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理科试验班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主修专业确认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主修专业确认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浙江大学主办,是教育部择优招收的一批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紧凑、强化和特色化培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
本班招生对象是一些优秀本科生,专业主要是自然科学类,这些本科生通过加强学习,学习基础类专业知识,进一步培养应用型复合本科人才的力量。
学校要求,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学生在报到后,需要主修自然科学类专业。
这也是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主修专业确认的一项重要程序。
学生在报到后需要完善专业的确认凭证,提交学校认证。
一般来说,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学生所选择的主修专业有诸如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地质学、天文学、工程及应用专业等多种。
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学生主修专业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兴趣、能力及相关专业胸襟。
同时,学生在选择主修专业时,还需要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增值情况。
此外,为了确保浙大理科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除了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外,学生还需要充分了解学校和所选择专业的课程安排。
其中,有些课程务必要学生尽早认真学习,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科学素养,累积知识储备,达到所培养的自然科学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程序,主修专业的确认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学生们在选择主修专业时要认真考虑,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目的性地去选择更有利与自身文化发展的专业,认真履行其作为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义务。
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专业部分课程将为基地班的学生提供独立教学优势,为培养研究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专业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外,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电信等部门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与教育、图形图像及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科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运筹学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基地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基地班,其它两个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某一个方向就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及数学建模方面的基本训练。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4、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科学计算教学特色课程外语教学课程:同调代数、整体微分几何、黎曼几何、现代偏微分方程、同调代数、最优化、动态规划、搏弈论自学或讨论的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讨论研究型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讲座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23学分,修读带*号的课程;双学位: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学分+5学分见理科试验班类通识类课程2. 大类课程 38.5学分(1)自然科学类≥32.5 学分1)必修课程11门28.5学分。
061B0170 微积分(I) 4.5 秋冬061B0180 微积分(II) 2 春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夏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秋冬061B0430 普通化学 3 春夏、秋冬061B0421 化学实验(甲) 1.5 春夏、秋冬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 春夏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2 春夏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2 秋冬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4秋冬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秋冬2) 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是我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设置浙大拥有全日制本科专业102个,涵盖了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2. 基础教育浙大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开设了大量的基础必修课程,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教育浙大强调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在选修课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专门的专业课程,深入学习相关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科研、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全人教育浙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设置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背景和思维广度。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各种校园活动、社团组织、体育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 国际交流浙大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学校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申请参加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国际会议等,增加国际视野和体验不同的学术环境。
总的来说,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力求全面、个性化和国际化。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g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5 2.0-1.0 一 秋冬 2.5 2.0-1.0 一 春夏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 +1.0 0.0-2.0 一 +1.0 0.0-2.0 二、三、四
U (2)军体类
5.5+3 学分
ian ers 大类培养面向
g i 学生在入学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系)管理。理学类(生
t 命、环境与地学)共有 10 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
U y 理学类(生命、环境与地学)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
n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2.0-0.0 一 秋冬 2.0 2.0-0.0 一 秋冬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类课程)
(5)通识选修课程
13 学分
Z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组课程、科学技术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号带“S”)、
he 新生研讨课程(课程号带“X”)。其中,人文社科组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
Zh 4.0 4.0-0.0 一 春夏 e1.5 0.0-3.0 一 春夏 j4.0 4.0-0.0 一 春夏 i1.5 1.0-1.0 一 夏 an 4.0 4.0-0.0 二 秋冬 g 1.5 0.0-3.0 二 秋冬
2.5 2.0-1.0 二 春夏
University University (2014 年6 月26 日修订)
高和强化外语水平。
Z 课程号
课程名称
he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浙江大学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培养方案在中文版本中历经了数次修订,致力于以学术实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优质教育为基础,形成整体的竞争性研究氛围的特色,培养高层次的工程、科学和技术人才。
为了使学生取得全面发展,培养方案建议学生:
(一)坚持学习;
1.坚持学习前沿技术,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2.加强实践性(技能)培训;
3.学习外语,开拓国际视野;
(二)加强研究;
1.系统学习本学科的研究工作;
2.参与相关工程技术研究;
3.培养科技研究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三)加强能力建设;
1.强化技术管理能力;
2.注重职业发展能力,包括商业技能开发、谈判技巧与社会技能;
3.注重团队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4.学习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管理技能;
(四)加强宣传素质;
1.培养自身高尚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注重道德修养,加强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4.提升文学积淀,增强文艺修养,树立文化价值;
(五)心理咨询;
1.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指导学生调节自我状态;
2.培养专业关心他人的态度,理解他人,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
3.提倡积极乐观的思维,让学生感受人生乐趣,激发良好的心理动力。
总之,浙江大学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术的实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出具有高层次前沿技术、实践能力以及高尚精神文化的人才。
浙江大学理科类专业培养方案—心理学

浙江大学心理学(含基地班)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知识、灵活严谨的科学思维、基本科学实验能力的毕业生,使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求知能力、创新能力、能胜任高水平心理学基础研究与教育的人才。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培养优秀的基础研究型毕业生,使学生成为面向国际的一流心理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后备力量。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基本技能,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培养计划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通识教育;打好学生专业基础,使学生掌握宽广的心理学知识;注重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毕业生将成为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生源或到研究机构、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与应用。
本专业分为基地班和普通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进入基地班。
专业核心课程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导论实验,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管理心理学,认知科学专题双语教学课程: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原版外文教材课程: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讨论型课程:认知科学专题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修读专业课程25学分以上,其中带“*”号课程必修。
双学位: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学分+5学分见理科试验班类通识类课程2. 大类课程 38.5 学分(1)自然科学类≥32.5学分1) 必修课程11门28.5学分061B0170 微积分(I) 4.5 秋冬061B0180 微积分(II) 2 春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夏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秋冬061B0430 普通化学 3 春夏、秋冬061B0421 化学实验(甲) 1.5 春夏、秋冬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 春夏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2 春夏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2 秋冬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4秋冬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秋冬2) 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浙江大学理科类专业培养方案—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

浙江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和开阔的区域经济视野,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有较强的空间分析和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获得较多训练,对当前学科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和计算机、地理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原理和知识,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从事规划设计能力;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城乡规划与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政策法规;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旅游规划学、旅游经济学、资源科学管理、房地产估价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地球科学进展、旅游经济学原版外文教材课程:旅游经济学自学型课程:文献阅读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21.5学分,修读教学计划中带有*号的课程;双专业:修读带“*”和“**”的课程;双学位: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学分见理科试验班类通识类课程2. 大类课程 38.5学分(1)自然科学类≥32.5学分1)必修课程11门28.5学分061B0170 微积分(I) 4.5 秋冬061B0180 微积分(II) 2 春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夏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秋冬061B0430 普通化学 3 春夏、秋冬061B0421 化学实验(甲) 1.5 春夏、秋冬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 春夏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2 春夏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2 秋冬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4秋冬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秋冬2) 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浙江大学经济学(试验班)

i 双学位:74 学分,在修读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修读实践教学环节 9 学分和毕业论文 8 学分。
ang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2+5 学分
U 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niversity 2.大类课程
21 学分
浙 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课程。
江
3.专业课程 (1)必修课程
大 85 学分 68 学分
g U ity 专业主干课程 n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博弈论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 i 学 数理经济学 激励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浙江 ver 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别 经济学类
课程号
课程名称
201A0030 会计学
学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3.0 3.0-0.0 一 春夏
浙
061B0190 01121230
江
01186190 01186300
大 011A0050
学011A0060 061B9090
微积分Ⅲ 政治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金融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
3.0 3.0-0.0 三 春夏 2.0 2.0-0.0 四 秋
浙
01121160 实验经济学 01196180 新政治经济学
江 5.第二课堂
+4 学分
大
学
2.0 2.0-0.0 四 冬 2.0 2.0-0.0 四 冬
Zhejiang (2014 年 7 月 6 日修订)
浙 江 大 学
Zhejiang University
01120880 产业组织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理科试验班类培养方案
理科试验班类培养理科基础宽厚、综合创新与竞争力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学术与技术精英人才。
学生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理科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通识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系统学习理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若干个理科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系统接受若干个理科专业的基本科技训练,使自己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持久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灵活的专业方向转换能力等优良素质。
理科试验班类一个大类进、21条通道出,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这21条通道(即,12个本科专业的21个专业(方向))为:(i)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
(ii)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iii)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运筹学方向)
(iv)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v) * 统计学专业
(vi) 统计学专业(生物统计方向)
(vii) 统计学专业(保险精算方向)
(viii) 统计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ix) * 物理学专业
(x) 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方向)
(xi) 化学专业(基地班)
(xii) * 化学专业
(xiii) * 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生物学方向)
(xiv)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xv) *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xvi) * 大气科学专业
(xvii)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xviii) 心理学专业(基地班)
(xix) * 心理学专业
(xx) * 应用心理学专业
(xxi)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
备注:以上带*号的专业可授辅修专业文凭。
计划学制4年
最低毕业学分160+5+4 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8+5学分
(1)思政类 5门 11.5+2学分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春夏
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秋冬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秋冬
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
(2)军体类 5.5+3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秋
031E0020 体育Ⅰ 1.0 秋冬
031E0030 体育Ⅱ 1.0 春夏
031E0040 体育Ⅲ 1.0 秋冬
031E0050 体育Ⅳ 1.0 春夏
03110021 军训+2.0
03110080 体质测试 I +0.5 第三学年
03110090 体质测试 II +0.5 第四学年
(3)外语类 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计算机类 5学分
1)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3学分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
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
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
211G0040 VB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
2)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2学分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秋冬
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 秋冬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5)导论类 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6)其他通识课程 15学分
学生在历史与文化(3学分)、文学与艺术(3学分)、经济与社会(3学分)、沟通与领导(1.5学分)、科学与研究(1.5学分)、技术与设计(3学分)等6个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2. 大类课程 38.5学分
(1)自然科学类≥ 32.5学分
1)必修课程 11门 28.5学分
061B0170微积分(I)4.5秋冬061B0180微积分(II)2春061B0190微积分(III)1.5夏061B0200线性代数2.5秋冬061B0430普通化学3春夏、秋冬061B0421化学实验(甲)1.5春夏、秋冬061B0211大学物理(甲)I4春夏061B0590地球信息科学基础2春夏061B0600心理学导论2秋冬061B0221大学物理(甲)II4秋冬061B0240大学物理实验1.5秋冬2) 选修课程≥ 4学分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2)工程技术类 6 学分(选修)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C"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3.专业及个性课程 73.5学分
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4. 第二课堂+4 学分。