验证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校准频率1.对于高精度的电子秤,应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2.对于一般的普通电子秤,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3.在电子秤发生重大操作故障或更换重要零部件后,应立即进行内部校准。

总结:电子秤内校是确保电子秤准确测量重量的重要操作,并对电子秤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确保其准确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前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电子秤校验的安全进行,保障测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准确评估和测量电子秤的性能和准确性。

本规程适用于电子秤的校验工作。

二、安全准备1. 准备校验设备前,确保校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损坏或故障。

2. 确保校验设备的电源连接正确,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源线。

3. 在校验设备上接地保护良好,防止静电引起的损坏或事故。

三、操作规程1. 校验前的准备工作(1)校验前,检查电子秤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若有,应立即停止校验工作,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2)清洁电子秤的工作台面和各个部件,确保无尘和无杂物。

(3)检查电子秤的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按键是否灵活可用。

(4)确认电子秤的工作环境符合校验要求,无干扰源和辐射源。

2. 校验操作步骤(1)通过标准物体进行校验前,确保标准物体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2)将标准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稳定不滑动。

(3)打开电子秤的电源,等待电子秤启动并稳定。

(4)根据校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校验模式,并按照校验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校验。

(5)记录电子秤的校验结果,确保准确记录校验的日期、时间和结果。

3. 校验后的处理(1)关闭电子秤的电源,断开电源线,并进行标准化的设备清理和维护。

(2)清理工作完成后,将校验文件和记录整理归档,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3)若发现电子秤的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电子秤,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理或更换。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校验过程中,严禁触摸电子秤的内部元件或电子器件,以免发生触电或器件损坏。

2. 切勿将任何液体或金属物品直接倒在电子秤上,以免污染或损坏电子秤。

3. 校验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擅自进行校验工作。

4. 校验操作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手套,并确保工作环境无静电干扰。

5. 在校验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发生,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称校准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使用的电子称首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校准。

2.概述
秤重物品经由装在机构上的重量传感器,将重力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模拟讯号,经放大及滤波处理后由A/D处理器转换为数字讯号,数字讯号由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处理,而周边所须要的功能及各种接口电路也和CPU连接应用,最后由显示屏幕以数字方式显示。

3.计量性能要求
3.1示值误差
在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应不大于电子称规定的误差
4.校准
4.1校准室的环境
校准室的温度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2校准的人员资质
校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4.3校准的设备
校准的设备为25KG 的标准砝码
4.4校准的步骤及方法
4.4.1外观检查
a)称台完好,没有明显的损坏。

b)电子称称体平整,无倾斜现象。

c)显示器上的信息完整制造单位或商标;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和数字;量址器
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d)传感器至变送显示器间的连接电缆完好无破损。

4.4.2校准步骤
a)校验中,开机后,空秤示值为“0”;如有波动,按“置0键”进行修整,
如不能置“0”,需对电子秤进行修理,检修正常后,进行下一步校准。

b)偏载(即四角)校验,将检定过的标准砝码,依次放在秤台的四角位置,
示值应不大于该秤的最大允许误差:1.5d(d该秤分度值)。

c)如超过最大允许误差,需进行调整,并重新进行偏载校验,符合后进行下
一步校准
d)称量(即中间)校验,从最小称量逐一至最大称量,不少两个称量点(如
50d、500d、2000d、1/2max、max),按称量大小顺序将砝码逐个增大,
再按相反顺序卸载砝码直至空秤;记录每次称量和空秤的示值;其误差均
不大于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如果超过最大允许误差,需进行调整并重新
进行称量校验。

5.校准结果处理
5.1校准合格的电子称,将校准数据填写在计量器具校准表R-A6079-007。

并将校准合
格标签贴在电子称上。

5.2校准不合格的电子称,进行调整修理后再进行校准,如果还不合格则进行报废处
理并贴上不合格标签。

6.校准周期
电子称的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